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公 麋 先生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阿公 麋 先生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吳家揚寫的 做對四件事,不再當工作的奴隸! 和島田洋七的 媽媽,我好想妳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吳聖皓Instagram posts也說明:220220 關於Foucs主唱的那些鏡頭✨ 第一次看麋先生完全被聖皓吸住目光 幾乎拍的 ... @mixerband_official #麋瑄生#聖皓#吳聖皓#阿公的小肥皓#別人的#家常版之別人的#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我們 和先覺所出版 。

最後網站前港音樂祭| 版塊設計則補充:初期創作以樂器演奏為主,現在心繫台語搖滾,目標寫出阿公阿嫲點頭稱讚的台語金曲,拎著啤酒樂器穿梭於南北縱貫現場,音樂靈魂來自現場表演氣味。 17:00-17:40. 麋先生.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阿公 麋 先生,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做對四件事,不再當工作的奴隸!

為了解決阿公 麋 先生的問題,作者吳家揚 這樣論述:

寫給受困職場的所有上班族 血汗企業可能列為禁書 工作過量,有礙健康 錢,夠用就好!   本書作者曾是科技電子業的資深經理人,妻子曾任政治、財經媒體記者以及雜誌社總編輯,兩人在工作上都有好表現也有好前途,卻因為對自身「知識奴工」身分的領悟,而於四十歲左右先後離開職場,僅憑過往的積蓄,加上保守而穩定的理財,以及降低物慾的簡單生活,勇敢追求他們的第二人生;作者本人轉進金融保險業,想做助人的工作,妻子則重新背起書包念碩士,朝心理師的目標前進。妻子離職當時,他們唯一的女兒才幼稚園大。   本書就在分享他們如何透過學習,在職場上創造自身的優勢,同時利用理財來增加家庭的財富,而更重要的則是要提醒並

鼓勵眾多受困於職場的上班族:生活才是最重要的!討生活是為了過生活,千萬不要成為工作的奴隸,只要用對方法,你一定可以拿回生活主導權!   本書精彩概念:一千萬就能在台北退休!/五張表,護一生/何謂知識奴工?/勇敢開除你的老闆!/慎入房產錢坑/放下工作,去生活吧!/提早二十年財務自由/怎麼擺脫天天加班的工作模式?/如何逆轉上班的心情!/做自己……是一本有觀念、有警語、有方法、可做到,而且好看易懂的書。 名人推薦   李仁芳/政治大學創新管理教授   莊豐嘉/新頭殼新聞網總編輯   黃延真/中鋼公司技術規劃發展處專家室工程師   鄭弘儀/知名節目主持人   劉江彬/磐安智慧財產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大大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推薦語       李仁芳:拼經濟也兼顧生活質感的法門(政治大學創新管理教授)   台灣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現在約二十出頭到四十出頭年紀。在正當青春年華的近十五年間,他們的日子其實很不好過。台灣的經濟/產業就業環境,日益演化成對他們相對而言越來越貧瘠、越來越嚴峻的局面。   青年困窘很可能不會是台灣一短期現象。年輕人不想成為溫水鍋中漸被煮熟的青蛙而成為「崩世代」,及早培練自身垂直深度技藝,以及跨領域串聯整合能力,才是最有效的自救之道。   作者自身也是青壯世代,由於敏銳的生活/工作存在感,對台灣當前不算優裕的環境,卻能適應良好。既能聰慧舉債、投資

,又能拿回生活主導權,與妻女在泰國清邁體驗儉樸生活,全家人在一起成長。不只做「創意工作者」,也能做「優質生活家」。   想擁有既能拚經濟,也能過有品質生活的朋友們,一定可以從作者在本書以親身體驗的現身說法中,得到啟示與實用法門。   莊豐嘉:人生可以不一樣(新頭殼新聞網總編輯)   當書裡的內容映入眼簾,哇,句句刺中內心,每一句都誘引我不斷看下去;飢渴人生真諦的中年,不可置信地,在本書中真實看到「人生可以不一樣」的實踐,令人深覺相見恨晚。   這本書不只點燃每個人心靈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而且,它提供現代人「找回主動權」、「做時間的主人」的這些渴望一條如此切實的途徑。就像書中所說,每個人都可

以選擇自己的「樂透人生」,家揚兄在人生與工作中的智慧選擇,令人既敬佩又羨慕。必須由衷感謝,他不只邁出自己的一大步,也貢獻本書,讓我們有機會成就自己的夢想。   劉江彬:非常感動也非常羨慕(磐安智慧財產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政治大學名譽教授)   吳家揚先生是我所主持的「經濟部跨領域人才培訓班」(MMOT)的學生,我讀了他的書後,非常感動也非常羨慕。他行萬里路周遊列國,生活多采多姿,勇敢地換工作,嘗試不同的文化,這些都是一般人無法做到的。我非常羨慕他可以自由自在,從事他喜歡的工作。   他的經驗需要幾個條件,除了家人的支持,任他「自由逍遙」外,更要有冒險犯難的精神。其實,這就是目前政府及學者專家

一再鼓勵年輕人要有的「創業精神」(Entrepreneurship)。   這本書文字流暢,內容豐富,可讀性甚高,是值得一讀的好書。 作者簡介 吳家揚   台大化學研究所、交大經營管理研究所雙碩士。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研修。   嘉義市人。從小展現數字及邏輯天分。三歲起隨姨丈公四處下棋,竟默默看懂棋路,五歲打敗阿公級對手,贏得廟口小棋王封號;四歲獨自在彌陀寺前顧攤,初嘗買賣的滋味;小一學會幫家裡做麵包和雜貨盤點;小三能夠報稅,與稅捐稽徵處打交道……高三進入股市。因投資得當,三十七歲即獲財務自由,生活不虞匱乏。   有過十四年半爆肝的「科技新貴」資歷,對奴工處境深有體

會;一念之間,看清金錢的本質,轉身追求「錢,夠用就好」的簡單生活;四十二歲離開職場,過起自在旅行+學習+理財+公益的樂透人生。   三十四歲參加經濟部跨領域科技管理(MMOT)專案,大開眼界。四十三歲轉進金融保險業,短短兩年考取九張證照──人身保險、產物保險業務員資格;投資型商品、外幣、信託、理財規劃、投信投顧業務員與證券商高級業務員資格;AFP (Associate Financial Planner) 理財規劃顧問;另CFP(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認證理財規劃顧問亦認證中。   臉書粉絲專頁:吳家揚的樂透人生   部落格:ivanwu1003.pixn

et.net/blog   聯絡方式:[email protected] 推薦序 前言 工作篇:小資族新思維,這樣上班才對 01  拒當知識奴工 02  終身學習,現學現用 03  幾把刷子,讓自己被看見 04  職場的試煉與誘惑 05  擺脫流年不利的職場轉運術 06  勇敢換工作 學習篇:人生大轉彎,做對選擇未來無限可能 07  跨領域這樣學、這樣用 08  用創業者的心態上班 09  大膽舉債,預備美好未來 10  無後顧之憂的宜居思考 11  找亮點的中年新鮮人 12  能力定期大盤點 理財篇:啟動財務工程 13  和家人談錢 14  吞掉財富自由的錢坑 15  越記帳越

幸福 16  五張表,護一生 17  調整理財體質 18  投資賺錢,贏回生活主導權 生活篇:錢夠用就好,讓生命活起來 19  錢夠用就好 20  我上班,我環遊世界 21  家庭獎學金 22  簡樸生活練習曲 23  家人一起成長 24  拿回時間掌控權,勇敢做自己 前 言   四十二歲時,我辭掉科技公司工作開始享受時間自由、隨心所欲的生活,而在此之前,則是從小工程師幹起的電子廠技術部門資深經理,典型的白領上班族。離開職場之後常被問到:「你怎麼敢不工作?」「不會無聊嗎?」「一樣上班,你憑什麼退休?」   但我只是過著不用上班的日子,把時間用在想做的事情上,如此罷了!   坦白說,當

時間的主人真是不賴,我們全家到泰國清邁long stay,與妻子到佛寺為僧侶授課,為有「國王的寺廟」之稱的帕邢寺翻譯廟史的中文手冊,懂中文的人到帕邢寺參觀時,應該有八成的機會可以看到我們的作品。   其實,我是虔誠的基督徒,在清邁時曾與當地的傳道深入泰北偏遠山區,直抵泰緬、泰寮邊界,瞭解他們為拉胡族、阿卡族、藜族等少數民族的努力。傳道計畫募款籌建教會,並為少數民族設立育幼院。我記錄下在當地的所見所聞,把訊息傳回台灣,邀請一些人從幾個銅板開始存起資助,當地的傳道一段時間就會透過網路把興建的進度告訴大家。    同一時間,還是小學生的女兒到清邁大學語文學校進修,泰國前總理盈拉就是這所大學畢業的,

所以我們戲稱女兒是「總理的學妹」。   我只是個普通上班族,用香港人的說法就是「打工搵錢」。靠著搵來的薪資和理財,在三十七歲達到財務自由、不虞匱乏的目標,還成立一個「Wu's獎學金」,直譯就是「吳氏獎學金」。這是封閉式的家庭獎學金,專門提供「無事」母女繞著地球跑。女兒和妻子一小一大曾到紐西蘭當留學生、到美加東岸千里長征摘櫻桃、遇麋鹿、將尼加拉瀑布旁的酒莊當自家吧檯進出,還到過峇里島眺望火山……五年後,我加入獎學金行列,於是有了上述的清邁行。   上班期間,雖然我總會在她們母女出門時,盡量請特休與她們碰面,但是當我開始享受真正的時間自由時,心境與況味竟有天壤之別。有一天,我與女兒在清邁大學搭

著四面開放的校園接駁車,南國山林的涼風徐來,一時之間,無垠的人生彷彿在眼前展開,這種自在感是前所未有的。現在每到一個地方,我都可以認真思考在這裡留一年、留兩年、留一輩子的可能性。   這一刻,我也彷彿從時間銀行拿到了提款密碼,屬於我的時間終於回到我的手中。原來,這就是「當時間的主人」!在這當下,我瞬間明瞭,自己已經得到了「樂透人生」。   過去,我認真地做時間管理。時間是用來做事情的單位,要更快、更好、更有效率;生活是直線的飆速,眼中只有目標,卻無暇他顧沿途的風景。現在像是把車泊好,張大眼睛、打開細胞去感受生命中的點滴,宛如新生地重新看待屬於「做人」的生活,而不是「做事情」的生活。   

  從學生時期我就對理財有高度興趣,就業時卻選擇收入更高的科技業,成為大產業鏈的一顆小螺絲,也因而與科技界關係緊密。但樂透人生開始後,我的「心生活」也隨之啟動,我將自己當成平台,補綴過去忙於工作而疏於經營的情誼,與朋友交換生活心得。   深交的朋友會關心我們夫妻倆都不上班,這樣的生活可以支撐多久?好奇我們的財源從何而來?我一向實事求是,為了回答朋友們的問題,也讓自己更精進,我一頭栽進金融世界認真鑽研,連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演講都不放過。當過財經記者的妻子調侃我:「理財不就是學學技術分析,還弄到要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學生,會不會玩太大?」獨木難成林,我相信有全球性的經濟視野,才能保障個人經濟

的穩定,不然就如在土石流上打地基──白搭。   經濟是連動的,懂得宏觀國際後,也要回頭自修生活經濟學。我檢視自己的投資型保單績效,發現異常後提出質疑,代銷銀行與保險公司卻互踢皮球,我自行蒐證,到消費者評議中心申訴,最終銀行不得不承認錯誤;我也從投資權證過程中,看懂黑心券商的A錢大法……散戶投資人相對弱勢,要懂得替自己爭取權益,才不會吃悶虧。為了瞭解權益內容,我更積極研究相關法規;太多人問我相關問題,又促使我投入時間,陸續考取人身保險、產物保險業務員資格、投資型商品、外幣、信託、理財規劃、投信投顧業務員、證券商高級業務員,和AFP(Associate Financial Planner〔理財規

劃顧問〕)等資格,再加上認證中的CFP(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認證理財規劃顧問〕,為國際間理財規劃業界最高的榮耀),助人幫己,發展另一種專長。   感謝許多朋友相信我,願意把他們的財務狀況攤在我眼前,把我當成心理醫師一般,說著他們對未來的恐慌與不安;我也將這些故事寫入書中,作為範例。他們在書中將以化名出現,為了避免被對號入座,也都置換了個人特徵,僅保留故事精神。坦白講,我很訝異多數人在生活上克勤克儉,只為了節省五十、一百元,卻放棄只要調整資金配置就可以增加百萬元理財收益的機會;住在市值四千萬元的房子,卻不敢辭去月薪七萬元的工作,日日為工作而愁眉。「窮得只剩下

房子」似乎成為周遭有殼受薪階級的共同困擾,人生好像就在這裡困住了,但明明大家都那麼認真工作……   我是工程師出身,工程師性格大抵就是講求精準,發現問題就設定目標、解決問題。養過狼犬的人都知道牠們鎖定目標後鍥而不捨的狠勁,你我身邊則不乏忠心的職場狼犬,不完成目標絕不罷休,哪怕得到的獎賞只是一小塊牛肉。但撇開眼前的那塊肉,整座山林都會是我們的! 健康、家庭、財富、自由、工作,這些本該在我們的生活占有均衡的位置,而非讓其一獨大。透過上班累積本金、學習獲取改變的機會、理財增加財富,這三個關鍵步驟打下我勇敢離開職場的基石;精算自己的所有與所需,找到專屬自己的樂透人生方程式!   「你為什麼敢不工作

?」面對這個被一問再問的問題,我慣用標準作業流程解釋給朋友們聽:「人人手上都有樂透人生彩券,就看你什麼時候要去兌獎……而只要掌握住『五張表』,你也可以放膽去過自己想要的日子。」至於是哪五張表,後文將詳敘。   有一天,任職出版社總編輯的朋友到家裡聊天,聊著聊著,她有感而發說:「你怎麼不把它整理下來?很多人都有這需要。」我知道我的第二人生有著傳遞平安喜樂的任務,只是從沒想過「寫書」會是我傳遞使命的途徑。當下,我知道我應該做這件事:整理出人生從初入職場的準備、學習的奧妙、人生大轉彎的經驗、財務工程的建立以及最重要的改變線性金錢觀念……幫助廣大的讀者。於是,有了這本書的誕生。   邀請您,和我們

一起,展開您的樂透人生! 拒當知識奴工 每天盡職地工作八小時,你或許有天能成為主管,然後每天工作十二小時。──美國詩人羅伯‧佛羅斯特(Robert Frost) 清晨六點半,鬧鐘乍響,起身、盥洗、吃早點、迅速出門,高速公路車道前方,淡薄依稀的月亮仍掛在天空,手握方向盤,腦中盤算著幾個早會時要報告的提升良率方案的數據、晚間與德國的視訊會議綱要…… 一日快速翻轉,再一次開車上高速公路,月娘已然亮燦燦如暈黃的晶圓。回到家,放輕腳步進門,親吻熟睡的小臉龐,累攤在床上。下一個六點半的鬧鈴,不久之後將再次響起。 在兩個月亮之間奔走,這是我當時身為「科技新貴」的真實生活寫照,但我相信我不是特例。多數受薪階

級若把一天的流程記錄下來,勞碌的程度恐怕比我有過之而無不及,尤其現在通訊發達,手機讓人二十四小時都處於待命狀態,當可愛的簡訊、Line、email通知聲半夜響起,常是主管急急如律令的奪命鈴。 透過一環一環的製程,沙漠中的矽土變身具備高速運算能力的晶圓,其中奧妙如哲學,讓我熱愛這產業,投身貢獻一份心力,景氣好時,亦得到優渥的回報。但是,我驚覺哪裡不對勁了?一天二十四個小時,竟有十六個小時以上得投入工作和學習,時不時還得配合歐洲、美洲不同時區的時差召開會議。 「這樣的生活,拿掉了名片上的頭銜後,我還剩下什麼?」寂清的高速公路上,疑惑在心中迴盪。 搭商務艙的奴隸 有一年冬天,到紐約參加半導體國際研討

會,在漫長的飛行途中,電影永遠是良伴。我選擇了一部搞笑片,片名是什麼,已不復記憶,但片中一小段古羅馬帝國時期的橋段卻引發悸動。商務艙內的皮革座椅讓人舒服坐躺,服務鈕一按,氣質高雅的空姐旋即移步前來,輕聲詢問你的需求,「請再給我一杯香檳。」空姐笑臉盈盈地為你送上……你知道自己正在被全力地取悅著。眼前的電影,明明是部笑鬧喜劇片,我心中卻有股難以言說的悲哀。 環視四周進入夢鄉的乘客,這些人都是所謂的社會菁英、職場上的中高階主管,實際上卻是「搭商務艙的奴隸」!

阿公 麋 先生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只要記得愛,就什麼都沒忘了。」

聖皓



【阿公】

細漢你佇搖籃唱的歌
是咧教阮做吳家的查埔囝
若是跋倒就爬起來拌拌咧 毋通吼出聲
按呢才會當保護這一家伙仔

你坐佇門口埕咧看報紙
一手那看一手咧摸狗仔
感謝這雙手的拍拚 予阮的好生活
轉去的路 我知影 你攏佇遐

食飯時間到矣 我閣徛佇樓梯跤 叫你來食
食飯就愛點名 看佗一个阿孫仔 無轉來遮
定定煩惱阮佇外口敢有四序 敢會食袂飽

換阮講 我佇遮 我佇遮
換阮來 予你靠 予你倚
聽這首為著你 寫的歌 換阮來唱予你聽

阿公我會聽話 跤踏實地
變成你的驕傲 做好工課
紮著你的期待 盡量飛 閣有你叮嚀的話
就是毋情毋願就是毋甘 逐改佮你講
再見


-

詞/曲|吳聖皓
錄音工程師|黃君富‭, ‬林喆安
吉他|林喆安
插畫|阿宗
字體設計|謝欣妤
影像製作|余柏羲
台語歌詞正字|周佳穎

媽媽,我好想妳

為了解決阿公 麋 先生的問題,作者島田洋七 這樣論述:

「能多一分一秒和媽媽在一起,比什麼都重要。 和媽媽分開時,我要坐普通車,慢慢地,一站一站離開。」   在佐賀阿嬤家的日子,小昭廣最最企盼的,就是暑假。因為可以回到遠在廣島的媽媽身邊。   延續佐賀家的「超級」血統,媽媽也是個厲害角色,溫柔美麗,一身歌舞絕活,還是個事業女強人!從居酒屋的媽媽桑,到廣島燒連鎖店老闆、爆紅節目主持人……島田洋七用最真摯的筆觸,記錄媽媽的精采故事,也寫下對媽媽的想念。 結業典禮那天,我的心早就飛到廣島的母親身邊了。 一到家,心疼我的外婆立刻送我到火車站。 她的大嗓門響徹車站大廳:「給我一張到廣島的特快車票。」 我知道家裡窮,對外婆說:「阿嬤,特快車太貴,普通車就好啦。

」 可是外婆根本不聽,還跟我說:「一年就去這麼一次, 哪怕是早到三、五分鐘、一分鐘也好,當然要坐特快車!」 喀噠喀噠、喀噠喀噠,火車奔馳。 喀噠喀噠、喀噠喀噠,接近母親。 想到這裡,我漸漸淚眼模糊。 送到佐賀寄養的「愛哭鬼昭廣」想念媽媽的時候…… 一年之中,只有暑假的四十天能留在母親身邊。 我想見母親想得受不了。 看到別的孩子身邊都有母親,我也羨慕得不得了。 大夥兒在神社院子裡玩到天黑時, 「吉雄,吃飯啦,快回家!」 「阿宏,吃飯啦,回家吧!」 朋友一個個被母親叫回家去。我總是留到最後。 有一天,我感到特別寂寞。回家對外婆說: 「阿嬤,妳來神社叫我,『昭廣,吃飯啦,快點回來。』」 「你不是已經

回家了嗎?說什麼傻話。」 「沒關係,我再回神社去,妳一定要來哦。」 我興沖沖地跑回神社。 天完全黑了,神社院子裡沒有半個人影。 雖然不是母親,但有人來叫我回去。光是這樣,就感到很幸福。 不久,看見外婆按照約定,走上神社的階梯。 「昭廣!」 外婆在叫我。 我不覺露出笑容,沒想到外婆接下來的話是: 「快點回家,今天沒飯吃喔!」 爆笑的感覺甚於感傷,心中的寂寞早就飛散一空。 本書特色 ★《佐賀的超級阿嬤》作者島田洋七懷念母親感人新作! 作者簡介 島田洋七(SHIMADA YOUSHICHI)   1950年生於廣島縣,本名德永昭廣。1949年鐵齒的父親在美軍投下原子彈之後,隻身「回廣島看看」,而自投

輻射污染羅網,讓昭廣成為一出生就沒有父親的遺腹子。   在艱苦的戰後,母親無力扶養昭廣與哥哥兩兄弟,因此囑託阿姨將他帶到南方佐賀的外婆家寄養,而開始了昭廣與神奇外婆祖孫相依為命的八年溫馨時光。   昭廣成年後拜入日本相聲(漫才)大師島田洋之助門下,改名「島田洋七」,與師弟島田洋八組成相聲二人組「B&B」,大膽地以大阪腔闖入東京的相聲表演界,在NHK的相聲大賽獲得最優秀新人賞。八○年代「B&B」在日本掀起相聲熱潮,雖曾一度解散,但現在仍活躍於電視和舞臺上。   島田洋七將童年時在佐賀與外婆相依為命的故事寫成《佐賀的超級阿嬤》,在2003年夏天接受日本最受歡迎的談話性節目「徹子的房間」主持人黑柳徹

子專訪,真摯感人的內容掀起話題。作者並以「一人一萬日圓」的方式,向社會大眾募集到一億日圓的改編電影拍片資金,在2006年春天於日本上映,秋天於台灣上映,皆廣獲迴響,由日本富士電視改編的電視劇更一舉拿下19.2%的超高收視率。「佐賀阿嬤」系列作品迄今在日本熱銷超過500萬本,在台灣亦已突破80萬本,為2006年全台暢銷冠軍書。 作者官方網站:www.gabai-youchan.com 作者個人部落格:gabai.exblog.jp/ 譯者簡介 陳寶蓮   輔大日文系、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畢。曾任中國時報日文編譯、東吳大學日文系講師。譯有《編輯力》《14歲開始的哲學》《百年愚行》《想做的事就去做》《

佐賀的超級阿嬤》《佐賀阿嬤 笑著活下去》《佐賀阿嬤的幸福旅行箱》(先覺出版)。 前言 第1章 母親的成長過程 第2章 母親和愛哭鬼昭廣 第3章 母親不在身邊的日子 第4章 在母親身邊的暑假 之1 第5章 在母親身邊的暑假 之2 第6章 在母親身邊的暑假 之3 第7章 腳踏車和存摺 第8章 四十四坪的新公寓 第9章 夢想破滅的日子 第10章 母親來大阪 第11章 母親成為女實業家!? 第12章 母親成為藝人 第13章 母親玩瘋了? 第14章 醫院和歡呼 第15章 母親留給我的禮物 後記 終生眷念的身影 吳念真 這是島田洋七在台灣出版的第四本書。 這

回佐賀的阿嬤讓位,敘述的對象是在前三本書裡不時出現的媽媽。 其實島田洋七會寫媽媽,似乎是意料中的事。   記得在第一本書裡,看到他媽媽用送阿姨回佐賀的理由,把小昭廣帶到火車站,然後趁火車開始移動的一剎那把他推進車廂的那一幕時,竟然一陣鼻酸,不忍卒讀──儘管這傢伙用的是那麼輕鬆,甚至還有點搞笑的語氣。   會有那樣激烈的情緒起伏,不否認和自己習慣的影像思考有關。島田短短的敘述,或許是經驗和職業本能的發酵,在我腦袋裡快速地結構成十幾分鐘甚至更長的畫面:   我想到的第一幕是,離別的前一個晚上,在戰後的廣島,某間違章建築中低矮狹窄的臥室裡,媽媽會不會一邊折疊著小昭廣的衣服,一邊跟她的妹妹交代著什麼?

  (我想起十六歲離家到台北工作的前一晚,媽媽一邊把我的衣服裝進包袱中,一邊說:這一件比較新,平常工作的時候不要穿,等要出去或要回家的時候才穿……頭家罵你的時候就當作是爸媽罵你,不要生氣、不要回嘴……) 會不會忽然停下手,看著昭廣的睡臉,無奈且自責地忍不住掉淚?   (媽媽說:你太瘦了……去台北至少吃得比家裡好一點……說不定別人還幫我們把你養高養胖……) 會不會怕驚醒孩子,所以得背過身去蒙住哭聲? (我彷彿還聽得見媽媽透過手掌的遮掩而斷續傳出的嗚咽!) 當天,在前往火車站的路上,媽媽要用什麼樣的表情隱瞞自己的情緒? 會不會買個什麼零食給孩子,當作一種補償?   (離走前,媽媽從牆上藥商寄賣的

藥包裡拿出一盒仁丹,說:上火車的時候含幾粒吧……)   當火車汽笛響起,多少話逼在嘴邊,卻又必須強嚥忍住……媽媽得壓抑什麼程度的悲傷?   (媽媽沒有陪我去火車站,甚至沒有出門再看我一眼,她躲進廚房,我聽到她用力刷鍋子的聲音。) 火車離站的當下,車窗裡掙扎的孩子驚慌、不解的表情,對她來說又是怎樣的折磨? 月台上,她會站多久?哭多久?或是一咬牙、轉身就走?   那天晚上,在居酒屋裡,她會用什麼神情面對她的顧客?是強顏歡笑,抑或放肆地豪飲、高歌宣洩?   請別忘記,她是戰後一無所有的歲月裡一個年輕的寡婦,每天要面對的,除了無盡的掛念之外,還有生存的壓力,以及喧囂過後枕邊無人的孤寂。   這樣的背景

,這樣的母親……當時閃過腦袋的想法是:島田不寫的話,將是極大的遺憾。 當然,我也清楚自己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 「不寫是遺憾」的感嘆,其實是在遮掩自己內心深處的某種愧歉。   因為和島田、和許多人一樣,我也有一個有故事的母親,然而在她過世之後直到今天,我卻始終無法或無力用文字、影像去表達對她的感激、愧疚和思念。或者與人分享她曾經寂寞、動盪、操勞、憂煩,甚至在生命末期還得飽受心理與肉體雙重劇痛所折磨的一生。 越親近越難剝離,越親近越難冷靜客觀……我總是這樣說服自己。 而島田卻真的寫了,寫母親。   並且一如之前所有的作品,用的是最簡單的詞彙,用的是輕鬆自在、甚至有點搞笑的語氣,卻讓人不時不自覺地放

下書來,因為某些曾經刻意封存的記憶,竟然就被他給輕易地敲開。   島田小學二年級的時候,被送到佐賀和阿嬤相依為命,十五歲上高中時才回到廣島和母親一起生活。這八年中,母親每個月多少會寄一些錢給阿嬤補貼。沒想到島田離開佐賀的時候,阿嬤竟然要他帶十四萬圓給媽媽,那是這八年來阿嬤替媽媽省下來的錢。   當媽媽看到這筆錢的時候,島田寫道:母親向佐賀的方向一拜之後,放聲大哭。然後用像是憤怒的顫抖聲音喊道:「媽,為什麼要這樣?妳就是去買一套和服穿也好啊!」   讀這一段的時候,我正在高鐵南下的車上。剎那間,周遭的一切彷彿無聲地消失,我只記得告訴自己說:低下頭來,掩住嘴巴,千萬不要讓旁人看到完全失態的自己,不

能讓他們聽到自己可能嚎哭的聲音。 我想到的是我的母親,想到她曾經相似的、因為憤怒而顫抖的聲音。 母親第一次這樣的哭喊,是因為外公。   外公是招贅的,和岳父的關係一直不好。外婆過世之後,外公帶著小女兒離開岳家,把母親留下,那年她才六歲。   一直到十六歲出嫁之前,她都像孤兒一般,在貢寮的深山和家裡的阿公及小阿姨相依為命。對於自己父親的無情,母親偶爾會叼念,但總覺她是以這樣的叼念,舒緩對遠在宜蘭的父親的掛念。   晚年的外公有明顯的精神異常症狀。夜晚不是無法入眠,就是在夢境中和許多他想像中或幻覺裡的仇家吵架,甚至還會突然起床找菜刀棍棒,和無形的對象拚戰。   有一天,他突然跑來我們瑞芳的家,說想

住幾天,理由是,也許這樣就可以避開那些鬼魅的糾纏。 那天晚上,他讓我們經歷了一場恐怖的經驗。   他先是在夢中大吵大鬧,然後忽然衝出臥室,兩眼露出既恐懼又凶狠的目光,隨手抓起餐桌旁的圓木凳,一邊咒罵,一邊用力揮舞。我們全家幾乎無法靠近,更無力攔阻。母親跪在地上懇求許久之後,外公或許也累了,最後才像從惡夢中醒來一般,無力地放下凳子。   或許知道自己給我們帶來不安和恐懼吧,他竟然收拾起才打開的行李,說要搭頭班火車回宜蘭,而且堅持立刻要去車站等車。 記得母親從車站回來的時候天才剛亮,全家都已回房間補眠,我則在客廳靜靜地抽菸。   一臉蒼白而且疲憊不堪的母親進門之後,坐在我旁邊一句話也沒說。然後我聽

到她呼吸的聲音忽然越來越重、越來越急促,最後,她站起來走向供桌,用力地跪趴下去,膝蓋和額頭碰地的聲音大得嚇人。   她就是以那種憤怒而顫抖的聲音喊道:阿公,阿母,你們做神了怎麼還看不開?我求你們放阿爸一條生路好不好? 第二次是為了弟弟。 二○○二年,母親直腸癌手術後的第二年,弟弟自殺。   當天我要所有人趕回家守護還在化療階段的母親,我到山上現場把所有事情都處理完畢,遺體也送進殯儀館之後,才回去瑞芳家裡。 他們說母親哭累了,正在睡覺。 我進房間看她的時候,她好像醒來了,招手要我坐在床邊。 她低聲地問:都弄好了嗎?我說:好了。 有招呼他回家嗎? 有。 有答應跟你回來嗎? 有。 樣子……沒有很

難看吧? 還好。 我聽到她呼吸的聲音越來越重、急促了起來。   然後,她忽然放開原本握著我的手,用力地搥打著自己的胸口,憤怒而顫抖地吼叫著:你是生來要磨我的是否?是要把我的心肝磨到爛,才會甘願是否?   我不知道翻開這一頁之後,一直到讀完島田所寫的後記的整個過程中,你是否會流淚,或者笑出聲音。我也不知道你是否會跟我一樣,幾度不自覺地放下書,陷入自己回憶的漩渦之中。   如果是,那你是幸福的,因為你一定與我和島田一樣,有一個足以讓你終生眷念的母親。   如果沒有,那你也是幸福的,因為你一定還年輕,還有一段長長的日子可以親近母親、擁抱母親。 媽媽,與四十九歲的笨小孩  陳昇 北斗星號列車在津輕海

峽徐徐吹來的風裡漫步,是跟絲綢一樣柔順平滑的旅程。   窗外美麗的景色,電影一般向車後滑去。不是旅行的旺季,車廂裡就只有我和坐在斜對角的幾個阿嬤。   列車從谷地裡穿過,下午的陽光穿透樹梢,在車廂裡、廊間、椅背上、窗沿邊,在我跟阿嬤們之間,不斷跳躍。阿嬤們打開自己帶來的便當,溫吞的吃著,間或聊起了些什麼過往的趣事,便掩著臉吃吃的笑了起來,細碎的陽光打在她們身上。 阿嬤們看起來就像是嬉跳在秋涼裡的小麋鹿一樣開心可愛。 我的阿嬤在我懂得跟她說些什麼貼心話語之前,就去了一個很遙遠的地方。 津輕海峽的北斗星號列車,一站一站的帶我離開了青春歲月與時光。 那是我去年在北海道的回憶。 用阿嬤來寫小說是不公平

的。畢竟阿嬤不會捨得跟人家強要稿費。   但我非常喜歡島田洋七先生這樣說:「我要坐普通車,慢慢地,一站一站離開媽媽……」 像是在跟人強調,如果能不坐車,陪著媽媽散散步,豈不更好?   我的媽媽從今年的春天開始,就不住的給我打電話,問我今年的生日是不是要幫我過。我在電話裡帶點不耐煩,卻又好笑的心情回她:「媽!我的生日是在冬天耶……而且西洋曆算起來,今年是四十九。妳一直提醒我,不是要催我早早老去嗎?」   媽還是慢條斯理的在電話那頭說:「笨小孩,農曆是五十歲啦。而且沒有人過四十九歲生日的……」 最後總會像情人嘔氣一樣,在電話兩頭悶悶的住了嘴,不知道誰該掛誰的電話。   秋天……我不同意媽媽認為的五

十歲生日就快要到了,我猜我是故意要忘掉它,還一邊嘀咕著,哪有媽媽希望自己的兒子趕快老的。甚至不願像島田洋七說的,坐上普通車告別親人。 我只是沒抓準話的隙縫,在電話裡跟我的媽媽說:「媽!我們用走的,散步去好嗎?」 一天, 我在電視台演出的地方遇見一位年輕朋友,說是我的同鄉。 我問起她住村子的哪一帶。 「就是育善寺廟那邊啊!」   「這麼巧!我媽早先是那廟的誦經團團長耶,現在……好像是當教練什麼的。」我也只是偶爾回鄉,聽姑姑阿姨們提起的,心想:我娘怎麼後來也跟我一樣搞起樂團了,只是音樂派別不同。後來也沒再多問,只聽說她後來由樂團主唱升任教練,而我仍然沒什麼長進,還是當主唱混著日子。 「我知道啊!你

媽媽也教跳舞。」小女生沒有說謊的樣子。   「咦?」這我就一點都不曾聽說了。原來媽媽都藏著孩子們不曾了解(不願意了解?)的法寶。媽媽都很奇特。像北斗星號列車裡竊笑著的阿嬤們,像跟長得像流氓的大導演北野武要錢存起來的媽媽,像嘮叨著提醒島田和所有的笨小孩不要喝那麼多酒的,我們的媽媽。他們都是可愛而奇特的小麋鹿。   冬天快到了,我還在躲避著媽媽規定的五十歲生日,用我四十九歲的身體和胃腸,任性的狂吃、猛吃,最近終於引發了食滯,老在夜裡聽見肚子裡彷彿有人跟我說話的咕嚕咕嚕聲。   我想,媽媽懷著我們的時候,一定很辛苦。我肚子裡的咕嚕聲,跟我說兩天話就教人快瘋掉了,而我們在媽媽的肚子裡拳打腳踢的待了九個

月,媽媽還是笑咪咪的,不斷秀出她的法寶。從我們很小、到老去,永遠有秀不完的法寶。 我喜歡島田洋七說的:「我不要用特快車的速度離開媽媽……」 其實,我猜想,媽媽應該不會介意沒車坐。 「那……媽媽,我們散散步吧!」 或者,讓我們一起撒嬌的說:「如果我懷孕,我想懷一個媽媽……」 我們都應該懷一個媽媽…… 在母親身邊的暑假學期結束,結業典禮那天,我的心根本不在乎成績單如何,早就飛到廣島的母親身邊了。不只是心,我的人也真的在結業式幾個小時後,坐上開往廣島的火車。我一到家,心疼我的外婆立刻送我到火車站。她嚷著響徹車站的大嗓門:「給我一張到廣島的特快車票。」我知道家裡窮,對外婆說:「阿嬤,特快車太貴,普

通車就好啦。」可是外婆根本不聽,還跟我說:「一年就去這麼一次,哪怕是早到三、五分鐘、一分鐘也好,當然要坐特快車。」喀噠喀噠、喀噠喀噠,火車奔馳。喀噠喀噠、喀噠喀噠,接近母親。想到這裡,我這個「愛哭鬼昭廣」又漸漸淚眼模糊。我怕外婆擔心,在她面前不敢流淚,可是一上車,就高興得淚流不止。「小弟弟,怎麼了?肚子痛?」旁邊的乘客問我。「我寄住在佐賀的阿嬤家,因為放暑假,要回廣島的媽媽那裡。」聽了原因,就是大人也跟著一起流淚,為我高興。若要問我到底有多想見母親呢?我曾在七夕的許願箋上,連寫了五十遍「好想見媽媽」。有一年暑假,我拿給母親看,母親說她也有寫,並拿給我看,但她只寫了兩遍想跟我見面。所以我還鬧彆扭

說:「我想媽媽比媽媽想我多。」快樂的廣島暑假開始了。小學低年級時的我,比住在廣島時沒長大多少。暑假期間,還是整天黏在母親身邊打轉。早上起來的時候,母親因為夜間工作,還在睡覺。雖然母親還在睡,但因為是在她的公寓裡,我還是很安心。不久,朋友們來約我出去玩。(廣島公寓的鄰居小孩覺得只有暑假才來的我是稀客,對我很好。)我按捺想叫醒母親的衝動,心想讓疲倦的母親多睡一會兒,於是和朋友出去玩。可是玩不到五分鐘,我就擔心起來。「媽媽醒來沒有?」跑回公寓。還沒起來。沒辦法,只好再出去玩。可是,不到五分鐘,又開始掛念。「已經起來了吧?」再跑回公寓。還在睡,不得已,再出去玩。可是,五分鐘後又掛念……這樣來來回回幾十

趟。如果母親一直不起床,我不會說:「媽,起來啦!」而是直接細細的拉開一點窗簾,讓燦爛的陽光照在母親身上。期待母親會因為陽光刺眼、睡不著而起來。母親通常在十點鐘左右醒來。她一起床,會先進廚房煮早飯。看著母親在瓦斯爐上一邊煮飯,一邊做味噌湯,我總是讚嘆:「好酷啊!」外婆家的廚房是爐灶,必須燒木柴。或許現在的人覺得爐灶比較酷,可是當時的我覺得,用一根火柴就能把瓦斯爐點著的母親,很都市化、很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