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美術館平面圖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高雄美術館平面圖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李乾朗閻亞寧徐裕健寫的 圖解台灣民居 和凌宗魁的 圖解台灣近代經典公共建築:模擬現場全方位深度導覽圖解書,看見台灣近代經典建築美學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皮影戲館無障礙服務專區 - 岡山文化中心也說明:高雄 市立歷史博物館. 4, 駁2藝術特區. 5, 紅毛港文化園區. 6, 高雄市電影館. 7, 大東文化藝術中心. 8, 高雄市立美術館. 9, 高雄市音樂館. 10, 高雄市立圖書館.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楓書坊 和晨星所出版 。

國立成功大學 戲劇碩士學位學程 高美華所指導 黃均荏的 論沉浸式劇場《剝離動物園》之導演呈現手法與創作歷程 (2020),提出高雄美術館平面圖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沉浸式劇場、《剝離動物園》、導演手法、遊戲劇場、互動劇場。

而第二篇論文吳鳳科技大學 應用數位媒體研究所 翁富美所指導 劉孟勳的 以擴增實境技術結合環保垃圾分類應用於國小學童 (2020),提出因為有 垃圾分類的重點而找出了 高雄美術館平面圖的解答。

最後網站高雄美術館平面圖 :: 2021全台活動資訊網則補充:說明:園區平面圖.詳細說明:高雄市立美術館地址:高雄市鼓山 ...,高雄美術館平面圖,大家都在找解答。城市:高雄市,類別:其它,輸入:2001/5/21下午05:32:56.攝影:郭香妙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高雄美術館平面圖,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圖解台灣民居

為了解決高雄美術館平面圖的問題,作者李乾朗閻亞寧徐裕健 這樣論述:

近200幅手繪圖示,超過400幀實景照片, 從全景到細節,再現台灣民居華彩!   ✓史前時期的建築:自然岩洞、干闌式、石造建築──   ✓原住民諸族的建築:鄒族、阿美族、卑南族、達悟族──   ✓常見台灣建築格局:三合院、四合院、多護龍、一條龍──   ✓各地民居特色:北部大屯、中部平原、南部恆春、金門、澎湖、馬祖──   ✓經典民居巡禮:林安泰古厝、霧峰林宅、林本源三落大厝、佳冬蕭宅──   台灣面積雖小,卻崇山峻嶺,氣候多元,   擁有泰雅、賽夏、布農等文化獨特的諸多民族,   加上荷蘭、日本的殖民;澎湖、金門、馬祖等特殊地理環境,   衍生出形式豐富的民居類型。   本書是長期從事

建築歷史、古蹟保存研究工作的台灣民居研究專家多年研究成果。   立足於大量實際的田野調查工作,結合民俗學和社會研究方法,   從建築學的角度分析台灣傳統聚落格局與型形態:   ▍第一~二章,由歷史角度概述台灣民居發展,介紹史前的台灣建築型態。   ▍第三章介紹泰雅、阿美、卑南等原住民建築獨具的特色,其對比與一脈相承的關聯。   ▍第四章則深入台灣民居的格局,分析一條龍、單身手、三合院等設計對應的生活型態。   ▍第五章從風水、生活規劃、經濟文化等角度分析聚落組成的原理與城市系統。   ▍第六章為台灣民居的建造習俗、工匠的原則與禁忌。   ▍第七~九章深入淺出地介紹建築構造、裝飾等專業領域施工

技術。   ▍第十~十一章為台灣19世紀至20世紀初期的生活,以及北中南、外島的民居特質。   ▍第十二章分析大量台灣經典民居形式、細節。   ▍最後一章深入老街,講述老街的人文特性與重新規劃後展現的生命力。   無論是台灣各民族居住特點、台灣民居的結構、裝飾、施工、   台灣傳統民居的保存與活化等──本書皆以全面且深入淺出的方式做專業化說明,   希望讀者能以全方位、多角度的眼光認識台灣民居的技術成就、藝術魅力和文化內涵。 本書特色   ◎大量手繪鳥瞰圖、平面圖、立面圖及透視圖,與實景照片、文物相互對照,從全景到細節,再現台灣民居華彩!   ◎台灣建築研究大師李乾朗、長期從事建築歷史

、古蹟保存研究工作的台灣民居研究專家閻亞寧、徐裕健多年研究成果。   ◎經長期、深入的田野調查,剖析地理、風俗、民族、文化等多元層面對台灣建築的影響。   作者簡介 李乾朗   教授,台灣淡水人,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學系,專長為建築史、古蹟保存與研究,在台灣組織民居研究會,推動民居研究,兼事海內外古蹟修復研究之工作,現任中國文化大學建築系教授、台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教授、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董事、台北市開放空間文教基金會董事、中國民居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各縣市古蹟評鑒委員等。曾參與《高雄前英國領事館調查研究與修護計畫》、《傳統營造匠師派別之調查研究》等計畫。著有《台灣建築史

》、《台灣近代建築》、《金門民居建築》等書。 閻亞寧   教授,1979年畢業於台灣成功大學建築學系,1981年獲台灣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1996年獲東南大學建築研究所博士,專長為建築史、城市史、古蹟保存及建築設計。現任中國科技大學建築系副教授、中國民居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建築學會理事、中華海峽兩岸文化資產交流促進會常務監事等。曾參與《彰化縣第三級關帝廟調查研究與修護計畫》、《金門縣縣定東溪鄭氏家廟調查研究》、《雲林縣第三級大埤三山國王廟調查研究》等計畫。 徐裕健   教授,開業建築師,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博士。現任華梵大學建築系專任教授、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兼任教授、文建會

古蹟歷史建築及聚落修復或再利用勞務委任主持人,專長為建築史及城市史調查研究、文化資產保存修護設計實務、歷史街區再生活化實務等,曾任古蹟評鑒委員、建築學會及文化資產維護學會理事學術委員、公務人員特考典試委員、大專院校評鑒委員等。著有《都市空間文化形式之變遷——以日據時期台北為個案》、《城市埋藏性文化資性的發掘與城市風格的重塑》等。曾計劃主持文化遺產修復再利用工程計有古蹟台北賓館解體調查暨修護工程、古蹟大溪李騰芳宅修復工程、當代美術館古蹟修復再利用工程等。   .總序——中國民居建築的分布與形成 .前言 第一章 台灣民居之淵源、類型及歷史發展概述 .第一節 台灣民居之歷史發展

概述     .第二節 台灣民居之淵源與類型     第二章 史前時期的台灣建築 .第一節 自然岩洞為住居     .第二節 干闌式建築     .第三節 石造建築     .第四節 聚落之選址     第三章 原住民諸族的建築 .第一節 泰雅族建築     .第二節 賽夏族建築     .第三節 布農族建築     .第四節 鄒族建築     .第五節 阿美族建築 .第六節 排灣族建築     .第七節 卑南族建築     .第八節 魯凱族建築     .第九節 達悟族建築     .第十節 原住民建築的外在影響因素     .第十一節 平埔族的建築 .一、17世紀的平埔族聚落    

.二、平埔族善用竹材     .三、從清代文獻中所見的原住民建築     第四章 台灣民居的格局及聚落之布局 .第一節 台灣民居的格局     .第二節 常見的住宅平面格局     .一、一條龍式     .二、單伸手式     .三、三合院式     .四、四合院式 .五、多護龍式 .第三節 台灣村落形成之自然地理背景     .第四節 村落之形態及空間組織     .第五節 亭仔腳與騎樓 .一、亭仔腳與騎樓之差異     .二、傳統亭仔腳與騎樓的構造     第五章 台灣民居聚落之形成與演變 .第一節 環境與選址     .一、龍脈 .二、空間原型     .三、城市風水     .四

、聚落與農田水利     .第二節 城市     .一、道路系統     .二、城門方位     .三、城垣外形 .四、重要公共建築物     .五、住宅     .第三節 廟埕與廣場     .一、廟埕 .二、廣場     .第四節 移民社會與聚落     .一、背景 .二、移民拓墾路徑 .三、移民祖籍與分布 .四、聚落的形成與發展     .第五節 台灣傳統移民社會的建築特質     .一、前形的引入     .二、衍化的過程     .三、洋風式樣的影響     .四、衍化過程的特質與成熟蛻變     第六章  台灣民居建造習俗 .第一節 建造過程與祭神儀式     .第二節 營造過程

視同為生命禮俗     .第三節 民居建築的空間形式與人體之對應     .一、民居建築與人體功能之對應     .二、民居建築裝飾與人體功能之對應     .第四節 匠師的養成     .第五節 匠師施工器具的崇拜 .第六節 台灣匠師用之魯班尺     .第七節 設計房屋的原則與禁忌     .第八節 台灣工匠常用之工具     第七章  從大木結構探索台灣民居與閩粵古建築之淵源 .第一節 大木結構之淵源     .第二節 斗栱、瓜筒與束木的分析     .一、斗的分析 .二、瓜筒的分析     .三、彎枋的分析     .四、連栱的分析     .五、捧前桁的分析 .六、束與束巾的分析 

    第八章  台灣民居之構造與施工 .第一節 營建材料     .一、自然材料     .二、人工建材     .第二節 構造類型     .一、夯土構造 .二、土墼構造     .三、木構造     .四、竹構造     .五、石構造     .六、磚構造     .七、鋼筋混凝土構造     .第三節 建築細節     .一、台階與地坪 .二、牆體     .三、柱 .四、梁     .五、天花板     .六、屋檐     .七、屋頂     .第四節 排給水設計     .一、給水設施     .二、排水設施     .三、防水設施 .第五節 通風與防風設計     .一、通風設

施     .二、防風設施     .第六節 採光及照明設施 .一、採光設施     .二、照明器具 .三、防曬設施     .第七節 防火設施     .第八節 防禦設施     .第九節 防鼠設施     .第九章  台灣民居之裝飾 .第一節 台灣民居彩繪 .第二節 泥塑與剪黏裝飾藝術 .一、台灣古建築泥塑與剪黏之傳統 .二、泥塑的基本技術     .三、灰泥的製作     .四、泥塑內部的骨架     .五、模印的技術     .六、垛頭盤長的技術     .七、加彩泥塑     .八、剪黏的特點     .九、剪黏的材料與工具     .十、剪黏施工技巧     .第三節 近代台灣民居

的交趾陶及泥塑匠師     .第四節 泉州來台的陶藝匠師柯訓與洪坤福     .第五節 泉州洛陽橋來台的蘇陽水     .第六節 安溪來台的陶藝匠師廖伍 .第七節 閩南來台陶藝匠師作品之特色     第十章  台灣民居與生活形態變遷 .第一節 19世紀台灣民居的家庭生活     .一、民居如何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     .二、民居中的生活文化     .第二節 清末住宅邁入封閉的平面布局     .第三節 日治時期台灣民居空間與形式之轉變 .一、20世紀初台灣民居建築的背景     .二、時代設計思想的影響     .三、民居平面、空間與形式的變化     .第四節 20世紀的洋風與和風住宅

     .一、早期洋式住宅多為迴廊殖民式樣 .二、20世紀初期的洋風與和風住宅 .三、1930年代的現代主義住宅     .第五節 台灣民居中的家具     第十一章  台灣各地民居之特質 .第一節 北部大屯山區之聚落與民居     .一、人文發展背景     .二、大屯山區之傳統聚落     .三、聚落之布局     .四、北部大屯山區之燕樓李氏匠派 .五、燕樓李家匠派建築的特色     .第二節 中部平原民居之特色 .一、中部地區的移民 .二、中部民居的平面格局 .第三節 高雄地區民居     .一、歷史背景     .二、民居與文教建築之實例     .第四節 屏東傳統民居    

.一、屏東地區漢人傳統民居的風格     .二、六堆地區客家的隘門與聖跡亭 .三、六堆地區客家民居之格局     .四、屏東地區漳、泉民居之格局     .第五節 南部恆春地區之民居 .一、恆春地區傳統聚落之分布     .二、民居平面之形態     .三、民居的材料與構造特色 .四、營建匠師 .第六節 南北客家民居之比較     .一、台灣客家民居與閩粵客家民居形成差異的原因 .二、台灣北部與南部客家民居之差異     .三、台灣客家民居重視風水     .第七節 澎湖民居 .一、澎湖聚落之模式     .二、澎湖民居的空間     .三、澎湖民居之構造與施工     .四、澎湖民居的建築構

造     .第八節 金門民居     .一、金門的聚落 .二、合院格局的類型     .三、金門民居的原形與轉化     .四、棋盤式布局     .五、山牆與五行象徵 .六、石構造技巧     .七、木結構與斗栱 .八、溪底匠派與陳、王兩祠之建造     .第九節 馬祖民居 .一、聚落布局的特色 .二、民居建築的特色 第十二章  台灣經典民居 .第一節 台北板橋林本源三落大厝     .第二節 台北林安泰古厝     .第三節 台北蘆洲李宅     .第四節 桃園大溪李宅 .第五節 台中社口林宅大夫第     .第六節 台中霧峰林宅     .第七節 台中神岡筱雲山莊 .第八節 台中潭子

摘星山莊     .第九節 彰化馬興陳益源大厝     .第十節 彰化永靖陳宅余三館     .第十一節   屏東佳冬蕭宅 第十三章  台灣歷史老街的保存與活化 .第一節 台灣歷史老街保存活化發展概述 .第二節 台北三峽老街的保存與活化     .一、台北三峽老街規劃的社會經濟脈絡 .二、三峽老街保存與活化的規劃目標與執行方式     .三、三峽老街的活化與再生     .第三節 萬華剝皮寮老街人文生命力的發掘與實踐     .一、剝皮寮老街的空間歷史意義     .二、剝皮寮老街地方歷史空間故事的重構 .三、老街空間歷史的拼貼 .四、古市街人文生命力的植入 .第四節  空間人文特性的榮枯交

替——湖口老街的再生 .一、湖口老街的空間歷史過程     .二、閱讀湖口老街空間的歷史人文特性 .三、老街生命力延續的文化空間再造過程     .第五節 台北市迪化街區的自主性保存與活化     .一、迪化街區為台北市現存規模最大的歷史老街     .二、政府補償獎勵制度下的居民自主性保存模式     .三、歷史風貌再現的整合性規劃內容 .第六節 台灣歷史老街保存活化過程的困境和反省     .一、歷史老街的人文性存續 .二、整合性的保存目標 .三、活化與再生地方生活方式的本質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簡介       前言   關於台灣民居之研究,可以推至19

00年代的日治時期,日本以殖民政策統治台灣,為了有效推展政令及充分瞭解台灣的歷史背景,早在1903年即組成專門研究單位「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 進行民間習俗及居住方式之調查,並出版《台灣舊慣調查報告》。當時之觀察面甚廣,連民居中之傢具及灶房炊具亦曾調查。   至1920年代後期,少數日本學者提出研究台灣建築史之計劃,安江正直是其中一位,他對台灣的寺廟作研究及測繪,後於1929年為文指出要先研究中國南方建築,再與台灣建築作比較,並以著名的台北板橋林家宅第及花園作初期研究對像。緊接著1932年,日人高橋男以板橋林氏宅園為題,作較深入之調研,報告刊登在當時的雜誌之上。1936年,任教台北州立工業專科

學校的千千岩助太郎,開始發表長期深入內山對原住民住居之調查報告,分期由台灣建築會志發行專刊,從1937年至1943年,共出五輯。這些寶貴的一手資料後來由於太平洋戰爭爆發而中止,但「二戰」之後,1960年在日本由彰國社出版《台灣高砂族之住家》,即重印戰前之研究報告而成。這本書總結了千千岩氏對台灣原住民建築之研究成果,也是這個領域中最重要的著作。   1936年,日本著名建築史家伊東忠太抵台灣,在台北發表演講指出研究台灣古建築之道,並提及台灣的民居為台灣建築重要內涵。受其影響,次年田中大作提出台灣建築史的研究大綱,將台灣建築分成高砂族、紅毛人、漢族等系統。同年,建築史家藤島亥治郎來台,對西岸的古

城市作21天的考察,後來於1948年在日本出版《台灣的建築》一書,這本書可以說是簡要地總結前人之研究,並較有系統地介紹了台灣的古建築。其中,對民居之研究並非最主要的部分。建築史家的注意力常忽略民居,而著墨於寺廟城堡較多。對台灣民居保持關心的日本人,還有池田敏雄的《台灣的家庭生活》及國分直一的《台灣的民俗》,皆是1930年代所作的調查。另外,日治時期的研究不能忽略的是1941年至1944年由金關丈夫主持的《民俗台灣》雜誌,每期皆有數篇關於民居相關資料探討之文章。1943年由地理學者富田方郎所著的《台灣聚落之研究》,為地理學角度對村落之看法,是日治時期較稀少的研究。   1945年「二戰」結束之

後,台灣民居的研究有一段長時期的荒廢,戰後建築學者之研究心力多投注到新的住宅規劃與設計。50年代農村的復興,政府曾提供一些標準圖樣,但由於農村缺乏資金,很少依據這些圖樣建造房舍。而1960年之後,台灣經濟力量漸強,農村人口急速移入城市,許多傳統民居遭到拆除或棄置,這時引起了東海大學教授的注意,其中蕭梅與美籍的狄瑞德(Reed Dillingham)、華昌琳出版書籍,從學術研究角度來介紹台灣民居,《台灣民居建築之傳統風格》與《台灣傳統建築之勘察》二書引起學術界的興趣,並產生影響力,相關的民俗調查,則有林衡道、洪敏麟等學者之研究作為文化背景支持。   終於在1978年李乾朗所著《金門民居建築》與

1979年《台灣建築史》出版,80年代又有王鎮華、徐裕健、關華山及閻亞寧等學者投入研究,特別是古民居、古衙、祠廟與聚落之調查研究與修復再利用。隨著台灣的《文化資產保存的相關規定》公布,法令與資金兼備,為推動實際的工作提供了基礎。1990年代以來,包括澎湖、山地區域與金門、馬祖等偏遠地區的民居研究也有年輕一代學者加入。可以說至目前為止,台灣民居的研究成果超過1960年代以前的水準。而有志於此的學者們也聯合起來,成立「台灣民居研究會」,經常參加中國大陸學術團體舉辦的研討會及實地考察。我們相信,在田野調查資料全面完成之後,理論的分析與修復再利用,甚至轉化為現代民居之創造所用,將是可預期的。  

論沉浸式劇場《剝離動物園》之導演呈現手法與創作歷程

為了解決高雄美術館平面圖的問題,作者黃均荏 這樣論述:

關於沉浸式(immersive)一詞的開始眾說紛紜,有人說首先來自於沉浸式體驗一概念,可能出自人們總是希望獲得最深沉的體驗(immerse in sth),特別是在娛樂方面,其中包括了遊戲、電影,甚至是劇場等等。因此沉浸式的遊戲體驗開始出現了密室逃脫、VR虛擬實境等;而電影的部分則出現了3D電影、4D電影,創造出了不同的視覺感官體驗,而沉浸式劇場的出現,則不在限制觀眾好好的坐在位置上觀看戲劇演出,它開始打破了一般劇場的空間形式,直接讓觀眾推敲劇情走向,甚至直接讓觀眾進入劇中,成為故事的一部分,讓觀眾與角色在劇中空間能近距離互動,透過人體的五官及五感:觸覺、視覺、聽覺、嗅覺、味覺之綜合互動,讓

參與者「身歷其境」,身為觀眾的同時也成為了演員之一。沉浸式劇場就是一種讓觀眾在虛擬與現實之中遊走的劇場形式,利用一個編織出來的故事,將觀眾們牽引其中,甚至是陷入劇情之中,但又對所有參與者在劇場內的發展不設限,讓大家能夠利用邏輯思維及各種五感來自我探索。而本篇論文將藉由《剝離動物園》一沉浸式的演出製作來進行探討,並著眼於其中的導演手法和自身的創作歷程,以此進行成果報告書的撰寫。除了在事前作業中探討沉浸式劇場的出現與演變,並參照相關的概念和相關的戲劇演出等;也將探討進行沉浸式戲劇創作時,所要呈現的中心思想、導演理念,包含對於文本分析後的呈現手法、表演者的安置、劇場的空間運用等等,並且如何運用上面三

點來作用於觀眾的五感,最後則希望透過這次的沉浸式演出,來得知導演手法對於觀眾造成了什麼影響,包含表演者們與觀眾互動造成的影響、空間運用上對於觀眾所產生的作用,以及最後在這些導演手法運用上,使得在文本(劇情)上走向的演變。接著將之加以敘述比較以及探討,最後對實驗上的瑕疵予以自我反省和改進。藉此希望能使對沉浸式劇場或是沉浸式此一概念有所喜愛的觀眾或讀者有更深的認識,並且提供台灣想要研究沉浸式概念的研究者們做為研究參考之用。

圖解台灣近代經典公共建築:模擬現場全方位深度導覽圖解書,看見台灣近代經典建築美學

為了解決高雄美術館平面圖的問題,作者凌宗魁 這樣論述:

50座台灣近代公共建築,以圖解方式一次導覽,提供最佳鑑賞台灣近代建築之角度與途徑。   十九世紀末歐洲因工業革命影響,建築從材料到構造 技術皆有突飛猛進的改變。甲午戰爭後台灣進入日本時代,這段時期已是日本近代建築發展的成熟時期,台灣因此在二十世紀初成為近代建築技術與風潮的實踐場 域。因此,今日在台灣各地可見近代建築風格百花齊放,見證東亞地區近代化過程的各種嘗試與努力。   國共內戰後,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受民族主義和國際局勢影響,公共建築地景同時出現美援影響的現代主義及中國復古宮殿風潮;鄉土文學運動到政治解嚴後,地方歷史和自然元素開始成為設計養分,九二一大地震和綠建築的觀念也持續刺激台

灣益發多元精彩的建築風貌。   本書以空間脈絡角度切入,搭配時代氛圍及社會思潮的轉變,走訪50座台灣近現代經典公共建築,看見50種引人入勝的建築風華。   台南測候所(1898)∕新起街市場(1908)/台南公館(1910)/台中廳公共埤圳聯合會組合事務所(1911)/步兵第二聯隊本部營舍 (1912)/台南地方法院(1912)/北投公共溫泉浴場(1913)/故兒玉總督暨後藤民政長官紀念館(1915)/台南廳(1916)/台灣總督府 (1919)/台北醫院(1921)/台灣總督府專賣局(1922)/台南刑務所嘉義支所(1922)/台北郵便局(1930)/台灣總督府高等法院 (1934)/台

南州新化街役場(1935)/台北公會堂(1936)/台南武德殿(1936)/台南合同廳舍(1937)/台灣銀行(1937)/台北市役所(1940)/國立台灣科學館(1957)/中山博物院(1965)/中山樓(1966)/外交部(1972)∕國立國父紀念館(1972)/中正紀念堂(1980)/高雄市立中正文化中心(1981)/救國團墾丁青年中心(1983)/台北市立美術館(1983)/中央圖書館(1985)/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1986)/劍潭青年活動中心(1988)/台中縣東勢鎮綜合行政大樓(1993)/宜蘭縣政府(1997)/宜蘭縣立文化中心演藝廳 (1998)/公務人力發展中心(2000)

/宜蘭縣社會福利館(2001)/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傳習所區(2001)/國立史前文化博物館 (2001)/十三行博物館(2002)/國立台灣美術館整復建工程(2004)/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第一期新建工程(2004)/台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2006)/高雄世界運動會主場館(2009)/蘭陽博物館(2010)/日月潭向山遊客中心(2011)/六堆客家文化園區(2011)/大東文化藝術中心(2012)/台中圖書館新館(2012) 本書特色   1.提供建築主體圖解,輕鬆閱讀台灣近代建築細部語彙與特色,簡明易懂   2.安排建築落成年代前後時間,清楚對照社會發展背景與建築相關事件   3.設計

「精彩一瞬間」,從建築平面圖中,讓閱讀上能更清楚捕捉到建築容易忽略的地方,如臨現場

以擴增實境技術結合環保垃圾分類應用於國小學童

為了解決高雄美術館平面圖的問題,作者劉孟勳 這樣論述:

生活中的食、衣、住、行、育、樂往往會產生出各式各樣的垃圾,而這些垃圾對於地球是有依定程度上的傷害,而為了降低對於地球的傷害,具備分類知識是必要的,而在學童時期的學生,往往對於垃圾的分類認知並沒有非常的了解,而造成會有許多垃圾誤丟的情況,而丟錯的垃圾往往卻是將資源給浪費掉或者將造成環境更加嚴重的傷害,因此了避免學童將垃圾給丟錯造成無法回收的窘境,為此需要提高學童對於垃圾分類的認知,本研究的目是應用AR技術,結合生活中的垃圾分類,來製作出一個擴增實境的遊戲,並探討出學童對於垃圾分類的認知是否有所提升,在提升的同時希望能對地球的未來環境更加的貢獻出一點心力。本研究方法藉由ARCS的研究動機模式中的

主要含意包含(一)引起注意(二)切身關(三)建立信心(四)獲得滿足,並藉由AR擴增實境的技術來配合藉此提高整體垃圾分類的趣味性質並採用其前後測驗的方式來得知成效本研究貢獻可針對環境來讓環境資源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並可提高可回收垃圾的資源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