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克搖滾差別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龐克搖滾差別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王碩,儲智勇寫的 從裝懂到聽懂,現代音樂簡史:爵士、藍調、民謠、搖滾、龐克、嘻哈……生活中總是沒人理解你,但你一定能找到一種音樂懂自己。 和卡爾‧威爾森的 好品味,壞品味?:一場拆解音樂品味的聆賞實驗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蒼梧說- 蒸氣龐克與賽博龐克的差別在哪裡? // 概念上最大 ...也說明:蒸氣龐克與賽博龐克的差別在哪裡? // 概念上最大區別在於蒸汽龐克(Steampunk) 描述的是歷史,而賽博龐克(Cyber​​punk)描述的是未來。 我重點想說的是,兩種風格同屬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大是文化 和大家所出版 。

世新大學 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研究所(含碩專班) 沈錦惠所指導 張凱強的 觀展世界中的台灣龐克:以展演典範論龐克族群之自我認同建構 (2008),提出龐克搖滾差別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自我認同、展演典範、觀展世界、消費社會、台灣龐克。

最後網站(PDF) 台灣獨立音樂的生產政治| Miaoju Jian則補充:這樣的獨立音樂場景,指舞台的界限,也看不出歌手、樂手與聽眾間的差別,只是一 ... 龐克文化,同樣影響了許多本地搖滾青年。但其實化、甚至集團化的營運。比如最具代表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龐克搖滾差別,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從裝懂到聽懂,現代音樂簡史:爵士、藍調、民謠、搖滾、龐克、嘻哈……生活中總是沒人理解你,但你一定能找到一種音樂懂自己。

為了解決龐克搖滾差別的問題,作者王碩,儲智勇 這樣論述:

114首音樂、88張經典圖片,讓你一邊看書一邊聽懂音樂。   ◎「爵士」的原文是在罵人。「搖滾」的中文則是詩人余光中發明。   ◎重金屬和新金屬的差別是……主唱和吉他手有沒有爭寵較勁?   ◎為什麼唱美國現代民謠可以得諾貝爾文學獎?   ◎嘻哈、freestyle我懂,但車庫舞曲、藝術搖滾、前衛搖滾、工業音樂、金屬核……。   本書無限擴大你的聽覺宇宙,無限制釋放你的情感。   作者王碩和儲智勇是有20年以上資歷的樂評人,   兩人所主持的網路電臺節目壞蛋調頻(BadFM),   曾獲得蘋果iTunes大中華區史上年度最佳播客及年度最佳新播客,   這本是他們樂評生涯總結之作,從基

督教音樂、福音音樂寫到藍調、搖滾與電音,   並附上114個QRCode,只要你拿起手機掃一掃就可以聽音樂,   搭配書中的各種故事,讓你從裝懂到聽懂,堪稱最具代表性的現代音樂簡史。   .藍調其實沒規矩,就是黑人唱出艱苦生活的心聲。   早期美國唱片分類居然以膚色為標準:非黑即白。   黑人音樂被稱為「藍調」,白人音樂被稱為「鄉村」。   誰唱藍調最有名?聽聽藍調大師「鉛肚皮」唱的〈在松樹林裡〉(InthePines)。   這首歌還有一個臺灣人演奏琵琶的版本,東西音樂結合,一點都不違和。   .民謠:唱民歌也能拿諾貝爾獎。   美國歌手巴布.狄倫是詩人歌手、民謠搖滾之父,   更是歷史

上第一位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音樂家,   你也想學民謠?抱歉,   巴布.狄倫的師父說:「民謠是學不來的,民謠是偷來的。」   .搖滾精神永不死?其實搖「滾」樂早就掛了,但藝術「搖」活了。   當鄉村樂和搖滾結合,叫鄉村搖滾;藍調和搖滾結合在一起,叫藍調搖滾。   那泡菜搖滾呢?邊吃泡菜邊搖滾?錯,這其實是指德國佬玩的搖滾。   想聽最初始的搖滾樂?貓王艾維斯.普里斯萊最具代表。   .重金屬音樂:為什麼樂隊的主唱和吉他手老爭寵?   重金屬樂團裡,有個人比主唱更重要,因為當主唱高喊「solo!」時,   就代表這首歌的高潮到了,輪到吉他手炫技了。   最有名的重金屬樂團齊柏林飛船的吉他手,

還曾應邀參加北京奧運的閉幕。   ‧所有音樂皆電音,可以貌似胡說八道的講出一本正經。   例如聽起來有百人念經的Fu的磁帶音樂,   孫燕姿《未完成》專輯中的〈神奇〉這首歌的前奏,就用到這個技巧。   或是因貧窮而豐富了想像力的迴響音樂,   還有迷幻舞曲:一種人人都喜歡,但沒人願意承認自己喜歡的音樂。   世上每一種音樂風格都不曾單獨存在過,因為情感的表達就是音樂,   也許,生活中總是沒人理解你,但你一定能找到一種音樂懂自己。 各界推薦   樂評人/BRIEN   KISSRADIO電臺主持人/JoJo   搖滾爵士歐吉桑/朱頭皮   廣播電視流行音樂節目主持人/吳建恆   音樂與

文化評論人/張鐵志   資深樂評人/許常德   跨界王/黃子佼   Mr.生活扉頁創辦人/譚謹恩   (依姓名筆畫排序)

觀展世界中的台灣龐克:以展演典範論龐克族群之自我認同建構

為了解決龐克搖滾差別的問題,作者張凱強 這樣論述:

  龐克次文化(Punk Subculture),發跡於1970年代英國社會,原是為一種意圖衝撞社會秩序、抗拒主流價值的「反文化(counterculture)」。龐克族群不僅具有反動意識,更在其日常生活行為中,對各種凡俗物品重新賦予顛覆性的符號意義,藉以彰顯其意識型態,向主流社會發出挑戰。其中最為鮮明之處,即在於他們透過使用迥異於世俗價值的龐克服飾風格,以進行自我呈現。  隨著近代資本主義崛起與傳播媒體泛濫,使當代已逐漸轉向為風格選項多元化、日常生活美學化的消費社會,亦是一種藉由符號意義以進行人╱我互動的觀展社會。而龐克次文化在歷經文化折價與改寫的曲折再語境化過程後,生根於現今台灣觀展社會

,受到資本主義收編其抵抗元素、主流媒體馴化其反動精神,原始的本質已然扭曲。龐克服飾不僅已淪為今日多元化風格的另類選項之一,更導致台灣在地的龐克族群之間,產生體認程度深淺不一的認同紊亂現況。  置身於以符號意義為互動基礎的台灣觀展社會,個體得以在日常生活中觀看無數媒介影像,透過符號化之服飾物件的消費使用以自我展演,並藉此與社會他人進行相互觀展的符號互動,以建構其自我認同。即便是原欲抵抗社會秩序的龐克族群,在某種程度上仍可謂依循著此種潛在的社會運作邏輯。本研究認為,不論個體對於龐克精神的體認程度為何,當其藉龐克服飾此種不為主流社會認可的符號,以進行觀看、消費與展演行動,即是一種自身持續尋索認同的過

程。  故本研究期望瞭解體認程度深淺有別的台灣龐克族群,如何在當代觀展╱消費社會中,透過對龐克服飾的各種行動實踐以建構自我認同。故將以閱聽人研究中的「展演典範(Performance Paradigm)」為理論基礎,結合並修正其中「觀賞╱展演(Spectacle Performance)」與「抗拒╱展演(Resistance Performance)」兩種理論取徑,進而提出「價值信念」、「媒介景觀」、「消費實踐」、「他人凝視」與「自我認同」五項概念,做為本研究之核心概念與論述架構。依據17位受訪者對於龐克精神中「無政府主義」及「反資本主義」兩種核心信念的體認程度,將之區分為「淺度群組」、「中度

群組」與「深度群組」三種不同涉入度群組,並以深度訪談法進行資料蒐集與分析。  對於龐克精神的認知與體悟程度,即為個體所秉持之「價值信念」。而分析結果顯示,在實際行動層次中,這將影響龐克人如何瀏覽、搜尋並解讀媒體中所呈現的龐克媒介景觀,更將進而導致其對龐克服飾的消費實踐,產生「追求獨特型符號秀異策略」與「文化干擾型符號游擊策略」兩種不同的行動意義。亦即,個體對龐克精神的體認程度越淺,則越傾向於「觀展性」特質;反之,體認程度越深,則越傾向於「抗展性」特質。  此種現象亦反映於心理意識層次。本研究認為,個體的自我認同建構方式,乃是具有來自外在他人及發自內在自我的雙重向度確認。而個體對龐克精神的體認程

度越淺,則越仰賴於透過外在他人凝視目光的鏡像反射與對照,以確認自身的存在;反之,則越傾向於將龐克精神內化為自身價值信念,透過內在自主意識以確認自我存在與認同。是以,此種對龐克精神的體認程度落差,將導致龐克人的自我認同,達至「符號的固著」、「意義的尋求」與「象徵的超脫」三種不同的境界可能。  至此可知,龐克族群的自我認同尋索過程,乃是「信念(commitment)」與「探索(exploration)」的交互影響所共構。一方面,所秉持的龐克精神信念,會指引其日常生活的諸般探索實踐行動。另一方面,藉由這些探索行動,亦可能會進而強化自身的價值信念,使個體達至不同的自我認同階段。此種現象,可視為一種循序

漸進的逐步深化過程,故對此,本研究提出「互為觀展的自我認同建構」之動態循環模式。最後,本研究借用Joseph Campbell所提出的英雄歷險觀點,探討龐克次文化所具備的「路標」式指引功能,並端看龐克人藉由龐克服飾進行自我尋索的心路歷程,以及他們在此所展現出的積極性與能動性。

好品味,壞品味?:一場拆解音樂品味的聆賞實驗

為了解決龐克搖滾差別的問題,作者卡爾‧威爾森 這樣論述:

一開始,你以為作者在打臉大眾品味, 沒多久,你發現作者是在打臉菁英品味, 最後明白,其實每個人都被婊了! 一本在音樂圈、世界各地大學的英文及文化研究系所,還有部落格與podcast, 甚至電視談話節目中,引爆品味辯論的評論經典!   有人喜歡藍色風景畫,有人喜歡黑色抽象畫;有人喜歡席琳.狄翁,有人喜歡巴布.狄倫。品味戰爭,每天都在我們的世界開打。而音樂可能比任何型式的嗜好更能標記個人認同,更能表現出你想讓別人認識的表象人格。音樂的品味戰爭,其實是「身分認同」的戰爭!   但是,我們會如何討論「喜愛」,或者更精確說,我們會如何討論「厭惡」?藉著仔細檢視我們在音樂上的恐懼和厭惡,檢視我們認定

的「壞品味」,可能會讓我們看出許多隱藏的真相,以及你所不認識的自己。   本書作者卡爾‧威爾森身為靠「品味」吃飯的專業樂評人,他逐漸對「品味」感到好奇:品味如何形成?如何運作?為何大眾品味似乎與所謂「文化菁英」間存在巨大的差異?為了解答這些問題,卡爾決定進行一項實驗:認真聆聽一部廣受大眾喜愛,卻令他厭惡的音樂作品,並深入研究其表演者,看看他是否會因此愛上這部作品,並開始欣賞他原本厭惡的這名音樂人,從而動搖他的「品味」根基。   魁北克出身的卡爾選擇了他最知名的同鄉,在當地具有民族英雄地位的天后歌手席琳‧狄翁。           在本書中,讀者將隨著卡爾的研究取徑前進,對品味展開研究與反思

。他先是檢視流行樂評史上的翻案紀錄,包括金屬、迪斯可、異國沙發音樂乃至前衛搖滾等,藉此質疑評論者的威信。再從席琳的法語背景切入美國流行音樂的種族地圖,觀察黑人與白人音樂如何畫地分界,及模糊地帶如何變動;藉由席琳打入日本市場的過程展示跨國唱片公司的全球在地化策略;更從席琳充滿爆發力的演唱方式分析流行音樂的表演美學與角色塑造。卡爾也實際拜訪了幾位席琳歌迷,驗證樂評人想像中的壞品味大眾樣貌究竟有幾分為真,這些歌迷的音樂品味又如何反映他們的人生經歷。   接著,他從席琳的音樂類型歷史談到雅俗分界的起始點、階級品味的成形,並爬梳布迪厄的思想,探討品味如何扮演策略性工具的角色,一方面用來區隔社會階層低於

我們的人,另一方面也用來追求我們認為自己應得的地位。品味因而是一種區辨我們和別人的手段,也是對於差別的追求。最後,卡爾將重新聆聽席琳的《說愛》專輯,並寫下一篇完整的評論文章,作為實驗的總結。   本書於2007年出版後引起不少討論,作者也因此受邀上了知名的深夜諷刺電視節目《科爾伯特報告》。許多教師在美學哲學、批評、流行音樂與文化研究的課堂上使用本書,例如小說家強納森‧列瑟在哥倫比亞大學開設的非虛構文類寫作課程(知名演員詹姆斯‧法蘭科更因爲這門課而對本書愛不釋手,甚至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中對娛樂記者聊起本書)。2014年,卡爾為本書的再版召集了一場文字雞尾酒派對,邀請藝人、思想家與評論家等各界人物

發表他們對本書的回應。其中某些人直接回應本書議題,某些人則把本書當成跳板,提出自己的論述與分析,使得本書成為更多思考與對話的起點——而這正是我們對藝術評論的諸多期望之一。 名人推薦   ◆尼克.宏比:「藝術批評(還有我對於藝術批評的閱讀、體驗以及貢獻)有一點讓我覺得愈來愈不安,那就是開放的心胸極為罕見。相反的,評論家把完全未經檢驗的好品味當成武器,用來鞭笞無知的大眾。   在我的理想世界裡,世人隨時都在閱讀、聆聽音樂及觀賞電影,並且深深喜愛他們所接觸的那些藝術。評斷這些人或者他們喜愛的作品,不論是席琳.狄翁還是舒伯特的交響曲,即是以徹底無益的方式破壞他們與文化的關係。卡爾.威爾森這本充滿

洞見、挑戰性以及人性的小書相當重要,因為只要我們願意聆聽這本書提出的意見,那麼我理想中的那個世界就會多那麼一點點實現的可能。」   作者簡介 卡爾‧威爾森  Carl Wilson   出身加拿大魁北克的文化評論家。為網路雜誌《頁岩》(Slate)撰寫音樂評論,也為《紐約時報》《環球郵報》及《大西洋》、《Hazlitt》等報章雜誌撰稿。   他於2007年在Continuum出版社「33 1/3轉」系列中出版本書,不久即好評四起,許多評論家都立即將本書列為該系列中最喜歡的作品。但本書引發的激烈品味辯論不僅限於音樂寫作圈,也包括世界各地大學的英文和文化研究系所,還有部落格與podcas

t,甚至電視談話節目。於是作者在2014年推出擴充版。除了原先內容,也收錄著名作家如尼克.宏比、樂手如Nirvana前貝斯手Krist Novoselic與文化批評家如Sukhdev Sandhu針對本書主題所寫的回應,以深化並充實「談論喜愛」一事的意義。 譯者簡介 陳信宏   專職譯者,曾獲全國大專翻譯比賽文史組首獎、梁實秋文學獎及文建會文學翻譯獎等翻譯獎項,並以《好思辯的印度人》(先覺出版)入圍第33屆金鼎獎最佳翻譯人獎。譯作包括《令人著迷的生與死》《宗教的慰藉》《新聞的騷動》(先覺出版)等。   【第一部  說愛:一場窮究品味之旅】 第1章 ▎來談談厭惡 第2章 ▎來談談流行音

樂(以及流行音樂的批判者) 第3章 ▎來用法語談談 第4章 ▎來談談征服世界 第5章 ▎來談談濫情 第6章 ▎來大聲唱歌 第7章 ▎來談談品味 第8章 ▎來談談誰的品味差 第9章 ▎找些歌迷來談談 第10章 ▎來唱首龐克版本的〈愛無止盡〉(或者來談談我們的感受) 第11章 ▎來談談《說愛》 第12章 ▎來談談喜愛 【第二部 隨筆:當我們說愛,我們在說些什麼】 序——卡爾‧威爾森 我們值得這樣的藝術家——尼克.宏比 把燈開著,就不會那麼無用——克里斯特.諾弗塞利克(前Nirvana樂團貝斯手) 如果女孩全都被送到北海以外——安.鮑爾絲 最容易忘記的事情——瑪麗.蓋茨基爾 跟什麼相比?——傑森.

金恩 來談談黛安娜.羅絲——達芙妮.布魯克斯 深陷其中——德魯.丹尼爾 老套之子——蘇克德夫.桑杜 情境脈絡以內與以外的表演——詹姆斯.法蘭科 太多社會學——馬可.羅斯與《n+1》雜誌編輯 捨棄對於好品味的捨棄——強納森.斯特恩 回家——歐文.帕雷特 歌單:來聆聽愛——希拉.海蒂 第三部  後記 來談談後續——卡爾.威爾森   第二章  ▎來談談流行音樂(以及流行音樂的評論者) 我討厭席琳.狄翁,不只是因為艾略特.史密斯。從一開始,我就覺得她的音樂是把單調乏味強化到令人反感的程度——雖是節奏藍調,卻把性愛與狡黠的元素切除一空;雖是法國香頌,卻把機鋒與靈魂剜除殆盡。她的作品是歐普拉認同的消

費主義心靈雞湯,無窮無盡地強調自我肯定,卻對社會衝突與社會脈絡視而不見。以名人來說,她就是無趣至極的加拿大乖寶寶,連搞出像話的個人醜聞都辦不到,唯一的例外是一件令人作嘔的舊聞:她嫁給從她十二歲就開始代理她的經紀人,對方年紀比她大了一倍。 就我所知,我連一個喜歡席琳.狄翁的人也沒遇過。 我離開席琳.狄翁的大本營蒙特婁之後,對她的鄙夷還是沒有消退,即便我已不那麼沈迷於「地下」文化戒律,開始欣賞較為主流的音樂之後,也還是一樣。我對音樂的態度轉變稱不上是什麼創舉,僅是跟整個音樂評論界的步調一致,只有最牛脾氣的老頑固以及莽撞浮躁的年輕小伙子才不受影響。這種轉變的速度快得驚人。一個新世代在音樂評論界獲致了

影響力,其中許多人比較關注嘻哈、電子音樂或拉丁音樂,而不是搖滾樂——不管是不是主流搖滾。這群人發起全面的批判,批評以搖滾文化的準則衡量所有流行音樂的毛病,也就是所謂的「搖滾主義」,而與此相對的則是「流行主義」(popism)或「流行樂觀主義」(poptimism)。線上音樂部落格與討論區加速了這類意見趨勢的傳播。網路摒棄密集聆聽整張專輯的做法,轉而偏好零散挑選單曲下載聆聽,新奇的流行音樂作品因此有更多機會出頭。此外,下載音樂的方式也打破唱片公司對於音樂發行近乎獨占性的掌控,反抗大眾文化音樂巨獸的行為由是顯得多此一舉。 另一方面,當時正好有一些絕佳的流行音樂作品推出,成為所有人的討論話題。一九九

九年,在多倫多的一家書店裡,一個傑出的年輕實驗音樂吉他手出乎我意料地問我有沒有聽過少女天后艾莉亞的暢銷單區〈你是那個人嗎〉(Are You That Somebody)。我當時還沒聽過,但不久之後就聽到了。那是一首節奏繁複的節奏藍調,製作人提摩西.莫斯利(Timothy Mosley)又叫提姆巴蘭,他與同儕把流行榜變成樣態多元的遊樂場。在提姆巴蘭之後,流行樂界天翻地覆,即便是備受鄙夷的青少年流行音樂,樂評家也注意到同出一脈的創意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