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律動遊戲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音樂律動遊戲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林朱彥、張美雲寫的 幼兒音樂與律動 和黃麗卿的 創意的音樂律動遊戲(第二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創意的音樂律動遊戲- 黃麗卿 - Google Books也說明:Title, 創意的音樂律動遊戲. Author, 黃麗卿. Publisher, 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2009. ISBN, 9861912851, 9789861912851. Length, 181 pages.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華都文化 和心理所出版 。

國立屏東大學 音樂學系碩士班 陳虹百、連憲升所指導 賴預雲的 國民小學生活課程教科書音樂內容分析研究 (2021),提出音樂律動遊戲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生活課程、教科書、音樂教材、內容分析、音樂教學。

而第二篇論文台灣神學研究學院 文學碩士班-教會音樂組 劉斐如所指導 蕭琇憶的 運用奧福基礎音樂戲劇理念於兒童主日學教學之初探:以《創世記》–神造天地萬物為例 (2021),提出因為有 奧福教學理念、基礎音樂戲劇、兒童主日學、創世記的重點而找出了 音樂律動遊戲的解答。

最後網站在有趣的音樂活動中培育兒童的創造力則補充:到「音樂在幼兒教育中與律動是有著同等的地位,因它能提供一個認知和經驗的途 ... 能否利用音樂遊戲及肢體律動教學提升兒童的創造力,教師利用「創造性課程教師自.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音樂律動遊戲,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幼兒音樂與律動

為了解決音樂律動遊戲的問題,作者林朱彥、張美雲 這樣論述:

  第一篇導論:闡述幼兒音樂教學四要素:幼兒、音樂、學習與教師之個別意涵與相互關係。   第二篇理論基礎篇:介紹幼兒音樂與律動教學之學理根據,包括:幼兒感官知覺、動作、認知行為、音樂概念發展與音樂學習的關係;幼兒音樂概念學習與多感官教學的關係;音樂律動遊戲之內涵特性、價值及在幼稚園課程標準中之定位與範圍,以及說明前述另類的音樂律動之意涵與性質。   第三篇教學實務篇:詳述音樂律動教學之實施要素:基本動作技巧、拍子的變化與組合、律動即興、伴奏方式、教具的選擇與功能、課程建議入手,到教學認知、教材選擇、教學實施,及至聽覺、視覺、動 / 觸覺等多感官策略於音樂律動教學時之運用、規劃與實施。   

第四篇活動設計實例篇:依律動教學取材性質分為:創意性、概念性及情境性音樂遊戲;另依感官運用策略多寡分為:聽覺、視覺、動觸覺及綜合遊戲;至於融合舞蹈之律動,則以基本動作之體驗及舞蹈動作之運用為主要取材與教學範圍。各類教學活動均列舉教學設計實例。

音樂律動遊戲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樂器教學/成人爵士鋼琴/兒童古典鋼琴/青少年編曲自彈自唱/親子課程開發/親子互動課程
電話:07-350-1553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musicruby/
歡迎相關廠商合作

國民小學生活課程教科書音樂內容分析研究

為了解決音樂律動遊戲的問題,作者賴預雲 這樣論述:

  本研究分析國民小學生活課程教科書之音樂內容,以110學年度教育部審定通過之生活課程教科書包括南一、康軒、翰林三個版本共十二冊為研究對象,瞭解其音樂內容編排狀況與內涵,並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期待作為國民小學低年級音樂教學與後續教科書編輯之參考。研究結果如下:1. 國民小學生活課程教科書音樂內容比例方面,以「南一版」音樂內容最多,不同冊別內容比例以「翰林版」相差最多。2. 教科書音樂內容比例與篇幅,在二年級相較一年級,三版本皆明顯減少。3. 音樂內容呈現方式,主要以主題單元中完整段落,融入生活課程知識內容,但呈現較為零碎、片段,內容的主題性與完整性不足。4. 國民小學生活課程各版本教科書

音樂教材類別,以「南一版」出現次數最多,內容以「音樂知識」、「視譜」、「歌唱」、「創作」四類為多,各版本均涵蓋七大音樂教材類別,但著重之類別略有不同。5. 音樂知識類別中,「南一版」以「樂器介紹」、「其他」二類最多,「康軒版」與「翰林版」較重視「基本樂理」、「其他」二類。6. 認譜類別中,「翰林版」涵蓋之音樂符號知識最廣泛,「南一版」之分配較不均。7. 歌唱類別中,三版本主要內容呈現方式大致相同;音樂教材中完整段落音樂內容,常作為配合單元之補充歌曲。8. 樂器演奏類別中,各版本演奏方式均以「樂器伴奏」與「頑固節奏伴奏」最多,種類為「無調樂器」。9. 創作類別中,創作動機主要為「引導創作」,媒材

主要為「聲音」、「肢體」。10. 其他類中,「康軒版」以音樂遊戲佔多數,「翰林版」較重視肢體律動。11. 在音樂元素方面,偏重於「音色」、「節奏」與「力度」概念,內容比例不均。12. 「視譜」、「創作」、「樂器演奏」、「欣賞」、「其他類」等類,多作為輔助,少有完整的教材內容呈現,目的也較模糊。

創意的音樂律動遊戲(第二版)

為了解決音樂律動遊戲的問題,作者黃麗卿 這樣論述:

  幼兒音樂教育是文化創意重要的一環,幼兒喜愛音樂律動遊戲是他們的天性,同時他們更擁有獨特的創意想像能力。擔任幼兒音樂教學的教師,若能把握幼兒這項特有的能力,再加上創意的引導方式,不難從中啟發幼兒的創意因子。   創意常被貶抑成可以速食的技巧,因此,談創意必須強調建立在踏實的知識基礎上。創意教育的目的,應在培養適應和開創未來的能力,不應只教導如何複製現有知識,更需要教導如何創新。基於此,本書論著的初衷即是希望藉由創意的音樂活動,培養有創意的教師,帶出幼兒更多的想像與創新的能力。   本書曾榮獲台灣省獎勵教育人員研究佳作獎,主要內容由筆者設計一套能提昇幼兒創造潛能的「音樂律動遊戲」主題活動,希望

藉著本書的指引,能提供教師在設計音樂律動遊戲課程時之參考,提昇活動設計的能力與信心,並從實際教學嘗試的經驗中獲得繼續成長的動力。書中所強調的創意音樂律動遊戲課程,主要是以奧福和達克羅采音樂及律動教學法為設計之基礎,強調以遊戲的方式,將音樂融入節奏、律動、戲劇、美術之統合自我表現藝術教學方案。二版除了修正部分課程內容,並增加「洞洞遊戲」、「聖誕節」兩個主題活動。   本書活動設計部分之教材資源請參考筆者部落格「跳躍的音樂盒」:www.wretch.cc/blog/huang4723,有任何教學上的問題,歡迎利用此部落格做交流! 第一章 藝術教育對創造力的影響壹、藝術與創造力的關係貳、藝術教育與

人的持續性發展 第二章 如何從音樂律動遊戲活動中啟發孩子的創造力壹、教師如何運用適當的方法啟發孩子的創造力貳、教學活動設計可參考之創造性教學策略參、音樂欣賞與發表的設計與教學肆、音樂劇場實務伍、在音樂活動中繪本的運用 第三章 音樂在幼兒發展過程中的角色模式壹、音樂與聽覺發展的關係貳、音樂與概念發展的關係參、音樂與認知發展的關係 第四章 創意的音樂律動遊戲課程設計之基本理念壹、奧福音樂教學法貳、達克羅采音樂教學法參、評量依據──美國MENC音樂課程標準肆、創意的音樂律動遊戲課程評估與創造行為評量 第五章 活動設計範例1克難家族2快樂的肢體活動3貪玩的螞蚱4好忙的蜘蛛5有趣的呼拉圈6白鷺鷥7肢體的

探索遊戲8森林的探險9彩虹魚10神奇的彩帶──變變變11蓋房子12月亮的故事13好餓的毛毛蟲14小泡泡旅行去15巫婆來了16尋寶遊戲17諾亞方舟18春天的腳步19雨滴和彩虹20聖誕節21洞洞遊戲

運用奧福基礎音樂戲劇理念於兒童主日學教學之初探:以《創世記》–神造天地萬物為例

為了解決音樂律動遊戲的問題,作者蕭琇憶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奧福「基礎音樂戲劇」融入兒童主日學教學之行動研究。以聖經內容上帝七天創造為故事的主題,希望透過奧福「基礎音樂戲劇」理念及方法改善上課模式,進而提升兒童主動與快樂的學習。此研究參與對象為台灣桃園僑愛基督長老教會兒童主日學十二名孩童,研究實施為每週進行一堂九十分鐘課程,為期九週,協同教師為六位主日學老師。課程中結合音樂、語言、舞蹈、戲劇的教學活動,並於聖誕節參加展演。本研究之資料蒐集乃透過教學活動錄影記錄、教學觀察記錄、教學觀摩評量、教學日誌與省思,還有參與孩童、孩童之家長與協同教學者的訪談記錄並歸納出以下結論:(一)「基礎音樂戲劇」在兒童主日學教學中是具體可行的。(二)「基礎音樂

戲劇」能有效達到豐富兒童主日學的上課模式與展演。(三)「基礎音樂戲劇」能有效達到提升孩童對聖經的認識。(四)「基礎音樂戲劇」能有效提升學習興趣、自信心與協同合作的效能。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對主日學教師、教會、課程實施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