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ming for Good 三民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魏秀珍所指導 胡煜岱的 家人關係、同儕關係對國中生網路遊戲消費之影響 (2021),提出Gaming for Good 三民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虛擬商品、消費動機、消費者行為、家人關係、同儕關係。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科學教育與應用學系碩士班 靳知勤所指導 廖映婷的 擴增實境遊戲對國中生博物館參觀經驗之影響──以921地震教育園區「踏點闖關」 遊戲為例 (2021),提出因為有 擴增實境、博物館、科技接受模式、通用學習成效、人—機—境互動的重點而找出了 Gaming for Good 三民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Gaming for Good 三民,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家人關係、同儕關係對國中生網路遊戲消費之影響

為了解決Gaming for Good 三民的問題,作者胡煜岱 這樣論述:

越來越多的國中生選擇網路遊戲作為日常休閒的重心,除了消耗許多時間在遊戲上,亦有不少國中生會在遊戲中儲值消費,但相關研究目前多著重在研究國中生網路成癮的因素,較少著墨其在網路遊戲中消費的行為。本研究旨在瞭解當代國中生在網路遊戲中進行消費的現況,並探討家人關係與同儕關係是否會對國中生在網路遊戲中消費的動機、行為有所影響。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國中生作為研究對象,於臺北市、新北市與桃園市三地區發放實體問卷進行便利抽樣,總共取得有效樣本453份,研究結果如下:1.共有173人過去半年曾於網路遊戲中進行消費,在全體資料中約佔四成(37.8%)。2.性別顯著影響於網路遊戲中消費的動機與行為,男

性(M=55.52,SD=22.93)之消費動機、消費行為顯著高於女性(M=46.24,SD=20.33)。3.零用錢顯著影響在網路遊戲中之消費動機與行為,每月份可支配零用錢金額在新台幣501元以上者,在網路遊戲中的消費動機、消費行為顯著高於沒有零用錢者。4.負向家人關係對國中生於網路遊戲中的消費動機具影響力,負向家人關係感受越深,可預測其在網路遊戲中會有更高的消費動機。5.國中生在網路遊戲中的消費動機對消費行為有顯著影響,消費動機越強烈,可預測其消費行為增加。 本研究依據結果提供建議,期望提供國中生之家長、主要照顧者、教學現場教師、相關領域研究者做為參考。

擴增實境遊戲對國中生博物館參觀經驗之影響──以921地震教育園區「踏點闖關」 遊戲為例

為了解決Gaming for Good 三民的問題,作者廖映婷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AR遊戲的介入與教學團體觀眾的博物館經驗之間有何關係。本研究採前實驗研究設計中的靜態組比較設計,邀請國中8年級學生為對象,共計248 名學生參觀921地震教育園區,其中115名學生為實驗組,參觀過程中輔以AR遊戲輔助;133名為對照組,由解說員給予定點解說15分鐘作為參觀輔助。參觀後以GLOs量表測量並比較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的通用學習成效有何不同,並透過問卷中的開放式問題與焦點團體訪談,補充通用學習成效各面向的深入內涵。實驗組學生另以TAM量表測量其對AR遊戲的接受度。兩組參觀中皆以錄影記錄,事後以觀察法分析學生與展示間的互動程度。最後取得有效問卷119份(實驗組67份,對照組

52份),問卷結果顯示,國中學生對於使用AR遊戲輔助參觀博物館接受度良好,TAM量表各面向分數皆達3分以上,只有13位學生顯示對AR遊戲的低接受度。對AR具高接受度的實驗組學生,其GLOs整體表現優於對照組,在量化結果中,「技能」、「愉悅‧啟發‧創造力」、「行動與行為改變」三個面向的得分顯著高於對照組學生,「知識與理解」及「態度與價值觀」兩個面向雖在量化結果中沒有顯著差異,但質性結果可看出實驗組學生較能記憶知識的細節,態度與價值觀的訪談結果也比較多元。透過錄影資料分析,AR遊戲的介入使得學生更樂於閱讀面板,積極與同儕討論展示內容,並透過關卡題目引導,促使學生與展示背後的情境、脈絡產生連結,AR

遊戲的引導也延長了學生願意停留於展示區與展示互動的總時長,顯示本研究所使用的AR遊戲「踏點闖關」達到「人、機、境互動行動導覽設計模式」的層次四「眾—機—情境互動」的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