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他國債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馬爾他國債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洪富峰,施雅軒寫的 地球脈動:一場臺灣世界地理學的討論(2015後篇)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國立高雄大學 應用經濟學系碩士班 翁銘章所指導 林欣螢的 歐元區國家政府債務與經濟成長關係之研究 (2018),提出馬爾他國債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債務比、經濟成長、非線性、平滑轉換迴歸模型、共整合關係。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馬爾他國債,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地球脈動:一場臺灣世界地理學的討論(2015後篇)

為了解決馬爾他國債的問題,作者洪富峰,施雅軒 這樣論述:

  洪富峰教授與施雅軒教授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使用「區位」、「距離」、「組織」來評論當週的國際新聞,不僅可以免除時效性帶來的風險,同時佐以地圖的資料,和一般媒體生硬的新聞評論相較之下,更顯得有骨有肉,對讀者國際觀的提升增加了更多的興趣。對於國際關係有興趣的讀者,本書很適合當作入門閱讀的書籍。--謝長廷(前行政院長)   由於取材自國際新聞,又是台灣人的眼光選取的,因此談論的主題是台灣人關心的國際事務,能反映和連結上我們關心的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生活各層面;趣味性和學習性都高。本書正是生活地理和理論地理的交叉,綻放著交輝的光芒。--王鑫(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名譽教

授)   本書以對話的方式進行,基於地理學研究生活空間的觀念,以一周做為時間單元,篩選六則地球表面主要的脈動事件,提出對話者的識見,期待讀者閱讀之餘,自行裁剪,啟動自我的地理再發現之旅。--洪富峰(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副教授)   為什麼每天的世界新聞你都每天都要看,透過每天變化的世界的脈動,你才知道國與國之間、這個區域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也就是說沒有一個穩定的一個結構,因此本書是「非再現理論」的一種實踐。--施雅軒(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副教授)  

歐元區國家政府債務與經濟成長關係之研究

為了解決馬爾他國債的問題,作者林欣螢 這樣論述:

根據相關文獻,債務比對經濟成長之線性關係有Friedman (1977), Eisner (1995) 和Barro (1989)提出的排擠、刺激效果以及無關聯等研究結論,也有其他非線性論點如Claessens (1990)等人提出的Debt Laffer Curve,以圖形表示則呈現倒U 形關係。本文樣本為歐元區19 國,樣本期間除馬爾他外,其餘使用1999 年至2017 年的季資料,研究債務佔GDP 比例及其他解釋變數對實質人均GDP 成長率之關係,本文根據線性檢定檢視各國是否適用Granger and Teräsvirta (1993) 提出的非線性平滑轉換迴歸模型 (Smoo

thTransition Regression, STR),若為線性模型再以Johensan 共整合檢定,以確認模型變數間是否存在長期關係。 實證結果發現愛沙尼亞、愛爾蘭、盧森堡、葡萄牙、斯洛伐克與西班牙,上述6 國適用STR模型;奧地利適用簡單迴歸;比利時、賽普勒斯、芬蘭、法國、德國、希臘、義大利、拉脫維亞、立陶宛、馬爾他、荷蘭及斯洛維尼亞上述12 國之變數間具有共整合關係,適用向量誤差修正模型(vector error correction model, VECM)。而6 國STR模型中,各國隨著債務比的增加,落後一期實質人均GDP 成長率對當期實質人均GDP 成長率的邊際效果為遞減

、失業率對實質人均GDP 成長率的邊際效果為負且影響逐漸減弱、通膨率的係數大多為負且影響逐漸增強。13 國線性迴歸中,實質有效匯率和債務比對實質人均GDP 成長率的邊際效果大多為顯著正相關,支持Eisner(1995)提出的債務與經濟成長為正相關的刺激效果;失業率和通膨率對實質人均GDP 成長率的效果多半為負,證實奧肯法則 (Okun’s law, 1962)中失業率與經濟成長率兩者間負向的抵換關係;企業稅收占比對實質人均GDP 成長率的效果則多半為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