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商霜淇淋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超商霜淇淋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EZJapan編輯部寫的 日本便利商店:Nippon所藏日語嚴選講座(1書1雲端MP3音檔) 和張立祥的 萬能店員:我的便利、你的過勞,超商的社會代價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被超商耽誤的冰淇淋店」全家x 古娃娃聯手推濃郁系霜淇淋 ...也說明:不讓IKEA 美食小站的全新肉桂蘋果霜淇淋專美於前,「被超商耽誤的雙淇淋店」Fami!ce 全家霜淇淋宣布,將與古娃娃點心品牌WA!COOKIES 聯手推出全新口味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EZ叢書館 和游擊文化所出版 。

國立臺北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 徐純慧所指導 彭聖佳的 消費者創新性、創新產品屬性、主觀規範對新產品採用意圖之影響-以便利商店霜淇淋為例 (2015),提出超商霜淇淋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創新擴散、採用意圖。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EMBA) 祝鳳岡、王明隆所指導 黃薇芳的 食物品質、認知價值、品牌形象對顧客滿意度與顧客忠誠度之關係研究-以全家Fami霜淇淋為例 (2014),提出因為有 食物品質、認知價值、品牌形象、顧客滿意度、顧客忠誠度的重點而找出了 超商霜淇淋的解答。

最後網站全家「春日抹茶霜淇淋+粉紅餅乾杯」睽違 ... - 凱的日本食尚日記則補充:全家便利商店圓滾滾霜淇淋最新口味:睽違兩年的「春日抹茶」霜淇淋3/5回歸開賣囉!是說全家也太狠了,竟然兩年沒有推出大受好評的抹茶這樣對嗎?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超商霜淇淋,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日本便利商店:Nippon所藏日語嚴選講座(1書1雲端MP3音檔)

為了解決超商霜淇淋的問題,作者EZJapan編輯部 這樣論述:

來日本,怎能不去便利商店? 柚香口味炸雞君、喜多方拉麵飯糰、頂級抹茶瑞士捲…… 必敗的宵夜,旅途的小確幸。 日本特有的歲時演出、超越全球的多元服務、 登峰造極的便利美食、匠心獨具的和風設計。 流行與傳統的縮影,就在這裡。   「Nippon所藏」系列介紹:   專為邁向中高級或正在中高級(N3~N1)日語學習者打造,   閱讀日本,或語言、或文化、或古典、或時尚。   用一雙眼,追逐日本的瞬息萬變、領略日本的傳承與創新。   「Nippon所藏」為你獻上日本的薈萃珍藏。   【專業製作團隊】   今泉江利子   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現任政治大學、淡江大學、文化大學、政大公企中心

及ILI國際語文中心等兼任講師。致力於練習方法的開發與教材的創作,也以提升學習者的聽力為目標,希望所有日語學習者以簡單詞彙、文法就能開口說出日語。著有《N1-N5新制日檢聽解總合對策》、《Shadowing跟讀法︰神奇打造日語表現力》等。   林潔珏   東吳大學日文系畢業。長住日本,曾任EZ Japan流行日語會話誌專欄執筆,現在是專業翻譯、口譯員。擁有烹飪、園藝、旅遊、攝影、遍嚐美酒美食等廣泛興趣和追根究底的衝勁。身為日文系的畢業生,最希望的是對台灣和日本文化的交流能盡一己之力,與大家分享在日本20幾年來的心得與體驗。   麻子軒   語言學家、日語教師。畢業於東吳大學日文系,其後取得

臺灣大學日文所碩士和大阪大學文學研究科文學博士。曾任關西各大名校及日語教師養成講座講師。現任職於關西大學留學生別科。研究領域為日本語學、日語教育學。   黃毓倫   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學博士候選,合著『日本歷史名人:Nippon所藏12』(EZ叢書館,2020)、『日本神話:Nippon所藏14』(EZ叢書館,2021)。   張維中   東京在住台北人。喜歡大都會的新潮繁華,也愛地方小鎮的人文風情。寫遊記、寫散文、寫小說也寫少兒讀物。喜好啜飲記憶,懂得忙裡偷閒,善於各領域的追星崇拜,活在一個字典中沒有無聊兩字的日常裡,不羨慕別人的生活,知足當下的擁有。近作包括旅記《日本小鎮時光》、《東京小

路亂撞》;小說《不在一起不行嗎》《代替說再見》;散文《東京模樣》和少兒繪本《麒麟湯》等書。經營各人粉專「張維中。東京模樣」。   商社男   曾任職於日本前五大商社之台灣現地法人,十餘年的商社經驗,業務範圍涵蓋動物飼料、大宗物資、畜產肉品、加工食品、百貨纖維、業務用食材、實體通路、投資業務,經營企劃等,專長於日本企業、國際貿易、消費者行為及店鋪經營之研究。   湯   住在東京的台灣人上班族,來日九年仍覺得自己是一介觀光客,生活即是旅行。喜歡散步和探索各種美食。 本書特色   特色一、便利商店排行榜Top10品牌特色與成功祕辛   Laowon100、Daily Yamazaki、Se

icomart、Poplar……日本便利商店品牌之豐富,世界首屈一指,去哪裡可以找到這些店鋪、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商品?本書考察最受日本國民喜愛品牌前十名,介紹其Logo設計意義、發跡過程、店鋪與商品特色等。   另外,特別詳述最具影響力之四大品牌7-11、Laowon、FamilyMart、MiniStop,各自的經營方針、獨家優惠、便捷服務、熱銷商品,以及順應潮流響應節能減碳、食物浪費減少等方面的努力。   特色二、4個話題6大焦點,看日本生活文化,解析商品魅力   從熱銷排行榜、最受矚目新品、飯糰口味東西差異、疫情下的結帳區新寵……等熱議話題,看日本國民生活文化與社會趨勢。並聚焦「日本五大

族群最愛商品」、「飯糰為什麼好吃」、「超越專賣店的甜點」、「收銀區的小惡魔」、「引領風潮的美妝區」、「地區限定商品」六大面向,探究日本便利商店魅力關鍵,以及如何牽動日本常民生活。   特色三、日本文化專業 ╳ 日語教學專業團隊,打造中高級日語能力   精選日本文化值得探究之主題,融入N4~N1字彙及句型,藉由閱讀長篇文章與會話練習,穩固初級基礎,進而培養中高級文章理解力,奠定日語表現根基。搭配專業日籍配音老師音檔,同時提升聽力與口說力。 各界熱情力薦   Vera|日本失心瘋俱樂部 版主   大塚太太|旅日生活旅遊作家   王世和|東吳大學日本語文學系教授、外國語文學院 院長   方献洲

|中國文化大學日語系副教授   徐興慶|東吳大學端木愷校長講座教授   陳明姿|台灣大學名譽教授、前台大日文系系主任   吉田皓一|「樂吃購!日本」創辦人、「日本人の日本旅遊指南」版主   雖然便利商店起源於美國,在日本卻經歷了獨特演變,已成為現代日本人不可或缺的生活基礎設施,經過昭和、平成到令和時代,便利商店也不斷發展。我一年365天每天都造訪,沒辦法忍受沒有便利商店的生活!通過本書了解日本便利商店及現代日本的生活方式,下次來日本旅行想必會更愉快更享受!   哈日杏子|旅日作家   這真的是旅日必讀的一本觀光日語學習書。第一本以日本便利商店為主題,除了有超實用的日語句型與商品名發音,還介

紹了日本四大超商品牌的特色與秘辛、以及地方店鋪的限定商品、最新話題商品的情報等;簡直就是日本便利商店控的「最佳進修秘笈」。把這些會話通通學起來,下次去日本旅遊購物時就能暢行無阻啦!!   阿蘇卡Asuka|日本旅遊部落客   日本連便利商店都超好買!!而且美食都隱藏在超商裡……真的啦相信我♡  

超商霜淇淋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活動|夏季節電任務列車啟動了🤩

節電領航員黃豪平,第一次講脫口秀給唯二的觀眾聽......好在觀眾夠可愛可以不用擔心你們太快轉台!

熊讚和怪奇事物所所長,已經在臺北捷運 #淡水信義線 和 #板南線 和大家見面囉!

⚡抓出吃電怪物 完成節電任務⚡
拍照上傳FB、月月抽節能好禮,最大獎GOGORO!!
活動期間:2020/7/16~2020/10/15

《抓出吃電怪物7月闖關消暑樂》
🍦7/16~8/15加碼集點活動,在車廂內找出吃電怪物,即可獲得超商霜淇淋,量發送,送完為止,趕緊來挑戰。

活動詳情請見👉 https://pse.is/TLFHQ

#臺北節電新文化
#臺北捷運 #淡水信義線 #板南線
#臺北市觀傳局
@Humans of Taipei 我是台北人

消費者創新性、創新產品屬性、主觀規範對新產品採用意圖之影響-以便利商店霜淇淋為例

為了解決超商霜淇淋的問題,作者彭聖佳 這樣論述:

本研究探討台灣地區霜淇淋擴散的現象,霜淇淋產品以往即存在於市場,至近年更是無所不在,龍頭便利商店們爭相販售霜淇淋,成為近年霜淇淋主要通路,更牽動許多通路與品牌,如超市、量販店以及冰淇淋專賣店等,常常人人一手的霜淇淋變成老少咸宜且隨手可得的零嘴。不同於過往對新產品擴散的研究大多以新或高技術產品為探討對象,本研究以快速消費品之霜淇淋作為探討對象,以Rogers 創新擴散理論為基礎,建立推論架構探討台灣地區霜淇淋的創新與擴散,深入瞭解與定義霜淇淋的「創新產品屬性」,並加入社會因素之「主觀規範」與個人因素之「消費者創新性」對「採用意圖」進行探討。透過產品本身、社會環境與個人動機深入探討霜淇淋的創新擴

散,並如何影響個人的產品採用意圖。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蒐集資料,經由結構方程模式確證假說,並透過複核效化確證本研究模型之穩定性與效度延展性,除以霜淇淋為測定樣本,並以平板電腦為效度樣本,霜淇淋產品共收集390 份問卷,平板電腦共收集268 份問卷。研究結果發現,「創新產品屬性」會正向影響「採用意圖」、「主觀規範」會正向影響「採用意圖」、「消費者創新性」會正向影響「採用意圖」、「主觀規範」會正向影響「創新產品屬性」、「消費者創新性」會正向影響「創新產品屬性」,所有假說均獲支持,其中創新產品屬性為影響採用意圖最重要的關鍵因素,又以「相容性」影響最大,表示產品讓個人更能接受,與過去經驗相似,亦與需求一

致。消費者創新性相較於主觀規範對採用意圖影響大,而主觀規範相較於消費者創新性對創新產品屬性影響大,表示具高創新性的個人有更強的產品採用意圖,企業必須更快觸及這些創新者,而社會的力量更會影響個人對產品創新的認知,企業亦須藉助社會主流的聲音影響個人,以群體帶動個體,加上不斷觸及的創新個體增加後,彼此相輔相成達到擴散,本研究之貢獻期作為企業產品上市策略與擴散策略運用之參考。

萬能店員:我的便利、你的過勞,超商的社會代價

為了解決超商霜淇淋的問題,作者張立祥 這樣論述:

超級便利的生活是台灣之光? 還是台灣社會的隱形危機? 是誰讓超商店員如此萬能,卻又如此廉價? 是誰從中獲利?又是誰為此付出代價?   「本書帶領讀者進入超商店員繁忙的工作現場與苦悶的內心世界,一窺我們享受便利生活之餘,超商店員必須付出的代價」   ★超商店員工作大解析,服務業基層人員的淚與累   ★台灣社會學會碩士論文獎、田野工作獎雙重得獎作品   提到方便,台灣民眾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絕對是便利商店。台灣超商的便利程度不僅讓台灣人滿意,也讓外國人嘖嘖稱奇、大為讚賞。   但如此便利的生活,是值得驕傲的台灣之光嗎?還是台灣社會的隱憂?   便利商店從1970年代引進台灣,從起初的乏人問津

,如今已經成為民眾不可或缺的商店。   2020年代的台灣超商店員,必須熟記三、四千種商品的位置,瞭解熱狗、關東煮、地瓜、咖啡、霜淇淋怎麼製作,還要提供千百種繳費服務,更要記得客人的喜好和各種商品的暱稱;貨架空了要趕快補貨、地板髒了也要盡快打掃乾淨。   隨著台灣超商的不斷進化,超商店員要做的事情越來越多,人們因此稱讚店員很萬能,但這麼萬能的職業,究竟是怎麼形成的?   作者以長年在超商打工的田野觀察,運用社會學的觀點,解析超商運作,揭露店員何以萬能的秘密。從以下面向揭露萬能店員的現象   1.超商的設計,如何讓店員必須同時做很多事?   2.為了讓消費者感到便利,超商店員如何變得過勞?

  3.我們對於便利的無止盡要求,將會造成什麼社會代價?   本書指出台灣的便利是廉價的便利,我們用很便宜的價格,獲得超級便利的生活,這些隱形的成本被攤提到每一位工作者身上,以至於我們從未察覺便利是有價的。   我們對於便利無止盡的要求,正吞噬著許多人的工作現場,讓他們陷於無邊無際的忙碌之中,包括我們自己。   我們不斷加班、不斷付出時間給工作,而這些工作往往是為了服務另一群人,因此下班後我們必須透過各種便利的消費,來彌補被工作剝奪的時間。   「下班時間壓榨別人,上班再等著被壓榨」   不僅是當代台灣勞工的常態,也是一道來自工作與生活的枷鎖,重重地銬住我們的雙腳,一步步侵蝕著我們的主體

性。 專文推薦   吳偉立│《血汗超商》作者   周于萱│台灣青年勞動九五聯盟副理事長 各方推薦   張烽益│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   葉欣怡│台北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謝國雄│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   藍佩嘉│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顏擇雅│作家、出版人   本書作者以親身經驗,帶領讀者進入超商店員繁忙的工作現場與苦悶的內心世界,一窺我們享受便利生活之餘,超商店員必須付出的代價。如果《血汗超商》一書是以產業層級的鉅觀視野來拆解加盟主與店員在加盟體系中,如何淪為工蟻血汗動的過程,那麼這本《萬能店員》就是透過超商店員的微觀世界,突顯這個提供消費者無限便利的場域,是

由多少工作者的疲勞與壓力所堆砌而成。--張烽益(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   《萬能店員》一書帶領我們一窺撐起當代便利生活的超商店員所面對的日常。改寫自獲得雙料獎項的碩論研究,張立祥以自身長年投入超商工作的田野觀察為基礎,細膩描繪超商店員在人與技術物所共同構築的社會行動網絡中所進行的勞動;並提出「組合勞動」的概念來詮釋萬能店員的勞動過程。本書的觀察涵蓋諸多重要社會議題,鼓勵我們在享受便利的同時能夠有所反思;並透過探究超商店員的工作,希望促成讀者思考當代各行各業所萌生的變化。--葉欣怡 (台北大學社會系副教授)   「萬能」店員是人,既然是人,怎麼可能是「萬能」?你可能「萬能」嗎?

不過是高度壓力下的扭曲!便利有價,但卻被當成低價、甚至無償的勞動。是誰讓超商店員如此萬能而廉價?是誰從中獲利?又是誰在其中打拚奉獻青春?本書作者長年在超商工作,運用社會學的觀點,揭露萬能店員不得不萬能的秘密。--謝國雄(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   *適讀年齡:12歲以上 作者簡介 張立祥   1992年生,台北人,成年後移居新北三重,台北大學社會學系學士與碩士畢業。   從小喜愛社會科,在指考競爭下飄落至社會學領域研讀。學生時期因家人期許而四處工讀,直到大學後成為多年的超商店員,融合社會學知識撰寫出碩士論文《超商店員何以萬能?便利商店勞動形成與過程探究》(2018),並在同年

獲得台灣社會學會碩士論文獎佳作、台灣社會學會碩士論文田野工作獎。目前任職資料分析工作。   出社會後體認到時間的不足,對於過去花費太多時間掙錢感到懊悔,目前積極規劃未來的人生願景並付諸實行。平時喜愛閱讀社會科學書籍和充滿省思的影劇,希望在了解世界之餘,還能透過不同的方式對世界造成一些影響。   email:[email protected]   推薦序 打造萬能店員|吳偉立 推薦序 萬能店員的失落與異化|周于萱   序 從血汗到萬能    超商之犢   第一章超商簡史    1 超商來台灣 2 要什麼有什麼 3 看不到也買得到 4 自成一家 5 超商之島  

第二章超商店員日常    1 新手上路     2 超商店員的一天  3 時間被壓縮的店員        第三章超商店員的機器日常 1 面對簡單機器的日常   2 面對複雜機器與貨架的日常   第四章萬能店員    1 在消費者與店員之間   2 解析萬能店員 3 誰把超商店員推向萬能?   4 能萬能店員更加萬能 5 給萬能按下暫停鍵        第五章 組合勞動與便利社會 1 從生產線工人到萬能店員 2 組合勞動 3 便利有代價  4 便利社會的隱形危機   後記 附錄 序 從血汗到萬能   「您好,歡迎光臨!」   對於台灣人而言,只要聽到這句迎賓話語,八成都會聯想到超商。

  超商距離我們很近,人們對它也相當熟悉,當大家日復一日進出超商之餘,是否曾經思考過,我們可能未曾真正瞭解它運作的方式,許多人甚至將超商視為創業圓夢的管道,前仆後繼地湧入這個行業。   2010年,《血汗超商》的出版,揭開了便利商店這個行業隱晦的事實,加盟店長雖以老闆自居,但在所有經營活動上,卻沒有任何獨立與自主的決定權,該書也揭示了超商這個行業有著薪水低、工時長、工作無聊而重複的特色。   十年過去了,超商店員的工時依舊,薪資也始終維持在最低基本工資,但是「血汗」一詞卻逐漸從超商褪去,轉而邁入更加危險、更為細緻而無從察覺的情境——店員要做的事情更多,也比過去更加疲勞。他們必須在相同的

時間以及相同的薪資水準之下,處理更多種類的工作、接應更多的客人,因而描述超商工作的詞語,也從「血汗」這樣極度負面的詞彙,轉換為「萬能」這個看似正面且具稱讚意涵的語彙。   不論是血汗或是萬能,都隱隱表達出超商已經擴張到前所未有的境界。   1978年成立的統一超級商店股份有限公司,是台灣現代超商的濫觴,其公司名稱當中的「超級商店」,似乎早已預示了便利商店在未來將會成為大眾生活中不可割捨的一部分。   四十多年後的今天,超商已經成為台灣民眾每天必經的場所。超商除了提供食品和生活用品以外,透過成熟的科技系統,更能將遠方的資料和貨物遞送至距離消費者最近的超商。   這樣將個人和世界相連的生活

網絡,在過去是難以想像的。   作為消費者,每天上班前我會踏進超商,用短短的排隊時間快速取得我的早餐和咖啡;下班後則會在住家附近的超商領取其他區域訂購的網路商品,同時繳費、兌換中獎發票,順便儲值我的悠遊卡。即使在半夜時分,若我想喝啤酒、吃炸雞或滷味,超商也能滿足我的需求。這些過去需要人們在不同店家購買的商品或服務,如今只需要一間超商就可以搞定了。   社會大眾敞開心胸擁抱這種便利性,而便利商店也成為居住地選擇的重要條件,無論賣房、租屋或旅館、民宿的廣告,都會將「鄰近超商」當成賣點,因為便利的生活已經成為許多人在意的生存基本要件了。   但在享受便利的同時,我卻不禁思考:我們是不是太過輕鬆

得到這一切了?這一切都沒有任何代價嗎? 矛盾的便利性   現代人的消費行為,有兩項重要的評判標準:一是價格,二是取得的方便性。在價格方面,「便宜」常常跟「品質低落」劃上等號,作為消費者的我們相信品質跟價格有著一定的關聯。近十幾年來也有許多書籍,試圖說明價格低廉的產品常常在其他層面引起負面後果,例如雇用童工、勞動安全疑慮、環境破壞等等。因此,面對低價產品,我們腦中會有些許反思,不管是懷疑其為劣質品,或者擔心生產背後的血汗環境,至少我們是存有疑慮的。   然而,便利性卻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我們鮮少會對於「太過便利」發出質疑,因為便利所帶來的往往是更多元、更快速的選擇情境。當我可以在巷口買到咖

啡,又何必望向好幾個路口外的咖啡店?當我可以在巷口拿到車票,又何必起個大早到車站排隊領票?   便利性對消費者而言,看起來似乎僅有正面效益,而沒有低價產品的那些負面後果。   然而,當我在超商工作時,卻深切感受到這些便利是由無數店員的血汗堆積而成的。2020年代的超商店員,必須熟記三千多種商品的位置,瞭解熱狗、包子、關東煮、地瓜怎麼製作,還要記得客人的喜好和各種商品的暱稱,並且隨時補充賣場的各項商品,還得維護店面各個角落的清潔,並且加快各種工作的速度。如果超商總部有意推行新的服務或商品,不管是炸雞、鬆餅還是發放口罩,全台各地的店員也只能趕緊閱讀公司給予的工作流程文件,盡可能快速上手。  

 一年年過去了,超商店員的薪水始終維持在最低基本工資、工作人員也沒有變多、上班時間也相似,倒是來到店裡的客人一年比一年多了,而店員要做的事情也越來越多了。   身為店員的我,在上班的時候忙碌不堪,但下班後,我又瞬間變成消費者,享受著超商為我帶來的種種便利,和我上班時的感受截然不同。這種在工作時才能感受到的犧牲與矛盾經驗,讓我開始反思,我們是不是忘記便利的生活,其實是奠基在許許多多人的付出?   為了瞭解便利生活背後的社會意涵,我在大學身兼超商店員時,開始用文字和理論逐步探索便利商店在這個時代到底意味著什麼。 出版路上   這本書的前身是我的碩士論文,裡頭不僅包含了我好幾年的工讀經驗,也

融合了各種社會科學研究的技巧,我透過訪談、觀察和搜集相關理論文獻,試圖剖析當代萬能店員的現象。   然而,碩士論文終究是給學術讀者看的,我認為像便利商店這樣與大眾息息相關的研究知識,不該只以艱澀的文字停留在學界,更應該以淺顯的文字讓社會大眾瞭解,生活在如此便利的時代,不僅有美好的一面,也有其不為人知的一面。   改寫論文期間,我已經離開學校成為一枚上班族,因此往往必須利用下班時間或假日來寫作。這樣放棄休閒時間來產出文字,實在有種第二輪班的感覺,相當不輕鬆。這個辛苦的歷程,絕對不可能獨自完成,在長達兩年的寫作過程中,多虧了晏甄編輯和我定期的對焦與討論,讓我得以不迷失在文字大海中,還能逐步聚焦

和收斂出本書的主旨;在這過程中,我也確實感受到一本書的出版必須投入不少心力和時間。   本書出版的契機,來自於我碩士畢業那年獲得台灣社會學會頒以獎項,而後經由中研院社會所謝國雄教授去信出版社推薦,促成了這段我畢生從未想像過的出版經驗。除了謝謝評審委員以外,也必須感謝指導教授葉欣怡,她開啟了我對於新觀點的研究,並且對於我論文內容的聚焦有著深刻的影響。   從論文到書籍的出版,有著不同的人們為此做出貢獻,但我更想透過本書指出,這個社會上有許多人,時時刻刻都在為我們的便利生活付出著,超商店員只是其中之一。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這兩句廣為傳誦的話語,著實為當

代社會的寫照。在高度專業分工的時代,我們鮮少看見各項產品背後辛勞工作的人們,當我們鞭策著商品的完美、期待著越來越好的服務品質時,形同揮舞著鞭子加重工作者的負擔;而我們對於便利無止盡的要求,正吞噬著許多人的工作現場,讓他們陷於無邊無際的忙碌之中,包括我們自己。   2011年我踏入超商之初,深深感到手忙腳亂。剛到職的我,心裡常常擔憂底下幾件事情:我們有賣這個東西嗎?這個東西放在哪裡?這個要怎麼用?如果弄錯了,要不要賠錢?客人不要罵我。 即使已經過了十年,當我現在用電腦打出這些句子時,一陣酥麻的感覺仍舊席捲全身。我清晰地記得,初次站在超商櫃檯的那一天,我假裝堅毅地面對客人,但心裡卻是萬

般的忐忑不安。 便利商店對新手而言,確實不是一個簡單的工作。小小螞蟻上大樹 當年還是超級新人的我,踏進超商就像是一隻螞蟻爬上大樹,大量的樹葉、錯綜複雜的枝幹以及崎嶇的路面,讓我每一個步伐都必須小心翼翼。 第一個徬徨來自於——店內的商品實在太多了! 一間超商裡有將近三、四千種商品,我根本無法在短時間以內記得這間店有賣什麼、沒賣什麼。即使我知道店裡確實有某樣商品,但沿著賣場走個兩圈,我恐怕都還是看不到它的落腳處。 知道卻找不到,對於客人來說,就跟不知道沒什麼差別。客人開口問我東西在哪裡,我只能支支吾吾、搪塞回應,心裡相當不踏實與不安。 其次,實體商品多就算了,畢竟看得到、拿得到,結帳時刷個條碼就好

,沒什麼難度。但偏偏超商有很多服務性商品,一下子有人要寄宅配,一下子有人要繳費,過一陣子又有人說要回收電池。先不說櫃檯裡面有這麼多東西,光宅配單,我就常常找不到,必須花點時間東挖挖、西挖挖,才能看見它的蹤影。 就算找到了,還要知道怎麼寫——我要寫什麼、客人要寫什麼、我要確認什麼。更糟糕的是,戰戰兢兢把宅配單寫完之後,對於一切都還沒上手的我,人家要寄冷凍,結果我硬是拿到常溫的單子,等到發現時,客人早已付錢離開,我只好重寫一張,多出來的錢還要自掏腰包補貼。 最後,希望「客人不要罵我」,絕對不是開玩笑。一個新手店員真的可能很多事情都不知道,面對客人的需求,滿臉問號,直接傻愣在原地。小至客人要買某個品

牌的菸,我轉身很久都找不到,大至客人繳費收據被我搞丟,這些事情在我進入超商的前幾週,就有著永生難忘的豐滿收穫,遇到趕時間或脾氣差的客人對我擺臉色,更是家常便飯。

食物品質、認知價值、品牌形象對顧客滿意度與顧客忠誠度之關係研究-以全家Fami霜淇淋為例

為了解決超商霜淇淋的問題,作者黃薇芳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食用過台灣之全家便利商店自有品牌Fami 霜淇淋之消費者為研究對象,探討食物品質、認知價值、品牌形象對顧客滿意度與顧客忠誠度間的相關性與影響程度,對業者提出行銷策略之建議。本研究針對曾食用過全家霜淇淋之消費者進行便利抽樣之問卷調查,問券採網路與實體紙本發送併行,問券期間為2014/5/31至2014/6/21,共發出715份問券,扣除作答不完整或明顯無效等93份,共有622份有效問卷,有效問券率為87%,其中網路問券係透過社群軟體FACEBOOK 與通話軟體LINE發送,實體問券係至台北市有販售霜淇淋之全家便利店裡發送。根據研究目的之需要,以SPSS統計軟體以樣本分析、敘述性

統計分析、因素分析、信度分析、皮爾森相關分析、迴歸分析、t檢定、變異數分析等方法進行量化實證分析,並依據量化分析結果進行質化訪談,以提出對業者之行銷策略建議。 經由量化之分析結果顯示,食物品質對顧客滿意度具有相關性與正向顯著的影響、食物品質對顧客忠誠度具有相關性與部分正向顯著的影響、而認知價值、品牌形象對顧客滿意度與忠誠度則皆具有相關性與正向顯著的影響、顧客滿意度對顧客忠誠度具有相關性與正向顯著的影響;此外,食物品質、認知價值、品牌形象三者對於顧客滿意度與顧客忠誠度的影響程度,以食物品質之影響大於其他二者。在人口統計變數上,女性、已婚、最高學歷為高中職、25~44歲、月收入30001~4

0000元者對全家霜淇淋最為認同。 根據量化結果,本研究進行質化訪談了解消費者感受,整合質、量化分析,提出結論與對業者之行銷策略建議,期能提升其顧客滿意度與忠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