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詩詞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青春詩詞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陳魯南寫的 織色入史箋:中國顏色的理性與感性(二版) 和李承仲的 境隨心轉,C’est la vie:李承仲董事長勵志人生指南超展開,打造你想要的人生!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呢喃獨白吟詠青春@我選擇了你....... - 個人新聞台也說明:呢喃獨白吟詠青春. 留言5 收藏0 推薦12. 青春~像首詩. 在陳舊的相片. 書寫著 ... ○○ 短詩詞--教官說給我過來! 飛馳的野獸,看見吹毛的男! 奔馳的流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漫遊者文化 和布克文化所出版 。

國立清華大學 中國語文學系語文碩士在職專班 丁威仁所指導 王靜宜的 陳昇流行歌詞主題研究 (2021),提出青春詩詞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陳昇、陳昇歌詞、新寶島康樂隊、流行歌詞、主題。

而第二篇論文東吳大學 中國文學系 林宜陵所指導 劉昱良的 蘇辛牡丹詩詞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蘇軾、辛棄疾、東坡、稼軒、蘇辛、牡丹、詠物詩、詠物詞的重點而找出了 青春詩詞的解答。

最後網站50首最美詩詞,致敬最美青春則補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閉門》. 【明】唐寅 · 雨打梨花深閉門,忘了青春,誤了青春。 賞心樂事共誰論? · 《金縷衣》. 【唐】杜秋娘 ·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青春詩詞,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織色入史箋:中國顏色的理性與感性(二版)

為了解決青春詩詞的問題,作者陳魯南 這樣論述:

黃、青、白、赤、黑, 是古代中國五種最重要的顏色, 隨著時代演變產生更細微的區分。 本書從歷史文化的角度詳盡考究,帶你走進五彩繽紛的古代色彩世界。   同樣是紅色,原來還有朱、絳、赤、丹、茜、彤、赭、緋、赬、縓……等區別   為什麼美麗的女子叫「紅」顏?為什麼香豔的故事叫「緋」聞?   為什麼古人形容四季是「春綠」、「夏碧」、「秋青」、「冬黑」?   為什麼青色帶有幾分仙氣?為什麼黃色被皇家獨佔?   為什麼黑色讓人反感?為什麼白色引人哀思?   超過200張精緻彩圖,清新可喜的小品美文,   重返古代中國的色彩盛世!   在古代中國,最重要的顏色只有五種:黃、青、白、赤、黑。   五

色系統大約形成於春秋時期,與古時盛行的五行理論互為表裡,   滲透到政治、文化、社會生活、藝術審美、男女情感等諸多方面。   本書從人文歷史的角度闡釋色彩,描述色彩與中國古代文化千絲萬縷的聯繫,   包括政治、歷史、文學、民俗、藝術、生活等等。   內容上分五篇,體例上先從色彩的字形切入,追本溯源;   再分門別類講述由此生發出的典故,闡述色彩滲透古代文化方方面面的影響。   本書不拘泥於傳統的考據分析類文章,而是每一篇皆為獨立別致的小品文,   文字清新雋永,亦古亦今。   「本書不僅文化內涵豐厚深邃,色彩搖曳多姿,文字亦是輕盈漂亮,充滿詩情畫意。不僅能讀到源遠流長的歷史、生動優美的詩詞

,美輪美奐的書畫,還能瞭解到豐富斑斕的戲曲、民俗、宗教、風尚等種種故事典故……精彩紛呈,美輪美奐。」── 《羊城晚報》書評   女兒之色   女兒施朱脂,著紅裙,點絳唇,幾乎與紅色融為了一體。女兒傷心時,滾過腮邊的淚珠兒染了胭脂,也變作赤色,才有了「心緒淒迷,紅淚偷垂,滿眼春風百事非」。   青青子衿   「青衿」是「學子之所服」,即讀書人穿的衣服。曹操在他的《短歌行》裡,寫下「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把人盡皆知的情詩,翻作了政治號召。   巧妝額黃   愛美的女子們採集花朵的黃色花粉做成顏料,再用其將薄紙片、乾花片、雲母片、蟬翼、魚鱗、蜻蜓翅膀等物染成金黃色,剪成各種

花、鳥、魚的形狀,粘貼於額頭、鬢邊等處。   嚴厲正大   包公黑臉的清官形象,表達了人們對於法的多重理解:黑臉無情說明法的公正,不徇私情;黑色顯示憤怒,表現著國家對犯罪行為的譴責和制裁;黑色還象徵著刑罰的嚴酷和不祥。   白花之殤   白色的花朵由於跟白色相聯繫,這些花也被視為不祥之兆。東晉咸康七年,江浙一帶傳說天帝身邊的織女去世了,女子們為了表示哀悼,都在頭上插上白色的茉莉花。 繽紛推薦   宋怡慧(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作家)   汪栢年(蘭陽女中歷史老師)   林明進(建中國文老師)   陳美儒(親子教育家.建中資深名師)   黃月銀(中山女高國文老師)   曾肅良(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教授)   駱芬美(銘傳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按姓氏筆畫排序)  

青春詩詞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詞,是文學中最優雅輕靈的文類、最婉麗動人的體裁,
它是歌詠青春的詩篇,是千年前古人悲歡離合的乘載,
是陰柔中有著韌性的獨特生命情調。

詞,就是當時的流行歌曲,一種冉冉韶光意識與悠悠音韻節奏結合而成的情思韻律。
詞,感動了世世代代的敏感心靈。

四十位詞家、一百二十闋詞,以十六個單元主題,探討近六十種幽微深邃的人間情意。
由唐五代到兩宋,五百多年的詞篇燦麗時光,
從詞人、詞風、詞史、詞境到詞情,
宏闊而深刻地鋪展在眼前、縈潤於心中。

< 一闋詞.一份情 唐宋詞的情感世界 >
作者: 劉少雄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20/10/29

#詞 #詩篇 #韻律


-----
訂閱【豐富】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豐富
按讚【豐富】FB:https://www.facebook.com/RicherChannel

陳昇流行歌詞主題研究

為了解決青春詩詞的問題,作者王靜宜 這樣論述:

流行歌詞是當代文學的一種形式,不僅富有感染力更具有文化魅力。陳昇歌詞獨樹一幟的書寫特色,除了兼具情愛與社會 關懷,也描寫了社會底層平凡小人物的樣貌,更藉著不斷地旅行,將旅途上的所見所思記錄,用文字譜出一篇篇的樂章。本論文以陳昇其人及其歌詞創作,作為研究對象與研究文本。全文共分為六章: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疇與義界,研究方法與步驟,以及相關文獻。第二章臺灣流行音樂與陳昇之發展,略述1987 年迄今的國語流行歌曲的發展演進情形及陳昇以及新寶島康樂隊的崛起與風格。第三章針對陳昇的愛情主題歌詞加以分析,並探討歌詞當中的愛情觀及書寫特色。第四章分析陳昇歌詞的在地與異鄉情懷,並探討歌詞中

的漂泊意識及書寫特色。第五章探究陳昇歌詞的人物書寫,並以長者形象及流落江湖的年輕人形象為剖析的重點,而陳昇歌詞中對社會的關懷也列入探討。第六章結論,歸納陳昇歌詞的意涵,書寫特色及其歌詞在流行樂壇上的重要性與價值。關鍵詞:陳昇、陳昇歌詞、新寶島康樂隊、流行歌詞、主題

境隨心轉,C’est la vie:李承仲董事長勵志人生指南超展開,打造你想要的人生!

為了解決青春詩詞的問題,作者李承仲 這樣論述:

只要你是鑽石,去到哪裡,你都是鑽石。 人生沒有永遠的困境,鑽石到哪都可以持續閃耀; 人生也沒有一個最終的高峰,一山還有一山高, 所以,我們更要與時俱進,終生學習。   「人生不像考試的是非題,是沒有標準答案的,但終究,比起猜測或人云亦云,我願以親身參與各國文化的經驗值為基底,相信更可以提出有助於人生學習的參考指南。」   本書分成:受、想、行、識,四大篇,分別從受(人生感受),想(觀念思維)、行(生活作為)、識(生命見識)四個維度,結合作者的人生真實體驗,和讀者們分享各種希望對大家有助益的看法見解。    這樣的一本好書問世,提供人們一個可以開啟世界觀的門奧,對廣大讀者來說真的是可喜可賀。

對我個人來說,書中描述的精彩歷程,有些我雖沒親身參與,但可能也因為職務關係跟事情進展有某些鏈結,這些更讓我閱讀時,或澎湃,或讚嘆,這真的是一本令人可以一再閱覽且發人省思的用心之作。 ──張國政 前民航局長 財團法人航空事務教育基金會創辦人 【聯名推薦】 老爺酒店集團執行長/沈方正 前華信航空董事長/陳盛山 私立開南大學校長/林玥秀   【作序推薦】 前 民航局長/張國政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教授兼學務長/張仁家 Airway世界民航雜誌 總編輯/詹欣樺 「缽。聲灸」療育系統 創辦人/楊裕仲 旅報 總編輯/唐偉展 楔 子 佛說:每次照面、都是五百年前修來的緣分。   有人說:人生就像一列火車,

經過一個個不同的月台,有人上車、有人下車;出現在你生命中的人,有的只是摩肩擦踵,有的則會駐足停留。   然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就如同黃粱一夢的故事般,人生不就是一場跨時空的旅行,而我們只是這時空中的旅人?也有人說人生如戲,誰不希望戲中高潮迭起、舞台豐富多元?像如同旅行般不斷地更換場景呢?   那怎樣的方式,才是最適合你自己的人生?   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要在路上。而旅行正是慰藉人生的良藥。今天很高興能和各位讀者分享人生這幾十年來的重要領悟,就讓我從旅行的角度談起吧! ◎ 旅行與人生的思維一: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大部分的朋友也都是熱愛旅行的,我想。但是你的旅行是怎樣的方式呢?是走

馬看花?拍照打卡、到此一遊?還是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學到了甚麼?領悟到甚麼? 我們看待旅行如此,看待人生也可以如此。 你的生活哲學是「混日子」心態覺得凡事及格就好?還是只聚焦在「有人注目」的時候,人前一套、人後又一套?抑或是你會珍惜在世上的每一刻,認真地去過好每一天? 都說世事如棋局,真假虛實交錯,然而重點是:就算別人看不清你的虛實,至少你自己要了解自己的立場以及存在的價值;切忌因過場的頻繁而迷失本心,正所謂「莫忘初衷」。許多哲人前輩都經常做出這樣的提醒,正因為許多人在人生舞台上演的過程中,常常錯把別人的劇本當成自己的人生。席慕容寫:「在別人的故事裏流著自己的淚。」戲子的一生終將是可悲的。 用別

人賦予的角色取代自己的本性,到頭來只能落得鏡花水月一場空,在感嘆人生無常的同時,卻忘了自己是怎麼的蹉跎放蕩,浪擲了青春歲月。 所以什麼是人生的「真」? 人們經常說,透過喝酒可以看出一個人真正的人品,所以父母嫁女兒前會找理由把準女婿叫來聚會藉機灌酒,企盼他酒後吐真言;小小牌桌上亦可洞見人性,一個人在輸贏之間的姿態,便是人生的姿態。 而我卻經常透過旅行的時機場合,觀看人生百態。旅行,往往代表著處在一個「遠離熟悉場域」的狀態,當一個人不必像在熟人面前戴上假面具,或者就像人們說的「離開舒適圈」,被迫必須面對許多過往沒接觸過的挑戰時,他會有怎樣的反應?會驚慌失措?會逃避責任躲在別人後面?會經常情緒暴走?

還是不改原本的冷靜與從容? 其實,「人」這個英文字Person,其拉丁語源是Persona,原意就是面具,因為在人生這場戲裡,每個人都扮演不同的角色,有時候扮演父母、有時候扮演情人、有時候扮演教育者、有時候扮演學習者。事實上,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戴著不同的面具,然而這件事不全然是壞事,畢竟,所謂文明以及禮儀,不就是要我們懂得在適當的場合做出對應的舉止?看見長輩要禮讓,看見女士要展現紳士的風範等等,這不是虛偽,而是人生的待人處世與應對進退。所以面具像是一種假象,整體來說卻反倒是人生實像,包括心理學大師榮格,也用面具比喻我們不同的人格特質,他還總結,每個人的人格就是他所有面具的總和。 常言道:假作真時

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所以,這世上沒有絕對的「真」,只有符合當下人事時地物的「真」。就如同我在本書裡經常強調的,甚麼是對的?甚麼是錯的?對錯的標準往往植基於規定,但規定與規則的本質是甚麼呢?所謂凡有規則必有例外,所以這世界上並沒有蘊含著放諸四海皆準的絕對規則。當我們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別人時,總有著諸多的批判,然而是否應有著「我見青山多嫵媚,青山見我應如是」的反思? 一般而言,人的舉止往往植基於文化的培育,好比同樣是把大拇指和食指相接成圈狀,其餘三指豎起,這手勢大家很熟悉就是指OK的意思,這當然不是發展自東方文化本身,而是來自英美文化。但同樣的手勢在法國跟在德國,卻又有不一樣意思,甚至在南美

國家這手勢有著鄙夷的性暗示。再好比對台灣的民眾來說,很多自以為熟悉的語法跟動作,其實背後有的來自日本殖民時期的影響,有的來自西方文明的影響,像台灣不論任何世代的人,拍照愛比V,這手勢原意是指勝利與和平,發軔於戰爭的年代,V代表Victory,由西方傳到日本,再從日本傳到台灣。可是如果將這個V字形的手勢反轉,手心向內,那就是女性罵人的手勢了。在文化的交流的進程中,自身文化與外來文化的融合,不應海納百川的照單全收,反倒忽略了自己的本質!而是當生活越是衝突的時候,就更應該認真的去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甚麼?包含過往的、此刻的,以及未來的自己。 旅行,應該讓自己學會去思考更多、體悟更多。去過許多國度,走過很

多路,每一個遠方都是人生的來處。 ◎ 旅行與人生的思維二: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旅行,既需要深度,也需要廣度。在不斷地修正過程中,希望旅行後的我比起旅行前的我,有著更深刻的領悟。 你知道嗎?日本的雪有著怎樣柔軟的質地,而韓國的雪相對較硬較不適合滑雪,那不是轉述網路的傳說,而是親臨的見證。若深入去了解其背後的原因,那又跟雪季登場的時間有關了,因為韓國雪季比較短,所以無法凝聚出日本優質雪場那種鬆軟綿密的雪。 或許你了解,菲律賓是雙週薪制,每個月的第二及第四個星期五下班後,ATM 前就會排滿長長的人龍,等著領薪水去狂歡。面對生活的態度是是活在當下,享受人生。而在奧地利,人們則是工作與私生活區隔明確

,下班打卡鐘一響,一分鐘也不多停留。我並非要在茶餘飯後找話題跟人閒聊,而是希望人們去探究每件事背後的意義。例如,準時下班的文化在我們來看是很不敬業的,真的是這樣嗎?難道奧地利的經濟發展就因此比我們差嗎?如果沒有,那又是為什麼? 這才是我想要與諸位讀者一起探討的問題。 我本身具有豐富的國外生活經驗,而不是所謂的旅行提著行李箱走過五大洲,讓護照蓋滿戳印的概念。讓客居成為生活,並且凝結成一種具體的影響力。我的旅行,是深入的,在一個地方居住有的以年計,短者也有數月,與當地人一起生活,一起交流,用他們的語言了解他們看待事物的觀點,是如何地與我們不同。 我從來都不曾覺得外國的月亮比較圓,也絕對避免故步自封

。甚麼「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老實說並沒有一個絕對標準,畢竟甲可以選擇他要的國外流行,乙可以有另一種截然不同的選擇,當下沒有對錯,但每一個此刻的決定都可能改變明天的人生。若一個人自身定位不明,就糊里糊塗的跟隨著主流觀點走,或者明明自身條件完全不一樣,硬要把另一種文化套在自己身上,甚至據以糾正別人落伍或者沒水準。站在局外人角度,可能看你演得四不像,然而你卻可能當局者迷,還在荒謬地當另一種文化的辯護人,那樣狀態就容易陷入所謂知識障的悲哀了。 總結來說,人生本就沒有標準答案,我的這本書也並不企圖傳達「正確無誤」見解,雖然有所謂「真理愈辯愈明」,我則更願以真實見聞為依據,用親身經歷做基礎,在本書提出的

許多實際例證,都是來自我在世界各國生活工作的第一手感觸。 我要鼓勵讀者們,特別是當下的年輕人們,第一,要做自己,不要去做別人的馬前卒,因此做人做事前一定要想清楚;第二,想清楚的前提是,植基於夠多的判斷素材,也許年輕人閱歷不夠,因此我特別鼓勵趁年輕多增廣見聞,能出國見識最好,否則也要設法趁年輕豐富生活經驗。第三,想清楚後,你要怎麼去「落實」於自己的人生?既然都說人生苦短,那更要讓自己活得精彩,而所謂精彩是甚麼?絕對不是成天泡舞廳或成群結黨言不及義。就如同莊子所云:「有真人才有真知」,唯有靠自己身體力行、練達人生,才可能收穫深切而真實的體悟。   最後,關於人生,《心經》有云:「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所謂五蘊,係指色、受、想、行、識。其中「色」,簡單說就是這個花花世界,包含我們所處的寶島,也包含歐美文化、日韓文化、東南亞文化等等。那種「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意境,是大部分人很難體悟的,特別是年輕人。那麼或許就換個角度,趁年輕就積極去感受吧!本書分成:受、想、行、識,四大篇,分別從受(人生感受),想(觀念思維)、行(生活作為)、識(生命見識)四個維度,結合我的人生真實體驗,和讀者們分享各種希望對大家有助益的看法見解。 當然我必須再次強調,人生不像考試的是非題,是沒有標準答案的,但終究,比起猜測或人云亦云,我願以親身參與各國文化的經驗值為基底

,相信更可以提出有助於人生學習的參考指南。   泰戈爾詩云:「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這是很美的意境,但人生該如何絢爛呢? 可以確認的,絕不是宅在家裡整天玩電腦就可以做到的,你一定要走出去。不只是字面意義上的「打開家門」走出去,或者旅行意境上的「踏出國門」走出去,更指的是「敞開心門」去看看這個世界。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讓我們一起「由自己走向世界,再從世界找回自己」 翻開這一頁,讓我們啟程吧!

蘇辛牡丹詩詞研究

為了解決青春詩詞的問題,作者劉昱良 這樣論述:

  蘇軾與辛棄疾為兩宋著名文人,同時也是豪放詞先驅,經常為人所提及,均因二人在文學造詣上有獨特之處,由是聞名。而牡丹自唐以來,始盛於民間社會與文人作品中,蘇辛筆下以牡丹為題、或使用牡丹相關典故的作品便有近六十首,然隨著政治仕途的變化、對世事人情的感悟,賦予二人牡丹許多不同於世俗之意義,於是成為筆者撰寫本論文之主因。  蘇辛同是創作牡丹詩詞,卻在牡丹形象與展現目的有著顯著的差異。在東坡眼中,牡丹有自然之物、佳人之形、雙面之態、可憐之靈四種形象,從有形物體到無形靈魂,均足以見到東坡豐沛情感與自然平等觀,頗具浪漫氣息;而稼軒牡丹有傾城之貌、巾幗之姿、誤國之質、傲骨之氣四種形象,從外到內,有褒有貶,

無一不顯示稼軒特有的軍旅風格。其次,東坡有聯繫朋友情誼、排遣心中感慨、加強青春寓意、諷刺時政流弊等藉牡丹表現之目的,尤以末者「意內言外」結合「中當世之過」的寫作宗旨為經典;而稼軒藉牡丹批判小人偏安、抒發滯官無奈、感嘆時光荏苒、表達人生希望等,均是繫於國家而作,足見其畢生為國、一以貫之的偉大精神。  兩人在時代、信仰、人生觀上均存在不少歧異,導致即使同為豪放派文人,作品也呈現出迥異風貌,故本論文主要分五章探討:第一章為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與方法;第二章論述牡丹的源流及文學發展,凸顯牡丹地位之特殊;第三章與第四章探析蘇辛牡丹詩詞展現的涵義;第五章比較蘇辛牡丹詩詞異同與背後因素;第六章

為結論,總結以上各章研究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