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同音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言同音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徐宇航寫的 香港閩南方言生態研究 和汪高文的 彭澤方言研究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中華 和商務印書館所出版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華語文教學系 陳俊光所指導 張雅婷的 現代漢語「就」與日語對應形式之語義、篇章、語用對比分析 (2020),提出言同音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關聯副詞「就」、定指標記、肯定預設、話題—焦點結構、前後景功能、漢日對比、迴避現象、教學排序。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竺家寧所指導 王斯平的 陝西安康方言音韻比較研究 (2020),提出因為有 安康、聲母、韻母、入聲、方言比較研究、方言接觸的重點而找出了 言同音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言同音,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香港閩南方言生態研究

為了解決言同音的問題,作者徐宇航 這樣論述:

  香港作為發展成熟的國際大都會,聚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不同人群,語言生態面貌豐富,接觸現象時有發生。因「兩文三語」政策的實施,香港以英文、中文(現代漢語)為書面語言,居民日常口語則以粵語為主流,另有英語、普通話及漢語其他方言並存。第一代移居香港的族群以其母語作為家庭語言,外出則使用粵語、英語。其後代則多以粵語為家庭語言,偶有使用父母輩的原方言。因與粵語的緊密接觸,各大族群所用方言,與原方言地存在差異。凡此種種,讓作者對香港漢語方言的生態面貌產生濃厚興趣。     本書以「閩南方言」為考察對象,調查香港居民中來自福建、廣東地區族群的閩語使用情況,並將調查結果匯集成書,以備考察,主要目的為記錄

二十一世紀初仍存留於香港社會的閩南方言。

言同音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川柳穴埋めクイズで
色々な答えがあるので楽しんで下さい。

千葉県の老健で理学療法士として勤務しています小峰と申します。ボランティアで月1回ご近所の高齢者を自宅に呼んで体操教室や食事・余興などさせていただいたり、施設や老人会などでちょいレク・小噺・クイズ・替え歌などのレクリエーションボランティアをさせていただいてます。笑いで地域貢献を目指しています。この活動を色々な場所で皆様と一緒に普及できるよう仲間を募集しております。

案件・体操教室依頼は、
FBのメッセンジャーか
TwitterのDMにて
ご相談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

facebook→小峰康裕で検索 

Twitter→https://twitter.com/2525komine

私のレクネタをしてくれた方々にステッカープレゼント
していただいた動画や写真とステッカー送り先の住所をTwitterのDMにお送り下さい。

オープニング動画作成 sakuyaさ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qh5Gk7rhz3C-Ab73EwlGbA

ホワイトボードを使用して、言葉レクをしてみました。
高齢者の方々に楽しみながらレク進行ができますよ。

標語レク【ホワイトボードレク】それうそかも標語レク 注意喚起・短期記憶レク・口腔体操になります
https://youtu.be/2ID4i_98nKk

【ホワイトボードレク】  標語レク 導入編 調味料さしすせそ
https://youtu.be/xv4ngOCyS-c

【ホワイトボードレク】  標語レク パート2 避難訓練編
https://youtu.be/yeshRvk2Zuc

標語をレクネタにしましょう
https://youtu.be/kYH4kFNDC1s

トウモロコシで言葉レク
https://youtu.be/ewTACKhnF2g

言葉計算レク 数字計算の法則を使ってレクをしてみました
https://youtu.be/E7jujUC4WG8

川柳レク 同音異句やダジャレクイズで盛り上がって下され
https://youtu.be/14Bry2Z4rmo

川柳穴埋めクイズですよ。
楽しみながら脳活性出来ます。
https://youtu.be/ycBEHn0WBMA


笑えて、脳トレや体操になり、
また、音楽療法になる
にこにこ歌体操 お試し下さい。

私の鉄板ネタ リンゴの唄 歌体操
https://youtu.be/ZVAaPdrvIOY

ラバウル小唄歌体操
https://youtu.be/D_ACF4d-e-A

10回クイズ・脳活性講座・循環改善体操
https://youtu.be/vGIjJZJgoVY

大笑レク ドレミの歌体操
https://youtu.be/qvO2jIyDjic

取って・入れて・出す 体操
https://youtu.be/l30oJTZb4lQ

魚の数え歌1~10匹
https://youtu.be/7v2TtTsrcq8

レクの最後はこれで終わります。
幸せなら手を叩こう歌体操
https://youtu.be/UZfosRyeJj

美空ひばり様の代表曲 川の流れのように
https://youtu.be/2EcTI4Fqaiw

二人は若い
https://youtu.be/1DaIZuogDV0

2月の節分にお勧めレク オニのパンツ体操
https://youtu.be/IqftSwK8Nrs

3月お勧めちょいレク どこかで春が 歌体操
https://youtu.be/5SoU9gp0p9E

3月お勧めちょいレク ひなまつり 歌体操
https://youtu.be/oT8bvoYU-pw

3月お勧め小話 おひな様
https://youtu.be/GyxS9PH7pp0

春にお勧めホワイトボードレク 春が来た
前半 https://youtu.be/EItJut_C3KQ
後半 https://youtu.be/1F0Zt0BxDq0

4月 お勧めちょいレク さくら歌体操
https://youtu.be/Oy1TPRshgLQ

チューリップ歌体操

#川柳レク
#穴埋めクイズ
#脳トレ

現代漢語「就」與日語對應形式之語義、篇章、語用對比分析

為了解決言同音的問題,作者張雅婷 這樣論述:

  針對現代漢語關聯副詞「就」之研究,目前以語義層面的分析為多,篇章和語用層面的討論較少,因此本研究以Halliday提出之三大語言純理功能(metafunction)為分析架構,依概念(ideational)、篇章(textual)、人際(interpersonal)三方面將漢語「就」區分為語義的「就1」、語用的「就2」和篇章的「就3」,以期更全面地描述「就」的內涵並提出具體的判斷標準。  以先行研究為基礎,筆者蒐集漢語書面語料545筆、漢日對比書面語料503筆,藉由實際語料的分析進一步釐清其用法。根據研究結果,就語義及功能而言,語義「就1」的核心義為「近」,延伸至時間上表示「時間快、早」

,於數量上表示「數量少」,於條件上表示「條件充分」;語用「就2」為肯定說話者原先想法的「肯定預設」功能;篇章「就3」則為確定人、事、物之範圍,表示是這些而非另一些的「定指」功能。就分布而言,「就」最主要的兩個用法為語義的「就1」(52.2%)和語用的「就2」(43.7%),篇章的「就3」(4.1%)則使用比例相對低。而除了上述三項用法,本研究發現「就」尚有於小句中連接話題和焦點的「話題—焦點」功能,以及於句群中區分前後景分野的「後景—前景」功能,其中「就」位於前景的比例較高。而關於上述「就」之語義及功能的日語對應情況,本研究透過漢日對比分析,發現有36.78%的「就」在日語中無對應形式,意即可

能為先行文獻所提及的迴避(avoidance)現象。並且,即使在有對應的類型中,亦有極大的日語翻譯部分並未能反映漢語本義。  根據上述研究成果,本論文針對日籍漢語學習者提出「就」的教學語法描述,以及排序應為「就1」->「就3」->「就2」之教學應用建議。並且,由於漢語和日語在深層結構上有著極大差異,因而難以找到完全相應的形式,因此不可將日語的一些用法和「就」直接劃上等號,這是華語教師必須提醒日籍學習者之處。

彭澤方言研究

為了解決言同音的問題,作者汪高文 這樣論述:

彭澤縣,我的家鄉,贛北邊陲的一個小縣城,北瀕長江。    家鄉,是哪兒?對於一個常住異鄉者來說,它是那個你平時忙碌得沒空想起,卻又是你一旦歸去後不想離開的地方;是那個你匆忙乘車馬而過時,想用雙腳慢行去丈量它的地方。家鄉,它裝載著太多人的過往,回到它的懷抱,一切會自然歸位到真實。家鄉又是富有且無私的地方,賜予鄉人們無盡的“寶貝”。彭澤方言——我的母語,就是其一。它一直浸潤著我的思維,是我與生俱來的財富,讓我註定至少是一位“雙語者”。    隨著“推普”的開展,不少學生會因為學不好普通話,而對自己的母語有種自卑感,甚至“責怪”。2006年我正式走上了講臺後,在課堂上,我總會對自

己的學生說,這個問題,一定要換個角度看。學習某種方言,不見得比學習普通話更容易。    不得不說,我是幸運的。申報“霽光人文叢書”的學術專著順利獲批,有了將母語財富“變現”的好機會。這次,我可以從專業的角度,用一種“別樣”的方式來重新認識、親近自己的母語。從田野調研到一手材料的整理,從描寫分析至特點的總結歸納,工作即便艱辛、不易,過程仍覺得幸福無比。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2006年,在胡松柏恩師的指導下,本人完成了碩士學位論文《彭澤方言代詞研究》的撰寫,對彭澤方言的音系已做了初步的描寫,並對其代詞系統展開了詳細的討論。2011年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經曹志耘恩師的指點,完成了學期課程作業“

彭澤方言同音字彙”的撰寫,對彭澤方言的語音面貌有了更為深入全面的瞭解。2012年本人撰寫的專業學術論文《江西彭澤方言同音字彙》《江西彭澤方言的語氣詞》有幸被分別刊載於海外學術刊物和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17年暑假,筆者回鄉實地調查了近兩個月的時間,摸清了彭澤方言內部的分片情況,完成了詞彙條目、方言語料的搜集和記錄。2018年,筆者承擔了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專項任務“江西漢語方言調查·彭澤”(專案編號:YB1808A012)。該專案的調研階段,恰恰在《彭澤方言研究/霽光人文叢書》主體文稿完成之餘,這不僅給了全稿一次很好的“反芻”機會,也促使了對一些細節問題的補充思考。    本專著主

要的龍城話發音合作人汪應璋,是我的父親,對女兒工作的那份無私支持,自是不必說的。資料獲取階段,父親不僅提供了近七千條詞語的方言說法,對一些職業性很強的專業術語,也是不厭其煩地想盡辦法搜羅。一些現在縣城很少人會說的諺語、俗語,父親亦是常備紙筆於手邊,偶然想起一條,便趕緊寫下,待記滿幾頁,便交付於我。早年做生意的緣故,父親去過不少地方,也相應地學會一些當地的方言。遠點的,父親會說一點南昌話、九江話、安慶話;近點的,宿松話、望江話,還有本縣境內的各種“土話”。也因此,父親對一些語言現象會比較敏感,也喜歡去思考,調研寫作時,常常給我不少啟發。父親不僅僅是一個合格的發音人,更是一個語言知識的愛好者。  

  在此也衷心感謝天紅話發音代表余紅星先生,楊梓話發音代表陳曉英女士,浩山話發音代表曾小霞女士、曾小鵬先生。正是他們的傾力配合與辛勞付出,《彭澤方言研究/霽光人文叢書》才能得以呈現出彭澤方言的全貌和特點。

陝西安康方言音韻比較研究

為了解決言同音的問題,作者王斯平 這樣論述:

安康由於「地理位置特殊性」,造就今天南北兼容的方言景象。透過比較其中讀音差異,可以讓我們了解南北方言類型的不同,以及方言接觸發生的演變。第一章為緒論,主要談論研究安康方言的動機與目的,總結前人研究成果,以及說明安康方言的歷史背景,研究的材料與方法,並利用陳良學(2015)所收的漂泊家族307例中,分析一些進入安康的移民家族,由此找出他們主要的遷移路徑,以及在安康的大致分佈。作為掌握27個方言點所屬方言類型的前沿知識。第二章討論安康方言的聲母問題,首先因為中古舌齒音字合口介音(u、ʯ、ʮ、y)的差異相當明顯,最容易將安康方言點分門別類,故我們以此為指標,找出可作為參照的原鄉方言點,分出川東北型

、桐城型、贛語型、湘語型,以及咸陽型。還有一種方言類型存在捲舌合口字發生唇齒音變的現象,我們將其稱為西安型。再來觀察中古輕唇、舌尖、舌根次濁聲母字各方言類型的不同,輕唇聲母多半是微母歸零,向喻疑影三母靠攏;舌尖聲母以湘語型「泥來洪混細分」,桐城型「呂讀如雨」,湘贛型「呂讀如壘」,以及北方型「日、兒同音」勢力最龐大;舌根聲母以南方型「影母逢前高元音歸零」為主。第三章討論安康方言的韻母問題。本章分攝討論,因雙唇韻尾在安康方言中已併入舌尖,故我們僅比較中古十四攝的讀音差異。關於「合口介音的演變」川東北型、北方型u介音不易失落,大多分佈於秦嶺古棧道沿線,以及漢江河谷地;桐城型、湘贛型舌齒音字轉合為開,

大多分佈於安康南北山區。「主要元音o的演變」在曾一入聲、梗二入聲中存在南北差異,北方型發生「歐音阿化」音變,大多分佈於漢江河谷地;南方型發生「果韻鬼化」音變,勢力較龐大,遍及秦嶺古棧道沿線城市,以及安康南北山區。「主要元音u的演變」在通攝入聲、臻一入聲湘語型元音複化音變(u>ou>əu)最龐大。「舌根鼻音韻尾的演變」南方型一般在前中或前高元音後,韻尾會舌尖化,但上古蒸部「朋、宏」部分方言點因為主要元音較晚前化,依然維持舌根韻尾讀法。第四章討論安康方言的聲調問題。主要觀察歷史上的入聲字,於安康方言點的分派情形。川東北型派入陽平(多半為降調);北方型清音、次濁派入陰平(多半為降調),全濁派入陽平(

多半為升調);贛語型清音、次濁派入陰平(多半為降調),全濁派入陽去(低平22調),少部分入陰平(降調);湘語型清音、次濁派入陰去(多半為升調),全濁派入陰去或陽去(多半為低平)。總的來說,討論安康這種方言接觸頻繁的地區,僅能就聲、韻、調分別探討,很難武斷地將某一方言點定位為某方言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