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 伯 特 連篇歌曲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舒 伯 特 連篇歌曲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顏涵銳暨高談音樂編輯小組寫的 舒曼100首經典創作及其故事(附1CD) 和KarlKobald的 藝術歌曲之王:舒伯特傳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ANRE的古典音樂入門:舒伯特:三大連篇歌曲集也說明:不過纖細敏銳的舒伯特所創作出的藝術歌曲,歌曲旋律與鋼琴伴奏都有 ... 而除了『天鵝之歌』,最著名的連篇歌曲還有『美麗的磨坊少女』與『冬之旅』。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華滋出版 和華滋出版所出版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音樂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吳舜文所指導 劉恩心的 柴科夫斯基作品三十七《四季》樂曲內涵與鋼琴指導之探究 (2021),提出舒 伯 特 連篇歌曲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鋼琴作品《四季》、柴科夫斯基、樂曲內涵、鋼琴指導。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鋼琴合作藝術研究所 蘇俐方所指導 陳巍元的 以鋼琴合作藝術者的角度詮釋分析:舒曼聯篇歌曲《女人的愛情與生命》 (2020),提出因為有 舒曼的重點而找出了 舒 伯 特 連篇歌曲的解答。

最後網站『多元藝術鑑賞』課程單元主題:音樂的線條、色彩、空間則補充:舒 曼《鋼琴四重奏Op.47》第三樂章『如歌的行板』 ... 通作歌曲或樂曲形式:舒伯特《魔王》、羅西尼《威 ... 王」,以及大型的「連篇詩歌」(song cycle),例如馬.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舒 伯 特 連篇歌曲,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舒曼100首經典創作及其故事(附1CD)

為了解決舒 伯 特 連篇歌曲的問題,作者顏涵銳暨高談音樂編輯小組 這樣論述:

「舒曼年」閱讀舒曼右手為文、左手寫樂------解讀舒曼的音樂密碼   舒曼是自學而成的天才型音樂家,畢生為音樂奮鬥、努力  但命運之神似乎不怎麼照顧他  在他創作顛峰之際,竟因精神崩潰而中止了音樂之路  而天才與瘋狂,似乎正足以說明他的音樂:天使之音與魔鬼之樂。   今年是舒曼誕生200年紀念年  本書選取 100 首舒曼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涵括民謠小品、舞曲、聲樂曲、器樂曲、協奏曲、交響曲等  展現舒曼的所有創作元素,也顯示了他的整個創作歷程  經由曲目的解說引導,讀者可以輕鬆地進入舒曼的創作世界   本書選取了 100 首舒曼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分別代表了他各個時期的創作風格。   例

如:作品編號Op.6的《大衛聯盟舞曲》是舒曼早期的樂曲,為其創作中最能吐露他內心世界,把他情緒擺盪和分裂性格紀錄得最翔實的一部作品,日後他的精神分裂,甚至也可以在此作中嗅到一點痕跡。此曲的構成,一開始舒曼就很自覺地知道自己要呈現極端對立的性格,因此在寫作上是毫不掩飾,這樣的作法被當時的人視為一種濱臨瘋狂的性格。也因為在當時還沒有人寫出這樣不管調性、節奏和曲趣前後對比都這麼大的組曲,所已頗引人注意。   另如:作品編號Op.16的《克萊斯勒魂》,是他鋼琴獨奏作品中的偉大代表作。舒曼在一八三九年時曾經回顧自己從作品十五到二十的作品,他自承,裡頭他最喜歡的就是《克萊斯勒魂》一曲。此曲是舒曼所有作品中

樂思最跳動不羈,宛如神來之筆的作品。此曲中經常出現不可預期的樂想,在音樂史上堪稱一絕,即使思想如舒曼這般非線性的人,終生也沒有再寫出這麼超脫的作品了。   還有:作品編號Op.97的《降E大調第三號交響曲》,與他的另三首交響曲,至今都是德奧交響曲目中的核心作品。雖然自浪漫派以來,對於舒曼配器法的疑問一直不減,甚至有包括馬勒在內等後世作曲家,對於舒曼交響曲或協奏曲的配器感到不滿意,而逕行加以重新配器的處理,但是,基本上這套曲目是德國管弦樂團技術和美學的重要依賴,也是德國人的驕傲,勢必會永遠被歌頌的。而在這四首交響曲中,又以第三號交響曲「萊茵」在舒曼生命中佔有最具代表性的地位。   可以說,這一百

首作品具現了舒曼的所有創作元素,也顯示了他的整個創作歷程,經由曲目的解說引導,讀者可以輕鬆地進入舒曼的創作世界。 【隨書贈送財團法人奇美文化基金會贊助之舒曼∕布拉姆斯CD】   指揮∕麥家樂 MAK Ka-Lok  俄羅斯佛羅內斯國家交響樂團Voronezh State Symphony Orchestra   曲目:   舒曼.................................................  1. 夢幻曲 選自《兒時情景》 2’56  2.  a小調鋼琴協奏曲 第一樂章 15’00  3. 幻想曲  Fantasiestuck Op.73-1  3’02  

4. 第一號交響曲《春》第二樂章  7’10   布拉姆斯..............................................  5. 降A大調圓舞曲 1’45  6. 搖籃曲 3’23  7. 第一號匈牙利舞曲 3’44  8. 第五號匈牙利舞曲 3’09  9. 第六號匈牙利舞曲 4’13  10.《大學慶典》序曲12’02 作者簡介 顏涵銳   中原大學建築系、輔仁大學譯研所畢業,曾任滾石唱片古典部副理、誠品音樂古典部資深採購、中國時報古典專欄作者、表演藝術現代音樂專欄作者。   著作有《非主流古典CD》(世界文物)、《蕭邦一百名曲》(高談文化)等,譯作有《噬憶之

鯊》(商周)、《黑暗中的天籟:波伽利自傳》(先覺)。

柴科夫斯基作品三十七《四季》樂曲內涵與鋼琴指導之探究

為了解決舒 伯 特 連篇歌曲的問題,作者劉恩心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究俄國音樂家Tchaikovsky作品三十七《四季》的樂曲內涵與鋼琴指導。研究者邀請三位具相關專業之研究參與者,並以自編訪談大綱進行深度訪談,待答問題除論題所揭,尚包含相關演奏及教學經驗。所獲結論如下:一、 演奏者個人求學與演出經驗、生活上的體會,及各種藝術文學的閱歷等,均有助於彈奏的呈現與詮釋。二、 彈奏上的選曲,可依場合的不同選擇各具特色的曲目,例如在比賽中挑選演奏節奏性較強,炫技的月份。三、 教學者可以提供主題式練習或是利用選曲的方式給予學生彈奏作品《四季》。四、 作品《四季》具有精緻細膩的內涵,雖為鋼琴作品,但具備管弦樂聲響配置的效果。五、 作品《四季》所搭配的

詩詞展現了俄國在地的風土民情、自然氣候等,輔以作品更具體的想像,更能貼近Tchaikovsky原有的創作及詮釋。六、 作品《四季》的獨特性在於以不同角度來論,會有不一樣的觀點:以季節與生活來論,《四季》為容易理解且貼近日常的音樂作品之一;以不同的時空地域差異性來論,彈奏《四季》須具備深厚的藝術素養,較能貼近作曲家的創作想法。七、 作品《四季》的曲式與創作背景為最基礎的知識,但不應僅限於此,應拓展至理解每個樂句裡的意義、文學作品的擴充閱讀,相近年代的音樂作品聆賞等亦不可或缺。八、 作品《四季》的彈奏要領中,學生需具備聆聽、分辨音色的能力,以及相當程度的彈奏技巧。九、 作品《四季》的音樂詮

釋包括對於俄國的文學、生活習俗、作曲家創作的風格意義等須有深厚的了解。在閱歷有限的情況下,引導學生利用自身的生活經驗來聯想,可以幫助詮釋更切合作品本身。依據前述結論,研究者就作品《四季》之演奏者、指導者及未來研究者提出相關建議。

藝術歌曲之王:舒伯特傳

為了解決舒 伯 特 連篇歌曲的問題,作者KarlKobald 這樣論述:

獲選台北縣中小學推薦優良圖書 舒伯特,個性浪漫無可救藥,視地位、名聲如浮雲 既是浪漫樂派開山鼻祖,也是古典樂派最後一位巨匠 他為藝術歌曲開疆拓土,號稱「藝術歌曲之王」 宛如天使一般純真、甜美又憂傷的旋律,感動了一代又一代的愛樂者   在短暫31年的歲月中,舒伯特師承古典樂派,又開創了浪漫樂派的先聲。他寫下《野玫瑰》、《聖母頌》、《菩提樹》等六百多首藝術歌曲,以充滿感情的優美旋律,將詩作的意境完美呈現。歌曲之於舒伯特,一如交響曲之於貝多芬,歌劇之於莫札特。因為有舒伯特,藝術歌曲才能從茶餘飯後的消遣音樂中獨立出來,成為能與室內樂相提並論的音樂形式,達到前所未見的藝術境界。   舒伯特一生鮮少離

開維也納,要了解他,就必須了解這個藝文薈萃的城市。那正是維也納的黃金時期的頂點,史稱「畢德麥雅」時期,也是史上三大藝術繁榮的時期之一。此時的維也納剛脫離戰火,到處歌舞升平,詩歌、繪畫、戲劇、音樂等藝術天才輩出,相互激盪。   在這群熱中社交的藝術家中,年輕的舒伯特卻是害羞靦腆,不喜出鋒頭,只愛與朋友相聚。這群好友在經濟上支持他、給予創作的靈感、幫忙推廣他的音樂,號稱為「舒伯特黨」。可以說,沒有「舒伯特黨」,就沒有舒伯特。   想了解舒伯特的心靈,想探索他驚人的創作力與音樂成就,就得深入他的生活、友人與畢德麥雅時期的藝術與文化,才能窺得全貌。 本書特色   1.舒伯特傳記中的重量級作品,由舒伯特

專家、奧地利國家藝術科學院院長執筆。   2.捨棄傳統編年史式的傳記寫作方式,改以主題寫作的方式,介紹舒伯特的成長、作品、友人、時代背景,讓您在讀懂舒伯特的同時,也讀懂了維也納的黃金時期──「畢德麥雅」時代。 作者簡介 卡爾.柯巴爾德(Karl Kobald)   著名音樂作家,1918年任奧地利教育部音樂顧問,1932-1938年擔任奧地利國家藝術科學院院長。舒伯特專家。

以鋼琴合作藝術者的角度詮釋分析:舒曼聯篇歌曲《女人的愛情與生命》

為了解決舒 伯 特 連篇歌曲的問題,作者陳巍元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究分析舒曼(Robert Schumann, 1810-1856)連篇歌曲《女人的愛情與生命》,將以舒曼的生平、詩人夏米索(Adelbert von Chamisso, 1781-1838)、舒曼創作藝術歌曲的特色、個人詮釋及分析,這幾個章節分別介紹此連篇歌曲。 舒曼連篇歌曲《女人的愛情與生命》使用德國詩人夏米索的詩,譜寫了包含了八首曲子,旨在敘述一位少女一生對愛情各階的心境,從暗戀、明戀、相戀、訂婚、結婚、懷孕、為人母至喪夫,細膩的描繪出女人對愛情充滿感恩和忠誠,也是他對克拉拉未來一同生活的想法。本論文是從鋼琴合作者的角度,研究舒曼是如何以聲樂與鋼琴呈現出女人的一

生,並經由文獻上所記載的書信以及夏米索的詩詞,深入舒曼的背景、創作以及內心,進而與自己的詮釋做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