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全國學生美展得獎作品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明道大學 中華文化與傳播學系博士班 陳維德、陳欽忠所指導 張巽雅的 桃園書法發展研究 (2021),提出112全國學生美展得獎作品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桃園書法、桃園詩社與書會、桃園碑碣匾聯、橫山書法藝術館。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美術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陳懷恩所指導 劉以恩的 藝術家教師張淑美的教育實踐研究 (2016),提出因為有 藝術家教師、張淑美、教育實踐的重點而找出了 112全國學生美展得獎作品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112全國學生美展得獎作品,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桃園書法發展研究

為了解決112全國學生美展得獎作品的問題,作者張巽雅 這樣論述:

清領以前,桃園為原住民的活動領域,至清乾隆以後,始有大量漢人開墾闢地,桃園一地才有所發展。日治時期引進西方教育制度,桃園地方詩社的成立、桃園書家肩負傳承文化的使命,為桃園地區的書法發展奠定基礎。戰後,桃園因鄰近首都臺北,交通的發達使得居住人口不斷遞增,也為各地書畫會和民間書法社團帶來更多的書法交流機會。2021年「橫山書法藝術館」正式開幕,為全國第一座由政府興建的書法藝術館,受到全國書法界的關注。桃園地區從荒蕪之地,歷經清領時期、日治時期、戰後時期,至今蛻變為書畫會蓬勃的地區,桃園的書法自古以來是如何發展的?又桃園古蹟廟宇之名家書跡呈現怎麼樣的風貌?至今尚無相關研究。  本論文以在桃

園活動之書家為研究對象,從地方志、文獻資料、報紙期刊和碑碣匾聯等史料中,蒐羅書家留下之墨跡作品及其它詩社、書畫會等書法交流活動,並以「時代」的歷史劃分為主軸,將桃園書法發展分作「清領時期」、「日治時期」及「戰後至今」三個歷史時期。藉由田野調查、文獻分析、作品分析的研究方法,整理桃園書法發展之相關資料,全面且完善地建構桃園書法的發展史,並與鄰近縣市之書法發展比較,分析桃園書法發展的願景與展望。

藝術家教師張淑美的教育實踐研究

為了解決112全國學生美展得獎作品的問題,作者劉以恩 這樣論述:

本文旨在探討藝術家教師張淑美的教育實踐與藝術創作。採取質性研究深度訪談法與蒐集資料,進行整理與分析。張淑美致力推動美術教育,培育了許多藝術教育的尖兵與藝壇新秀。她參與師專、師院以及國民小學美勞課程標準的起草與修定工作,致力於藝術課程的研究及編撰,開發美術教材,加強鑑賞教育,改善國小美勞教學方法,參與地方美術教育輔導工作。為了落實教學理念的推廣,自編教材,自攝影帶、幻燈片等視聽教學媒體,及改善革新素描教學方法,廣為分享,為美術教育建立優良的典範。張淑美在任教之餘,更不忘藝術創作,她本著藝術貴在創作的精神理念下,為追尋美的藝術創作而畢生努力,在藝術的領域創作達六十年之久。其創作多元,但以油畫人物

為主,除了在藝壇上享有盛名之外,推動臺中地區的藝術活動及組織更是不遺餘力,是中部美術界重量級的代表人物。她曾發起組織女畫家畫會,並貢獻心力於崇她社和口足畫家們,是國內少見的傑出女畫家和忠實的美術教育家。張淑美的作品形式與內涵表現有以下特點:一、裸女畫不畫唇口。二、自畫像、花、日月與方形色塊的個人圖像。三、朦朧和諧的浪漫色彩。四、主題超現實,表達感情。五、多元創作,不斷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