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會考複習講義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111會考複習講義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三民補習班名師群寫的 2023地政士最後衝刺(速成+題庫+法典)三合一套書(贈地政士專業科目模擬試卷) 和陳仕弘,洪正的 2023地政士專業科目35天速成(民法概要與信託法概要+土地法規+土地登記實務+土地稅法規一本收錄)(五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111會考複習講義- 比價撿便宜- 優惠與推薦- 2023年1月也說明:111會考複習講義 價格推薦共241筆商品。收錄蝦皮、雅虎、露天熱賣商品,比價撿便宜讓您方便比價的好夥伴。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三民輔考 和三民輔考所出版 。

國立政治大學 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陳成文所指導 黃麗璉的 邏輯思維課程融入國中國文教學設計之研究 (2021),提出111會考複習講義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邏輯思維、議論文寫作。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 張瑞德所指導 簡金生的 近代漢人的西藏觀:1912-1949 (2013),提出因為有 漢藏關係、西藏觀、喇嘛教、西藏佛教、封建農奴制、一妻多夫的重點而找出了 111會考複習講義的解答。

最後網站111年升高中超會考複習講義數學一到四冊 - 旋轉拍賣則補充:在台北市(Taipei),Taiwan 購買111年升高中超會考複習講義數學一到四冊. 幾乎沒有寫過。非常新於評量練習中找到最棒的交易!私訊購買!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111會考複習講義,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2023地政士最後衝刺(速成+題庫+法典)三合一套書(贈地政士專業科目模擬試卷)

為了解決111會考複習講義的問題,作者三民補習班名師群 這樣論述:

  ★套書內含:地政士專業科目35天速成+地政士專業科目題庫+地政士不動產實用小法典!   ★速成+題庫依2022年最新公布修正條文編寫!   ★實用小法典完整收錄2022年最新修正法條!   ★隨套書附贈地政士專業科目模擬試卷,厚植應考實力!   【本書適用】   《2023年地政士最後衝刺(速成+題庫+法典)三合一套書》適用於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普通考試地政士考試。   【考試簡介】   地政士考試不限科系,只要高中(職)畢業即可報考,採及格制度沒有錄取人數限制,只要總成績達60分就合格。加上「實價登錄」實施後,地政士地位提升,收費行情每件約15,000~24,000

元,月入可高達20萬元!且考試科目與不動產經紀人考科重疊性高,同時取得,業界最吃香!   【套書有什麼】EAN:4711100554763   ◎《地政士專業科目35天速成》2022/09   ◎《地政士專業科目題庫》2022/09   ◎《地政士不動產實用小法典》2022/09   ※套書出版日期為上架日,實際出版日以各單書為準※   【套書內容】   一、地政士專業科目35天速成   (一)四大專業科目高分速成,聚焦這一本就夠!   1.民法概要與信託法概要   民法概要向來就以「專有名詞多、範圍廣、內容深淺不一」而聞名。作者濃縮民法總則編、債編總論、債編各論、親屬編、繼承編的內容,深

入淺出。以標題呈現概念架構,達到提綱挈領之效。複雜的條文附有「舉例言之」,用淺顯的例子幫助讀者記憶條文。難懂的專有名詞附有「Tips」與「補充說明」,即使是非法律系的一般考生也能輕鬆理解。讀懂民法後再讀信託法,將民法的法律關係套用到信託關係中,將信託行為的權利義務以一貫之,事半功倍。   2.土地法規   本書深入淺出整理土地相關法規(土地法及施行法、平均地權條例及其施行細則、土地徵收條例及其施行細則、地政士法及倫理法規),去除不必要、繁雜的資訊,留下會考的、能考的及必考的重點,幫讀者釐清概念。以先土地法,後特別法,依序辨明規範重疊處,降低混淆機率,奪分關鍵盡在我手。本書藉由歷年試題判斷常考重

點,加以整理建立基本概念,答題關鍵字以底線加粗體標記,讓讀者掌握土地法規精要部分。   3.土地登記實務   土地登記實務的內容多涉及實際操作,對於欠缺相關實務經驗的考生而言,最需要一本從實務切入的參考書籍。因此本書整理相關實務重點以及常考規定,讓讀者快速抓取重點。作者藉由歷年試題判斷常考重點,透過總論、各論分類編寫,架構清楚分明,讓讀者研讀時能夠清楚知道章節脈絡,以及各章節間的關係,且將重要實務見解與歷年試題穿插內文相對應位置,讓土地登記實務內容不再是斷簡殘篇的各種法規,而是透過本書進行體系性地學習。   4.土地稅法規   本書整理相關土地稅法規(土地稅法及其施行細則、房屋稅條例、契稅條例

、所得稅法財產交易新制部分、遺產及贈與稅法及其施行細則、稅捐稽徵法及其施行細則及工程受益費徵收條例),將法規內容化繁為簡,讓考生以簡馭繁,提高易讀性。一一梳理法規脈絡,完整擊破學習盲點,緊扣命題大綱進行章節安排。以精緻圖表輔助學習,釐清相似或易混淆概念,並結合實務,讓讀者在法規研讀及實務操作之間靈活運用。   (二)收錄111年最新試題,100%題題擬答助搶分!   本書第二部分「最新試題詳解」,收錄111年地政士專業科目(4科)的考題,並由名師撰寫解析,以深入淺出的詳盡說明,精闢剖析考點與破題方向,讓考生能即刻洞悉考情及趨勢,全面提升戰力!讓最新試題成為考生之鏡,以明趨勢,強取勝機。   

二、地政士專業科目題庫   (一)專業科目,縮點聚焦   若說這世間有什麼是應該花在刀口上的,那答案想必只有時間跟金錢。本社秉持著「幫考生將時間跟金錢花在刀口上」的理念,開發出這本地政士專業科目題庫書籍。提供考生實戰演練+hold住CP值。   (二)模擬演練,仿真實戰   模擬試題共有三回,作者精研具有命題實益之考點,透過自我演練方式,培養審題能力,快速擬定申論題解題大綱,熟悉作答節奏。一方面可熟悉題型與出題方向,強化考試重點的記憶,另一方面,則找出自己未讀通透之處,即刻補強,讓讀者應試時遊刃有餘,登臨勝境。   (三)歷屆試題,洞悉考情   本書收錄96年到111年地政士試題,由三民輔考名

師題題擬答,教你如何鋪陳解題內容,使答題井然有序、層次分明,完美擬答一揮而就,伴你克服申論題恐懼!   (四)依最新修法編寫   新修法就像是考場上一支出奇不意的勁旅,是命題委員慣用來突襲考生的奇兵。誰能掌握新修法,誰就能掌握未來命題要素!考生練習過往法科題目常要克服舊題目考點與現行規定有出入的棘手問題,這點作者都貼心幫考生「超前部署」好了,本書試題擬答皆依最新修法規定撰寫,除免去考生費時費心查找求解的麻煩外,也進一步突顯最新修法動態,可避免不小心誤記舊法而陷入事倍功半的窘境。   三、地政士不動產實用小法典   本書自2012年初版以來即為三民補習班地政士不動產經紀人面授與函授專班上課御用

輔助教材並對外銷售,秉持著呈現最新暨蒐羅完整法規的使命,打破業界一年一版的常規,迄今九年已改版二十一次,累積銷售量已突破上萬冊。並由三民名師根據地政士、不動產經紀人證照考試命題範圍,將法規依實務彙整分為「基本法規、登記及測量類法規、估價類法規、地用類法規、地稅類法規及不動產類法規」六大類54種,幫助考生有架構地查閱學習。再搭配本社出版的地政士/不動產經紀人專業科目重點整理書籍,讓您不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地政士/不動產經紀人證照考試涉及的法規是出了名的繁雜。擁有本書,幫讀者省去大量蒐羅瑣碎法規的時間,讓您把時間花在學習的刀口上。   【三民考生上榜心得】地政士全國第7名:吳佳芸   

國文:60分   土地法規:68分   土地稅法規:88分   土地登記實務:50分   民法概要與信託法概要:87分   地政士各科準備方法   【民法】民法應該是大多數考生最頭痛的一科:條文繁多、內容包山包海、題目變化多端。但民法卻是我最喜歡的一科,因為每天都在你我生活中發生,比方網拍購物涉及買賣∕清償∕瑕疵擔保等概念,將每日情境與法條聯想才能記得深刻!   【土地法規】土地法規除法條內容外必需搭配諸多大法官解釋,講義裡各種補充亦要熟讀,作答時更要能正確引用。土地法規疊床架屋,自己要能融會貫通相同概念(如徵收補償在土法∕平權∕土徵裡的各自規範),前後翻閱講義製作對照筆記,厚實的土法講義應

該會是最破爛的一本。課本裡的概念若能自己舉一反三,才是真的熟記!   【土地稅法規】土稅是最實用的一科,內容也相對淺顯易懂,是好掌握的科目。可製作對照表格,每天睡前迅速看一次表格內容來複習,走路、等車、洗澡等各種零碎時候都和自己默背「課徵對象、納稅義務人、稅基、稅率、減免條件、自用住宅優惠」等要件。親自做過講義題目再搭配歷年考古題應該沒有太大問題。   【土地登記實務】這科最大的痛處是概念非常模糊抽象,起初打算硬背土地登記規則的每一條文。開始動筆做題目後慢慢能歸納重點,這一科反倒是直接從寫題目,看擬答來整理筆記。做了近15年的考古題2遍,抓到作答訣竅「先解釋題目」,若要回答土地登記規則107條

,先解釋分別共有,引用民法824-1條等,融合民法、土法相關法條小題大作,如此篇幅才夠多!因為這個科目考生們相對高分,能寫得越完整分數越好看,作答時亦需注意時間掌控。   【國文】要速成準備國文,或許從日常生活中減少錯別字、增加詞彙量下手,拿出紙筆真的「寫字、練字」,隨意抄寫個短句都好,只要見到不熟悉的成語、詩詞佳句主動查意思。個人社群媒體的發文可當作作文機會,把日常流水帳衍生成600~800字短文,多多為自己創造練習機會,文字流暢度和詞彙量是可以慢慢累積養成的。看到題目莫慌張,沒有相關個人經驗也可以自行腦補編劇,先假想自己是閱卷老師會對什麼樣的內容感動、有趣,再當個稱職說書人把故事情節鋪陳地

扣人心弦。個人習慣會偶爾穿插疑問句增加敘述多樣性,或是引用名人語錄增加文句厚度。  

邏輯思維課程融入國中國文教學設計之研究

為了解決111會考複習講義的問題,作者黃麗璉 這樣論述:

本研究進行的主要動機是為了落實素養導向教學,增進學生議論文寫作能力並協助學生完成邏輯思維課程的學習遷移,以及增進教學者的跨域整合的教學能力。根據研究動機設計融入邏輯思維課程內容的國文教學方案並探討此教學設計對學生議論文寫作能力的影響。研究者以國中九年級的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透過行動研究的方法,使用 Ubd重理解的課程設計模式,在教學課堂上以國文科部定教材為中心進行融入語言推理、謬論、Toulmin論證架構、議論的方法與結構、批判思考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合乎邏輯的遣詞造句、結構組織以及拓展立意取材的思考模式進行議論文寫作。經過8堂融入教學設計的課程,使用議論文評分表對學生進行教學前後測t

檢定,確立邏輯思維課程融入國文教學設計能增進學生議論文寫作的能力並能改變學生對課程的評價達到學習遷移,而跨域整合的教學設計能精進教師專業能力,此外,本研究所發展的四個融入國文教學設計教案及研究結果所提出的相關建議能提供未來相關教學或研究之參考。

2023地政士專業科目35天速成(民法概要與信託法概要+土地法規+土地登記實務+土地稅法規一本收錄)(五版)

為了解決111會考複習講義的問題,作者陳仕弘,洪正 這樣論述:

  依最新公布修正條文編寫!   ★「民法概要與信託法概要」、「土地法規」、「土地登記實務」、「土地稅法規」4科重點整理,1本就夠!   ★收錄111年最新試題,100%題題擬答!   【本書適用】   這本《地政士專業科目35天速成》適用於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普通考試地政士考試。   【考試簡介】   地政士考試不限科系,只要高中(職)畢業即可報考,採及格制度沒有錄取人數限制,只要總成績達60分就合格。加上「實價登錄」實施後,地政士地位提升,收費行情每件約15,000~24,000元,月入可高達20萬元!且考試科目與不動產經紀人考科重疊性高,同時取得,業界最吃香!  

 【本書優勢】   .「民法」專有名詞又多又難,非法律系也能讀懂嗎?   .「土地法」與其他特別法重疊或牴觸時該怎麼釐清適用順序?   .遇到「土地稅」的計算題直接想放棄?適用何種稅率搞不清楚?   .沒有實務經驗搞得定「土地登記實務」這科嗎?   以上問題,三民輔考老師都知道,這本書將帶您解決困惑,排除所有應試障礙,助您取得高分!本書特色如下:   一、四大專業科目高分速成,聚焦這一本就夠!   (一)民法概要與信託法概要   民法概要向來就以「專有名詞多、範圍廣、內容深淺不一」而聞名。作者濃縮民法總則編、債編總論、債編各論、親屬編、繼承編的內容,深入淺出。以標題呈現概念架構,達到提綱挈

領之效。複雜的條文附有「舉例言之」,用淺顯的例子幫助讀者記憶條文。難懂的專有名詞附有「Tips」與「補充說明」,即使是非法律系的一般考生也能輕鬆理解。讀懂民法後再讀信託法,將民法的法律關係套用到信託關係中,將信託行為的權利義務以一貫之,事半功倍。   (二)土地法規   本書深入淺出整理土地相關法規(土地法及施行法、平均地權條例及其施行細則、土地徵收條例及其施行細則、地政士法及倫理法規),去除不必要、繁雜的資訊,留下會考的、能考的及必考的重點,幫讀者釐清概念。以先土地法,後特別法,依序辨明規範重疊處,降低混淆機率,奪分關鍵盡在我手。本書藉由歷年試題判斷常考重點,加以整理建立基本概念,答題關鍵字

以底線加粗體標記,讓讀者掌握土地法規精要部分。   (三)土地登記實務   土地登記實務的內容多涉及實際操作,對於欠缺相關實務經驗的考生而言,最需要一本從實務切入的參考書籍。因此本書整理相關實務重點以及常考規定,讓讀者快速抓取重點。作者藉由歷年試題判斷常考重點,透過總論、各論分類編寫,架構清楚分明,讓讀者研讀時能夠清楚知道章節脈絡,以及各章節間的關係,且將重要實務見解與歷年試題穿插內文相對應位置,讓土地登記實務內容不再是斷簡殘篇的各種法規,而是透過本書進行體系性地學習。   (四)土地稅法規   本書整理相關土地稅法規(土地稅法及其施行細則、房屋稅條例、契稅條例、所得稅法財產交易新制部分、遺產

及贈與稅法及其施行細則、稅捐稽徵法及其施行細則及工程受益費徵收條例),將法規內容化繁為簡,讓考生以簡馭繁,提高易讀性。一一梳理法規脈絡,完整擊破學習盲點,緊扣命題大綱進行章節安排。以精緻圖表輔助學習,釐清相似或易混淆概念,並結合實務,讓讀者在法規研讀及實務操作之間靈活運用。   二、收錄111年最新試題,100%題題擬答助搶分!   本書第二部分「最新試題詳解」,收錄111年地政士專業科目(4科)的考題,並由名師撰寫解析,以深入淺出的詳盡說明,精闢剖析考點與破題方向,讓考生能即刻洞悉考情及趨勢,全面提升戰力!讓最新試題成為考生之鏡,以明趨勢,強取勝機。   【三民考生上榜心得】地政士全國第

7名:吳佳芸   國文:60分   土地法規:68分   土地稅法規:88分   土地登記實務:50分   民法概要與信託法概要:87分   地政士各科準備方法   【民法】民法應該是大多數考生最頭痛的一科:條文繁多、內容包山包海、題目變化多端。但民法卻是我最喜歡的一科,因為每天都在你我生活中發生,比方網拍購物涉及買賣∕清償∕瑕疵擔保等概念,將每日情境與法條聯想才能記得深刻!   【土地法規】土地法規除法條內容外必需搭配諸多大法官解釋,講義裡各種補充亦要熟讀,作答時更要能正確引用。土地法規疊床架屋,自己要能融會貫通相同概念(如徵收補償在土法∕平權∕土徵裡的各自規範),前後翻閱講義製作對照筆記

,厚實的土法講義應該會是最破爛的一本。課本裡的概念若能自己舉一反三,才是真的熟記!   【土地稅法規】土稅是最實用的一科,內容也相對淺顯易懂,是好掌握的科目。可製作對照表格,每天睡前迅速看一次表格內容來複習,走路、等車、洗澡等各種零碎時候都和自己默背「課徵對象、納稅義務人、稅基、稅率、減免條件、自用住宅優惠」等要件。親自做過講義題目再搭配歷年考古題應該沒有太大問題。   【土地登記實務】這科最大的痛處是概念非常模糊抽象,起初打算硬背土地登記規則的每一條文。開始動筆做題目後慢慢能歸納重點,這一科反倒是直接從寫題目,看擬答來整理筆記。做了近15年的考古題2遍,抓到作答訣竅「先解釋題目」,若要回答土

地登記規則107條,先解釋分別共有,引用民法824-1條等,融合民法、土法相關法條小題大作,如此篇幅才夠多!因為這個科目考生們相對高分,能寫得越完整分數越好看,作答時亦需注意時間掌控。   【國文】要速成準備國文,或許從日常生活中減少錯別字、增加詞彙量下手,拿出紙筆真的「寫字、練字」,隨意抄寫個短句都好,只要見到不熟悉的成語、詩詞佳句主動查意思。個人社群媒體的發文可當作作文機會,把日常流水帳衍生成600~800字短文,多多為自己創造練習機會,文字流暢度和詞彙量是可以慢慢累積養成的。看到題目莫慌張,沒有相關個人經驗也可以自行腦補編劇,先假想自己是閱卷老師會對什麼樣的內容感動、有趣,再當個稱職說書

人把故事情節鋪陳地扣人心弦。個人習慣會偶爾穿插疑問句增加敘述多樣性,或是引用名人語錄增加文句厚度。  

近代漢人的西藏觀:1912-1949

為了解決111會考複習講義的問題,作者簡金生 這樣論述:

國際藏學界自1980年代末期起已有不少專著在探討西方人所建構出的特定西藏觀。藉助薩依德(Edward W. Said)東方主義的概念,大體而言,這些著作批判性地指出西方世界的西藏熱潮所隱含的東方主義傾向。數世紀以來,西方人已創造出一個神話的西藏、精神上虛擬的西藏。相較之下,在漢人如何塑造西藏形象這一問題上,卻只有極少的討論。從清末起,在西力的衝擊下,漢藏關係完全不同於以往模糊而特殊的天朝藩屬體系;自1912年起,從北洋政府至國民政府的歷屆中央政權,也未曾有效管轄過西藏。當辛亥革命推倒大清帝國後,現代中國關於國家疆界與民族成員的想像裡,始終包含著西藏,在當時的漢人政治與知識菁英看來,西藏仍是中

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並將其主張與想像投射於過往的歷史。因此,在現代中國之民族國家打造的過程裡,西藏並未因其政治上脫離中國的掌控而空缺。西藏不斷地出現在各式各樣的官方檔案、撰著、考察調查報告、旅行日記等文本裡,形成時人認識西藏的知識來源。因此,本文的目的即是從近代中國的民族主義切入,探討漢人是如何書寫西藏與傳佈西藏的論述,以求填補這一議題在目前學界研究上的空缺。再者,辨識出漢人所持有的西藏觀,亦可與西方人之西藏觀做相互比較,以期與國際學界對此項已有不少討論的議題進行對話。民國時期漢人的西藏觀並非特異而斷裂地存在,因此也將探討漢人的西藏觀是否因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意識型態而有所變化。本文共分六章。第一

章「漢人對西藏的種族與地理之認識」,將先從清末至民國時期的中小學教科書入手。教科書文類裡的西藏形象,涵蓋本文要討論的三個議題:宗教、性別與社會。教科書的普羅性,足以證明在政治與知識菁英的上層知識之外,一般社會大眾接收到的西藏觀是最通俗的形式。教科書裡對西藏最重要的偏見是關於「喇嘛教」與「一妻多夫」的解釋,而教科書其實也是知識菁英的作品,這些作者通常又都是西藏問題與佛學研究的外行,所以教科書的寫作依據來自更專業的專家。其次,針對“Bod”、“Tibet”、「西藏」與「吐蕃」等幾個名詞作說明,並指出民國時人在討論西藏的歷史、種族與地理範圍的過程裡,都傾向於將西藏與中國及中華民族作連結。這些討論都與

漢人知識分子對中華民族為何的關心密切相關,同時也接收並再轉用來自西方與日本的知識,據以反駁各種不利於漢藏同源的說法。第二章「『主權關係』之下的『西藏問題』,主要依據已有的研究成果與相關檔案,說明北洋政府與南京政府在與西藏當局互動的過程,雙方在主權認知上的差異。相對於十三世達賴喇嘛對中國政府提出「檀越關係」的解釋,民國歷屆政府並未接受,而是堅持中國歷史上在西藏的權力是固有主權的一部分。在指出中藏雙方的不同認知之外,也藉由檔案、文獻中「漢藏」與「中藏」這些詞彙的變化,來說明國民政府其實並非一開始就意識到西藏的存在是國家之內民族差異的問題。由於英國始終是中藏交涉過程裡最關鍵的第三者,因此,對英國帝國

主義在西藏實力的想像,甚至可依據清中葉關於鐵路修築計畫的傳聞。西藏作為中國民國的一部分,當然也是國家進行現代化事業的一部分,故會依據官方的「籌藏」現代化計畫說明,在各種計畫裡,宗教與教育始終是最受關注的部分,這甚至還表現在同時身負國民政府情報收集之任的漢僧所勾勒的方案裡。漢人對西藏佛教、西藏社會與西藏婦女的負面認知,其實都有更久遠的來源。因此,第三章「西藏『喇嘛教』:佛國勝地?抑或婆羅門外道?」,討論自清代起的相關文獻。對西藏宗教的偏見,除了元、明、清三代以來所累積的負面評價外,從清中葉起魏源在《聖武記》裡就已經定下對西藏史與西藏佛教的錯誤敘述。到了清末,這些成見又加入來自當時日本與西方對印度

佛教及西藏佛教的「客觀」研究,從而將西藏佛教視為充滿怛特羅與巫術的迷信宗教。其次,要進一步分析,在當時另一股向西藏佛教密宗取經的熱潮裡,漢傳佛教僧俗各界及佛學專家對西藏佛教的看法。不同於過去研究關於民國時期漢藏佛教交流的看法,本文指出,即使是太虛本人也對西藏佛教有一定的排拒,太虛的弟子們對西藏佛教的看法也有批評與擁護的兩方。世俗的佛學菁英,更依據同時期外國的研究指出密宗乃婆羅門外道,試圖抵銷西藏佛教密宗的熱潮。第四章「封建之地與神權統治下的西藏」,分析的對象轉向當時關心西藏問題的俗世知識與政治菁英。由於他們更想診斷出西藏無法現代化的禍源,因此他們以「神權統治」和「封建主義」來形容西藏,喇嘛與土

司、貴族則是最大的攻擊目標。其次,特別以人類學及民族學者的實地研究為對象,這其實是當時對邊疆研究及邊政學風潮下的一部分。帶著解決邊政問題的心態,這些人類學者仍難放下對西藏佛教及土司的價值判斷。相對於此,李安宅夫婦則是特例。李安宅從藏人的宗教信仰來解釋藏人的政治及社會,這使得他對喇嘛與土司有較為寬容的看法,甚至認為西藏佛教寺院的教育制度,具有溝通漢藏文化的潛能。他對西藏文明前途的看法,是從藏人文化本位來思考。隨後再以1949年前後李有義、柳陞祺的藏學研究為例說明,雖然1949年在政治與意識型態上代表徹底的轉換,但是知識分子對西藏的認識,並未一下子完全跟著轉變。中共官方主張1950年進軍西藏的理由

,是為了解救西藏於帝國主義控制之下;封建農奴制的論述則是稍晚於1955年之後才正式宣示。這個變化正好與李有義的西藏研究方向相同。柳陞祺則是另一個對照。他的英文著作展現出與西方讀者對話的企圖,並受到西方西藏觀的影響。然而在新的政治情勢下,柳陞祺急遽地轉變他的西藏論述。第五章「情色化的西藏:對西藏婦女的情色化想像」,轉向漢人對西藏婦女與社會性別看法的問題。從清代起,清人就觀察到西藏社會裡不僅兩性分工角色顛倒,而且還有怪異的一妻多夫婚俗。因此,從清代到民國,描述西藏的作品都有著性別族群化的現象,並進一步擴散到康藏歷史地理的性別化。不過,由於西藏婦女的主動角色具有突破父權宗法社會的潛能,在民國時期漢人

婦女運動的脈絡下,反而又成為漢人追求兩性平等的想像素材。一妻多夫與喇嘛出家,又嚴重影響著西藏人口問題,男漢女藏的通婚模式正可革除此種負面的種族性。也就是說,康藏女性的性欲與康藏的人口問題需由國家進行監管。然而,在學術性的研究之外,更普遍的文本則是藉由西藏婦女與婚姻習俗來發揮漢人的獵奇想像,並創造出最不堪的情色化文本。這裡將以《西行豔異記》一書為案例,漢人通過創造一情色與妖魔的西藏來滿足漢人自我對異族的性征服。在討論一連串漢人對藏人他者的看法之後,第六章「來自他者的西藏觀」分析對象將轉向當時旅居中國內地的藏人與來自西方的文本。第一節「藏人論藏」將以兩個問題為中心,來探討藏人如何展示自身。首先是漢

藏歷史與康藏衝突。即使是同意國民政府對西藏的主權主張,然而藏人普遍習慣於檀越關係的歷史敘述。旅居中國內地的藏人一方面反對拉薩政府的「大西藏」計畫,另方面也企圖打出康人治康旗幟來反對西康地方軍閥,並在戰後提出對國家邊疆治理的看法。其次,旅居中國內地的藏人難以接受漢人對自身文化與社會習俗的貶抑,並對種族與性別上的偏見加以回擊。只是藏人自己的聲音終究屬於微弱。第二節再以另一種方式來比較漢人的西藏觀。由於西方人的著作無論是深度、廣度、趣味及情報認識上,都成為中國必須參考的對象,因此通過翻譯外國人的著作,是另一種理解西藏的途徑。外人的著作既可補充中文著作缺漏的不足,亦可洞悉外人對西藏侵略的企圖。但無論如

何,在中、西關於西藏的文本裡,中國與西方都是處於西藏之上的指導地位,為西藏開啟現代化的文明。最後,藉由分析當時曾有幾位藏人與西方人和漢人合作著述,藏人的自我表述,在跨語言的翻譯過程中又稀釋、轉化,從而附屬於漢人與西方人關於西藏的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