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高商師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大仁科技大學 環境與職業安全衛生系環境管理碩士班 李育儒所指導 余秉豐的 海洋環境教育對大學生知識、態度與行為之研究 (2021),提出華南高商師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海洋環境知識、海洋環境態度、海洋環境行為、海洋環境教育。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自然科學教育學系 熊召弟、周金城所指導 陳美卿的 國民小學能源教育支持系統、教學策略與 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 (2019),提出因為有 能源教育、支持系統、教學策略、學習成效的重點而找出了 華南高商師資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華南高商師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海洋環境教育對大學生知識、態度與行為之研究

為了解決華南高商師資的問題,作者余秉豐 這樣論述:

環境教育對大學生進行海洋環境保護相關學習,探討海洋環境教育教學對大學生之海洋環境知識、態度及行為的影響程度。使學生有充足的海洋環境認識,及栽培學生擁有對海洋環境的興趣及維護責任,並增強對海洋環境保護的行為。本研究方法採用「準實驗研究法」,以敘述統計、t檢定、單因子變數分析及皮爾森績差相關、迴歸分析等統計方式,探討學生經過海洋環境教學後,有無提升海洋環境知識、態度與行為,及背景變項有無影響海洋環境之差異。研究對象為屏東縣大仁科技大學109學年度環境與職業安全衛生系之學生,一年級為控制組、三年級為實驗組。海洋環境教學活動實驗組進行12節課的教學,控制組則不進行教學活動。在未進行教學活動前,兩組學

生實施前測問卷調查,教學活動結束後實施後測問卷調查。研究結果如下:1. 經過教學發現,後測實驗組在海洋環境知識得分上顯著高於控制組。而海洋環境態度與行為雖無顯著差異,但進一部分析發現在文化態度與行為是實驗組顯著高於控制組,本研究顯示,海洋環境教育教學活動有助於提升實驗組的海洋環境知識。2. 臨海地區與非臨海地區會影響學生在海洋環境知識上的表現。3. 是否喜歡到海邊遊玩會影響學生在海洋環境知識與海洋環境行為上的表現。4. 上課的過程中,老師提到海洋知識的次數會影響學生在海洋環境行為上的表現。5. 是否喜歡海洋會影響學生在海洋環境知識與海洋環境行為上的表現。6. 過去一年到海邊的次數無

法影響學生在海洋環境知識、海洋環境態度與海洋環境行為上的表現。綜合以上結果,希望給所有相關海洋環境教育的研究者及老師參考及建議,以增進海洋環境教育的成效。關鍵字:海洋環境知識、海洋環境態度、海洋環境行為、海洋環境教育

國民小學能源教育支持系統、教學策略與 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

為了解決華南高商師資的問題,作者陳美卿 這樣論述:

本研究探討國民小學實施能源教育其支持系統、教學策略與學習成效之現況、差異及其關係。研究對象為參與「教育部能源科技人才培育計畫」第二期(2014-2017年),12所推動學校(國小)其中10所的校長、主任、組長、教師共45位進行教師問卷調查,及學生408位學習成效測驗與問卷調查,同時對其中7位來自不同學校的行政人員進行深度訪談。調查結果透過統計分析,輔以訪談資料交叉比對,所得結論如下:一、教師對能源教育支持系統的滿意度由高至低依序為「校內行政支持」、「專業成長之規畫方案」、「資源規畫方案」。二、教師能源教育教學策略形態得分由高至低依序為「講述式導向」、「STEM導向」、「探究式導向」,且教學策

略形態各向度之間達顯著差異。三、在能源教育學習成效上,教師對學生學習成效中的「能源認知」是和「能源態度」與「能源行為」都有正相關,且達顯著水準。學生的「能源認知」與「能源態度」之間呈現中度正相關,且達顯著水準。「教師對學生學習成效評估」與「學生的學習成效」在能源行為方面呈現中度正相關,且達顯著水準。四、不同學校背景變項上,不同學校規模之能源教育在支持系統、教學策略、學習成效整體暨各向度上皆無顯著差異存在。但在不同學校區域之能源教育在學習成效,「直轄市」之學習成效平均數高於「一般縣市」,且達顯著差異。五、不同教師背景變項上,教師的不同專業背景、不同教育程度與不同職務之能源教育在各向度皆無顯著差異

存在。另參與計畫成員,針對計畫推動與執行困難提出之建議,彙整如後,以俾後續能源教育相關研究及學校推動能源教育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