科林斯柱式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科林斯柱式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原口秀昭寫的 圖解建築入門:一次精通東西方建築的基本知識、結構原理、工法應用和經典風格 和段智鈞趙娜冬的 西方歷史建築解剖圖鑑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科林斯柱式台湾 - Niokbt也說明:科林斯柱式 (Corinthian Order)源於古希臘,是古典建築的一種柱式。它的比列比愛奧尼柱式更為纖細,柱頭是用茛苕(Acanthus)作裝飾,形似盛滿花草的花籃。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臉譜 和楓樹林所出版 。

長榮大學 台灣研究所 温振華所指導 歐明津的 二仁溪中下游臺灣民宅中的希臘建築柱式分析 (2015),提出科林斯柱式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二仁溪、希臘柱式、傳統漢式建築。

最後網站這些古典羅馬柱式你知道嗎? - iFuun則補充:科林斯 式(Corinthian Order). 這三種樣式被後人廣為沿用,並統稱為「希臘三大柱式」. 有一種說法,來自古羅馬的建築師維特魯威(Polio Vitruvius,公元前1世紀後半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科林斯柱式,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圖解建築入門:一次精通東西方建築的基本知識、結構原理、工法應用和經典風格

為了解決科林斯柱式的問題,作者原口秀昭 這樣論述:

――――――圖解化無壓力輕鬆學習建築――――――    311堂建築入門課―――― Q&A解說 + 插圖圖解 = 輕鬆學習建築史! ◎逐頁問答詳解,搭配精繪插圖,循序漸進介紹建築知識 ◎完整說明細節和整體概念,詳盡導讀歐洲與日本建築發展、大師風格與著名建物 ◎每頁、每項獨立章節,3分鐘即可輕鬆讀完一個單元 ◎日本暢銷建築書作家親授掌握建築之道,充實建築歷史知識的必備書 最有趣的建築入門書―――― 建築知識的學習起點,一次弄懂建築的門道! 建築是人類創造出的偉大產物,反映社會觀念、時代背景、對空間的利用和創作者的理念。本書以建築樣式、構造、空間結構等為主軸記述,從歐洲到日本

,從遠古至現代,綜觀整個建築史的重要人事物。 全書深入探索建築的樣式沿革,含括歐洲的神殿與日本的神社、磚石結構的拱頂和圓頂、梁柱結構的木造和鋼骨造及RC造,並介紹今日仍頻繁使用的橢圓、螺旋、黃金比例的繪製和應用,搭配各時期的代表性建物和大師之作。 全書311個單元,主題含括最入門至較深入的內容,所有說明皆附有圖解,透過圖像化的方式,讓困難的知識變得簡單易懂,容易應用。從建築外觀到結構細節,除了解說基礎事項,同時以清晰的繪圖幫助理解,遍覽建築樣式的變遷,欣賞建築大師的獨到創意。 對於想了解東西方建築歷史和結構原理的人,本書都提供了讓人樂在其中的輕鬆學習方式! 圖解建築6大章節超級學習術―

――― 入門前的入門書,基礎前的基礎學! 1. 歐洲建築史概觀:[古代][中世紀][近世][古典主義][近代][樣式的變遷] 2. 日本建築史概觀:[寺院][神社][住宅][近代][總整理] 3. 磚石結構:[拱][拱頂][圓頂] 4. 梁柱構架:[近代以前的木造][鋼/鐵骨造][RC造][柯比意、萊特、密斯等人][2×4工法] 5. 木造屋架:[三角形屋架][桁架][屋架][木造拱][寺院的組物] 6. 柱式與古典主義:[希臘][羅馬][中世紀][文藝復興][矯飾主義][巴洛克][新古典主義][總整理]  

科林斯柱式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廣州沙面是中國唯一被列為保護對象的租界建築群,1959年周恩來總理視察時就指示要保護沙面原貌和環境。現在整個沙面已被定為文物保護區,擁著富有特色的建築169棟,其中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建築53棟。
英法租界被收回後,沙面開始住入中國普通居民,這是歷史的進步。新中國成立後,就像打土豪分田地,沙面建築分屬於各個單位。許多特色建築作為單位宿舍分給了普通居民,很多家庭的戶口一直延續到現在。沙面百年歷史的建築群在跨越了兩個世紀的門檻後,越來越凸顯出它們作為歷史文物的重要性。1996年,沙面文物建築群被定為第五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根據規定,中國對文物建築的管理方式分為A、B兩級:A級必須原狀保護(指從外立面到內部結構、間隔、裝飾、構件都不能改變文物原狀);B級的外立面、結構等原狀保留,間隔可作小量調整。在沙面文物建築中,原純用作住宅的只有幾處,其餘大多是原領事館、銀行、公司等辦公機構。國家文物管理局認為,沙面文物建築使用功能應與其文化價值相容。但該局亦無入住何種住戶的具體規定。如何合理保護、開發、利用這批珍貴的歷史文物的問題,越來越迫切地擺到人們的面前。沙面島上有150多座歐洲風格建築,其中有42座特色突出的新巴羅克式、仿哥特式、券廊式、新古典式及中西合璧風格建築,是廣州最具異國情調的歐洲建築群。
新古典式是模仿西方古典復興手法,一般以粗大的石材砌築底層基礎,以古典柱式和各種組合形式為建築主體,加以細部裝飾。如沙面大街54號的滙豐銀行、沙面南街18號的法國東方彙理銀行、沙面南街60號的英國聖公會都是新古典主義作品。
折衷主義式(新巴羅克式):19世紀上半葉至20世紀初,西方流行折衷主義風格。折衷主義建築任意模仿歷史上各種建築風格,或自由組合各種建築形式,不講求固定的法式,只講求比例均衡,注重純形式美。由於折衷主義建築往往在古典等風格上加上巴羅克裝飾,故也可稱為新巴羅克式。沙面英國領事館以及沙面英國亞細火油有限公司、沙面招商局都屬折衷主義式建築。
券廊式:該種類型的建築特點是平面簡單,立面是連續的拱廊組合,形式簡潔,線腳明朗而無其他裝飾。這種形式是西方建築傳入東南亞後為適應當地氣候而產生的,故稱為殖民地式。
多立克柱式:希臘多立克柱式(DoricOrder)的特點是比較粗大雄壯,沒有柱礎,柱身有20條凹槽,柱頭沒有裝飾,多立克柱又被稱為男性柱。著名的雅典衛城(AthenAcropolis)的帕提農神廟(Parthenon)即採用的是多立克柱式。
愛奧尼柱式:希臘愛奧尼柱式(IonicOrder)的特點是比較纖細秀美,柱身有24條凹槽,柱頭有一對向下的渦卷裝飾,愛奧尼柱又被稱為女性柱。愛奧尼柱由於其優雅高貴的氣質,廣泛出現在古希臘的大量建築中,如雅典衛城的勝利女神神廟(TempleofAthenaNike)和伊瑞克提翁神廟(Erechtheum)。
科林斯柱式:希臘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Order)的比列比愛奧尼柱更為纖細,柱頭是用毛莨葉(acanthus)作裝飾,形似盛滿花草的花籃。相對於愛奧尼柱式,科林斯柱式的裝飾性更強,但是在古希臘的應用並不廣泛,雅典的宙斯神廟(TempleofZeus)採用的是科林斯柱式。

二仁溪中下游臺灣民宅中的希臘建築柱式分析

為了解決科林斯柱式的問題,作者歐明津 這樣論述:

本篇論文主要針對二仁溪中、下游區域的傳統臺灣民宅為主,調查西洋希臘三柱式在傳統臺灣民宅(一條龍、單伸手、三合院、四合院)的分布情形及因素,在傳統漢式建築之中,柱子無非是沒有造型的純屬支柱之角色,往往在傳統的民宅並無柱子存在或特別的裝飾及柱式的變化。由於日治時期,有一批從日本至西方學習的建築師回國之後,他們想在日本國土中仿效西方的建築形式,在種種的因素限制之下,於日本本土內不被接受,轉而到臺灣發展,臺灣當時是日本的殖民國,因而在臺灣可以看到清楚西洋形式的官方建築,如臺南地方法院、文學館等,其建築中的希臘三大柱式元素:多立克柱式、愛奧尼克柱式、科林斯柱式的傳入之後,慢慢的蔓延遍布至民間傳統建築,

在傳統閩式建築的建築師與工匠間興起模仿的風氣,許多傳統漢式建築的柱子也開始有許多的變化。本研究主要是以區域研究為主,透過田野調查二仁溪中、下游區域之傳統漢式建築,逐一登錄相關的西洋柱式的漢式建築,再經過訪談的口述中瞭解其主要仿效之原因,及西洋建築柱式在民間的影響力,最後進行整理有系統之分類。由於相關區域研究的建築文獻不多,本研究將整理相關文獻區域研究結合實地田野調查,再經過整理後而產生此論文研究,藉由此研究可延伸至不同區域的西洋柱式在臺灣區域之發展狀況。

西方歷史建築解剖圖鑑

為了解決科林斯柱式的問題,作者段智鈞趙娜冬 這樣論述:

  ~理想的城市建築風貌~   雅典衛城、埃及金字塔、羅馬競技場──   近千幅高水準手繪建築作品,巡禮西方古典建築文化。      【經典內容】   ◎17大經典建築:雅典衛城、羅馬競技場、羅浮宮、萬神廟、金字塔、凡爾賽宮──   ◎20大建築類型:圓形劇場、洗禮堂、拜占庭建築、鐘樓、方尖碑、公共浴場──   ◎18大建築空間:拱廊、中庭、柱廊、蓄水池、祭司席、溫水浴室、壁龕──   ◎61種建築構造:扶壁、女像柱、華蓋、梁托、頂飾、尖頂、屏風、窗櫺──   ◎34種建築裝飾:阿拉伯圖飾、五葉花飾、火焰飾、垂花飾、玫瑰花飾──      ◆◆精選跨越歷史長河,留存至今的西方古典建築◆◆

  雅典衛城、埃及金字塔、羅馬競技場、法國羅浮宮、聖彼得堡大教堂──   從這些超越時間,永恆流傳的建築藝術中,你能看到一座城市的抱負,   古文明時代留下的建築,融合美感的崇高、數學的規律、哲學的思想與科學的精準,   靜靜佇立在歷史長河之中,給予人們美學的震撼,   告訴人們理想的城市生活場景。      ◆◆手繪建築圖鑑賞析,洞見細節的文化啟示◆◆   本書嚴選歷經時間淬煉,   能夠體現古文明風貌、反映時代特色、地域特色的經典西方建築,   通過細膩的圖像呈現建築整體風貌、以及結構、裝飾等細節,   分析空間概念、象徵意義以及實際功能,   對西方歷史建築文化進行深層解讀。   書中引

用建築大師的詮釋,並穿插與其相關的電影著作,延伸知識廣度。      ◆◆跨領域學術連結,啟蒙全方位知識體系◆◆   全書結合建築學、城市規劃、藝術學、歷史學等專業知識,   佐以細緻的手繪解剖圖,讓讀者能直觀地領略西方古典建築的恢宏與細膩。   無論是建築專業、歷史解讀、宗教研究、甚至旅遊導覽,   都能從書中尋訪到跨越時空,至今依舊熠熠生輝的建築知識,   感受文明遺產給予的美學震撼。    本書特色      ◎85幅全彩建築名畫,近千幅高水準手繪建築作品,200幅歷史建築細部實例。   ◎精選西方文明建築,展示宗教、哲學、科學、藝術衍生、分化、成型的歷史軌跡。   ◎附錄「知識擴展」、

「看電影.學建築」擴充單元,連結古今文明,拓展建築眼界。   ◎一本絕對可以輕鬆看完,具有基本而清楚的專業內容,又不會有負擔的建築啟蒙之書。 作者簡介 段智鈞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建築歷史與理論專業畢業。長期從事建築歷史、理論、設計以及文化遺產保護研究。 趙娜冬        天津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博士畢業於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建築歷史與理論專業。   第一章 經典建築 .阿布辛貝神廟 .雅典衛城 .古羅馬輸水道 .尚堡 .羅馬競技場 .伊瑞克提翁神廟 .圓形石結構 .卡納克神廟 .羅浮宮 .巴黎聖母院 .萬神廟 .帕德嫩神廟 .金字塔 .聖馬可廣場 .聖彼得大教堂 .獅身人面像

.凡爾賽宮 第二章 建築類型 .前後廊列柱式平面的建築 .圓形劇場 .洗禮堂 .巴洛克建築 .巴西利卡 .拜占庭建築 .鐘塔 .鐘樓 .聖洗池 .古羅馬城市廣場 .哥德式建築 .方尖碑 .列柱圍廊式平面的建築 .前廊列柱式平面的建築 .塔門 .公共浴場 .文藝復興建築 .洛可可風格 .圓形建築 .別墅 第三章 建築空間 .側廊 .半圓形後殿 .拱廊 .中庭 .高溫浴室 .迴廊 .柱廊 .內院 .夾層 .冷水浴室 .六柱式 .蓄水池 .內殿 .中殿 .壁龕 .祭司席 .內殿後室 .溫水浴室 第四章 典型構造 .柱頭頂盤 .山花頂角的雕像座 .壁端柱 .拱形結構 .額枋 .欄杆 .扶壁 .柱

頭 .女像柱 .混合柱式 .科林斯柱式 .簷口 .穹窿頂 .多立克柱式 .簷部 .收分 .柱頂過梁 .拱背 .簷壁 .拱腹 .拱墩 .愛奧尼柱式 .拱心石 .過梁 .隴間壁 .基座 .三角山花 .帆拱 .拱肩 .三隴板 .塔斯干柱式 .拱頂 .拱石 第五章 特殊構造 .S 形雙曲線拱 .瓦簷飾 .邊棱 .琢石 .華蓋 .懸臂托梁 .藻井 .高側窗 .梁托 .頂飾 .尖頂 .凹槽飾紋 .山形牆 .交叉拱 .接榫 .尖頂式的 .弦月窗 .簷口托飾 .直櫺 .洋蔥形拱 .簷口托塊 .凸窗 .壁柱 .拱肋 .花飾窗櫺 .三拱式拱 .屏風 .鉸鏈柵門 第六章 建築裝飾 .莨苕葉紋飾 .阿拉伯式圖飾

.圈線紋飾 .圓球飾 .錯齒飾 .球形凸飾 .凹弧飾 .波浪飾 .五葉花飾 .卷葉飾 .反S 形線腳 .鐘形圓飾 .尖頂飾 .火焰式 .回紋飾 .滴珠飾 .扭索飾 .交織紋飾 .凸弧飾 .垂飾 .菱形分格 .四葉花飾 .深槽飾 .玫瑰花飾 .卷草紋條飾 .粗面光邊石工 .凹圓線 .垂花飾 .凸圓線腳 .三葉花飾 .天花板上的星形裝飾物 .花環飾 .Z 字形圖案 .六葉花飾 .附錄A正文相關建築索引 .附錄B建築歷史、組成、構造相關基本詞彙(漢英對照) .附錄C西方歷史建築主要時期與歷史大事對照表 .參考文獻 前言       《西方歷史建築解剖圖鑑》終於與讀者見面了。      首先要

說明本書中「歷史建築」的概念。一方面,這裡的「歷史建築」與通常的專業定義對應,即具有一定歷史年代特徵,並具有歷史、文化、科學、藝術、人文價值,能夠體現特定城市傳統風貌和地方特色,反映時代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建築。另一方面,本書提到的「西方歷史建築」是針對西方古代史範疇而言的西方古代建築,其時間範圍比今天常識中「西方」的概念是縮小的,這是因為在古代史上,「西方」不包括今天的美國、加拿大、以及澳洲、日本等發達國家;而在地域範圍則比較接近近代所言之「西洋」,即傳統歐洲及周邊地區,但又有所擴大,具體來說,古代史的「西方」不僅包括歐洲,也包括北非和西亞的很大一部分,大致範圍即緊靠今天歐、亞、非三大洲的環地中

海地區。      實際上,環地中海地區始終是西方古代文明的中心,幾乎西方全部的宗教、哲學、科學與藝術都在這裡萌發、演變、分化,直至最終成型。這裡有數不盡的蓋世英雄,悲壯史詩,偉大帝國,蘊藏了太多的美麗與哀愁,也鎖住了人類數千年來的目光。自古典時代以來,這裡又經歷了十四世紀的歐洲文藝復興運動、十六世紀的宗教改革、十七世紀的科學革命和十八世紀的思想啟蒙運動,再發展到十八世紀以來的現代工業社會,古代文明的整體時間跨度可達五千年,期間有大量建築遺存至今。具體來說,自西元前三千年前的古代兩河流域、古代埃及建築以來,包括古希臘、古羅馬、拜占庭、早期基督教建築,以及隨後的羅馬風、哥特式建築,直至文藝復興、

巴羅克風格、古典主義、洛可哥風格建築,最晚可延至十八世紀初期的新古典主義建築,全部西方古代建築歷程都步入了我們的視野。我們真心希望我們的工作和地中海的燦爛陽光能夠讓本書中塵封已久的建築熠熠生輝。      其次,本書的基本框架源自近十餘年的不斷學習和學術積累,並針對國內以往一些在外國建築歷史教學中的弱項,嘗試填補一些空白,不僅使建築史課程講授      走出僅僅是思想史(意識形態)、風格史(空洞的時代風格特點)的誤區,而且使其逐步指向實際歷史建造法則和實體營造過程,還能讓國人以開闊的眼界分享屬於全人類的建築文明歷程和建築文化遺產。      在此有必要強調,西方歷史建築是當代中外建築發展的重要

源頭,急需提升大眾對西方優秀建築文化的理解程度,只有將歷史文化背景與建築藝術特點緊密結合,才能指導國內建設實踐。長期以來,國人對西方歷史建築的瞭解和研究,往往無從入手,而其中最基本的問題就是「語言不通」,即不瞭解基本建築要素知識和術語體系。      誠然,要想讓國人分享西方歷史建築這部人類歷史上最璀璨的文明篇章,既是當務之急,又實非易事,因此,本書所開展的基本解讀和基礎研究工作也就不可或缺。特別是近兩年來,在大量閱讀了西方原版建築歷史著述的基礎上,本書的編撰集中了較多國外學習工作的友人以及前輩學者的教學經驗和學習心得,並試圖拉近建築歷史跟大眾的距離。因此,本書的體例從一開始就不希望是教科書式

的,既不刻意追求體系脈絡的完整性和全面性,又不需要讀者正襟危坐來專門奉讀,也沒有板著臉孔去傳授晦澀知識,而是儘量凸顯有重要價值的建築形象資料,強調建築藝術的具象性和多樣性,以核心術語為全書基本綱目,以直觀圖像來言說專業內容,可供讀者隨意翻看、隨時參閱,力圖讓每個頁面都能成為學習的起點。      本書全面選取西方歷史建築的最核心內容及術語,通過精心編撰,每個術語詞條均配以必要的圖像實例,參閱大量外文原版文獻進行英漢詞條對照及索引,並且逐條對應簡明扼要的文字說明,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首次給予明確的中文闡釋。本書除解析經典建築外,還對應分析了一些關於西方歷史建築特有的類型、空間、構造、裝飾等方面的核心

內容,並試圖解讀其中的多層次涵義和歷史性運用,其本質是對西方建築歷史文化的深層解讀及擴展知識,既有助於擴充建築歷史知識,又有助於提高建築文化修養。      本書所收載插圖圖像均為高水準的手繪作品,本身就是一部建築繪畫學習的理想範本,包括各類歷史建築手繪圖片近千幅,涉及有關歷史建築單體實例約兩百例。在正文之外,本書還通過「知識擴展」、「看電影.學建築」以及有深度的附錄等內容設計,多方位、多角度地豐富了本書的信息量,更有利於全面充實讀者的知識結構。      感謝山西現代城市與建築科學研究所對本書的配合,感謝呂學貞、段新煥、韓玉英、呂宏江、趙志楠、王安宙、呂晨曦、靳端、忻瑛、陳曉民參與本書的具體

工作。本書的出版得到了化學工業出版社建築分社領導的大力支持和熱情幫助,並與諸位同仁專業、高效的辛勤勞動密不可分,多番審校,諸多心血,才得以順利付梓。另外,在前期外文原版文獻資料收集整理和整個編寫過程中,還得到了很多國內外同行的支援和寶貴建議,在此一併致謝。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建築歷史研究所所長王貴祥教授特為本書賜序,我們深感榮幸,並對恩師的扶助鼓勵致以深深的感謝。      我們希望本書能對關注西方歷史建築的廣大讀者有所裨益。由於編著者水準有限,錯漏之處難免,敬請批評指正,不勝感激。      編著者謹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