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雄營造資本額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東海大學 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謝登隆所指導 柯寶淑的 台灣不動產開發業經營策略之探討 (2014),提出遠雄營造資本額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不動產開發業、核心競爭力、關聯性市場、白地市場。

而第二篇論文大漢技術學院 流通與行銷管理研究所 甘美蓮所指導 孔金傳的 應用DEA評估上市公司績效之研究-以臺灣建材營造業為例 (2013),提出因為有 建材營造業、純技術效率、敏感度分析、資料包絡分析法的重點而找出了 遠雄營造資本額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遠雄營造資本額,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台灣不動產開發業經營策略之探討

為了解決遠雄營造資本額的問題,作者柯寶淑 這樣論述:

觀察台灣不動產開發業於1970~2013年建築景氣循環發展中,受總體經濟環境及政府策略影響,本研究以Mark Johnson白地策略為理論基礎,收集相關業界報導與年報,分析探討台灣大型與中小型不動產開發業於顧客價值主張、核心競爭力及白地市場開發潛力三方面之經營策略,是為本研究之目的。1.不動產開發業之顧客價值主張:以品牌經營、與國際知名設計師(團隊)合作、數位平台服務及總體社區經營等增加附加價值,作為顧客價值主張需求。2.不動產開發業之核心競爭力:以目標區域取得土地庫存量、提升優良施工品質、上下游資源垂直整合、造鎮能力、提高不動產開發、營建、銷售之周轉率等核心競爭力,為不動產開發業獲利來源。

3.白地市場策略:不動產開發業具經濟規模及資本額較高的企業,在考量風險情況下,必須轉投資關聯性產業多角化經營,距台灣最近的中國大陸市場與未開發國家的投資建設,為台灣不動產開發業另一個白地市場發展。

應用DEA評估上市公司績效之研究-以臺灣建材營造業為例

為了解決遠雄營造資本額的問題,作者孔金傳 這樣論述: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臺灣上市建材營造業經營效率,以臺灣地區四十七家上市建材營造業為研究樣本,2012年第三季、2013年第三季為研究期間,選擇投入變數為「資產總額」、「營業成本」、「股東權益」及「資本額」四項變數,產出變數為「營業收入」、「營業利益」二項變數,利用DEA的CCR及BCC模型,求得兩個年度的整體效率、純技術效率、規模效率與規模報酬狀態,再經由差額變量分析及敏感度分析來探討臺灣上市建材營造業之各種績效值,並深究無效率的原因,進而提出相關產業營運建議,以提供業界或新創企業在營運模式及策略定位之參考。實證結果顯示:一、華友聯、裕豐、達欣、愛山林、根基、日勝、遠雄建設、長虹等八家廠商更是連

續兩年都達最適效率境界,其中長虹建設(G45),可做為其他建材營造業未達最適效率的學習標竿。二、這兩年的整體效率差不多,廠商之純技術效率普遍較佳,大部分的廠商都處於規模報酬固定的狀態。三、在整體表現上,藉由參考集合的分析,2012年第三季應參考皇翔建設(G28);2013年第三季應參考長虹建設(G45)。四、在CCR及BCC模式下的敏感度分析顯示,「營業成本」對於臺灣上市建材營造業的整體效率與純技術效率,影響程度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