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劇本比賽2022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戲劇學系碩(博)士班 徐亞湘所指導 劉姿吟的 客家戲形塑歷程及其藝術內涵轉變研究 (2021),提出香港劇本比賽2022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客家戲、客家、採茶戲、形塑歷程、藝術內涵、藝術動態性。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香港劇本比賽2022,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客家戲形塑歷程及其藝術內涵轉變研究

為了解決香港劇本比賽2022的問題,作者劉姿吟 這樣論述:

廿一世紀的客家戲,在語言和文化政策的推動下,活動範圍除了民間酬神廟會演出的外臺民戲,另有文化性公演以及電視戲曲節目錄製的機會,而戲曲人才培育也已正式納入教育體制之中,發展現況相較於客家戲在之前各時期的藝術內涵,客家戲在當代的藝術表現已不僅是大眾對戲劇娛樂的追求,更是客家族群符號的文化表徵。當代客家戲的各項活動,皆與政府所實施的文化政策息息相關,透過客家戲演進歷程的觀察,更不應忽視政治社會脈絡對客家戲生態的深刻影響,而這些影響也著實改變了客家戲在各個階段的藝術內涵。引發筆者思考的是,面對不斷在動態流變的劇種內涵,其藝術特徵及價值是如何被形塑建構出來的?劇種深受政治社會脈絡影響,大眾對劇種

的認知,是否也間接被當今政治賦予的文化概念所影響?本文透過客家戲形塑歷程研究,以橫向視角探究客家戲在不同時期的社會政治脈絡下,作用於藝術內涵轉變的各項因素及可能,亦欲藉此觀察客家戲在文化互動過程中的動態性,體現筆者對客家戲在當代表現的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