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嶺雄風線上看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絕嶺雄風線上看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蔣豐維寫的 中國兵器全事典:真實還原130款冷兵器、城池攻防戰具,帶你運籌帷幄,親臨沙場爭戰 和的 中外文明同時空5 明清VS啟蒙時代:東方衰微西方奮進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第一滴血4 - 百科知識中文網也說明:對白語言:英語、緬甸語、泰語; 線上播放平台:愛奇藝、優酷、樂視、芒果 ... 最初的時候,蘭博是拒絕從泰國進入緬甸的,然而看著這些本著人道精神遠道而來的異國人,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豐富文化 和龍圖騰文化所出版 。

最後網站狂氏電影綜合症候群 - Facebook則補充:他透過文化部副部長劉慶棠到香港的協助借到了李小龍的三部電影,毛主席看了更是愛不釋手,尤其是觀看了民族 ... 雖然已見西片來勢洶洶,史泰龍六月初絕嶺雄風打頭陣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絕嶺雄風線上看,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中國兵器全事典:真實還原130款冷兵器、城池攻防戰具,帶你運籌帷幄,親臨沙場爭戰

為了解決絕嶺雄風線上看的問題,作者蔣豐維 這樣論述:

  全球唯一中國兵器鉅作   完整收錄各門派兵器戰具與攻略.重現千年英雄事蹟   武俠小說迷、兵器鑑賞家、軍事模型癡、Cosplay與線上遊戲玩家 必備特典   ◆史上最詳實之兵器與城池攻防戰具圖鑑,沿革、解構、攻略一次到位   ◆實拍近百件兵器收藏,全彩印刷,精美細節一覽無遺   ◆特邀3D動畫師結合手繪技術,精細復原百件傳奇古兵器   ◆收錄坊間難得一見的宋明軍事古籍圖繪文獻   將中國千年兵家攻防的兵器戰具與英雄事蹟鍛造成冊,   看古代戰將與現代動漫電玩人物在書中輪番上陣!   想了解中國古代兵將在戰場上利用哪些兵器進行團戰或單兵廝殺?   歷代名將如何利用戰術

攻防調兵遣將攻城掠地?   本書詳載冷兵器、火器、城池攻防戰具、水戰船艦與韜略戰術之珍貴圖文,   重現古戰場上的拚搏爭鬥,   除了談各類兵器的形制流變、使用手法,也記錄許許多多刀光劍影下的英雄傳奇;   既是古代武器圖文大觀,亦為兵器藝術鑑賞之作,   絕對值得您精心典藏!   你是否在各種群俠遊戲中爭奪神兵絕技、決戰武俠之巔?   或者為《三國演義》中的方天畫戟、青龍偃月刀、丈八蛇矛的交鋒而喝采?   還是因電影中的血滴子而聞風喪膽?   相對於西方的騎士傳奇類型故事,中國歷史、武俠小說和動漫絕對是原汁原味的文化特產,其中有角色刻劃與武藝描寫的獨到創意,以及各種神奇兵器的競演,無不教

人心馳神往。   若世上有千萬種兵器,就有千萬種英雄,以及千萬個故事環環相織,彼此消長。   身為華文市場第一本圖文兵器事典作者,蔣豐維將積累多年的專業兵器知識與研究,以幽默活潑的行文方式,將新世代的電影、動漫、電玩等帶入解析,引領古老兵器的全新探索,進而帶動了近年來中國兵器的出版風潮。   ★特邀3D動畫師合作,全書以18萬文字、300幅圖片完整收錄千年兵家戰場智慧,堪稱《現代武備志》   隨著歲月流轉,作者蔣豐維除了累積收藏的史料圖片愈臻豐富,其對於刀光劍影中的歷史文化也有更成熟的體悟,因而有了本次的重量級創作規劃。作者特聘全新製作團隊,並邀請專業動畫師完美復原現代已無留存的古代戰具

,為本書打造出全新完備卻依舊不改閱讀親和力的兵器大全——《中國兵器全事典》!   本書內容除了介紹60多款傳統的刀、槍、劍、弓、盾等單兵操作攻擊防禦冷兵器,更包含了近70種團體作戰攻守城池的各種怪奇戰具與火器,以及移動作戰必備的車騎、船艦與「無形兵器」的韜略(戰術謀略)。本書以逾18萬字的重量級篇幅、百餘幀兵器實攝照片、邀請專業的遊戲動畫設計師,結合3D與手繪創新手法全新編繪近百張精美的戰具復原圖,更收錄了近百幅珍貴難得一見的宋明清時代軍事古籍史料圖繪,諸如由北宋朝廷官修的《武經總要》、由明朝軍事名家戚繼光所著的《練兵實紀》、《紀效新書》、明代茅元儀所編撰的《武備志》等。全書詳細記錄傳統兵器

的演變歷程,400頁篇幅以文載圖、全方位刻劃出古戰場上的英雄風采,圖文內容之豐富齊備,堪稱《現代武備志》!   ★為兵器構築生命的檔案專欄,延伸閱讀視野   作者帶領讀者從單兵捉對廝殺的冷兵器、單點城池攻守與火器、乃至於長距離作戰的車騎與水戰,一路循序漸進地了解各項兵器與戰具的形制與特點。然而每一項武器都是歷史演進與文化交流的見證,為了讓讀者能更加了解這些典故源由,本書特闢了各種檔案專欄,讓讀者在神往於古戰場的喧囂對戰之際,能進一步體會每一件兵器背後最深刻的故事,延伸閱讀視野。   戰場上,無數生命殞落之際,新的明星與傳說隨之升起。   然而如何捍衛生命,使其發揮出最大的價值,   答案,

或許在亂世中的武士與他們手中的兵器,可以窺見一二。   作者耗時十餘年,   將中國歷代兵器與精彩故事重新打磨淬鍊,   特邀3D動畫師,費時近兩年復原百件珍奇古兵器,   成就厚達四百頁、逾三百幅精彩絕倫的兵器圖文大典。   翻開本書,猶如走進古今與虛實交融的喧囂戰場——   且看中國兵器各路門派、使用手法與奇事軼聞,   攻防戰具乃至於水戰船艦的機關巧妙之處,   歷代名將勝負名役與血淚交織的英雄事蹟。   本書將以全新視角,   引領您展開一場最新奇感動的中國兵器探索之旅! 本書特色   ■ 戰力分析:從重量、攻速與靈活度、變化性、強韌度、攻擊範圍、單發殺傷穩定度六維度,精準分析戰

力優勢。■ 兵器圖解:實拍照及3D圖,兵器各部位均拉線解說名稱與功能。   ■ 演進小史:迅速為你打通兵器形制變革史的任督二脈。   ■ 寶物檔案:記載更多關於兵器的傳說與軼事。   ■ 故事檔案:兵器因人而生,人與兵器的故事,都在此展開。   ■ 知識檔案:各類延伸知識,完整了解兵器的來龍去脈。 好評推薦   郭常喜/國家工藝師、電影《臥虎藏龍》特聘兵器鑄劍師   承襲祖父世傳的刀劍工藝,亦曾赴日學習鑄造技術,本著文化薪傳的使命,積極收藏各式刀劍,探求傳統鍛造技術與兵器藝術,重現歷史名器,其作品多次得到國家獎項肯定。位於高雄興達港觀光漁市旁的興達刀鋪,即為郭常喜老師的工作坊。超過

六十年的打鐵生涯,郭老師打造過不計其數的良質機械與工業用刀具,許多武俠電影包括《臥虎藏龍》中的青冥寶劍與八卦子五鴛鴦鉞、江湖絕命鉤、青龍劍、柳月刀等各式兵器,更是出自其手,武俠小說大師金庸亦曾委託鑄劍。郭老師且在林智隆教授的協助與申請之下,獲文建會通過為地方文化機構的「郭常喜兵器藝術文物館」,其館藏有兩千多件,並依中國歷代主題陳列,是值得一訪的觀光與教學景點。   陳世聰/亞洲鑄劍大師   因為沉迷武小說而中年轉業,無師自通從古籍中自學鑄劍方法,並成立「劍廬工坊」,致力發揚中華劍文化。其以高科技方法純手工研磨來鑄造各式寶劍,舉凡湛廬寶劍、七星竹節劍都是他所擅長的。其鑄造的寶劍深具藝術收藏價值

,多件作品均被國外收藏家珍藏。   青雲鑄劍藝術文物館   已逝鑄劍名師陳天陽先生所開設的兵器博物館。陳老師是中國嶺南派的鑄劍傳人,數度榮獲行政院民族工藝獎。為了保留民族工藝,他將自宅改建為展覽館,陳列親自鑄造的寶劍與歷代著名刀劍,供民眾免費參觀。現由第三代傳人、同樣對武術與兵器廣有涉獵陳重智先生克紹箕裘,持續推廣中華武術文化。

中外文明同時空5 明清VS啟蒙時代:東方衰微西方奮進

為了解決絕嶺雄風線上看的問題,作者 這樣論述:

  西元14世紀中葉至19世紀中葉是世界文明大變局的500年,用天翻地覆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這500年,全世界第一次成為一個相互聯繫的整體,歐洲、亞洲、非洲和美洲在政治上、經濟上和社會上已經變得息息相關,從此再也不會分離。   歐洲特別是西歐成為全世界聯繫的動力和大變局的根源。   這一時期是中國的明朝和清朝前中期,基本來說,中國的皇朝對於世界的變化懵懂無知,仍然在專制制度上添磚加瓦,中央集權制度更趨完善。鴉片戰爭之前,清朝已無盛世之氣了。   中亞和中東有三個顯赫一時的穆斯林帝國,將整個歐亞大陸的核心地帶變成了伊斯蘭世界。在武功上三個帝國也名震一時,這三個帝國在軍事上、行政上、經濟上都

有一定的成就,但在與其前朝或該區域前期政權相比,並沒有根本上的改變。這和中國明清的政權相似,都是前期的延續。   歐亞大陸的西端在這500年裡,沿著一個今天被稱為「現代化」的目標突飛猛進。   其發展軌跡為: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經濟擴張、政治啟蒙、海外殖民、海外企業興起、工業革命。文藝復興掙脫了中世紀的宗教束縛,解放了人性;宗教改革開啟了基督教世俗化的過程,直接後果是政教分離;新航路開闢和新大陸的發現肇始了西方經濟的全球性擴張;民主政治的啟蒙思想傳遍了整個歐洲;殖民浪潮洶湧朝向新大陸進發;為商業利益而生的海外特許企業紛紛誕生;工業革命生產出供應全球的產品,全世界遍布了商業網點。   明清

之際,隨著生氣勃勃的西方的崛起,國際關係和經濟地理的格局發生了重大轉折。西方憑借武器和船舶以及機械化生產的優良商品占取了世界力量的制高點,西歐人以海洋代替了游牧民族曾經在草原上的威風和所向披靡的勢頭。包括中國在內的整個歐亞大陸已經被兩隻巨大的鉗臂所包抄,北面是新興的俄羅斯橫越西伯利亞直至太平洋的一隻鉗臂,從西向東是西歐資本主義國家的另一只鉗臂,它繞過非洲囊括印度及至東南亞和中國。在大西洋,則是繁忙的船舶載運著歐洲的殖民者或黑奴駛往新大陸,而美洲的印地安文明在殖民者的槍炮下凋零了。   世界的變化,好像不影響亞洲政治經濟處於停滯狀態並仍處於自我滿足狀態的亞洲大國。乾隆在答覆西元1793年英王喬

治三世要求建立外交和貿易關係要求的信中寫道:「天朝撫有四海,惟勵精圖治,辦理政務,奇珍異寶並不貴重⋯⋯其實天朝⋯⋯種種貴重之物⋯⋯無所不有。爾之正使等所親見。然從不貴奇巧,並無更需爾國制辦物件」。這也基本上代表了亞洲國家對西方文明的態度。 本書特色   很難在市面上看到如此具有恢宏氣勢與創新體例的磅礡鉅著,若非糾集了一整群學貫中西、知古通今、思想前衛且深具使命感的頂尖學者,那絕對是編撰不出來的。本叢書不但對中西的比較甚為全面,涉及政治、經濟、軍事、宗教、思想、文化、藝術、科技、生活等等層面,還運用了諸如比較大視野、比較視角、長鏡頭、廣角鏡、蒙太奇等等專題,使讀者看書如同觀賞歷史大劇一般地生

動有趣,光是內含圖片的珍稀與多彩多樣,就要讓人玩味無窮而不忍釋手了。   本叢書文字淺顯易懂而又文采燦然,並非僅是流水帳似的平舖直敘,亦可見編著之用心。   第一冊所探討的春秋戰國與古希臘,分別是中西文明蓬勃發展的時期,各自滋養了後世百代。有趣的是,第二冊的兩位主角──中國的秦漢與西方的羅馬,都是光輝燦爛、開疆闢土的繁榮盛世,在中西文明史上各自扮演了承先啟後的關鍵角色,而它們之間也間接產生了交流。   當把秦漢與羅馬對照起來看時,可以發現由秦漢奠基的中華帝國與羅馬帝國都一直朝著君主集權的道路邁進,只是中華帝國在這條道路上持續前進了兩千多年,並不因改朝換代而轉向,但西方的這條路則隨著羅馬帝

國的衰頹消亡而走到了盡頭,中西由此而步上截然不同的命途。   此外,中西兩大帝國都面臨內部的權力爭奪,以及外部的「夷狄」、「蠻族」的侵擾,漢朝分為西漢、東漢,而無獨有偶,羅馬也分為西羅馬、東羅馬。   另一個現象是,中西各自形成領土遼闊、歷時久遠的龐大帝國(亞歷山大大帝所建立的帝國在他死後隨即分裂),這代表科技的進展使得維繫這樣的帝國成為可能,更意謂東西兩大文明的交會碰撞,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已。 明朝 VS 歐洲 日本 政治 政治比較大視野 起於風雲 流於黃沙 王侯貴胄 歐洲爭鋒: 明代中國和近代早期歐洲的政治 8 重振華夏雄風的洪武大帝:朱元璋 10 王國之戰:百

年戰爭 12 奧爾良少女:聖女貞德 13 靖難百戰奪天下 大明國威震寰宇:朱棣開創永樂盛世 14 家族間的角力:玫瑰戰爭 15 明帝國的收縮與還富於民:仁宣之治 16 黎明與黑暗:都鐸王朝的專制統治 17 「童貞女王」的黃金時代:伊麗莎白一世 18 閹黨橫行 暗雲蔽日:明朝中期的宦官專政 20 明朝的民族英雄:于謙 21 歐洲的封建堡壘:君主專制的法國 22 歐洲霸權的爭奪:神聖羅馬帝國與義大利戰爭 23 歷史長鏡頭 德意志的帝國之夢:第一帝國、第二帝國、第三帝國 24 一個經歷坎坷的皇帝:明孝宗 26 拜占庭帝國掘墓人:奧斯曼土耳其 27 跨頁大圖 土耳其圍攻君士坦丁堡 28 有為與無為之間

:嘉靖帝的統治 30 東歐梟雄:中世紀的俄羅斯 31 大革命 38 衝突與融合:明朝的民族關係 40 新教徒的起義:尼德蘭革命 41 歷史長鏡頭 以夷治夷:土司制的發展 42 制度 制度比較大視野 專制加強:明朝制度與歐洲制度 44 國家機器:明朝的職官制度 46 東西分裂:西方的宗教 47 跨頁大圖 北京孔廟 48 莘莘學子:明代的學校教育 50 西方教育史的豐碑:文藝復興時期的教育 51 皇權的保障:明代的軍制和律令 52 專制與民主:西方國家的制度 53 經濟 經濟比較大視野 畸形成長與自由發展:         明末的資本主義萌芽與歐洲的資本主義曙光 54 湖廣熟 天下足:明朝的農

業 56 從瘟疫中復甦:歐洲農業的發展 57 跨頁大圖 瓷都景德鎮 58 衣被中華 瓷銷天下:明代手工業的發展 60 曙光初現:歐洲手工業的發展 61 比較視角 中西方經濟的分水嶺:      明代農業、手工業與歐洲近代早期的農業、手工業 62 白銀資本的時代:明朝商業 64 歐洲的商船 開向世界:歐洲的商業擴張 66 經濟廣角 黃金時代與白銀時代:      歐洲近代早期的海外貿易與明代的海外貿易 68 量盡山田與水田 只留滄海與青天:張居正的改革 70 落後於起跑線上的較量:封建的東方王國 71 文史 文史比較大視野 文史的覺醒:明代文史與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文史 72 復古與創造:義大利文

藝復興 74 被稱為英雄的異端:但丁 75 話說天下大勢書:《三國演義》 76 覺醒後的自由與狂歡:喬叟《坎特伯雷故事集》 77 綠林豪傑的忠義悲歌:《水滸傳》 78 解放荒謬與怪誕:拉伯雷《巨人傳》 79 文學長鏡頭 中國的文學紀念碑:章回小說的發展 80 傲睨當世 才氣自負:前後七子 82 信仰主義的退潮:塞萬提斯《唐吉訶德》 83 跨頁大圖 崑曲 84 千秋之情聖:湯顯祖與《牡丹亭》 86 萬古之詞匠:「臨川四夢」 87 自省的悲劇:莎士比亞與《哈姆雷特》 88 人性的歡歌:莎士比亞與《威尼斯商人》 89 比較視角 閃耀在東西方戲劇舞臺上的巨星:莎士比亞與湯顯祖 90 天上人間的駐紮與開

拓:《西遊記》 92 古典主義 文學大家:拉封丹《寓言詩》 93 比較視角 隨遇而安與反抗奮進:      明代的通俗文學與歐洲文藝復興文學 94 前衰後興:明代史學 96 從神到人:人文主義史學 97 歷史群像地圖 98 藝術 藝術比較大視野 藝術的交融:         明代藝術與文藝復興藝術、巴洛克藝術 100 藝術廣角 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傑 102 跨頁大圖 碧提宮 104 藝術廣角 明四家的藝術 106 青藤白陽:文人筆墨 108 田園牧歌般的天堂:威尼斯畫派 109 是怪異還是個性:南陳北崔 110 描繪現實:荷蘭現實主義繪畫 111 比較視角 寫意與寫實:中西方繪畫的差異 112

捍衛神靈:明朝的宗教儀衛雕塑 114 遊走於行書與草書之間:行草書 115 恢宏與雕琢:明朝的建築 116 宗教的狂歡:巴洛克藝術 117 藝術廣角 生活之美:中西方工藝美術 118 藝術長鏡頭 典雅質樸:明代家具 120 藝術廣角 風尚裝苑:中西方服飾藝術 122 紙上的輝煌:明朝的書法藝術 124 獻給上帝的音符:歐洲古典音樂 125 思想 思想比較大視野 精神的轉折:         明代思想與西方的文藝復興、宗教改革 126 合眾途於一軌 會萬理於一原:明代理學 128 宇宙便是吾心 吾心即是宇宙:王陽明心學 129 跨頁大圖 宗教改革 130 天主教的反動:宗教改革運動 132

科技 科技比較大視野 末路與新生:15-17世紀的東西方科學 134 西風東漸:外來知識影響下的明代天文學 136 日心革命:現代天文學的起點 137 人物特寫 藝術與科學:達文西與前哥白尼時代的科學 138 醫道大成:中醫學體系的完善 140 「小宇宙」的革命:人體解剖與現代醫學 141 精打細算:商業數學和珠算的發展 142 脫胎換骨:歐洲數學的近代化 143 萬里征途萬卷書:明人的旅行探險與地理學進步 144 發現世界:世界地圖的首次完成 145 晚霞如虹:繼續進步中的傳統自然科學 146 巨人之肩:經典物理學的奠基 147 跨頁大圖 宇宙圖 148 人物特寫 科學革命的先聲:印刷術傳

入歐洲 150 生活 生活比較大視野 擺脫僵化走向多元:         明代和近代早期歐洲的社會生活 152 食為天:明代的飲食文化 154 傳統與創新共存:歐洲近代早期的飲食 155 人道之本:明代的婚喪禮俗 156 現代之風的前奏:歐洲近代早期的婚喪禮俗 157 跨頁大圖 瘟疫圖 158 戰勝瘟疫 輸出勞力:明代的人口與社會 160 上帝之鞭:歐洲近代早期的人口與社會 161 包羅萬象的遊戲時代:明代的休閒娛樂 162 好賭鬥狠的社會風氣:歐洲近代早期的休閒娛樂 163 交流 中外交流比較大視野 地理大發現:           鄭和與達‧伽瑪、哥倫布、麥哲倫 164 大國之航:鄭和

下西洋 166 清朝前中期 VS 歐洲 美國 印度 政治 政治比較大視野 風起雲湧 破舊萌新:西方稱雄世界 182 天命所歸的天命可汗:努爾哈赤 184 繼往開來的天聰汗:皇太極 185 世界歷史的轉捩點:英國革命 186 復辟與反復辟的鬥爭:君主立憲 187 入主中原的起點:清軍入關 188 革命果實的維護:《權利法案》 189 最後的抵抗:反清復明 190 三十年混戰:分崩離析的德意志 191 千古一帝:康熙帝 192 太陽王:法國的君主專制 194 高潮之後的低谷:路易十五統治時代 195 比較視角 偉人同時空:路易十四VS康熙大帝 196 康乾盛世的樞紐:雍正王朝 198 成吉思汗後

裔的王朝:莫臥兒帝國 199 跨頁大圖 乾隆南巡圖 200 盛世帝國:乾隆王朝 202 年輕國家的誕生:美國獨立 204 震撼歐洲大陸的革命:法國大革命 206 君主制的覆滅:法蘭西第一共和國 207 歷史的替罪品:嘉道中衰 208 歷史屈辱的十字架:道光帝 209 跨頁大圖 拿破崙帝國版圖 210 力挽狂瀾的劇變:法蘭西第一帝國 212 金陵王氣黯然收:帝國覆滅 213 關鍵年代地圖 214 制度 制度比較大視野 專制集權 三權分立:集權與分權之別 216 專制的巔峰:清朝政治制度 218 跨頁大圖 英國議會大廈 220 虛位的共和:君主立憲制 222 世界政治制度的里程碑:美國的民主制 

223 經濟 經濟比較大視野 日薄西山與蒸蒸日上:清朝經濟與西方經濟 224 以農為本:農業的發展 226 經濟的發動機:工商業的發展 227 經濟長鏡頭 王朝的命脈:中國古代的賦役制度 228 跨頁大圖 蒸汽機和火車 230 機械化時代來臨:英國工業革命 232 一成一敗:清朝對黃河的治理 234 罌粟的罪惡:鴉片走私 235 比較視角 清朝對外經濟舢板和英國的商業航母:      廣東十三行與英國東印度公司 236 技術遞增:工業革命的擴散 238 文史 文學比較大視野 冰火兩重天:         清朝文史與西方浪漫主義文學、西方史學 240 古學勉今 衣缽相傳:「錢王代興」 242

近代人的聖經:《浮士德》 243 老樹春深更著花:納蘭性德 244 浪漫主義宗師:雨果 245 譜新詞 情而已:《長生殿》 246 倨傲的撒旦:拜倫 247 借離合之情 寫興亡之感:《桃花扇》 248 創造一切開端的開端:普希金 249 文學長鏡頭 天上人間,悲歡離合:白蛇傳的故事 250 用傳奇法 而以志怪:《聊齋志異》 252 聽天使在歌唱:安徒生 253 口無所臧否 心有所褒貶:《儒林外史》 254 小說的先驅:菲爾丁《湯姆‧瓊斯》 255 比較視角 東「緣」與西「遊」:《鏡花緣》與《格列佛遊記》 256 都云作者癡 誰解其中味:曹雪芹 258 一枕幽夢向誰訴 千古情人獨我癡:《紅樓夢

》 259 文學蒙太奇 千紅一哭 萬豔同悲:《紅樓夢》與《源氏物語》 260 喜劇人間的西西弗斯:巴爾扎克 262 批判主義的新星:狄更斯 263 桎梏中的光芒:史學的成就 264 壓抑下的吶喊:學術的成就 265 歷史感厚重的世紀:19世紀西方史學的成就 266 藝術 藝術比較大視野 向西方學習:         清代藝術與洛可可風格、印象主義 268 寥寥數筆達內心:八大山人 270 詩書畫「三絕」:鄭板橋 271 跨頁大圖 揚州八怪紀念館 272 繁複精緻的美:洛可可風格 274 荷蘭最偉大的畫家:林布蘭 275 頭髮的戰爭:剃髮令 276 精緻到極點的優雅:洛可可風格服飾 277 藝

術廣角 繁複之美:洛可可風格的發展 278 迷醉中的:巴洛克雕塑 280 義大利巴洛克藝術首席:貝尼尼 281 藝術長鏡頭 溫如玉:中國玉器發展 282 墜入凡間的「音樂神童」:莫札特 284 終結古典主義的「樂聖」:貝多芬 285 思想 思想比較大視野 扼殺與突進:清代思想與歐洲啟蒙運動 286 亂世中的智者:遺民思想家 288 跨頁大圖 顧炎武故鄉千燈 290 驅散黑暗的理性之光:乾嘉學派 292 現代經濟學之父:古典經濟學家 293 比較視角 中國與西方的人口論:洪亮吉和馬爾薩斯的人口論 294 驅散黑暗的理性之光:歐洲的啟蒙運動 296 歐洲的思想之王:法國啟蒙運動 297 國人漸欲

醒:清末啟蒙思想 298 辨證的時代:德國古典哲學 299 科技 科技比較大視野 西方的輝煌:牛頓時代與中國科學的停滯 300 西洋新法:對西方天文學的全面接受 302 牛頓出世:經典物理學的建立 303 跨頁大圖 英國皇家學會 304 西風滿樓:西方知識影響下的數學繁榮 306 超越無限小:牛頓和萊布尼茲發明微積分 307 散溫祛邪:溫病理論與中醫學的進一步豐富 308 整理自然:林奈創立生物分類法 309 投影製圖:第一幅採用科學投影法繪製的全國地圖完成 310 水火相容:關於地球起源問題的爭論 311 生活 生活比較大視野 滿漢融合與全球交融:         清代的社會生活與西方工

業化生活 312 王天下者食天下:清朝的飲食習俗 314 由簡入繁的開端:歐洲近代飲食習慣 315 車聲動地 船桅如麻:清朝的行旅交通 316 為現代化鳴鑼開道:歐洲近代的行旅交通 317 不濟處填之 不振者扶之:清朝的人口與社會 318 流動中的發展:歐洲近代的人口與社會 319 跨頁大圖 《馬術圖》 320 玩者日至數百萬:清朝的休閒娛樂 322 現代運動的搖籃:歐洲近代的休閒娛樂 323 古色古香:北京四合院 324 中外交流 中外交流比較大視野 中外交流的使者:傳教士 326 科學的福音:耶穌會士對科技傳播的貢獻 328 東藝西傳:傳教士對中國工藝的介紹 329 跨頁大圖 澳門圖 3

30 中西文化交流:傳教士的貢獻 332 仰慕東方神奇:對中醫的介紹 333 法蘭西的時髦:18世紀法國文化的中國熱 334 東方的魅力:歐洲人對中國文化的仰慕 335 索引 關鍵詞索引 336 人物索引 342 作品索引 346 序   《中外文明同時空》從弘揚中國和世界各國優秀文明成果的角度出發,對中國5000年文明史以及世界各國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狀況,進行橫向的展示比較和縱向的梳理整合,從而展現中華文明以及世界各國文明的發展軌跡,加深讀者對悠久燦爛的中華文明發展史的感知,同時從中認識到世界各國文明的獨特性和豐富性,它們的相互交融和相互影響,為人類文明的發展前進所提供的強大動力

。中華文明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世界各國的先進文化同樣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將兩者進行對比整合,不僅能展現中華文明源遠流長而又生機盎然的重要特質,同樣也能通過這一途徑借鑒世界各國文明的發展成果,對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有著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西元1368 年至1840 年中外文明概說 西元14世紀中葉至19世紀中葉是世界文明大變局的500年,用天翻地覆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這500年,全世界第一次成為一個相互聯繫的整體,歐洲、亞洲、非洲和美洲在政治上、經濟上和社會上已經變得息息相關,從此再也不會分離。 歐洲特別是西歐成為全世界聯系的動力和大變局的根源。 這一時期是中國

的明朝和清朝前中期,基本來說,中國的皇朝對於世界的變化懵懂無知,仍然在專制制度上添磚加瓦,中央集權制度更趨完善。明朝的專制集權達到有史以來的登峰造極程度。廢宰相,使朝無重臣;宮廷鬥爭,使朝政陷於閹宦之手;重任公侯伯的子孫,軍政腐敗一發而不可收。 明朝刑罰嚴酷,又設錦衣衛,後演化為東廠西廠內廠,使明朝成為特務橫行的社會。在行政和社會經濟上明朝有一定的進步,學校、科舉和賦役更趨完備,均為清朝繼承。清朝前期一度稱之為「康雍乾盛世」,在文治武功上確有一定的功績,不過在乾隆時期已呈衰相,六次南巡,勞民傷財,和珅當道,貪瀆前無古人,吏治敗壞。鴉片戰爭之前,清朝已無盛世之氣了。 中亞和中東有三個顯赫一時的穆

斯林帝國,中東的奧斯曼帝國、波斯的薩菲帝國和印度的莫臥兒帝國,將整個歐亞大陸的核心地帶變成了伊斯蘭世界。在武功上三個帝國也名震一時,奧斯曼帝國給衰老的拜占庭帝國最後一擊,占領了君士坦丁堡,並輕取巴爾幹地區,擊敗一度強大的保加利亞帝國,蹂躪了匈牙利地區,兵臨維也納城下。 薩菲帝國曾經使歐洲多國紛紛前來逢迎,希望能與之結盟來對抗奧斯曼帝國。莫臥兒帝國在印度的成就也可謂空前,它將印度教徒占優勢的次大陸揉合成一個廣義的民族國家,特別是在皇帝阿克巴統治時期,免除了很多印度教徒的苛捐雜稅,統治的版圖空前擴大。阿克巴還多才多藝,酷愛機械發明和繪畫藝術,頗似俄國彼得大帝。 這三個帝國在軍事上、行政上、經濟上都

有一定的成就,但在與其前朝或該區域前期政權相比,並沒有根本上的改變。這和中國明清的政權相似,都是前期的延續。時間倒退500年,並不能分辨出它們與今天的政權有什麼本質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