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調色表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藍色調色表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GuyDeutscher寫的 換了語言,就換了腦袋:從荷馬史詩到達爾文,語言如何影響我們的思想、行為與認知 和ShaunSwanson的 鳳凰城之光UFO的化身:雅耶奧星的艾叔華傳訊紀錄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色碼表&顏色調色盤|ToolsKK線上工具網也說明:最多、超齊全!各種色碼表,顏色代碼一覽,無論想要紅色、藍色、黃色、綠色、咖啡色、黑色、橘色、粉色、綠色通通有,還有線上色盤任你調配色彩.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貓頭鷹 和橡實文化所出版 。

臺北市立大學 視覺藝術學系 蕭惠君所指導 彭翊凡的 鳴啼之鳥不展翅:彭翊凡創作論述 (2020),提出藍色調色表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自我認同、社會期待、角色衝突、翔鳥。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中國文學系所 林仁昱所指導 歐陽興儀的 兒童文學創作家的成長記憶書寫——以林良、曹俊彥為例 (2019),提出因為有 林良、曹俊彥、童年生活、成長、記憶的重點而找出了 藍色調色表的解答。

最後網站色碼表 - Wibibi 網頁設計教學百科則補充:#FFF2F2 #FFE8E8 #FFDEDE #FFD4D4 #FFC9C9 #FFBFBF #FFB5B5 #FFABAB #FFA1A1 #FF9696 #FF8C8C #FF8282 #FF7878 #FF6E6E #FF6363 #FF5959 #FF5F5F #FF4545 #FF3B3B #FF3030 #FF2626 #FF1C1C #FF1212 #FF0000 #F50000 #F00000 #EB0000 #E60000 #E00000 #DB0000 #D60000 #D10000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藍色調色表,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換了語言,就換了腦袋:從荷馬史詩到達爾文,語言如何影響我們的思想、行為與認知

為了解決藍色調色表的問題,作者GuyDeutscher 這樣論述:

語言是種本能嗎? 文法規則早已寫在我們的DNA裡了嗎? 語言是否會影響我們的思考方式呢?     常有人說,一個國家的語言,反映了該國的文化、心靈和思維模式。比如: *古希臘人覺得羊是紫色,蜂蜜是綠色,是否他們無法分辨顏色? *澳洲某部落不說前後左右,只講東西南北,是否他們缺乏方向感? *德語的秩序感讓德國人的思想如此井然有序? *聲調優美曼妙的法語,是讓法國人如此浪漫的原因? *只要比較葡萄牙溫潤的聲音與西班牙語的艱澀音調,就能理解這兩個民族的性格差異?   那麼,換個語言,我們就會擁有不一樣的世界觀嗎?   ◎ BBC山謬強森獎、英國皇家學會溫頓科學獎入圍作品 ◎《紐約時報》、《經濟學

人》、《金融時報》年度最佳讀物 ◎ 已售出十四國版權, Amazon讀者四顆星推薦 ✽舊版書名為《小心,別踩到我北方的腳!》,本次改版: 1. 配合書中多種外文舉例,改橫式排法,全書重新編排校對 2. 書末注釋,逐一編號插入內文,方便讀者查找 3. 新增索引查詢   過去兩百年間,這個擾人卻又迷人的問題在學界中掀起大戰。語言的影響力曾攀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峰,語言學家們一度認為語言就是我們思考的局限,歷經長久激烈的論戰,當今語言學的主流看法認為語言對我們的影響事實上是微乎其微。   著名語言學家多徹在這本書一反當今公認的看法,認為這個問題的答案絕對是「會!」,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例子看到,不同的語

言不但會影響說話者所著重的資訊,也會間接影響到我們感知世界與記憶的方式:   1. 跟澳洲某一原住民溝通時,你可能需要隨身攜帶羅盤,因為他們所用的語言中不存在「前後左右」的相對位置,而只使用「東西南北」的絕對位置,因此他們可能會說:「請往東邊坐一點」、「舉起你北方的腳向你手的南方移動」,這樣的語言使得此族人自小便擁有超人般的方位辨識系統,如同擁有絕對音感一般,不論身處何時何地,他們永遠都知道北方在哪裡。   2. 在許多語言中(如德語、法語、西班牙語等),名詞會區分為陰性與陽性,同一個字,例如「橋」在西班牙語中為陽性,德語中則為陰性,因此西班牙人在形容橋的時候,常會說「沉穩的、有力量的」,而德

國人則常用「優雅、美麗的」的形容詞。這種傾向不僅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了語言使用者的偏好,在許多文學作品中更可見一斑。   3. 在某些印地安語言中,「藍色」與「綠色」都是同一個字,而在俄語中,被我們認為同樣都屬於藍色調的「深藍」與「淺藍」是完全不同的字,而研究顯示,這些人的色彩視覺經驗可能真的與我們有些不同……   本書將會帶領你穿越時空,從古希臘的荷馬到十九世紀的達爾文,從蠻荒野人到白袍科學家,多徹在書中綜觀語言學兩世紀的發展歷程,以極其豐富的有趣實例,向我們展示不同語言的特殊性,深入探討許多有關語言、文化和大腦的勁爆問題,並藉此告訴我們:語言對我們的影響,也許比你想像中的要來得更多、更令人驚奇

! ◎南方朔(知名作家、評論家)專文導讀   ◎各界好評   本書閱讀起來猶如偵探小說尋找答案般精彩,也樹立了語言學科普書寫逸趣橫生的典範。──江文瑜/國立臺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教授   作者以博古知今的知識背景,以及機智中帶著辛辣的筆觸,帶領讀者走進語言學研究裡迷人而深刻的歷史公案,抽絲剝繭地探討語言、思想、大腦和文化間錯綜複雜的關係。──鄭凱元/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心智研究所教授   就算你完全不懂語言學,也可以享受這本書!──《新科學人》雜誌

藍色調色表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越式牛肉河是結合了中國河粉和法國牛骨湯的中法混血兒。最初由越南難民帶來香港,逐漸演變成為本地最受歡迎的越式美食之一。
近年坊間掀起一片越南牛河的熱潮,由過江龍到食家開設的專門店都有。作為越南河的粉絲,又怎可以錯過以下這幾間最新的人氣代表。

編輯:黎詠詩

評分:3.9

蔡瀾Pho
地址:中環威靈頓街15-25號UG樓
電話:2325 9117
營業時間:8am-12mn
詳情: http://bit.ly/2L7Acyj

全城注目的新店。蔡瀾愛吃越南牛肉粉,愛到最近以自己名字開店。請來澳洲墨爾本勇記的廚師監督,每日以五十斤澳洲牛骨頭、牛肉和香料熬湯,確保湯底入口清鮮。為保持河粉的韌度,更在店內自設製粉機,每日新鮮製作,米香鮮活,河粉幼身,滑溜非常。


評分:3

越蘆越南牛肉粉
地址:上環皇后大道西2-12號聯發商業中心地下B鋪
電話:2782 7999
營業時間:11:30am-11pm
詳情: http://bit.ly/2m9UtbA

門面搶眼,裝潢型格,一室湖水藍色調,感覺舒適,像Café多過像越南菜館。招牌菜是生牛肉牛腩河粉,湯底清甜,但吃罷有點口渴,河粉一般,勝在牛肉和牛腩有肉味。

評分:3.4

Pho Metro
地址:銅鑼灣蘭芳道17號地鋪
電話:2242 2264
營業時間:11:30am-9:30pm
詳情: http://bit.ly/2L9JMAG


多倫多過江龍,在當地甚有名氣,被譽為「Best Pho in Markham」。曾在該店工作的廚師Andrew,因為太喜歡她的出品,回流香港後,決定跟朋友合作,並購入版權,把她帶來港。
牛肉河粉是主打之一,每日親自去街市購買食材。牛骨湯有水準,湯清味濃,跟加拿大的味道不相伯仲。

評分:3.4

Pho Up
地址:中環荷李活道39-43號安樂樓地下C號鋪
電話:2603 5208
營業時間:12nn-10:30pm
詳情: http://bit.ly/2KX1H0B

門面吸睛,餐廳環境也舒適。不過,店子最引人入勝的地方是,大廚採用慢煮方法,去煮牛河湯裏面的牛尾和牛腩。肉質比其他店做的嫩滑,加上湯底香濃,風格獨一無二。

評分:3

Fûhn
地址:銅鑼灣駱克道459-461號The L.Square 1樓
電話:2219 8328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四12nn-10:30pm
星期五至六12nn-4am
星期日12nn-10:30pm
詳情: http://bit.ly/2KPY9hL

創辦人在溫哥華出生,對當地的越南牛肉河情有獨鍾。決心將這種北美式風格帶來香港。
根據當地的做法,牛肉粉有不同的分量可供選擇,由正常、大、加大到再加大的都有。因熬湯採用的水經過四層過濾,口感清而不油,上桌前還會加上幾滴用牛肉做出來的油,令味道更香濃。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鳴啼之鳥不展翅:彭翊凡創作論述

為了解決藍色調色表的問題,作者彭翊凡 這樣論述:

摘要本篇論文紀錄筆者在研究所時期的創作與分析。全篇分為四個章節,第一章為創作背景、動機與目的;第二章探討與系列創作有關的學理文獻;第三章為系列創作的介紹與理念分析;第四章為創作過程的結語與未來展望。本創作分為兩個系列:(一)籠中鳥的白日夢(二)鳴啼之鳥不展翅,共18幅。對應筆者在畢業之際,因學生身份即將轉換,所產生了各式各樣的內心變化與發展,並以此為題材進行創作,藉由夢、翔鳥與女孩的符號,象徵自我認同、社會期待、角色衝突對自我的影響。進行漫長的自我對話與記錄解析的過程後,最終坦然接受自己的內心狀態,並釐清自我衝突的原因和問題所在。

鳳凰城之光UFO的化身:雅耶奧星的艾叔華傳訊紀錄

為了解決藍色調色表的問題,作者ShaunSwanson 這樣論述:

地球人與外星人相見歡的日子,倒數計時中! 2012年,宇宙聯盟已經解除了地球與外星人之間的隔離 只要你有意願,就可能遇見外星人!     【當你開始閱讀本書,你的頻率就會開始改變、揚升!】     1997年3月13日,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鳳凰城等地   超過七千人陸續目擊到由光點排列而成的V形巨大不明飛行物體   它無聲地在高空盤旋又飛行而過   是歷史上少有的集體目擊UFO事件!     這正是雅耶奧星的艾叔華與其他外星家族一同具體化現的傑作   目的是為了向地球人提示外星家族的存在     艾叔華想要告訴我們:   外星家族願意幫助地球人變得更與「一切萬有」(All ¬That Is)

合而為一   領悟到「自己原本就是恢弘壯麗且充滿愛意的存有」     艾叔華:當我們興起某個要盤旋在某個特定城市上空的想法時,就像在二○○七年和一九九七年,我們兩度盤旋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上空,那是被認為很有價值的事。時機是恰當的。地球上的集體意識已經同意了這件事,或許是在超意識層次上。……我們一直選擇以你們集體同意或許是最恰當的方式出現,參與重新覺醒的過程,使你們的社會認識到自己的祖先、自己的家族,或說是自己的星際家族。……我們知道,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會與實體形相的地球人類接觸和互動。面對面接觸,眼對眼接觸,我們可以實際上有物質身體的接觸。這還不會馬上發生,但是時機很快就會到了。……你們的

社會,大約是從你們時間的現在開始一百二十五年,將會非常精通且非常全面地理解時間旅行的概念,而且一定能夠進行時間回溯。     ‧地球人的DNA裡,至少融合了七種外星種族?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之後,地球人與外星人之間的隔離令結束了?   ‧想像力是地球人敞開來與外星人和平接觸的關鍵?   ‧爭戰心態局限了地球人在行星之外的旅行距離?   ‧地球人是在自己創造的「鬼屋」裡玩耍?   ‧「放出什麼就得回什麼」是創造的第三定律?   ‧地球人為什麼創造「你的造物主在你之外」的幻相?   ‧雅耶奧人對自己所創造和體驗到的一切負責?   ‧「與對方同在」就是雅耶奧人的交換禮物?   ‧雅耶奧人從A點旅

行到Z點的速度,比眨眼還要快?   ‧雅耶奧人攝取食物是為了與大自然互動?     ◎艾叔華與雅耶奧文明   雅耶奧人具有地球人的部分基因,體型跟地球人差不多,有著一雙大眼睛、小耳朵和尖下巴。他們的瞳孔是藍色調,而且具有發光和彩虹的特性;眼睛上方有一個像是隱形眼鏡的防護罩,功能類似太陽眼鏡。他們沒有睫毛,嘴巴周圍也沒有嘴唇,全身上下都有細小的絨毛,平常不穿衣服,因為他們的身體能發出特定的頻率,像恆溫器那樣讓周圍維持舒適的溫度和環境狀態。他們還可以透過改變頻率的方式,瞬間轉換所在的時空。     艾叔華(Ishuwa)是來自雅耶奧文明的人類。他是星際探險家兼幾個銀河文明的翻譯員。而雅耶奧文明(t

he Yahyel)可能會成為第一個在地球上與我們當面、和平、歡喜地公開相會,並且與我們當前和未來世代建立起互惠互利關係的外星文明。他們重視生命,珍惜彼此,而且隨時盡其所能地相互滋養。     雅耶奧文明與他們的美麗星球,以及星球上的所有生命形式和睦共處。他們相互和諧地生活在一起。雅耶奧人正在幫助我們回憶起如何與地球和諧共處,在我們存在的一切層面如何相互和諧地生活在一起。他們從外太空帶來永恆的知識,幫助我們了解如何充分地享受我們的生活空間和心的內在空間,領悟到「我們本是恢弘壯麗且充滿愛意的存有」。     與艾叔華對話的傑佛森‧維斯卡迪是地球人,本書中的大量信息是他們進行外星人與地球人對話的結

果。本書所記載的對話發生在2009年7月14日至2009年11月5日之間。每次對話期間,傑佛森‧維斯卡迪都在加州的舊金山,而傳達艾叔華信息的通靈人肖恩‧斯旺森則在夏威夷的茂伊島。     ◎其他星球的生命形式   艾叔華:我們有一些動物很類似你們世界的長頸鹿。身上的顏色不像你們世界的長頸鹿是柔和的棕色和黃色,而是偏向彩虹般的紫色,帶點白色,偶爾有些橙色。有些具有變色能力,可以顯現出與你們世界的長頸鹿相似的顏色。……我喜歡最常到處滾來滾去的那一種。牠是非常龐大的動物,大小大約是五公里。牠很圓,也很輕,能夠飄離地面,飄浮到大約十五英尺的高度,而且在飄浮大約一分鐘之後,通常會下降回到地面上。當牠那麼

做的時候,我可以到牠的下方,搔牠的癢。牠具有非常柔軟的組織,在接觸到我們的手指頭時,還會改變顏色,而且牠似乎享受那樣的接觸。……你們會喜歡天狼星附近,赫利俄斯星群裡的一顆行星。它有一座非常大的雨林。那裡非常多姿多彩!樹木的顏色很橘,帶些紫色、黃色、綠色和藍色。在這片雨林中,綠色並不是樹木葉子的主要顏色。當雨滴滴答答地落在雨林中的土地上時,雨滴唱的歌是多種語言的。     ◎地球人的黑暗鬼屋   艾叔華:我們認為,地球人具有遼闊而強大的想像力,讓他們可以做到「關掉光」,在自己創造的「鬼屋」之中玩耍,可以在對某些人來說是「恐怖廳」的房間裡,因「嚇人的小生物」而跳開。我們讚賞、理解,而且明白這些想法

只是你們許多人選擇在你們的世界上創造的體驗,為的是看見你們可以多麼的「黑暗」。只是從你們如何體驗自己的角度,就可以明白你們可以偏離自己的實際本質到什麼程度。當然,你們永遠不會是真正「黑暗的」,永遠不會斷離你們真正浩瀚的知識和理解。……我們絕不會在任何意義上,認為「黑暗」是較少的或非聖潔的,「黑暗」只是因為人類沒有覺察到自己真實、浩瀚、美麗、喜樂的本質。地球上的人類,只是選擇了去創造超巨量的體驗,那些體驗可以被標記成「黑暗」,因為人類在經歷這類體驗時,並不知道自己的實相就是「造物主」,他們實際上是多麼優美而強大。他們經常覺得自己好像很無助,或是聽命於自身之外的某股力道,而那股力道決定了他們的未來

、他們的命運,導致他們似乎經常放棄自己的力量,讓他們在黑暗中感知到在自身之外的力道。     ◎地球人的雙筒望遠鏡   艾叔華:你們的身體和信念系統在某種意義上,就像是一副雙筒望遠鏡。雙筒望遠鏡使你們可以聚焦在山坡或風景的特定部分,那麼一來,你們就看不見整座山脈或周圍的整片風景。在生命的無限景觀中,你們只是體驗到透過雙筒望遠鏡在視覺上聚焦的那些部分。你們只體驗到你們相信的部分,因此聚焦在那個部分,而且因為那麼做,你們可能會無法覺知到整個鄉間的遼闊浩瀚,那是在雙眼之外,在你們身體的生物存在的雙筒望遠鏡視野之外。……依據你們如何在這間「鬼屋」裡創造歡樂和痛苦的感知,在這個「光」似乎欠缺的「黑暗」領

域裡,在你們看不見整個「鄉間」的地方,因為你們長久以來一直用「信念和身體生物學的雙筒望遠鏡」來聚焦,只聚焦在生命潛力之鄉間的某個元件,那裡沒有許多的「光」,沒有許多「你們真正是誰」的信息,因此,沒有全然覺知到你們的內在本質的真實景觀。     ◎地球人與外星人的會面   艾叔華:有許多能量滿滿的機會,許多窗口為了令人振奮的改變而大大敞開。那個時間已經開始了。……在逐漸導入二○一二年之前已有許多年,而在你們日曆上的分界點過後,還會有好些年,在這段期間,這扇邀請和支持意識改變契機的窗口,都會為你們的世界而存在。關於二○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宇宙聯盟集體已經做出一項決定,擬訂了一份協議,從我們的視角

看,在那個日期當天,就可以與你們世界的人們公開接觸。……在你們的世界裡,有許多事正在改變和擴展,已經持續了好幾年,而在那個日期之後,也會繼續進行下去。……地球人類意識的主要焦點是,在自身之外尋找方向,在自身之外尋找造物主,願意以死去取悅那被認定是自身之外的造物主。……如果在任何時候,來自我們世界的某人,以某種物質方式進入你們人類的顯意識覺知中,那個人類就會立即跑到那個外星人面前,認為它就像神一樣,是神一樣的存在體。這種行為是地球人帶著莫大的焦點和能量完成的,所以在我們看來,如果要讓你們回歸領悟到「你們就是自己的造物主」,那麼我們絕不能實際在場。造物主的身分在你們之內,而體認到那一點的能力,必須

來自於你們的內在。所以我們必須離開那個物質實相的體驗,這樣我們才不會在場,這樣你們才會忘記可能有一個外在的神會下來拯救你、安撫你、安慰你、保護你、撫養你。……所以,主要建立的是那個隔離,但不是唯一,而是主要,好讓地球人可以忘記朝天空仰望太空船,期待外星人下來拯救他們、撫養他們、保護他們。     ◎關於想像與真實   艾叔華:如果你在自己的想像中做到,那麼它的真實度其實就像是發生在你定義為物質實相中的一切。……在你的想像中、腦海裡有過的體驗,一點一滴都跟你在物質的日常實相中體驗到的一樣真實。你只是一直被教導去創造兩者之間是有差異的,因此你繼續體驗到兩者之間有所差異。……你們的物質世界,是你們世

界的想像和「假裝」(make believe)構成的結果。……你們的信念系統中的「假裝」系統,促使那些共享的想像變成了對你們來說似乎真實的物質實相,但是這一切全都是「假裝」的結果,是你們的偽裝和想像。……人類已經選擇了創造一場「世界遊戲」,他們在這場戲裡擁有這樣的感知:發生在物質世界裡的一切,比他們在心靈之眼中想像的內容更真實。……那全都是想像力,但是你們許多人長久以來一直被教導要相信,那些等於是你們的想像力產物的物質界日常活動,就是比你們的想像力更真實,因此你們往往更重視物質世界,不重視來自你們的內心和心靈之眼的概念。     ◎放出什麼就得回什麼   艾叔華:人們創造出對安全保障的需求。在

你本是的狂喜之內,在你的無限存在之中,你是極其安全的。然而,「放出什麼就得回什麼」,而且你們世界裡的人們曾經被教導要創造和放出這樣的概念:你是與你的造物主身分斷離的,你是與你無限永恆的豐盛以及安全地體驗它的能力斷離的,因此人們得回了「擁有匱乏」和「必須努力才能確保自己在這裡生存」的經驗。……與其放棄地說道:「我研究過一些關於利用吸引力法則創造豐盛的教誨,但是豐盛還沒有出現,所以吸引力法則這東西一定無效。」與其質疑它為你運作的能力,不如就承認它確實有效,承認你一定還沒有搞清楚自己正在放出什麼東西。無論你「得回」什麼,都會讓你知道你實際上在「放出」什麼。當你以種種你所偏愛的方式得回豐盛時,你就會很

清楚自己正在放出什麼。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艾叔華:這完全取決於你選擇如何定義,因為「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你創造出「我與你是分離」的經驗,使你有機會擁有這樣的體驗。……你目前選擇以這種方式玩耍和互動。在某種意義上,你必須有一些同伴,才能擁有這樣的體驗。所以,你運用自己的想像力創造某些其他的角色,可以交談,可以一起玩耍……你只是在對自己說話,對我說話。我是另一個不同視角的你,這讓你可以擁有一段體驗。它可以很好玩,或是你可以創造概念,構想它是令人惱怒的,或是充滿挑戰的,或是令人驚嚇的,或是威脅生命的,或是振奮提升的,或是喜樂的,或是浩瀚的。你就是正在創造你所擁有的體驗的那一位,永遠

、永遠、永遠都是。你創造你所擁有的體驗,你是對你的一切體驗負責的那一位,無一例外。   名人推薦     王季慶/中華新時代協會創辦人   江晃榮/生化博士,國際知名飛碟專家、臺灣外星人研究所所長    呂應鐘/臺灣飛碟學會創會理事長   黃朝明/資深研究員、臺灣飛碟學會前理事長   (依姓氏筆畫排列)     「地球人接收來自外星訊息是真實的,而且有科學驗證,不是科幻」──江晃榮博士

兒童文學創作家的成長記憶書寫——以林良、曹俊彥為例

為了解決藍色調色表的問題,作者歐陽興儀 這樣論述:

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林良和插畫家曹俊彥,他們都曾將自身的成長故事書寫成冊。因此,本文將以他們書寫的成長故事作為探討對象。探討林良和曹俊彥何以書寫童年?特別是如何描寫記憶中的童年生活經歷與情境?以此為出發點探討他們的成長記憶書寫,並且透過成長記憶書寫看他們成長的時代背景、生命經歷與周遭的人事物,以及他們如何面對生命中的變動與困境,透過成長書寫得到的生命體悟等。另外兩人的童年是否有相似的部分,乃至於這後來曾經合作的兩人,這成長記憶的書寫與描繪是否有所對應,都是探討重點。另一面透過記憶理論來論述關於童年書寫的部分,記憶會在不自覺的情況下重新被建構,現在的感受已經和最初第一時間的感受不同,以此來看林良

和曹俊彥回顧記憶時,有什麼樣新的感受。本論文的研究方法以文本分析法為主,研究理論以杜威・德拉伊斯瑪《懷舊製造所--記憶、時間與老去的抒情三重奏》、莫里斯・哈布瓦赫《論集體記憶》作為參照。論文章節安排分別為: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研究範圍以及方法;第二章作家成長記憶書寫主題,主要就林良、曹俊彥成長記憶書寫內容分類探討二人生命經歷之關係以及書寫目的;第三章人、物、空間與成長的時代印象,探討文本中與林良、曹俊彥重要相關之人事物及對其之意義;第四章成長歷程中的生命體驗,探討林良、曹俊彥人生中的重要轉折及其對再次回顧記憶新的體驗感悟本論文章節安排分別為: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研究範圍以及方法;第

二章作家成長記憶書寫主題,主要就林良、曹俊彥成長記憶書寫內容分類探討二人生命經歷之關係以及書寫目的;第三章人、物、空間與成長的時代印象,探討文本中與林良、曹俊彥重要相關之人事物及對其之意義;第四章成長歷程中的生命體驗,探討林良、曹俊彥人生中的重要轉折及其對再次回顧記憶新的體驗感悟;第五章結論總結林良、曹俊彥文本中之重要論點及寫作風格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