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台北雙年展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2014台北雙年展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林心如(SylvieLin)寫的 漫遊影像:電影、當代藝術與策展 和熊思婷,葉人瑜的 台北雙年展‧2014‧劇烈加速度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恆河出版社 和臺北市立美術館所出版 。

元智大學 藝術與設計管理碩士班 鄒淑慧所指導 蔡旻芝的 涂維政的作品研究: 以關係、參與和美學的核心概念論述 (2021),提出2014台北雙年展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涂維政、參與式藝術、關係美學、關係雕塑、自我體制化。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創意生活設計系 謝修璟所指導 劉君帷的 應用藝術美學工作坊以實踐創意老化-以斗六湖山社區為例 (2020),提出因為有 高齡者、創意老化、藝術美學、社區型藝術工作坊的重點而找出了 2014台北雙年展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2014台北雙年展,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漫遊影像:電影、當代藝術與策展

為了解決2014台北雙年展的問題,作者林心如(SylvieLin) 這樣論述:

  作者林心如長期耕耘當代藝術和電影領域的書寫,尤其在旅法期間透過評介和專訪,將國際藝壇和影壇的脈動傳遞給台灣讀者。《漫遊影像:電影、當代藝術與策展》主要收錄作者在2004至2014年所寫的藝術和電影類文章,書中約50篇專文、約21萬字,書寫對象皆為國際一線的藝術大展、機構、藝術家、策展人、藝術博覽會、電影機構、電影導演和影評人等,並廣泛而深入地觸及國內甚少被討論的實驗電影及其和當代藝術的相互激盪。   書中涵蓋了Philippe Parreno, Douglas Gordon, Anri Sala, David Claerbout, Anthony McCall, ya

nn beauvais, Jeremy Deller, Jacob Fenger(Superflex), Robert Frank, Diane Arbus, 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和高重黎、陳界仁等藝術家,Hans-Ulrich Obrist, Nicolas Bourriaud, Jérôme Sans, Marc-Olivier Wahler, Philippe-Alain Michaud, Dominique Païni, Anselm Franke, Robert Kluijver等策展人,里昂雙年展、台北雙年展、敏斯特雕塑大展等展覽,巴黎東京宮、龐畢度中

心、雪梨當代藝術館等機構,FIAC藝術博覽會,雷諾汽車的藝術收藏,以及Béla Tarr, Philippe Garrel, Jean-Luc Godard和楊德昌、蔡明亮等導演。   作者以單一專論(monographic)的方式展開書寫主題,著眼作品/對象的客觀描述及脈絡陳述,輔以廣泛的參考資料或簡要的理論提引。此外,書中大量的第一手採訪(約佔全書的一半)更構成本書的高度參考價值。書中並收錄筆者受電影《廚房》及其原著小說啟發所撰的散文詩,揭露作者的書寫實踐早期而根本的詩性面向。   書中收錄文章的初次刊登處包括:《典藏•今藝術》、《典藏•讀天下》、《電影欣賞》、《放映週報》、《現代美術

》、《攝影之聲》、《樂多線上誌》(《MOT TIMES明日誌》前身)、《台北藝術論壇電子報》,以及鄭慧華出版的《疆界Altered States》展覽專書及《藝術與社會――當代藝術家專文和訪談》。  

2014台北雙年展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納撒尼爾.梅勒(Nathaniel Mellors)以「特製的雕塑、迷幻的戲劇效果和荒誕嘲諷的影片」來包裝他的裝置作品。梅勒發展出一種以電影拍攝為基礎的藝術創作;他寫劇本、執導和剪接並與演員密切合作。

他的工作室出品一些兼具幽默、無厘頭、詩意又荒謬的作品,同時也探討所有權、歷史、權力與道德等議題。

納撒尼爾 · 梅勒新的錄像作品〈 尼安德塔人容器 〉(Neanderthal Container, 2014), 再現了他在〈 世故的尼安德塔人訪談 〉(The Sophisticated Neanderthal Interview, 2012-13)一片中的角色,該片描述一個尼安德塔人的替身像自由落體般持續往下墜落。和〈尼安德塔人容器〉這件錄像作品一同展出的是一組大尺寸的攝影輸出,畫面上描繪著「尼安德塔金星」(Neanderthal Venus)小雕像;展覽中,還有兩顆會移動、會說話的尼安德塔人的頭像雕塑:其中一顆是尼安德塔人這個角色的「原味」版;另一顆頭像則是類似「史前─未來」原型,一種混合了穴壁和未來人臉的混種,原本是依照尼安德塔人自己的形象所構思出來的,結果反而變成另一種東西。

涂維政的作品研究: 以關係、參與和美學的核心概念論述

為了解決2014台北雙年展的問題,作者蔡旻芝 這樣論述:

法國藝評家布西歐(Nicolas Bourriaud)在1998年提出「關係美學」(Relational Aesthetics)概念,歸納具有交流互動和講求關係性特質的藝術創作。不同於許多當代藝術家強調互動場域與經驗過程的美學形式表現,涂維政從「關係雕塑」的思考出發,試圖找出物質性「雕塑」與抽象性「關係」兩者結合後的各種可能性。他運用民眾集體參與的力量,將人與人、事、物、環境或歷史文化等各種生活中隱而不見、有形和無形的連結化為其藝術表述。據此,本研究旨在探討涂維政如何藉由操作民眾參與藝術創作的方式,帶出作品中的關係性。並以當代藝術觀念闡述的參與式和關係美學概念做為研究論述之基礎,透過深度訪談

、文獻資料與現地觀察,探討其創作表現在臺灣當代藝術的重要性與定位。本研究共分五章,第一章緒論概述研究主旨與操作過程。第二章綜整國內外學者對參與式藝術和關係性的觀點,從不同角度探討其意義與創作型態,及涂維政的相關評論文獻,做為剖析其作品之論點依據。第三章主要論述涂維政生命歷程與創作脈絡,從他作品的核心關懷劃分三個主要創作階段。第四章剖析其焦點作品,從社會參與式藝術與關係美學的脈絡出發,進一步檢視他運用民眾參與手法的藝術創作。第五章歸納前述研究論述,試提出涂維政在臺灣當代藝術的定位之個人觀察。本研究結果認為涂維政創作的跨類別特質,使他在民眾參與的操作手法與核心概念上,無法歸屬當前任一既有型態類別,

但他藉著將民眾帶進藝術創作的手段,實踐創造性整合、合作性相遇和互為主體的概念,可用墨西哥裔學者藝術家埃爾格拉(Pablo Helguera)提出的「創意式參與」(creative participation)觀念作為詮釋指涉。研究發現,涂維政早期模擬藝術體制的操作,以及博物館的展示機制,這番被他詮釋為「自我體制化」的行為,如今已內化為創作核心。即使是在看重大眾共創的作品裡,他也同樣用博物館的概念去展示和收藏民眾參與的結果,讓藝術創作成為公民溝通與教育的媒介,實踐「博物館」的重要功能。再者,從國際展覽和大型藝術節慶的頻繁邀約可看出涂維政受到的肯定,他的多元創作和深度思考模式在臺灣當代藝術脈絡下呈

現其相當的價值。

台北雙年展‧2014‧劇烈加速度

為了解決2014台北雙年展的問題,作者熊思婷,葉人瑜 這樣論述:

  「2014台北雙年展」邀請法國高等美術學院院長(ENSBA, É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s Beaux Arts)尼可拉.布西歐(Nicolas Bourriaud)擔任策展人。布西歐以「劇烈加速度」(The Great Acceleration)為命題,挪用了科學家所提出的一種新假設--「人類世」(Anthropocene);同時,援引了老莊思想的自然觀,從人、動物、植物、礦物、物、東西之間思辨一種新的關係脈絡。

應用藝術美學工作坊以實踐創意老化-以斗六湖山社區為例

為了解決2014台北雙年展的問題,作者劉君帷 這樣論述:

全球人口正在快速老化,老化成為全世界以及台灣須共同面對的重要議題,而雲林縣屬於高齡縣,全縣20個鄉鎮市中,有8個鄉超過「超高齡」門檻20%,10個鄉鎮市超過「高齡」門檻14%,為全台老化指數第二的縣市,而隨著醫療環境及生活品質的改善,老人平均餘命逐年遞增,除了基本的長照與安養服務外,世界各國也針對高齡化社會的發展予以關注,從過去的成功老化、健康老化、活躍老化,到現今創意老化觀點的衍生,然而如何實踐讓老年人參與文化藝術等創意活動,在國內仍缺乏策略方案。因此本研究選定以雲林斗六湖山社區為研究場域,試圖以創意老化的觀點出發,建構「應用藝術美學工作坊以促進創意老化」之實踐模式。 本研究採

取行動研究法,在實踐藝術美學工作坊的過程中,建立與研究對象的互動關係,執行與紀錄行動歷程,並利用現場觀察記錄、行動日誌、半結構式訪談蒐集資料,將其交叉比較、分析、評估後歸納綜合。本研究的目的在於應用藝術美學工作坊建立創意老化之實踐模式,進而歸納藝術方案對高齡者心理健康、人際互動、銀青互動之影響,並以藝術創作讓高齡者發揮創意與潛力,共同回顧生命歷程、認同自我價值及提升生活滿意度,最後透過本研究之實踐模式增添藝術美學運用於老人服務的實證資料,以建立後續實務工作者之參考作法,開啟台灣對藝術美學運用於老年生活與照顧領域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