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中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bbc中文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甄梓鈴寫的 自由未竟:獨立記者歐洲採訪紀實 和亞然的 醒來的世界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国际- BBC News 中文也說明:国际 · 美国称第二个中国气球正“飞越”拉丁美洲北京称“没宣布过布林肯访华” · 中国气球“闯”美国、台湾捷克领导人通话、菲律宾增美军基地等本周重要故事 · 美中新冷战持续:即使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突破 和時報出版所出版 。

國立政治大學 外交學系 楊昊、張文揚所指導 林雅淇的 中國海外基礎建設項目的在地回應—以緬甸皎漂地區人民的抵抗為例 (2021),提出bbc中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中國海外基礎建設、地方抵抗、緬甸、皎漂。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楊昊所指導 黃以樂的 甚麽是親中?中國-馬來西亞關係近況發展的6M分析(2013年-2018年) (2021),提出因為有 馬來西亞、中國、中馬關係、國際關係理論、6M分析法的重點而找出了 bbc中文的解答。

最後網站BBC News 中文- 最新文章-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則補充:BBC News 中文 致力為全球華文受眾提供獨立、可信、中立,同時擁有國際視角、深度、廣度和維度,覆蓋新聞時事和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內容的綜合數碼時代多媒體平臺服務。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bbc中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自由未竟:獨立記者歐洲採訪紀實

為了解決bbc中文的問題,作者甄梓鈴 這樣論述:

  二〇一八年,作者離開所屬的媒體,以獨立記者的身分踏上在歐洲的採訪之旅。   她沒有走向更多人注目的西歐,而是以寒冽的瑞典為駐點。在福利見稱的北歐,她看見天堂的另一面──院士的醜聞被揭發,以致諾貝爾文學獎暫停一年;大量難民尋求庇護,引起不同的反彈。   在東歐變革三十周年,她走訪德國、波蘭、捷克、匈牙利與波羅的海三國,尋找這些國家一路走來的足跡,以至脫離蘇聯後的生活──有人從抗爭者成為總統後,卻被人唾棄;有人堅持講述國家抗爭的歷史,不容國人遺忘;有人參加了「波羅的海之路」,成為一生重要的經歷。   這一年,她走訪大城小鎮,透過採訪,透過觀察,理解這些國家面對不同的挑戰──有的被大國虎視

眈眈,經常滋擾;有的慢慢落在獨裁者的手裏,自由漸漸被收緊;有的右派崛起,惹起爭議。雖然如此,在尋找更美好的將來的路上,很多人仍然努力,為自己相信的多走一步,參與罷課,寫真實的報導,講述過往的經歷,留守自己的家鄉。   這些國家的歷史,以至她們正面對的困境,與香港無關,但是有些議題不如想像中遙遠,有些經驗曾與我們在某個時間成功連結,正如捷克著名作家克里瑪所說,「從歷史中學習是重要的」,除了避免重複犯錯,也能借鑑他山之石。 名人推薦   陳立程   尹子軒(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歐洲研究主任)   劉致昕(台灣非營利媒體《報導者》副總編輯)   關震海(《誌》傳媒創辦人)   林育立(駐德國記者

)   在歐洲,她用筆記錄了一個處於巨變的大時代,回到香港,面對的是另一個大時代。要在自己生活的地方堅持客觀求真地記錄社會變遷,必然要承受更激烈的理智與情感之間的撞擊,梓鈴對新聞專業有一份執著,衷心期待在她的筆下看到「而這,就是今天的香港」。──陳立程   感謝這本書,將這些歐洲的記憶,帶到香港人的手中,作為智慧的載體,也是希望的火苗。──尹子軒(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歐洲研究主任)   《自由未竟》證明了走踏現場的價值,讀者得以跟着梓鈴的文字走訪不同國度、踏過不同人對自由追求之路。──劉致昕(台灣非營利媒體《報導者》副總編輯)   欣喜香港的記者有自己的作品,帶香港人走一次歐洲,反思當地

自由之後的思想轉變。──關震海(《誌》傳媒創辦人)   我在書中讀到尋覓、徬徨和自我期許,發現梓鈴似乎已經熬過這段路,準備好繼續走下去。──林育立(駐德國記者) 作者簡介 甄梓鈴   國際新聞記者。二〇一八年夏天,毅然辭去報館工作,以獨立記者身分赴歐洲採訪一年,駐紮瑞典,經營《三角尺北歐新聞平台》。走進國際現場,實地觀察歐洲政局,發掘新聞故事。文章散見於《明報》、《蘋果日報》、《BBC中文網》、台灣《報導者》等中文媒體。 陳立程序 尹子軒序 劉致昕序 關震海序 林育立序 自序 第一章 天堂無門 I. 氣候變遷 走進氣候罷課現場 沒有垃圾的國度 II. 諾貝爾

獎醜聞 跟着瑞典人上一堂「諾貝爾課」,醜聞過後文學獎何去何從? 離開伊朗,尋回寫作自由──專訪瑞典學院新院士Jila Mossaed III. 難民危機 同班同學 在瑞典大選進行時,走進伊巴謙莫域家園 丹麥大選採訪──那些被邊緣化的人 舌尖上的敍利亞 熱話背後,絕望告白,學生困IS佔區,教授僱傭兵拯救 IV. 戰狼在北歐 誰的公民 酒店事件餘波未了 第二章 鐵幕之後 I. 東歐劇變 波蘭 專訪波蘭前總統華里沙,拉倒鐵幕,英雄不再 鐵幕倒下前/後 鐵幕倒下三十年,波蘭媒體第四權怎麼了? 匈牙利 從民主鬥士到威權領袖,走訪歐爾班家鄉 獨立媒體狹縫求存,匈牙利政府的眼中釘 德國 東德最

後一個逃亡家庭 反移民的「高牆」──柏林圍牆倒塌三十年前夕,一個衝突現場的再訪 被遺忘的殖民傷痕,走進柏林「非洲區」 小黨崛起似納粹,學者憂掌大權,德極右黨否認排外,「只是默克爾愈走愈左」 極右色彩惹監控,AfD稱遭不公打壓 捷克 寫在「布拉格之春」五十周年,在捷克尋找共產記憶 II. 獨立以後 二百萬人手牽手,築成六百公里的自由之路 本土語言保衞戰 資訊戰是怎樣煉成的 今生不回家 不存在的樓層 歌唱革命 後記:回家的路 自序   「你怎樣看在香港做國際新聞?」畢業後回港找傳媒工作,面試時,我被這樣問過。   我記不起當時怎樣回答,有可能說了一些聽起來很官腔的答案,編輯主任一直面

帶微笑,後來我獲取錄,加入了《明報》國際版。   剛入行,我從外電翻譯開始做起,寫國際花絮和要聞是基本工作,每天翻譯不同通訊社的稿件,涉獵世界各地的新聞,有軟有硬。慢慢地,我有機會參與一些國際專題報導的工作,跟着資深記者討論「菜單」和選題角度、搜集資料、找受訪者,大多數訪問是隔着電話或電郵進行。對我來說,一切都是挑戰,在跌跌碰碰中學習何謂新聞。   二〇一六年,我離開《明報》,之後加入《香港  》擔任國際新聞記者,做網、做報、度橋拍片、街訪、錄VO,逼着一夜長大。雖然國際新聞編譯工作重要,但做得愈久,就愈想出去跑,發掘外電以外的故事。總是有人問我:「國際新聞記者是不是經常出差?」這真是個天

大的誤會。在香港當國際新聞記者不常有這種機會,認識一些有衝勁的記者,遇到感興趣的新聞議題更選擇自費採訪。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在時任韓國總統朴槿惠親信干政風波持續發酵下,我去了首爾一趟,說是旅遊,心底是想帶一些採訪回來,或是近距離觀察燭光集會的情況。那次旅程,中途出了意外,我跌倒弄傷了腳,最後忍着痛一拐一拐的走到光化門集會現場,完成採訪。那是我第一次跨出辦公室,在國際新聞現場採訪,事後反思雖有不足,但走進現場的確重要。   離開香港,在歐洲獨立採訪   一位新聞界前輩曾經對我說:「做國際新聞什麼都要略懂一點,還要有自己擅長的議題和國度。」那我的寫作主線是什麼呢?我在大學修讀國際關係,以

理論學習和歐洲研究為主,大學二年級曾赴瑞典當交換生,短期留學,開啟了我對北歐政治新聞的興趣。   當我決定以獨立記者身分向外闖,毫不猶豫就選定瑞典南部一個小城,一個我曾經生活過、最熟悉的地方。那兒租金沒大城市那麼高,駐點的交通便利,碰到想做的新聞議題,背上背包,說走就走。歐洲近年多次發生大型恐怖襲擊、難民危機爭議不斷、右派勢力大崛起,這些都是我比較關注的議題。       二〇一八年夏天,我辭掉全職工作,離港外闖,想試試自己能走多遠。由主流媒體記者變成獨立記者,這條路是孤獨的,就像創業一樣,由零開始。從事前準備、研讀資料、行程安排、實地採訪至訪後整理,寫成文稿,向各大傳媒機構「賣橋」,或是在

出發前跟指定媒體商議合作方案。採訪路上,很多時候都是一個人做決定,工作表面看起來輕鬆自在,其實講求自律性。在沒有公司資源及固定收入下,如何做到收支平衡,讓自己不會蝕太多錢,更是一門學問。   〈寫在「布拉格之春」五十周年──在捷克尋找共產記憶〉是我離港後的第一篇採訪報導。我帶着一本簿、一支筆,走訪布拉格各處,跟不同的人對話,逆權作家與小市民、老人與青年各自述說經歷,談「布拉格之春」、「天鵝絨革命」及今日右翼民粹主義政治思潮,由追尋歷史到記載現實。這是我的方向,新聞工作不只是把故事帶回來,寫成的採訪報導,更希望給讀者帶來一些反思。   那一年,我去過很多地方,走進瑞典和丹麥的移民區,採訪北歐

式選舉、拜訪前蘇聯地區,有幸訪問波蘭前總統華里沙、與東德逃亡者及右翼政黨領袖對談,探討東西德統一後的現況,而踏上波羅的海三國,探尋當地人的歷史記憶。   這本書輯錄了我在二〇一八至二〇一九年從事獨立記者的日子裏,在不同報章及平台發表過的採訪報導,也有些未發表過的文章,包括採訪背後的小故事、離港外闖的生活等等。《自由未竟——獨立記者歐洲採訪紀實》既是記年,也是記事,為這一趟旅程留下一點紀念。   在此感謝各位新聞界前輩的提點,亦感謝家人一直以來的支持。 熱話背後,絕望告白,學生困IS佔區,教授僱傭兵拯救 17-02-2019 四年半前, 雅茲迪族(Yazidis)博士生祖瑪(Fi

ras Jumaah)從極端組織「伊斯蘭國」佔領區中獲救,近期事件曝光,大大標題寫着「瑞典教授僱傭兵救學生回來交論文」。整件事件的始末,像電影情節,話題十足,瞬間佔據各大新聞版面,在中港台的社交網絡瘋傳。 我很好奇,在「伊斯蘭國」攻佔伊拉克北部,展開殺戮的前後,這位雅茲迪人過着怎樣的生活。訪談時問祖瑪,如今外出可有人認得?他搖搖頭:「沒有人希望因為受害者身分而出名。」當大家只把這則新聞當成趣聞,其背後的故事也許更值得關注。 四十出頭,經歷至少四場戰爭 初次見面,我們相約在瑞典南部小城隆德一所圖書館,那是祖瑪假日打發時間的地方。他來自伊拉克北部,在瑞典生活了近九年,「我很喜歡瑞典,跟伊拉克的文化

完全不同。在我的國家,我屬於少數族群,因為宗教信仰的緣故,感覺沒有受到平等對待」。但自從來到瑞典,他驚覺這裏的人毫不在意他人的信仰甚至性別是什麼,更加平等。 雅茲迪是伊拉克的宗教少數派,教徒多說庫爾德語,但亦有操阿拉伯語者,祖瑪是後者。雅茲迪是庫爾德人一個分支,但一般自視為另一族群,總人口約七十萬,大多聚居伊拉克北部。一九七六年祖瑪出生在北部拜西加(Bashiqa)地區,小時候有一段時間隨家人搬到摩蘇爾生活,那兒距離雅茲迪人的重要聚居地辛賈爾(Sinjar)約一百公里,周邊地區杜胡克(Dohuk)、什克汗(Sheikhan)亦是族群的據點,少數人口分佈於亞美尼亞、敘利亞及歐洲一帶。 對他來說,

生於這片土地,和平並非必然之事。童年過得不愜意,對戰爭的殘酷和離散記憶,他至今還依稀記得,「那時候我還是小孩,當然害怕,在戰爭中死去的人,棺材上都蓋着伊拉克國旗,鄰居喪生後遺體被抬到家屬面前,看着他們放聲大哭,就是我的童年」。 他才四十出頭,已經歷至少四場戰爭。一九八〇年九月,伊拉克和伊朗因長期存在的民族與教派矛盾、邊界爭端而爆發兩伊戰爭,當年他只有四歲。戰爭一打便打了八年,在這期間他看到人們慌忙逃命,連綿不絕的爆炸聲,傷亡更是無數。

bbc中文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體驗志祺七七文章版:https://blog.simpleinfo.cc/shasha77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 如有業務需求,請至官網瀏覽「服務方案與說明」:https://bit.ly/2ZCQ5Jh


#日本人瑞普查 #長壽秘訣

【 製作團隊 】

|企劃:歡歡
|腳本:歡歡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憨吉
|剪輯助理:憨吉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聯合報|連51年增加!日本百歲人瑞總數破8.6萬人 最高齡118歲:https://bit.ly/2XnMU7G
→ 中廣|超級人瑞的最高機密?超乎想像的長壽祕訣:https://bit.ly/3lnsQtW
→ 上報|全球最長壽老奶奶田中加子歡慶118歲生日 以活到 120 歲為目標:https://bit.ly/3tHEgMU
→ ETtoday|全球最長壽!田中加子過118歲生日「超愛吃巧克力」:要活到120歲:https://bit.ly/3nHgMq6
→ 維基百科|田中加子:https://bit.ly/2XknZkP
→ 中央社|全球最長壽田中加子 117歲又261天創日本紀錄[影]:https://bit.ly/2Xns1JN
→ 關鍵評論網|全球最高齡人瑞刷新日本紀錄:117歲田中阿嬤透露長壽秘訣,其中一項竟是算數學:https://bit.ly/3hEZI05
→ BBC 中文|長壽秘訣:我們是否應該學習日本人的飲食結構?:https://bbc.in/3AfNdzm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 如有引用本頻道影片與相關品牌識別素材,請遵循此規範:http://bit.ly/shasha77_authorization
🟡 如有業務需求需要聯繫,請洽:[email protected]
🔴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email protected]

中國海外基礎建設項目的在地回應—以緬甸皎漂地區人民的抵抗為例

為了解決bbc中文的問題,作者林雅淇 這樣論述:

中國近幾年來經濟快速成長,累積了龐大的資本,從過去的受援國角色轉變成為對外援助國。2013年中國甚至提出了具有雄心的「一帶一路」倡議,吸引許多發展中國家紛紛響應,並設立亞投行,提供這些國家基礎建設發展所需的資金。中國大力對外輸出海外發展建設項目,向東南亞及非洲等地區以融資貸款的方式,提供大型交通和能源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並在各地投資開發經濟特區。然而看起來如此美好的構想卻在許多國家內部出現當地居民抵抗中國基礎建設的聲浪,儘管中國企業總是對外宣稱當地居民受惠於中國的基礎建設項目,然而事實卻是企業並未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在當地造成環境及人文社會的破壞。本論文以皎漂作為個案研究,探討中國的基礎建設項目

為當地帶來的影響、當地居民抵抗的主要原因,以及抵抗的行動及成效為何。本論文研究方法將採取「文獻分析法」、「參與觀察法」及「深度訪談法」,透過過去的文獻結合筆者的實地考察,了解當地真實的樣貌。本論文研究成果有以下:第一,緬甸國內對中國基礎建設的排斥源自於歷史上長期對中國的不信任感以及環境及社會的破壞;第二,皎漂地區人民抵抗中國建設的主要原因在於工作及土地的剝奪,以及在發展建設過程中所感受到的水平不平等現象;第三,受害居民具結成一股抵抗勢力,透過自救會串聯彼此,利用團體的力量達到監督效果;第四,中國企業的後續作為無法觸及受影響居民的需求。

醒來的世界

為了解決bbc中文的問題,作者亞然 這樣論述:

香港青年作家亞然第二本政治文化觀察集 「今日香港,明日台灣?」 香港人希望是「72年前台灣,今日香港」! 以閱讀和寫作去介入這個世界,讀書人責無旁貸!   香港青年作家亞然的第二本政治文化觀察集,擅於「在學術研究中融入現實的感受,在隨筆雜文中放入知識的魅力」的他,一邊在德國深造,一邊關心香港和台灣的局勢並曾在台灣居住做研究,勤治學、勤寫作的亞然,在每周固定的專欄文章中總對時事有清新而深入的個人見解。   在他的觀察中,這些年來世界局勢變化大,本來有民主的地方出現退潮、沒有民主的地方變得更沒有機會出現民主,隨之而來的是民粹主義、獨裁暴政,當我們以為這一切的倒退都只會是暫時的,但永

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永無寧日。於是我們見到香港人又再久違地聯群結隊走上街頭,反對逃犯條例的修訂。亞然說:「有人以為香港人早已心死,但原來我們仍然會抗爭。現世不安穩,我們都不認命。」除了公民不服從以爭取民主,亞然更開出了一張「暴政之下的書單」,隨著書單日後的不斷更新、不斷加長,為這場持久的抗爭戰,提供了文字與思考的力量。     一邊專注博士論文的同時,亞然也用心貼近和理解世界所發生的事,寫作就是他的一份記錄。在將文章整理和重新編排的時候,發現這些文字隨著寫下的時序都是有所連貫:民主政體和民粹主義是此消彼長的關係,也成為了今天的背景;大時代之下,香港和台灣好像變得命運共同,但香港是先行一步;面

對這樣的一切,我們應該如何自處、如何面對,透過他的文字,跟著他一起尋找答案。他認為,身為讀書人,以閱讀和寫作去介入這個世界,責無旁貸。    亞然除了親身實地談「香港變了樣」,也觀察體會著「台灣的幸福與失落」,引經據典或提出亂世書單,另有好幾輯筆調轉為輕鬆,如「讀書人的風花雪月」,不忘閒時品賞「村上春樹和一碗拉麵」,或談著好聽的音樂及指揮台上的故事,呈現讀書人對生活的事事自得。亞然的寫作有國家有政治,也有人和人的生活,這本耐人咀嚼的文集就是寫的就是這個世界,並且和你我一樣期盼努力著,如何發揮一己之力,讓這個世界,更靠近理想一些。 名人推薦   焦元溥、周保松 專文導讀 各界齊聲推薦(按

姓名筆畫順序)   林飛帆(學運領袖、民進黨副秘書長)   吳介民(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   周保松(香港學者、作家)   焦元溥(樂評家、作家)   鄧小樺(作家、文化評論人)     「香港這幾年究竟如何變化,或悲或喜,已不再是香港自己的問題,而是全球關注熱點。作為一海相隔、兩小時飛機可到的鄰居,我們沒有理由不認識香港,現在甚至有責任認識香港。香港青年作家亞然以他的文字藝術,和讀者訴說他對於政治、音樂,種種所關注、所愛的論點與感想。當你閱讀《醒來的世界》,你就參與了他所開啟的對話。這個世界,或許也能更靠近理想一些。」──焦元溥   「亞然以優美流暢的文字,遊走亞

洲與世界,在我讀來,是一位渴望共同體的作家,在刻畫現在進行式的香港烏托邦。」──吳介民

甚麽是親中?中國-馬來西亞關係近況發展的6M分析(2013年-2018年)

為了解決bbc中文的問題,作者黃以樂 這樣論述:

2013年至2018年之間,中國與馬來西亞之關係可謂是達到了新高點。在此期間,中馬兩國在許多面向展開合作關係,包括軍事、經貿、教育及文化等等。雙方的合作關係甚至成為了馬來西亞2018年全國選舉的重點議題之一,當時執政者以首相納吉.拉薩(Najib Razak)為首,其發起或支持的許多中馬合作工程案備受質疑,被批評是「親中」的表現。其中一個大力批評納吉親中的群體為希望聯盟(Pakatan Harapan),而他們於2018年全國選舉中的勝利無意間也被刻畫成「反中派」的勝利。整起事件的過程中,「親中」的使用似乎是貶義用途。2019年「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開始時,馬來西亞普遍華裔也高度關注此

事,而「親中」與「反中」逐漸成為了嘲諷意味極重的政治標籤。馬來西亞在2013年至2018年之間與中國的互動關係似乎也被貼上了一樣的標籤。甚麼是親中?本研究認為目前「親中」作為形容詞的用法帶有犧牲自主權,並妥協自身立場的含意。中馬關係中是否真的有如此現象?現今有關兩國互動關係的理論架構,主要以「遠近」為衡量單位,或是以國對國之反應來判斷其關係之本質,如:新現實主義中的「抗衡」(Balancing)、「扈從」(Bandwagoning)或「避險」(Hedging)。然而,由此角度並未能充分解釋「親中」,因為這些理論主要以國家行為者(state as actor)為衡量基準,缺乏了深入到社會層級互動

之考量。國家行為者制定決策的考量主要以可衡量之客觀元素,如:國家之硬實力(Hard power),但「親中」的表現似乎有意忽略此元素,以「偏好」(preference)作為制定決策之基本考量,社會行動者(societal actor)也因此是探討「親中」之定義重要的研究對象。本研究嘗試以Andrew Moravscik所提出的自由主義理論架構,結合Chia-Chien Chang及Alan H. Yang所提出的6M分析法,對中馬在2013年至2018年之間的互動過程進行分析,並以此探討「親中」之定義。馬國社會中第二大族群就是具有「中華情結」之華裔群體,馬國的「親中」表現極有可能由此開始。但本

研究發現馬國「親中」的表現除了源自於華裔社會行動者,也可能從處在執政層級之巫裔社會行動者。本研究以6M分析法歸納出2013年至2018年之間重要的「親中」事件,並總結出兩大「親中化」過程,即「由上至下」(國家行為者至社會行動者)以及「由下至上」(社會行動者至國家行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