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釋寬謙寫的 解開生命的密碼:八識規矩頌講記 和許心華謝昊霓的 生命之謎VS.量子糾纏:關於生命、大腦、情緒、意識與量子醫學實證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佛的四種智慧 - 法界佛教總會也說明:大圓鏡智性清淨 平等性智心無病妙觀察智見非功 成所作智同圓鏡五八六七果因轉 但用 ... 第七識,叫末那識,又叫傳送識,由第六意識傳給第八識,所以叫傳送識;第八識?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財團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法鼓文化 和博思智庫所出版 。

國防醫學院 醫學科學研究所 高啟雯所指導 謝慧玲的 以疾病不確定感理論發展整合性心動健康網路照顧模式提升心房顫動病人因應策略之成效探討 (2021),提出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整合性照顧、移動健康醫療、心房顫動、疾病不確定感、因應策略。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漢學應用研究所 林葉連所指導 朱勇強的 《青囊經》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堪輿、青囊經、化始、化機、化成的重點而找出了 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的解答。

最後網站八識與四分關係圖一内心微細- 易知則補充:質境,亦通於有質獨影. 八. ①性第八識(初能變). O. ② 第八識第七識(二能變). ③第七識→前六識(三能變). 講義P142 中間. 能緣. 如大海水第. O. 物. 眼見分、舌見分.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解開生命的密碼:八識規矩頌講記

為了解決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的問題,作者釋寬謙 這樣論述:

★ 336字的生命密碼,構成一張成佛地圖。 ★ 寬謙法師經典授課內容,首度集結出版!   寬謙法師以建築理工的背景,繪出豐富的圖像與圖表,並以親切慈悲的文字說明,破解「唯識:佛教心理學」的迷霧,讓您從此看懂《八識規矩頌》。   ◎ 理解宇宙的遊戲規則,看懂人生萬象。   ◎ 讀懂唯識生命觀、八識、五蘊與百法。   ◎ 活用書中修行圖表,為自己規畫出——走向究竟圓滿的成佛之道。   ◆ 我們要看懂球賽,就必須先懂得球賽的遊戲規則;我們想要看懂人生,更需要理解與體驗人生的遊戲規則。——寬謙法師   我學佛是從唯識學《八識規矩頌》入門,因為大學就讀建築系的背景,讓我習慣使用圖表來理解分析

問題,研究佛法也是如此。我一邊研讀文字,一邊繪成圖像,文字與圖像兩相運用,讀完《八識規矩頌》文章時,也畫好圖表,連起了「生生不已的生命之流」的生命時間觀。   我從中發現了十法界眾生,盡虛空界的空間觀,時間與空間的複雜交錯,不就是我們所處的世間嗎?當我重新建構生命的時空觀,找到修行方向後,非常希望能將這些學習心得與圖解佛學的方法,與大眾分享。   「唯識學」是「佛教中的心理學」。佛教特別注重心理作用,因為心理作用的關係,從過去世、現在世到未來世,不停地造作業力,而透過這些業力紀錄,可以清楚整個生命的生死輪迴。因此,想要破解生命密碼,不再生死輪迴,就必須學習唯識學,而《八識規矩頌》是一方便入

徑。   我們學習唯識,經常苦於名相多如繁星,如果只死背名相,卻不懂得整體架構系統,就會愈學愈痛苦,反而徒勞無功。不但無法活用於對治煩惱,更會望而卻步,縱然學佛修行的寶典,就擺在眼前,也視同畏途,放棄學習的人,比比皆是,那就太可惜了。這就如同落入錯誤的學習英文模式,從死記、死背的點滴拼湊方式學習,必然無法學以致用。   有鑑於此,我建議大家反過來學習,就像孩童學英文一樣,只要試著表達意思,就能達到溝通解決問題的目的。本書將會以這樣的方式,先透過《八識規矩頌》的架構,以按圖索驥的方式來介紹唯識學,讓我們直接面對生死輪迴,回到現實生活,活用唯識找到成佛的修行道路。   縱然視野有限、煩惱沉重

,有了《八識規矩頌》為唯識的入門與指南,無論世間如何風起雲湧、眾生喧嘩,我們再不會迷失生命的方向,直指成佛的究竟圓滿境界!  

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九月份抖內金主榜★★★
第一名 寓閎 10000臺幣
第二名 雞雞 8000臺幣
第二名 伊伊 8000臺幣
第三名 龍龍 7500臺幣
第四名 噗噗 6666臺幣
第五名 起笑 5500臺幣
第六名 清寶 2500YT
第七名 凱薩 2000臺幣
第七名 孤獨 2000臺幣
第七名 恐龍 2000臺幣
第七名 寬哥 2000臺幣
第七名 粽子 2000臺幣
第七名 墨羽 2000臺幣
第七名 惡魔 2000點卡
第八名 海豚 1500臺幣
第九名 抬抬 1000臺幣
第九名 小鴨 1000臺幣
第九名 恩恩 1000臺幣
第九名 冷淡 1000臺幣
第九名 阿綸 1000臺幣
第九名 蓋印 1000臺幣
第九名 克翔 1000臺幣
第九名 丞丞 1000臺幣
第九名 江北 1000臺幣
第九名 小程 1000臺幣
第九名 牛奶 1000點卡
第十名 玹德 500點卡

★★★十月份抖內金主榜★★★
第一名 雞雞 5000臺幣
第二名 惡魔 3000點卡
第四名 寓閎 2000臺幣
第三名 孤獨 2000臺幣
第三名 墨羽 2000臺幣
第四名 陳心 1000臺幣
第四名 凱薩 1000臺幣
第四名 小鴨 1000臺幣
第四名 才才 1000點卡

大家好 我是絕對の零域 隊長 《絕對零域》 ξ槍剎〃
斗內槍剎福利:
★首先提醒~拜託~各位粉絲.觀眾 不要偷家裡家長的錢錢儲值or抖內~
家人賺錢不容易,且請不要拿自己的吃飯錢贊助我,請填飽肚子
拜託拜託拜託!!!請求各位贊助者遵守!!!
1.★★單筆贊助超過4000元~金主轉盤轉一次~本次新增11200鑽、22400鑽、、33600鑽槍剎跟你們拚運氣了!
2.★★單筆贊助超過4000元~贈送一台 槍剎專屬 行動電源 or 特製保溫杯 or 特製高級傘(可選擇超商收貨.郵寄到府)
(1. 2. 福利可同時領取~)
3.★贊助滿500可+遊戲好友~直播房卡轉轉樂可卡位2場
4.★贊助滿1000會有一場直播為您做封面。收到斗內後我會跟你聯絡哦~可以操控我做壞壞的事情..!?
(觀眾休閒場.觀眾排位場.交流賽代播.房卡轉轉樂.房卡獵殺戰.通話聊天台.我畫你猜台.唱歌欣賞台.照片欣賞台.水上拳擊台)
5.★累積贊助滿2000會給實習管管板手唷~還有專屬管管LINE群!!
6.★★單筆贊助超過2000元~贈送一張有槍剎醜照.LOGO的明信片~
★單挑房卡一場收費500元(無斗內福利)
★陪打1小時半500元(無斗內福利)
(經典.排位.團隊)

抖內方式 綠界超商繳費.7-11無摺存款.轉帳郵局or華南
★綠界 超商付款抖內.贊助 連結:
https://p.ecpay.com.tw/E870A
綠界抖內不會的可以私訊我唷~
直播中抖內會跳斗內語音唷~
★7-11中國信託ATM存款: 帳戶:901562054156
★全家台新銀行ATM存款: 帳戶:28881006101910
★郵局轉帳: 戶名:蘇琨閎 郵局代碼:700 帳戶:00716250266791
★華南轉帳: 戶名:蘇琨閎 華南代碼:008 帳戶:813200507373
★點卡贊助請私訊給序號 感謝

剎剎聯絡方式:
LINE:g150750
LINE2:g1507500
臉書:蘇琨閎
抖音:g150750
★★★加入頻道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rngazn4WLvN8q700cmVLg/join

以疾病不確定感理論發展整合性心動健康網路照顧模式提升心房顫動病人因應策略之成效探討

為了解決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的問題,作者謝慧玲 這樣論述:

正文目錄正文目錄『表』目錄 IV『圖』目錄 V『附錄』目錄 VII中文摘要 VIII英文摘要 X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動機及重要性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7第二章 文獻查證 8 第一節 心房顫動疾病簡介 8 第二節 疾病不確定感理論 15 第三節 疾病不確定感相關研究 22 第四節 整合性健康網路照顧模式的發展及運用 31第三章 研究架構與假設 36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6 第二節 研究假設 37 第三節 名詞界定 38第四章 研究方法與過程 43 第一節 研究設計 43 第二節 研究對象及場所 45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6

第四節 研究工具之信效度檢定 52 第五節 研究過程 59 第六節 研究倫量 63 第七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64第五章 研究結果 66 第一節 心房顫動病人的基本屬性68 第二節 心房顫動病人的症狀困擾、疾病知識、社會支持、疾病不確定感、因應策略及心理困擾之前後測情形 76 第三節 介入「整合性心動健康網路照顧模式」對於心房顫動病人症狀困擾、疾病知識、社會支持、疾病不確定感、因應策略及心理困擾之成效 85第六章 討論 107 第一節 心房顫動病人的基本屬性現況分析 108 第二節 介入「整合性心動健康網路照顧模式」對於改善心房顫動病人症狀困擾之成效 111

第三節 介入「整合性心動健康網路照顧模式」對於改善心房顫動病人疾病知識之成效 113 第四節 介入「整合性心動健康網路照顧模式」對於改善心房顫動病人社會支持之成效 115 第五節 介入「整合性心動健康網路照顧模式」對於改善心房顫動病人疾病不確定感之成效 117 第六節 介入「整合性心動健康網路照顧模式」對於改善心房顫動病人因應策略之成效 119 第七節 介入「整合性心動健康網路照顧模式」對於改善心房顫動病人心理困擾之成效 121 第八節 研究限制 124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125 第一節 結論 125 第二節 建議 127參考文獻 129附錄 141『表』目錄表1. 資料處理

與分析 65表2. 心房顫動病人之人口基本屬性 70表3. 心房顫動病人的疾病特性 74表4. 心房顫動病人症狀困擾、疾病知識、社會支持、疾病不確定感、因應策略及心理困擾之前測與後測結果 83表5. 以 GEE 方法探討整合性心動健康網路照顧模式於心房顫動病人症狀困擾改變之成效 86表6. 以 GEE 方法探討整合性心動健康網路照顧模式於心房顫動病人疾病知識改變之成效 89表7. 以GEE方法探討整合性心動健康網路照顧模式於心房顫動病人社會支持改變之成效 92表8. 以GEE方法探討整合性心動健康網路照顧模式對於心房顫動病人疾病不確定感之改變成效 95表9. 以GEE方法探討整合性心動健康網路

照顧模式對於心房顫動病人因應策略改變之成效 98表10. 以GEE方法探討整合性心動健康網路照顧模式對於心房顫動病人心理困擾改變之成效 103『圖』目錄圖1. 不確定感理論架構 21圖2. 研究架構圖 36圖3. 研究設計 44圖4. 流程圖 67圖5. 兩組在第三版症狀頻率-嚴重程度評估量表之症狀頻率次量表平均分數於前測、後測第一個月、第三個月與第六個月的變化 87圖6. 兩組在心房顫動知識量表平均分數於前測、後測第一個月、第三個月與第六個月的變化 90圖7. 兩組在醫療社會支持量表平均分數於前測、後測第一個月、第三個月與第六個月的變化 93圖8. 兩組在中文版Mishel疾病不確定感量表平

均分數於前測、後測第一個月、第三個月與第六個月的變化 96圖9. 兩組在簡易因應量表之應對因應策略次量表平均分數於前測、後測第一個月、第三個月與第六個月的變化 99圖10. 兩組在簡易因應量表之迴避因應策略次量表平均分數於前測、後測第一個月、第三個月與第六個月的變化 100圖11. 兩組在醫院焦慮憂鬱量表平均分數於前測、後測第一個月、第三個月與第六個月的變化 104圖12. 兩組在醫院焦慮憂鬱量表之焦慮次量表平均分數於前測、後測第一個月、第三個月與第六個月的變化 105圖13. 兩組在醫院焦慮憂鬱量表之憂鬱次量表平均分數於前測、後測第一個月、第三個月與第六個月的變化 106『附錄』目錄附錄一

心房顫動病人基本屬性量表 附錄一附錄二 第三版症狀頻率-嚴重程度評估量表之症狀頻率次量表 附錄二附錄三 心房顫動知識量表 附錄三附錄四 醫療社會支持量表 附錄四附錄五 中文版Mishel疾病不確定感量表 附錄五附錄六 簡易因應量表 附錄六附錄七 醫院憂鬱焦慮量表 附錄七

生命之謎VS.量子糾纏:關於生命、大腦、情緒、意識與量子醫學實證

為了解決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的問題,作者許心華謝昊霓 這樣論述:

  量子糾纏大解密,22世紀的醫學新未來────   扭轉因果法則,重新定義人類的存在   量子即靈魂?   量子和疾病,原來息息相關?   焦慮、煩惱、生氣、恐懼,原來都是量子失序!   揭示量子醫學實證,與大自然同頻共振   找回身心靈的平衡與健康!   量子糾纏(quantum entanglement)扭轉因果法則,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過去、現在、未來有可能互相連通,時空旅行不再遙不可及,更成了醫學領域應用的嶄新突破!   ➤量子頻率,是生命一切的答案?!   從量子理論來看人體結構,可分為物質身體和能量身體,物質身體就是可看到、可摸到的身體,追溯源頭的最小單位或許就是量子

。   人類眼睛看不到的能量身體,包括電磁波、磁場、引力等,須用特殊儀器才能測得到,有著科學無法解釋的隱秘能量,有著大大小小的波動頻率,與量子糾纏相互共振,大至宇宙的演化,小至我們的身心靈。但,這就是真相嗎?   ➤波動失衡,造成世局動盪、疾病叢生?   古印度哲學思想「鄰虛塵」,正是量子概念,宇宙間四大元素(地、水、火、風)皆含攝其中,對應到整個人體,每一細胞都是帶電體,有各自的獨特磁場、電波、頻率,每個細胞、組織、器官也各有不同的磁場、頻率。   從量子醫學重新看待疾病的意義,由於內外壓力因素,而形成的一種不平衡狀態,才會藉由「症狀」顯露於外。採用適當的量子振動頻率,調節身體,平衡情

緒,就能恢復身、心、靈的健康。 本書特色   量子糾纏大解密,22世紀的醫學新未來────   量子糾纏(quantum entanglement)扭轉因果法則,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過去、現在、未來有可能互相連通,時空旅行不再遙不可及,更成了醫學領域應用的嶄新突破! 名人推薦   ✢ 重磅推薦 ✢(依姓名筆劃排序)   蓋婭國際教育集團創辦人 王婷瑩   自然醫學文摘雜誌社社長 何永慶   日本亞健康研究所所長 柯彬   高雄市立凱旋醫院前院長 陳明招   桃園敏盛綜合醫院副院長 陳興漢   香港國際自然療能研究學會主席/創辦人 麥燕瓊 作者簡介 許心華博士     AA

NM美國自然醫學研究院花精研究中心主任   IPMO聖心國際專業證照培訓中心所長、教授   TNO中華自然醫學教育學會花精教研中心主任   GACFR無國界花波學術聯盟主席   美國西南聖保羅大學自然醫學研究所所長.客座教授   ◎學歷   輔仁大學外文系畢業   日本愛知學院大學心理學碩士、博士課程   中央民族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   UNM美國自然醫學大學博士(PhD)   美國APU大學中醫學博士   ◎經歷   高雄醫學大學兼任教授   日本愛知學院大學研究員   中央民族大學客座教授   美國西南聖保羅大學醫學學術交流聯絡處執行長.教授   台灣國際文化交流協會榮譽理事長   

◎榮譽   臺灣教育部醫學、學術教材佳作獎(1984)   SMOKH無國界醫療慈善大使(2008)   APACPH國際醫療貢獻獎(2009)   IPMO世界傑出華人心理學家百林頓名人獎 (2016)   世界傑出東方醫學教育家終身成就奬(2019)   ◎著作   《天天好心情:巴曲花精情緒密碼》   《愛向我走來:心情博士的生命花園》   《遇見巴曲花波:關於人格、脈輪、情緒與量子醫學實證》等多部 謝昊霓博士NiNi       蓋婭國際教育集團幸福文創事業部總監   ◎學歷   UNM美國自然醫學大學博士(PhD)   美國APU大學藝術學博士   美國APU,大學藝術學碩士

  美國華盛頓大學視覺藝術學系 學士   西雅圖藝術學院 動畫/多媒體 副學士     ◎經歷   國立台北商業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美國西南聖保羅大學藝術學研究所客座教授   尼婭文創協會 理事長   IAG國際音響集團 創意總監   美國任天堂分公司 資深平面設計師   ◎著作   《我在任天堂的日子》   《尼婭之歌:第一樂章醒覺》   《全民瘋抓寶@錢進寶可夢商機》   《LINE動態貼圖SOP全破解》   《爆棚集客,一刷屏就熱賣》   《遇見巴曲花波:關於人格、脈輪、情緒與量子醫學實證》   《Cartoon Animator 4:動態製作全攻略》等多部 審閱者簡介 謝天渝教

授   高雄醫學大學口腔顎面外科教授   台北醫學大學客座教授   ◎學歷   日本愛知學院大學齒學博士   美國自然醫學大學自然醫學博士   美國APU 大學中醫學博士   高雄醫學院牙醫學系醫學士   ◎經歷   高雄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院長(2006~2010)   中華牙醫學會理事長(2007~2009)   全球卓越囗腔健康研究發展中心主任   亞太公共衛生學術聯盟代表   口腔顎面外科專科醫師   中華針灸醫學會針灸專科醫師   WONMP 世界自然醫學專科醫師 【審閱總序】解開生命之謎,跳脫幻境,進入愛與和諧的世界 【自    序】理解量子糾纏原理,感受愛與和諧的頻率

【輯一】量子糾纏──生命之謎的探源 量子具有波的性質,在連續緊縮而又聚集的同時,往四面八方無限擴展空間,形成「量子場」。 正因為無法準確定位量子的位置及動量,丹麥物理學家尼爾斯.波耳(Niels Bohr)提出粒子的非地域性(non-locality)定理,或「量子糾纏」(quantum entanglement),不管相隔多遠,都會持續以超光速影響對方,因而扭轉了因果法則。量子糾纏,或許是解開生命之謎的鑰匙。 1-1 關於一切,就從量子開始 1-2 混沌與共振──量子和醫學的關係 1-3 一場平衡的生存遊戲――物質身體與能量身體 【輯二】情緒密碼DNA──人體是個能量場 每一種情感,都有

自己的頻率,每一種頻率,都會對我們的身心產生影響。 喜、怒、哀、樂等情緒體驗,也是某種無形信號的物理顯化,進而產生振動頻率。 情緒是DNA 密碼子的關鍵,當生活在正面情緒中,等同和高頻率共振,這種振動能量,參與到量子場的顯化,使我們生活在正面情緒中,並啟動更多的DNA 密碼。 2-1 情緒是DNA 密碼子的關鍵 2-2 情緒、大腦,心連心 2-3 左腦、右腦,手牽手 2-4 我即我腦──自我意識超連結 2-5 兩個自我,誰作主? 【輯三】整個人體就是座發電廠──從量子醫學談疾病 整個人體就是座發電廠,有各自的獨特磁場、電波、頻率,每個細胞、組織、器官也各有不同的磁場、頻率。 從量子醫學重新

看待疾病的意義,發現疾病是病患身、心、靈整體,由於內外壓力因素,而形成的一種不平衡狀態,藉由「症狀」來顯露於外。 因此,若能採用適當的量子振動頻率,調節身體,平衡情緒,就能恢復身、心、靈健康。 3-1 生命一切都是波動頻率 3-2 鄰虛塵,追溯量子的最早說法 3-3 視聽嗅味觸,醫學生理學的解釋 【輯四】生命之謎──量子糾纏的具現 我們晚上睡覺時作夢,白天其實也如在夢幻中。就因為我們的第六識,認為外界的一切皆真實。因此,唯有破除意根之迷。 如果意識和意根皆具正知、正見,就可以遠離迷的境界,不會受到邪知邪見所迷惑,脫離輪迴。 每個人心中都有蓮花,蓮花象徵眾生的本心、實相。想要蓮花能出頭,就要

有能耐從污泥中鑽出來!剷除心中污垢的最好方法就是多修智慧、多作福德,多累積福德。 4-1 揭開宇宙生命之謎 4-2 虛實跨「界」,人生如夢如幻? 4-3 意根之迷,找到輪迴流浪的源頭 4-4 宇宙,到底從哪裡來? 【輯五】境隨心轉──無量功德在一個「忍」字 在浩瀚的大自然懷抱中,善良的人深深感受到「量子糾纏」的力量,能夠扭轉生命因果,獲得幸福。 慈心和忍辱是修行的兩大利器,不須花錢,卻能獲得無量福德。慈心與無我相應,慈心即無我心,慈心也是一切善法的根本。 無邊罪過在一個「嗔」字,無量功德在一個「忍」字,生死輪迴就是病,你的存在就是病,能忍就有智慧得解脫,「心想名利猶如流水」,就能安忍不動。

5-1 慈心即無我,安忍不動生清淨 5-2 量子糾纏,扭轉生命擁抱幸福 【附錄一】「生命之謎 VS. 量子糾纏」關鍵十問 【附錄二】量子醫學相關參考文獻 審閱、作者介紹 審閱總序 解開生命之謎,跳脫幻境,進入愛與和諧的世界   一九九二年,擔任高雄醫學大學口腔衛生科學研究所所長的時候,為了服務偏遠地區的鄉民,每星期都會規劃一天的時間,到屏東牡丹鄉衛生所進行牙科門診服務,深深感受到在偏遠地區,自然醫學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在董森主任的推薦下,我和內人許心華博士,懷著滿腔熱誠前往臺北,拜會華人自然醫學之父――鍾傑教授,在鍾教授的啟蒙之下,我們夫妻全力支持美國自然醫學研究院。

  不久,我和許博士便與鍾傑教授共同成立天華整合醫療團隊,強化量子醫學與花精情緒療法之研究,除此之外,我也繼續進修崔玖醫師主講的自然醫學假日班,甚至在高醫申請場地,協助崔玖醫師在南部開班授課,為台灣自然醫學的發展盡綿薄之力。   ▲因緣進入量子世界,不可自拔   推廣自然醫學過程中,自然而然接觸許多能量儀器。記得二○○六年某一個下午,許博士帶了一台量子儀器,興致勃勃地在高醫研究室,為所有教授與研究生免費檢測,桌上放滿了量子醫學書籍、刊物、DM等資料,從此我們就進入了量子世界而不可自拔。   說也奇怪,世界各國的能量儀器,都難不倒許博士,學習速度特別快,好像前輩子是檢測師投胎轉世。她不斷地

提供量子醫學的資料給我,還請秘書做了一份深入淺出的量子醫學簡報,後來我們就在高醫大學部開辦「口腔整體醫學」課程(教育部承認的學分),我主講量子醫學,許博士則主講量子花波情緒療法,頗受年輕學子的歡迎,奠定了量子醫學的學術教育基礎。   十多年來,許博士發現很多法師開示時,將第六識與第八識混淆了,致使眾多信眾對佛法產生疑問。她同時發現,很多物理學家主張意識創造宇宙,也同樣將創造宇宙的意識,誤以為是見聞覺知的第六識,導致許多理論漏洞百出。   所以,近幾年來許博士一直浮出一個念頭,在有生之年必定撰寫一本「量子力學」結合「佛學」的大眾書籍,深入探討量子醫學、宇宙學、超心理學、超弦理論、人類意識、宇

宙意識、佛學……,完成自己的人生使命與地球任務。   為了支持她,二○一九年元月開始我們一起埋頭收集有關「量子」、「意識」、「自我」、「見聞覺知」等醫學及量子論的相關資料,決定出版《生命之謎 VS. 量子糾纏:關於生命、大腦、情緒、意識與量子醫學實證》。   在這一百多個日子裡,許博士經常在深夜一點至四點醒來,說要接受宇宙信息,獨自跑到書房不停地塗鴉,隔天就整理出篇篇文章。除了這本書之外,她還寫了另外兩本書,半年出版三本書,甚至獲得新書暢銷排行榜NO.1,如此驚人創作,實在太神奇了!   ▲一場「平衡」的生存遊戲   提筆寫推薦序的過程中,突然想到人類的眼球,充其量也不會比乒乓球大,那

麼小的眼球,都把看到的東西裝到哪裡了?而且看到的每樣東西,幾乎都比眼球大!是裝到大腦皮質,且有真實感的幻影嗎?翻遍所有醫學或相關資料,都得不到答案,或許真的都只是幻影。因為如果我們看到、聽到、嗅到、嚐到……,都是像金、銀、銅、鐵等純物質東西,我們的五官,甚至整個身體怎麼裝得下?   所謂的「看到」、「聽到」等見聞覺知,只不過是五蘊外界的波動、頻率、信息而已,甚至不是第一手,還需經過自己的大腦,轉換成自己能接收到的波才行,而這些適合自己接收到的信息,只不過是宇宙無量能量場、信息場,和頻率之中的極小部分,並且我們的意識、念頭、業力也都參與其中,這更像是一場「平衡」的生存遊戲。   因此,我們從

無始劫來,就從未真正接觸過外界的實相,這一切真的只是夢幻泡影,白天、晚上都如同在作夢!因為一般人都太過「認真」了,以為花花綠綠的世界是真的,所接觸的見聞覺知也是真的,所以一直在幻境中流轉,鑽不出來。   那麼,要如何跳脫幻境呢?其實自己身中,蘊藏著無窮智慧,把自己心中的貪、嗔、癡、煩惱、灰麈清除掉,多擺設慈心、忍辱,就能跟自己的智慧相應,漸漸地能找回真正的「我」,就能衝出幻影,回到真正的家了!   正如許博士所說,每個人都有接收宇宙信息的能力,相信《生命之謎 VS. 量子糾纏:關於生命、大腦、情緒、意識與量子醫學實證》這本書能協助更多好朋友,解開生命之謎,釐清第六識、第七識以及第八識,順利

完成自己的人生使命與地球任務,進入充滿愛與和諧的世界。 高雄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前院長/教授 全球卓越口腔健康研究發展中心主任 中華牙醫學會前理事長 謝天渝 自序 理解量子糾纏原理,感受愛與和諧的頻率   回憶起三十多年前一個沒有風的黃昏,懷著絕望的心情站在佛光山的懸崖邊,淚流滿面想著自己即將失明,嗚……,準備跳崖之際,有位慈悲的師父輕輕拍一下我的背,給了我刻骨銘心的開示。   當晚,就遇見彌勒佛指點:「妳從小是盲人帶大的,只要下決心無怨無悔無私,從事身心障礙事業滿十年,即可消除眼盲的業障。」沒想到,隔天早上醒來眼睛真的就不痛了,好神奇呀!   不久,八歲的女兒一進房門就驚

魂未定地說:「剛剛我在海邊游泳時,差點被海浪捲走,突然飛上天空,看到自己在海浪中大聲呼救,幸虧爸爸從遠處拼命地游向我,並把我救回來。」從那天起,女兒就開始能接受宇宙信息,突然會作曲了,而且我只要入定時,就能夠穿越時空隧道,進入高次元世界,陶醉在愛與和諧的頻率中。   ▲科學基礎下,夢境的七種層次   我曾經在日本精神醫學泰斗――丸井文男教授的指導下,研究佛洛伊德與榮格「夢的分析」之比較,丸井教授不僅是世界名醫,也是一位傑出的教育家(日本名古屋大學校長),在我唸研究所的時候,丸井教授擔任日本全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會長,夫人丸井澄子教授是日本心理學權威,也是我的學姐。   當我在日本名古屋大學研

究精神分析理論過程中,發現各學派競爭激烈,但各有優缺點,而令我感受最真實的,還是自己長期在夢中穿越時空的種種體驗。   根據精神醫學、心理學、超心理學、宇宙學、超弦理論,以及物理學維度時空的科學基礎,可將夢境歸納分析為七種層次:   ◆ 第一層次的夢:夢境和現實生活一樣,落在同一個時間和空間。因肉體的刺激或心理的壓抑所產生的夢,與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雷同。如濕布裹腳,夢見自己在涉水;如書本放胸口,夢見自己被男友擁抱;如斷食時,夢見自己正在吃早餐。   ◆ 第二層次的夢:夢境與現實生活,落在同一個時間點,但空間不一樣。往往因咒語、字眼、聲音、香味等等之刺激,致使自己穿越至另一個空間。   

◆ 第三層次的夢:夢境與現實生活,均落在不同的時間與空間,穿越時空,回到自己的前世,但只有過去,沒有未來,也是榮格所謂的「個人潛意識」。   ◆ 第四層次的夢:夢境與現實生活,均落在不同的時間與空間,穿越自己的前世、今生、未來,但三者不會同時出現。   ◆ 第五層次的夢:夢境與現實生活,均落在不同的時間與空間,能穿越自己的過去、現在、未來,還有集體潛意識相關的過去,但無法穿越集體潛意識的未來。如東西方都有雷同的神學概念,無論神或佛,均聖光普照。   ◆ 第六層次的夢:物質與意識合一,穿越集體潛意識的過去、現在、未來,即穿越整體宇宙意識。如各行各業非凡領袖、宗教創始人。   ◆ 第七層次

以上的夢:關於虛空的、無限的夢;無聲的、寧靜的夢;全然的、永恆的夢。   ▲感受「量子糾纏」,下定決心著書   其實肉體的夢境,和穿越時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在多次超越時空的體驗,深深感受到浩瀚的大自然懷抱中,善良的人深深感受到「量子糾纏」,扭轉生命因果而獲得幸福。   量子是物質最小單位,也是不可再分割的基本能量單位,同時具有波的性質。丹麥物理學家尼爾斯.波耳(Niels Bohr)提出粒子的非地域性(non-locality)定理,發現只要兩顆次原子粒子,如電子或光子在互相作用後分開,他們會持續的以超光速影響對方,且不管相隔多遠,其中一顆的行為如磁定向,都會永遠影響另一顆。   這種

互相影響,是不需要透過力或能量的交換,此說法完全顛覆古典物理理論,因此引起很大的迴響。   奧地利物理學家、量子力學奠基人之一的薛丁格(Erwin Schrödinger),認為量子糾纏是量子理論的重要基礎,而《新科學家》(New Scientist)雜誌甚至指出,量子力學扭轉了因果法則,由於時間中的糾纏現象,讓時間和空間兩者,在量子理論裡面有平等的立足點,過去、現在、未來似乎可以用振動、頻率、共振、糾纏在一起,並非是一直線。量子理論,翻轉了我們對世界宇宙萬物的認知。   因此,我便下定決心,寫一本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書,從科學、醫學、佛學的角度,對大腦如何能看到、聽到、嗅到、嚐到、感覺到

,又如何將這些信息統整成為受、想、行、識,進而成為「意識」,然後把這個「意識」誤認為「我」,如此輪迴而不自知的道理,做一番說明,甚至如何做才能脫離累世這些無解的循環,也做簡單的論述。   除此之外,亦深入研究物理學的波粒二象性(既是波又是粒),深信有情眾生(含人類),個個都有物質身體和能量身體,也有「不生不滅的第八識」、「遍計所執的第七識」,以及「見聞覺知的第六識」。   換句話說,量子不是靈魂,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才是靈魂,印證愛因斯坦說宇宙中一切物質都不存在,只有精神才是永恆的存在。   二十一世紀進化論與造物論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尤其宇宙大爆炸論之前的樣貌又是如何?越來越多人相

信「意識創造宇宙」,但這裡說的意識,如果是第八識就可得到合理的解釋,因為萬法都是由第八識直接、間接或輾轉而成。可惜很多人都誤以為這裡的「意識」是第六識,才會有那麼多質疑。   既然人類知道宇宙從哪裡來?更知道人類來到地球,就是為了透視輪迴流浪的根源,而積極種福田、積福德,那麼修行就是今生的主要課題,希望《生命之謎 VS. 量子糾纏:關於生命、大腦、情緒、意識與量子醫學實證》這本書能讓一般大眾對正法有些許瞭解,感受到萬法皆有互通的方式,有了這種正知正見之後,就不會被世間的花花綠綠所迷惑,真正悟出世間彷佛行雲流水無止休,人間情愛如夢如幻總是空。 量子花波療法創始人 許心華  謹識 【

輯一】量子糾纏──生命之謎的探源 量子具有波的性質,在連續緊縮而又聚集的同時,往四面八方無限擴展空間,形成「量子場」。 正因為無法準確定位量子的位置及動量,丹麥物理學家尼爾斯.波耳(Niels Bohr)提出粒子的非地域性(non-locality)定理,不管相隔多遠,都會持續以超光速影響對方,因而扭轉了因果法則。量子糾纏,或許是解開生命之謎的鑰匙。 1-1 關於一切,就從量子開始 量子是什麼樣子?量子就是物質的最小單位,也是能量的最小單位。量子物理就是研究世界上最微小元素的科學;量子是不可再分割的最基本的能量單位。相對於研究微小的物質如分子、原子、中子等的物理學,而牛頓古典物理專門研究一些較

大型的物質。 量子力學則是電磁波、光、輻射、波動的基礎,電磁波包括無線電波、遠紅外線、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 射線、γ 射線等。 從量子力學到量子場 宇宙中電磁波的頻率範圍,從零點幾赫茲(Hz)到十的二十多次方赫茲,赫茲是每秒的振動次數。而人類能看得到的光波長,大約從四百奈米(nano meter)到七百奈米(一奈米即10-9m,十億分之一米)。因此,如果只相信眼見為憑的話,從宇宙整體觀念來看,就像是個瞎子摸象,無法窺探全貌。 量子力學及量子光學為近代物理學中最基本能量力學,量子論的概念,則泛指所有的物質與能量可以被量子化。 想知道量子是什麼?也可以從量子物理學發展的過程來瞭解。一百多年前

(西元一九九○年),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Max Planck)就提出了「量子論」,指出光不是連續發出的波,而是不連續發出的波包,並且只能取某個最小數值的整數倍。這個最小數值就被普朗克稱為「量子」,也就是說,光是不連續的粒子。 一九九○年十二月十四日這一天就是量子力學的誕辰,普朗克則被稱為量子力學之父。 一九二○ 年, 薛丁格和海森堡(Erwin Schrödinger and Werner Heisenberg)建立了量子力學,過了三年,法國學者路易.德布羅意(Louis Broglie)發現,當電子繞著原子核轉時,會產生電磁波,說明了物質不只是粒子,也具有波的性質,所以會受到外來電磁波的影響

而改變其構造。

《青囊經》研究

為了解決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的問題,作者朱勇強 這樣論述:

摘要《青囊經》據史記文獻資料記載,最早出現在戰國末期,也是中國歷史上有文字記載堪輿學,最完善而詳細的經書,亦是後人學習及應用的典籍,在堪輿學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國傳統堪輿學的基石著作,其學理演化源於古聖先賢所累積的智慧結晶《易經》和易學。《青囊經》共三卷,分為上中下三卷,上卷名為「化始」,以無形之氣為天地之始,而推原道之所從來。中卷名為「化機」,以有形之象為天地之機,而指示氣之所從受。下卷名為「化成」,申言形氣雖殊,而其理則一,示人以因形求氣,為地理入用之準繩。《青囊經》作者黃石公,是公元前二百二十年,秦朝的學者,全經一共有四百多字,分三卷,其文言辭精闢簡潔,而内涵卻博大精深,包括了道學

、儒學、數學、卦理、哲理、倫理及道德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青囊經》為後世傳習此道者所取用,作為學習及應用的典範。其文言文十分晦澀難解,又重口隱舌,以至造成後人對其文詞及意義的解讀有很大的爭議,從古至今,相關著作、解讀不在少數,但多為一家之言,解讀多不成系統,詞句與理論難免有些偏頗。有鑑於此,今擇黃石公原經文,郭璞撰及陳摶繫辭與圖文和蔣平階等學者的著作,今幸聞得訣者之傳授,試圖作較為嚴謹、較有系統的解讀與詮釋,並以實際案例呈現,結合應用於陽宅與陰宅。關鍵字:堪輿、青囊經、化始、化機、化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