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庚大學行事曆111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林育瑋所指導 陳淑娟的 幼兒園主管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 (2015),提出長庚大學行事曆111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幼兒園主管、工作壓力、因應策略、正向心理資本。

而第二篇論文長庚大學 資訊管理學系 許建隆所指導 梁秉言的 行動醫療應用程式之內容分析-以氣喘Apps為例 (2014),提出因為有 氣喘、行動醫療應用程式、內容分析、使用者介面評估的重點而找出了 長庚大學行事曆111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長庚大學行事曆111,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幼兒園主管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

為了解決長庚大學行事曆111的問題,作者陳淑娟 這樣論述:

幼兒園主管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摘 要有鑒於成功因應工作壓力主管之經驗值得探究與學習,可惜探討幼兒園主管正向心理資本與工作壓力之質性研究極少。本研究邀請十八位具備積極正向特質、擔任行政職務超過2年以上之幼兒園主管,採用質性研究的觀點,佐以深度訪談、相關文獻蒐集之方式,探討主管之工作壓力來源、工作壓力因應策略,並分析主管所具備的正向心理資本內涵。本研究之發現如下:壹、幼兒園主管之工作狀況整體而言,專任與兼任主管的上班時間大同小異,然兼任主管卻常因業務無法準時完成而延長加班,且工作內容差異頗多。幼兒園規模與人員編制、職務分工息息相關。園內行政人員較少的主管不論是專任或兼任,均須辦理較多的行政

業務、總務、文書、補助…等。編製兩班以上的兼任主管雖有部分業務交由園內教師協助辦理,但仍須負擔大部分的行政業務。獨立設置園的專任主管則因為園內編製人力較為充裕,專任主管多在交辦工作後進行督導、統整的工作。貳、幼兒園主管的工作壓力來源參與本研究之專任主管與兼任主管所面臨的壓力來源如下:一、「新環境與新業務」都是專任主管與兼任主管的壓力來源。二、「配合上級單位辦理或推展業務」所增加的工作量,是專任主管與兼任主管的壓力來源。三、「做事不難做人難」是專任主管與兼任主管工作上最大的體悟。主管一致認為與「人」有關的問題最難解決,也是最大的工作壓力來源。這些人是指工作上需要接觸的對象,包括:專任主管所說的下

屬、家長;兼任主管所說的搭班教師、其他幼兒園教師、小學處室人員、家長等。四、「業務量太多」、「教學與行政工作失衡」是兼任主管極大的工作壓力來源。叁、幼兒園主管的壓力因應策略主管之壓力因應策略分為四大項,分別是:面對承擔並尋求解決、資源策略、調整心態與做法、轉換情境。一、面對、承擔並尋求解決:包括以身作則,全力以赴、規劃調配及善用時間、行事曆提醒與檢核、建立人際關係與溝通環境等。二、資源策略:包括整合內部資源,如在園內設立工作群組、或尋求教師職工或家長志工團等校內資源;以及引進外部資源,如親人好友、其他主管、教授、社區居民或友人…等,提供人力物力、專業諮詢、或情緒支持。三、調整心態與做法:主管能

調整心態,重新建立自己的態度與認知,進而改變做法,尋求平衡,且主管深知「看法決定壓力多寡」的道理。四、轉換情境:暫時脫離壓力情境或事件,讓緊張的心情獲得舒緩。具體方式包括參與教學活動與幼兒互動、閱讀、休息或放空、休閒或親友聚會。研究發現,主管雖然遭遇許多困境與壓力,但在遇到壓力任務的當下都是積極的解決問題者,試圖經由各種策略突破難關,克服挑戰。最重要的,主管將「壓力」視為動力,如同力量的泉源。肆、幼兒園主管的正向心理資本分析參與本研究之幼兒園主管具備高度的心理資本,除了具備自我效能、希望、樂觀、韌性等特質。除此之外,本研究之主管還具備有「展現理性與勝任人際關係」、「使命感」兩大特質。一、自我效

能參與本研究之主管樂於迎接挑戰、能充實自己的管理與工作經驗、充滿自信心的面對各項問題,更在每一次的挑戰成功的過程中獲得新的學習,增進自信心,形成正向的循環。二、希望本研究發現主管具有具備行動力與規劃執行能力,亦即具有「路徑思考」(pathway thinking)之能力。且主管們能從工作成果與服務對象的回饋中,尋得或創造各種型態的正向時刻,使其工作更有意義。主管表現出來的激勵思考之意志力(willpower),也是積極具希望的心理狀態。三、樂觀主管具備的樂觀資本,表現在「正向自我激勵」、「幽默感」與「感恩心」三方面。在正向自我激勵方面,主管能以正面心態解釋自己遇到的困難,並自我鼓勵,以「正向思

考」、「座右銘激勵鞭策」、「自我肯定」的方式自我激勵。且主管能以幽默的心態或自我解嘲的方式面對各種壓力情境。認為充滿壓力與挑戰的事件帶給自己更豐富的工作經驗,以感恩的心態看待過去的危機、壓力與磨練。四、韌性參與主管從「反省力」、「嘗試學習,吃苦當吃補」展露出韌性的特質。藉由自我反省與檢討,修正自己工作或人際互動的方式。其次,主管以不怕苦難的心態,主動爭取困難的任務。在回顧過往的挫折與痛苦時,能以學習的角度珍視從挫折中獲得的經驗,把吃苦當吃補。五、展現理性與勝任人際關係主管在待人處事上,除了自我要求要理性、溫和、有禮貌、做好情緒管理之外,更積極地與他人建立友好的關係,常表達對他人的關懷。六、使命

感主管們對幼兒教育懷有高度使命感,認為自己的工作十分有意義。對學校、幼兒、家長、與他人都有幫助。幼教工作對主管來說是服務與使命,這份使命感也更彰顯主管的工作意義。伍、壓力因應理論與正向心理資本理論之結合本研究以Folkman(2008)之壓力因應理論模型為基礎,以正向心理資本之四個構面(自我效能、希望、樂觀、韌性) 加上本研究新增之二構面(展現理性與勝任人際關係、使命感)進行整合,統整出「正向心理資本壓力因應模型」,以利未來相關研究進行討論與對話。最後,依據本研究之發現,提出對幼兒園主管、幼教相關單位及未來研究之建議。

行動醫療應用程式之內容分析-以氣喘Apps為例

為了解決長庚大學行事曆111的問題,作者梁秉言 這樣論述:

目錄指導教授推薦書口試委員審定書誌謝 iii摘要 vAbstract vi目錄 vii圖目錄 x表目錄 xii第一章 緒論 - 1 -1.1研究動機與背景 - 1 -1.2 研究目的 - 3 -1.3 研究架構 -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6 -2.1 自我健康管理 - 6 -2.2內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 - 9 -2.3 資料探勘 - 17 -2.4 有用性(Usability) - 2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26 -3.1 研究設計 - 26 -3.

2內容分析法 - 28 -3.3 使用者有用性評估 - 34 -第四章 內容分析法資料分析結果 - 41 -4.1 FP-Tree - 41 -4.2 氣喘Apps現況分析 - 45 -第五章 使用者介面評估結果 - 65 -5.1 問卷調查一致性分析 - 65 -5.3 質性訪談內容分析 - 70 -第六章 結論 - 86 -參考文獻 - 88 -附錄A - 96 -附錄B - 97 -附錄C - 104 -附錄D - 105 -附錄E - 106 -附錄F - 107 -附錄G - 108

-附錄H - 111 -附錄I - 112 -圖目錄圖1研究架構 - 5 -圖2內容分析法實證研究之步驟 - 12 -圖3 Azar等人篩選流程圖 - 13 -圖4 Jounghw等人篩選流程圖 - 14 -圖5 Abroms等人篩選流程圖 - 15 -圖6 Huckvale等人篩選流程(2012) - 16 -圖7 Huckvale等人篩選流程(2015) - 17 -圖8 FP-Tree架構 - 20 -圖9研究架構圖 - 27 -圖10本研究內容分析法之研究流程 - 28 -圖11 Apps收集之流程圖 -

31 -圖12 FP Tree-Android - 42 -圖13 FP Tree-iOS - 43 -圖14 FP Tree-Both - 44 -圖15更新時間 - 46 -圖16系統與價位分佈 - 48 -圖17 Android功能平均下載量成長趨勢 - 49 -圖18 Android付費和免費Apps下載量趨勢 - 50 -圖19功能成長趨勢 - 52 -圖20低價(120元以下)Apps功能性 - 55 -圖21高價(120元以上)Apps功能性 - 56 -圖22 Dosecast - Medication Reminde

r - 58 -圖23 Prognosis : Emergency Medicine - 59 -圖24 MedCalc 3000 Complete - 62 -圖25 palmEM: Emergency Medicine - 63 -圖26分類選單-1 - 72 -圖27分類選單-2 - 72 -圖28衛教資訊-1 - 75 -圖29衛教資訊-2 - 75 -圖30行事曆&;紀錄-1 - 78 -圖31行事曆&;紀錄-2 - 78 -圖32自我檢測-1 - 80 -圖33自我檢測-2 - 80 -圖34空氣品質-1

- 82 -圖35空氣品質-2 - 82 -表目錄表1內容分析法定義 - 10 -表2 Huckvale等人Apps篩選條件 - 15 -表3有用性衡量準則之意義 - 22 -表4研究資料體類別 - 29 -表5編碼類別 - 32 -表6質性訪談受訪者基本資料 - 35 -表7近年使用易用性量表作為測量工具之研究 - 36 -表8深度訪談大綱 - 38 -表9作業系統語言之比例 - 45 -表10功能數 - 46 -表11免費和付費Apps之比例 - 47 -表12付費Apps平均價格 - 48 -表13 Andr

oid免費和付費Apps平均下載量 - 50 -表14 Android下載量 - 51 -表15功能數量 - 52 -表16免費且高下載量Apps - 57 -表17付費且高下載量Apps - 61 -表18分類選單一致性分析 - 65 -表19衛教資訊一致性分析 - 66 -表20行事曆&;計錄一致性分析 - 67 -表21自我檢測一致性分析 - 68 -表22空氣品質一致性分析 - 69 -表23質性資料分類整理 - 83 -表24本研究和介面文獻結論對照表 - 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