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燒錄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線上燒錄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吳厚航寫的 Xilinx Artix-7 FPGA快速入門、技巧及實例 和江戶川的 快學89S51-C──新手上路(第四版)【附範例光碟】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NESO DVD外接超薄燒錄機 - 力成有限公司-電腦週邊也說明:※未標示優惠價/經銷價的產品,歡迎來電詢價。TEL:04-2280-6628 線上客服電話- ; 產品介紹: ; 產品介紹:(以上資料或圖片若有任何錯誤,以原廠公布資料為準). 輕薄攜帶方便 燒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清華大學 和新文京所出版 。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 嚴茂旭所指導 鄭書萍的 PIC MCU晶片與IC-EMC測試平台之實現 (2016),提出線上燒錄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MCU、PIC、VerilogHDL、Cell-Based、ISP、IC-EMC。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 嚴茂旭所指導 賴致澄的 具有ISP功能的8051微控制器之VLSI實現 (2013),提出因為有 線上燒錄、MC8051、電磁相容的重點而找出了 線上燒錄的解答。

最後網站Application Note: StarProg-ATE 線上燒錄IC - DediProg則補充:Application Note: StarProg-ATE 線上燒錄IC www.dediprog.com. 3. I. 簡介. StarProg-ATE 主要適用於IC 已經焊接於電路板端的時機,再進行燒錄及板子測試的使.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線上燒錄,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Xilinx Artix-7 FPGA快速入門、技巧及實例

為了解決線上燒錄的問題,作者吳厚航 這樣論述:

本書基於Xilinx公司的Artix7FPGA器件,以足夠的理論知識與豐富的常式相結合介紹了FPGA的相關知識,並融入了作者多年學習FPGA和開發過程中的經驗和技巧。配套開發平臺包括豐富的入門和進階外設,提供了24個典型工程實例,説明讀者從FPGA基礎知識、邏輯設計概念、工具配置和使用、板級設計、FPGA入門和進階實例等方面掌握FPGA開發。 本書配套PPT課件和工程檔,請到清華大學出版社官方網站本書頁面下載。本書適合作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FPGA課程的教材,也適合希望入門XilinxFPGA開發的工程師參考學習。讀者按照本書的章節順序學習,可以快速上手開發FPGA。 第1

章萬丈高樓平地起——FPGA基礎入門  1.1FPGA基礎概念  1.1.1FPGA是什麼  1.1.2FPGA與ASIC  1.1.3FPGA、ARM和DSP  1.1.4Verilog與VHDL  1.1.5Altera與Xilinx  1.2FPGA發展概述  1.3FPGA的優勢  1.4FPGA應用領域  1.5FPGA開發流程  1.6FPGA開發技能  1.7FPGA進階之路   第2章化繁為簡0和1——邏輯設計基礎  2.10和1——精彩世界由此開始  2.2表面現象揭秘——邏輯關係  2.2.1基本邏輯門電路  2.2.2邏輯門電路與二進位運算  2.2.3邏輯門電路與觸發器

 2.2.4時序邏輯與組合邏輯  2.3內裡本質探索——器件結構  2.3.1邏輯門電路的電晶體實現  2.3.2基於LUT的FPGA門電路實現  2.3.3Xilinx FPGA的可配置邏輯塊  2.3.4Xilinx FPGA的內部結構  2.4從現象到本質——映射關係  2.4.1HDL代碼  2.4.2RTL綜合  2.4.3綜合  2.4.4實現  2.4.5生成燒錄檔   第3章碼農人生也精彩——Verilog語法、代碼風格與書寫規範  3.1語法學習的經驗之談  3.2可綜合的語法子集  3.3代碼風格與書寫規範   第4章慢工細活出工匠——FPGA板級電路設計  4.1板級電

路整體架構  4.2電源電路  4.3FPGA時鐘與重定電路  4.3.1FPGA時鐘晶振電路  4.3.2FPGA重定電路  4.4FPGA配置電路  4.5FPGA供電電路  4.6DDR3晶片電路  4.7UART晶片電路  4.8LVDS介面電路  4.9RTC介面電路  4.104×4矩陣按鍵電路  4.11DAC晶片電路  4.12蜂鳴器、流水燈、數碼管與撥碼開關電路  4.13外擴LCD介面、超聲波介面電路  4.14FPGA引腳定義   第5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軟體安裝與配置  5.1Xilinx帳戶註冊與Vivado軟體下載  5.1.1Xilinx帳戶註冊  5.1

.2Vivado下載  5.2Vivado安裝與免費License申請  5.2.1Vivado安裝  5.2.2免費License申請  5.3文字編輯器Notepad++安裝  5.4Vivado中使用Notepad++的關聯設置  5.5串口晶片驅動安裝  5.5.1驅動安裝  5.5.2設備識別  5.6TortoiseSVN安裝   第6章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第一個完整的工程實例  6.1蜂鳴器實例  6.1.1功能概述  6.1.2新建Vivado工程  6.1.3創建工程源碼、約束和模擬檔  6.1.4功能模擬  6.1.5編譯  6.2Xilinx 7系列FPGA配置概述  6

.2.1FPGA配置位元流的大小  6.2.2FPGA載入配置方式選擇  6.2.3配置引腳功能定義  6.3XADC溫度監控介面  6.4bit文件的FPGA線上燒錄  6.5mcs文件的QSPI Flash固化  6.5.1FPGA配置選項  6.5.2生成mcs檔  6.5.3下載mcs文件   第7章代碼也要5S——基於SVN的工程源碼備份管理  7.1SVN介紹  7.2SVN使用實例  7.2.1第一次備份工程檔  7.2.2提交新版本工程檔  7.2.3取回老版本工程檔   第8章實踐出真知——基礎入門實例篇  8.1撥碼開關的LED控制實例  8.1.1功能概述  8.1.2代

碼解析  8.1.3板級調試  8.2流水燈實例  8.2.1功能概述  8.2.2代碼解析  8.2.3板級調試  8.3PLL的IP核配置實例  8.3.1功能概述  8.3.2模組化設計  8.3.3PLL IP核配置說明  8.3.4代碼解析  8.3.5板級調試  8.4自訂IP核創建與配置實例  8.4.1創建IP核  8.4.2移植IP核  8.4.3配置、例化IP核  8.4.4板級調試  8.538解碼器實例  8.5.1功能概述  8.5.2代碼解析  8.5.3板級調試  8.6按鍵消抖實例  8.6.1按鍵消抖原理  8.6.2功能概述  8.6.3代碼解析  8.6

.4板級調試  8.7數碼管驅動實例  8.7.1數碼管驅動原理  8.7.2功能概述  8.7.3代碼解析  8.7.4板級調試  8.84×4矩陣按鍵實例  8.8.1矩陣按鍵工作原理  8.8.2功能概述  8.8.3代碼解析  8.8.4板級調試  8.9UART的loopback實例  8.9.1功能概述  8.9.2代碼解析  8.9.3板級調試  8.10超聲波測距實例  8.10.1功能概述  8.10.2距離計算公式實現  8.10.3進制換算實現  8.10.4乘法器IP核添加與配置  8.10.5除法器IP核添加與配置  8.10.6代碼解析  8.10.7板級調試  8

.11SPI介面DAC驅動控制  8.11.1DAC晶片概述  8.11.2功能概述  8.11.3代碼解析  8.11.4板級調試  8.12I2C介面RTC時間顯示控制  8.12.1功能概述  8.12.2I2C協議介紹  8.12.3代碼解析  8.12.4板級調試  8.137寸液晶屏ColorBar顯示驅動  8.13.1功能概述  8.13.2裝配說明  8.13.3代碼解析  8.13.4板級調試   第9章無處不類比——XADC實例篇  9.1基於XADC的A/D採集顯示  9.1.1功能概述  9.1.2XADC的 IP核創建與配置  9.1.3代碼解析  9.1.4板級調

試  9.2基於XADC的FPGA內部溫度採集顯示  9.2.1功能概述  9.2.2查閱資料表生成  9.2.3ROM IP核添加與配置  9.2.4板級調試 第10章存儲最重要——DDR3實例篇  10.1DDR3 IP核配置與模擬  10.1.1DDR3 IP核概述  10.1.2DDR3 IP核配置  10.1.3DDR3 IP核模擬  10.2基於線上邏輯分析儀調試DDR3資料讀寫  10.2.1功能概述  10.2.2DDR3控制器IP介面時序解析  10.2.3代碼解析  10.2.4線上邏輯分析儀配置  10.2.5線上邏輯分析儀調試  10.3基於UART命令的DDR3批量

資料讀寫  10.3.1功能概述  10.3.2代碼解析  10.3.3板級調試   第11章我願全速漂移——LVDS實例篇  11.1LVDS資料收發實例  11.1.1功能概述  11.1.2bit align處理  11.1.3代碼解析  11.1.4裝配說明  11.1.5板級調試  11.2帶CRC校驗的LVDS資料收發實例  11.2.1功能概述  11.2.2CRC校驗基本原理  11.2.3CRC8檢驗代碼生成  11.2.4代碼解析  11.2.5板級調試   第12章實戰演練——綜合專案實例篇  12.1倒車雷達  12.1.1功能概述  12.1.2代碼解析  12.1.

3板級調試  12.2波形發生器  12.2.1功能概述  12.2.2CORDIC的IP核配置與例化  12.2.3代碼解析  12.2.4板級調試  12.3工業現場監控介面設計  12.3.1功能概述  12.3.2代碼解析  12.3.3字元取模  12.3.4板級調試   第13章雕蟲小技——板級線上調試篇  13.1Vivado線上調試概述  13.2線上邏輯分析儀應用實例  13.2.1探測階段  13.2.2實現階段  13.2.3分析階段  13.3虛擬I/O應用實例  13.3.1探測階段  13.3.2實現階段  13.3.2分析階段   參考文獻  

PIC MCU晶片與IC-EMC測試平台之實現

為了解決線上燒錄的問題,作者鄭書萍 這樣論述:

本論文中將建構一個「晶片電磁相容」(IC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IC-EMC)之測試平台,我們提出一個新的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Unit; MCU)架構,相容Microchip公司所研發之PIC MCU,並分別以FPGA及VLSI來實現本晶片。本MCU之架構以管線化週期為四個時脈來實現,使得執行效能提高,且加入雙向輸入出埠(IO PORT)、計時器及中斷、…等周邊裝置。並針對本MCU提出一個新的線上燒錄(In System Programming; ISP)裝置,由RS-232傳輸線進行燒錄。本ISP架構是以串列傳輸進行燒錄,可減少

晶片所使用的腳位數量,降低晶片所需的面積。本PIC MCU架構首先以FPGA實現、驗證本架構,並加入鎖相迴路(Altera Phase-Locked Loop; ALTPLL),測試此架構之速度為80MHz。進一步以TSMC 0.18μm製程,Cell-based的方式進行PIC MCU晶片設計製作。再以國家晶片系統設計中心(Chip Implementation Center; CIC)之V93000晶片測試機台進行本晶片的功能、速度、溫度、…等測試,測試結果本晶片無誤。最後,根據電工委員會所制定之IEC61967量測電磁干擾標準,實現IC-EMC測試平台。並以本PIC MCU晶片做為平台之

待測晶片,量測晶片執行速度可達180MHz。

快學89S51-C──新手上路(第四版)【附範例光碟】

為了解決線上燒錄的問題,作者江戶川 這樣論述:

  讓學者輕鬆、教者愉快是快學系列叢書的宗旨,基本上,若要提升教與學的效率,首先要有研究目標與需求,再進行邏輯性的安排與推演,才能讓每個環節緊緊相扣,而不至學了(讀了)就忘。   本書以作者超過20年的微處理機與數位電路經驗,針對重要的、須先了解的、能引導出學習興趣的、職場上必備的等重點加以剖析。因此,內容完全符合技術教學的原則,並能輕鬆引導學者的觀念與方向。   本書架構   本書的架構乃依據技術教學原理,以AT89S51為中心,軟硬兼施,將較乏味的部分,以較鮮明活潑的方式分散在前面幾章,並隨時注意到學習者的負擔,適時予以回饋,以達到較高的教與學之效率。每個單元都有

新鮮事,滿滿的是職場上所需的程式撰寫習慣與技巧,看起來有點深度,卻解說的清清楚楚!   當然,為了犀利展現,筆者親自繪製其中每一個圖,而在隨書光碟裡的投影,不乏動態展示的圖,有效降低了教學與學習的門檻。在本書裡,按學習的需要,循序漸進分為8章與一個附錄,說明如下:   第1章:讓學習者快速到位,認識AT89S51 的基本元素與開發工具的應用,其中Keil C 的操控為每個章節必要的工具,我們僅在此詳細說明其操作步驟,而之後的章節將直接參照,以節省篇幅。   第2章:深化第1 章的內容,並開始導入指令介紹,以輸出入埠為基礎,再透過一般性的週邊裝置控制,大量的實例導引,以引起學習者的興趣。

  第3章:探討與分析掃瞄的觀念,應用輸出入埠,透過4×4按鍵組與七節顯示器,讓學習者能發現微處理器的妙處!至此,學習者已具有微處理機的開發能力,且能掌握微處理機的精髓。   第4章:探討與應用AT89S51 的中斷與計時計數器,以簡單的方式,讓學習者在沒有壓力下,把AT89S51 的重點部位,看得一清二楚。並能靈活應用中斷與計時計數器,以設計優質的控制器。   第5章:主要在探討與應用AT89S51 的串列埠,讓學習者擴大AT89S51的應用層面,以達到遠端控制的效果。   第6章:應用AT89S51,以創造電腦音樂,再配合先前所學的技巧,以造就出具有簡單人機介面的點播器。   第

7章:應用AT89S51,以控制步進馬達,其中包括步進馬達的工作原理與控制技巧。   第8章:應用AT89S51,以控制中文LCD 顯示器,其中包括詳細的中文LCD 顯示器知識。而中文LCD 顯示器具有省電的優勢,早已成為各式小型控制器或端點控制器的重要人機介面。   附錄A:提供KT89S51線上燒錄實驗板與KDM實驗組的介紹,這兩項產品是筆者專為學習AT89S51 所設計的,且無償授權堃喬電子製作與販售,廣受好評。   本書裡所有實驗都是在這各實驗板中進行,有了這些硬體輔助工具,再加上隨書光碟中所附的Keil C,即可快速有效學習AT89S51。

具有ISP功能的8051微控制器之VLSI實現

為了解決線上燒錄的問題,作者賴致澄 這樣論述:

近年來由於半導體技術突飛猛進,隨著製程技術不斷的進步,因此在8051微控制器設計上都以更多功能、體積更小、速度更快、性能更高和低耗電為目標,因此8051微控制器硬體電路相對也會變得複雜,但這也會造成8051微控制器在功能驗證與除錯更為費力與費時,而且在開發韌體時,必需要一臺萬用IC燒錄器或ROM模擬器才能將程式燒錄到8051單晶片中,雖然這對於從事研發公司來說購買這些設備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但對於經費有限的研究人員或學校學生來說這些設備並不便宜。再者現在的電子產品講求能快速上市,因此在品管上無法完全驗證出韌體上的缺陷,因此在晶片上就必須要能更新韌體,而在韌體更新的時候,不可能請使用者自行將機

器拆開把單晶片取出來,再自行進行或交給廠商做更新,所在晶片上必須要有能快速更新韌體的功能。因此本論文最後將實作一個具有ISP功能的8051微控制器晶片,只需透過RS232就可將程式燒入至晶片內,內部使用SRAM-Based來實現ROM,透過增加ISP電路及Boot ROM來實現ISP功能,再論文最後也開發一個電磁干擾的量測平臺,主要以自行開發設計符合IEC 61967電磁干擾標準的載具,使用ISP51微控制器當作待測晶片並搭配測試電路板,在晶片實現採用Cell-Based設計,透過國家晶片系統設計中心(CIC)申請下線,以TSMC 0.18um製程實現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