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瑟同義詞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成人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 何青蓉所指導 陳鳳貞的 國中中輟生就讀國中補校適應情形之研究 (2003),提出蕭瑟同義詞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國中中輟生、國中補校、適應情形。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蕭瑟同義詞,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國中中輟生就讀國中補校適應情形之研究

為了解決蕭瑟同義詞的問題,作者陳鳳貞 這樣論述:

國中中輟生不愛讀書,上課睡覺的鮮活景象。猶如千百年來,因為晝寢而被孔老夫子罵為「朽木不可雕」的宰我般深植人心。而中輟生復學國中補校後仍然頻見周公的情景,不禁令人慨歎!「日也睏、眠也睏,難道中輟生真的這樣愛睏嗎?(台語)」。此現象是否足以說明國中中輟生是不喜歡學習的一群?課業表現不佳是否為學習適應不良的同義詞?中輟行為是否為學習適應不良的明證?簡言之,研究者關切的是,究竟國中中輟生為何遠離學校?中輟後復學國中補校的學校生活適應情形為何?如此的關切其來有自,因為對於心智未臻成熟的國中中輟生而言,中輟意味著學習中斷,猶如被暴風雨斲傷的枝椏,滿目蕭瑟,了無生氣。而中輟後復學國中補校的中輟生,是否宛如

重新吐出的新綠,生意盎然,更是研究者衷心期待的榮景! 在識字教育未受教育當局重視的社會背景下,國民補習教育品質堪虞,基於成人識字教育理念的萌發及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激發等研究動機,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生經由中輟生活事件,復學至國中補校後的適應情形。本研究目的為瞭解國中中輟生輟學經驗、探討國中中輟生復學就讀國中補校的適應情形及分析國中中輟生的學習影響因素與社會脈絡的關係。根據研究結論,提供具體建議,作為成人教育工作者對於中輟生就讀國中補校課程規劃、教學方法與學習輔導之參考。 本研究採質性的個案研究法,共有七個個案。經研究設計與實施,獲致結論如下:分為中輟經驗方

面、補校及生活經驗方面及學習影響因素與社會脈絡方面等三層面。 一、 在中輟經驗方面: (一) 國中中輟生復學補校多與師長的建議有關。 (二) 中輟生遠離學校的因素有個人因素、家庭因素、學校因素、社會因素及其他因素,而中輟歸因則非單一性。 (三) 國中中輟生的學習障礙可略分為意向障礙、機構障礙及情境障礙,而學習障礙間互相影響,且因學習階段不同而有不同的障礙。 (四) 國中中輟生的意向障礙與個人的低自我概念有關。 (五) 國中輟生的中輟意向可略分為志願性輟學及非志願性輟學,而多為

非志願性輟學。 (六) 中輟事件對中輟生的影響程度雖人而異,但因刑事案件中輟的學生的道德標準認知有改變。 二、 補校及生活經驗方面: (一) 中輟生對補校的看法普遍認為比日間適合他們。 (二) 國中中輟生不是不喜歡學習,而是抗拒學校的學習文化。 (三) 中輟生對教育、學校、學習及文憑的看法多元:包含職業取向、人文取向、博雅取向、解放取向。 (四) 國中中輟生學習動機多為被動的外在性,但是亦有主動的內在性。 (五) 補校老師對國中中輟生的看法,傾向於給他們一

個學習的機會。 (六) 中輟生升學意向一致,希望能繼續升學,但多以唸高職為主 三、 學習影響因素與社會脈絡方面: (一) 國中中輟生對教育、學習、文憑的看法,受到家庭及社會背景的影響。 (二) 國中中輟生中多數為單親家庭子女,但是中輟生卻不必然是單親家庭子女。 (三) 國中中輟生可能因為家庭功能不良,親子關係有疏離的現象存在。 (四) 國中中輟生有日夜顛倒的現象,且作息受同儕因素影響頗深。 (五) 國中中輟生社會化程度異質,具有異於或相似於日間學生的國中學

生氣質。 (六) 國中中輟生與補校老師及同學的互動較少,師生、同儕關係有疏離的現象存在。 本研究建議如下: 一、 重視中輟生就讀補校的現象:可就中輟觀念導正、在教育機會均等、在學習方案規劃、在輔導安置介入等方面處理。 二、 關懷中輟生暫讀補校的學習生活適應:可就學習適應方面、人際關係方面和生活控制力方面而為之。 三、 促進國中補校的轉型與定位:可就觀念更張、制度興革、課程創新和教師素養的增進而予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