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嚴法師禪修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聖嚴法師禪修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聖嚴法師丹.史蒂文生寫的 牛的印跡:禪修與開悟見性的道路 和單德興的 禪思.文思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商周 和財團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法鼓文化所出版 。

法鼓文理學院 生命教育碩士學位學程 辜琮瑜所指導 李佳錫的 晚年如何美好?—聖嚴法師的禪修教育對高齡社會之啟發 (2020),提出聖嚴法師禪修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高齡社會、美好的晚年、聖嚴法師、禪修教育。

而第二篇論文法鼓文理學院 佛教學系 蔡耀明所指導 林聯君的 非人、病與療癒—印度吠陀、印度佛教醫學與智顗「療病觀」之探究— (2020),提出因為有 印度醫學阿育吠陀、非人病、鬼·魔病、Yoga禪修、止觀療癒的重點而找出了 聖嚴法師禪修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聖嚴法師禪修,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牛的印跡:禪修與開悟見性的道路

為了解決聖嚴法師禪修的問題,作者聖嚴法師丹.史蒂文生 這樣論述:

一代聖哲聖嚴法師親自開示的禪法門 理論與實踐並重的現代修行指南 「牛的印跡」此一概念可溯至十二世紀禪宗著名的《十牛圖》。 這系列畫作以牛與牧牛人為主軸,生動描述了禪修的次第。畫中,牧牛人代表修行者;牛可視為想吃路邊欲望野草的煩惱心,同時也象徵著開悟心或人人本具的佛性。 《十牛圖》描述了歷經尋找、發現、馴服與騎牛歸家的過程,意味著我們能透過參禪,馴服不羈的心並實現人的佛性。其中每一幅畫也都代表了修行人所必經的階段。 本書總集了聖嚴法師的作品重點,包括法師在禪堂教導禪修的課程內容與禪七講話。獨到之處在於,內容完整,次第分明,具整體視野,並以有系統的方式解說禪法。 在慌亂不安的世界,尤其需要好方

法與好老師的指引,這本理論與實踐並重的現代修行指南,如同指向月亮的手指、渡人到彼岸的擺渡,助我們習定修慧。 《牛的印跡》共有十一章,歸納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導論,介紹「禪」與「空」的概念、禪與學佛之道、坐禪與修鍊身心的原則,包括有效禪修的先決條件:調身、調息與調心。 第二部分解說練習修禪的進階道路與三項原則,同時介紹「定」與「慧」的培養,以及「五停心觀」和「四念處」兩組方法。 第三部分則將焦點從傳統佛教「漸」的路數轉到禪宗「頓」的路數。這個部分可視為全書的精華所在。 全書綜合法師佛法研習、禪修體驗與教學心得,以最精要、最有系統的方式,介紹禪法,教導修行 作者簡介聖嚴法師MASTER

SHENG-YEN一九三○年出生於江蘇南通,十四歲在狼山廣教寺出家,求學與修習佛法。一九四七年進入上海靜安寺佛學院。一九四九年來到台灣,投身軍旅,仍不斷自修。服役時巧遇靈源老和尚,因緣際會,得到禪法的入手處。一九六○年退伍,於三十歲時在東初老人座下再度披剃出家,並於高雄「大雄山朝元寺」閉關進修六年。期間完成諸多重要著作,《戒律學綱要》尤具代表性,討論佛教的皈依、齋戒等,成為著名教材。一九六九年法師三十九歲,前往日本東京立正大學深造,於佛教部辦理入學登記,兩年後取得碩士學位。一九七五年以明朝佛教史論文獲博士學位,成為我國第一位具博士學歷的出家人。完成博士學位之後,隨即赴美弘法。一九七八年東初老人

圓寂,聖嚴法師返台承繼法務,接任中華佛教文化館住持。一九七九年於紐約創立「禪中心」,後更名為「東初禪寺」,往來台美兩地弘法,並於世界各地宣揚佛法。一九八九年聖嚴法師在金山創立「法鼓山」,推動「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理念。又相繼開辦「中華佛學研究所」、「僧伽大學」、「法鼓山社會大學」、「法鼓佛教學院」,且積極籌建「法鼓大學」。法師十分注重以現代人的語言闡釋佛法,曾提出「心靈環保」、「四種環保」、「心五四運動」、「心六倫」等社會運動,均引起各界人士響應,具體提供了現代人可行的觀念與方法。聖嚴法師為國際知名禪師,指導各國人士修行,長年在亞、美、歐洲等地主持禪七。著作豐富,中英文百餘種,譯為多國

語言。先後獲頒中山文藝獎、中山學術獎、總統文化獎等。一九九八年《天下雜誌》譽為「四百年來對台灣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二○○九年二月三日圓寂。丹.史蒂文生DAN STEVENSON美國堪薩斯大學佛學、宗教學教授,是聖嚴法師赴美弘法第一批學生之一,跟隨聖嚴法師禪修近二十年,佛學與中文造詣均甚深厚。他彙集了聖嚴法師傳法的思想精華,抱著嚴謹的態度與法師合著本書,在國際上獲得高度的肯定。譯者簡介梁永安台灣大學文化人類學學士、哲學碩士,東海大學哲學博士班肄業。目前為專業翻譯者,共完成近百本譯著,包括:《當下的力量》、《李維史陀:實驗室裡的詩人》、《文化與抵抗》、《現代主義》、《失意錄》、《回憶的餘

燼》、《情感教育》等書。 〈出版緣起〉朝聖者的信仰之旅 〈導讀〉牛跡之跡 〈序〉 〈聖嚴法師簡介〉 第一部 導言︰禪宗與佛教的修行 第一章 禪與「空」︰禪與傳統佛教的方法     禪宗與佛教的「空」觀     對應不同修行階段不同的修行方法 第二章 修禪與調攝身心的原則     有效禪修的先決條件︰調身     有效禪修的先決條件︰調息     有效禪修的先決條件︰調心     修行進程的七階段 第二部 漸法中的三無漏學 第三章 佛教的戒律與禪修 第四章 五停心觀     數息觀     不淨觀     念佛觀     四無量心觀     因緣觀     界分別觀 第五章

修慧︰四念處     四念處作為一種禪修的方法     四念處與四諦及不同層次空性的關係 第三部 禪宗的頓法 第六章 禪宗與頓悟法門     頓悟與漸悟     禪宗 第七章 參公案與看話頭     公案的用處     話頭的用處 第八章 默照禪     默照禪的歷史淵源     作為修行法的默照     修默照的先決條件與提醒     修默照的方法     有關默照禪的問與答 第九章 禪修的先決條件     頓法的基本先決條件     佛教的戒律與出家和在家之道     內在條件:取得進步四種必要的心理狀態 第十章 何謂禪師     擁有正見     透過禪修獲得開悟體驗     在正統

的法脈裡得到傳法     具有福德因緣     懂得觀機逗教、適應眾生的方便法門 第十一章 十牛圖     《十牛圖》 注釋

聖嚴法師禪修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疫情衝擊,讓社會大眾猛然間意識到,原來,我們還能正常無礙的呼吸,是多麼珍貴而幸福的事;聖嚴師父就曾說過:「呼吸,是我們生命非常重要的存在。」然而,終日忙碌的我們,可曾好好體驗過、享受過自己的呼吸呢?

面對當前不安的疫情氛圍,法鼓山特別發起了─21天自我禪修,「心呼吸」養成計畫,讓民眾防疫宅家,也能運用簡單、輕鬆的「心呼吸」禪法,自己當自己的教練;只要練習著把「心」從疫情的關注中,放回到自己的呼吸上,清楚地覺照呼吸,感受自己正在放鬆順暢的呼吸,自然就能從焦慮與煩惱中,逐漸地收心、攝心、安心,找回身心的平靜與和諧。

讓我們來聆聽聖嚴師父的教導,也邀請大眾從放鬆身心來感受我們的呼吸,從呼吸來調和我們的身心;在每日輕鬆養成「心呼吸」禪法的好習慣中,相信你我都能健康無懼地走過疫情考驗!
#防疫
#新冠肺炎
#心呼吸禪法

晚年如何美好?—聖嚴法師的禪修教育對高齡社會之啟發

為了解決聖嚴法師禪修的問題,作者李佳錫 這樣論述:

第一章緒論:簡媜《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為問題意識觸發,欲探究人到晚年如何避免景況如此,如何活出老年的智慧。 第二章文獻回顧與探討:傳統家族長老因社會變遷而成為現代小家庭安養的包袱,現代老人不該只是被處理的「問題」,老人如何自主活出「美好的晚年」。由各學門領域期刊論文歸納出老人晚年有生活空間(社會、家庭)與生命歷程(退休、病死)的困境。 第三章研究方法:文本分析法為主,以質性訪談研究法補充文本不足,訪談資料的分析與呈現,採用「主題連結(thematic connection)」 的方法建立,呈顯聖嚴法師與兩位弟子杜正民、張舉,三位禪修行者「美好晚年」的內涵。 第四章佛法中的美好晚年:

以法鼓全集的生活佛法系列回應文獻回顧中的老年困境,佛法如何實現老得有智慧、病得很健康、告別得很自在。 第五章聖嚴法師禪修教育之「美好的晚年」:依文獻資料與訪談文本分別歸納整理三位禪修行者的個性特質、如何實踐生命觀、修行觀、療病觀、生死觀、與美好晚年的內涵。 第六章結論:關於聖嚴法師禪修教育的傳承,聖嚴法師與兩位弟子都對佛法僧三寶有堅定的信心,都依自己的時空環境與角色身分,積極活出屬於自己的生命意義與價值。發願奉獻自己成就他人,用自己的生命正面影響家庭、社區、道場、學校、法鼓山、社會、國家、國際組織、全世界。禪法的修行沒有離開日常生活,生活中依佛法與禪法修行,體驗實踐佛法與禪法的生死觀與療病

觀,他們皆不被病痛困擾,不因死亡而恐懼,完成禪修解脫生死的終極目標,圓滿活出屬於他們自己的「美好晚年」。

禪思.文思

為了解決聖嚴法師禪修的問題,作者單德興 這樣論述:

禪思和文思, 會有宗教和世俗的矛盾嗎? 單德興優游於文學和禪海, 走訪世界文學花園,採擷禪機, 既有禪者的隨緣,也有學者的認真。   文學的思路,也可以是禪學的思路嗎?兩者能夠並行不悖,自在欣賞人生風光嗎?   身兼學者、譯者與佛教徒的單德興教授,走訪美國劍橋、紐約、華盛頓、波士頓、夏威夷等地,參訪哈佛大學、梭羅故鄉、美國猶太人大屠殺紀念館、越戰將士紀念碑等地;並介紹美國作家梭羅、狄瑾遜、惠特曼、梅爾維爾、湯亭亭等名家生平、思想與作品。他並分享日常生活的禪心體驗,聖嚴法師的言行身教,以及一行禪師的詩思與禪思、法國僧人馬修.李卡德的快樂之道、美國僧人菩提比丘的佛經翻譯。   

本書分為閱讀隨筆、浮世行腳、生活尋思、序跋評介等四輯,並收錄一篇訪談錄和三篇雜誌專訪。豐富的內容,既有學者下筆的客觀嚴謹,又有文人的沉思感悟。文學與佛學是作者生活與生命的雙軸心,藉由分享文學的感動、禪觀的反思,讓我們明白了文學的世界,原來也是禪的世界。  

非人、病與療癒—印度吠陀、印度佛教醫學與智顗「療病觀」之探究—

為了解決聖嚴法師禪修的問題,作者林聯君 這樣論述:

談論鬼神相關的「非人」病,出現在印度古典醫學八支中Bhūtavidyā學科,主要處理與人類身體及感官與心靈有關;佛教文獻則譯為「八科」中的「治邪」。「非人」病,學界深入著墨的不多,筆者在找尋二手漢譯文獻面臨許多挑戰。因「非人」疾病往往被科學排斥或輕蔑;醫學僅以精神病投藥;再者,筆者從社會宗教面觀察多年,除鬼神、驅魔等宗教儀式,亦被嗤之以迷信或低等眾生看待。對患病者心理助益有限。從研究角度,印度阿育吠陀與佛教醫事文獻各有獨特的哲學思想。可惜,國內研究印度佛教學者,純佛學研究者頗多,深入印度哲學或其他宗教研究者甚少,對印度哲學或佛教醫學專用術語定義與詮釋,往往有「言」到而「意」未到的缺憾。近代研

究也僅將「非人」病因理論以佛教之神異思想延伸,認為「鬼」與「魔」都是外來干擾;更認為智顗可能受當時中國傳統鬼神致病的思想,才接受魔致病的說法。以上,筆者據此提出質疑與批判外,攤開檢視印度阿育吠陀醫學與佛教醫事文獻病因理論,發現「非人」病並非完全由外來因素論定。重新以不同傳統醫方明視角,反思傳統醫學文獻如何詮釋「非人」疾病之其來有自?論證佛教禪修、印度醫學yoga禪修、智顗的止觀療癒為什麼能提供「非人」疾病究竟療癒之修習?注入印度古老傳統醫典的哲學與神學元素的實踐是微妙的,可惜被學界忽視。阿育吠陀是完整的生命科學;《闍羅迦文集》、《妙聞集》亦說明完整的生命科學,含豐富心理學及認知科學、社會學、衛

生學、人類學;同樣地,反觀佛教醫事文獻含藏豐富的醫學與醫藥知識,仍有許多被研究的空間。佛陀以身、心為重要教學,「鬼病」或「魔病」自然是探討疾病不可或缺。唯跳脫「非人」病刻板思惟避之唯恐不及的心態,才能勇敢實踐於佛教醫學。古老醫學聖典乃出世間智慧之結晶,是佛陀與印度古聖賢們為我們留下活的生命教育,不只是艱澀的哲學理論。如何讓一般疾病或「非人」患病者不再求諸於魍魎?取而代之的,以理性智慧掀開傳統認知的神秘面紗,自救度於觀病患境之實證,乃本文研究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