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龍師肉包評價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老龍師肉包評價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郭建龍,李寅寫的 龍椅背後的財政祕辛+大清後宮的神祕日常(全二冊套書) 和楊毓驤 楊奇威的 雪域下的民族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老龍師肉包必吃推薦 - Trip.com也說明:彰化縣鹿港鎮中山路401號. 評價. 部分評論可能已透過Google Translate 翻譯. 4.7/5完美. 全部(3). 最新. 好評(3). 附圖(1). user-icon. StevenDJR. 4.0/5極好.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大是文化 和雲南教育所出版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碩士班 薛雅惠所指導 施冠宇的 鹿港名產旅遊吸引力之研究 (2018),提出老龍師肉包評價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鹿港、名產、旅遊吸引力、旅遊阻礙因素。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地理學系 宋郁玲所指導 施佩吟的 文化生態旅遊發展與環境倫理認知—彰化縣鹿港鎮的個案研究 (2011),提出因為有 環境倫理、文化生態旅遊、鹿港、臺灣的重點而找出了 老龍師肉包評價的解答。

最後網站鹿港老龍師肉包-拍賣評價與PTT熱推商品 - 台灣豬豬真好吃則補充:台灣豬豬真好吃,鹿港老龍師肉包拍賣/評價與PTT熱推商品,查鹿港老龍師肉包比價就來飛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老龍師肉包評價,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龍椅背後的財政祕辛+大清後宮的神祕日常(全二冊套書)

為了解決老龍師肉包評價的問題,作者郭建龍,李寅 這樣論述:

  《龍椅背後的財政祕辛》   大陸新京報年中榜好書推薦、豆瓣讀書會最佳書榜單、   中華民國前財政次長、金融司長、上投摩根基金獨立董事戴立寧,   羅輯思維強力推薦:宛如中文寫就的《國富論》。   本書用一個個財稅金融故事,解釋中國各朝代盛、衰、存、滅的真正原因:                  暢銷書作家郭建龍「中央帝國三部曲」──財政軍事與哲學,   第一部曲:財政。   當當網破紀錄99.8%好評、超過萬人給予五顆星評價,半年銷量超過5萬本。     漢武帝做了什麼好事?影響中國兩千年。   為何曹魏稱霸三國?別以為挾天子就真能令諸侯,原因是曹操振興了農事經濟。   宋代國力很

弱?宋朝人發明了集權政府最強力的斂財工具:紙幣。比西方早七百年。   唐太宗建立唐朝,為什麼功勞也要算北魏馮太后的?   紙鈔崩壞亡了宋、元,明代紙鈔通膨反而產生安定經濟的銀本位,怎麼回事?   誰說只要國富就一定民強?政府太有錢會亡國。   使國家走向極盛或衰敗的邏輯,到底是什麼?   政府有三大撈錢途徑,看了這本書,你會發現現代執政者其實作風不難預料。      探索中的集權帝國:維持天下統一,歐洲沒辦到,古代中國辦到了!          .秦、漢一統帝國的誕生,也是皇帝財政僵局的開始   秦國為何如此強大?因為實行軍爵制,將社會生活和軍事連結在一起,   到了漢武帝時代,多數聚斂之臣

都是大商人出身,管鹽、管鐵,    統治者甚至默許人民開發自然資源,然後按比例收取「山澤稅」。   想發財?你得打入皇帝的小圈子:內廷。             .戰爭時期的財政競爭   三國蜀、吳忙著搞軍事,只有曹魏靠屯田掌握天下。   蜀國長期糧食不足、運糧困難,即使諸葛亮神機妙算,也算不準戰爭的後勤補給。   最終只好讓給財政專家司馬懿,執行他的統一大計。   財政失控,但帝國繁榮:戶口、稅收不嚴明,反而國祚長久       .照亮也葬送唐朝的土地改革   一個朝代結束亂世、迎接盛世至少要五十年,但隋朝只消短短九年就贏來盛世,   而且土地比現今的中國還大!那為何只延續了兩代就滅亡?

  歷史告訴你:國家稅收查得太有效率,會亡國。   .最簡單的財政,最複雜的問題    查不清戶口、行政效率低下,竟保護唐朝免於步上隋朝後塵。   那稅收不足該怎麼辦?唐太宗便設立「捉錢令使」,要官員放(高利)貸,還要   求提供4,000錢的利息(年利率高達96%)!   邁向最完美的集權機器:這麼「完美」,好嗎?         .如何建立最嚴密的集權皇朝   明朝能維持三百多年,歸功於開國皇帝朱元璋不懂金融,發放的紙幣一文不值,   使得當官、當百姓一樣窮,民間只好私下用白銀流通,竟使明代的財政最穩定。   .抵達高峰,卻掙扎在傳統與現代之間   三大措施迎來康雍乾盛世,當時清廷到

底多有錢?   歷經鴉片戰爭、中法戰爭、割地賠款都動搖不了國本。   原來,外國船堅砲利並非衰亡關鍵,而是龍椅上的思考模式。     開創盛世就一定是明君?發生叛亂、朝代滅亡,全都是昏君的錯?   國家的興盛或滅亡,全都藏在財政祕辛裡。   《大清後宮的神祕日常》   ◎正史中的「甄嬛」其貌不揚,為什麼能晉升熹貴妃,讓雍正帝將整個後宮讓她管?   ◎慈禧清宮護膚抗老祕方,真的還假的?有配方全文加上慈禧照片為證。   ◎御醫幫妃子看病須懸絲診脈,康熙雍正乾隆都學過中醫,御醫得有多厲害?   ◎巫術改寫了清朝歷史、傳教士湯若望改變了皇帝人選、天花讓中國命運轉向……     皇帝的腦袋是有洞還是

有動,怎麼看出來?   作者李寅是清東陵(清朝三大陵園中最大)博物館副館長、著名清史專家,   曾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主講「清東陵密碼」、「清代皇陵謎案」等主題,   他認為,自古以來,大清後宮的神祕和隱晦,總讓人們趨之若鶩,   與其戲說歷史(甄嬛傳、如懿傳)不如正說歷史,   這一回,他要用國史館裡的皇帝朱批奏摺、名臣的奏章文牘,解密後宮最核心。   ◎走進皇帝的婚姻,觀察到歷史最核心:   ‧爺孫配有神聖目的,只怕對不起列祖列宗   清朝皇帝選皇后,高官貴族的女兒一律列管,一個也不放過,   道光帝選妃更是大小通吃,最高紀錄相差43歲,這種爺孫配難怪天天有代溝。          

‧康熙一見甄嬛就笑出來,咸豐害全中國笑不出來。   正史「甄嬛」的容貌令康熙帝忍俊不禁?但為何能讓雍正另眼相看?   但她靠兒子翻身,多次下江南、巡五臺、幸盛京,享盡榮華富貴。   咸豐帝太風流而早逝,讓慈禧把持了政權,從此大清江山改姓葉赫那拉。        ◎皇帝解決民生問題,哪些方式值得學習:   ‧治不好就砍腦袋,御醫得有多厲害?   同治帝得梅毒要當天花醫、御醫幫妃子看病須懸絲診脈,御醫真是難當!   慈禧當寡婦卻懷孕,靠江南名醫開墮胎藥解圍。   ‧大清皇帝飲食超節制,再好吃也不准吃三次   皇帝天天滿漢全席?其實清宮每日只吃兩餐,宴客時甚至只能喝酒四兩。   最慘的是,皇帝幾乎

每餐自己一個人吃飯,只能藉著年夜飯逼大家陪他吃。   此外,最愛吃的就是慈禧,她設立私廚,能做點心四百種,菜品四千種,   但食物再好吃,宮中太監也不准慈禧吃第三口,為什麼?   ◎腦袋是有洞還是有動,就看玩樂的心思:   ‧慈禧御用美膚護髮配方,這樣洗澡才叫奢華。   一百年前慈禧就是臉部按摩器的愛用者,搭配十六味中藥勤於保養;   她用繡金龍的毛巾擦澡,洗一次澡用近一百條。   ‧皇帝的孝心愛意不是演的,年夜飯不是吃的。   皇宮平時大魚大肉,過年反而吃素餡餃子,慈禧甚至宴請紫禁城內的老鼠;   康熙帝為了展現孝心,還跳蟒式舞歡慶皇太后七十大壽。         ◎江山多嬌,人人競折腰

。我寫歷史,你們等著瞧:   ‧第一家庭的八卦,哪些是史實?   后妃真能輕易取得麝香害人墮胎?巫術詛咒是真是假?   等級高的妃子真的能對低級妃子用刑「一丈紅」?   還有,後宮裡真的有人敢睡皇帝的老婆?作者查來查去,   只有多爾袞與孝莊太后。但孝莊是為了保住兒子的皇位。   ‧帝的葬禮怎安排,讓人想把他挖出來   皇帝須歷經正殿停靈、然後小出殯、大出殯……累掛一堆人才能下葬;   慈禧葬禮還中西合璧,金髮碧眼的外國人還得向大棺材行鞠躬禮;   日本皇宮甚至為慈禧服喪二十一日,史無前例。   以清宮為題材的電視劇總是高燒不退   這一回,清史專家用第一手資料   還原帝王、后妃們神祕的

生活方式──改寫歷史的是後宮這些人,不是連續劇編劇。 各界推薦   《龍椅背後的財政祕辛》   歷史評論家 公孫策   知名補教歷史老師 呂捷   「故事」網站專欄作者 金老ㄕ   《大清後宮的神祕日常》   歷史專欄作家 余遠炫   歷史作家 陳啟鵬   暢銷書人氣作家 螺螄拜恩

老龍師肉包評價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影片中有出現的⬇️

王罔麵線糊
彰化縣鹿港鎮民族路268號

生炒五味
彰化縣鹿港鎮鎮民族路171號(第一市場旁)

芋冰慶-慶一冰城
鹿港鎮親民路139號

東華素食麵茶
彰化縣鹿港鎮中山路409號

老龍師肉包 (三民本店)
彰化縣鹿港鎮三民路117號

其他影片⬇️

【台中美食】大雅真是美食天堂Ep.3!即將歇業的餐車古早味炸雞!我們最愛吃的日常小吃
➡️https://youtu.be/NJYn58Kx83g

試喝藝人Lulu在台中新開的飲料店「Coffee.Tea.or」!
➡️https://youtu.be/CTIq8yQpuDI

【逢甲住宿】逢甲評價極高的高級旅店/公開61的體重/開箱Ikea的四種新品
➡️https://youtu.be/_Bz5OosY0pU

爽吃逢甲好多家!我們能得奪下逢甲大使的名號嗎?【逢甲振興券活動】
➡️https://youtu.be/HMMBl-4MzIg

心中第一的鐵板燒/去逛台中新開的水湳愛買/重機換輪胎省錢大發現
➡️https://youtu.be/Er7-dW-z-B8

我們真的很推薦的台中約會行程!一定要來一次!|這些狗狗超可愛
➡️https://youtu.be/tb5dkTjiwHs

#cc字幕#鹿港美食

合作邀約:[email protected]

鹿港名產旅遊吸引力之研究

為了解決老龍師肉包評價的問題,作者施冠宇 這樣論述:

本研究主要目的為:1.分析彰化縣鹿港鎮名產旅遊吸引力2.分析彰化縣鹿港鎮名產旅遊阻礙因素3.探討彰化縣鹿港鎮名產旅遊吸引力與彰化縣鹿港鎮名產旅遊阻礙因素兩者間之關係。本研究於鹿港天后宮、鹿港龍山寺、鹿港文武廟及鹿港古蹟保存區等四個地點,以便利抽樣法發放問卷,一共回收371份有效樣本,問卷回收率約為98%,並將所得資料透過描述性統計、信度分析、因素分析、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及逐步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研究分析,茲將結論彙整如下:1.彰化縣鹿港鎮名產主要分為三類,包括小吃、糕餅及工藝品,依據問卷調查結果得知,以小吃最具旅遊吸引力,例如肉包、麵線糊。2.將彰化縣鹿

港鎮名產旅遊吸引力及彰化縣鹿港鎮名產旅遊阻礙因素進行因素分析,前者分為「產品特性」構面、「環境設施」構面及「互動體驗」構面;後者分為「個人內在阻礙」構面、「人際間阻礙」構面及「結構性阻礙」構面。3.部分遊客人口統計變項與部分遊客旅遊特性變項,對於彰化縣鹿港鎮名產旅遊吸引力與彰化縣鹿港鎮名產旅遊阻礙因素,具有顯著差異。4.彰化縣鹿港鎮名產旅遊吸引力與彰化縣鹿港鎮名產旅遊阻礙因素兩者間為低度負向相關,及彰化縣鹿港鎮名產旅遊阻礙因素對於彰化縣鹿港鎮名產旅遊吸引力具有顯著預測力。

雪域下的民族

為了解決老龍師肉包評價的問題,作者楊毓驤 楊奇威 這樣論述:

1982年3月5日,我國著名的國際關系學、社會學、人類學、民族學、歷史學和語言學者費孝通、方國瑜、馬曜、牙含章等l6位學者上書中國科學院要求對大西南六江流域進行民族試點綜合考察。經國家民委正式批准后,雲南省民族研究所承擔了怒江上游和珞瑜地區「藏彝走廊」民族試點綜合考察任務。 自秦漢時期以來,「藏彝走廊」便是中原通_往東南亞、南亞和西亞的絲綢之路。地處橫斷山脈舒伯拉嶺雪域下神秘而又古老的族群的聚居地,北起甘肅南部、青海東部,向西經四川西部、西藏東南部,其下游延伸到印度、緬甸。它又是漢彝藏交界的地帶,其間交錯雜居着藏緬語系的各民族。 1982年5月,在雲南省民族研究所周密的策划下,我們

組成四人考察組,離開昆明前往貢山:保山縣委大力支持且抽調兩位獨龍族干部參加並兼任翻譯。考察組在獨龍江區域考察一個月后,於7日1日沿峽谷兩岸溯江北上,步行六日,抵達滇藏邊境接壤的迪政當村后分成兩組:一組由蔡家麒、趙嘉文和阿帕·約翰三人組成,繼續留在獨龍江,隨后順江南下進行考察;一組由和志祥、楊毓驤(本書作者之一、)和齊建仁三同志組成,雇獨龍族民工六人,前往西藏察瓦龍區考察。 總序前言第一章 獨龍族歷史溯源 一、獨龍江自然概貌 二、獨龍族歷代統屬第二章 從共耕到私耕的社會形態 一、刀耕火種的農業 (一)火山地 (二)水冬瓜樹地 (三)手挖地 (四)園地 二、刀耕農業

與經濟形態 (一)公有共耕 (二)伙有伙耕 (三)私有伙耕 (四)私有自耕 三、家庭經濟 (一)家庭手工業 (二)家畜飼養 (三)家庭副業 (四)物物交換第三章 氏族、家庭與倫理道德觀 一、獨龍族母系社會的遺存 (一)婚姻形態的遺存 (二)家庭共居的母系社會殘余 (三)母子(女)連名制的遺跡 二、氏族、家族到家庭的演變 (一)由母系社會到父系家族的產生 (二)家庭的結構與特征 三、婚姻形態的變遷 (一)「阿門」婚 (二)「安尼嫡姆」婚 (三)非等輩婚 (四)家族內婚——亞血緣婚 (五)「轉房」婚 (六)一夫一妻制 四、倫理道德觀與家庭教育 (一)家庭道德

(二)社會道德 (三)傳統的倫理道德教育 (四)原始法規第四章 獨特的美食·漁獵和采集 一、主食型食物 (一)香醇的炒面 (二)鮮美的「恰餓」和「切堍」 (三)魚肉和捕魚 (四)酥軟的肉包粑粑和菜包粑粑 (五)香脆的包谷片(扁) (六)回味無窮的爆玉米花 (七)各種各樣的火鍋飯 (八)保持新鮮味道的煮食類 二、香濃醇厚的酒和茶 三、豐富的野生動植物 四、特殊的打茶和粉碎工具 五、重現原始狩獵 六、原始捕獵工具 七、捕魚工具第五章 服裝、節慶與剽牛祭天第六章 獨龍江峽谷的建築藝術 第七章 獨龍江的文面女第八章 巫師「南木薩」與「天神」第九章 科學知識和文化、藝術 第十章

神秘的察瓦龍第十一章 密林中的珞巴人第十二章 「西藏江南」的僜人主要參考文獻后記 回顧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的歷史,20世紀30年代及其前後是其發足的時期。在國難當頭災難深重的時代,學者們顛沛流離,「中國之大已擺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然而就是在那樣異常嚴酷的情況下,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的開創者們憑著崇高的理想追求和鍥而不舍的精神,篳路藍縷,銳意開拓,面向世界,立足本土,為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關於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的這一段早期發展的歷史,國內外相關介紹評論不少,其代表性的人物及其著作已為人們所熟知。20世紀40年代末,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隨後人類學民族學被認為是「資產

階級的學科」而被取消。這一時期的人類學民族學者,不可能再從事西方學科理論及個人感興趣的研究,也幾乎完全斷絕了國際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他們所能做的,便是積極投身於由中央政府組織的「民族識別」和「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的活動當中。學科被取消,加之調查活動完全由政治和意識形態主導,學術不具備獨立研究的平台,所以這一時期被認為是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發展的曲折低潮時期。然而其時大批學者為了完成黨和國家交給的政治任務,不畏艱險,深入不毛之地,長時期住在鄉村,認真訪談記錄,僅就資料而言,無論從整體調查的廣度看,還是從個人調查的深度看,比較今天的某些民族調查和某些學者的田野工作,可以說是毫不遜色的。然而由於政治和

意識形態的色彩過於強烈,理論和觀點局限於既定的教條,因此五六十年代的少數民族大調查除了呈現給人們上百冊的形式划一觀點雷同的文本之外,人們完全看不到那一時代學者們的真實生動的田野經歷、體驗、情感、思考乃至能夠顯現個性的研究,這不能不說是極大的不足、缺陷、遺憾和損失!這就是人們對於那一段史無前例的少數民族大調查評價不是太高而且多有爭議的原因。 1997年,中國民俗學會年會在昆明召開,期間宋兆麟先生與我應邀到雲南教育出版社拜會何學惠社長和幾位領導。宋先生與我提出策划出版一套「人類學田野調查隨筆叢書」的建議,該社領導當即欣然采納。此後我擔任此叢書的主編,首先想到的便是如何「搶救」50年代老一輩學

者們的「田野財富和遺產」。這一想法得到了前輩學者們的贊賞和支持,李紹明先生便曾說:這是一項功德無量的事業!數十年過去了,時代變了,政治清明了,學術自由了,不必再背負包袱和帶著假面,可以用新的理論、觀點、方法重新整理、發掘、提升過去的研究,也可以用比較自由的隨筆的形式書寫昔日田野難忘的往事、工作、事件、過程、感受乃至逸聞趣事,這既是個人的生命史,也是貴重的學術資料和成果,其價值和意義自不待言。叢書的主旨確定了,起始階段的組稿工作也比較順利,一些前輩學者熱情頗高。不過後來的情況卻出人意料,幾位德高望重的先生不幸先後辭世;幾位已過古稀之年的先生雖心有余而力不支,難以再提筆寫作;年紀稍輕一點的,或因病

魔纏身無法工作,或因資料散佚無所憑藉,或因離開學壇久遠終致興趣全無,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一晃十年過去了,前輩們完成的書稿僅為六部,加上拙著,一共七部,遠未達到原定的目標,令人多少有些失望。不過經歷了這麽長的組稿過程,我深知人生短暫,滄海桑田,能夠獲得前輩學者的六部書稿已屬不易。六書的作者分別是杜玉亭、宋兆麟、楊光海、蔡家麒、王國祥(孟翔)、楊毓驤。其中宋兆麟先生寫瀘沾湖畔的普米人,資料來源於他於1963年、1980年和1981年對雲南寧蒗縣、四川鹽源縣和木里縣的田野調查。蔡家麒先生的田野作業始於20世紀50年代後期,其調查對象先是甘肅青海的保安族和大小興安嶺的鄂倫春族,後是雲南的獨龍族、景頗族

、漢族、彝族和 僳族等。王國祥(孟翔)先生的田野工作也始於20世紀50年代後期,50年來他一直執著子傣族、布朗族以及克木人等的調查,此次他加盟的著作,是對克木人的專題調查研究。杜玉亭先生1958年開始從事民族調查研究,現在雖已步人古稀之年,然雨每年仍然堅持長達數月的田野調查,其書是他50年田野研究和學術成果的總結,他將其視為「蓋棺之作」,為此傾注心血之巨自不待言。楊光海先生可以稱為中圖民族電影拍攝的第一人。其著作是對20世紀50年代以他為中心的攝制組拍攝佤族、苦聰人、獨龍族等民族志電影的經歷的記錄。楊毓驤先生20世紀50年代的調查對象為滇西北和藏東南一帶的少數民族,其資料積累較多,此次提供的

文本主要著筆於獨龍族和藏族。筆者從80年代初期從事田野調查,迄今20余年,拙著是以十年前出版之《一個充滿爭議的文化生態體系——雲南刀耕火種研究》(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一書加以後10余年的跟蹤調查資料(圖片)合並而成,為刀耕火種及其變遷的專題研究。拋著能忝列子前輩們的大作之中,實屬榮耀;至於由作為後生的筆者擔任叢書的主編,雖然有悖常規,然而能為前輩服務自當義不容辭。 就在本叢書組稿的十年間,山東、北京等地的出版社捷足先登,冠以「田野隨筆」和「田野實錄」之名的幾套叢書先後問世,不過叢書的規模都比較小,原因不用說當為稿源稀缺之故。所以,就現在的情況而言,無論哪位主編和哪家出版社,欲策划全面回顧

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大規模田野調查叢書的計划並付諸實施都是不現實的。由此看來,本叢書規模雖小,然而仍能以前輩學者的著作為主,某種程度上還是體現了「搶救特殊文化遺產」的良苦用心。也正因為如此,這套叢書也才具有了特別的意義。 筆者在編入此叢書的拙著的「後記」里寫著這樣一句話:「於我而言,雲南教育出版社可謂是一塊收獲的『福地』。」在當下學術著作出版十分困難的情況下,該社的何學惠、李安泰兩位社長和楊雲寶副社長等領導能夠寬容編者幾近十年的「拖拍」,仍然信守諾言熱情支持出版「田野中國叢書」,實屬難能可貴! 在此謹代表叢書的幾位作者,向雲南教育出版社的領導以及為叢書編輯付出大量辛苦的黃敏先生、

李旭先生和趙寶華女士等致以衷心的謝意! 尹紹亭 2008年5月28日 識於東京外國語大學亞洲非洲語言文化研究所 702研究室

文化生態旅遊發展與環境倫理認知—彰化縣鹿港鎮的個案研究

為了解決老龍師肉包評價的問題,作者施佩吟 這樣論述:

摘 要位於臺灣中部海線的鹿港小鎮,向為國內重要的文化旅遊地,擁有僅次於臺南安平的歷史深度,以及罕見的能將宗教信仰、地方美食、風俗民情與歷史建築物等觀光資源匯聚於一地的觀光吸引力,除了2009年獲選為「臺灣競爭型國際觀光魅力據點」之外,2012年再獲得了「臺灣十大觀光小城」的殊榮;本著在地人對於地方的熱愛,透過在地居民的質性訪談與外來遊客的問卷分析,利用SWOT分析的理念,綜合兩者對於環境倫理觀點的認知特徵,並試圖推測鹿港發展文化生態旅遊的潛力與可行性。根據研究結果,認為到鹿港體驗文化與古蹟是主要吸引力、鹿港的古蹟應被妥善保存等文化旅遊認知群組的統計平均數高且標準差最小,表示遊客多半認同鹿港

的文化旅遊資源在國內觀光發展上佔有一席之地,但在「我願意為鹿港的文化資產盡一份心力」問項的得分卻偏低,顯示遊客以第一人稱與第三人稱作為思考模式時的差異性。鹿港居民普遍對於發展文化生態旅遊抱持著樂觀其成的態度,但若因此對遊客的行為多有限制而影響居民生計,則多半不願參與政府推動的文化生態旅遊活動;因此,綜合居民與遊客的意見,並參酌前人對於鹿港觀光產業的研究成果,鹿港在公部門投資增加、地方文史團體著力亦深,若能有效結合週邊景點,例如福興穀倉、秀水益源古厝,以及彰濱工業區內臺灣玻璃、白蘭氏等博物館園區,在健全地方觀光服務硬體設施之後,未來朝向專業性的文化旅遊地應是可行的發展途徑。此外,本研究針對大型節

慶活動(2012年臺灣燈會)衝擊當地的探討僅限於居民的訪談,大致上無論外界如何看待此次的活動,在地居民認為政府關於文化旅遊地的軟、硬體建設的規劃應具備前瞻性,短時間一次湧入過多的遊客,對於鹿港的發展並沒有實質上的助益;因此,本研究以質性與量化的雙軸研究法進行環境倫理與文化生態旅遊的分析,研究結果可作為未來大型節慶活動的遊客衝擊,以及遊客與居民互動適切性的研究基礎。關鍵字:環境倫理、文化生態旅遊、鹿港、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