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輔會就業補助查詢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高苑科技大學 經營管理研究所 李介綸所指導 李德偉的 A公司附設職訓中心開設榮民技能課程可行性評估 (2021),提出退輔會就業補助查詢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榮民、職業訓練中心、退輔會、決策分析、技能課程。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陽明大學 衛生福利研究所 吳肖琪所指導 陳星翰的 探討照管專員核定失能老人居家服務時數之一致性 (2015),提出因為有 照管專員、居家服務、核定居家服務時數、標準化特質、非標準化特質的重點而找出了 退輔會就業補助查詢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退輔會就業補助查詢,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A公司附設職訓中心開設榮民技能課程可行性評估

為了解決退輔會就業補助查詢的問題,作者李德偉 這樣論述:

近年來在軍人退伍後,多數榮民並非都知道退輔會有開辦技能課程以供榮民培訓民間工作技能及幫助他們就業或創業,退輔會開辦的職訓中心在桃園,在初步的研究發現到針對榮民技能課程的文獻資訊量不多,而且南部的職訓中心目前並沒有特別針對榮民族群做課程發展,若是南部的A公司附設職訓中心及高階主管都具有榮民背景的身份,那對榮民需求的想法就會較為貼近,因此本研究透過專家訪談及問卷調查,來了解榮民的需求,做可行性分析調查,進而提供開辦課程具體因應對策為本研究的目的。在研究方法上,係透過次級文獻蒐集以勞動部人力供需網、台灣經濟部來了解市場職缺的趨勢,找出市場上有哪些課程可以提供給榮民,透過專家訪談的方式了解榮民的種類

及需求,其中在進行可行性評估整理出課程開設可行性,並以SWOT分析個案企業具有什麼優勢,最後收集因應市場職缺情況及榮民的需求提出開課對策,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對象以台南地區的第一類及第二類榮民,本研究共發出200份問卷,並進行統計分析,本研究發現:1. 了解到市場職缺的趨勢後,榮民族群在市場上是有就業及創業的需求,參考完退輔會及職訓中心的課程後,依據退輔會開辦的課程以技能職類較多,可建議A公司附設職訓中心可以開辦相似職訓技能課程協助榮民學習。2. 榮民對於上職業訓練課程的考慮原因,經過問卷結果分析及專家進行評估模型,探討出證照的需求、交通的便利對榮民是很重要的學習動機,建議A公司附設職訓

中心可透過專家訪談並進而建立評估模型,延伸評估開辦多元化證照課程,可以讓榮民有更多不同的證照課程選擇。3. 經過SWOT分析後,如果A公司附設職訓中心在南部領先針對榮民族群開辦考照輔導班之外,且能夠提供廠商媒合職缺,協助榮民可以領取考試補助費用,又有更多就業的選擇及創業上的機會,由此可了解開發榮民族群會是一個很大的商機,也可帶來實質產業的效益。

探討照管專員核定失能老人居家服務時數之一致性

為了解決退輔會就業補助查詢的問題,作者陳星翰 這樣論述:

背景:照管專員核定個案居家服務時數,以失能程度、認知行為等標準化特質作為主要依據,另個案與家庭照顧者特質、照管專員服務案量及區域特質等非標準化特質亦影響照管專員核定居家服務時數,因此探討標準化特質及非標準化特質對居家服務核定時數之影響有其重要性。目的:探討標準化特質及非標準化特質對照管專員核定失能老人居家服務時數之影響。方法:採橫斷性研究,使用長期照顧十年資料。以2013年被核定居家服務之失能老人作為研究對象,取其初複評資料之補助數量定義每月居家服務核定時數。標準化特質係以失能程度、認知行為等進行定義,非標準化特質則包含個案與家庭照顧者特質、照管專員服務案量及區域特質。本研究考量相同個案之初

複評資料係屬重複測量,以廣義估計方程式(GEE)進行資料分析。結果:2013年被核定居家服務之失能老人,其平均核定時數為29.12小時,其中,輕度失能者為16.06小時、中度失能者為29.80小時、重度失能者為39.09小時。失能越嚴重、年齡越年長、無配偶、具有身心障礙身份、家庭照顧者照顧負荷過重、照管專員服務案量越多、所在縣市照顧服務員數量越多之失能老人,其居家服務核定時數顯著較高;於迴歸模式中納入失能程度及認知行為等標準化特質,探討其對居家服務核定時數之影響,發現解釋力達20.66%;若逐步納入個案與家庭照顧者特質、照管專員服務案量、區域特質及縣市別等非標準化特質,解釋力則分別提高為24.

64%、24.74%、25.88%、31.38%。結論:照管專員核定失能老人居家服務時數不僅受標準化特質影響,亦受照管專員服務案量及區域特質如縣市資源、照顧服務員數量等影響。建議政府須正視照管專員服務案量之負荷程度及培訓足夠照顧服務員數量。關鍵詞:照管專員、居家服務、核定居家服務時數、標準化特質、非標準化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