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點設計獎得獎名單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金點設計獎得獎名單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艾米塔‧葛旭寫的 朱鷺號三部曲:罌粟海、煙籠河、烽火劫(典藏燙金盒裝套書) 和賴治怡的 2017年坎城創意獎結案報告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2021年度叱咤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得獎名單 - 维基百科也說明:目录 · 1 主題口號及美術設計 · 2 記者招待會 · 3 直播和轉播 · 4 「我最喜愛的」投票. 4.1 「叱咤樂壇我最喜愛的男、女歌手、組合」投票; 4.2 「叱咤樂壇我最喜愛的歌曲大獎」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聯經出版公司 和小魚廣告網雜誌所出版 。

南臺科技大學 視覺傳達設計系碩士班 楊美維所指導 許芷甄的 探討台灣音樂專輯包裝視覺設計-以2007~2020金曲獎入圍作品為例 (2020),提出金點設計獎得獎名單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音樂專輯、專輯包裝、金曲獎、包裝感受。

而第二篇論文中原大學 設計學博士學位學程 林品章、黃文宗所指導 侯純純的 華文編排設計元素之閱讀舒適性研究 (2019),提出因為有 華文文字編排設計、行距、字體、字級、審美實驗、閱讀舒適性的重點而找出了 金點設計獎得獎名單的解答。

最後網站金点设计奖_百度百科則補充:金点设计奖 (Golden Pin Design Award),是台湾创意设计中心执行,在台湾拥有40年历史,是台湾历史最悠久、最权威且最富知名度的专业设计竞赛。2014年首度将报名资格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金點設計獎得獎名單,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朱鷺號三部曲:罌粟海、煙籠河、烽火劫(典藏燙金盒裝套書)

為了解決金點設計獎得獎名單的問題,作者艾米塔‧葛旭 這樣論述:

當代英語書寫、國際最知名的印度作家艾米塔•葛旭代表作 朱鷺號三部曲:《罌粟海》、《煙籠河》、《烽火劫》   十九世紀的殖民印度,清朝閉關的外交衝突 大時代裡的大故事 刻畫近代那一場燦爛的罌粟花火 匯集航行冒險、族群意識、階級抗衡、人性愛戀 全新觀點審視東亞殖民史與鴉片戰爭 多元融合的磅礡史詩小說!   入圍曼布克獎決選,橫掃印度各大獎的大河三部曲!       ※ 「典藏燙金盒裝套書」,特別以書中意象概念設計煙花烽火典藏書盒,三本一套,重磅珍藏!     三部曲分冊簡介     之一:罌粟海Sea of Poppies   一艘跨越歐、

亞,命運多舛的雙桅帆船朱鷺號,從印度洋漂至中國海。原本是販運奴隸的「人肉貨船」。在英國廢奴後,被改裝成鴉片貨船以投入熱火朝天的鴉片貿易,準備前往中國市場分一杯羹。然而前往中國前,它還要履行橫越印度洋前往模里西斯的最後一趟航程。在這儼然是十九世紀東方殖民史剪影的乘員身影中,朱鷺號的傳奇故事,就在四個角色:黑白混血船員賽克利、苦力寡婦狄蒂、被處流刑的印度貴族尼珥與偷渡的孤女寶麗之間展開。     現在大家都成了親人,在這艘船的子宮裡重生,共同組成一個大家庭……在孤立無援的大洋上,前途未卜的惶恐加上殘酷的剝削凌虐,使這些流離失所的命運傀儡開始將彼此視為患難與共的親人。而一個難以想像、泯滅人際

敵意、種族差異及隔膜代溝的家庭,就此誕生在這片「黑水」上……     之二:煙籠河River of Smoke   這群時代的浪人各自懷抱不同目的來到謎樣的中國,卻在煙籠霧罩的珠江口,身不由己捲入時代的風暴。他們各自懷抱不同目的來到謎樣的中國,卻在煙籠霧罩的珠江口,身不由己捲入時代的風暴……     暴風雨中,尼珥、阿發、水手長阿里、卡魯瓦與喬都乘小艇逃走朱鷺號上眾人從此踏上不同的命運之路:從印度洋漂至中國海,各自離鄉背井,航向即將改變世界的戰爭……阿美士德勳爵號、朱鷺號、雷路思號不約而同在廣州相遇。欽差大臣林則徐、鴉片貿易商巴蘭吉、法國植物學家潘洛思的虎視眈眈下,鴉片戰爭

的第一炮即將點燃引信……     之三:烽火劫Flood of Fire   這群曾在朱鷺號上緊密生活、患難與共的漂泊浪民,在暴風雨意外中,航向分歧的路途,在震盪不安的時代,尋找自身的命定和所託。有人航向生命終站,有人致富顯貴;有人失去一生摯愛,也有人重拾愛戀記憶。這是即將敲開清廷閉關鎖國的第一響烽炮,也是預告自由貿易將燎原遍野的最初星火。     印度籍的英國傭兵克斯里.辛,率領一連印度士兵隨東印度公司兵團前往中國;美籍黑白混血的年輕水手的賽克利.瑞德,打算搭上鴉片熱潮,翻轉窮苦潦倒的生活,並追尋逝去戀情的可能;印度帕爾西族的寡婦詩凌百,為了討回鴉片貿易商丈夫的財產,力挽

聲譽,毅然決定前往中國並探訪丈夫私生子的下落;被流放的貴族尼珥隱身於廣州擔任翻譯,卻得以更近距離地記錄這場貿易之戰。跟隨四位主角的腳步,從印度來到中國,見證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中國慘敗、英國成功占領香港的經過。     「鴉片戰爭」,是近代東亞歷史文化受到西方帝國殖民主義影響的關鍵性一役,也是影響世界巨深的「中英貿易戰爭」。     「朱鷺號三部曲」是一部高潮迭起、脈絡豐富的小說,鉅細靡遺地摻雜大量歷史敘述,注入異國筆調,並以文學神韻描繪角色,人文風土雕琢情節。磅礡動人,並在綿密又緊湊的鋪陳下,為影響深遠的歷史劃下精彩註解。     * 21世紀最精采、最迷人的史詩式大河

小說    * 以大海為背景,刻畫生動人物和精彩對話的小說,有像《奧德賽》、《金銀島》與《白鯨記》這三本,現在可再加一套「朱鷺號三部曲」。   得獎記錄     入圍曼布克獎(The Man Booker Prizes)決選     榮獲:   印度沃達丰字謎圖書獎最佳小說(Vodafone Crossword Book Award)   泰戈爾文學獎(Tagore Literature Award)   印度廣場金鵝毛筆獎(Indiaplaza Golden Quill Award)   丹‧大衛文學獎(Dan David Prize)   讀者

票選獎(Indiaplaza Golden Quill Popular Vote Award)   英國圖書設計獎     入選:   紐約雜誌年度十大好書/舊金山紀事報/芝加哥論壇報/華盛頓郵報/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出版家週刊/經濟學人雜誌 年度選書   名人推薦     國內外專家學者、作家出版人同聲推薦   甘耀明(知名作家)   伊格言(知名作家)   朱亞君(寶瓶文化社長兼總編輯)   何致和(知名作家)   李永平(知名作家)   李有成(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柯裕棻(知名作家)   張貴興(知名作家)

  單德興(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黎紫書(知名作家)   駱以軍(知名作家)   「朱鷺號三部曲」國際媒體一致讚譽     葛旭用他難以抗拒的流暢文字,賦予蓬勃茂盛的生命,編織出巧奪天工的故事……畫面美到教人目不轉睛。」——衛報     壯觀的巴別塔式小說……絕對耳目一新……難以自拔……下一部已經令人迫不及待。──泰唔士報.週日版      驚人的曠世小說,若艾米塔.葛旭能持續發揮高明敘事手法……他的《朱鷺號三部曲》勢必躋身二十一世紀經典傑作之列。——文學評論雜誌     葛旭運用他底蘊深厚、稍經風蝕的研究,捕捉到美妙歷史時期的逆

流。——週日電訊報     野心十足……這部來勢洶洶、背景設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不久前的作品中頗有狄更斯與馬克‧吐溫之風,並讓人聯想到盧卡斯──就是星際大戰三部曲那個喬治‧盧卡斯。是的,葛旭的這本書與史詩電影的相似處要多過現代小說。──紐約觀察家週報     精彩極了……葛旭透過一群多元且吸引人的角色在日常生活中的掙扎與內在衝突來說這故事……他對十九世紀印度的透徹研究,讓這塊被遺落的歷史片段得以重生:從簡陋的鄉村泥屋、宛如實景重現的加爾各答街道,到暗潮洶湧的緊繃政治局勢,以及利益與道德間的衝突。……本書波濤洶湧而危機四伏的結尾,更使讀者宛如書中角色般緊抓住船舷欄杆,期待著之後未知的

旅程。──今日美國報

金點設計獎得獎名單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金鐘53得獎名單 → goo.gl/CB3hDx
#金鐘53特別報導 → goo.gl/SweUFy

生活風格節目獎:我是留台幫
生活風格節目主持人獎:廖科溢/秘境˙不思溢 III
自然科學紀實節目獎:驚奇!博物館
自然科學紀實節目主持人獎:陳家頤/驚奇!博物館
迷你劇集(電視電影)新進演員獎:盧以恩/公視人生劇展-青苔
迷你劇集(電視電影)男配角獎:喜翔/華視金選劇場-阮氏碧花與她的兩個男人
迷你劇集(電視電影)女配角獎:廖怡裬/外鄉女-第三力量
攝影獎:袁緒虎、傅士英/海•人•魚
剪輯獎:林泰瑋/十點全紀錄-小白鶴的報恩-來自天堂的信差
音效獎:周震、福多瑪/公視學生劇展-棘
燈光獎:陳冠廷/客家劇場–台北歌手
美術設計獎:林仲賢、麥可姐【王郁文】、儲旭【儲榢逸】、凃維廷/麻醉風暴 2
動畫節目獎:講麼个故事
兒童少年節目獎:下課花路米-同理心大考驗系列
兒童少年節目主持人獎:阿芹妹【鍾依芹】、阿迪牯【吳政迪】/麼个麼个

探討台灣音樂專輯包裝視覺設計-以2007~2020金曲獎入圍作品為例

為了解決金點設計獎得獎名單的問題,作者許芷甄 這樣論述:

近幾年大眾收聽音樂的方式從實體音樂專輯轉為數位串流平台,導致實體音樂專輯的銷量逐年下滑,經紀公司便開始想要藉由音樂專輯的包裝設計增加其銷量,以提升消費者的購買慾望。本研究以近十三年來,金曲獎入圍及得獎的121件樣本音樂專輯包裝作為研究範圍,探討音樂專輯包裝視覺表現的特性與差異性及音樂專輯包裝設計與消費者之間的關係。本研究根據文獻分析法發現到數位化之後,經紀公司開始重視實體音樂專輯的包裝設計。在比較研究法下,本研究藉由問卷探討包裝設計與消費者之間的關係,共調查298位受測者,以驗證音樂專輯包裝設計的轉變是否真能增加消費者的購買慾望。經比較研究法,本研究歸納出以下5點:1.「最佳裝禎設計獎」的音

樂專輯包裝其視覺表現分別有:(a)風格意象皆以現代寫實風格為主;(b)表現手法在第21屆~第26屆(2010年~2015年)以攝影居多,第27屆~第31屆(2016年~2020年)則走向更多元化的表現;(c)設計元素在第21屆~第26屆(2010年~2015年)以藝人人像和文字最多,第27屆~第31屆(2016年~2020年)則以文字為主;(d)在文字和色彩的表現上則無較大差異。2.「最佳國語專輯獎」的音樂專輯包裝其視覺表現分別有:(a)風格意象以現代寫實風格為主;(b)表現手法以攝影居多;(c)設計元素以藝人人像最多;(d)在文字和色彩的表現上則無較大差異。 3.「最佳台語專輯獎」的音樂專輯

包裝其視覺表現分別有:(a)風格意象以現代寫實風格為主;(b)表現手法以攝影居多;(c)設計元素以藝人人像最多;(d)文字以設計師藝術體居多,在色彩的表現上則無較大差異。4.「最佳客語專輯獎」的音樂專輯包裝其視覺表現分別有:(a)風格意象以現代寫實風格為主;(b)表現手法以攝影居多;(c)設計元素以幾何線條最多;(d)明顯減少文字的使用,在色彩的表現上則無較大差異。5.「最佳原住民語專輯獎」的音樂專輯包裝其視覺表現分別有:(a)風格意象以民俗文化風格為主;(b)表現手法以攝影為主;(c)設計元素以文字最多,但有部分的設計師嘗試將民族性的設計元素融入專輯;(d)在文字和色彩的表現上則無較大差異。

本研究問卷法的實證結果發現:1.在購買經驗上,消費者會因性別(男vs.女)差異而使消費習慣發生改變,以致在音樂專輯的購買頻率、包裝設計與購買機率上有所差異。2.在購買偏好上,消費者會因工作類別差異而使生活背景發生改變,以致在音樂專輯購買偏好之歌曲了解上有所差異。3.消費者在包裝感受上有四項差異,分別是(a)因性別(男vs.女)不同,而對音樂曲風及購買行為會產生改變;(b)因居住地區不同,而對音樂曲風及購買行為會產生改變;(c)因工作類別不同,而對音樂曲風會產生改變;(d)因平均月收入不同,而對包裝感受所引起的注意會產生改變。

2017年坎城創意獎結案報告

為了解決金點設計獎得獎名單的問題,作者賴治怡 這樣論述:

  2017所有獎項的年度大獎和金獅獎得獎作品介紹(除了廣播創意獎是銀獅獎之外)。 好評推薦   「買這本的經驗大致是:未來三年五年,我會繼續有無數個無助的黑夜,然後去翻個幾頁,一不小心就偷到一盞明燈。」──夢之怪物 創辦人 李宗柱  

華文編排設計元素之閱讀舒適性研究

為了解決金點設計獎得獎名單的問題,作者侯純純 這樣論述:

「閱讀」是一個複雜的心智活動,而編排設計的根本任務之一則是將作者所欲傳達的內容透過文字編排設計呈現出來,使讀者容易閱讀與接收訊息。根據研究者的觀察發現,經常可見圖像表現極為傑出的編排設計,但在文字編排表現卻不佳的例子,例如過小的字級、過大的行距以及過度花俏的字體。為了設計而設計的過度編排傾向,似乎忽略了閱讀本質「看」的行為。由於編排設計之根本目的就是文字的閱讀性,因此觀察近30年台灣華文文字編排設計的相關研究,是呈現豐富的閱讀機能性研究成果,但是基本的機能滿足後,研究者認為讀者還需要更高的視覺滿足。基於上述動機,本研究從文獻探討著手,以相關研究成果建構閱讀機能面的編排元素最佳化條件,再以藝術

心理學的角度及美學實驗方式為基準,進行實驗設計及刺激物紙卡樣本製作,並分兩階段完成研究。第一階段為單因子的受測者內實驗設計,分別以行距、字體及字級為自變數,並將不同教育背景之受測者做為控制變數,依變數則為閱讀舒適性排序以及評量,成果用於建構下階段實驗之基礎。第二階段為3x4二因子實驗設計,系根據第一階段之成果,進行受測者內實驗設計,其結果再與閱讀機能等理性面相關文獻進行交叉比較,進一步了解受測者的閱讀舒適性與評量表現的差異及原因。針對內文編排元素之研究結果顯示:(1)透過文獻探討歸納出較佳閱讀機能的建議,分別為行距設定介於150%~200%之間,字體以襯線(Serif)字體的細明體字較佳,字級

則會根據載體及讀者的生理差異,介於1.5pt~14pt之間。(2)閱讀機能不完全等於閱讀舒適性,整體來說行距的普遍性最為一致,約在200%的比例;字級的部分實驗結果是11pt~13pt;至於字體的部分產生比較大的歧異性,襯線(Serif)的字體有較佳的閱讀機能,而無襯線(Sans-Serif)的字體有較佳的閱讀舒適性。(3)透過兩階段交互比較,最適合內文編排的元素規範,以行距200%比例,無襯線字體最佳;若細體字則字級為11~12pt最佳能夠滿足最基本的「閱讀舒適」的感受。站在最單純的閱讀舒適性來看,看的舒服順眼就能夠滿足最基本的「美」的感受。因此,進行一般書籍內文編排設計時,設計師應從讀者的

角度考量閱讀舒適性偏好,以「設計」做為平衡的工具,在專業與大眾之間,以閱讀舒適的共通性與普遍性來進行有設計感的內文編排設計。本研究結果可做為設計相關產業的參考及未來深入研究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