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營養品評價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老人營養品評價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季蘭芳等(主編)寫的 膳食營養與食品安全 和新開省二的 40歲之後,一定要知道的抗老飲食:每天吃得很清淡,老化速度飆升64%!打造不老的身體,最重要的關鍵在營養!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老人營養品推薦也說明:百仕可營養素對身體的好處· 復易佳3000維持體能相關資訊· 營養品評價百仕可老人營養品· 相簿. 登入. 999999. 保健品推薦 ... 推荐老年人服用的营养品主要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化學工業 和平安文化所出版 。

朝陽科技大學 幼兒保育系 嚴金恩所指導 蔡英庭的 台中市親子主題餐廳之現況調查 (2016),提出老人營養品評價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親子主題餐廳、兒童營養、兒童餐點。

而第二篇論文國防醫學院 公共衛生學研究所 高森永、賴冠郎所指導 曾雅梅的 長期照護機構高風險群老人跌倒因素與防跌課程介入成效之探討 (2009),提出因為有 長期照護機構、高風險老人、跌倒、危險因子、預防跌倒課程的重點而找出了 老人營養品評價的解答。

最後網站老人營養品推薦則補充:老年人营养食品 有哪些介绍五款老年人营养品_紫一商城 ... 亞培安素 ...5個最常見的老人營養品推薦及評價· 老人營養品推薦一、維生素B群· 老人營養品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老人營養品評價,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膳食營養與食品安全

為了解決老人營養品評價的問題,作者季蘭芳等(主編) 這樣論述:

《膳食營養與食品安全》涵蓋了膳食營養與食品安全概述、人體對能量的需要與評估、人體對能量與宏量營養素的需求、人體對微量營養素的需求、食品營養價值分析與安全食用、平衡膳食指南與膳食結構分析、食物中毒的預防與控制、健康人群營養與膳食指導、常見病患者膳食營養指導等內容。以學習目標、知識描述、能力訓練、目標檢測為主線進行編寫,重視知識與能力的結合,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 第一章膳食營養與食品安全概述1 【學習目標】1 【知識描述】1 第一節膳食營養概述1 一、膳食營養相關概念1 二、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 第二節食品安全概述3 一、食品安全相關概念3 二、常用食品的標誌與識別4 第三節

食品標籤的閱讀與營養評價6 一、預包裝食品及其基本構成6 二、營養聲稱及營養成分功能聲稱的種類與特點6 三、營養標籤的常用格式7 四、營養素參考值及其營養價值的估算8 五、營養品質指數評價方法9 【能力訓練】10 活動一計算食品的INQ10 活動二解讀營養標籤10 【目標檢測】11 第二章人體對能量與宏量營養素的需求14 【學習目標】14 第一節人體對能量的需求14 一、能量的單位及其相互換算15 二、能量的來源15 三、能量的需要與消耗15 四、能量需要量16 五、能量的食物來源18 六、食物能量的評價方法19 七、能量平衡對機體的影響19 八、高能量膳食與低能量膳食的應用19 第二節人體

對蛋白質的需求20 一、氨基酸20 二、氮與氮平衡21 三、蛋白質對人體的功用21 四、蛋白質品質評價22 五、加工烹調對蛋白質的影響25 六、蛋白質的參考攝入量26 七、蛋白質缺乏或過多對人體的危害26 八、蛋白質的食物來源26 九、高蛋白膳食與低蛋白膳食的應用27 第三節人體對脂類的需求28 一、脂類和脂肪酸的分類28 二、脂類對人體的功用29 三、脂肪酸的品質評價30 四、加工烹調對脂類的影響30 五、脂類的參考攝入量31 六、脂類缺乏或過多對人體的危害31 七、脂類的食物來源31 八、低脂肪膳食/低膽固醇膳食的應用31 第四節人體對糖類的需求32 一、糖類的分類32 二、糖類對人體的功

用34 三、糖類的品質評價——血糖生成指數34 四、加工烹調對糖類的影響35 五、糖類的可接受範圍36 六、糖類缺乏或過多對人體的危害36 七、糖類的食物來源36 第五節人體對膳食纖維的需求37 一、膳食纖維的分類37 二、膳食纖維對人體的功用37 三、膳食纖維的參考攝入量及食物來源38 四、膳食纖維缺乏或過多對人體的危害39 第六節人體對水的需求39 一、飲用水的分類39 二、水對人體的功用40 三、水平衡40 四、水缺乏或過多對人體的危害41 【能力訓練】41 活動健康增重膳食指導41 【目標檢測】42 第三章人體對微量營養素的需求44 【學習目標】44 【知識描述】44 第一節人體對礦

物質的需求44 一、常量元素44 二、微量元素47 第二節人體對維生素的需求53 一、脂溶性維生素53 二、水溶性維生素56 【能力訓練】61 活動微量營養素缺乏的指導61 【目標檢測】62 第四章食品營養價值分析與安全食用65 【學習目標】65 【知識描述】65 第一節穀類食品的營養價值分析與安全食用65 一、穀類的分類65 二、穀粒的結構和營養素分佈66 三、穀類的營養價值66 四、常用穀類的營養特性與食療功效67 五、加工烹飪儲藏過程中營養素的保護69 六、谷類的衛生問題及其安全食用70 第二節薯類營養價值分析與安全食用71 一、薯類的分類71 二、薯類的營養價值72 三、常用薯類的營

養特性與食療功效73 四、加工烹飪過程中營養素的保護74 五、薯類的衛生問題及其安全食用75 第三節豆類營養價值分析與安全食用75 一、豆類及其豆製品的分類75 二、大豆的營養價值75 三、大豆製品的營養價值比較76 四、其他豆類、油料作物、堅果類營養特性與食療功效78 五、加工烹飪過程中營養素的保護79 六、豆類的衛生問題及其安全食用80 第四節蔬菜、水果營養價值分析與安全食用81 一、蔬菜、水果的分類81 二、蔬菜、水果的營養價值81 三、常用蔬菜營養特性與食療功效83 四、常用水果營養特性與食療功效85 五、加工烹飪過程中營養素的保護86 六、蔬菜、水果的衛生問題及其安全食用87 第五節

畜禽肉類營養價值分析與安全食用87 一、畜禽肉類的分類87 二、畜禽肉類的營養價值88 三、常用畜禽肉類營養特性與食療功效90 四、加工烹飪過程中營養素的保護91 五、畜禽肉類的衛生問題及其安全食用92 第六節水產類營養價值分析與安全食用93 一、水產類的分類93 二、水產類的營養價值94 三、常用水產類營養特性與食療功效95 四、加工烹飪過程中營養素的保護95 五、水產類的衛生問題及其安全食用97 第七節蛋類營養價值分析與安全食用98 一、蛋類的概述98 二、蛋類的營養價值99 三、常用蛋類營養特性與食療功效101 四、加工烹飪過程中營養素的保護102 五、蛋類的衛生問題及其安全食用102

第八節乳類營養價值分析與安全食用103 一、乳類及其乳製品的分類103 二、牛乳的營養價值103 三、常用乳製品的營養價值105 四、常用乳製品的營養特性與食療功效107 五、加工發酵過程中營養素的保護108 六、乳類的衛生問題及其安全食用109 第九節食用油營養價值分析與安全食用110 一、食用油的分類110 二、食用油的營養價值110 三、常用食用油營養特性與食療功效110 四、加工烹飪過程中營養素的保護112 五、食用油的衛生問題及其安全食用112 第十節軟飲料營養價值分析與安全食用113 一、軟飲料的分類113 二、軟飲料的營養價值114 三、飲料的衛生問題及其安全食用116 【能力訓

練】116 活動幫爸媽選購大米116 【目標檢測】118 第五章平衡膳食指南與膳食結構分析120 【學習目標】120 【知識描述】120 第一節平衡膳食概念與構成要點120 一、平衡膳食的概念120 二、平衡膳食的構成121 第二節當今世界各國的膳食結構122 一、膳食結構的概念122 二、膳食結構的分類122 三、的膳食結構123 第三節中國居民膳食指南124 一、膳食指南的概念124 二、的膳食指南124 三、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127 第四節食物烹飪基本知識127 一、烹飪對食物消化吸收的影響127 二、營養素在烹飪中的損失128 三、合理烹調129 【能力訓練】130 活動食譜分析與

膳食指導130 【目標檢測】132 第六章食物中毒的預防與控制135 【學習目標】135 【知識描述】135 第一節細菌性食物中毒135 一、沙門菌食物中毒136 二、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137 三、肉毒桿菌食物中毒138 四、其他細菌性食物中毒140 第二節有毒動植物食物中毒141 一、魚類引起的組胺中毒141 二、河豚中毒141 三、毒蕈中毒142 四、其他有毒動植物食物中毒143 第三節化學性食物中毒144 一、亞硝酸鹽食物中毒144 二、農藥殘留中毒145 三、其他化學性食物中毒146 第四節真菌及其毒素食物中毒146 一、赤黴病麥食物中毒147 二、黴變甘蔗中毒147 【能力訓練】

148 活動預防食物中毒的營養教育148 【目標檢測】148 第七章特定生理人群營養與膳食指導151 【學習目標】151 第一節孕婦營養與膳食指導151 一、生理特點151 二、營養需求152 三、膳食指導153 第二節乳母營養與膳食指導155 一、影響乳汁分泌的因素155 二、營養需求155 三、膳食指導156 第三節嬰兒營養與餵養指導157 一、生理特點157 二、營養需求158 三、餵養方式159 第四節幼兒營養與膳食指導162 一、生理特點162 二、營養需求163 三、膳食指導164 第五節學齡前兒童營養與膳食指導164 一、生理特點164 二、營養需求165 三、膳食指導165

第六節兒童青少年營養與膳食指導166 一、生理特點166 二、營養需求166 三、膳食指導167 第七節老年人營養與膳食指導168 一、生理特點168 二、營養需求168 三、膳食指導169 【能力訓練】170 活動一嬰兒營養評價與餵養指導170 活動二骨質疏鬆老人膳食指導171 【目標檢測】172 第八章常見病患者膳食營養指導175 【學習目標】175 第一節肥胖症患者膳食營養指導175 一、肥胖的定義和分類175 二、肥胖的判斷標準176 三、肥胖的危害及膳食防治177 第二節血脂異常患者膳食營養指導178 一、血脂異常及其危害178 二、血脂異常的膳食營養因素178 三、血脂異常的膳食

營養防治179 第三節冠心病患者膳食營養指導180 一、冠心病及其危害180 二、冠心病的膳食營養因素180 三、冠心病的膳食營養防治181 第四節高血壓患者膳食營養指導182 一、高血壓及其危害182 二、高血壓的膳食營養因素183 三、高血壓的膳食營養防治183 第五節糖尿病患者膳食營養指導184 一、糖尿病及其危害184 二、糖尿病的膳食營養因素185 三、糖尿病的膳食營養防治185 第六節痛風患者膳食營養指導186 一、痛風及其危害186 二、痛風的膳食營養因素187 三、痛風的膳食營養防治187 第七節骨質疏鬆患者膳食營養指導189 一、骨質疏鬆及其危害189 二、骨質疏鬆的膳食營養

因素190 三、骨質疏鬆的膳食營養防治190 第八節腫瘤患者膳食營養指導191 一、膳食營養相關因素191 二、常見的致癌物質192 三、腫瘤膳食營養防治193 【能力訓練】195 活動糖尿病患者膳食指導195 【目標檢測】198 附錄201 附錄一中國居民膳食能量需要量201 附錄二中國居民膳食蛋白質、糖類、脂肪和脂肪酸的參考攝入值202 附錄三中國居民膳食宏量營養素的可接受範圍(UAMDR)203 附錄四中國居民膳食礦物質的推薦攝入量或適宜攝入量204 附錄五中國居民膳食維生素的推薦攝入量或適宜攝入量205 附錄六常用食物營養成分206 目標檢測題參考答案214 參考文獻215

老人營養品評價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保健食品怎麼吃? 保健食品有用嗎? 兒童營養補充品如何選? 營養補充品有副作用嗎? 如何安全使用保健食品
#營養師媽媽Priscilla #保健食品怎麼吃 #營養補充品副作用

0:00 保健食物怎樣吃
4:38 保健食品種類
12:45 那些人需要營養補充劑
22:28 小朋友需要營養補充劑嗎
28:57 怎樣安全服用營養補充劑

老人保健食品聯絡營養師媽媽Priscilla電郵: [email protected]

營養師媽媽的嬰幼兒美味食譜 (電子版)
http://reurl.cc/exXg6L

請訂閱營養師媽媽 頻道: https://bit.ly/2CJUtum

https://mewe.com/join/營養師媽媽priscilla0-3歲爸媽互助小組
https://mewe.com/p/%E7%87%9F%E9%A4%8A%E5%B8%AB%E5%AA%BD%E5%AA%BDpriscilla1
Facebook page (營養師媽媽): www.facebook.com/mama.nutrition
Facebook page (身心營養師): www.facebook.com/dietitianhk
網站: www.nutritionmama.online

免費下載:
催乳餐單: https://deft-thinker-8848.ck.page/6d474f147a
功能食物保健餐單: https://deft-thinker-8848.ck.page/61adf16d3e

免責聲明:
營養師媽媽Priscilla頻道純粹用作一般參考及資訊用途。頻道內的資訊並不構成對一般情况或任何個別人士或病人個案的醫學及營養建議、診斷或治療,亦不應取代專業醫學及營養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有任何健康飲食或醫療問題,應向合資格的醫生及註冊營養師查詢。營養師媽媽Priscilla頻道盡力提供最新及最準確的資訊,但不會為其準確性、可用性或時效作出任何保證。不會就任何因本網站提供的資訊而引起的損失或損害承擔任何責任。

台中市親子主題餐廳之現況調查

為了解決老人營養品評價的問題,作者蔡英庭 這樣論述:

中文摘要研究背景:近年來外食人口增加,親子主題餐廳提供親子友善的環境,及專屬幼童餐點;然而親子主題餐廳所提供的兒童餐多以雞塊、薯條等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為主,同時蘊含其高油、高鹽,此外蔬果量提供較少;各家業者均有各自不同的經營及行銷方式,提供的環境及親子友善設施也不同。研究目的為了解親子主題餐廳之特色、經營與行銷管理,及餐點與環境等現況之情形。研究方法:本研究將母群體43間親子主題餐廳經分層隨機抽樣,抽取台中市12家親子主題餐廳為研究對象,以問卷調查瞭解親子主題餐廳之現況,與收集餐廳菜單,並針對兒童餐點進行秤重,分析其餐點食物內容、營養成分與熱量。研究結果:本研究結果顯示,多數親子主題餐廳有

提供嬰幼兒用座椅(12間)、遊戲區(11間)及哺乳室/育嬰室(9間)、親子廁所(9間),部分則會舉辦相關的親子活動及課程(7間);餐點訂價約落在50-400元之間;裝潢主題設計風格多以童趣風(7間)為主,餐具使用多以美耐皿材質的兒童餐具(7間)為主。兒童餐點多以提供炸雞塊、薯條等油炸類速食,以及義大利麵、燉飯等主餐,同時每份餐點多數會搭配濃湯、飲料、甜點等。兒童餐點其平均熱量、脂肪、鈉、維生素A及維生素C之供應,皆高於1/3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DRIs); 六大類食物之平均供應量為不均衡,蔬菜類低於每日飲食指南之建議標準,油脂與堅果種子類則

高於每日飲食指南之建議標準。結論:親子主題餐廳提供各項親子友善設施、遊戲空間與兒童餐飲服務;親子主題餐廳所提供之兒童餐點,其熱量、脂肪與鈉供應高於建議標準,六大類食物供應不均。親子主題餐廳應多供應新鮮的蔬果類,及減少供應高油鹽食物,使幼兒能夠攝取均衡營養,以促進幼兒健康之成長。關鍵字:親子主題餐廳、兒童營養、兒童餐點

40歲之後,一定要知道的抗老飲食:每天吃得很清淡,老化速度飆升64%!打造不老的身體,最重要的關鍵在營養!

為了解決老人營養品評價的問題,作者新開省二 這樣論述:

歷經10年研究,5,000個案例實證, 每天吃得很清淡,老化速度飆升64%! 打造不老的身體,最重要的關鍵在營養!   日本老年醫學權威名醫新開博士從事健康長壽研究十餘年,經過長期調查後卻發現:   大量攝取肉類和油脂、體型微胖的人反而健康長壽;從來不感冒、維持苗條體態的人卻常常忽然一下子就臥病不起!   為什麼會這樣?答案就在飲食習慣。年輕時和中老年的飲食習慣本來就應該要不同,你一定聽過以下這些說法,如果照著做,肯定會比別人老得快!   年紀越大,就該吃得越清淡。   事實是:食量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變小,如果三餐都是粗茶淡飯的話,熱量和營養素就會嚴重缺乏,導致從事各種日常

活動的能量不足,甚至造成免疫力下降。   蔬菜避免烹調,才能吃到真正的營養。   事實是:蔬菜內含的養分並不會在加熱過程中全數流失,與其勉強只吃生菜,不如將蔬菜烹調成自己喜歡的料理食用,這樣反而對促進健康更有幫助。   比起肉類,吃魚更健康。   事實是:肉類與魚類一樣重要!肉類含有光靠魚類無法補足的營養素,因此以一比一的比例均衡食用,這樣的飲食方法才正確。   料理時,應該避免使用香辛料、調味料。   事實是:經過研究證實,香辛料與調味料有預防失智症的效果,此外也能改善人們隨年齡增長之後無可避免的食慾減退問題。   老年的健康,從中年就要開始存本錢。想要打造不老的身體,

關鍵在骨骼和肌肉,除了運動,最重要的還是營養。本書便提供了最正確的飲食方式,加上簡單的運動,讓你可以從此健康地迎接未來的每一天。 名人推薦   【高雄榮總老年醫學科主任】林育德、【台中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唐憶淨、【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成大醫院老年科主任/副教授】張家銘、【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科及老年醫學科教授】黃明賢、【台大醫院老年醫學部主任】詹鼎正專業推薦!●依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作者簡介 新開省二   愛媛大學研究所醫學研究系博士。曾任愛媛大學醫學系公共衛生學副教授,一九九八年進入東京都健康長壽醫療中心,二○○五年起擔任該所社會參與及地區保健研究團

隊研究部長。   一九九○至九一年,曾以文部省駐外研究員身分至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留學。歷任日本老年社會科學會、日本老年醫學會、日本體力醫學會、日本衛生學會等各學會評議員;厚生勞動省「健康度評價、個別健康教育WG」委員;長壽科學綜合研究計畫、健康科學綜合研究事業、政策科學推進研究事業主任研究員。曾獲二○○六年日本公共衛生學會獎勵賞、二○○七年「研究‧發明‧發現部門」都知事賞,是日本公共衛生和老年醫學方面的權威名醫。 譯者簡介 王華懋   熱愛閱讀,嗜讀故事成癮,尤其喜愛推理小說與懸疑小說。現為專職譯者,譯有《白色巨塔》(合譯)、《華麗的喪服》、《無止境的殺人》、《夏天.煙火.我的屍體

》、《完美的藍》、《千代子》、《好像少了誰》等作品。   ●【真健康】官網:www.crown.com.tw/book/health/   前言 第一章 人從「食慾」開始老化 「粗食信仰」會加速老化 「日本的傳統飲食沒有肉類」是迷思 正確的粗食、錯誤的粗食 中年期與高齡期的健康常識完全不同 年過五十,就該從預防代謝症候群轉向抗老化對策 食慾的低迷是老化的開始 「限制熱量有益健康」的迷思 越瘦的人,就越容易臥床不起,需人照護 以高齡者為對象的大規模調查看出了什麼? 第二章 越有活力的人越愛吃 健康長壽的三大條件 壽命與疾病沒有關係 比起瘦子,微胖的人更長壽

總膽固醇高一點也沒關係 食慾就是生命力 營養不良會提高一‧五倍的死亡風險 受到眾人誤解的膽固醇 檢驗數據的陷阱 即使是真牙,「咀嚼力」低落的人要小心 從草食系老人變身為肉食系老人 第三章 侵蝕身體、真正可怕的「營養不良」 為什麼高齡者容易缺乏營養? 隱藏在清淡飲食中的可怕PEM 營養不良會引發「腦中風」和「心肌梗塞」 血管壁的老化所引發的高齡者腦梗塞 失智症是大腦營養不足所造成 小心「隱藏性營養不良」 改善飲食生活,何時都不嫌晚 第四章 遏止老化及提早老化的飲食方法 打造不老頭腦與身體的十四個方法 每天粗食的人,老化速度快了六四% 以一比一的比例攝取肉類

和魚類 豬肉有豐富的維生素B,內臟有豐富的礦物質 因為米飯,日本才能變成長壽國 偶爾也該品嚐天婦羅和炸物 牛奶果然還是有益健康 不被時代淘汰的食品才有價值 辛香料、調味料有預防失智症的效果 快樂活用坊間的健康資訊 戰後,肉類與油脂使和食的營養變得完整 今後日本人的死因將如何變化? 第五章 新發現!「走路速度」與「握力」和長壽意外的關係 只是走得慢,血管疾病的風險就增加三倍 握力越弱,死亡率就越高 骨骼強健的人果然長壽 不老的身體,關鍵在骨頭和肌肉 鍛鍊手腳肌肉,預防血管疾病 先增加「外出」的機會吧 慢跑可以提升免疫力 高齡期比起有氧運動,阻力運動更具效果

不吃就運動的危險性 都會的男性與鄉下的男性,哪邊走得比較快? 體力越好的人,血管越柔軟 與健康壽命密切相關的PWV值 如何維持血管的健康? 抽菸會使血管硬化 第六章 吃得豐富,老得豐富 「繭居」與失智症的關係 「外出頻率偏低」對健康也不好 即使腰腿不好,如果持續外出,也有可能恢復 購物和上醫院也是不折不扣的外出 長時間睡眠會加速老化 容易「繭居」的是哪些高齡者? 加入社區是最簡單的防止老化對策 男人與女人的老化方式不同 高齡期的問題始於「飲食」,終於「飲食」 飲食的三種力量 有效利用地緣 口開,心也開了 為年老做準備,就從豐盛的餐桌開始 後記  

推薦序   在診間,常常會有高齡患者或家屬問我:「要怎麼吃比較健康?」,或是「要吃哪一種營養品比較好?」。而對住院的高齡患者,也常有家屬要求多打點滴或想自費打營養針以補充體力。其實這本書已給了答案:只要能吃得下,均衡飲食就可以。   本書作者新開省二醫師與我曾有一面之緣,乃因三年半前成功大學高齡醫療及研究團隊前往東京都立老人綜合研究所(現為東京都健康長壽醫療中心)參訪交流。當時新開醫師的研究報告即對老年人的營養及飲食有不少著墨,簡潔扼要的報告令人印象深刻。也因為新開醫師在臨床上觀察到病患實際的保健觀念與對高齡族群研究結果的發現有所落差,因此他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詮釋這些艱深難懂的研究結果

,希望把冷冰冰的數據化為大眾能懂的知識,並給予建議。   就如同小孩子不是成人的縮小版,老人也不是成人的延伸版。新開醫師在書中提到了許多針對高齡族群的研究,結果除了有異於一般較年輕成人的現象外,這些發現也是國際間致力於老年醫療照護的臨床研究者目前共同關注的焦點。從可接受的輕度肥胖、避免限制熱量及膽固醇過低、維持肌力和骨質、走路速度和握力與長壽、男性與女性老化的差異……等,引經據典說明專屬於高齡者健康老化的觀念。   此外,由於老年人常患有多種慢性疾病,致病因多重且複雜、症狀表現不典型且易惡化、易發生併發症與後遺症、易出現活動功能衰退、常併有心理及社會經濟問題,也較常有長期照護的需求。因

此老年科醫師在診視高齡病患時,常需花費更多時間從不同角度去評估病患,並依據病患的現況給予量身訂做的建議與治療,而非僅是依教科書或單一疾病的治療準則去檢查或治療患有多重疾患的高齡病患。就如同書中所提到的,不應只看數據治療,而不先去了解對病患的影響及現有狀況,再與病患討論,就逕自決定治療方式及目標。   由於新開醫師的研究是針對中高齡族群,因此其研究結果及建議也特別適用於中高齡族群。例如書中提到的營養不良會增加腦梗塞、心血管疾病與死亡的危險性,代表年輕成人較易受到代謝症候群的長期累積影響,而五、六十歲前若沒罹患代謝症候群的中高齡成人,就要開始注意避免營養不良的情形,以保有面對將來多種疾病摧殘的

本錢。   除了營養不良外,老年人還需注意避免出現以下狀況:跌倒、認知障礙(失智、譫妄)、憂鬱、活動功能障礙、尿失禁及多重用藥等,這些統稱為老年病況,或稱為老年病症候群。老年病況常發生於老年人,尤其是衰弱或多重疾病者,多由多種因素造成。一旦出現會造成惡性循環,即一種老年病況會引發其他的病況接踵而來,並會導致原有疾病或病況的惡化,也會導致其他疾病的發生;進而增加老年人的不適、增加醫療資源的耗費,但老年人的體能卻也因此日漸衰退,增加長期照護的依賴,也增加家庭及社會的負擔,老年人及其家庭的生活品質也隨之下降。因此新開醫師的《40歲之後,一定要知道的抗老飲食》,其抗老化對策的重點,就是「預防老年病

症候群的發生」。亦即「年過五十,就該從預防代謝症候群轉向預防老年病症候群的發生」。   當然本書有些許部分與台灣人的狀況不盡相同,除了飲食習慣的不同,必要時需再諮詢熟悉老年狀況的營養師外,書中所提到日本城市的老人體能(手握力、行走速度)較鄉村老人為佳,但在台灣卻尚未有此發現。我們過去在台南進行的社區老人研究,仍然是鄉村老人的體能較都市老人為佳,不知未來台灣的鄉村若是城市化後,會不會出現如日本的現象? 雖然本書不盡完美,但對於已進入高齡化社會的我們,提供了如何迎接健康老化的觀念,適合已進入或即將進入高齡的長輩、家中有高齡長輩者,或對健康老化議題有興趣的民眾來閱讀。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

醫學系暨老年學研究所副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內科部老年科主治醫師兼主任 台灣老年學暨老年醫學會副祕書長/張家銘醫師 推薦序     邁入高齡化的社會,『要活得老,更要活得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目標。然而想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必須是『身體健康』、『心智健康』及『社會參與』三個面向同步成功老化,才能算是圓滿。   老年人的健康問題確實與年輕人不同。老年人常因各器官系統的老化,再加上多重慢性疾病的影響,容易有營養不良、多重用藥、活動力下降、步態不穩、容易跌倒、尿失禁、認知功能下降等多重複雜問題,並導致老化加速或生活功能下降,甚至提高死亡風險。因此如何預防上述問題的發生,減少

失能、延長健康餘命是重要的課題。     作者及其研究團隊長期觀察研究發現,老人『營養不良』會使身體肌肉含量減少、肌力下降,導致活動力及免疫功能降低,增加跌倒、感染風險並進而加速老化、提早失能及減短壽命。在現今普遍強調『清淡飲食、粗食』以預防治療代謝症候群或三高的飲食衛教下,可能會更增加老人營養不良的風險,不可不慎。   本書作者不僅藉由研究結果提醒大眾,老人營養不良的可怕後果及改變老人飲食觀念的重要性,更提出實用可行的改善做法。可貴的是,藉由攝取充足營養的飲食活動中,老年人也同時達到增強體力及外出社會參與的目標,而這正是成功老化、健康長壽的實際作為。除此之外,書中也提到其他對抗老化很

好的觀念及做法,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好書。 高雄榮總老年醫學科主任/林育德醫師 推薦序   中年時期應注意營養過剩導致代謝症候群;到了老年期反而要小心營養不足造成衰弱。高齡銀髮族,能吃就是福!均衡地攝取各類營養素不但可維持體力,也保有愉悅的心情,促進身心健康,生活更有品質。 台中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唐憶淨醫師   慢性病是健康長壽的殺手?   根據研究顯示,疾病對於人類健康長壽的影響力竟出乎意外地小!依常識來看,「慢性疾病」如心臟病、腦中風、糖尿病等疾病,對健康長壽來說應該是一大阻礙才對,然而實際上卻不是多大的負面因素。   當然,能夠沒有這些慢性疾病是最好的,畢竟也有些

慢性病患者在進入中高齡期以後宿疾惡化,甚至因此而死亡,所以避免生病還是很重要的。不過即使患有一兩種疾病,只要確實地治療,就可以健康長壽。   換句話說,進入中高齡期以後,比起疾病造成的傷害,反倒是應該盡量預防體力流失和咀嚼力降低,並確實攝取營養、活躍地參與社會活動以防止老化,這才是更重要的。   事實上,有些高齡者沒有心臟病或糖尿病,卻很早就過世了;相對地,也有人雖然罹患慢性病,卻活得比人類平均壽命更長。   「只要不生病,自然就可以長壽」這樣的想法其實是錯的,請各位務必銘記在心!為了健康長壽,重要的是好好地認識「疾病」與「老化」的不同。  牛奶完全不能碰?   曾經有學者主張牛奶對身體不好,

甚至一部分營養學領域的人士更宣稱「牛奶完全不能碰」,導致現在一般人逐漸把牛奶對身體不好當成健康常識,深信不疑。   根據長達十五年的調查結果顯示,比起不喝牛奶的中高齡者,喝牛奶確實有助於延年益壽,而且後來進行結果分析,還發現了一件更耐人尋味的事實──喝牛奶的人與不喝牛奶的人相比,攝取了較多的雞蛋、油脂、根莖類,飲食生活豐富多變化!   這也就是說,單獨飲用牛奶不但有健康效果,但最重要的是,會飲用牛奶的飲食生活形態,能讓高齡者維持有活力的身體,最終有助於延長壽命。   牛奶對身體不好的說法,根據之一是現代乳癌和子宮頸癌、攝護腺癌的增加,被懷疑可能是因為牛奶飲用量增加,破壞了荷爾蒙的平衡。可是這些

癌症增加的原因並不單純,或許生活形態的變化也有影響,所以只把牛奶當成罪魁禍首,似乎說不太過去。

長期照護機構高風險群老人跌倒因素與防跌課程介入成效之探討

為了解決老人營養品評價的問題,作者曾雅梅 這樣論述:

隨著人口高齡化,我國目前65歲以上老人占總人口10.63%,居住於長期照護機構老人占老年人口比1.65%,該族群特性與社區老人相比更具跌倒風險;65歲以上老人第十大死因為事故傷害,而跌倒為事故傷害第二大主因。老人跌倒可能產生一系列後遺症如骨折、限制活動、害怕再次跌倒等影響生理、心理及社會功能,逐漸功能退化而增加罹病率與死亡率,提高醫療費用與家庭負擔。因此預防老人跌倒是目前須重視的議題之一。本研究為兩階段性之研究,第一階段為橫斷性研究設計,針對四家機構以『三軍總醫院家庭醫學科老人跌倒相關因素前置調查問卷』蒐集長期照護機構高風險老人跌倒相關因素。本研究共計收案286位,男性93位、女性193位,

平均年齡為82.9歲。在過去一年曾經跌倒者(≧一次跌倒)有97位,發生率為33.9%,地點以室內居多(54.6%),因跌倒而受傷比率為71.1%。與過去一年曾經跌倒者有顯著相關的因素包括教育程度、與去年相比之健康情形、服用止痛劑、服用綜合維他命、平常沒有運動習慣及老年憂鬱量表分數越高者,解釋總變異量為32.9%。本研究第二階段為前後測研究設計(Pre-post test),隨機選取第一階段之兩家機構進行『預防跌倒課程』之介入:每週乙次(分為30分鐘衛教課程、60分鐘運動課程),共計十二週;介入追蹤三個月後,共計74位完整參與者,平均年齡為81.09歲,女性占62.3%,過去一年曾經跌倒者(≧一

次跌倒)有27位,發生率為36.5%。完整參與者在預防跌倒課程介入十二週後,能有效降低跌倒發生率、害怕跌倒程度(跌倒自我效能量表分數)以及提升健康相關生活品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