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字畫 買賣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香港 字畫 買賣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朱省齋寫的 書畫隨筆 和秦翰才的 溥儀在滿洲國:《滿宮殘照記》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新銳文創 和新銳文創所出版 。

中央警察大學 犯罪防治研究所 黃富源、周文勇所指導 陳春成的 住宅竊盜與其銷贓管道之研究 (2003),提出香港 字畫 買賣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住宅竊盜、贓物、銷贓、易銷贓場所、網路銷贓。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造形藝術研究所 王北岳所指導 曾子雲的 元押研究 (2003),提出因為有 元押、畫押、楷書印、藝術價值、畫押分類、影響、啟示的重點而找出了 香港 字畫 買賣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香港 字畫 買賣,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書畫隨筆

為了解決香港 字畫 買賣的問題,作者朱省齋 這樣論述:

  朱樸,字樸之,號樸園,晚號省齋。熱愛書畫,仿清人孫承澤《庚子銷夏記》、高士奇《江村銷夏錄》體例,收錄所見名畫法書,品評鑑賞,考其源流,並記錄其尺寸、後人題跋圖記等等。一生浸淫書畫,特請陳巨來為其刻章:「晚知書畫真有益,卻悔歲月來無多。」   《書畫隨筆》收入文章三十一篇,主題多為宋、元、明、清以來的書畫作品,以及畫家、賞鑒家等畫界重要人士之小記與軼事、評論等。各賞鑒文章,除了介紹源流背景、題跋典故,也包括作者的精闢分析,是為綜合面向了解諸多文物書畫的重要資料。   當代知名藝術家張大千,與本書作者朱樸正是知己,書中穿插朱樸與張大千的初識、兩人於海內外共同尋訪「絕品」

的趣事,此外〈八大山人《醉翁吟書卷》〉、〈記大風堂主人〉、〈黃山谷《伏波神祠詩書卷》〉……等文中,均與張大千及其收藏有關,於研究張大千之鑒藏上具有相當參考價值。 本書特色   1.朱省齋系列絕版著作重新排版,書畫鑑賞家萬君超親撰導讀文章!   2.古今書畫作品典藏、當代藝術家軼事,多面向撰文評析鑑賞!

住宅竊盜與其銷贓管道之研究

為了解決香港 字畫 買賣的問題,作者陳春成 這樣論述: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住宅竊的犯罪歷程與其銷贓管道的分析,因此,研究者除蒐集相關研究文獻進行分析之外,並嘗試以質化研究深入台中監獄與八位住宅竊盜犯實施個案訪談,了解其竊盜犯罪的歷程及其後續銷贓管道的情形。同時為對住宅竊盜銷贓管道能有多角度的認識,期能全面性的了解銷贓市場文化,研究者亦與台北縣板橋市之六處易銷贓場所實施訪談,並進一步訪談刑事肅竊人員及分析近三年國內警察機關偵破較具代表性之各類新興銷贓手法,作一完整的討論分析,期能對遏止住宅竊盜與其銷贓情形的發生,提出有效的建議。 本研究經過四個多月的研究分析,所得摘要結論如下:研究發現:一、就住宅竊盜犯特性而言(一)獨棟的豪華別墅或位在郊區的透

天厝及無設保全警衛人員管理的「公寓」,是住宅竊盜犯最愛下手的對象。(二)在每次選擇偷竊的目標之前,竊賊會先勘查二、三天,以了解住戶的生活作息、週遭環境、住戶的穿著、打扮及所使用的交通工具,作為選定行竊標的物的參考依據。(三)新社區大樓一般都設有警衛人員及監視器,基於風險考量,比較不會成為偷竊的目標。(四)在整排的透天厝中,一般都會選擇邊間行竊,因為邊間行動方便,成功的機會比較高,即使被發現,其逃離現場亦較容易。(五)住宅竊盜犯者在決意行竊的過程相當理性,是以獲取最大利益並避免逮捕為終極目標,此與「日常活動理論」認為犯罪發生應具備三要素的論點不謀而合。二、就住宅竊盜犯之犯罪歷程而言(一)第一次偷

竊在時間以凌晨時段的最多;偷竊的地點,以透天厝最受青睞;偷竊使用的工具,較無計畫且草率;偷竊人員的組合,以二至五人的團體組合方式居多,顯示大部分第一次偷竊者,幾乎都是在團體的氣氛及鼓舞下所犯下。(二)再、累犯竊盜行為的動機,以追求金錢為主要目的,偷竊的時間以凌晨時段(1-6時)作案的比例最高,約佔63%,此結果跟警政署統計資料相似,然與汽車竊盜不定時發生有很大的差異,值得我們密切注意。(三)再、累犯竊盜的犯罪手法不擇手段,例如破壞門窗、由樓梯間的氣窗爬入、由頂樓小門進入、假借推銷物品或借電話進入、以按門鈴試探及瓦斯噴槍的破窗法等,讓人防不勝防。(四)現金是住宅竊盜的最愛,而金飾、珠寶及名牌手錶

等,至今仍是小偷鎖定的目標。至於新型手機與古董、字畫,儼然已成為竊賊的新寵。(五)住宅竊盜犯對於銷贓時間選擇,都採迅速處理為原則,避免「夜長夢多」、「節外生枝」。在銷贓地點考量,因贓物的類別而定,或找作案地區、或縣市認識且固定的銀樓、或當舖處理、或異地銷贓即「甲地偷乙地銷」。 (六)住宅竊盜犯的銷贓方法,最常用的就是,以偽照身分證件進行典當或變賣者最多;另外直接將竊來的物品與毒友或毒販交換毒品使用者,亦佔多數。(七)在銷贓利潤所得方面,金飾幾乎等同市價;若古董物品經鑑定為真品時,其利潤可高達數倍。而一般電器、手機或其他物品,利潤大約二至四成不等。三、就易銷贓場所銷贓現況而言(一)目前當舖

業者收當贓物以金飾、名錶及筆記型電腦等較為熱門;傳統收當家電用品和古董器物,已較少見。銀樓珠寶業者,以金飾、珠寶、項鍊最多。中古手機業者,以款式新功能多的手機最強手。(二)當鋪業的典當程序最嚴格,銷贓情形較少;而銀樓珠寶業的交易程序最簡便,已成為竊賊銷贓的主要場所之一。(三)一般物品,銷贓者約有市價五成以上的利潤,收贓者約有一至二成的利潤。金飾部分,銷贓者約有市價的八成以上的利潤,收贓者僅不到二成的利潤。手機部份,銷贓者與收贓者各有市價三成的利潤。(四)一般易銷贓場所若發現有銷贓行,傾向不報案或假裝不知道,避免惹禍上身或影響生意。(五)新興銷贓管道有走向「電腦化」、「集團化」及「國際化」的銷贓

模式,如「利用電腦網路銷贓」、「利用跳蚤市場銷贓」、「運送海外銷贓」、「與業者勾結」及「以合法掩飾非法」等,在此惡性循環之下,很難有效的遏止類似情形之發生,此過程驗證了Felson對於贓物市場研究所提之「竊盜事件的轉輪過程」概念。 。建議:一、在防範住宅竊盜方面(一)相關單位的立法配合,才是防竊正本清源的做法。因為唯有透過法律的約制,才能有效杜絕犯罪的源頭。比如說,在美國有規定,若是大門鑰匙丟了,想找鎖匠開鎖或配鎖時,必須由屋主親至警局備案取得證明後,鎖匠才可以也才敢從事配鎖或開鎖的工作,否則他必須冒著觸犯法律或吃上官司的風險。而國內相關單位對此並無類似的法律規定,因此才

會發生大膽的竊賊冒充屋主花錢請來鎖匠開門,而鎖匠只要有錢賺,從來也不會加以深入了解就隨意陪同開鎖,讓歹徒輕易偷竊成功的事件發生。(二)研究發現,住處偏僻、家人經常長期在外、住家附近經常失竊之透天厝或公寓,應購買適當且品質優良的防竊設備,減少被竊的機會。(三)運用智慧與創意,改變自己的作息,加強與鄰居彼此守望相助的功能,避免造成空門的現象。(四)外出或睡前,確實檢查門窗並上鎖,尤其是大門,應改裝三段式的鎖匙,因為那是竊賊最感頭痛且較不容易開啟的項目;如果是透天厝或獨棟別墅更,應注意樓梯間氣窗和頂樓小門,因為那是竊賊最常入侵的缺口。(五)透天厝或獨棟公寓應加裝鐵窗,尤其是郊區偏遠處的住宅,更不可輕

忽。選擇鐵窗材質要粗厚,裝設時要由內而外,並且不要留有空隙,勿讓竊賊有下手的機會。(六)研究發現,電話常是竊賊打探的工具,故儘量少讓外人知道,接獲不明電話時,也不可透露家裡情形,以免竊賊所乘。二、在杜絕銷贓管道方面(一)各縣市警察局將失物之相關資料及照片連線上網公告,不但可以長久保存,且查詢容易。(二)各縣市警察局應立法將銀樓珠寶業買賣程序,比照當舖業者作業規定,並加強查核,方能有效抑制銷贓行為。研究發現,當鋪業法因為交易程序規定嚴謹,所以銷贓情形遠比銀樓交易場所少很多,而銀樓珠寶業者卻很容易成為竊賊銷贓的對象,所以相關法律的明確規範,是減少犯罪機會降低犯罪發生的最根本辦法,否則警察總是處於被

動的偵辦案件角色,永遠也無法追上案件的發生率,而總是成為箭靶攻擊的對象。(三)銀樓業以合法掩飾非法,專門與收購舊金飾的個體戶(俗稱跑大路)合作,金飾送至金飾加工廠,重新溶化製造販售,完全沒有跡象可查,否則影響被害者權益甚大。三、在警察作為方面(一)防竊方面1.在參考國內外研究發現,台北市所實施的「治安風水師」的政策,在於提升民眾自衛防護能力及減少被竊機會上,成效相當良好,因此,各縣市警察局可比照台北市的做法,成立「防竊顧問」,協助民眾做好防竊措施,相信對於降低竊盜案件發生率,一定有很大的助益。2.對於偏遠或郊區的住宅,轄區警察應加強巡邏,提升見警率,有效達到嚇阻的功用。並加強凌晨時段的防竊勤務

。3.對於轄區內的毒窟、毒梟應予搗毀,斷絕毒品供應的來源,同時配合戒治所協助毒犯戒毒,徹底消彌竊盜根源。4.落實轄內慣竊或重大竊盜案件出獄人等治安人口之查察,以防止再犯。5.對於住宅竊盜、重大竊盜案件,秉持「緝犯追贓」之原則,全面查緝,俾有效遏止竊盜犯罪持續發生。(二)查贓方面1.各縣(市)警察局應督促所屬刑事警察(大)隊成立「查贓專責小組」,負責整理全部失物資料,並與轄內易銷贓場所密切聯繫,派員共同偵辦。2.各縣市警局應比照台北縣警察局所研議擬訂手機業及銀樓珠寶業自治管理條例,定期落實查察,對於嚇阻銷贓行為,一定有很大的成效。3各縣市警察局對於轄區內之跳蚤市場,應規劃為治安的重點,全力掃蕩所

有不法行為,淨化社會治安。4.加強利用網路科技取締「網路銷贓」行為的能力。5.刑事警察局及保安警察第三總隊,應加強密切配合財政部關稅總局,對於出口貨櫃的檢查,並將情資透過國際刑警組織或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等管道,通報相關國家或大陸方面,配合查緝,遏止銷贓管道暢行。

溥儀在滿洲國:《滿宮殘照記》

為了解決香港 字畫 買賣的問題,作者秦翰才 這樣論述:

  我五遊滿宮……其地在市塵之外,積雪籠罩了一切,車馬之聲幾絕,雞犬之聲無聞,固已寂寥如墟墓。其時又值冬天晷短,西邊黯淡的斜日,格外映出一片淒涼景色。這些都正是象徵了滿洲國的末日。──《滿宮殘照記》   在眾所皆知的清史當中,《滿宮殘照記》以異軍突起之姿;   實錄宮廷日常所需之事物,為研究晚清導引了新的方向。   秦翰才治學勤奮嚴謹,熟悉西方學術並以實用主義為中心思想。鄭逸梅著《藝林散葉》稱:「翰才早有左癖,後有譜癖。所謂左癖者,搜集左宗棠史料;所謂譜癖者,搜集古今中外年譜」。經他整理、彙集的年譜達2090種,其中亦包含《滿宮殘照記》的各種原始資料。這些史料經他巧手編排,佐以調查訪談為旁

證,呈現有條有理、鉅細靡遺的內容。   此書所徵引的來源,除實地調查以外,大多從宮廷的登錄檔冊、流水帳簿、信函、電報存底及溥儀親屬、近侍日記內的資料而來,書中記載條目多達數十種,舉凡食衣住行、祭祀娛樂、生活開支等,皆收錄其中。由這些蛛絲馬跡,我們可以拼湊出一個末代皇帝──溥儀的生活景象,近而了解他的喜樂和哀愁,是一本非常珍貴的晚清及滿洲國時期的紀錄史料。 本書特色   ★舉凡食衣住行、祭祀娛樂、生活開支等,實錄宮廷日常所需之事物!   ★巧手編排,佐以調查訪談為旁證,呈現有條有理、鉅細靡遺的內容。   ★珍貴史料精彩重現,文史專家蔡登山專文導讀。   作者簡介 秦翰才(1895-1

968)   名之銜,字又元,號翰才,陳行鄉人。父錫芷,患痼疾,亡故時翰才僅半歲,故為祖父母所鍾愛。聰穎好學,就讀三林學校、省立松江第三中學,學業名列前茅。畢業後,經黃炎培介紹任江蘇教育會文書,1917年(民國6年)後轉入上海中華職業教育社總務科任秘書、通訊主任。1927年後,受黃伯樵之聘為上海市公用局秘書科長,後隨黃轉為「兩路局」(京滬、滬杭甬鐵路管理局)秘書,主辦文書檔案管理。抗日戰爭爆發後,隨局內遷。1939年夏,應原上海市工務局長沈怡邀,赴香港參加編纂《中國經濟建設資料》。1942年秋,赴蘭州甘肅水利林牧公司任主任秘書。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為上海中國紡織機器製造公司秘書處長,1

955年退休。1956年10月,被上海市人民委員會聘為上海市文史館館員。 編者簡介 蔡登山   文史作家,曾製作及編劇《作家身影》紀錄片,完成魯迅、周作人、郁達夫、徐志摩、朱自清、老舍、冰心、沈從文、巴金、曹禺、蕭乾、張愛玲諸人之傳記影像,開探索作家心靈風氣之先。著有:《人間四月天》、《傳奇未完──張愛玲》、《色戒愛玲》、《魯迅愛過的人》、《何處尋你──胡適的戀人及友人》、《梅蘭芳與孟小冬》、《民國的身影》、《讀人閱史──從晚清到民國》、《叛國者與「親日」文人》、《楊翠喜‧聲色晚清》、《多少樓臺煙雨中:近代史料拾遺》、《多少往事堪重數:百年歷史餘溫(1890-1990)》等十數本著作。

  【導讀】秦翰才和《滿宮殘照記》/蔡登山 一、讀罷《宣統政記》 二、滿洲的老祖宗 三、道光皇帝的一支 四、一家人 五、過去的四十年 六、學問一斑 七、嗜好一斑 八、性情一斑 九、生活一斑 十、財產一斑 十一、平津的留戀 十二、手足間的溫情和諧趣 十三、和關東軍的關係 十四、和日本貴族的聯姻 十五、宮中的建築 十六、宮中的機構 十七、宮中的食衣住行 十八、宮中的娛樂 十九、宮中的圖書 二○、宮中的字畫 二一、宮中的祭祀 二二、宮中的典禮 二三、兩部巨籍 二四、三位老臣 二五、零縑斷簡中的祕密 二六、墨餘小感   導讀 秦翰才和《滿宮殘照記》 蔡登山   秦翰才(

一八九五~一九六八),名之銜,字又元,號翰才,上海人。聰穎好學,就讀三林學校、省立松江第三中學,學業名列前茅。畢業後,經黃炎培介紹任江蘇教育會文書,一九一七年後轉入上海中華職業教育社總務科任秘書、通訊主任。一九二七年後,受黃伯樵之聘為上海市公用局秘書科長,後隨黃伯樵轉為「兩路局」(京滬、滬杭甬鐵路管理局)秘書,主辦文書檔案管理。抗日戰爭爆發後,隨局內遷。在重慶任交通部專員。一九三九年夏,應原上海市工務局長沈怡之邀,赴香港參加編纂《中國經濟建設資料》。一九四二年秋,赴蘭州甘肅水利林牧公司任主任秘書。一九四五年抗戰勝利後,為上海中國紡織機器製造公司秘書處長,一九五五年退休。一九五六年十月,被上海市

人民委員會聘為上海市文史館館員。   秦翰才治學勤奮嚴謹,譯介西方學術以切於實用者為主,在省教育會、中華職業教育社工作時,隨襟兄劉人法學英語,不數年,先後譯出《巴黎和會秘史》、《英國海軍秘史》,並協助黃炎培編譯《美利堅之中學》、《歐美職業教育》。又繼承秦氏家學,留意地方人物掌故,精研文史。一生注重搜集、研究清代左宗棠資料,搜集、整理、抄錄歷代名人年譜,鄭逸梅的《藝林散葉》稱:「翰才早有左癖,後有譜癖。所謂左癖者,搜集左宗棠史料;所謂譜癖者,搜集古今中外年譜」。   秦翰才早年受二伯錫圭影響,對左宗棠的愛國思想和在西北的建樹尤感興趣。後在漢口、長沙、香港等地隨時搜集有關資料,到蘭州後,更深入

搜集、踏勘,終於一九四四年寫成約二十萬字的《左文襄公在西北》,次年由重慶商務印書館出版。後又撰成《左宗棠全傳》、《左宗棠外記》、《左宗棠逸事彙編》等稿,成為國內左宗棠研究的開拓者。秦翰才搜求歷代人物年譜,不惜時間、財力,原以五百種為目標,後改以一千種,實現後,自署「千譜樓主」。此後更樂此不疲,經親手整理彙集的年譜達二千零九十餘種,成為國內有數的年譜收藏家。有書商高價收購,堅不為動,他逝世後,一九八二年尤其子女秦曾志、秦曾期、秦小猛遵照遺願,將家藏年譜和左宗棠資料悉數捐獻上海圖書館。   《滿宮殘照記》的寫作機緣,是因為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戰敗無條件投降,秦翰才接到新的任命,去東北大連協助新任命

的市長建立大連市政府。在從重慶經北京到大連的旅程中,因國共兩黨在東北開始交戰,秦翰才兩次受阻於長春。長春一度曾是傀儡政府「滿洲國」的京都,那裡曾有末代皇帝溥儀的皇宮。在長春受阻的兩個月內(一九四六年一月二十四日至同年三月二十一日),秦翰才五次去溥儀的皇宮,把散落在地上的紙片、照片、信件、書籍、帳冊一一收集起來,為計畫書寫有關溥儀文稿搜集資料。一九四六年四月二十六日,秦翰才回到上海,並接任中國紡織機械公司職務。他利用公餘的分秒時間,在兩個月內完成了有關溥儀的著作。他在前言中寫道:「我五遊滿宮,都在下午三時左右。其地在市塵之外,積雪籠罩了一切,車馬之聲幾絕,雞犬之聲無聞,固已寂寥如墟墓。其時又值冬

天晷短,西邊黯淡的斜日,格外映出一片淒涼景色。這些都正是象徵了滿洲國的末日,所以這書也就叫做《滿宮殘照記》了。」該書於一九四七年出版。由於得見溥儀的收藏與家信,再經實地調查、人物訪問、記錄徵取等工作,這書成為溥儀在「滿洲國」相當權威之作。   例如《滿宮殘照記》書中記載,溥儀的皇后婉容:「皇后閨名鴻秋,英文名伊利沙白。中英文學問都不差,還能繪幾筆畫。夫妻感情原是很好,但在康德元年(一九三四)以後,逐步惡化。後有抽大煙的嗜好,吾們從康德五年(一九三八)七月十六日到六年(一九三九)七月十日的一本《細流水帳》上,見到她前後共買益壽膏七百四十兩,平均每天約吸二兩。康德五年(一九三八)十月十二日,購煙

斗兩個,每個一元七毛,計三元四毛;燈罩一個,計二元五毛;煙釺子十三支,每支一元二毛,計十五元六毛。后的煙具,就這般購之市上,似乎很不講究。抽大煙的,同時必吸捲煙,后也不能例外。在同一本《細流水帳》上,前後共買各種捲煙三萬零四百三十支,平均每天要吸八十五支。或者說,實在后所抽大煙和捲煙沒有這末多,其中給裝煙的太監們揩油去的,也著實不少。不過后痼癖之深,幾至終日不能下床,確是實情。據說后又害目疾,幾致失明。故凡遇國家大典,後就不能參加,大家也不知道滿洲國還有一位皇后。又一說,有一年冬,溥儀要借避寒為名,把后送往旅順軟禁起來,給宮內府次長入江貫一知道了。入江是日本宮內省的老吏,依他日本人的見地,認為

皇帝應有皇后,皇后應和皇帝同居,堅決反對,因此沒有成為事實。皇后方面當然也有表示,這可從三格格給溥儀的報告中窺見一斑:   ……關於趙欣伯之妻所述后之事,詳稟於左:趙妻赴日前,曾謁見后。后見彼將與分離,極悲,並託彼轉告日方,請後來日養病。后云:「為什麼別人都得自由,獨我不能自由?」趙妻果欲託日人請后東渡。莉極阻之,告彼:「后之地位與常人異,不自由為當然之事。如不信,請看日后亦然。」趙妻以莉語為然,想不致生出若何枝葉。彼言:「后近日多病,彼不能詳知,因日人阻其見后,所以三餘月來未至府請安。」莉聞此種種話,知其為人,因遠而拒之。   這是大同二年(一九三三)十月間之事。」   婉容出身官宦家

庭,從小知書達理,容貌端莊秀麗、清新脫俗。一九二二年被選入宮,成為皇后。後來被打入冷宮的婉容一舉一動都受到監視,甚至連親人都不能見面,可憐的婉容只好整日以煙為伴,煙毒日深,處於一種慢性自殺的狀態。據見過的人描述,在婉容居住的地方,濃重的鴉片味讓人喘不過氣來,「那裡的空氣彷彿可以用刀割開」,可以想像到那種整個房間都在冒煙的場景.....據《滿宮殘照記》記錄,婉容皇后十年間前後共買了煙捲三萬零四百三十支,平均每天要抽八十五支,表面上婉容的經費不少,但實際上她把大部分的錢都用在了鴉片上,實際用於生活的部分微乎其微。經受著毒品的無情摧殘和長期的營養不良,婉容不但精神崩潰了,身體也垮掉了,以至於連走路都

不能走,眼睛也近乎失明。溥儀的三妹——三格格韞穎,英文名「Lily」(莊士敦題贈)莉莉、琍琍,她的婚事是由溥儀指定,同皇后婉容的弟弟潤麒訂親。後來婚禮在滿洲國新京(今長春)舉行。兩人婚後不到一個月,溥儀派就溥傑和潤麒赴日本學軍事,韞穎也隨同前往。一九三三年八、九月間,偽滿立法院院長趙欣伯(一八九○~一九五一)的妻子耿碧琰(原名耿維馥)赴日,婉容曾託她幫忙逃到日本。耿碧琰到達日本後,見到了正在那裡讀書的妹韞穎,便把此事講給她聽,並把自己準備幫婉容的打算也一併說出。韞穎聽後,連忙阻止。事後,韞穎就給溥儀寫信如實彙報,但沒有材料得知溥儀對此作出什麼反應。婉容東渡日本的願望是一種不切合實際的空想。退一

萬步講,即使婉容東渡成功,又怎能獲得她想要的自由呢?婉容逃離長春未成,政治上的壓力和精神上的苦悶,逼得她只好用鴉片麻痹自己,甚至私通溥儀的隨侍,最後被長期監禁,成了精神病患者,結局悲慘。   曾任日本關東軍司令官的本庄繁替溥傑找了個貴族的女兒做妻子。侯爵名叫嵯峨勝;他的女兒叫浩子。一九三七年四月初,溥傑與嵯峨浩子在東京結了婚。三格格韞穎在寫給皇上哥哥的家書中,也有這樣的描寫:   ……我君諭示云云,對傑實可謂對症下藥,謹當銘心識之,絕不願再踏太阿倒持之覆轍也。幸浩(嵯峨浩子)之為人,較諸前者,顯明大義。當言及我君時,輒肅然正襟。當瞻拜御容,輒立起瞻仰。即對莉莉,亦有禮有情。如莉莉穿鞋時,立

將鞋把子遞過。諸事皆怡聲請教,總自懼有失我國之禮等。傑睹之,殊覺痛快也。現時常向傑通信,有時亦常見,然絕不似時下摩登輕佻之流,作肉麻態,如電影然。總是情禮並重,如規傑少飲酒,保身體,及勿吸最賤之煙等,皆使傑得一種精神上強有力之安慰。且常識絕不似奎垣之妻之流,卑俗俚野,如老媽子然也。每事必請示於傑,得允許,始行之。又如上次見時,談笑頗暢。次日,即來函告罪言:昨夕因過於愉快,致騷笑過度,務請勿怪,此後當做淑靜態度,再不敢如此輕浮也。云云,似此等事甚多,皆前者所絕無之處也……(康德四年——一九三七——二月十日)   信中說嵯峨浩子頭一晚聊天時「談笑頗暢」,第二天就寫信來道歉說昨天因為太高興了,以致

「騷笑過度」,請求原諒,「此後當做淑靜態度,再不敢如此輕浮也。」從這種有趣的斷簡中,我們可以看到日本女人的偽善,和他們的思想。而當溥傑與嵯峨浩子結婚一個月以後,關東軍所選擇的「國務總理」張景惠,通過了一個名為「帝位繼承法」的法案,規定「皇帝死後,由子繼之;如無子,則由孫繼之;如無子無孫,則由弟繼之;如無弟則由弟之子繼之。」說得明白些,日本要一個日本血統的「滿洲國皇帝」,也就是由嵯峨浩子的兒子來繼承大位。   韞穎在日本時常寫信給大哥溥儀,文字流暢調皮。溥儀把信函裝訂成冊,這些信後來就收入於《滿宮殘照記》中。潤麒在日本軍校畢業後和韞穎回長春定居。潤麒在滿洲國高等軍事學校任中校教官。日本投降,蘇

軍接管東北,兩人失散。韞穎將十幾箱珠寶全部上繳,與兩子一女住在吉林通化,靠收破爛、擺地攤及鄰里接濟維生。一九四九年回到北京,由於她識字而成為街道治保主任。一九五四年,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章士釗和友人同逛舊書攤,偶見《滿宮殘照記》,內收有當年韞穎在日本時寫給溥儀的信。章士釗乃經載濤介紹見到了韞穎,並要韞穎寫一份自述,由章士釗呈送毛澤東。毛澤東在韞穎的自述後寫下:「走進了人民群眾變成了一個有志氣的人。」毛澤東批示後送交周恩來,考慮是否酌情處理。不久,韞穎就被安排為北京市東城區政協委員,生活得到很大改善。一九五六年,又經毛澤東批准,韞穎和七叔載濤等赴撫順戰犯管理所看望了溥儀。當然這是後話。  

【七、嗜好一斑】 溥儀歡喜打哥爾夫球,打網球,打抬球,打雞毛球。在西花園有一個球場,在同德殿有一個球室。和溥儀打網球的,有一個四川人吳少香,他是勳五位,宮內府內務處營繕科科長。還有一位做通譯的林田。據《記事簿》載: 康德五年〈一九三八〉二月十一日,〈下午九時〉嚴宗淵傳:「買乒乓球六打。」隨要車,據車房言:「現在無車。」隨言:「各買賣家已上門。」上傳:「明日買。」 或許那時溥儀球興發作,所以要連夜派車買球呢! 溥儀在冬天喜歡滑冰。那滑冰場便是利用冬天不玩的球場做成,由消防隊擔任放水。在夏天也喜歡游泳。在同德殿東邊有一個用白磁磚砌成的游泳池,但闊不過丈許,長不過二丈許。 溥儀和皇后都喜歡騎馬

。在長春,日本天皇曾送給溥儀駿馬一匹,日本駐滿大使武藤信義也曾送過兩匹。所惜馳騁之地只限於宮內方寸範圍,可憐名馬也不能展其驥足。皇后有一匹川馬,據《上用出入銀錢流水帳》〈按,這是皇后內司房的賬〉,大同元年〈一九三二〉六月,就曾以三百八十二元置辦了一副黃緞繡的鞍。而其後后身體日陷於頹廢,也沒有攬轡的興致了。 溥儀和皇后也都喜歡騎自行車,溥儀更能自駕汽車。 溥儀和皇后也都喜歡養犬。溥儀養的是狼狗,有一頭叫做「虎頭」,因其頭部有似虎形。后養的是哈巴狗,有五六頭。也據《上用出入銀錢流水帳》載: 大同元年〈一九三二〉七月九日,上旨:「買犬用兜安氏藥膏一盒,大洋七角五分。」 想來就為哈巴狗用的了。 溥儀也

會拉弓箭。據《手杖弓箭簿》載,他有弓六張、箭二十六枝。騎射本是滿洲人長技,做皇帝的照例自小便要練習。 溥儀曾從霍殿閣學習技擊。霍是河北滄縣人,滄洲霍氏本是世傳拳術好手。殿閣服務皇宮近衛隊。溥儀常和親近的臣下練習推手,像溥佳便是其中一人,載在他的日記中。 【十七、宮中的食衣住行】 宮中所用牛乳,是自養乳牛生產。乳牛原有三頭,後來繁殖到五頭,但是所產還不夠供給所需。不夠的數量,取給於大和旅館。

元押研究

為了解決香港 字畫 買賣的問題,作者曾子雲 這樣論述:

由於紙張的普及,唐宋元的印章形式上作了大幅的變革,構成一個特殊而獨立的印系,而唐宋元的印章體系中,元押也屬於一個特殊而獨立的印系,因為它大膽地加入非文字的畫押符號入印,因為它大量地使用楷書、因為它大多為長方形…等,這些特色是歷代印章所未曾出現的,值得一探究竟。 本論文將元押分為三大部分來分析,第一部分是元押的源流,主要在本論文的第二章及第三章分別就畫押、楷書入印及元押印式的濫觴作資料的蒐集與分析,並與元押作一銜接。 第二部分是元押本題,由於這個部分考古資料、歷代印論較欠缺,所以引用的資料多為近代印論以及自我的判斷,但是可以納入討論的印章數量卻很多。第四

章針對元押的印體的外型、製造、使用作概略性的分析。第五章分別就文字、畫押的特色作探討,並進一步就文字、畫押混合入印分析其藝術價值。 第三部分在第七章,探討的是元代以後元押的發展,包括明代初年元押驟減的原因。清代中期以後元押的使用者已經改變,元押不再用於商業商標、契約簽定之上;文人、篆刻家開始取法元押印風製印,並且使用於書畫作品之上。元押從此成為書畫用印的新一員,也因此提升為藝術性的印章。由於元押有兩種文字混合入印的形式,更能啟發篆刻工作者朝“印外求印”的創作方向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