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音樂史 英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西洋音樂史 英文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尼爾.巴特沃斯寫的 偉大作曲家群像-海頓 和賽門.蒙迪的 偉大作曲家群像:艾爾加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足智文化有限公司 和足智文化有限公司所出版 。

中國文化大學 音樂學系 張美莉所指導 莊智文的 孟德爾頌聲樂作品《 op.9 》之研究 (2021),提出西洋音樂史 英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孟德爾頌、浪漫時期、藝術歌曲。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音樂學系碩士班 蔡耿銘所指導 周式民的 約翰尼斯.布拉姆斯《A大調第二號小提琴奏鳴曲,作品100》之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 (2021),提出因為有 布拉姆斯、A大調第二號小提琴奏鳴曲、樂曲分析、演奏詮釋的重點而找出了 西洋音樂史 英文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西洋音樂史 英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偉大作曲家群像-海頓

為了解決西洋音樂史 英文的問題,作者尼爾.巴特沃斯 這樣論述:

  有「交響曲之父」美譽的海頓,於一七七三年出生於奧地利東部的小村莊羅勞。他和莫札特及貝多芬同是西洋音樂十八世紀古典時期中最具分量的代表人物。這三位音樂巨匠在西洋音樂史上各有不同的貢獻、成就與影響。在他們源源不斷的創作力之下,音樂的曲(形)式及內容終於達到自文藝復興及巴洛克時期以來的最高平衡點。     海頓是十八世紀最富創造力的藝術家之一,在音樂上最大的成就莫過於交響樂和弦樂四重奏了,同時這也是他影響後世最主要的音樂形式。他是一位實驗性的作曲家,特別是在「主題」、「曲式」的運用方面。他時常在奏嗚曲形式的樂章中用單主題(monothematic)的寫法;對雙主題變奏(douletheme

variation)技巧的運用也有獨到之處,他的《降E大調「擂鼓」交響曲》的第二樂章及《C大調鋼琴奏鳴曲》的第一樂章(Hob XVI︰48)就是最佳的範例。海頓晚年到倫敦時聽到韓德爾的神劇《彌賽亞》之後,更強烈地激發他寫神劇的動機,回維也納後就譜出了兩部曠世鉅作──《創世紀》及《四季》。     在這本迷人的海頓傳記中,作者從海頓早年如何崛起、與艾斯特哈吉家族長久的交情,一直寫到他逝於維也納為止。書中引用許多當時的文獻以及同時代其他音樂家的追憶,回復到當時的情境。海頓本人的書信日記更增加故事內容的可信度。本書附有大量的插圖,多半是當時的版畫和繪畫。

孟德爾頌聲樂作品《 op.9 》之研究

為了解決西洋音樂史 英文的問題,作者莊智文 這樣論述:

孟德爾頌,浪漫中期的作曲家,一生創作過無數的作品,如鋼琴曲、交響曲、神劇、聲樂曲等等。而筆者所研究的這套聲樂作品《op.9》,是在1832年,即是他二十多歲的時候完成的作品,裡面包含了十二首曲目,其中第七、第十、第十二首為姊姊芬妮的創作。 這組作品象徵著生命力,不管是對愛情的渴望與失落,對愛情的不確定性及期待等等,在作品當中都有呈現出來。本篇論文第一章為緒論,包含研究動機與目的和研究範圍與方法。第二章探討在此作品當中,其創作手法為何,並從韻腳及音節分析各十二首的詩詞語韻。第三章介紹五位詩人及其創作。第四章則為十二首曲目之曲式分析及詮釋。第五章為結論。

偉大作曲家群像:艾爾加

為了解決西洋音樂史 英文的問題,作者賽門.蒙迪 這樣論述:

  艾爾加是英國浪漫派作曲家,被認為是英國近代最偉大的作曲家。     從小即成長在濃厚的音樂環境中,父親是樂器店店主兼教堂管風琴樂手。婚後在妻子愛麗絲的鼓勵下,才開始集中精力進行音樂創作,並搬到倫敦發展,進入音樂圈。但是初期並不成功,直到艾爾加將近40歲的時候,他才有了一些名氣,並為地方音樂節譜寫音樂,並逐漸受到重視。他的音樂清楚地讓人認出或感覺到「英國」!有學者指出這「可能」是因為艾爾加的旋律特點與英國人說話的語調非常相似的緣故。     艾爾加的成功,有一部分得歸功於他妻子的支持。艾爾加的妻子愛麗絲,不僅是他生活中的伴侶,更是他創作的靈感泉源。著名的《愛的禮讚》,就是愛麗絲於婚前寫給

艾爾加的一首詩,隨後艾爾加將它譜曲,並回贈給愛麗絲。1899年,《謎語》變奏曲出版,並在倫敦由德國指揮家漢斯.里希特指揮首演,獲得成功。1901年,他創作了他的5首《威風凜凜進行曲》的第一首,好評如潮,英國國王和王后也出席他的音樂會。這才奠定了他作為當時英國最成功作曲家的聲譽。     英國的「音樂民族主義」與歐洲其他諸國相比較下,是個遲來的「覺醒」,第一個「成功」的例子即是艾爾加的音樂。的確,艾爾加是自普賽爾以後,第一位被認為是具有「英國風格」,而又能在歐洲樂壇享有盛名的英國作曲家。被理查.史特勞斯頌讚為英國第一位改革派作曲家。從未受過正規音樂教育的艾爾加,靠著天賦自學鋼琴與小提琴。然而他的

一生充滿矛盾:他從不富有,卻是愛德華時代最成功的人物之一;同時,他十分注意隱私,而且非常不快樂。作者賽門.蒙迪試圖解開艾爾加生命中的矛盾謎團,以其深刻的敏銳度與洞察力,描繪了艾爾加其人、所處的世界,以及其深為世人喜愛的音樂。

約翰尼斯.布拉姆斯《A大調第二號小提琴奏鳴曲,作品100》之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

為了解決西洋音樂史 英文的問題,作者周式民 這樣論述:

在十九世紀西洋音樂史中,浪漫主義盛行的時代,孕育出優秀的德國作曲家約翰尼斯.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1897),其作曲手法承續了古典主義嚴謹的對位以及曲式結構,但又不失個人特有的濃烈厚度色彩,在豐富的樂思之中充滿細膩的情感。作品含括交響曲、器樂曲、室內樂、鋼琴曲、藝術歌曲,而為小提琴所創作的作品有三首奏鳴曲、一首C小調詼諧曲及一首D大調協奏曲。 本論文將以五個章節,針對《A大調第二號小提琴奏鳴曲,作品100》作全面性的探討。第一章為緒論,探討本論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第二章探討布拉姆斯的生平,和《A大調第二號小提琴奏鳴曲,作品100》的創作背景、寫作風格,藉由搜

集文獻資料更加了解布拉姆斯。第三章為《A大調第二號小提琴奏鳴曲,作品100》的樂曲分析,包含樂曲架構、動機、調性、和聲等,經由分析更加了解此奏鳴曲的創作手法。第四章為《A大調第二號小提琴奏鳴曲,作品100》的演奏詮釋,包含樂曲速度、練習技巧和與鋼琴的搭配、並在旋律的走向、氣氛的營造等加以說明。第五章為結論,針對本論文的內容加以歸納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