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初等考試分發結果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國立臺北大學 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 林淑馨所指導 姜姿安的 我國幼兒教育券政策之研究-從政策變遷觀點 (2018),提出112初等考試分發結果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政策變遷、幼教政策、幼兒教育券、五歲幼兒免學費。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數學系 黃必祥 教授所指導 梁瑜芳的 國三模擬考對國中教育會考成績之影響分析 (2016),提出因為有 模擬考、國中教育會考的重點而找出了 112初等考試分發結果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112初等考試分發結果,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我國幼兒教育券政策之研究-從政策變遷觀點

為了解決112初等考試分發結果的問題,作者姜姿安 這樣論述:

我國於2000年推行幼兒教育券政策,而儘管學者已指出該政策無法減輕家長負擔及提升幼教品質,政府仍於2011年推行同樣具補助意涵之五歲幼兒免學費政策。為探究幼兒教育券政策到底「從哪裡來」、「往哪裡去」,本研究先行梳理幼兒教育券政策的推行歷程(第一次變遷),並進一步從政策變遷途徑來分析哪些因素是影響幼兒教育券政策擴大成五歲幼兒免學費政策(第二次變遷)的關鍵。其中,本研究是透過次級資料分析法及深入訪談法來蒐集所需之資料。根據研究結果,首先,本研究發現第一次變遷屬於典範式、政策創新的類型,而第二次變遷屬於一般式、政策賡續的類型;其次,本研究發現研究架構能部分解釋第二次變遷的緣由,而唯有將我國幼教領域

的適用性納入考量,才能建構出可適切解釋第二次變遷的架構。具體來說,幼教領域的適用性包含:(1)相對穩定因素僅間接影響外在因素;(2)外在因素涵蓋的五大因素存在連帶關係;(3)既有政策不僅影響外在因素,亦侷限政策次級系統中教育部的決策方向;(4)媒體僅發揮傳播管道的功能,而未於政策次級系統中扮演積極的行動者;(5)焦點事件並非促進政策變遷的關鍵。在政策建議的部分,本研究給予教育部短期與長期建議。針對前者,本研究建議教育部應著力於可控制之因素,像是以政策掮客的身分介入協調、把握議程設定的時機、提供各方對話與參與決策之機會;針對後者,本研究建議教育部應著力於短期內難以改變之因素,像是透過逐步調整相對

穩定因素來提升自主性、學習扮演一位稱職的政策掮客、時刻警覺政治無所不在的事實。

國三模擬考對國中教育會考成績之影響分析

為了解決112初等考試分發結果的問題,作者梁瑜芳 這樣論述: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三模擬考對國中教育會考成績之影響。本研究透過文獻探討後,發展出研究架構。以研究者所任教之高雄市某公立國中三年級學生中,隨機從28班中挑選4個班,除去不完整的資料後,有129人進行相關研究。將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分析、配對t檢定、積差相關、費雪真實性檢定、獨立t檢定、卡方檢定及複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與處理。獲得結論如下:一、國三模擬考對國中教育會考成績有顯著的影響力二、國三模擬考成績與國中教育會考成績有顯著的正相關三、不同等級之國中會考總成績在國文、英文、數學、社會科會考成績上有 顯著差異四、不同性別之國三學生在國中教育會考成績表現上沒有顯著差異五、不同智力之國

三學生在國中教育會考成績表現上有顯著差異六、不同家庭社經地位之國三學生在國中教育會考成績表現上有顯著差異七、國三學生的模擬考成績、在校成績及智力對國中教育會考成績表現有顯 著的影響力 依據研究結論,提出相關建議,俾供教育行政機關、學校、老師、家長、學生及未來研究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