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韓彬近況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金韓彬近況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理端寫的 來自精神病的國度【首刷限量贈韓國原版授權情緒定錨手札】:躁鬱症患者的23篇真心話,陪你緩緩游出疾病與傷痛的孤島 和方素珍的 外婆住在香水村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B.I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也說明:金韓彬 (韓語:김한빈,英語:Kim Han Bin,1996年10月22日-),藝名B.I(韓語:비아이),韓國男藝人、饒舌歌手。曾為韓國YG娛樂旗下7人男子流行音樂團體iKON隊長,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方舟文化 和遠流所出版 。

國防大學 法律學系碩士班 魏靜芬所指導 鄭如意的 論中國大陸海上民兵從事干擾活動爭議之研究 (2021),提出金韓彬近況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中共海上民兵、灰色地帶行動、專屬經濟海域、國家安全。

而第二篇論文輔仁大學 法律學系 吳志光所指導 江代維的 精神障礙者權利發展史及權利保障體系——以CRPD及兩岸實踐之比較為核心 (2021),提出因為有 精神障礙、權利歷史、CRPD、權利體系、兩岸比較的重點而找出了 金韓彬近況的解答。

最後網站金韩彬超话 - Sina Visitor System則補充: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金韓彬近況,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來自精神病的國度【首刷限量贈韓國原版授權情緒定錨手札】:躁鬱症患者的23篇真心話,陪你緩緩游出疾病與傷痛的孤島

為了解決金韓彬近況的問題,作者理端 這樣論述:

引爆韓國社會話題,「有病沒病都該讀」! ☆ 獨立媒體《時事IN》2021年度圖書,各大日報好評推薦 ☆ ☆ 阿拉丁書城2021年度圖書入圍 ☆ ☆ Yes24網路書店2021年度圖書讀者提名 ☆   這是個人們不知道也覺得無所謂的世界,   這是個只有你與你的病攜手同行的世界,   即使如此,我們也從未放棄做為這社會的一員……   ➣要如何找到適合自己、值得信賴的精神科醫師?   ➣該告訴周遭的人我有精神疾病嗎?   ➣我該如何幫助患有憂鬱症/躁鬱症的人?   ▎當思想與感官遭無形之物扭曲,如何逃脫貧窮與失序的命運?   上學、上班、吃飯甚至睡覺,這些對一般人來說沒什麼大不了的事,對

他們而言卻都伴隨著恐慌、憂鬱和狂躁。想跟戀人與愛貓好好過日子,再日常不過的願望,卻如此遙不可及。為維持「正常」生活,她每日得服用20顆藥,付出數倍於常人的精神氣力,從家裡到戶外每項行動都要先仔細規劃,步步為營,只為了不讓病情在不自覺中惡化,或在一瞬間爆發。   身為第一型躁鬱症患者暨反社會人格障礙者,以創作為業的理端,在獲得妥善診斷與治療前也曾有過荒唐歲月。她最終明白「心病」的關鍵不僅是心,更多時候是「病」,如果自己沒有足夠的病識感,周遭沒有能接住他們的安全網,那被疾病扭曲的思想與感官,只會把患者帶往貧窮與失序的深淵。   ▎走過10年躁鬱歲月,獻給與病同行者的生存指南   本書並不提供「

一切都會好起來的」這樣不負責任的安慰,也沒有「為什麼壞事只發生在我身上」的自憐,有的只是理端對疾病最平實的認知,最具體的生活實踐。   全書從個人經驗出發,旁及病友訪問故事,並經專業精神科醫師審訂,提供了醫病溝通、用藥與日常規劃等可行建議。對病人康復來說最重要的,是不放棄努力生活的心態,並和社會保持連結。而為此,我們需要一個對精神疾病更加了解、且不帶歧視與偏見的社會,唯有我們不再忌諱談論,唯有我們敢於大方承認,汙名化的標籤才得以去除,失速墜落的心才得以被接住。   ▍寫給病中的你:請別輕言放棄,你的努力總有人記在心裡   從某個時刻開始,我們意識到自己正與疾病共享這具肉身,意識到自己可能帶

來的傷害,意識到自己不如預期的未來。儘管前路漫漫,但我們並不孤單,親友、社群、醫師、藥物,甚至疾病本身,在這條路上,我們依舊有許多夥伴,依舊能活出不一樣的光彩。   ▍寫給陪病的你:伸出援手前,別忘先照顧好自己   或許你常感到疲憊與不知所措,但能做到以下四點,你就是他們出色的夥伴了:   ★關心病患的治療過程和病識感   ★鼓勵他們接受治療,多了解他們的近況   ★邀請他們參加聚會,讓他們產生歸屬感   ★經常與他們聯繫並表達問候   我們不需要抱持著「我要把這個人從深淵拯救出來」的偉大目標,重要的是,我們自始至終都陪伴在彼此身旁。   ▍寫給關心社會的你:他們需要的,只是一個機會   

誰沒有行差踏錯或遭遇失敗的時候?但我們始終是社會的一分子,各自用著他人難以想像的努力,頂著頭上的滂沱冒雨前行。如果你願意摘掉有色眼鏡,正視疾病問題,傾聽他們的故事並適時給予反應,你會發現,原來我們並無不同,我們都有著一顆渴望被認同、被理解的心。   【適讀對象】   ✓仍在與自身的憂鬱症、躁鬱症、思覺失調與人格障礙等找尋相處方式的讀者。   ✓家人或親友患有精神疾病,迫切希望伸出援手卻不知從何幫起的讀者。   ✓關注性別、同志、心理健康等社會議題的讀者。 感動好評   LJ/韓文教學YouTuber「Anneyong LJ 안녕 엘제이」   小鬱亂入Depressy Trouble  

 方億玲/而立書店店長   王雅涵/諮商心理師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所長、臨床心理師   吳佳璇/資深精神科醫師、專欄作者   李旻珊/身心科醫師、捷思身心醫學診所院長   坤娜Queena/PATH身心藝術 共同創辦人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夏金剛/壹顆好心創辦人   馬大元/身心科醫師、作家、YouTuber   張子午/《報導者》主編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陳璿丞/精神科醫師、析心事務所所長   劉仲彬/臨床心理師   蔡佳璇/臨床心理師、哇賽心理學執行編輯   鄧九雲/演員、作家   譚艾珍/資深藝人   蘇禾/肯愛社會服務協會秘

書長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鐘穎/諮商心理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各界好評   作者的文字不曾被病魔壓倒,反而能探究病症,準確、具體又深思熟慮。希望每個人都能讀到這本書,大家需要知道,那只是一種病,一種患上了就需要接受治療、規律服藥、必要時住院的病。只有正確認識到這點,才能消除偏見、厭惡與歧視。不論是對精神病患者或是沒有精神病的人,本書都會有很大幫助。──崔真英(최진영),小說家,《李智雅姊姊,現在終於能說了》作者   在我迄今讀過的精神疾病相關書籍中,本書是最精確的第一手報告與實務指南。作者超越了呼籲、憤怒與自憐的寫作,是同為健康弱者的我所沒能克服的,堪稱精神疾病寫作的飛躍和

里程碑。最重要的是,本書所寫的並不單只是精神病。書中說「相比起島嶼之戀的破壞性表象,同性戀-精神病患-島嶼之戀這樣的疊加組合,出人意料地更為常見」,而在我看來,這是人與人之間普遍存在的狀態。──鄭熙珍(정희진),和平學暨女性研究研究者,《細讀猛寫》作者   眾生皆有病。差別在於,你的病,我的病,他的病,到底是什麼樣的病?   為什麼有些病讓人琅琅上口,關注隨之而來。有些病卻讓人羞於開口,避之唯恐不及。   我們怎麼解讀眼前以及周遭的疾病,將關鍵的影響當事人以及陪伴的家人如何看待。   與疾病共存,生病的是我,痊癒的也是我。別再讓精神疾病汙名化!   包容與接納,友善合理的對待,是這個成熟的社

會需要學習的。   閱讀《來自精神病的國度》,將讓我們加快學習的腳步。──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所長、臨床心理師    這是一本不管你有沒有精神疾病都應該閱讀的好書。   感同身受的你,你會知道你並不孤單;身邊有受病折磨親友的你,你將知道怎麼同理和協助。──李旻珊/身心科醫師、捷思身心醫學診所院長   務實、細膩、深刻……是患者與家屬必備的案頭指南,更是專業人員反思的必讀佳作。   「我們之所以不害怕感冒,是因為我們知道它會痊癒。」   插畫家兼資深雙極性情感疾患患者的作者理端,一語道破廣大精神疾病患者心中對於「我還有機會復原嗎?」的茫然與無奈。面對很大機會必須長期與疾病共存,作者在反

覆嘗試與跌倒中學習,逐漸打磨出不卑不亢、堅定豁達的態度。更難得的是,其深刻的觀察、細膩的筆觸,為我們揭露憂鬱、躁鬱、思覺失調、邊緣性人格等精神疾病無比複雜、糾結、美麗卻又哀愁的內在世界。尤其憂鬱患者與貓的對話,將沉重的話題訴諸魔幻詼諧,不禁令人再三品味。   但這不是一本單純揭露與呼籲的著作,在後半段的內容中,作者整理了具體、務實的「疾病生存指南」。無論是如何選擇醫師、如何看待藥物、神祕的病房生態、同病相憐的烽火戀情,豐富的內容,讓此書成為患者與家屬必備的案頭寶典。   從事精神醫學工作二十五年,比起冷冰冰的研究數據或令人昏昏欲睡的專業課程,也許我們更需要真實世界的生動回饋,讓心理與醫療人員可

以更有溫度,陪同患者不再是無奈地與疾病共存,而是積極主動地與疾病共舞。──馬大元/身心科醫師、作家、YouTuber   對於瘋狂的害怕,就像是我們怕蛇一樣,那是種根深蒂固的排斥。過去從來不曾正視、過去不用去知道這些人;我們所做的就是把這些人隔離起來,離開我們的生活,彷彿不用講、不討論,這一切都不會發生。   生病也離我們很近,但為什麼要在乎?因為你我他,還有我們的家人,或是身邊的人,都有可能會發生。   我們的害怕、我們的汙名化,或許有一天會反撲到我們身上。   從今天起,我們一起開始說這個病、討論這個病、讀這個病、了解它。才是幫助自己、幫助家人。──陳璿丞/精神科醫師、析心事務所所長

  從恐懼、抗拒、逃避,到理解、面對、共處,本書是陪伴身心疾病患者與家屬「帶著疾病好好生活」的務實指南。──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論中國大陸海上民兵從事干擾活動爭議之研究

為了解決金韓彬近況的問題,作者鄭如意 這樣論述:

中國大陸近年來大量動員沿海漁民與漁船組成「海上民兵組織」,該組織同時接受各級地方政府與軍事體系的「雙重領導」,依中國大陸國內法界定,「海上民兵」僅為解放軍的助手或後備力量,非一般正規武裝部隊;然在現有國際法框架下,不論其身分、船舶屬性皆無法準確定位與規範,以致其行動處於法律的模糊地帶。此優勢可避免狀態升級成軍事衝突,因此,海上民兵多被運用在與周邊國家海上對峙的第一線,於有爭議島嶼和專屬經濟海域附近集結、宣示主權、騷擾他國船舶及阻擋航道,進行低強度的干擾行動,影響並破壞周邊國家海上的區域安全,達到中國大陸所望的政治及軍事戰略目的。是以,「海上民兵」之法律地位具灰色地帶難以一概論斷,故而本文從其

干擾活動的行為類別進行探討,細究其發動的目的、依據、內容以及方式,有無違反現有國際條約、國際習慣法,或產生危及國家和平及國家安全之威脅,復就近年來海上民兵實踐案例以觀,探討其在南、東海引發之「灰色地帶衝突」,所衍生美國與日本的不同法律評價與應處模式。最後就我國面對海上民兵從事干擾行為之應處進行探討,在我國管轄之不同海域,分析行為所適用之相關法律和闕漏之處,並嘗試探討、擬制想定狀況,及機關間之協調與執行措施。希冀我國審視局勢可能將更加嚴峻之風險,積極統合海軍與海巡同步修訂相關作法,適當授權海上執法機關或軍隊,俾確保任何情況均能緊密合作、充分處置,以完善的預警及防衛機制,共同維護國家安全。

外婆住在香水村

為了解決金韓彬近況的問題,作者方素珍 這樣論述:

  最會說故事的花婆婆方素珍 X 德國新銳插畫家索妮亞   聯手打造一個關於愛與生命教育的故事   2015中國桂冠童書兒童繪本類大獎   2015韓國南怡島繪本大獎   2015德國Eselsohr雜誌當月好書(德國權威兒童文學雜誌)   2016美國圖書館協會優秀童書巴徹爾德大獎(Batchelder Award)     只要想念,就無所不在。──方素珍     媽媽帶著小樂去探望好久不見的外婆,因為外婆生病了,所以一直躺在床上休息。小樂一開始還有些害怕,覺得生了病的外婆好像很陌生,但外婆摸摸他的頭,小樂便不怕了。   小樂扶著外婆到外頭曬太陽,和媽媽三人一起喝下午茶,外婆還跟小樂比

賽拉酢漿草,玩得好開心。真希望下次能趕快再來探望外婆。   可是有一天,媽媽說外婆已經搬到天上的香水村去住了,看見媽媽掉下了眼淚,小樂便安慰媽媽:   「天空下雨了,是外婆在洗衣服吧?外婆只是去天上和她的媽媽喝下午茶了!」     這個故事來自於作者的親身體驗,作者母親於2000年逝世,她哀傷了很長一段時間,經常哭泣,她的小兒子便童言童語安慰她:「妳的媽媽去天上和她的媽媽喝下午茶了。」這段哀悼的經歷以及小兒子的安慰話語讓作者提筆寫下了這個故事,希望用這個故事撫慰失落的心,也讓大人思考如何與孩子一同面對失去。     ◎爸媽與孩子都需要的生命教育   談論生命教育、談論「死亡」,大多數人會關

心孩子如何面對死亡、離別,但是在大人面對生離死別的時候,又要如何面對自己的悲傷,並學習與孩子一起走過呢?這本書的故事主題不只有孩子面對疾病、死亡的反應,也有大人對親人離世的傷感,更反過來用孩子的童真療癒了大人的心,令人格外感動。     ◎與德國插畫家的跨國合作   為這個故事繪製插畫的是德國新銳插畫家索妮亞,作者方素珍看過她的作品後相當欣賞,當下就決定要與她合作,而索妮亞也是第一次嘗試這樣的跨國合作。一開始,方老師覺得這個故事並不僅限於中文讀者才能理解,因此告訴索妮亞不必拘泥;但是索妮亞卻認為既然故事來自中國,就應該在景物中融入中國特色,就這樣一來一往修改了好多次,最後終於完成這本書中美麗而

溫暖的畫作。這本書出版後,也迅速受到矚目,得到2015年韓國南怡島繪本大獎,還在南怡島為這本書辦了一場小型展,重現插畫中的場景。   ◎來自國際的肯定與推薦   「這是一本『療癒系』的圖畫書,作家既是為了療癒自己──失去母親後的疼痛,也是為了撫慰那些有過類似經歷的人。」──中國第一位兒童文學博士/王林   「無論如我一樣的年齡,還是懵懵懂懂的孩童,對親人的離去,都會在一種全新的體驗中理解並逐漸接受,同時更加珍視生命與親情。」──中國清華大學附屬小學校長/竇桂梅   「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作品,引人沉思死亡與哀悼的議題。」──美國圖書館期刊   「文字與圖像精準捕捉了孩童易感而複雜的想像世

界,無論是大人或小孩都會受到這本書感動,思考著年老、病痛與死亡,以及向摯愛之人道別這項不可能的任務。」──馬南,《國際檢視者》(The International Examiner)   「對孩子,以及我們這些大人來說,面對失去摯愛的親人與朋友都不是件容易的事,而這本書中則透過小樂傳達出關愛與分享,撫慰失落的心靈。」──書龍,美國史密松尼博物館亞太中心   「作者的文字相當溫暖,筆下的小樂能夠理解母親的哀傷,並想辦法安慰她……讀者還能夠透過繪者的圖畫安撫自己的心。」──出版人週刊   「這本溫馨的書讓人一窺孩童理解死亡的那一刻。」──紐約時報書評 作者簡介 方素珍   兒童文學作

家,從事童詩童話及繪本創作、翻譯﹑編寫語文教科書及故事志工培訓。多年來在兩岸、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推廣閱讀,大小讀者都稱她為「播撒閱讀種子的花婆婆」。   著有《明天要遠足》《天天星期三》《你想要一顆星星嗎?》《你會寫字嗎?》《真假小珍珠》《胖石頭》等,並翻譯《寶寶樹》《故障鳥》《米莉的新帽子》等近二百冊。   曾獲韓國南怡島國際圖畫書獎金獎、美國圖書館協會巴徹爾德獎(最佳外版書榮譽獎)、上海好童書獎、桂冠童書獎、洪建全兒童文學獎、國語日報牧笛獎、聯合報年度最佳童書等。歷任海峽兩岸兒童文學研究會第五屆理事長、康軒教科書編委、香港教育出版社語文科顧問、北京首師大學前教育學院繪本中心顧問

、上海首屆國際童書展金風車獎評委。   繪者簡介 索妮亞‧達諾夫斯基  Sonja Danowski   德國插畫家、藝術家,特別關注如何透過繪畫留住人類的記憶,作品多次在義大利波隆納童書書展中展出,並獲獎無數,包括2007年柏林青年插畫家大獎、2008年德國ADC大獎、2009年紐約當代插畫雜誌展金獎、2010年入選倫敦國際創意競賽插畫類獎項、2011年入選韓國繪本展繪本獎、2012年歐洲報紙插圖大獎、2013年韓國南怡島國際插畫獎、2014年紐約原創藝術展插畫獎、2015年韓國南怡島國際插畫金島獎、2016年美國圖書館協會繪本獎等等。 專文推薦 思念,無所不在 ──陳安儀    

    我的孩子從來沒有見過外婆。因為我的母親,在我的孩子出世前一年便過世了。         對他們而言,外婆僅是一張小小的、住在台北大直天主教公墓裡的一張 照片;每一年諸聖節時,我們會一起去外婆塔前,點上一束心香,獻上一束鮮 花,輕輕默禱,祈求她保佑全家幸福平安。         然而,我的孩子對外婆並不陌生。他們從我的嘴裡認識外婆:         「搖啊搖!搖啊搖!搖到外婆橋。」   「唧唧豆,繃繃飛,飛到外婆家吃草莓。」   「小丁丁,每次考試零鴨蛋,三天不睡覺、四天不吃飯,變成一個老巫婆!」         他們知道,從小朗朗上口的童謠、遊戲口訣,是外婆教給媽媽,媽媽再教給他們的

;他們知道外婆能說好幾種方言;他們知道外婆最喜歡吃菜肉大餛飩;他們也知道外婆生性大方、活潑開朗、特別喜歡小孩。         有一天,五歲的女兒告訴我。「媽媽,昨天我夢到外婆了。」她說胖胖的外婆來到她的夢裡,跟她玩耍。於是,就跟本書裡的媽媽一樣,我摟著她,掉下了一顆一顆豆大的眼淚。         思念,無所不在。它蜿蜒在細膩的對話之中;盤旋在金黃色的夕陽之上;它隨著月亮冉冉上升;伴著雨滴緩緩落下。《外婆住在香水村》,是一本訴說思念的繪本:文字溫柔細膩、繪圖精美絕倫、故事哀而不傷、情意深遠真切。與所有心中懷有深深思念的你,一起分享。   伸出手,讓孩子的童真拉我們一把 ──黃柏嘉      

  《外婆住在香水村》是一本讀完後會讓人咀嚼回味再三的繪本,主題是一般幼兒繪本少見的悲傷與死亡的議題。我在兒童心理諮商的工作中,常會遇到許多的父母,因為不知如何陪伴幼兒面對親人死亡議題而前來求助,我都會推薦他們透過繪本來跟孩子討論,在親子共讀的過程中,幼兒跟著故事主角一同經歷驚訝、疑惑、不安、緊張,最終走到坦然與安定, 他們會感覺到自己心裡的難受好像被瞭解了,也從中感受到父母的支持與 陪伴。但合適的繪本並不多見,《外婆住在香水村》是一個極佳的選擇,作者很細膩地把孩子面對家人疾病與死亡的各種心情呈現出來,更重要的是,聽完之後感覺到的不是悲傷,而是在心裡面留下滿滿思念與溫暖。         另

一個本書的亮點是故事中的主角小樂,雖然只是個幼兒,但我們感受到的不是他的脆弱與無助,被動等待著大人伸出援手;而是從他身上發現許多溫柔與善良,他用童真的話語,描述著他對外婆天上生活的想像,一點一滴融化媽媽心裡的傷痛。面對死亡,孩子未必是弱者,主角小樂的天真教會我們世故的大人,原來可以帶著微笑而非淚水面對死亡。         這是本很特別的童書,不止撫慰了孩子的心,也療癒了一起共讀故事的成人。   珍惜身邊的幸福 ──陳麗雲         閱讀《外婆住在香水村》,讓我看見感人的故事,更照見自己的生命;不僅回首省視自己的生命歷程,更懂得珍惜身邊的幸福。         第一次聽方素珍老師說《外婆

住在香水村》的故事時,坐在台下的我,是淚流滿面的。那深刻的親情,那濃濃的思念,頓時感染了我,讓我有立即想回家抱抱爸爸媽媽的衝動。原來,幸福的滋味是如此平實,卻又如此不凡;原來,生命的歷程是如此脆弱,卻又如此充滿韌性。         這本繪本故事,雖然是方老師寫她和小兒子想念逝去母親的個人故事,但好的文學作品,除了具有作家創作的「個性」(個人故事)元素外,更有生命與人性的「共性」。親情,便是這篇文章凸顯的生命共性,讓我們讀完這篇故事的同時,思考著我們要珍惜家人陪伴的時光,要緊緊把握身邊的幸福;更知道孩子天真的童言童語,是陪伴大人走過傷心的最佳療癒劑啊!如果每一位家長都能陪伴孩子讀這個故事,相信

親子關係一定是更加溫柔與甜蜜。         我曾在大連以這本繪本上過公開示範課,以本書來教導學生描寫人物,學習如何透過簡樸的文字來刻畫細膩的人物形象,讓寫作在閱讀中自然而然醞釀成形。我也經常在臺灣多次與孩子、家長和老師們分享這本充滿溫度與思念的繪本,對教師而言,這不僅是最好的教學文本,更是生命教育的最佳讀本。         閱讀,不僅是知識的學習,更深深影響著生活,啟發生命的意義,讓我們能看看別人,想想自己。只要想念,就無所不在!閱讀《外婆住在香水村》,讓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懂得把「愛」變成動詞,懂得傾聽幸福的心跳聲。這麼美麗又美好的生命故事,您不立即珍藏,要待何時呢?   愛要及時 ─

─紀潔芳         多年前看過一幅八歲小朋友的畫,非常震撼!畫的中央是綁著馬尾的小女孩望著爺爺的照片流淚。畫的兩旁畫的是對爺爺的回憶;如爺爺教她讀書、爺爺陪她玩陀螺及小女孩幫爺爺捶背。把現在的思念和過去的歡樂放在同一平面上,多麼令人感動!原來小朋友對死亡是有覺知的、是會悲傷的、也會想念的。但大多數家長都忽略了,就算知道,也不懂得如何處理悲傷情緒。《外婆住在香水村》的繪本猶如及時雨,不但滋潤了大家的心,也引領我們走過喪親的失落!         雖然外婆一個人住在很遠的香水村,又生著病,但素珍老師的筆下是溫馨的。外婆有鄰居周奶奶的照料,還有一隻叫黑妞的小貓陪伴。貓是老人家很好的伴侶,幾乎是

二十四小時陪伴,老人家有情緒問題時,也會向小貓傾訴,甚至外婆為了餵貓食、清貓砂,會有被需要的感覺。貼心的女兒和可愛的小外孫來探訪,三代同堂在院子裡曬著太陽,看著外公和媽媽兒時的照片一起懷舊,喝著下午茶,還有可口的點心,祖孫兩人拉著酢漿草玩得不亦樂乎,小孫子將小推土機借給了奶奶玩,多麼賞心悅目!天晚了,媽媽帶著孩子,踏著月色,趕最後一班火車回去,或許這是最後一次探訪外婆也說不定。愛要及時!         隨著時光流失,外婆去世了,住到了天上的香水村,原來天上也有香水村,小樂很放心的是外婆住在熟悉的香水村。更動容的是「外婆正和她的媽媽在喝下午茶」。小樂知道了;在未來的有一天「他的媽媽也會到天上香

水村和外婆喝下午茶」。不知過了多少時候,小樂也會和他的孩子說「爸爸到天上香水村和奶奶喝下午茶」。多麼平常的一句話,但回答及安撫了小樂對「死後去處」、「外婆好嗎?」的疑慮,能這般自然地和孩子談論生死,這就是繪本的魅力和作者的生命智慧!         這麼動人的故事,搭配上索妮亞中國風的畫作,有古樸味,富鄉土情,讀來別有一番趣味及啟發!         普天下的父母親沒有不愛孩子的,但父母親的愛較嚴峻,或許還帶著些期盼。但祖父母、外公外婆對孫子、孫女的愛就不一樣了,是寬容的、是溫潤的。現代社會小家庭居多,父母親要時常帶孩子去探望老人家,享受老人家豐碩的愛是孩子的權利!愛要及時!關愛老人、疼愛孩子

都要及時! 自序 只要想念,就無所不在       我的母親在2000年初過世,當時的我經常在夜裡哭泣,問自己為什麼母親狠心地說走就走?好長一段時間,我經常對著小兒子「胖石頭」胡言亂語,他總是很認真地用童言童語回應我;有時候,他會拍拍我的肩膀,一副小大人的語氣說:       「怎麼了?又在想妳的媽媽啦?妳的媽媽去天上和她的媽媽喝下午茶了!」       當時才六歲的他,居然化成一副寛闊的肩膀讓我依靠,我幾乎哭倒在他小小的懷裡。我像孩子一樣抽抽噎噎地說:「我的媽媽不見了!她不要我了!」       當時,外面正是陰雨的天氣,胖石頭摟著我說:       「妳的媽媽沒有不見啊!」接著,他無奈

地看著天空說:       「外婆,妳不要在上面洗衣服啦!水一直滴下來呢!」       母親走後,朋友一問起我近況,我不是苦笑就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好友勸我,應該以母親賜給我的文筆,寫下對母親的追思之情。我嘗試著舉起筆來,一句一淚地把胖石頭陪我走過喪母之痛的感覺記下來,內容陸陸續續修改了好幾年,其間臺灣青林公司還出版過繪本《外婆住在香水村》(插畫者是江彬如,已絕版)。       到了2012年,中少社的張總編說她很喜歡這個故事,希望能把它做成簡體版,並答應我重新物色畫家,2013年9月,我們在一堆畫冊中挑三撿四,同時看中了德國畫家索妮亞的畫風,張總編立刻透過管道聯絡上索妮亞。       

索妮亞非常感動,接下了這個案子,但由於文化背景不同,我和索尼婭的合作經常陷入低潮,一開始我透過責編跟她說,這故事能跨越種族,不必拘泥一定要畫成「中式」的,但索妮亞認為故事既然來自中國,就很努力參考了許多亞洲的資料。但是我一看她傳來的草圖,發現她設計的人物和衣著偏向日本與韓國,只好請她修改一些畫面。我每提一次意見,她的壓力就大到幾乎想放棄!這種異國合作的模式,彷如跳「探戈」一樣,雙方一來一往、一進一退,不厭其煩地溝通、妥協和修潤,終於,美麗的《外婆住在香水村》2014年底重新上市了!       這本書在2015年和2016年為我和索妮亞拿下許多海內外的獎項,例如韓國南怡島國際圖畫書獎金獎、上海

好童書獎、桂冠童書獎、最美繪本獎,以及美國圖書館協會的巴徹爾德獎(最佳外版書榮譽獎)。       本書的繁體版由臺灣遠流公司出版,謝謝編輯們的青睞,謝謝老天爺賜給我體貼的胖石頭,他的童言童語是本書的靈感來源;謝謝畫家索妮亞完成如此高難度的美麗圖畫;也謝謝我的媽媽,我深深地相信,她正在另一個香水村,一面和她的媽媽喝下午茶,一面在看我的這本新書! 繪者序 微笑著望向天空         第一次閱讀這個故事的時候,我便被深深打動了。這是一個關於失去摯愛親人的故事。我們都生存在這個地球上,我們所經歷的一切也終將逝去,因此這一主題與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         誠然,這是一個令人傷感的主

題,但這個繪本的獨特之處就在於直接面對悲傷的現實,給予人們安慰,並賦與悲傷一個全新的、微笑的面孔。我被故事中的小男孩小樂的話深深打動。         一開始,我不敢確定自己能否完成一項如此龐大的工作。我一遍又一遍讀這個故事,讀給我的母親聽,我們一起想到了我的外婆。最終,我和母親的強烈共鳴驅散了我的疑慮,並且鼓勵我開始創作。儘管我從沒到過中國,但是透過圖片、電影、音樂、文學,以及其他藝術形式,我們收集到大量且多樣的視覺印象。僅僅透過這些視覺印象構織出另一個國家的細緻畫面,想來簡直是不可思議。            繪製一個能夠打動人心的故事,我不只需要我畫畫的手,也需要將自身的感受全部投入其中

。我在廚房裡種了一盆酢漿草,在我不斷持續創作的同時,廚房中的那盆酢漿草也在慢慢生長,給了我靈感,設計出扉頁的圖樣。         整個工作對我是極大的挑戰,一直到畫完最後一筆,我始終都在努力使整本畫作有中國味道,並盡可能不去破壞字裡行間流露出的真摯情感。         數個月以來,繪製這本書的工作相當緊張而忙碌,也拉近了我和中國的距離。現在,我腦中這個迷人的大國更加有魅力了。         書籍是留存想法、圖片和記憶最好的地方,這本書的內容不只適用於一個國家或某一片大陸,而是適用於所有的孩子、父母和祖父母。         現在,所有繪圖工作已經完成,我微笑著望向天空,思念著我親愛的外婆

和祖母:艾菲和露意絲。

精神障礙者權利發展史及權利保障體系——以CRPD及兩岸實踐之比較為核心

為了解決金韓彬近況的問題,作者江代維 這樣論述:

精神障礙者往往表現爲「意識缺失」和「行爲失控」,具特殊行爲表徵,但仍是人類多樣性之一種形式,法律史上常被剝奪行使權利之資格,能否擁有法律能力也常有疑慮,其僅被視爲慈善對象,所享受者乃人道而非人權,此種歧視與偏見,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格格不入,與現代人權理念存有強烈衝突。精神障礙者是弱勢群體之特殊樣板,瞭解其權利來源與理據有必要回溯歷史。精神障礙者常被視爲「病人」,只能在醫學史料中尋覓蹤跡,故宜從「病人」身份出發,以權利爲線索,沿著精神障礙者權利覺醒及發展歷史這條主線,對應醫學和精神醫學發展史,去探尋精神障礙者之歷史處遇及權利地位變遷。沿著精神障礙者權利運動與立法進程這條主線,對應患者權

利運動、「去機構化」和「非住院化」運動、反精神醫學運動,去探尋合力爭取精神障礙者權利之歷程。精神障礙者曾被視爲魔鬼附體而處於「非人」地位,也曾因對病理醫理束手無策而遊離於社會邊緣,處於放逐、隔離和管束狀態,當醫學及精神醫學隨哲學、科技快速發展時,精神障礙者始獲得「病人」地位。文藝復興以降,人道主義目光開始注視精神障礙者,及至大革命及憲政運動興起,其法律地位依然語焉不詳,直至上世紀中期各類權利運動推動人權立法,終取得「人」之法律地位。《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認知身心障礙實現自「醫學模式」向「社會模式」、「人權模式」跨越發展,身心障礙者始脫離「病人」身份,開始由患者權利向平等享有常人基本

權利進階,CRPD成爲權利之集大成者,精神障礙者作爲身心障礙者之一部,CRPD自然也成爲精神障礙者之權利憲章。人類權利發展與歷史經濟社會條件、人文科技發展水準同步對應,但啟蒙思想家對精神障礙者得否享有並行使權利始終含糊不清。CRPD豐富了平等、反歧視觀念,轉而正視精神障礙者與常人之差距,不再強求抽象之平等權,轉而尋求符合精神障礙者特徵和利益需求之實質平等觀,此時才發現「理性人假設」權利觀之狹隘、偏頗,才發現「利益型權利」並非以法律能力爲前提,精神障礙者「無可選擇的權利」與常人「可選擇的權利」同屬權利,須以「輔助決定制」取代「替代決定制」,尋求針對性、支持性保障措施以構建精神障礙者特殊權利體系,

美國憲政實踐也提出「補償性區別對待」與「支持照顧」原則,全新權利觀使得精神障礙者能否行使權利之問題迎刃而解。梳理歷史可發現,歐美社會文化背景才是人權生長之沃土,但精神障礙者權利能否適應東方社會環境甚值得探討,對權利環境進行比較分析更有研究價值。於是選擇中國大陸和臺灣兩個東方文明典型樣本,以CRPD權利體系作爲核心比較指標,從現行法律規範、權利實踐特徵及落實CRPD效果著眼,對兩岸精神障礙者權利體系和法律實施狀況進行比較研究,展現出西方權利理念與東方文明移植融合之具體場景,人格權及醫療權體系、融合教育與支持就業等先進人權觀念也能在儒學文化背景中厚植生根,也寄望研究能對兩岸完善精神障礙者權利體系給

予啟示,以助益兩岸各取所長、相互借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