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注音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胤禛注音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省庵大師雍正皇帝寫的 聖學根之根 第七冊:阿難問事佛吉凶經‧雍正皇帝上諭‧佛說十善業道經‧省庵大師不淨觀頌‧省庵大師四念處頌 和安世高雍正皇帝實叉難陀省庵大師的 聖學根之根 第七冊:阿難問事佛吉凶經‧雍正皇帝上諭‧佛說十善業道經‧省庵大師不淨觀頌‧省庵大師四念處頌(漢語拼音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胤禛怎么读,胤禔胤礽胤祉胤禛胤禩胤禟胤(礻我)胤祥胤...也說明:胤读音为yin,各名字读音如下:1、胤禔:禔有两种读音:zhī、tí,在这里读zhī,阎崇年的《细说清朝十二帝》里面有注音。皇长子,母为惠妃纳喇氏,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世界書局 和世界書局所出版 。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王偉勇所指導 許嘉瑋的 經學視野下的清代詞學研究 (2017),提出胤禛注音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清詞、詞學、經學、經世、徵實、致用、重意、中和、崇雅、善諷。

而第二篇論文華梵大學 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黃英傑所指導 曾莘懿的 《弟子規》對中國傳統師道的思想展開與實踐 (2013),提出因為有 弟子規、師道、孔子的重點而找出了 胤禛注音的解答。

最後網站胤禛唸法則補充:胤禔同“是” 胤礽同“仍” 胤祉同“止” 胤禛同“真” 胤禩同“祀” 胤禟同“唐” 胤(礻我) 同“鵝” 胤祥吉祥的祥胤禵同“題” 基本上 ... 近年來注音符號的教學多採用「直拼法」。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胤禛注音,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聖學根之根 第七冊:阿難問事佛吉凶經‧雍正皇帝上諭‧佛說十善業道經‧省庵大師不淨觀頌‧省庵大師四念處頌

為了解決胤禛注音的問題,作者省庵大師雍正皇帝 這樣論述:

  《聖學根之根第七冊》收錄〈阿難問事佛吉凶經〉、〈雍正皇帝上諭〉、〈佛說十善業道經〉、〈省庵大師不淨觀頌〉以及〈省庵大師四念處頌〉。〈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與〈佛說十善業道經〉為佛教經典,講述善惡因果;〈雍正皇帝上諭〉闢講儒釋道三教優劣,最終歸於「三教同源」之旨;〈省庵大師不淨觀頌〉與〈四念處頌〉則用詩句比譬色相皆空,勉人盡去執著而得自在。以上所錄諸篇,均可使讀者藉由記憶讀誦,嫻習佛家思想。 本書特色   《聖學根之根第七冊》所收錄〈阿難問事佛吉凶經〉、〈佛說十善業道經〉、〈省庵大師不淨觀頌〉以及〈省庵大師四念處頌〉,均屬佛典中的入門經典;〈雍正皇帝上諭〉一篇指出三教同源且皆得取法,發人深省

。本書以較大字體編排原文,增加注音、加上底色外,並配入莊嚴的佛教畫像,以全彩印製,是良好的佛教入門讀本。   作者簡介 安世高   安世高,本名清,字世高,西域安息太子,信仰佛教。年幼時以孝行聞名,聰敏好學,深知世間疾苦,並精通各國典籍,後將王位讓位給叔父,出家修行,遊歷西域,於漢桓帝(147年至167年)初年隻身東來,在中原大約二十年,弘法譯經,是著名的佛經漢譯者。所譯佛經有《人本欲生經》、《安般守意經》、《陰持入經》、《道地經》、《阿毘曇五法行經》、《四諦經》、《十二因緣經》、《轉法輪經》、《八正道經》、《禪行法想經》、《阿難問事佛吉凶經》等。 清世宗雍正   愛新覺羅‧胤禛,

為清康熙帝第四子,年號「雍正」。性篤信佛教,熱中藏傳佛教、漢傳佛教,與密宗的章嘉活佛交往密切;研究禪宗,精通《金剛經》,並著作佛學書籍數部,為章嘉活佛認可其參透三關,成為中國佛教史上唯一一位自認為已開悟的皇帝;也喜道教,常常服食道士的金丹。在位期間朝乾夕惕,設置軍機處加強皇權,推行攤丁入畝、火耗歸公等一系列打擊貪腐的政策,對康雍乾盛世的延續具有重大作用。 實叉難陀   實叉難陀,中國唐代出身西域的譯經僧。武則天時因舊譯《華巖經》不完備,於証聖元年(695年)在洛陽大偏空寺開始譯經,至聖歷二年(699年)結束,完成新譯華嚴經等19部的翻譯,五年譯畢,共八十卷,世稱《八十華嚴》,武則天親製《大

周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序》。實叉難陀於景雲元年(710年)大薦福寺圓寂。 省庵大師   省庵大師 (1686-1734),清朝時淨土宗高僧,為淨土宗第十一代祖師。諱實賢,字思齊,江蘇常熟人。生即不葷食,性聰慧,因父親早亡,出家修道。七歲時,往清涼庵禮容選和尚為師,習學佛典教規,兼習世典儒書。十五歲時正式剃度,已博通佛儒,能詩善賦,且精書法。世宗時寫成〈勸發菩提心文〉,誠切感人。後集佛學之大成,退隱杭州仙林寺,淨心念佛。晚年受信眾之請回到杭州鳳山的梵天寺居住,於1734年示現圓寂。著有〈勸發菩提心文〉、《淨土詩集》、《省庵大師語錄》、《省庵法師遺書》等。   緣起 阿難問事

佛吉凶經 雍正皇帝上諭 佛說十善業道經 省庵大師不淨觀頌 省庵大師四念處頌   序 緣起     清儒陳弘謀在《養正遺規》的序文中寫道:「世間有真正的教育方法,才會有真正的人才。教育的端正自家庭開始,人才的成就自兒童開始。《易經》以山下出泉水的卦象來代表蒙卦,而君子之所以能夠造就有德學的人才,因為他知道根本就在這裡呀!『蒙以養正,是為聖功』,其中的義理是多麼深奧啊!泉水在山上的時候是清澈的,而流到山下就變渾濁了,這難道是泉水自身的過錯嗎?這全是因為做父兄師長的沒有能及時地正確引導啊!」   諺云:「訓子須從胎教始,端蒙必自小學初。養子不教如養驢,養女不教如養豬。」古時蒙童八歲入小學,十

五歲入大學。而在明朝末年,江蘇大儒陸桴亭就曾提醒世人:「古時人心質樸、風俗淳厚,小孩至七八歲知識尚未開啟。今則人心風俗遠不如古,孩童五六歲時已多被邪知誘惑,遭物欲腐化了。再晚兩年才入小學,即使父教師嚴,也要費上一番手腳。何況父兄的教育又未必完全依照古法呢?所以我以為當今教育子弟入學,必須要在五六歲就開始。」桴亭先生發出這番感慨是在三個半世紀之前,末學實在不敢想像:當今之世道人心與三百多年前有多少可比性呢?   去年暑期,末學和一些小學友一起學習傳統文化,不料卻發現了許多正在流通的經典中存在的重大問題!——一個是存在會集次第的混亂,比如有人將《弟子規》和《道德經》放在一起的。再者是錯字、別字太

多,比如流通很廣的《正蒙寶典》中,錯別字隨處可見。還有就是注音和斷句的錯訛,也同樣讓人憂心!於是末學思量再三,決定重新會集童蒙教材,並重新校訂。   《小兒語》是明朝大儒呂近溪為教蒙童學習說話而作的兒歌,後來其子呂新吾又為之做了增補。雖是兒歌,卻不可輕看了,其實它是用最通俗的語言把深奧的經典給詮釋了出來。可謂話俗而理不俗。全書分為四言、六言、雜言三個部分,我們選錄時略去了雜言的部分。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是清初大儒李毓秀依《論語•學而》篇第六章經文為綱要,仿照《三字經》的格式編撰而成。後經山西儒生賈存仁多次修改,才定名為《弟子規》。全書共計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字,所列一百一十三

件事。真可謂千錘百煉,一字千金。經文言簡義賅,讀起朗朗上口。堪稱童蒙養正的最佳教材!   《三字經》是宋朝大儒深甯居士王應麟所作,其中常識和歷史統系的部分是經過後人增補的。尤其重要的是經文中為我們明白地列出了修學次第:「為學者,必有初。小學終,致四書。……孝經通,四書熟,如六經,始可讀。……經既明,方讀子,撮其要,記其事。……經子通,讀諸史,考世系,知終始。」——其實小學經典是教孩子由此契入的,大學經典則是教我們在小學的基礎上進一步深明其理。末學認識許多讀著《論語》、《道德經》、《無量壽經》等大部頭經典長起來的孩子,讀了十幾年不但一無是處,反而對經典產生了厭惡。其原因就是因為做父兄師長的好高

騖遠、渴求速成,將本末倒置了。可見《三字經》中講的這一套修學次第絕對不能打亂!   《百家姓》相傳是宋朝初年浙江一位私塾先生編著的,然而它卻並不是單單只為讓學生識字那麼簡單,姓氏文化的背後都有它的歷史淵源,所以從宋朝至民國初年,《百家姓》都是童蒙教學的必修課。   《千字文》是南朝梁代大儒周興嗣奉梁武帝聖旨一夜而成,全文用一千個不同的字,將天文、地理、常識、倫理、歷史完美地列出。奇文天成,確可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現在流通的版本中出現了八個重複的字,這是因為漢字簡化而招致的麻煩,並非生來的瑕疵!《三》、《百》、《千》歷來就被譽為是蒙學的鐵三角。   《鑑略》是歷史的綱要,因為我們中華文化是

文史不分家的,所以很多經文需要「經史合參」才能了知真實義。明代的袁了凡先生曾編著《袁黃綱鑑》,儒士李廷機也曾編著《五字鑑略》,二者的優點在於詳明,但若用於教誨童蒙,文字量則顯得稍微多了點。所以我們在此選用了清儒王仕雲編撰的《四字鑑略》。   《增廣賢文》大約成書於明代萬曆年間,內容取材於民間諺語和各家典籍中的佳句,通俗易懂,膾炙人口,是一部很具實用價值的大眾化經典。應該是不斷地經過後人多番的刪削和增補,所以現在見到的版本有很多種。我們在此選取的是流傳最廣的一個版本。清朝同治年間,儒生周希陶認為原文中存在消極成分,又特別為之作了刪訂和增補。由於文字太多,而且許多語句太過拗口,所以我們沒有選用。

——晏子曰:「聖人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試想《增廣賢文》既然被稱為「賢文」,尤其是被列入童蒙教材,先輩們肯定是慎之又慎地經過再三斟酌的。所以對個別經句千萬不能望文生義,要去感悟它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想來這應是末學之得,希陶山人之失也!不過現在我們是在整理經典的讀誦本,所以就暫且不多說了,待日後我們注解經典之時,末學一定會給大家一個滿意的交代。   《幼學求源》原名《幼學須知》,又名《成語考》、《故事尋源》。是明清兩代私塾必讀的童蒙教材。原作者是明代儒士程允升,清朝嘉慶年間,福建儒生鄒聖脈重新作了校訂,並更名為《幼學故事瓊林》,簡稱《幼學瓊林》。民國初年,費有容、葉浦蓀和蔡東

藩三位學者又進行了一些增補,由於文字太多,我們在此僅採用了歷史統系的增補部分。《幼學瓊林》全書通用對偶句寫成,容易讀誦,便於記憶。書中融經鑄史、包羅萬象,堪稱蒙學中的小百科全書。以至於清代文人曾有「讀了《增廣》會說話,讀了《幼學》走天下」之說,其影響力於此可見一斑!   《龍文鞭影》原名《蒙養故事》,是明代歷史學家蕭良有編寫的童蒙教材,全書通用四言平聲韻,每兩句為一聯,每一句都是一個歷史典故。清初儒士楊臣諍為之做了校對和增補,改名為《龍文鞭影》。這一書名源自佛典故事,「龍文」是古時駿馬的名字,駿馬良駒不需要鞭子抽到身上,它看到鞭影就會飛馳向前。蒙童熟記了這一千多個典故,待日後深研經論時,便可

以很輕鬆地由事而悟理。   《笠翁對韻》是明末清初的劇作家李笠翁為教蒙童學習對句而編寫的。全書通用對偶聯句,對仗工整,平仄相間,天地萬物悉羅筆下,十世古今盡入卷中。從純文學角度來看,此書在同類作品中少有匹敵,而且作者對所用的典故都考證得十分精準,這是特別值得讚歎的。蒙童只要將此書爛熟於胸,日後吟詩作對便可信手拈來。   《孝經》不屬於小學經典,我們在此把它列入童蒙教材,是突顯它的重要性。在《論語•學而》篇次章,有子便引用夫子的話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孔子一生道在《孝經》,「孝悌」二字深廣無邊、通澈本源。所以自古便有「以《孝經》統群經」的說法。明白了「愛親者不

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才真正入德學之門了。《孝經》有古本、今本和朱子改訂本之別,我們選錄的是流傳最廣的今本《孝經》。   《太上感應篇》是道家的根本,教人明因知果、獲福遠禍的方法。我們從許多古書上看到,《感應篇》在古時流傳之廣,已不僅僅局限在道家弟子的學習,許多大儒,甚至佛家的高僧大德都每天拿它來檢驗自己的功過得失。   《文昌帝君陰騭文》也是道家的入門經典,廣泛流通于宋、元、明、清四朝。清初大儒懷西居士周安士先生曾為其做過詳盡的注解。值得讚歎的是他已打破了門戶之見,教人「或奉真朝斗,或拜佛念經。報答四恩,廣行三教。談道義而化奸頑,講經史以曉愚昧。」若能時常誦起,確實能令我們「存平

等心,擴寬大量」。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是一部佛家弟子人人必讀的入門經典。釋迦世尊在其中為我們道破了有人學佛得自在吉祥,而有人學佛卻反而得凶衰困苦的原因所在,並為我們指明了正確的修學態度和修學方法。尤其對我們現代學佛人來說,可謂一針見血、切中時弊,讀之真可令人猛生警惕、幡然覺醒!   《佛說十善業道經》是佛家的大根大本,釋迦世尊在此經中明白地告訴我們:「謂人天身、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皆依此法以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此法即是十善業道。」可見:無論人道天道,偏離十善業道便不是正道;無論小乘大乘,偏離十善業道便不是正法!——清世宗雍正皇帝為《十善業道經》而作的序文,的確是正知正

見、文義俱佳,所以我們在此不加刪削,一併收錄。   孔老夫子為何不收女弟子,這是一個很微妙的大問題。大家要知道釋迦世尊原本也是不收女弟子的。所以我們夫子並不是歧視女性,我們若搞明白了其中的真實原因,自然會對夫子先知先覺的大智慧而佩服得五體投地!周安士先生在《欲海回狂集》中收錄了淨宗十一祖省庵大師的《不淨觀頌》和《四念處頌》,提醒我們要早讓子弟修習「不淨」等觀法。近代民間教育家王鳳儀先生創辦女校,為女子講授女德時曾自信地說,孔子開天,而他自己則要闢地。先生由誠而明,所講的化性學說確實令人由衷地折服!因為愛先生,所以不敢諂媚先生。末學在此合掌,斗膽一言:靜觀當今社會現狀,教育體制只要不加改變,無

論夫子開天還是先生闢地,恐怕結果都只會是不可逆轉地天塌地陷!——故此我們將《不淨觀頌》和《四念處頌》列入童蒙教材,作為必修功課。或許仰仗世尊慈力,還可以扶大廈之將傾,挽狂瀾之即倒!      《養正遺規》中說:「凡人有記性有悟性。自十五歲以前,物欲未染,知識未開,多記性少悟性。十五以後,知識既開,物欲漸染,則多悟性少記性。故凡當讀之書,皆當自十五前使之熟讀。不但四書五經,即如天文、地理、史學、算學之類,皆有歌訣,皆當熟讀。」所以我們在此將《中藥藥性歌訣》附加於後,作為蒙童的選修教材。——特別要提醒大家的是:教育蒙童只可以讀誦經典,會背誦之後再認真熟讀三百遍,盡此一生都不會忘記。至於經典的意思,

是在他們把該讀誦的經典全部背誦下來之後,再專門研習的。因為這才是合理利用了孩子的記性和悟性(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記憶力和理解力),這才是真正道法自然的傳統教育。假如一邊讀誦就一邊給他講解,那就像希陶山人所說的:「種糧食沒等它成熟就急著收割,比稗草又能好多少呢?」而且藥王孫真人在《千金方》中也講到過:「梅開過早,不睹歲寒。」言藏至理,為人父兄師長者當慎思之!謹戒之!   古德曾有感歎:「校書如掃塵,隨掃則隨有。」末學一路走來,深感此言不差!其中不周之處,末學再次合掌當胸:懇祈諸位大德高賢多多海涵!末學慚愧,也自知障深慧淺、德薄才疏,本沒有資格包攬這項重大非常的工程,然而時節因緣特殊,我們自己若

不親手去做又能靠誰來做呢?於是不顧自身淺陋,小心翼翼地整理出儒釋道三家這十餘部入門經典。所幸我下筆修訂之處必然有所依憑,不是靠主觀妄斷,所以您大可放下心來!——蒙童若能依此次第踏實修學,有心向儒者則成聖可期;有心向道者則成仙可冀;有心向佛者則成佛可希矣。 辛卯季夏末學因緣生謹識

經學視野下的清代詞學研究

為了解決胤禛注音的問題,作者許嘉瑋 這樣論述:

本論文以「經學視野下的清代詞學研究」為題,觀察經學養成下的清代知識分子,如何以精緻細膩的詞體,傳遞生命際遇的各種情感與展現之精神面貌;並爬梳詞話與序跋、論詞詩詞等資料,探研渠等反思自身如何與群體、社會連結的諸多論述。清代被稱為經學、詞學的復興時期,自知識階層身上可看出兩者之融攝交會,故筆者以此為切入角度,冀能勾勒出另一條脈絡,為當代詞學研究提出另類思考。全文析為上、下兩編。以〈緒論〉概括問題意識之提出、前人研究成果之評述,同時針對研究方法與範圍、章節架構進行說明。正文更分為七章,茲簡陳探論結果如下:  其一,〈經世——清代詞壇的思想背景與時代精神〉,從社會發展及學術史的角度觀察清代知識階層的

心態與行為,得知當時的思想背景隨時局發展,側重點逐漸從「中央」轉至「地方」,倫理秩序上也逐漸以「親親」取代「尊尊」,故清代詞學也呈現出濃厚的地域特色和強調親族、群體內聚力的發展趨勢。  其二,〈徵實──清代詞學批評方法中的「考據」與「知人」原則〉,主要分析清代如何在盛行的考據學風,以及先秦以降強調「知人」的普遍心態下,對作品是否真實展開討論。本文發現在看似客觀的辯證過程中,往往帶有讀者對作者生平理解的預判,同時投射自我在當下環境的遭遇。  其三,〈致用——經學觀點與清代詞學的「道器」論與「正變」說〉,援引清代《易》學「氣化流行」的理論基礎,論證詞體地位與優劣評價牽涉典範(正)與變體的關係。道器

相互依存,正變也無法獨立存在:若無時代先後、體製源流、風格差異與具備代表性的詞人詞作,便無法辨別彼此的界線。「正」未必周延,「變」亦非斷裂,毋需以此抑彼。看似對立的兩造說法,其實只是論者面對各自關心的現實,提出因應的說法。  其四,〈重意——詞學詮釋的建構與「言意」、「連類」之關係〉,將比興說放回《易》學和《春秋》學對言、象、意關係的討論框架,檢視物象在語言文字(作品)與內心情志(作者)間扮演的角色。以張惠言為例,後人批評他深文羅織,無疑刻意強調物象與現實的比附關係,忽略他行文語氣地保留。實際上,張惠言之貢獻並非提出嚴密完備的理論體系,而是憑藉類應觀念及感官鋪敘,讓物象擁有更豐富的聯想空間。同

時必須指出的是,張惠言與常派後勁周濟、譚獻等人同樣站在讀者立場進行詮釋。  其五,〈中和──詞學規範背後的「性情」與「禮義」論述〉,係在樂教傳統下,說明身心與家國的理想狀態是身體-文體-國體的和諧。當官方體系有意無意介入情感表達,遂使本來由內而外自然流露,並與整體時代環境、個人生命相呼應的情感,反而被侷限在統治者中正和平的標準內。於此同時,復古、重格律也成為知識階層自我規範的一種外顯形式。  其六,〈崇雅──詞人際遇與創作時展現的「怨怒」與「言志」觀〉所討論的情感表現,則聚焦在面對不平困頓時,知識階層如何在精神層次與道德修養兩部分自我調適。先討論表達怨怒的發憤著書傳統和詞學之關係,接著以小影小

像及填詞校詞圖題詠為中心,透過他者眼光和自我形象的塑造,描摹知識階層如何重新發現自我主體。同時思索當學而優則仕之路斷絕,是否還有其他管道能寬慰自我,並找到安身立命的可能。  其七,〈善諷──譎諫褒貶的經學傳統與反映現實的詞史書寫〉,旨在說明知識階層面對充滿壓迫的現實與生命重大的變局時,如何以賦筆鋪排和比興感發的書寫方式,嘗試在失序的倫理關係中勾勒出當下處境。此外,梳理「詞史」觀念在清代的發展,辯證並非只有政教上的諷諭和具體指陳歷史事件之作才能稱為「詞史」。從個人認知的角度闡發感性主體眼中的心靈史、社會史,文字多半不夠客觀,甚至只是白描自身所承擔的苦難,卻往往能夠展現出比現實更加清晰、動人的真實

聖學根之根 第七冊:阿難問事佛吉凶經‧雍正皇帝上諭‧佛說十善業道經‧省庵大師不淨觀頌‧省庵大師四念處頌(漢語拼音版)

為了解決胤禛注音的問題,作者安世高雍正皇帝實叉難陀省庵大師 這樣論述:

  《聖學根之根第七冊》收錄〈阿難問事佛吉凶經〉、〈雍正皇帝上諭〉、〈佛說十善業道經〉、〈省庵大師不淨觀頌〉以及〈省庵大師四念處頌〉。〈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與〈佛說十善業道經〉為佛教經典,講述善惡因果;〈雍正皇帝上諭〉闢講儒釋道三教優劣,最終歸於「三教同源」之旨;〈省庵大師不淨觀頌〉與〈四念處頌〉則用詩句比譬色相皆空,勉人盡去執著而得自在。以上所錄諸篇,均可使讀者藉由記憶讀誦,嫻習佛家思想。 本書特色   《聖學根之根第七冊》所收錄〈阿難問事佛吉凶經〉、〈佛說十善業道經〉、〈省庵大師不淨觀頌〉以及〈省庵大師四念處頌〉,均屬佛典中的入門經典;〈雍正皇帝上諭〉一篇指出三教同源且皆得取法,發人深省

。本書以較大字體編排原文,增加注音、加上底色外,並配入莊嚴的佛教畫像,以全彩印製,是良好的佛教入門讀本。   作者簡介 安世高   安世高,本名清,字世高,西域安息太子,信仰佛教。年幼時以孝行聞名,聰敏好學,深知世間疾苦,並精通各國典籍,後將王位讓位給叔父,出家修行,遊歷西域,於漢桓帝(147年至167年)初年隻身東來,在中原大約二十年,弘法譯經,是著名的佛經漢譯者。所譯佛經有《人本欲生經》、《安般守意經》、《陰持入經》、《道地經》、《阿毘曇五法行經》、《四諦經》、《十二因緣經》、《轉法輪經》、《八正道經》、《禪行法想經》、《阿難問事佛吉凶經》等。 清世宗雍正   愛新覺羅‧胤禛,

為清康熙帝第四子,年號「雍正」。性篤信佛教,熱中藏傳佛教、漢傳佛教,與密宗的章嘉活佛交往密切;研究禪宗,精通《金剛經》,並著作佛學書籍數部,為章嘉活佛認可其參透三關,成為中國佛教史上唯一一位自認為已開悟的皇帝;也喜道教,常常服食道士的金丹。在位期間朝乾夕惕,設置軍機處加強皇權,推行攤丁入畝、火耗歸公等一系列打擊貪腐的政策,對康雍乾盛世的延續具有重大作用。 實叉難陀   實叉難陀,中國唐代出身西域的譯經僧。武則天時因舊譯《華巖經》不完備,於証聖元年(695年)在洛陽大偏空寺開始譯經,至聖歷二年(699年)結束,完成新譯華嚴經等19部的翻譯,五年譯畢,共八十卷,世稱《八十華嚴》,武則天親製《大

周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序》。實叉難陀於景雲元年(710年)大薦福寺圓寂。 省庵大師   省庵大師 (1686-1734),清朝時淨土宗高僧,為淨土宗第十一代祖師。諱實賢,字思齊,江蘇常熟人。生即不葷食,性聰慧,因父親早亡,出家修道。七歲時,往清涼庵禮容選和尚為師,習學佛典教規,兼習世典儒書。十五歲時正式剃度,已博通佛儒,能詩善賦,且精書法。世宗時寫成〈勸發菩提心文〉,誠切感人。後集佛學之大成,退隱杭州仙林寺,淨心念佛。晚年受信眾之請回到杭州鳳山的梵天寺居住,於1734年示現圓寂。著有〈勸發菩提心文〉、《淨土詩集》、《省庵大師語錄》、《省庵法師遺書》等。   緣起 阿難問事

佛吉凶經 雍正皇帝上諭 佛說十善業道經 省庵大師不淨觀頌 省庵大師四念處頌   緣起   清儒陳弘謀在《養正遺規》的序文中寫道:「世間有真正的教育方法,才會有真正的人才。教育的端正自家庭開始,人才的成就自兒童開始。《易經》以山下出泉水的卦象來代表蒙卦,而君子之所以能夠造就有德學的人才,因為他知道根本就在這裡呀!『蒙以養正,是為聖功』,其中的義理是多麼深奧啊!泉水在山上的時候是清澈的,而流到山下就變渾濁了,這難道是泉水自身的過錯嗎?這全是因為做父兄師長的沒有能及時地正確引導啊!」   諺云:「訓子須從胎教始,端蒙必自小學初。養子不教如養驢,養女不教如養豬。」古時蒙童八歲入小學,十五歲入

大學。而在明朝末年,江蘇大儒陸桴亭就曾提醒世人:「古時人心質樸、風俗淳厚,小孩至七八歲知識尚未開啟。今則人心風俗遠不如古,孩童五六歲時已多被邪知誘惑,遭物欲腐化了。再晚兩年才入小學,即使父教師嚴,也要費上一番手腳。何況父兄的教育又未必完全依照古法呢?所以我以為當今教育子弟入學,必須要在五六歲就開始。」桴亭先生發出這番感慨是在三個半世紀之前,末學實在不敢想像:當今之世道人心與三百多年前有多少可比性呢?   去年暑期,末學和一些小學友一起學習傳統文化,不料卻發現了許多正在流通的經典中存在的重大問題!——一個是存在會集次第的混亂,比如有人將《弟子規》和《道德經》放在一起的。再者是錯字、別字太多,比

如流通很廣的《正蒙寶典》中,錯別字隨處可見。還有就是注音和斷句的錯訛,也同樣讓人憂心!於是末學思量再三,決定重新會集童蒙教材,並重新校訂。   《小兒語》是明朝大儒呂近溪為教蒙童學習說話而作的兒歌,後來其子呂新吾又為之做了增補。雖是兒歌,卻不可輕看了,其實它是用最通俗的語言把深奧的經典給詮釋了出來。可謂話俗而理不俗。全書分為四言、六言、雜言三個部分,我們選錄時略去了雜言的部分。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是清初大儒李毓秀依《論語•學而》篇第六章經文為綱要,仿照《三字經》的格式編撰而成。後經山西儒生賈存仁多次修改,才定名為《弟子規》。全書共計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字,所列一百一十三件事。

真可謂千錘百煉,一字千金。經文言簡義賅,讀起朗朗上口。堪稱童蒙養正的最佳教材!   《三字經》是宋朝大儒深甯居士王應麟所作,其中常識和歷史統系的部分是經過後人增補的。尤其重要的是經文中為我們明白地列出了修學次第:「為學者,必有初。小學終,致四書。……孝經通,四書熟,如六經,始可讀。……經既明,方讀子,撮其要,記其事。……經子通,讀諸史,考世系,知終始。」——其實小學經典是教孩子由此契入的,大學經典則是教我們在小學的基礎上進一步深明其理。末學認識許多讀著《論語》、《道德經》、《無量壽經》等大部頭經典長起來的孩子,讀了十幾年不但一無是處,反而對經典產生了厭惡。其原因就是因為做父兄師長的好高騖遠、

渴求速成,將本末倒置了。可見《三字經》中講的這一套修學次第絕對不能打亂!   《百家姓》相傳是宋朝初年浙江一位私塾先生編著的,然而它卻並不是單單只為讓學生識字那麼簡單,姓氏文化的背後都有它的歷史淵源,所以從宋朝至民國初年,《百家姓》都是童蒙教學的必修課。   《千字文》是南朝梁代大儒周興嗣奉梁武帝聖旨一夜而成,全文用一千個不同的字,將天文、地理、常識、倫理、歷史完美地列出。奇文天成,確可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現在流通的版本中出現了八個重複的字,這是因為漢字簡化而招致的麻煩,並非生來的瑕疵!《三》、《百》、《千》歷來就被譽為是蒙學的鐵三角。   《鑑略》是歷史的綱要,因為我們中華文化是文史不

分家的,所以很多經文需要「經史合參」才能了知真實義。明代的袁了凡先生曾編著《袁黃綱鑑》,儒士李廷機也曾編著《五字鑑略》,二者的優點在於詳明,但若用於教誨童蒙,文字量則顯得稍微多了點。所以我們在此選用了清儒王仕雲編撰的《四字鑑略》。   《增廣賢文》大約成書於明代萬曆年間,內容取材於民間諺語和各家典籍中的佳句,通俗易懂,膾炙人口,是一部很具實用價值的大眾化經典。應該是不斷地經過後人多番的刪削和增補,所以現在見到的版本有很多種。我們在此選取的是流傳最廣的一個版本。清朝同治年間,儒生周希陶認為原文中存在消極成分,又特別為之作了刪訂和增補。由於文字太多,而且許多語句太過拗口,所以我們沒有選用。——晏

子曰:「聖人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試想《增廣賢文》既然被稱為「賢文」,尤其是被列入童蒙教材,先輩們肯定是慎之又慎地經過再三斟酌的。所以對個別經句千萬不能望文生義,要去感悟它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想來這應是末學之得,希陶山人之失也!不過現在我們是在整理經典的讀誦本,所以就暫且不多說了,待日後我們注解經典之時,末學一定會給大家一個滿意的交代。   《幼學求源》原名《幼學須知》,又名《成語考》、《故事尋源》。是明清兩代私塾必讀的童蒙教材。原作者是明代儒士程允升,清朝嘉慶年間,福建儒生鄒聖脈重新作了校訂,並更名為《幼學故事瓊林》,簡稱《幼學瓊林》。民國初年,費有容、葉浦蓀和蔡東藩三位

學者又進行了一些增補,由於文字太多,我們在此僅採用了歷史統系的增補部分。《幼學瓊林》全書通用對偶句寫成,容易讀誦,便於記憶。書中融經鑄史、包羅萬象,堪稱蒙學中的小百科全書。以至於清代文人曾有「讀了《增廣》會說話,讀了《幼學》走天下」之說,其影響力於此可見一斑!   《龍文鞭影》原名《蒙養故事》,是明代歷史學家蕭良有編寫的童蒙教材,全書通用四言平聲韻,每兩句為一聯,每一句都是一個歷史典故。清初儒士楊臣諍為之做了校對和增補,改名為《龍文鞭影》。這一書名源自佛典故事,「龍文」是古時駿馬的名字,駿馬良駒不需要鞭子抽到身上,它看到鞭影就會飛馳向前。蒙童熟記了這一千多個典故,待日後深研經論時,便可以很輕

鬆地由事而悟理。   《笠翁對韻》是明末清初的劇作家李笠翁為教蒙童學習對句而編寫的。全書通用對偶聯句,對仗工整,平仄相間,天地萬物悉羅筆下,十世古今盡入卷中。從純文學角度來看,此書在同類作品中少有匹敵,而且作者對所用的典故都考證得十分精準,這是特別值得讚歎的。蒙童只要將此書爛熟於胸,日後吟詩作對便可信手拈來。   《孝經》不屬於小學經典,我們在此把它列入童蒙教材,是突顯它的重要性。在《論語•學而》篇次章,有子便引用夫子的話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孔子一生道在《孝經》,「孝悌」二字深廣無邊、通澈本源。所以自古便有「以《孝經》統群經」的說法。明白了「愛親者不敢惡於

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才真正入德學之門了。《孝經》有古本、今本和朱子改訂本之別,我們選錄的是流傳最廣的今本《孝經》。   《太上感應篇》是道家的根本,教人明因知果、獲福遠禍的方法。我們從許多古書上看到,《感應篇》在古時流傳之廣,已不僅僅局限在道家弟子的學習,許多大儒,甚至佛家的高僧大德都每天拿它來檢驗自己的功過得失。   《文昌帝君陰騭文》也是道家的入門經典,廣泛流通于宋、元、明、清四朝。清初大儒懷西居士周安士先生曾為其做過詳盡的注解。值得讚歎的是他已打破了門戶之見,教人「或奉真朝斗,或拜佛念經。報答四恩,廣行三教。談道義而化奸頑,講經史以曉愚昧。」若能時常誦起,確實能令我們「存平等心,

擴寬大量」。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是一部佛家弟子人人必讀的入門經典。釋迦世尊在其中為我們道破了有人學佛得自在吉祥,而有人學佛卻反而得凶衰困苦的原因所在,並為我們指明了正確的修學態度和修學方法。尤其對我們現代學佛人來說,可謂一針見血、切中時弊,讀之真可令人猛生警惕、幡然覺醒!   《佛說十善業道經》是佛家的大根大本,釋迦世尊在此經中明白地告訴我們:「謂人天身、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皆依此法以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此法即是十善業道。」可見:無論人道天道,偏離十善業道便不是正道;無論小乘大乘,偏離十善業道便不是正法!——清世宗雍正皇帝為《十善業道經》而作的序文,的確是正知正見、文

義俱佳,所以我們在此不加刪削,一併收錄。   孔老夫子為何不收女弟子,這是一個很微妙的大問題。大家要知道釋迦世尊原本也是不收女弟子的。所以我們夫子並不是歧視女性,我們若搞明白了其中的真實原因,自然會對夫子先知先覺的大智慧而佩服得五體投地!周安士先生在《欲海回狂集》中收錄了淨宗十一祖省庵大師的《不淨觀頌》和《四念處頌》,提醒我們要早讓子弟修習「不淨」等觀法。近代民間教育家王鳳儀先生創辦女校,為女子講授女德時曾自信地說,孔子開天,而他自己則要闢地。先生由誠而明,所講的化性學說確實令人由衷地折服!因為愛先生,所以不敢諂媚先生。末學在此合掌,斗膽一言:靜觀當今社會現狀,教育體制只要不加改變,無論夫子

開天還是先生闢地,恐怕結果都只會是不可逆轉地天塌地陷!——故此我們將《不淨觀頌》和《四念處頌》列入童蒙教材,作為必修功課。或許仰仗世尊慈力,還可以扶大廈之將傾,挽狂瀾之即倒!   《養正遺規》中說:「凡人有記性有悟性。自十五歲以前,物欲未染,知識未開,多記性少悟性。十五以後,知識既開,物欲漸染,則多悟性少記性。故凡當讀之書,皆當自十五前使之熟讀。不但四書五經,即如天文、地理、史學、算學之類,皆有歌訣,皆當熟讀。」所以我們在此將《中藥藥性歌訣》附加於後,作為蒙童的選修教材。——特別要提醒大家的是:教育蒙童只可以讀誦經典,會背誦之後再認真熟讀三百遍,盡此一生都不會忘記。至於經典的意思,是在他們把

該讀誦的經典全部背誦下來之後,再專門研習的。因為這才是合理利用了孩子的記性和悟性(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記憶力和理解力),這才是真正道法自然的傳統教育。假如一邊讀誦就一邊給他講解,那就像希陶山人所說的:「種糧食沒等它成熟就急著收割,比稗草又能好多少呢?」而且藥王孫真人在《千金方》中也講到過:「梅開過早,不睹歲寒。」言藏至理,為人父兄師長者當慎思之!謹戒之!   古德曾有感歎:「校書如掃塵,隨掃則隨有。」末學一路走來,深感此言不差!其中不周之處,末學再次合掌當胸:懇祈諸位大德高賢多多海涵!末學慚愧,也自知障深慧淺、德薄才疏,本沒有資格包攬這項重大非常的工程,然而時節因緣特殊,我們自己若不親手去做

又能靠誰來做呢?於是不顧自身淺陋,小心翼翼地整理出儒釋道三家這十餘部入門經典。所幸我下筆修訂之處必然有所依憑,不是靠主觀妄斷,所以您大可放下心來!——蒙童若能依此次第踏實修學,有心向儒者則成聖可期;有心向道者則成仙可冀;有心向佛者則成佛可希矣。 辛卯季夏末學因緣生謹識

《弟子規》對中國傳統師道的思想展開與實踐

為了解決胤禛注音的問題,作者曾莘懿 這樣論述:

本研究是將《弟子規》與孔子所傳承的師道做相關的探討,目的是為了讓《弟子規》的學習者明瞭尊師重道的概念、探討教學者所需具備的專業素養,和諧師生關係,以提升教學成效與學習效率。 本論首先探討孔子所傳承我國上古時代的「師道」內涵,和《弟子規》之師道部分於中國傳統儒家經典的展開,來推測現今《弟子規》之教學者所應具備的專業素養,與學習者應有的態度,為師者以力行《弟子規》為己任,行倫理、明道德、瞭因果,才能以德化人,《弟子規》之學習者應實踐儒家的「尊師重道」。並以《弟子規》比對古籍,來證明《弟子規》為儒家中仁、義、禮、智、信的施行細則,使得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的做

人根本。故《弟子規》不是只有孩童要學,而是人人必學之經典,力行《弟子規》才能過著”人”的生活,使家族、社會安定和諧。 接著為討論《弟子規》師道的源流為孔子承傳之師道,受到我國歷朝君主、非漢族政權、鄰國與西方國家等世界多人的認可與尊崇,不受民族及時代更替的限制,所以《弟子規》內涵之師道也適用於現今《弟子規》的學習者與教學者。 最後為探討《弟子規》之師道於日常生活中生老病死的實踐。分別為探討清朝乾隆時期、現今 釋淨空法師推動及台灣教育界的實踐結果。並以具體的案例研究如何於師長往生時實踐《弟子規》中「喪盡禮,祭盡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