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化學獎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諾貝爾化學獎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LewisWolpert寫的 西德尼.布瑞納:基因巨擘的科學人生 和科學月刊的 21世紀諾貝爾獎2001-2021(全新夢想版,一套四冊)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諾貝爾化學獎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最新的百科全書也說明:這是他於1895年根據阿爾弗雷德·諾貝爾遺囑設立的五個諾貝爾獎之一,獎勵在化學、物理、文學、和平、生理學或醫學領域的傑出貢獻。增加。該獎項由諾貝爾基金會管理,由瑞典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和鷹出版所出版 。

國立臺灣大學 基因體暨蛋白體醫學研究所 陳佑宗所指導 王子家的 建構可經環化重組酶活化之PE2報導基因小鼠及優化可用於Trp53 c.515G>A (p.R172H)基因編修之pegRNA設計 (2021),提出諾貝爾化學獎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Prime editing、pegRNA、疾病小鼠模型、大腸直腸癌。

而第二篇論文明志科技大學 化學工程系碩士班 楊純誠所指導 蔡譯德的 高電壓鋰鎳錳氧化物陰極材料進行表面改質及其電性分析 (2021),提出因為有 LiNi0.5Mn1.5O4、單壁碳管、氧化石墨烯、陰極材料、鋰離子電池的重點而找出了 諾貝爾化學獎的解答。

最後網站圖解諾貝爾化學獎的生活實用課: 解析與生活零距離的劃時代 ...則補充:圖解諾貝爾化學獎的生活實用課: 解析與生活零距離的劃時代研究:因為有這些諾貝爾化學獎的研究,才有現在的便利生活!深入淺出解釋得獎研究的過人之處,配合圖解一起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諾貝爾化學獎,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西德尼.布瑞納:基因巨擘的科學人生

為了解決諾貝爾化學獎的問題,作者LewisWolpert 這樣論述:

  布瑞納證明訊息核糖核酸(mRNA)的存在,而mRNA的重要性歷久彌新,拜新冠肺炎疫苗的創新突破所賜,現在連一般大眾也能很自然地隨口說出「mRNA」這個字眼。   西德尼.布瑞納(Sydney Brenner,1927-2019)是2002年諾貝爾生醫獎的獲獎者。他參與解開基因編碼、證明訊息核糖核酸(mRNA)的存在、線蟲的全基因體解析等重大生物學事件,同時建立發育遺傳學的「線蟲模型」,對多細胞生物的「細胞命運」(cell fate)研究,打下至為關鍵的基礎。多位重量級之生物學家甚至認為,布瑞納這些突破性的發現與創見,使其足可與孟德爾、達爾文等人並列,可被譽為史上最偉大的生物學家之一。

  本書綜觀布瑞納的大半生,從他童年時期在父親鞋店後方的房間做實驗,到成為英國重量級醫學研究所的主任,其間不論學思歷程與生活點滴,都有生動活潑地描繪與自剖。本書內容以布瑞納的錄影訪談為基礎,除了基因、遺傳等專業觀念的論證外,字裡行間處處展現出布瑞納的獨到見解、機智幽默、科學堅毅等精神。當然,絕對不乏他廣受大眾喜愛的「反傳統」獨到思維。閱讀本書,你不但可以了解這位「基因巨擘」的科學人生和風範,更能與其共同親炙從事科學之純真,保證深獲啟迪。   【布瑞納的金句】   •只有閱讀並不夠,但有時思考也不夠,因為最終的重點在於實作。因此,實作才是科學界真實的意義所在。   •在生物學中『別擔心

假說』非常重要──相信為達成某事,總是會有可行的方法,那麼當下你就不需要太擔心,而能實在地繼續做事。   •我認為,那些不受標準方法牽引的外行人,才能夠以不同的方式看待事物,並且邁出新的步伐。……這就是無知取勝之處!   •選擇實驗對象依然是生物學中一件最重要的事,我認為也是從事創新工作最好的方法之一。……你需要做的,是要找到哪個是可以透過實驗解決問題的最佳系統。   •我親手進行這所有的實驗。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喜歡培養生物。我一直都覺得非常有趣的事,就是把研究的計畫做到其他人可以接手的階段,並開發所有各式相關的技術(little tricks)。   •我一直都覺得推動科學向前發展的

最佳人選,就是科學領域之外的人。也許對文化來說也是如此。移民永遠是探索新發現的最佳人選!所以當有人對我說:『你們實驗室的組織是什麼性質?』我只想得到一個答案,那就是:『不被束縛的一群人!』   •我在1979年成為(MRC實驗室)主任。回顧起來,我認為那是個天大的錯誤,擔任這種職位的人會變成窗口。也就是說,上位者會透過他們監看底下的人,於是你將成為兩種迥異群體的調解人,一種是上位的怪物,另一種是下位的白痴。   •西洋棋有開局(opening game)、中局(middle game)和殘局(end game)。我發現在科學中最美妙的是開局。因為這時候什麼都還沒有,才有大量運用明智選擇的自

由。   •保持一點無知是絕對必要的,否則你就不會去嘗試任何新的事物。我想我真正的技能是讓事情有個起頭,我一輩子都是如此。事實上,開局是我最喜歡的。   •有些人想要發表作品,刊登在像樣的期刊上。人們大打出手,高聲尖叫,只為了把成果發表在不知何故變得流行的期刊上。但實際上,科學的偉大之處在於能夠真正解決問題。

諾貝爾化學獎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可以下載吳氏日文app快速記憶機 內容更多!
https://ilovejp.club/app/YT​​​​​​​​​​
******************************************
0:06​​​​​​ 現在からではなく過去から未来を見るのです。

0:16 無駄なことをたくさんしないと、新しいことは見えてこない。

0:29 時代の流れのなかで、世間が何を求めているのかという匂いを感じ取る。

0:44 頭は柔らかくないといけないが、コツコツと執着心を持って、諦めないことも大事。

0:59 「粘り強さ」「楽観的な姿勢」「時代の流れを読む嗅覚」の3つが必要だと考えています。

⭐️【建議學習方法】
一人一世界,斯人斯語,向企業家借力量!名言不只可以用眼讀,更可以用心讀、用口朗誦!為協助大家建立口說的能力,已調整每畫面時間,建議採用跟讀法,訓練口說的能力。初期或許跟不上,可以多試幾次喔~
*****************************************
⭐️⭐️⭐️(最新電子書索取)3個月合格日檢N2有可能嗎?⭐️⭐️⭐️

https://ilovejp.club/2003252/2020​​​​
​​
⭐️索取日檢課程資料 https://ilovejp.club/ask​​​​​​​​​​​​​...
​​
​​⭐️吳氏日文LINE:https://line.me/ti/p/%40wusjp​​​​​​​​......

​ 請搜尋ID: @wusjp

⭐️吳氏日文官網:https://www.wusjp.com​​​​​​​​​​​​​​​​​​​
​​
​​​​⭐️吳氏日文Youtube: https://ilovejp.club/YT​​​​​​​​​​​​​​

​​​⭐️吳氏日文FB:https://www.facebook.com/wusjp5488/​​
​​
​​⭐️吳氏日文 IG:https://www.instagram.com/wusjp5488​​
​​
​​​​​⭐️吳氏日文 Android APP https://ilovejp.club/app/YT
​​
​⭐️訂閱電子報https://ilovejp.club/newspaper

​⭐️索取日檢課程資料 https://ilovejp.club/ask​​​​​​​​​​​​​


#快速學日文​​​​​​​​​​​​​​​​​​​​​​​​ #50音​​​​​​​​​​​​​​​​​​​​​​​​ #日文動詞​​​​​​​​​​​​​​​​​​​​​​​​ #日文文法​​​​​​​​​​​​​​​​​​​​​​​​ #日文學習瓶頸​​​​​​​​​​​​​​​​​​​​​​​​ #五段動詞​​​​​​​​​​​​​​​​​​​​​​​​ #打工度假​​​​​​​​​​​​​​​​​​​​​​​​ #日語速成​​​​​​​​​​​​​​​​​​​​​​​​ #日語常用句​​​​​​​​​​​​​​​​​​​​​​​​ #日本留學​​​​​​​​​​​​​​​​​​​​​​​​ #日語檢定​​​​​​​​​​​​​​​​​​​​​​​​ #N5​​​​​​​​​​​​​​​​​​​​​​​​ #N4​​​​​​​​​​​​​​​​​​​​​​​​ #N3​​​​​​​​​​​​​​​​​​​​​​​​ #日文單字​​​​​​​​​​​​​​​​​​​​​​​​ #日語補習班​​​​​​​​​​​​​​​​​​​​​​​​#日文線上教學​​​​​​​​​​​​​​​​​​​​​​​​ #第二外國語​​​​​​​​​​​​​​​​​​​​​​​​ #快樂學日語​​​​​​​​​​​​​​​​​​​​​​​​ #日語句型​​​​​​​​​​​​​​​​​​​​​​​​ #敬語​​​​​​​​​​​​​​​​​​​​​​​​ #日本就業​​​​​​​​​​​​​​​​​​​​​​​​ #日本打工​​​​​​​​​​​​​​​​​​​​​​​​#日文​​​​​​​​​​​​​​​​​​​​​​​​
#日文字母​​​​​​​​​​​​​​​​​​​​​​​​ #日文自學​​​​​​​​​​​​​​​​​​​​​​​​ #日文五十音表​​​​​​​​​​​​​​​​​​​​​​​​ #日文五十音寫法​​​​​​​​​​​​​​​​​​​​​​ #日本就業​​​​​​​​​​​​​​​​​​​​​​ #​​​​​​吉野彰 #諾貝爾化學獎

建構可經環化重組酶活化之PE2報導基因小鼠及優化可用於Trp53 c.515G>A (p.R172H)基因編修之pegRNA設計

為了解決諾貝爾化學獎的問題,作者王子家 這樣論述:

CRISPR/Cas9系統是目前熱門的基因編修方式,這項技術於2020年贏得諾貝爾化學獎,且其不論是在各種模式動植物或臨床試驗中都被廣泛使用。而麻省理工大學David Liu 團隊改良CRISPR/Cas9系統,研發出"Prime editing (PE)"。這個新的基因編修版本,在符合一定設計條件下,能任意地進行核苷酸編修(序列置換、插入、刪除等),不同於另一個編修版本”Base editor (BE)”,這個系統在設計上與使用上較具有彈性。與先前多種建立基因編修小鼠的方法比較,PE有潛力以更簡捷的步驟去精確地建立特定癌症小鼠模型,讓小鼠體細胞中這些特定點位突變更貼近臨床病人的基因突變狀況

。因此,我在小鼠中的R26位點建立了PE2報導基因,未來希望能使用此R26R-PE2報導基因小鼠,與組織特異環化重組酶(tissue-specific cre)轉基因小鼠交配,以得到於特定組織啟動PE2編修系統的小鼠,來協助在體細胞中產生能精準模擬疾病基因突變組合的癌症模型。本論文聚焦於人類大腸直腸癌病患中的高頻突變等位基因TP53R175H所同源對應到小鼠之Trp53R172H (c.515G>A)突變,對此特定點位設計多種prime editor guideRNAs (pegRNAs),來進行單個核苷酸G-to-A的基因編修。為進行pegRNAs之間的編修效率測試、比較,我於小鼠神經母細胞

瘤細胞株與小鼠胚胎幹細胞中分別建立穩定表現PE2的系統,並透過桑格氏定序及次世代定序分析,嘗試去探討可能影響pegRNA編修效率之因素。未來希望能將效率較佳的pegRNA以腺相關病毒(AAV)載體送入小鼠特定體細胞內,以精確編修產生包含突變等位基因Trp53R172H的癌細胞,進而在不變動小鼠其他組織細胞之遺傳背景下,模擬病患疾病發生的狀況,以俾未來運用此系統去協助探討此特定突變等位基因在大腸癌症進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抑或是藉此於活體內尋找或驗證目前尚未確立的多基因交互作用。

21世紀諾貝爾獎2001-2021(全新夢想版,一套四冊)

為了解決諾貝爾化學獎的問題,作者科學月刊 這樣論述:

諾貝爾獎是一個引導年輕人願景的方式。 那願景可能是幼稚的,但很重要。讓年輕人將科學當作樂趣,為他們帶來理解的喜悅。 諾貝爾發明了一個夢想機器:一種改變慶祝方式的方法, 激勵年輕人做到的比他們夢想的更多。--牟中原(台大化學系名譽教授)   物理學典範正在轉移,新研究浪潮風起雲湧   大至宇宙,小至粒子,實測與理論並重的諾貝爾物理獎   本世紀諾貝爾獎持續關凝聚態、核物理、天文宇宙學,   乃至於技術突破與材料的創新,與生活息息相關。   無止盡的探索,物理學正不斷朝向知識的邊界前進。   化學獎看起來越來越像生醫獎,又有什麼不可?   近四年來,化學獎女性得主輩出   從塑料的

發展,到尼龍、防水衣服,   再到液晶顯示器,甚至新冠疫苗的研發,生活上的應用無所不在。   化學與生物結合,把研究延伸到複雜的生物系統;   加上與物理的結合,促成物理、化學與生物學的大融通。   最出色的科學家,僅有少數人可以得獎,即使無人知曉一樣很有貢獻。   看懂諾貝爾生醫獎:當研究應用於救命,那喜悅無法衡量。   再生醫學及細胞療法,為遺傳疾病和慢性疾病帶來新希望。   專研開發疫苗、找出新藥,讓病菌不再威脅人類生命。   瞭解神經記憶和辨識機制已成為人工智慧參考的系統,   這些得主,皆為人類福祉做出重大的貢獻。   經濟學是關注「人」的科學,亦是解決人類「互動」難題的哲學,

  看懂經濟思潮,才能洞察世界正面臨的問題。   21世紀後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長年關注人性偏誤、賽局理論、投資、勞動市場,   乃至於永續經營與貧窮的議題。   他們是「俗世哲學家」,以先驅角色,引介獨到且實用的理論給世人。   每年10月諾貝爾獎頒布之後,都不免在媒體和學界引來話題,話題從獲獎人的國家和背景,學術經歷和奮鬥歷程,到得獎感言和頒獎花絮,諾貝爾獎誠然是全球科學界每年最大的盛事,因為它代表了科學成就的巔峰,也展現了科學發展的最新趨勢。   《21世紀諾貝爾獎2001-2021套書》集結科學月刊每年在諾貝爾物理獎、化學獎、生醫獎、經濟學獎得主公布時,邀請國內該領域的專家

,針對該年各個得主的生平事蹟和得獎領域做深入分析,以深入淺出的文字和說明,讓讀者瞭解最前沿的科學研究現況。從學術發展的潮流到學術傳統的傳承,前瞻性地引導讀者思考科學的前景。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撰稿的台灣科學家當中,有許多和得獎大師有師承關係,讓我們一窺得獎者或特立獨行的研究風格,或平易近人的為人處事一面,更神遊於他們治學的風範和精神,諾貝爾獎,得之不易,但有跡可循。   以科學月刊多年累積的份量,除了三個諾貝爾科學獎像,鷹出版這次再加上諾貝爾經濟科學獎,將以加倍(年份加倍)、超值(增加經濟獎)的內容,宴饗大眾,值得購買珍藏。 名人推薦   曾耀寰(科學月刊社理事長、中研院物理所副技

師)   累積2001年2021年的諾貝爾經濟科學獎,年份加倍、超值的內容,宴饗大眾,值得購買珍藏。   物理學獎導讀:林豐利(台師大天文與重力中心主任)   諾貝爾獎是學術界的桂冠,得獎者將進入史冊,得獎的工作通常是學術研究的里程碑,不只承繼先人的努力,往往也開啟往後的研究途徑。累積2001年至2021年的諾貝爾物理獎,年份加倍、超值的內容,宴饗大眾,值得購買珍藏。   化學獎導讀:牟中原(台大化學系名譽教授)   至2021年,諾貝爾化學已授予187人,其中包括7名女性。7/187 這比例當然是非常低。但值得注意的是7名女性得主當中的4人是在21世紀。尤其是近四年來女性的突出表現實在令

人鼓舞。   生醫獎導讀:羅時成(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系教授)   2022年預測得生理/醫學獎呼聲最高的兩位科學家是卡塔琳(Katalin Kariko)與魏斯曼(Drew Weissman),他們發明mRNA當作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疫苗,在2020年疫情嚴重期間讓上億的人免於感染或死亡。以mRNA當作藥物是個非常突破性新發明,mRNA不只可以應用在流行性的病毒感染預防上,也可以應用在癌症的治療,我猜測他們未來一定可以獲得諾貝爾獎。   經濟學獎導讀:莊奕琦(政大經濟學系特聘教授)   現代經濟學是一門非常量化的社會科學,本世紀以來,尤其是過去十年間,研究方法論上的突破屢獲肯定,更加強化以科學

的嚴謹態度來研究經濟與社會問題的取向。   推薦文:寒波(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部落主、泛科學專欄作者)   科學類諾貝爾獎得主,以地理劃分,大部分位於北美、少數歐洲國家和日本;以族裔區分,多數為白人;以性別區分,絕大部分是男性。諾貝爾獎評選看的是結果,這反映出過往百年的科學研究,全人類只有少數群體參與較多;往積極面想,人類的聰明才智,仍有許多潛能可以挖掘。

高電壓鋰鎳錳氧化物陰極材料進行表面改質及其電性分析

為了解決諾貝爾化學獎的問題,作者蔡譯德 這樣論述:

目錄明志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口試委員審定書 i致謝 ii摘要 iiiAbstract iv目錄 vi圖目錄 ix表目錄 xvii第一章 緒論 11.1 前言 11.2 鋰離子二次電池之發展 21.3 鋰離子二次電池的工作原理 31.4 陰極材料(Cathode Materials) 41.5 陽極材料(Anode Materials) 61.6 隔離膜(Separator) 81.7 電解液(Electrolyte) 91.8 研究動機 11第二章 文獻回顧 122.1 鋰鎳錳氧化物的製備 122.1.1 溶膠-凝膠法製備鋰鎳錳氧化物

122.1.2 共沉澱法製備鋰鎳錳氧化物 152.2 鋰鎳錳氧化物的改質 192.2.1 液相法改質製程 192.2.2 固相法改質製程 282.2.3 氣相法改質製程 33第三章 實驗方法 363.1 實驗藥品與儀器 363.1.1 實驗藥品 363.1.2 實驗儀器與設備 373.2 鋰鎳錳氧化物陰極材料合成 383.3 鋰鎳錳氧化物陰極材料改質 413.3.1 材料漿料中加入導電碳添加劑(SWCNT-LNMO) 413.3.2 材料表面改質(GO-LNMO) 433.4 材料之物化性分析 453.4.1 晶相結構分析(X-射線繞射

(XRD)) 453.4.2 表面形態分析(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EM)) 473.4.3 表面微結構分析(穿透式電子顯微鏡(TEM)) 493.4.4 晶相結構及碳層分析(顯微拉曼光譜(Micro-Raman)) 503.4.5 材料表面元素價態分析(X-射線光電子能譜學(XPS)) 513.4.6 比表面積分析(BET) 523.4.7 材料粒徑分析(動態光散射粒徑分析儀(DLS)) 533.4.8 化學組成元素分析(XRF) 543.4.9 電化學性質分析 55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654.1 鋰鎳錳氧化物改質材料晶相結構分析(XRD) 654.2

鋰鎳錳氧化物改質材料表面形態分析(SEM) 674.3 鋰鎳錳氧化物改質材料顯微結構分析(TEM) 734.4 鋰鎳錳氧化物改質材料碳層結構分析(Micro-Raman) 794.5 鋰鎳錳氧化物改質材料表面元素價態分析(XPS) 824.6 鋰鎳錳氧化物改質材料比表面積分析(BET) 844.7 鋰鎳錳氧化物改質材料粒徑分析(DLS) 864.8 化學組成元素分析之材料過渡金屬溶出測試(XRF) 884.9 鋰鎳錳氧化物改質材料電性分析 944.9.1 低電流速率下的電性分析及循環性能分析 944.9.2 高電流速率下的電性分析 1124.9.3 長期

充/放電循環穩定性分析 1274.10 鋰鎳錳氧化物改質材料交流阻抗分析(AC) 1494.11 鋰鎳錳氧化物改質材料循環伏安法分析(CV) 1604.12 GITT法分析鋰離子擴散係數 1704.13 電池失效分析(Post-mortem Analysis) 1754.13.1 表面形態分析 1754.13.2 XRD分析 176第五章 結論 177參考資料 179 圖目錄圖 1、鋰離子二次電池工作原理示意圖[11] 3圖 2、鋰離子二次電池常用之陰極材料結構圖[22] 4圖 3、鋰離子二次電池常用之陽極材料分類圖 6圖 4、LiNi0.5Mn1.5O4材

料的可能形成機制 12圖 5、溶膠-凝膠法合成LNMO的XRD圖譜 13圖 6、溶膠-凝膠法合成LNMO的(a) SEM、(b-d) EDS 13圖 7、(a)在0.2 C速率下的初始充放電曲線,插入圖為dQ/dV圖、(b)在各速率下的放電曲線、(c)速率性能、(d)在2C速率下的循環性能速率、(e)循環前的電化學阻抗譜(EIS)曲線,插入圖是Z'和ω-1/2之間的關係圖 14圖 8、共沉澱法合成LNMO示意圖 15圖 9、共沉澱法合成LNMO的FESEM圖像(a-b) Ni0.25Mn0.75CO3前體、(c-d) LiNi0.5Mn1.5O4產品 16圖 10、LNMO樣品XR

D圖譜(a)共沉澱、(b)溶膠-凝膠法 16圖 11、共沉澱LNMO樣品的(a)TEM、(b)HRTEM圖像 17圖 12、共沉澱LNMO樣品的拉曼光譜 17圖 13、共沉澱LNMO陰極材料在1C速率(a)充電和放電曲線、(b)循環性能 18圖 14、共沉澱法與溶膠-凝膠法製備的LNMO陰極材料(a)在1C下充放電速率循環測試比較、(b)不同的速率特性比較 18圖 15、(a)LNMO和MA-LNMO粉末、(b)MgAl2O4粉末的XRD圖譜 19圖 16、樣品粉末SEM圖像(a) LNMO、(b) MA-LNMO、樣品粉末TEM圖像(c) LNMO、(d) MA-LNMO 20

圖 17、LNMO和MA-LNMO(a) 初始充放電曲線、(b) 充放電容量和庫侖效率 20圖 18、(a) LNMO、(b) MA-LNMO在0.1C-2C間的電性表現 21圖 19、在55°C下LNMO和MA-LNMO(a) 放電容量、(b) 庫侖效率 21圖 20、LNMO材料包覆LaCoO3製備包覆程序示意圖 22圖 21、LNMO@LCO之XRD分析圖 23圖 22、LNMO@LCO之拉曼分析圖 23圖 23、LNMO@LCO之表面形態分析(a) 原始LNMO、(b) [email protected]、(c) LNMO@LCO-1、(d) LNMO@LCO-2 24圖 24、(

a-b) 初始LNMO、(c-d) LNMO@LCO-2的TEM和HR-TEM圖像、(e) LNMO@LCO-1的EDS繞射圖 25圖 25、(a) 所有材料在0.2-10C的放電克電容量比較、(b) 所有材料的初始放電容量和庫侖效率、(c-f) 所有材料不同速率下的充放電曲線 26圖 26、所有材料在(a) 25oC下1C速率、(b) 25oC下5C速率以及(f) 55oC下1C速率的循環性能;所有材料在(c) 1C速率下第500次循環(d) 5C速率下第200次循環以及(e) 5C速率下第500次循環的充放電曲線圖 27圖 27、機械融合包覆過程示意圖 28圖 28、(a) 初始C

NT和OCNT、(b) 經過CNT和OCNT包覆的LNMO粉末的拉曼光譜 29圖 29、LNMO、CNT-LNMO、OCNT-LNMO(a) XRD、(b-d) FE-SEM、(e-g) TEM 分析圖 30圖 30、(a) 在第一次循環時作為電壓dQ dV-1函數的差分容量圖、(b) 1C速率下循環性能、(c-e) LNMO、CNT-LNMO、OCNT-LNMO的dQ dV-1曲線圖 31圖 31、(a) 改質樣品在不同速率下的放電曲線、(b) LNMO、CNT-LNMO、OCNT-LNMO在不同速率結果計算的Ragone圖 32圖 32、LNMO改質樣品示意圖 33圖 33、AL

D生長周期示意圖 33圖 34、(a) Bare LNMO和4個ALD循環的XRD圖譜、樣品粉末TEM圖像(b) Bare LNMO、(c) 10個ALD循環 34圖 35、(a) 初始充放電曲線、(b) 放電容量與ALD循環次數的關係、(c) 循環性能、(d) 庫倫效率 35圖 36、不同速率的(a) 放電電容表現、(b) 放電曲線圖 35圖 37、LiNi0.5Mn1.5O4材料合成示意圖 38圖 38、以固相法製備LiNi0.5Mn1.5O4陰極材料流程示意圖 40圖 39、LNMO材料添加單壁碳管的示意圖 41圖 40、LNMO材料的表面改質實驗方法的示意圖 43圖 4

1、布拉格晶體繞射示意圖 45圖 42、X射線繞射光譜儀(Bruker D2 Phaser)設備圖 46圖 43、濺鍍機(Hitachi E-1010)設備圖 47圖 44、掃瞄式電子顯微鏡(Hitachi S-2600H)設備圖 48圖 45、穿透式電子顯微鏡(JEOL-JEM2100)設備圖 49圖 46、拉曼光譜分析儀設備圖 50圖 47、X-射線光電子光譜儀設備圖 51圖 48、比表面積分析儀設備圖 52圖 49、動態光散射粒徑分析儀設備圖 53圖 50、X-射線螢光繞射光譜儀設備圖 54圖 51、LiNi0.5Mn1.5O4陰極材料極片製備圖 56圖 52、電動

塗佈機(Zehntner ZAA2300)設備圖 57圖 53、手套箱(MBRAUN 1TS100-1)設備圖 58圖 54、CR2032 鈕扣型電池封裝示意圖 58圖 55、佳優(BAT-750B)充/放電測試儀設備圖 59圖 56、恆電位電池測試儀(Metrohm Autolab PGST AT302N)硬體設備圖 61圖 57、交流阻抗測試圖譜(Nyquist plot)示意圖 62圖 58、GITT用BioLogic BCS-805電池測試儀 64圖 59、GO-LNMO改質材料XRD分析圖譜 66圖 60、SWCNT表面形態分析 68圖 61、GO表面形態分析 6

8圖 62、P-LNMO極片表面形態分析(a) 3kx、(b) 5kx、(c)(d) 10kx 69圖 63、0.05%SWCNT-LNMO極片表面形態分析(a) 3kx、(b) 5kx、(c)(d) 10kx 69圖 64、0.1%SWCNT-LNMO極片表面形態分析(a) 3kx、(b) 5kx、(c)(d) 10kx 70圖 65、0.2%SWCNT-LNMO極片表面形態分析(a) 3kx、(b) 5kx、(c)(d) 10kx 70圖 66、P-LNMO表面形態分析(a) 1kx、(b) 3kx、(c) 5kx、(d) 10kx 71圖 67、0.5%GO-LNMO表面形態分

析(a) 5kx、(b) 10kx、(c)(d) 20kx 71圖 68、1%GO-LNMO表面形態分析(a) 5kx、(b) 10kx、(c)(d) 20kx 72圖 69、2%GO-LNMO表面形態分析(a )5kx、(b) 10kx、(c)(d) 20kx 72圖 70、氧化石墨烯TEM顯微結構分析(a) 5kx、(b) 800kx 74圖 71、P-LNMO樣品TEM顯微結構分析(a) 20kx、(b) 600kx 75圖 72、0.5%GO-LNMO樣品TEM顯微結構分析(a) 20kx、(b) 600kx 76圖 73、1%GO-LNMO樣品TEM結構分析(a) 20k

x、(b) 600kx 77圖 74、2%GO-LNMO樣品TEM顯微結構分析(a) 20kx、(b) 600kx 78圖 75、初始樣品與改質樣品之顯微拉曼光譜圖 79圖 76、初始樣品與改質樣品之顯微拉曼光譜 (200-800 cm-1) 80圖 77、初始樣品與改質樣品之顯微拉曼光譜(800-2000 cm-1) 81圖 78、初始LNMO樣品及1%GO-LNMO樣品之XPS分析比較圖 82圖 79、(a) P-LNMO、(b) 1%GO-LNMO樣品之Ni元素XPS分析比較圖 83圖 80、(a) P-LNMO、(b) 1%GO-LNMO樣品之Mn元素XPS分析比較圖

83圖 81、(a) P-LNMO、(b) 1%GO-LNMO樣品之O元素XPS分析比較圖 83圖 82、初始樣品與改質樣品之比表面積分析圖 84圖 83、初始樣品與改質樣品之比表面積分析比較圖 85圖 84、P-LNMO與GO-LNMO樣品之DLS分析圖 87圖 85、P-LNMO樣品之過渡金屬離子溶出試驗XRF分析圖 89圖 86、0.5%GO-LNMO樣品之過渡金屬離子溶出試驗XRF分析圖 90圖 87、1%GO-LNMO樣品之過渡金屬離子溶出試驗XRF分析圖 91圖 88、2%GO-LNMO樣品之過渡金屬離子溶出試驗XRF分析圖 92圖 89、各SWCNT-LNMO改質

樣品於0.1C速率下首次充放電曲線圖 95圖 90、P-LNMO樣品於0.1C速率下循環性能充放電曲線圖 96圖 91、0.05%SWCNT-LNMO樣品於0.1C速率下循環性能充放電曲線圖 97圖 92、0.1%SWCNT-LNMO樣品於0.1C速率下循環性能充放電曲線圖 98圖 93、0.2%SWCNT-LNMO樣品於0.1C速率下循環性能充放電曲線圖 99圖 94、各SWCNT-LNMO改質樣品於0.1C速率下放電循環性能比較圖 100圖 95、各GO-LNMO改質樣品於0.1C速率下首次充放電曲線圖 102圖 96、P-LNMO樣品於0.1C速率下循環性能充放電曲線圖

103圖 97、0.5%GO-LNMO樣品於0.1C速率下循環性能充放電曲線圖 104圖 98、1%GO-LNMO樣品於0.1C速率下循環性能充放電曲線圖 105圖 99、2%GO-LNMO樣品於0.1C速率下循環性能充放電曲線圖 106圖 100、各GO-LNMO改質樣品於0.1C速率放電下循環性能比較圖 107圖 101、SWCNT+GO-LNMO改質樣品於0.1C速率下首次充放電曲線圖 109圖 102、1%SWCNT+1%GO-LNMO樣品於0.1C速率下循環性能充放電曲線圖 110圖 103、SWCNT+GO-LNMO改質樣品於0.1C速率下循環性能比較圖 111圖 1

04、P-LNMO樣品於0.2C/0.2-10C速率下充放電曲線圖 113圖 105、0.05%SWCNT-LNMO樣品於0.2C/0.2-10C速率下充放電曲線圖 114圖 106、0.1%SWCNT-LNMO樣品於0.2C/0.2-10C速率下充放電曲線圖 115圖 107、0.2%SWCNT-LNMO樣品於0.2C/0.2-10C速率下充放電曲線圖 116圖 108、SWCNT-LNMO改質樣品於0.2C/0.2-10C速率下電性比較圖 117圖 109、P-LNMO樣品於0.2C/0.2-10C速率下充放電曲線圖 119圖 110、0.5%GO-LNMO樣品於0.2C/0.

2-10C速率下充放電曲線圖 120圖 111、1%GO-LNMO樣品於0.2C/0.2-10C速率下充放電曲線圖 121圖 112、2%GO-LNMO樣品於0.2C/0.2-10C速率下充放電曲線圖 122圖 113、GO-LNMO改質樣品於0.2C/0.2-10C速率下電性比較圖 123圖 114、0.1%SWNCT+1%GO-LNMO樣品於0.2C/0.2-10C速率下充放電曲線圖 125圖 115、SWCNT+GO-LNMO改質樣品於0.2C/0.2-10C速率下電性比較圖 126圖 116、P-LNMO樣品於1C/1C速率下長期充放電穩定性曲線圖 128圖 117、P-

LNMO樣品於1C/1C速率下長期充放電穩定性表現圖 128圖 118、0.05%SWCNT-LNMO樣品於1C/1C速率下長期充放電穩定性曲線圖 130圖 119、0.05%SWCNT-LNMO樣品於1C/1C速率下長期充放電穩定性表現圖 130圖 120、0.1%SWCNT-LNMO樣品於1C/1C速率下長期充放電穩定性曲線圖 132圖 121、0.1%SWCNT-LNMO樣品於1C/1C速率下長期充放電穩定性表現圖 132圖 122、0.2%SWCNT-LNMO樣品於1C/1C速率下長期充放電穩定性曲線圖 134圖 123、0.2%SWCNT-LNMO樣品於1C/1C速率下長

期充放電穩定性表現圖 134圖 124、各SWCNT-LNMO改質樣品於1C/1C速率下長期穩定性分析比較圖 136圖 125、0.5%GO-LNMO樣品於1C/1C速率下長期充放電穩定性曲線圖 138圖 126、0.5%GO-LNMO樣品於1C速率下長期充放電穩定性表現圖 138圖 127、1%GO-LNMO樣品於1C/1C速率下長期充放電穩定性曲線圖 140圖 128、1%GO-LNMO樣品於1C/1C速率下長期充放電穩定性表現圖 140圖 129、2%GO-LNMO樣品於1C/1C速率下長期充放電穩定性曲線圖 142圖 130、2%GO-LNMO樣品於1C/1C速率下長期充

放電穩定性表現圖 142圖 131、各GO-LNMO改質樣品於1C/1C速率下長期充放電穩定性分析比較圖 144圖 132、0.1%SWCNT+1%GO-LNMO樣品於1C/1C速率下長期充放電穩定性曲線圖 146圖 133、0.1%SWCNT+1%GO-LNMO樣品於1C/1C速率下長期充放電穩定性表現圖 146圖 134、SWCNT+GO-LNMO改質樣品於1C速率下長期充放電穩定性分析比較圖 148圖 135、AC等效電路圖(equivalent circuit) 149圖 136、P-LNMO樣品長期循環交流阻抗分析圖 150圖 137、0.05%SWCNT-LNMO樣品

長期循環交流阻抗分析圖 151圖 138、0.1%SWCNT-LNMO樣品長期循環交流阻抗分析圖 152圖 139、0.2%SWCNT-LNMO樣品長期循環交流阻抗分析圖 153圖 140、0.5%GO-LNMO樣品長期循環交流阻抗分析圖 154圖 141、1%GO-LNMO樣品長期循環交流阻抗分析圖 155圖 142、2%GO-LNMO樣品長期循環交流阻抗分析圖 156圖 143、0.1%SWCNT+1%GO-LNMO樣品長期循環交流阻抗分析圖 157圖 144、長期循環前交流阻抗分析比較圖 158圖 145、長期循環後交流阻抗分析比較圖 159圖 146、P-LNMO樣品

循環伏安法分析圖 161圖 147、0.05%SWCNT-LNMO樣品循環伏安法分析圖 162圖 148、0.1%SWCNT-LNMO樣品循環伏安法分析圖 163圖 149、0.2%SWCNT-LNMO樣品循環伏安法分析圖 164圖 150、0.5%GO-LNMO樣品循環伏安法分析圖 165圖 151、1%GO-LNMO樣品循環伏安法分析圖 166圖 152、2%GO-LNMO樣品循環伏安法分析圖 167圖 153、0.1%SWCNT+1%GO-LNMO樣品循環伏安法分析圖 168圖 154、首次循環伏安法分析彙總比較圖 169圖 155、P-LNMO之V vs.τ1/2分析

圖 171圖 156、P-LNMO單次步驟充放電曲線圖(a) charge period;(b) discharge period 172圖 157、GITT單次步驟比較(a) charge period、(b) discharge period 172圖 158、各樣品GITT充放電曲線圖 173圖 159、各樣品GITT之充電鋰離子擴散係數3D分析圖 174圖 160、P-LNMO之(a) 循環前、(b) 循環後;1%GO-LNMO之(c) 循環前、(d) 循環後的表面形態分析 175圖 161、P-LNMO之(a) 循環前、(b) 循環後;1%GO-LNMO之(c) 循環前、

(d )循環後;(e) 所有樣品、(f) 所有樣品(003)峰的XRD分析 176 表目錄表 1、鋰離子二次電池常見陰極材料之種類及特性 5表 2、鋰離子二次電池常見陽極材料之特性 7表 3、鋰離子二次電池常用之鋰鹽電解質比較 9表 4、鋰離子二次電池常用電解液溶劑之物性比較[39] 10表 5、實驗藥品 36表 6、實驗儀器與設備 37表 7、漿料製備條件 57表 8、GO-LNMO改質材料XRD晶相參數值的比較表 66表 9、初始樣品與改質樣品之顯微拉曼光譜比較 (200-800 cm-1) 80表 10、初始樣品與改質樣品之顯微拉曼光譜比較(800-2000 cm-1

) 81表 11、初始樣品與改質樣品之比表面積分析結果 85表 12、P-LNMO與GO-LNMO樣品之粒徑分布結果 87表 13、P-LNMO樣品之過渡金屬離子溶出試驗XRF分析 89表 14、0.5%GO -LNMO樣品之過渡金屬離子溶出試驗XRF分析 90表 15、1%GO-LNMO樣品之過渡金屬離子溶出試驗XRF分析 91表 16、2%GO-LNMO樣品之過渡金屬離子溶出試驗XRF分析 92表 17、GO-LNMO樣品之過渡金屬離子溶出試驗XRF分析彙總比較 93表 18、各SWCNT-LNMO改質樣品於0.1C速率下首次充放電結果比較 95表 19、P-LNMO樣品

於0.1C速率下循環性能電性結果 96表 20、0.05%SWCNT-LNMO樣品於0.1C速率下循環性能電性結果 97表 21、0.1%SWCNT-LNMO樣品於0.1C速率下循環性能電性結果 98表 22、0.2%SWCNT-LNMO樣品於0.1C速率下循環性能電性結果 99表 23、各SWCNT-LNMO改質樣品於0.1C速率下放電循環性能比較 100表 24、各GO-LNMO改質樣品於0.1C速率下首次充放電結果比較 102表 25、P-LNMO樣品於0.1C速率下循環性能電性結果 103表 26、0.5%GO-LNMO樣品於0.1C速率下循環性能電性結果 104表 2

7、1%GO-LNMO樣品於0.1C速率下循環性能電性結果 105表 28、2%GO-LNMO樣品於0.1C速率下循環性能電性結果 106表 29、各GO-LNMO改質樣品於0.1C速率下放電循環性能比較 107表 30、SWCNT+GO-LNMO改質樣品於0.1C速率下首次充放電比較 109表 31、1%SWCNT+1%GO-LNMO樣品於0.1C速率下循環性能電性結果 110表 32、SWCNT+GO-LNMO改質樣品於0.1C速率下放電循環性能比較 111表 33、P-LNMO樣品於0.2C/0.2-10C速率下充放電電性結果 113表 34、0.05%SWCNT-LNMO

樣品於0.2C/0.2-10C速率下充放電電性結果 114表 35、0.1%SWCNT-LNMO樣品於0.2C/0.2-10C速率下充放電電性結果 115表 36、0.2%SWCNT-LNMO樣品於0.2C/0.2-10C速率下充放電電性結果 116表 37、SWCNT-LNMO改質樣品於0.2C/0.2-10C速率下電性比較表 117表 38、P-LNMO樣品於0.2C/0.2-10C速率下充放電電性結果 119表 39、0.5%GO-LNMO樣品於0.2C/0.2-10C速率下充放電電性結果 120表 40、1%GO-LNMO樣品於0.2C/0.2-10C速率下充放電電性結果

121表 41、2%GO-LNMO樣品於0.2C/0.2-10C速率下充放電電性結果 122表 42、GO-LNMO改質樣品於0.2C/0.2-10C速率下電性比較表 123表 43、0.1%SWNCT+1%GO-LNMO樣品於0.2C/0.2-10C速率下充放電電性結果 125表 44、SWCNT+GO-LNMO改質樣品於0.2C/0.2-10C速率下電性比較表 126表 45、P-LNMO樣品於1C/1C速率下長期穩定性電性結果 129表 46、0.05%SWCNT-LNMO樣品於1C/1C速率下長期穩定性電性結果 131表 47、0.1%SWCNT-LNMO樣品於1C/1C

速率下長期穩定性電性結果 133表 48、0.2%SWCNT-LNMO樣品於1C/1C速率下長期穩定性電性結果 135表 49、各SWCNT-LNMO改質樣品於1C/1C速率下長期充放電穩定性分析比較彙總 136表 50、0.5%GO-LNMO樣品於1C/1C速率下長期穩定性電性結果 139表 51、1%GO-LNMO樣品於1C/1C速率下長期穩定性電性結果 141表 52、2%GO-LNMO樣品於1C/1C速率下長期穩定性電性結果 143表 53、各GO-LNMO改質樣品於1C/1C速率下長期充放電穩定性分析比較彙總 144表 54、0.1%SWCNT+1%GO-LNMO於1C

速率下長期穩定性電性結果 147表 55、SWCNT+GO-LNMO改質樣品於1C速率下長期充放電穩定性分析比較彙總 148表 56、P-LNMO樣品長期循環交流阻抗分析結果 150表 57、0.05%SWCNT-LNMO樣品長期循環交流阻抗分析結果 151表 58、0.1%SWCNT-LNMO樣品長期循環交流阻抗分析結果 152表 59、0.2%SWCNT-LNMO樣品長期循環交流阻抗分析結果 153表 60、0.5%GO-LNMO樣品長期循環交流阻抗分析結果 154表 61、1%GO-LNMO樣品長期循環交流阻抗分析結果 155表 62、2%GO-LNMO樣品長期循環交流阻

抗分析結果 156表 63、0.1%SWCNT+1%GO-LNMO樣品長期循環交流阻抗分析結果 157表 64、長期循環前交流阻抗分析數據比較 158表 65、長期循環後交流阻抗分析數據比較 159表 66、P-LNMO樣品循環伏安法分析結果 161表 67、0.05%SWCNT-LNMO樣品循環伏安法分析結果 162表 68、0.1%SWCNT-LNMO樣品循環伏安法分析圖結果 163表 69、0.2%SWCNT-LNMO樣品循環伏安法分析圖結果 164表 70、0.5%GO-LNMO樣品循環伏安法分析結果 165表 71、1%GO-LNMO樣品循環伏安法分析結果 166

表 72、2%GO-LNMO樣品循環伏安法分析結果 167表 73、0.1%SWCNT+1%GO-LNMO樣品循環伏安法分析結果 168表 74、首次循環伏安法分析比較結果彙總 169表 75、各樣品GITT之充電鋰離子擴散係數分析比較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