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脫道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解脫道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平實導師寫的 佛藏經講義 第十七輯 和平實導師的 佛藏經講義 第十六輯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解脫道之基:聞、思、修 - 佛網也說明:解脫道 之基: 聞、思、修 1989年卡盧仁波切菩提伽耶開示. 我們目前的生活是一個極度幸福的社會環境。出生在一個難投生的地方;這個世界叫做「南瞻部洲」,已得到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 和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所出版 。

華梵大學 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黃俊威、高柏園所指導 徐廷華的 吠檀多哲學與莊子思想的比較研究 (2021),提出解脫道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吠檀多、梵、商羯羅、莊子、道。

而第二篇論文南華大學 生死學系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呂凱文所指導 陳敏慧的 情慾與解脫─以超越功能詮釋摩登伽女文本暨平等實踐 (2021),提出因為有 超越功能、摩登伽女、情慾、自我認同、解脫、平等實踐的重點而找出了 解脫道的解答。

最後網站佛學大辭典/九解脫道 - 维基文库則補充:【九解脫道】. (名數)三界有九地,九地一一有見惑修惑,其修惑每一地分九品,以先斷麤大而次第斷微細者為法。而斷一品之修惑每有無間道解脫道之二節,正斷惑之位,謂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解脫道,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佛藏經講義 第十七輯

為了解決解脫道的問題,作者平實導師 這樣論述:

  本經說明為何佛菩提難以實證之原因,都因往昔無數阿僧祇劫前的邪見,引生此世求證時之業障而難以實證。並以諸法實相詳細解說,繼之以念佛品、念法品、念僧品,說明諸佛與法之實質;然後以淨戒品之說明,期待佛弟子四眾堅持清淨戒而轉化心性,並以往古品的實例說明,教導四眾務必滅除邪見轉入正見中,然後以了戒品的說明和囑累品的咐囑,期望末法時代的佛門四眾弟子皆能清淨知見而得以實證。

解脫道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心經》陪你 解脫煩惱】

《心經》說:心無罣礙!
那你知道要如何才能從煩惱中解脫嗎?

讓若權再一次陪你讀懂《心經》,
並對照 西方《靈魂之書》的內容,
與你分享解脫煩惱的秘訣!

今晚2021/09/23(四)晚上10點,跟你聊聊:
《心經》陪你 解脫煩惱 | 殘酷邏輯-新EP069 | 吳若權幸福書房 |

這次直播,我特別設計【殘酷邏輯】最受歡迎的十字分析,幫助你更了解自己的性格,也會給你一些建議。

這次【殘酷邏輯】直播,依然會以全新直播技術,並增加新的視覺表現,希望你準時來參與度,一起來參與討論。

2021/09/23(四)晚上10點,
YouTube【吳若權幸福書房】直播節目【殘酷邏輯】
https://youtu.be/hSCoaPC2ADM

🎀感謝你支持若權新書:

🌿《先放手;再放心──我從〔心經〕學到的人生智慧》2021年全新版
博客來:https://bit.ly/3Bxjjrv

🌿《靜心書寫.活得像雲般自由》結合心經解讀、生活練習與手抄頁的絕美限量抄經本。
博客來:https://bit.ly/3kijnom

🎁《愈成熟,愈天真:與自己的內在小孩重逢》
博客來:http://bit.ly/3bqSAk5

#吳若權
#幸福書房
#殘酷邏輯
#愈成熟愈天真
#先放手再放心
#心經

歡迎追蹤我一起讀好書
=============
FB - https://www.facebook.com/ericwu567
IG - ericwu128
Telegram - ericwu567


合作 & 節目建議
=============
[email protected]

吠檀多哲學與莊子思想的比較研究

為了解決解脫道的問題,作者徐廷華 這樣論述:

吠檀多哲學在印度文化中的地位如同中國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孔孟之道),對印度文化產生了深刻而久遠的影響。自8世紀以後,以商羯羅和羅摩努闍為代表的兩個吠檀多哲學體系占據了印度意識形態的主導地位,對古代思想產生了重要影響。近現代新吠檀多哲學融會了東西方思想,調和了宗教與科學的關系,同時與政治相結合。由於新吠檀多論大量吸收了西方現代科學知識、人道主義、自由平等、人權等觀念,使得印度文化中原有的宗教傾向和神秘主義因素逐漸減弱,世俗主義思想、理性主義因素和哲學為現實社會服務的功能大大增強,從而促進了印度文化的現代化。而以儒、道、佛三家為主的中國哲學,可以說是傳統中國思想與文化的本有根基,有待我們經過一番批

判的繼承與創造的發展,重新提高它在世界哲學應有的地位。為了解決此一時代課題,我們實有必要重新比較中國哲學與(包括西方與日、韓、印等東方國家在內的)外國哲學的優劣長短,從中設法開闢一條合乎未來中國所需求的哲學理路。 綜觀古今,東方人文思想以其悠久的歷史、豐富的蘊涵、恆久的價值深深地吸引著世界各國的學人和廣大民眾,且對現代文明的發展進程有所影響。近年來,國際學術界對研究東方人文思想做出了巨大的成績,且仍有持續不減的興趣和熱情。同為東方文化的中國哲學和印度哲學,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和可比性。比較哲學研究、比較文化研究在當今世界哲學界也是一個熱門話題。如果說將印度最大的哲學派別吠檀多派的梵我思想,與

《莊子》哲學作一比較研究,可以看出人類思想發展過程的相似性,同時也能分別對其思想的深層結構進行挖掘。一個人的文化背景或生活環境之能影響他的人生觀往往超過他生命中其他的因素。自然,個人的資賦也是主要因素之一,也左右了他思想的路線。這在商羯羅如此,在莊子也是。那就是說,印度奧義書的思想影響了商羯羅的思想及人生觀;中國的道家思想源流及戰國時代的弱肉強食局面興起了莊子悲天憫人的出世思想。只是為什麼商羯羅決心奮起維護奧義書思想的傳統及為何莊子走上道家思想的路線,那與各人的資賦就大有關係了。本文將從商羯羅與莊子的人生觀點出發,理解兩者學說生成的根源,之後試析莊子的「道」與吠檀多的「梵」的概念,以及兩者如何

運用這些抽象的哲學概念來論述本體與現象的關係,以此來找出中印哲學可以比較的脈絡,為未來這類的研究鋪路。

佛藏經講義 第十六輯

為了解決解脫道的問題,作者平實導師 這樣論述:

  本經說明為何佛菩提難以實證之原因,都因往昔無數阿僧祇劫前的邪見,引生此世求證時之業障而難以實證。並以諸法實相詳細解說,繼之以念佛品、念法品、念僧品,說明諸佛與法之實質;然後以淨戒品之說明,期待佛弟子四眾堅持清淨戒而轉化心性,並以往古品的實例說明,教導四眾務必滅除邪見轉入正見中,然後以了戒品的說明和囑累品的咐囑,期望末法時代的佛門四眾弟子皆能清淨知見而得以實證。

情慾與解脫─以超越功能詮釋摩登伽女文本暨平等實踐

為了解決解脫道的問題,作者陳敏慧 這樣論述:

  本論文以「阿難被摩登伽女咒術所攝事件」作為探討主題,試圖理解出於《楞嚴經》等文本中關鍵卻未詳述之部分:(1)摩登伽女情慾轉向的心理機制(2)種姓階序的排他特徵(3)證阿羅漢果的語言揭露。以榮格(Carl Gustav Jung, 1975-1961)提出之超越功能來選擇與此相關之哲學、語言學理論,透過概念釐清與界說,嘗試對摩登伽女身為一介賤民,如何會在遭遇阿難時產生重大轉折,然後在聽取佛陀給予的開導後隨即開悟給予詮釋說明。關乎此有三大環節:(1)分析心理學的超越功能。這是榮格基於人格轉化的操作性定義,作用為整合對立狀態,治療目標的訴求是達到人格的整體。(2)哲學的超越性。根植於理性,二元

對立是長久以來西方哲學的形上學傳統,認為情感對認識自我與世界的真相有所干擾而加以排除。此種壓抑有可能成為精神分析與分析心理學需要治療的各種身心症。(3)語言轉向的超越。二元劃分是語言結構的基石,關係到二元對立所從出的男女、強弱、剛柔、陰陽。若要獲致平等,便須展開自我、超我以及他者的可能對話。摩登伽女的轉化首先要面對自我認同的問題,在穿越各種認同溢出之歧義後,最後揭示解脫所蘊藏的平等實踐要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