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願離職證明怎麼申請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自願離職證明怎麼申請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優渥客寫的 40張圖解密勞動事件法:上班自救一本通,幫你解決薪資結構、加班被拗等問題! 和橘玲的 殘酷:不能說的人性真相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勞工非自願離職證明書 - Rantasa也說明:離職證明 應先向公司索取,如雇主不願意開立離職證明,可向工作所在地(勞務提供地)之主管機關提出申請(如在臺北市工作則向臺北市政府勞動局申請),主管機關將依規定針對離職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大樂文化 和好優文化所出版 。

朝陽科技大學 幼兒保育系 蘇秀枝所指導 舒紀恂的 由六件司法判決探討教保員在安親班職場可能遭遇之勞資爭議 (2021),提出自願離職證明怎麼申請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安親班、課後照顧人員、勞資爭議。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法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鄭津津 博士所指導 林素鳳的 受僱藥師勞動條件相關法律問題之研究 (2020),提出因為有 藥師、勞動契約、勞動條件、勞動權益、工作時間、工資、出勤紀錄、特別休假、勞工退休金、高薪低報、資遣費、勞動檢查、團結權的重點而找出了 自願離職證明怎麼申請的解答。

最後網站局審核,勞保局審查及核發作業約 - Facebook則補充:【非自願離職該如何申請就保失業給付?】 勞工辦理失業給付,請於「非自願離職的隔天」備妥離職證明、身分證、存摺等文件,至鄰近的公立就業服務機構辦理求職登記,若14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自願離職證明怎麼申請,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40張圖解密勞動事件法:上班自救一本通,幫你解決薪資結構、加班被拗等問題!

為了解決自願離職證明怎麼申請的問題,作者優渥客 這樣論述:

  ★ 特別收錄新舊勞動基準法一覽表   ★ 詳解求職到離職的各種疑難雜症   ★ 不是法律系也看得懂   ★ 專業律師、勞資爭議調解人聯手推薦   給吃悶虧的職場菜鳥&被拗老鳥,今天起用這本書捍衛自己的權利!   1、勞保申訴書範例該怎麼填寫?   2、資遣費計算、失業給付申請流程有哪些?   3、該用什麼法律條文糾正慣老闆?   還有……   ◎【勞動事件法】你知道多少?跟你有什麼關係?   107年最新勞基法上路後,對勞工福利有莫大影響,不趕快搞懂小心虧大了!   輪班必須間隔11個小時以上 ------>不再超時工作、爆肝輪班   休假日加班,老闆得支付2倍加班費---

--->錢給得夠多,加班才值得   工作滿6個月就有特休------>新人不再苦哈哈,滿6個月也有3天假   沒放完的特休,可以換成薪水------>沒時間休假,至少還能換錢   全國人民放假日統一 ------>小孩放大人就放,不再冏怕小孩沒人帶   ◎◎不用google、不花錢問律師,只要40張圖就搞定!   密密麻麻的法條,是不是有看沒有懂?用本書整理的「勞基法懶人包」,以圖表簡化法條後,就能輕輕鬆鬆內化為基本知識了。   【圖表】彈性工時有3種,怎麼排休最划算?   【圖表】假日加班費怎麼算?用時薪158來試算看看   【圖表】修法後特休天數一覽表   【圖表】應徵工作時不踩雷的「7

不」要點   【圖表】普通傷病VS 職災傷病理賠比一比   【圖表】勞工生育相關的補助申請方式   【圖表】請領失業給付的4大步驟   【圖表】失業給付可領多久、領多少?   【圖表】薪資明細表參考範例   【圖表】勞工生育相關補助申請方式   ◎30個快問快答+生動案例,不是法律系的你也能秒懂!   來看看以下案例中的阿銘,被公司以「高薪低報」勞保,會有什麼結果:   阿銘每個月薪水35000元,但公司用最低薪資替他投保,他覺得不太合理,向公司反應。主管回答他:「高薪低報也沒什麼不好啊,選擇比較低的級距申報勞健保,自付額就會變少,每個月的負擔可以減輕,對你來說也沒壞處!」阿銘聽了覺得頗有

道理,覺得自己太多疑了,趕緊向主管賠不是。       看完以上的案例,如果正好就是你的故事,那歹誌大條了!!快翻開本書第3章搞清楚:本書以「勞工保險條例第14條」印證、以「勞工法定福利項目」列表說明,並實際試算高薪低報勞保的結果,最後再教你怎麼向相關單位申訴不實雇主。你會發現公司以「高薪低報」勞保,你不但沒有賺到,還會讓退休金少領很多很多……。   除了在職場中要學會自保,萬一運氣不好被資遣,也要懂怎麼重新站起來。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2019年失業率平均為3.73%,其中又以大學程度失業率5.3%最高。本書第6章「失業救濟篇」,完整收錄被資遣到再就業的know how:   先學會正確計

算資遣費、申請失業給付的方法,解決燃眉之急。   若於領取失業給付期間找到工作,還有「提早就業獎助津貼」可申請。   對於有心想學一技之長的失業者,政府提供全日制職業訓練,甚至可以申請「職業訓練生活津貼」。 名人推薦   勞動部認證勞資爭議調解人 張宏彬   邱循真 律師

自願離職證明怎麼申請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想成為SSS-打開吧財箱主播招聘點這裡 :https://bit.ly/2KtVw66

【對於離職的員工,Spark的看法是。。。?】

SparkSparkStudio旗下的頻道
打開吧財箱的主播Derting辭職了!
Derting辭職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其他同事對於他的離開又是什麼樣的看法?
那麼公司又是會如何對待離職的員工呢?
萬萬沒想到原來辭職居然還有這樣的福利
究竟是什麼呢?
趕快去看看吧!
PS:請留意到後面會有很好笑的彩蛋唷
.
【免費】 我的獨家理財貼士
http://bit.ly/get_spark_financial_tips
.
【免費】股票投資工作坊 - 從0開始學股票
http://bit.ly/join_free_webinar
.
🔥點擊鏈接瞭解更多詳情或購買【價值思維學院】課程🔥
課程如下:
1.理財大藍圖
2.理財投資訓練營
3.理財投資訓練營+投資思維訓練營
https://valueinmind.co/zh/sparks/
.
我們需要人才
我們需要你
向我們展現你不可多得的能力與實力
數不盡的各種公司福利就等你
點擊鏈接提交求職申請:https://bit.ly/SSS-join-us
.
👇更多相關影片👇
.
YBB的錢終究抵不過賭癮
https://bit.ly/2RbVZNB
.
「新手投資股票10大誤區(下)」
https://bit.ly/3uG3xqt
.
「新手投資股票10大誤區(上)」
https://bit.ly/3aQsmbi
.
⚡ Spark 的 Facebook 很熱閙
http://bit.ly/2X3Cgwr
.
⚡Spark 的 YouTube 很多教學
http://bit.ly/2KMqMvR
.
⚡Spark 的 Instagram 很多八卦
http://bit.ly/31YMLon
.
⚡理财交流站
http://bit.ly/finspark-group
.
⚡美股交易交流区
http://bit.ly/finspark-foreign-stocks
.
#員工辭職 #離職 #職場

由六件司法判決探討教保員在安親班職場可能遭遇之勞資爭議

為了解決自願離職證明怎麼申請的問題,作者舒紀恂 這樣論述:

有鑑於安親班勞動契約之相關問題層出不窮,為釐清雙方之權利與義務,因此透過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中之判決書,篩選出六個與安親班老師相關之勞資爭議判決進行分析,藉以幫助有興趣想投入此工作的安親班經營者及教保員,對相關規範有進一步瞭解,以改善安親班職場勞資關係。研究目的有:一、 透過司法判決書,描述有發生勞資爭議之安親班職場情況。二、 透過司法判決書了解安親班勞資爭議之類型。三、 分析安親班勞資爭議之裁判結果、原因與建議。研究結果有:一、 本研究發現有發生勞資爭議之安親班職場情況中,多數業者是以文理短期補習班立案;老師的職務以指導學生作業,輔導加強課業及協助家長照顧學生為主;六個個案中,三

個有簽任職合約書;安親班老師的工作年資介於一個月至十年不等;每個安親班工作時間都稍有差別;老師工作內容包括到校接回學生、指導檢查功課、準備點心、環境整理等;安親班老師薪資介於兩萬三到兩萬九間;招收兒童年齡以6至12歲為主。二、 本研究安親班勞資爭議之類型大致多為薪資、退休金、資遣費、加班費、片面終止僱傭契約、非自願性離職證明書、給付違約金、特休假、失業給付、獎金等案件。三、 裁判結果、原因與建議1. 請求給付薪資:雇主應依規定主動清償薪資,老師勝訴。2. 請求給付資遣費:雇主擅自改變工作型態,逼迫老師離職,必須依法給付資遣費,老師勝訴。3. 請求給付加班費:老師加班應提出申請經過審核

許可始得申請加班,未經同意自行加班並無法申請加班費,老師敗訴。4. 確認僱傭關係:機構謊稱業務縮編、老師不能勝任工作之情形,雇主不合法終止勞動契約,僱傭關係仍存在,雇主敗訴,須給付老師薪資。5. 給付違約金:雇主並未因老師提前離職而有具體損失,補習班並無人才培訓損失,無法申請離職違約金,雇主敗訴。6. 請求損害賠償:特休假為法定必須給與,雇主未依法給老師休假,判決結果雇主敗訴。 本研究建議勞資雙方均應依勞基法行事,以避免勞資糾紛。雇主不應積欠工資、高薪低報勞工退休金、任意更改工作性質逼迫員工離職,任意請求違約金,解雇員工須依法給付資遣費並開立非自願離職證明。員工加班須經雇主同意,不應任

意曠職,離職也應依法事先告知雇主。關鍵詞:安親班、課後照顧人員、勞資爭議

殘酷:不能說的人性真相

為了解決自願離職證明怎麼申請的問題,作者橘玲 這樣論述:

  ★2017年日本新書大賞第1名!   ★2016年No.1的話題書,銷售已突破47萬冊!   ★日本3大暢銷書指標:Oricon、東販、日販 排行榜第1名   ★引發社會熱烈討論,讀者評論毀譽參半:   「不知道內容對你比較好」、   「這是令人很不愉快的一本書,但我真的沒辦法否認!」   2015年,法國諷刺雜誌《查理週刊》受到伊斯蘭恐怖攻擊,造成多人死傷。   當民眾斥責恐攻、捍衛言論自由,高舉布條「我們都是查理」時,你怎麼想?      .同感憤慨,在臉書上轉載分享,展現國際觀?   .還是反思,尊重的是「誰的自由」?   這世界本來就是殘酷又不合理,如果只看想看的、只聽想聽的

,知性會變得偏頗; 如果只說漂亮場面話,這世界不差你一個。   揭開「不能說的殘酷真相」,就是為了防止人類走向「總白痴化」!   ◎不只身體,人心也離不開演化     身高、體重,甚至音樂細胞都會遺傳,這沒話說。    那如果愚蠢和犯罪也會呢?也就是說,   .孩子不聰明,是因為有對笨父母;   .父母有前科,孩子也容易淪為罪犯。   如果你倒吸了一口氣,不妨再往下看。   .受到強暴的女性必須歇斯底里地崩潰,否則另一半會妒忌到想殺了她;   .兩歲以下的孩子容易受繼父虐殺,因為這是一種「經濟合理」的行為;   .娃娃臉、花美男罪犯不易被判刑,但非裔臉孔的被告明顯被判得比較重。   你

想反駁「沒這回事」卻說不出口嗎?因為你清楚這都是確實存在的事實。   「現代演化論」就是一門這麼不討喜的學問,而人類就連愛恨喜悲都離不開這框架。   ◎你有這麼善良?我不信     或許你覺得人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聰明才智,   .那麼何來「能力分班」的做法?   .那麼為何被說「音感差」不要緊,「比較笨」就是歧視?   難道不是因為生長在「知識社會」,我們只對「智力」賦予特殊價值嗎?   「就是想殺人」、「想看看人體裡面長什麼樣」,   看待隨機殺人犯的反社會行為,你認為該追究其父母的責任,是因為   .行兇原因和教養環境絕對脫不了關係?   .或者我們無法接受沒有理由的犯罪,必須把責任歸咎

於父母?   若反社會特質是一種遺傳「疾病」,那麼很難規範其刑法責任,只好曖昧視為「障礙」,不是嗎?     不管你是否認同「人帥真好」,都無法否定俊男美女就是比較吃得開吧。但你可能不知道   .美女和醜女的年收入差了將近一千萬!   .比起醜女,醜男收到的罰款居然還高出三倍!   別說美醜很主觀、別撇清自己不膚淺,難道我們沒有覺得長的好看的人,服務也做得比較周到嗎?     ◎追求平等或承認個體間存在差異?     你也許聽過「最貧困女子」,但你知道一國經濟和智力有絕對關聯嗎?甚至不同人種智力也有差?     你也許反對「男(女)人就該要有男(女)人的樣子」這說法,但你知道兩性天生志向有別嗎

?     你也許討厭搞「小團體」,但你知道這是人類天性,否則根本不能形塑自己、融入社會嗎?     這些事無關歧視,選擇繼續自欺,或者認清現實差異,再努力讓世界變更好,才是你該思考的事! 本書特色   .這不是一本能輕鬆閱讀的書,而是充滿偏激、炮火猛開的著作。   .尖銳、犀利、顛覆,切開敏感層面,逼迫你直視不願說出口的真相。   .融合遺傳學、腦科學、心理學等實證、數據,徹底改寫人文社會科學。   .以演化的角度解釋社會現象,揭開華美衣裳,讓陰暗面暴露在陽光下。   .一個個極具挑戰性的論點,引導讀者發現思考盲點,再反思背後的原因。 專業推薦   周偉航/知名專欄作家   林君諭/

國立臺北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鄭國威/PanSci泛科學總編輯   王浩威/知名精神科醫師、暢銷作家   作者簡介 橘玲   早稻田大學畢業,日本當代最著名的經濟小說家兼政論家。   作品有《洗錢》、《銀行駭客》、《笨蛋這麼多是有理由的》、《「不必讀也沒關係的書」導讀》等作品。 譯者簡介 楊明綺   東吳大學日文系畢業,赴日本上智大學新聞學研究所進修。   譯作有《接受不完美的勇氣──阿德勒100句人生革命》、《超譯尼采》、《這幅畫,原來要看這裡》、《孤獨的價值》、《一個人的老後》等。   推薦序別停止懷疑(周偉航/知名專欄作家) 推薦序戳破自我

安慰(林君諭/台北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作者序致臺灣讀者 前言演化是門不討喜的學問                                                                                                第一章努力也沒用,笨父母生不出聰明兒 01、龍生龍,還是歹竹出好筍? 愚蠢會遺傳? 酒鬼是「天生」的 反社會人格是「疾病」還是「障礙」? ﹝補充﹞遺傳這回事兒不容小覷 ﹝補充﹞前科父母養出犯罪孩子?   02、被批音感差不要緊,「智力低」就是歧視? 智力高低,七成受遺傳影響 黑人的智力比較低? 「特殊待遇」是歧視的共犯

結構? 智力無關種族 ﹝補充﹞為何猶太人智力偏高? ﹝補充﹞亞洲學生較會念書?   03、「智力」問題撕裂社會 SUPERZIP的新上流階級 貪婪的一%與善良貧困的九九% 三種障礙造就最貧困女子   04、性暴力是演化下的產物 「複製基因」強化男性犯罪 殺嬰是最「經濟合理」的行為 同居較夫妻關係易發生情殺 昆蟲也逃不出性暴力的演化詛咒 猜忌心主使丈夫性侵妻子 ﹝補充﹞兩歲以下孩子易遭受繼父母殺害 ﹝補充﹞手足之情非常廉價   05、為何會生出反社會人格的人? 戀童、性愛成癮是腦部病變的警訊 心跳次數能預測犯罪? 企業家通常擁有罪犯人格特質 「不流汗的孩子」容易淪為罪犯 優秀的CEO可能都是「聰

明的心理變態」 犯罪可以治療? 暴力、性侵、殺人罪都可預測 篩選基因是「預防犯罪」還是「侵害人權」? 腦科學大躍進「管理犯罪」 ﹝補充﹞孕婦菸酒不拒易生出犯罪兒   第二章帥美俊俏天生贏家 06、人就是會以貌取人 照片表情會說話 「外表」可以研判才智高低 成也直覺敗也直覺 寬臉男攻擊性強 花美男連刑責都吃香   07、我們都是「美醜差異」的催生者 美女醜女收入差了近一千萬 醜男就是最大「受害者」 事業有成的人都長什麼樣? 誰願意申請「醜人補助」   08、先認同兩性差異再要求平等 「自願離職」女人居多 視網膜是男女觀點不同的元兇 大腦機制操控男女風格 性愛成癮和哺乳都是「幸福的錯覺」 女性缺乏

自信的癥結仍是基因 ﹝補充﹞為何女校學生較少未婚懷孕?                                                         一夫一妻說穿了仍是為了「優生」 關於性,雌性相對狡猾 避孕普及未婚懷孕卻激增 低學歷單身女性是演化規則下的犧牲者   10、女性高潮呻吟為哪樁? 一夫一妻是人類天職 睪丸與陰莖皆為「精子競爭」而生 女性比較不會性衝動? 我們都是「穿著褲子的猩猩」 「雜交」更符合人類的演化 雜交只是雌性的優生手段 高潮呻吟是雜交副產品 農耕模式改變了性交文化   第三章人格養成根本無關教養 11、我是如何成為「我」? 雙胞胎的相似度其來有自 「

血統說」終於難以立足 「行為遺傳學」主宰演化進程 「家世一半,教養一半」面臨空前挑戰   12、同儕影響力更甚教養 環境形塑出不同的「自我」 即使忘了母語,仍會追尋母親的味道 「同儕語言」凌駕父母 父母的話注定是耳邊風                                               13、基因與環境造成的殘酷真相 同儕角色左右孩子志向 同仇敵愾是亙古不變的遺傳機制 群聚效應主導人格發展                                稱職父母讓孩子發揮所長   後記培養高度自欺能力是人性真相     推薦序 ◎推薦序1 別停止懷疑 (周偉航/知名

專欄作家)   大約從一九九○年代開始,學界慢慢出現一種受到啟蒙運動影響的新風格。研究者會先把道德評價「存而不論」,改以新科學技術去檢視身邊的執念。這樣的想法促成了新一階段的學術知識普及化,許多學者因為主打「這其實和你想的不一樣」而成為暢銷作家。      二十一世紀以後,討論的標的慢慢轉向了最後的價值聖杯,也就是「性」與「死」,這是人們最不願公開討論真相的領域,因此也存在最多禁忌與執念。進攻這塊寶地的學者們,面對的不再只是好奇的讀者,還包括了排山倒海而來的反對聲浪,其中有許多不是泛泛之言,而是來自於學術同儕。      這些批評主要圍繞著「違反專業倫理」這樣的預設,像是「這不能公開討論」或

「這講出來會侵害到弱勢權益」等類似的道德判斷,成為反對意見的主要結論雖然是科學,但這些意見不應該公開表述,因為這會對弱勢族群造成進一步的壓迫。      但解決問題不正是應該找出科學原因,對症下藥嗎?如果基於保護弱勢而把問題蓋住,這是能解決問題,還是讓問題更加惡化呢?      本書的主要內容就是在兩造價值爭辯之下的「金礦露頭」。作者橘玲舉出許多關於負面社會現象的量化資訊,並提出了一些挑戰人類平等權利的意見,這當然會招來許多批判,像是:犯罪者家庭的小孩已經夠可憐了,而你居然落井下石,認為他們因為基因,也很可能成為新的犯罪者?這不是會把他們推向更深的地獄嗎?      先不論這種批判是否正確對應

到橘玲的原始論述本身,我認為更值得大家思考的是,在橘玲開槍之後,別人是否能以同樣的方式還擊呢?也就是以相同的量化理路,來對其主張進行檢討與批判。這種事不只可由學者來做,一般讀者也可以試著進行這樣的思考。      也就是說,讀這本書的重點並不在於從裡頭學到了什麼新知,而是瞭解了作者的「主張」之後,回頭思考自己原本的「成見」,接著再去搜尋其他更多證據,來進行「懷疑」式的批判。      橘玲所展示的數據與結論並非真理,只是「現在有這一些數據,可能代表了什麼意思,和過去的成見是存在矛盾的」。透過思考這種矛盾來提升自己,才是閱讀過程中真正有意思的事。      之所以會有「殘酷的真相」,正是因為我們

一直都在自我欺騙,想透過心靈的美化來遮蓋世界的原本面貌,但這顯然是阿Q心態,並不能讓我們走向卓越。人類在演化過程中,一直在對抗來自於內在基因與外在環境的強大推力,這種對抗過程才是人產出價值的真正所在。所以,請別停止懷疑,試著推翻這本書吧。 ◎推薦序2 戳破自我安慰 (林君諭/台北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誠如本書前言所提及,書中所探討的觀點與內容,就當前的書籍市場而言可能並不討喜,不見得能迎合或取悅大多數的讀者客群。但精彩之處在於,作者透過不同章節的案例討論,針對一些我們一直以來深信不疑的觀念,提出不同於流俗的觀察與見地,直指許多殘酷的「真相」。        所謂的真相,是作者採取

一種相對悲觀的立場,輔以收集到的許多資料和數據等加以佐證,挑戰多數人從小就習以為常、耳熟能詳,並且根深柢固的信仰。例如,「社會上人人平等」的觀念。相反地,作者質疑這種既有的虛幻溫馨論調過於天真,以演化的概念提出遺傳的影響力甚鉅,其實不是任憑常民自以為是的努力就能企圖扭轉,甚至是難以改變人生的無奈與可怕。        作者橘玲的剖析讓我想起英國廣播公司BBC近年的一部紀錄片《56 UP》。導演 Michael Apted 從一九六四年開始,一共花了四十九年的時間,針對不同出身的同一群人,以每隔七年拍攝一次的方式,記錄這群人從七歲到六十五歲之間的發展。        紀錄片結果顯示,英國社會中階

級再製現象的穩固與不易跨越,人的付出與努力並不保證能在人生賽局中脫穎而出,遺傳的因素占了絕大部分。這部紀錄片的結果與本書作者的推論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兩者都指出原生家庭及其擁有的資源,對一個人的一輩子影響,世代傳承的力量,幾乎可以從親代就預測子代的地位與各方面的表現。        台大經濟系駱明慶教授在十二年間作了兩次分析「誰是台大學生?」的研究。研究結果發現,這十幾年間學生來源的變化不大,來自雙北的台大生仍占了將近一半的學生數,且台北市大安區仍有相當高比例的台大生。這些台大生的居住地多為房市蛋黃區,普遍社經地位高,並擁有相對優勢。        以上這些醜惡的真相的確令人不勝唏噓,反映出中國

俗諺「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孩子會打洞」的限制難以撼動、難以翻轉。多數人或許寧可退縮地選擇,符應對自己有利的適當謊言而自我滿足,但這些殘酷的現象驅使我們不得不去思考,社會上是否真的存在公平正義。        這是一本有趣的書籍,內容充滿話題性與爭議性,或許會讓您邊讀邊為作者的論述感到訝異心驚。不論贊同作者的看法與否,請讀者們在閱讀時帶著一顆開放的心,並且隨著作者的帶領不斷進行反思,以欣賞的角度,看他如何以不一樣的論點鋪陳,戳破我們長久以來習慣的自我安慰,以及把自己安全地保護在舒適圈裡的習性。 作者序 ◎作者序 致臺灣讀者   我初次到臺灣旅行是在一九九○年代,記得當時 傍晚才抵達桃園

國際機場,轉搭開往市區的客運巴士,然後在連這是哪裡都搞不清楚的地方下車。我一手拿著地圖,無助地徘徊在街頭,明明應該是繁華街區,卻不夠燈火通明,因為商店幾乎都打烊了,加上機車在人行道上呼嘯而過,著實令我詫異不已。後來總算找到飯店,休息片刻後便外出,閒晃到一處有很多攤販的地方。記得我在其中一攤,戰戰兢兢地吃了一碗有放豬內臟(大腸)的麵線(非常美味)。      後來我又數次造訪臺灣,不但搭高鐵去高雄與台南,還去了趟花蓮和太魯閣。進入二十一世紀,台北的模樣完全變了,成了高樓大廈林立的現代化都市。當然,再也沒有看到機車在人行道上呼嘯而過的奇景,這景象猶如快轉著從一九六○年代開始迅速發展的東京風貌。  

    從二十世紀末開始,心理學、遺傳學與腦科學研究急速發展,大大顛覆了迄今關於「人類為何」的普遍認知。《殘酷:不能說的人性真相》這本書就是從這些學問的研究成果中,結集一些非常有趣(或者是令人不太愉快的事)的觀點。若問我為何要做這件事,還請閱讀本書的﹁前言﹂,這樣的研究無關乎種族與國籍,誰都可以這麼做。      加上近年來關於古代人骨DNA的剖析又有新發現,研究結果發現西元前五世紀左右,從朝鮮半島南端來到九州,將稻米與青銅器、鐵器帶到日本的彌生人,其實根源於長江河口區域 。這麼一想,便能明白日本人和臺灣人都是生活在先進國家的「東亞民族」,所以無論是文化方面還是遺傳方面,幾乎沒什麼差異。   

  這本書主要是以在美國進行的研究為根本,為日本讀者寫的書,但應該也很適合臺灣讀者閱讀吧。我想一定能從中體會到閱讀的樂趣。 導讀 ◎前言 演化是門不討喜的學問   恕我直言,這是一本令人不愉快的書,想要以美好心情結束一天的人,最好別閱讀。既然如此,為何我要寫這本書?因為世上需要這樣一本書。   電視、報章雜誌充斥著悅耳的好聽話,出現在媒體上的政治家、學者和評論家,只能說些「好聽的話」和「容易理解的話」。然而,倘若世上只有令人愉快的好事,為何會有這麼多人如此憤怒?看看網絡上的評論,盡是假借「正義」之名的詛咒字眼。   這世界本來就很殘酷又不合理,只需要一行字便能說明理由:雖然人們活

著是為了得到幸福,但並非被設計成能得到幸福。   那麼,是誰「設計」我們呢?就是人們口中的神,但是達爾文告訴世人「神」的真正名字,那就是「演化」。   達爾文的「危險思想」,縱使經過百年也無法被世人理解,直到一九三○年代才因為孟德爾(Gregor Johann Mendel)的遺傳學,再次得到世人的評價,得以說明(儘管有點拐彎抹角)演化的結構。不幸的是,這套理論被納粹曲解誤用,成了消滅猶太人與羅姆人(吉普賽)、精神疾病患者等,「劣質遺傳」的優生學。   悲慘戰爭結束後,這套理論又被扣上「演化論是一門研究自然與生物等,不可思議之處的學問,具有知性的人類另當別論」的帽子,搖身一變成為政壇高舉

的「人道主義」。   然而一九五○年代,詹姆斯.華生(James Dewey Watson)與法蘭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發現DNA的雙股螺旋結構,拿到揭開生命神祕之謎的鑰匙,得以更進一步驗證達爾文的演化論。動物行為學(ethology)是藉由觀察黑猩猩等靈長類動物,證明人類與動物有許多共通點,其實我們並不「特別」,也因此催生出演化生物學、演化生理學。   「現代演化論」的主張如下:不僅身體,人心也被設計成會演化。   倘若如此,便能理解我們的歡喜和悲傷、愛情與憎恨,世上所有事情都在演化這個架構中。於是,現代的演化論在電腦等高科技的急速發展下,融合分子遺傳學、腦科學、遊

戲理論、複雜理論等「新知」,徹底改寫人文科學、社會科學。   這當然不是我的恣意主張,而是專家都知道的常識,但為何日本沒有人向一般讀者說明這些理所當然的事?就算有,也會被抹殺吧。為什麼?因為現代演化論是一門踐踏良知、忤逆情感,令人非常不愉快的學問。   在古代,傳達不幸消息的使者會被斬首,現在也是如此,要是有人說了令眾人不愉快的事,就會被排斥、孤立,因為大家只想看自己想看的東西,只想聽好聽的話,所以知識份子(也就是賢明之人)佯裝不知,認為這樣才是正確的處世態度。   然而,正因為有著「不能說」的超殘酷真相,才能讓這世界變好,希望諸位讀完這本令人不愉快的書後,能夠明白這一點。   再者,

本書論述的事情都有佐證(evidence),想要進一步瞭解的讀者朋友可以參考書後的參考文獻一覽。雖然會以專欄方式補充本文說明不夠充分的地方,但要是覺得繁瑣,先閱讀本文即可。   01、龍生龍,還是歹竹出好筍?(節選) ․反社會人格是「疾病」還是「障礙」? 「犯罪會遺傳」這假設肯定比依存症與精神疾病更令人難以接受,因為這無疑是歧視犯罪者的孩子。然而,始終不承認犯罪與遺傳有關的社會,有時會發生極為殘酷的事。 二○一四年七月二十六日,就讀長崎縣佐世保市某所公立高中的女學生,被班上女同學誘至家中勒斃後,還被砍下遺體的頭部與左手腕。行兇的女學生接受偵訊時,只是淡淡地供稱:「想看看人體內部是什麼模樣

」、「想殺人、分屍」,絲毫未見悔意。 行兇女學生成長於富裕家庭,父親是當地非常知名的律師,但她國中三年級時,母親因病去世,父親再婚後,父女關係惡化。殺人事件發生約莫五個月前,她持金屬球棒毆打睡夢中的父親,導致父親頭蓋骨凹陷,身負重傷。後來父親讓女兒獨居,而她住的地方便成了行兇現場。 根據近代刑法,犯罪一事為犯罪者本身應負的責任,禁止溯及家族以及共同體負連帶責任。精神障礙等無法自負責任的情形,則予以免除刑責,裁定由精神病院收容。 然而,以這樣「罪與罰」的準則看待未成年的重大犯罪事件,便出現許多矛盾。 除非犯罪者被認定腦部病變、精神異常,否則行兇原因都會被歸咎於與環境有關。 若是成人犯罪者,可依自

己的意思選擇環境,但未成年者無法對自己負完全責任,所以只能追究父母的監護之責,別無他法。這般理論的意思是,孩子的環境是父母給予的,亦即父母的教養方式引發犯罪行為。 事實上,事後有許多「有識之士」認為少女之所以犯下滔天大罪,是因為母親去世後,怨恨父親與年輕女性交往、再婚的緣故,甚至提及讓少女獨自生活,與家人分開所產生的「孤獨感」,也是引發殺機的原因。 這位女學生的成績很優秀,但她從小學開始便出現解剖貓,或是在貓食混入異物等不尋常行為。事件發生後,有人供述:「她從國中開始就想殺人。」雖說母親去世一事讓她的身心狀況更糟,但以金屬球棒襲擊睡夢中的父親,顯然是脫序行為。

受僱藥師勞動條件相關法律問題之研究

為了解決自願離職證明怎麼申請的問題,作者林素鳳 這樣論述:

我國受僱藥師自適用勞動基準法至今已有23年,然受僱藥師受到不合理的勞動條件,以致其勞動權益受損之勞資爭議情事頻傳。根據勞動部統計,2019年國內「醫療保健及社會福利服務業」即有903件,其勞資爭議案件之權利事項當中以「工資爭議」最多,其次為「資遣費爭議」。另由司法途徑受理有關受僱藥師之勞資爭議案件,以裁判案由來分析,爭議案件當中以「給付資遣費」最多,其次為「確認僱傭關係」。由此可見我國勞動法令在執行實務上,因勞資地位的不對等,致使受僱藥師面臨諸多勞動條件不足之困境。本文透由文獻分析法與深度訪談法兩種方式,實地瞭解我國診所受僱藥師勞動條件現況與問題、相關法規範與爭點。本研究發現不僅藥師對於自身

的勞動權益及義務相當薄弱;雇主對勞動法令亦存在誤解、因成本考量而不願守法、對法令概念仍然很模糊致遵循能力不足,甚至有知法犯法等執行層面之疏漏。毫無疑問的,勞工行政主管機關亦有勞動檢查人力不足與勞動檢查量能不足之問題,以致無法有效遏止這些診所「慣老闆」違法的情事一再發生。本研究提出之建議如下,期望將來能做為有關單位引用,或是主管機關、政府部門立法或修法之參考。1. 政府或立法機關應修法加重罰則。2. 政府或立法機關應修法,增加雇主故意違反之刑罰。3. 主管機關應增加勞動法的教育講習或課程。4. 主管機關應加強定期對診所實施勞動檢查。5. 勞動法令教育應加入高中職以上必修之通識課程。6.

受僱藥師應團結組織工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