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 全國學生 美展 得 獎 作品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109 全國學生 美展 得 獎 作品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黃啟倫寫的 藝術魔法書:兒童西洋美術鑑賞入門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東方設計大學 美術工藝系 何孟穎、王俊盛所指導 陳瑞姮的 新意象之水墨繪畫— 以「流淌」技法創作為例 (2021),提出109 全國學生 美展 得 獎 作品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新意象、水墨畫、水干、流淌法。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視覺設計學系 李億勳所指導 徐頌筑的 全國學生美術比賽高中職組漫畫類得獎作品之研究 (2012),提出因為有 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學生美展、漫畫、美術教育的重點而找出了 109 全國學生 美展 得 獎 作品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109 全國學生 美展 得 獎 作品,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藝術魔法書:兒童西洋美術鑑賞入門

為了解決109 全國學生 美展 得 獎 作品的問題,作者黃啟倫 這樣論述:

  一般坊間的兒童美術鑑賞書籍,往往只作單向性的主觀論述及知識灌輸,流於單調乏味,無法達到有效的學習。本書避開上述缺憾,讓孩子從互動的遊戲問答中,訓練眼睛的觀察力,了解色彩、構圖及創作形式、表現內涵……等等,再配合兒童美術的發展階段,由淺入深的引導,讓原先大多數人覺得生硬有距離的藝術知識及概念,自然而然地在遊戲中感受與理解,進而吸收與運用。例如,書中有一個單元設計:將梵谷「向日葵」畫中的花作疏密的改變,讓孩子自然去感受構圖鬆緊的差異,引導他們建立起和諧的美感經驗;如此比用文字說明來得事半功倍。   本書共分為〈人物〉、〈社會〉、〈風景〉與〈綜合美學〉四大篇章,以深入淺出的文字,完整

而清晰地介紹西洋美術各派別之代表性名作;而每一幅名畫作品,皆有「畫家小檔案」、「名畫小櫥窗」、「藝術小魔法」、「美學小辭典」、「名家小畫廊」等介紹,不僅加強小朋友對名畫的領會與觀察,更能輕鬆地走入創作的美妙世界。

新意象之水墨繪畫— 以「流淌」技法創作為例

為了解決109 全國學生 美展 得 獎 作品的問題,作者陳瑞姮 這樣論述:

本創作以「新意象之水墨繪畫」為研究對象,針對「水干流淌」技法創作 之關聯性進行研究探討,從文獻中得到創作資料整理、歸納、分析比較等的實 驗結果,再從文本分析中得到創作啟發。新意象水墨的意境,從師法自然進至, 中得心源的領悟,以流淌表現意境創造與涵養,虛實相生以映境思,來進行研 究與推演,探討創作心緒的開展。 「流淌」的自動技法表現呈顯獨特的冰裂紋效果,能合意傳達本創作者水 墨創作的紋理層次運用及心靈感思,其舒展的情境氛圍,開啟了更多的想像遐 思,故在創作上大部份皆使用水干流淌技法表現於畫面上,並極力探討「流淌」 技法的開展可能性,以開拓並提升個人創意視野,企圖創造出屬於個人品味的 大潑彩風格

表現形式的藝術展現。 本創作運用流淌技法融入畫中意象表現,以內容區分有: 一、《櫻花鉤吻 鮭系列》,二、《桃花源系列》,三、《山水岩石系列》共三項系列的水墨創 作,其中以台灣國寶魚櫻花鉤吻鮭為內涵之作品名稱「采采流水,蓬蓬遠春」, 參加 2020 年全國學生美術比賽,榮獲水墨類大專美術系組特優(第一名)的獎項, 深受大會評審的肯定。 呈顯本創作者生活蒙養的心思轉進與創意。 中國古代藝術繪畫歷經千古流傳、去蕪存菁,遺留相當豐沛的創作經典畫 作與精湛的理論內容提供後人借鑒與學習。 期望以「采采流水, 蓬蓬遠春」獲 獎作品為出發點, 追尋個人藝術體悟的新境界,作為在水墨繪畫藝術探研「新 意象水墨」的

感悟與實踐,進而開拓新創藝境的水墨風貌。

全國學生美術比賽高中職組漫畫類得獎作品之研究

為了解決109 全國學生 美展 得 獎 作品的問題,作者徐頌筑 這樣論述:

為增進學生美術創作素養,及培養國民美術鑑賞能力,並落實學校之美術教育,由教育局主辦,其他各縣市協辦的「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已歷經五十年,是歷史最悠久的官辦學生美術比賽。自2001年起,「全國學生美術比賽」由「臺南市社會教育館」承辦,直到九十八年度開始移交「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接辦。臺灣漫畫創作在長期以來不受到重視,如今由官方主辦之全國性美術比賽增設漫畫類項目,也代表漫畫類型之創作逐漸受到重視,漫畫相關之活動也逐年增加,如今「全國學生美術比賽」於九十三年新設漫畫類,本研究將從2004年起至2011年度以高中組甲等以上得獎作品為範圍,從題材、形式、技法與班級差異等角度切入,探討高中職學生對漫畫創作

概況。本研究將採取文本分析法為研究方法,將蒐集「全國學生美術比賽」高中職組漫畫類之相關文獻作系統整理後,再運用修辭學,將比賽得獎作品逐一分析,並歸納出以下結論:作品題材以社會相關題材件數最多,其次是環境類,第三是教育類,運用反諷、轉化與誇飾為主,因高中職生對於自己周遭相關之議題,較有主見並用自己的觀點作詮釋;作品表現形式因構圖呈現方式較為容易,而以單幅形式作品數量最多,只有少數以多格之漫畫形式進行創作;美術班與普通班在媒材使用上有較明顯的差異,兩者比較後發現美術班,因課程時間較長所使用複合媒材之得獎作品較多,而普通班則是對於媒材的熟練度較為單一,而偏向單一素材運用較多;各縣市得獎作品則因城鄉資

源與環境等差異得獎件數以北部最高,其次是中部與南部,東部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