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札特晚年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莫札特晚年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unknow寫的 歌劇經典1 莫札特:魔笛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音樂學系 崔勝震所指導 楊尹的 楊尹女高音獨唱會作品分析研究 (2020),提出莫札特晚年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普賽爾、狄帕克、哈恩、貝里尼、蕭泰然、阿爾蒂提、荀白克、小約翰史特勞斯。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莫札特晚年,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歌劇經典1 莫札特:魔笛

為了解決莫札特晚年的問題,作者unknow 這樣論述:

具有「共濟會」思想的《魔笛》,是莫札特晚年的作品。創作《魔笛》時,即使身體狀況十分不佳,他仍然使盡渾身解數,將義大利正歌劇的花腔詠嘆調、抒情詠嘆調,德國歌唱劇裡的小曲及插科打諢的對白等,融合得天衣無縫、合情合理。因此,《魔笛》可算是莫札特「最後一滴濃濃的鮮血」!莫札特在彌留之際,還用懷錶掐算正在演出的《魔笛》此刻進行到哪一場:「聽!約瑟芬唱出了她的高音F,而且在降B上堅持住了……」這位年僅36歲的音樂天才,就這樣在他的「藝術聖殿」中離開了人間。

莫札特晚年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今天非常開心和洪健鈞老師合作,
相信大家已經被他圈粉圈到不行😂
馬上讓我熱騰騰奉上老師的粉專❤️
https://m.facebook.com/chienchunhungflute/
大家請笑納😂
這邊也在附上洪健鈞老師本集演奏的曲目介紹🎵
(撰文:洪健鈞)

W. A. Mozart: Flute Concerto in D major, KV. 314, 3rd Movement.

此首協奏曲為音樂神童莫札特為長笛所譜寫的經典曲目之一。據說莫札特本人並沒有很喜歡長笛這個樂器,為長笛譜寫的曲子為數不多。但迫於生計,當時在一位荷蘭長笛演奏家Ferdinand Dejean的委託之下,才譜寫了幾首,且並未完成受託的所有曲目。其中,莫札特將雙簧管的C大調協奏曲直接移調以及小幅度修改,便誕生了這首D大調長笛協奏曲。即便如此,它仍然是音樂史上最重要、最有藝術價值的曲目之一,其中的第三樂章輪旋曲,輕快且朗朗上口的旋律,更是經典中的經典。


A. Jolivet: Flute Concerto No.1, Allegro risoluto.

Jolivet為20世紀法國作曲家,喜歡使用無調性以及東方曲調為元素創作。其為長笛所寫的獨奏曲、奏鳴曲、協奏曲、還有「里諾之歌」,皆極具挑戰性,都是長笛的必學曲目。此協奏曲為Jolivet寫給長笛大師Jean-Pierre Rampal(朗帕爾)的作品,高難度的演奏技巧讓此曲變成國際比賽的超熱門曲目。


C. Nielsen: Flute Concerto, 1st Movement.

丹麥作曲家尼爾森被推崇為丹麥最重要的音樂家,也是十九至二十世紀北歐最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而這首長笛協奏曲為尼爾森晚年的代表作。當時尼爾森欣賞了知名的室內樂團「哥本哈根木管五重奏」的演奏後,驚為天人,便承諾要為五重奏中的每個樂器各譜寫一首協奏曲,可惜最後因病只完成了長笛協奏曲以及單簧管協奏曲。此曲曲風生動幽默、充滿驚奇,如同幻想曲一般。日後以其名舉辦的長笛最大型比賽:「尼爾森長笛大賽」中更形成傳統,參賽者在決賽必須演奏此曲為壓軸。

C.P.E. Bach: Flute Concerto in D minor, Wq. 22, 3rd Movement.

C.P.E. Bach 為音樂之父巴哈的次子,也是他眾多子女之中最有名的一個,立足於巴洛克與古典樂派的轉捩點,他的作品風格大膽創新、旋律線條優美典雅,無論是內容以及形式上,都為之後的古典樂派開創了先驅。此首D小調長笛協奏曲為C.P.E. Bach最著名的曲目之一,除了艱深的技巧外,其豐富的色彩以及聲響效果,讓這首曲子到現在還是炙手可熱的比賽、音樂會曲目。

J. Ibert: Flute Concerto, 1st Movement.

Ibert為法國知名作曲家,在其相當多元的作品中,為管樂所做的作品更是其巔峰之作,音樂風格簡潔生動,線條清晰。此長笛協奏曲當時是獻給法國長笛名家Marcel Moyce的作品,並由他進行首演。精彩萬分且極具效果與張力的特點更讓它成為最重要、最熱門的長笛曲目之一。



Bonus:

C. Reinecke: Flute Concerto in D major, Op. 283, 2nd Movement.




http://bit.ly/訂閱江老師
我是江老師IG https://bit.ly/iamteacherchiangIG
我是江老師FB https://bit.ly/iamteacherchiangFB
我是江老師YT https://bit.ly/iamteacherchiangYT
合作訊息聯絡,或是寫信給我:[email protected]

#協奏曲 #長笛 #流浪動物 #罰錢 #我是江老師

楊尹女高音獨唱會作品分析研究

為了解決莫札特晚年的問題,作者楊尹 這樣論述:

此論文包含兩部分:第一部分為「畢業音樂會」,與第二部分「碩士學位音樂會」,此兩場音樂會之演出曲目及樂曲解說如下。109年12月20日 畢業音樂會演出曲目包含:亨利‧珀璱珥(1659-1695):若音樂是愛情的食糧、當我長眠地下,選自歌劇《蒂朵與埃艾內亞斯》;亨利‧狄芭克(1848-1933):悲傷之歌、遨遊、芙蒂蕾;雷納爾多‧哈恩(1874-1947):如果我的歌有翅膀、五月、迷戀;溫琴佐‧貝里尼(1801-1835):他那溫柔的聲音,選自歌劇《清教徒》;蕭泰然(1938-2015):一支草、上美的花、百合之歌;路易吉·阿爾帝堤(1822-1903):吻;阿諾·荀白克(1874-1951):

緩慢華爾滋,選自斯基卡內德的《阿卡迪亞之鏡》;小約翰·施特勞斯(1825-1899):春之聲圓舞曲。108年12月22日 碩士學位音樂會演出曲目包含:孟德爾頌(1809-1847):聽哪,以色列;董尼才悌(1797-1848):我想在海邊建造一座房子;舒伯特(1797-1828):愛的嗟嘆、水上之歌;理查史特勞斯(1864-1949):奉獻;浦朗克(1899-1963):為和平祈禱、愛的小徑;莫札特(1756-1791):晚年的心情;羅西尼(1792-1868):阿爾卑斯的牧羊女;舒曼(1810-1856):獻詞;寶琳(1821-1910)啊!神哪;德爾阿夸(1856-1930):田園詩;中國

民歌:燕子、百靈鳥,你這美妙的歌手;古諾(1818-1893):我願活在夢中,選自歌劇《羅密歐與茱麗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