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航空地勤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長榮航空地勤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蘇宏義寫的 航空運輸實務(第二版) 和曾俊鵬的 國際航空貨運實務(3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揚智 和五南所出版 。

國立清華大學 學習科學研究所 林旖旎所指導 黃繹維的 台灣國籍航空客運運務地勤人員之工作經驗 (2018),提出長榮航空地勤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航空運務人員、工作經驗、身心社會健康、情緒勞務、工作倦怠、彈性化工時。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長榮航空地勤,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航空運輸實務(第二版)

為了解決長榮航空地勤的問題,作者蘇宏義 這樣論述:

  本書是航空運輸規劃實務多於理論的書籍,幾乎將與航空運輸相關的運作業務都涵蓋其中;因此,本書著重於航空公司的設立、規劃與經營的實務,對於航權的爭取、航線的規劃、飛機的取得、航線∕航班的安排、航空客∕貨運輸、航空服務、飛航安全、機場、航空法規,以及海峽兩岸如何共同發展兩岸航空運輸等,亦多所論述。   2019年底起至今全球Covid-19疫情蔓延,各國政府頒布出入國境的管制與隔離,不僅打亂了旅遊、商務的搭機,讓航空公司損失慘重,乘客和飛行組員也必須注意遵守許多防疫和隔離的規定,書中也特別補充相關說明。   本書適合當成大專院校交通運輸觀光科系的教學書籍,也適合已經在航空

公司工作者參考,及喜歡出國旅行者做為實用的工具書。  

長榮航空地勤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台灣國籍航空客運運務地勤人員之工作經驗

為了解決長榮航空地勤的問題,作者黃繹維 這樣論述:

本研究探討台灣國籍航空客運運務人員之工作經驗,聚焦於工作對其身心社會健康的影響。本研究採現象學研究方法,邀請7位(四男三女)任職於國籍航空之客運運務人員,以半結構訪談來蒐集資料。結果呈現六大主題:專業分工訓練、情緒勞務、工作倦怠、情緒勞務與工作倦怠的影響、彈性化工時的影響、壓力調適與身心社會健康。研究結果呈現高壓與高工時的運務工作對運務人員影響深遠,尤其於生理、心理、人際互動、家庭關係等方面。運務人員自我調適的方法包括將工作與個人生活分開,保持樂觀正向的心境及善用各式壓力紓解的方法,透過自我調適、充分溝通、尋求支援和使用資源,來降低因工作產生的生理、心理、社會方面的不適。研究結果提供運務人員

與其管理者了解他們因情緒勞務、工作倦怠、彈性化工時所影響而衍生的身心社會及人際相關壓力或症狀。經營管理者對運務人員的輪班間隔、輪班次數、工作時數等,宜考量其身心社會負荷,確保員工於獲得充分的休息與睡眠後重返工作場域;透過團隊合作、知識管理、定期檢核,關注他們身心社會健康狀況。未來研究可探討運務人員的情緒勞務、工作倦怠、彈性化工時、工作壓力及身心社會健康之交互作用及運作機制。也可探討於不同航空公司文化、組織治理規範、國家政策、航空專業特性等情境脈絡中的運務人員之身心社會健康狀態與工作品質。

國際航空貨運實務(3版)

為了解決長榮航空地勤的問題,作者曾俊鵬 這樣論述:

  國際航空市場熬過多年虧損,終於等到2015年國際油價大幅下跌,航空業者終於連續獲利數年。但好景不長,2019年第四季新冠肺炎爆發,造成,史無前例的影響。客運因國境關閉、禁止群聚等等措施大減班,運能從開始減少八成,到2021年第三季仍減少六成。人類活動封閉,導致旅遊業陷入困境。客運停航砍班也影響到貨運,因國際航空貨運有一半使用客機運送。但同樣受新冠肺炎影響,個人防護器材到報復性消費、網路購物需求暴增,航空貨運量不減反增,以致貨運面臨艙位不足的窘境。形成貨運能量供不應求的現象,導致貨運大漲價。2018、2019年受中美貿易戰影響,有不少貨載回流台灣。2020年台灣航空貨運量

達240萬公噸,位列國際重要航空貨運市場之一。至於台灣國內航空貨運市場方面,島內運輸主要靠陸運,利用空運的不多,只有一點本島和離島的貨載,年僅約3萬公噸左右。在地球是平的發展下,各國經濟的變化相互影響,牽一髪動全身。   這期間的大變動,本書適時修訂,記載新冠肺炎影響,留下歷史記錄。 強力推薦   曾兄於長榮航空起步時加入服務團隊,篳路藍縷,累積航空公司實戰經驗,後於1995年創立歲航集團。他在各大學教授國際物流課程三十餘年,分享經驗,桃李滿天下。此外並將從事國際物流多年實務與理論心得寫作成書,並與時俱進,定期修改。傳承經驗,奉獻社會,令人欽佩。──台北市航空貨運承攬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

黃啟明   本書針對航空貨運系統化及全面性介紹,且將實務作業予以文字化。不僅航空業界值得一看,業外人士亦可藉由閱讀此書,進而對航空貨運領域能有更完整且系統化之印象及概念。──長榮航空董事長 林寶水   這是臺灣第一部對航空貨運和承攬做全方位闡述的著作。凡同業從業人員、從事外貿相關供應鍊或物流管理人士或學者,及有意投入國際物流運輸服務者,此為一本必讀之作。──中菲行國際物流集團董事長 錢堯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