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百 想 藝術大賞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2017 百 想 藝術大賞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정우성寫的 走入戰火邊界,我所見的一切:鄭雨盛,與難民相遇 和하정우的 有感覺:河正宇的繪畫與生活隨筆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時報出版 和新經典文化所出版 。

崇右影藝科技大學 文化創意設計研究所 舒宗浩所指導 關兆宏的 從文化價值觀研析韓劇與臺灣偶像劇之比較—以西元2000至2017年為例 (2018),提出2017 百 想 藝術大賞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韓劇、臺灣偶像劇、文化意涵、文化價值觀。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2017 百 想 藝術大賞,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走入戰火邊界,我所見的一切:鄭雨盛,與難民相遇

為了解決2017 百 想 藝術大賞的問題,作者정우성 這樣論述:

「我期盼一個更加深愛、尊重彼此── 一個更美好的世界。」──鄭雨盛   難民,不該是被歧視、避之唯恐不及的詞彙,   鄭雨盛親自走入難民營,解開人們對難民的誤解,   請與他一起傾聽,難民真正的聲音。   ◆難民為什麼能穿品牌衣服、用智慧型手機?   他們以前可能是廚師、記者、工程師,有自己的生活與財產。而且難民比我們更需要智慧型手機,那是唯一能確認離散親人生死,了解新國度的工具。   ◆接納難民的歐洲,恐攻與犯罪頻傳,治安堪憂?   根據統計,難民的犯罪率比我們國家的人民犯罪率還低,更不能把單一個人犯的罪,直接視為整個難民群體的問題,這種以偏概全,只會製造更多不安。   ◆難民根

本是想利用身分申請,移民到其他國家!   我遇見的每個難民都希望早日回歸安定的家園,他們前往其他國家的最大動機在於下一代的教育與未來──未來的消失,比今日的溫飽更令人擔憂。   ◆他國的戰爭、他國的人民,與我相干?   我們的先人在二戰與韓戰時也曾是難民,接受他國幫助才重新站穩腳步。難民若沒有正式身分,就沒有國家會保護他們,不能看醫生、不能找工作,連身而為人的基本生活權利都將失去。   ◆難民的人權難道比我們國民的人權還重要?   身而為人,都擁有受保護的權利。難民突顯出我們的社會存在已久的問題:擔心兒女安全的父母,擔心工作被搶走的青年……我們該做的是一起找出可以消除憂慮、又能保護難民的方

法。   【關於本書】   沒有人是自願成為難民的,難民就是你和我,   是渴望平靜生活、懷抱夢想,卻被迫處於不尋常狀況下的平凡人。   如果以排他的態度對待不同種族、民族或宗教,   我們怎麼能要下一代,「去愛這個世界」呢?   名人參與公益、回饋社會已不是新聞,但韓國演員鄭雨盛的經歷有點特別。他擔任聯合國難民署親善大使以來,陸續造訪了尼泊爾、南蘇丹、黎巴嫩、伊拉克、孟加拉、吉布地和馬來西亞等難民所在地,親自走入他們的生活,呼籲世界關注難民的困境。   2018年,韓國濟州島來了500多位葉門難民身分申請者,引發韓國社會的強烈反彈,鄭雨盛為了難民的權益挺身而出,儘管因此遭受批評也毫不退

縮,持續以開放的心胸參與討論,更上新聞節目《NEWSROOM》探討羅興亞難民議題,令主持人孫石熙感嘆:「我學到了很多。」   鄭雨盛不僅記錄了5年來與難民互動的故事,也寫下自己對難民問題的諸多思考。藉由本書,他希望人們的關心應該更加擴大,去關注鄰居、社會,以及整個世界,去感受人與人之間強烈的連結,明白相互理解、平等對待有多麼的重要。 名人推薦   希望讀者能閱讀鄭雨盛的故事,從他的見聞中獲取為自己的社會、以及為國際難民發聲的勇氣。──菲利普.格蘭迪(Filippo Grandi)/聯合國難民署高級專員   正當我深切感受到韓國人對難民的不理解和排他意識應該有所改變時,本書的出現彷彿久旱

逢甘霖。鄭雨盛誠懇、謙虛,毫無保留的道出自身體悟。──洪世和/韓國作家、社運者、「純樸的自由人」代表  

從文化價值觀研析韓劇與臺灣偶像劇之比較—以西元2000至2017年為例

為了解決2017 百 想 藝術大賞的問題,作者關兆宏 這樣論述:

論文名稱:從文化價值觀研析韓劇與臺灣偶像劇之比較—以西元2000至2017年為例頁數:80頁校所別:崇右影藝科技大學 文化創意設計研究所畢業時間:107學年度 第2學期學位:碩士研究生:關兆宏指導教授:舒宗浩關鍵詞:韓劇、臺灣偶像劇、文化意涵、文化價值觀本研究以文化價值觀為主要分析探討,從國家政策與文化、戲劇內容特質以及風格設計之比較,探討韓劇與臺灣偶像劇文化價值觀之差異,韓劇與臺灣偶像劇的潮流發展皆始於西元2000年前後,在文化全球化的傳播影響下,戲劇內容特質與文化價值觀隨著國家政策與文化而轉變,國家文化價值趨勢走向亦主導該國指標獎項,是以,韓劇以榮獲韓國百想藝術大賞「大賞」電視劇作品,臺

灣以榮獲金鐘獎「戲劇節目獎」電視劇作品為主要研究對象,規劃以西元2000至2017年之電視劇為主要探討對象,分析韓劇、臺灣偶像劇各10 部。研究發現,韓國文化政策對韓劇製作為上而下的主導性影響,發展多元詮釋手法,使韓劇成為文化品牌走入國際市場,臺灣文化政策之於臺灣偶像劇製作則為下至上的以反映社會生活為主軸,相互間的影響是隱性的,傾向以象徵表述的方式詮釋該時期文化意涵,走進社會生活中去述說、去體現文化價值觀,其涵括的是單一個人乃至整體社會面臨的問題。

有感覺:河正宇的繪畫與生活隨筆

為了解決2017 百 想 藝術大賞的問題,作者하정우 這樣論述:

「想要成為優秀演員,其實就等於想要成為優秀的人。 我只想成為對人生有更深刻領悟的演員; 現在的我,正走在通往演員的路上。」   他時時刻刻做足準備,   因為他自知不是「感覺來了」就臨場發揮的演員;   他是為藝術而生的演員,   畫畫是他釋放創作能量的方式,   也是他的「休息」。   大銀幕前演戲的河正宇,   下戲後也是作畫的人、走路的人,   與過著屬於自己日常的普通人。   關於藝術,關於演戲,關於人生,   關於愛情,關於友誼,關於夢想,   首次揭露!   截至二○一一年春天為止的河正宇,   一段引人敬佩、惹人疼惜的影帝之路。   沒有這十年來的蟄伏潛沉,就沒有如今

的韓國億萬票房影帝。   從影以來,河正宇的第一本內心告白。   河正宇,不論演戲與畫畫,都讓人「有感覺*」   *有感覺=當自己被某個事物深深吸引,卻又說不上來究竟是什麼感受時使用的表現。   收錄2007年~2011年間60幀典藏畫作   陶晶瑩、黃子佼、膝關節、馬欣、彭紹宇(韓國的筆記)、傅天余、郭彥甫、謝哲青 好評推薦   身為畫家,他說──   在畫作前煩惱著該上什麼顏色,讓我逐漸清楚自己的樣貌。我偏好藍色,卻懂得與黃色為伍,我討厭紅色,卻知道何時該用;我明白黑色的力量,仍對綠色有障礙……這就是我。   身為演員,他說──   演員和畫家本質上相同,只是面貌不同。如果說演員這

一行是用白米煮飯,那麼畫家便是用剩餘的米釀成米酒。每當我下戲收工返家,我會藉由畫畫把壓抑的情感與創作慾望徹底釋放掉,重新回到演戲的清空狀態。   朋友是他的日常,他說──   在演員這個身分背後,我也只是個普通人而已……正因為這群朋友依舊把我當成金聖勳看待,我才能全然忘記自己演員的身分,做回原本的金聖勳;也幸虧他們一如既往地對待我,才得以讓這份友誼延續至今。   關於愛情,他說──   愛是來自一同參與日常的樸實情感,是對彼此的信賴與默契,但是當我在看這種宛如天注定的愛情故事時,又會不自覺地流下眼淚。   關於夢想,他說──   我從不相信命運的安排,但我相信只要認真逐夢,總有一天那個夢

想一定會實現。但如果把自己抽離出來觀看人生,就會發現人生中的每個階段其實都像考驗,有時也像老天賜予你的恩寵。   沉著理性的人物性格分析家、努力不懈的練習蟲、   野心勃勃的藝術家、天真浪漫的調皮鬼,   這些面貌統統都屬於「河正宇」。   ●其他關於河正宇的故事尚有:   ◆填寫入境資料卡時,他會在職業欄裡填「畫家」而非「演員」的由來   ◆和畫畫生涯第一位老師──演員高賢廷的故事   ◆對父親(演員金容建)的暖心告白   ◆巴斯奇亞、霍普、布菲……他心愛的十大當代畫家及作品簡介   ◆《黃海追輯》與《追擊者》為什麼這樣演? 好評推薦   ●指定合作!他們這樣看身為演員的河正宇:  

 「河正宇是少數的那種能够揮灑自如的演員,簡直就是個天才。」——《國家代表》、《與神同行》導演金容華   「他是所有韓國導演的夢中情人,能跟他合作,是我的好運氣。」——《暗殺》導演崔東勳   「為了拍片,他學延邊方言和麻將,三個月內每天練滿4個小時;為了像久南一樣皮膚粗糙,他讓風吹日曬一年臉不擦油;為了幾分鐘畫面,他在冬天跳入冰冷海水,零下15度爬屋外牆管道。任何艱苦河正宇都會一一克服。」——《追擊者》《黃海追緝》導演羅泓軫   「這個人充滿正面能量,是能 讓導演信賴的演員。」——《恐怖攻擊直播》導演金秉宇   ●一讀再讀!他們這樣認識畫家身分與走路教主身分的河正宇:   「如果你是河

正宇,你就是一個演員;如果你是藝術家,你也會是河正宇。」──藝術家 郭彥甫   「看過河正宇電影的人就知道,這先生選片品味向來一流。忍不住讓我們好奇,他的私底下究竟是甚麼樣的人?透過《走路的人》,原來河正宇當年因為頒獎典禮上的一個戲言,居然造就了日後他熱愛用走路當成生活習慣的起點。用幾萬步來算某種人生決心,如果不把這本書當成認識河正宇的話,當成另類減肥心靈雞湯書好像也是挺有看頭的。」 ──台灣影評人協會理事長 膝關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