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bler-ross的悲傷的五個階段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kubler-ross的悲傷的五個階段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喬.柯特李爾寫的 檸檬圖書館 和方俊凱蔡惠芳的 傾聽情緒:罹癌長輩與家屬的心理照顧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你有權力好好悲傷 - 淡江大學活動報名系統也說明:新冠疫情發生後,悲傷似乎無所不在, 有人在這段期間失去親朋好友,有人離開自己 ... Kubler-Ross 的悲傷的五個階段(The Five Stages of Grief),讓了解我們,面對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遠流 和博思智庫所出版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美術學系 楊明迭所指導 柯沛而的 未竟事務-面對逝去的缺憾 柯沛而創作論述 (2021),提出kubler-ross的悲傷的五個階段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未竟事務、家族記憶、招喚、缺憾。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 吳怡珍所指導 鄭琬蓉的 蛻變與重生:一位準諮商心理師走過焦慮烈焰的故事 (2021),提出因為有 死亡焦慮、生存焦慮、成就焦慮、社會文化脈絡、存在主義治療、敘事治療的重點而找出了 kubler-ross的悲傷的五個階段的解答。

最後網站[達人專欄] 悲傷的盡頭--悲傷五階段理論Five Stages of Grief則補充:這個模型是由一位瑞士裔的美國精神病理學家Elisabeth Kübler-Ross所提出,他將人對悲傷的反應分成五個獨立的階段。獨立的意思是說,並非每個人都會照著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kubler-ross的悲傷的五個階段,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檸檬圖書館

為了解決kubler-ross的悲傷的五個階段的問題,作者喬.柯特李爾 這樣論述:

  「溫暖無比,充滿智慧的故事。」——英國作家琳達.紐伯里(Linda Newbery)     失去摯愛時,人們應該如何面對傷痛?   友誼與閱讀,又能帶來什麼樣的正能量?     10歲的小女孩克麗索(Calypso)總是把自己埋在書堆裡,   直到新轉來的女同學小梅(Mae)出現。     小梅也愛看書、喜歡寫故事,兩人建立起親密又特別的友誼。   小梅家總是生氣蓬勃、偶有爭執,忙碌且熱鬧……克麗索好喜歡待在小梅家。     自從克麗索的媽媽過世後,爸爸變得疏遠冷漠,一切都往心裡頭藏。   當她揭開隱藏在爸爸書房裡悲傷的祕密,才察覺他早已瀕臨崩潰邊緣……。     克

麗索有辦法改寫破碎的家庭,找到屬於他們的快樂結局嗎?     ***     「我跟妳說,我媽媽的病發作得很快。在她離開以前,幾乎沒有時間做她想做的事。有時候我會想,如果他們沒有發現癌症,沒有告訴她,她會不會還活著?我的意思是,是不是因為我們把這件事告訴她,才讓癌症變成真的?」      「妳還OK嗎?」小梅問。   「沒事。」   「可是妳在哭耶。」   「是嗎?」我還在逞強。   她溫柔地抽走我的著色本。「妳一定很想念她。」   小梅靠了過來,一手抱住我。「哭一下沒關係的。」她的語氣好像護士。「妳沒有媽媽了。為了這個流眼淚是很正常的。」   我乖乖照辦。在我哭完之前,小梅一直緊緊抱著我。

    ***     本書透過溫暖動人的文字,帶領我們學會包容每個人「處理悲傷的方式」。   當你了解如何愛人與被愛,心中那些好不了的傷口,也能就此得到療癒。      ※心理師、出版人、童書編輯、兒童文學作家,溫暖推薦!※     《檸檬圖書館》描寫的是人與人之間微妙關係的故事,讀了之後,你會發現:不管與親人,或是與他人,必須互相依存,生活會更精采。——資深國小退休教師、兒童文學作家/李光福   當大人拒絕面對驟變時,孩子將身處什麼樣的生活?一個過於「懂事」的孩子,是否正吃力地為大人扛起不屬於他的責任? 《檸檬圖書館》生動地刻畫出親職化子女的身影,更讓我們再次看見愛與陪伴的力量。  —

—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創辦人/李苑芳     一個害怕失去而不敢相愛,令人心疼不已的故事。兩顆悲傷的心,如何相依相扶,這本書帶給讀者淚潸潸而心暖暖的感動。——臺北市國語實小校長、兒童文學作家/林玫伶     如何面對「失親」的創痛,透過閱讀、寫作?體會真愛的「施」與「受」?這帖療癒靈藥,在本書中有深刻描繪。——資深童書出版人/桂文亞     我們都可能是克麗索,也可能是克麗索的爸爸,當然也可能是伸出溫暖雙手的小梅。失落後的心聲,終將蛻變為新生。——臨床心理師/曾心怡     本書讓我們深深體會——只要回應孩子對愛的需求、給予表達情緒的自由,即使是悲傷、痛苦的經歷,也能為他們帶來正向意義。——親職

教育專家 /楊俐容     關於友誼、家庭、自我修復的故事。面對傷痛,故事或許不是最直接的解方,但卻是協助我們跨越阻礙的催化劑。——前童書編輯、臉書粉專「編輯小姐Yuli的繪圖日誌」板主/Yuli  

未竟事務-面對逝去的缺憾 柯沛而創作論述

為了解決kubler-ross的悲傷的五個階段的問題,作者柯沛而 這樣論述:

  此研究主要是談筆者的藝術創作中對於「缺憾」的詮釋,進而連結到完形心理學中的「未竟事務」以及台灣喪禮文化之習俗。其中談及創作者的生命經驗,作品的構成,包括色彩的感受性、畫布形狀的選擇及其涵蓋的美術心理基礎、畫面創作技法與表現方式和作品意涵,此外討論畫面使觀者產生聲音聯覺的狀態與舉例。  在學理基礎與文獻探討裡,分別分析與筆者創作心理、作品美感相關之學術內容,以及討論相關藝術家影響筆者創作之處。在分析個人藝術創作與心理學之間的關聯性中,心理學內容包含兒時產生的依戀情節,遭遇他人之死時,會產生的庫伯勒「悲傷五階段」,完形心理學裡的「未竟事務」,以及榮格的集體潛意識與藝術創作間的關聯。在完形心理

學理論的發展背景及重要人物等細項不做探討;探究台灣喪禮文化中篝火儀式在各種不同文化中的意涵及其神秘性,在紙紮工藝其背景及其製作細節不多做描述。 

傾聽情緒:罹癌長輩與家屬的心理照顧

為了解決kubler-ross的悲傷的五個階段的問題,作者方俊凱蔡惠芳 這樣論述:

當疾病降臨,該如何學習生命最重要的一堂課? 精神科醫師與心理師 陪你練習,面對未知的不捨   學習感受你內心的寧靜,並了解到人生中的每件事都有其目的。──美國精神科醫師伊麗莎白.庫伯勒.羅斯(Elisabeth Kubler-Ross)   凝視親人的生命盡頭,該如何渡過最後?   疾病發生的時候,並非真的無從準備   「我要告訴你,檢驗報告結果證實是癌症……」   有尊嚴地好好活,是人生的終極目標   然而,當摯愛親人被宣告罹患疾病,是要選擇逃避   還是學習照顧與自處,陪伴走過這一段?   ☉ 當家中長輩罹患癌症……   「該不該告訴他真相?」、「之後的治療與照顧要怎麼辦?」當醫師宣

判長輩罹患癌症,身為子女的我們,是恐懼、難過、無力,還是理所當然的接受它?   然而,壞消息令人沮喪,卻也是重生的契機!   生病只是剛好提醒我們,再好好愛自己一下。   ☉ 疾病的真相,該如何說出口?   當家中長輩罹癌,最困難的選擇是──說還是不說、治療還是不治療   長期被隱瞞的病人,通常會比其他人,產生更多情緒問題,甚至會傷害自己,導致零零散散、甚至中斷治療,反而對雙方都是傷害。   ☉ 用愛關心,接納情緒   其實老人家不是不知道生病,而是他的情緒有沒有被家屬接納。當家屬給予多一點善意回應,老人家情緒就能被安撫,可能會為他帶來某些力量,讓病人感覺舒服一點,心情也會跟著改變。  

 ☉ 最後的陪伴,讓人好好地離去   當臨別時刻到來,該如何讓老人家保有尊嚴且安詳地離去?   很多末期癌症病人都會「疼痛」,臨終階段使用嗎啡、鴉片類製劑來舒緩,普遍是被允許的!   回到「人」本身,老年期受到病痛纏身是相當辛苦的一件事,病人往往只希望在生命的尾聲,還能夠做些什麼,留下一些什麼……   人有選擇如何「生活」的權利。   陪伴親人「好好活」,是可以練習的   精神科醫師與心理師,陪你修習「最後人生」   重新定義老年、照護、與生命的最後一哩路   ★關於最後人生,精神科醫師與心理師想跟你說:   •被宣判罹患癌症的時候,聽起來也許是一個令人沮喪的壞消息,卻也是一個重新檢視生活

的時機。   •「得了癌症之後,接下來很快就會離開人世」已經是過時的想法。   •我們往往看到的實情是,老人家並不特別擔心,反倒是青壯年的子女們因為壓抑和難過無法得到紓展,而陷入深深的愁苦中。   •保有積極正向面對疾病的態度,同時也接受安寧療護,兩邊雙管齊下,才是對病人最大的福祉。   •除了癌症病人本身,也要留意到照顧者是否已經不堪負荷,給予適度喘息的空間,避免在陪伴的過程中,自己也跟著病倒累垮。   •癌症治癒之後,恐慌「復發」這件事情,可能會對生活帶來極大的困擾,因此最好的方式就是參加「病友會」,感受到大家同在一條船上。   •每天把自己照顧好,更加注重自己的生活、飲食,不也是一種面對

人生最後風景,最好且具有智慧的方式?   •「哀傷」反應,其實是一個連續性的情緒表現,中間也包括了「解脫感」。   •癌症帶來的死亡威脅,造成人們對它的恐懼,可是越到後面,病人可以學會超然地看見生病帶來的好處,然後留下生命的意義。 ★感動推薦   賴允亮 教授   馬偕醫院放射腫瘤科、安寧教育示範中心資深主治醫師   馬偕醫學院教授   亞太安寧緩和醫學會(APHN)理事、前理事長     賴德仁 教授   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   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     陳慶餘 教授   台灣老年學暨老年醫學會理事長   台大醫學院家庭醫學科名譽教授   總策劃簡介 財團法人亞太心理腫瘤學交

流基金會   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於2013年成立,是以促進亞太地區心理腫瘤專業發展、相關臨床服務與大眾知能為目標的非營利組織。本會致力於照顧癌症病人及家屬的心理層面,了解病人、家屬及專業人員對癌症不同時期的心理、社會及行為反應,提供情緒上的輔導及支持,進行相對的社會心理治療。   期望透過提供心理腫瘤相關新知、服務、與宣導,來降低癌症病人及其家屬的情緒困擾。在身體、心理、及社會三方面的互相配合下,更能使患者順利進行治療並提高生活品質。   官方網站:www.appoef.org.tw/   FACEBOOK粉絲團:www.facebook.com/appoef/ 作者簡介 方俊

凱 董事長   *學 歷:   國立陽明大學生物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研究所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   *現 職:   財團法人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董事長   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 / 自殺防治中心主任   馬偕紀念醫院安寧療護教育示範中心主任   *經 歷:   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常務理事   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   台灣失落關懷與諮商協理事長   台灣安寧照顧協會理事   台灣癌症資訊全人關懷協會理事   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理事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常務監事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監事   馬偕醫學院醫學系部定助理教授   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諮商

系部定助理教授 蔡惠芳   社工師/諮商心理師    *學歷: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   *現職:三軍總醫院社會服務室社工師   *經歷:   血液腫瘤科及安寧病房社工師   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理事   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心理腫瘤專家   台灣癌症基金會抗癌鬥士評選委員   台灣安寧照顧協會安寧療護社工師專業課程委員會委員   台灣安寧照顧協會安寧療護心理師專業課程委員會委員         美國俄亥俄州Southeast Inc.全職進修 【推薦序】 【作者序】方俊凱醫師 【作者序】蔡惠芳社工師 PART 1────善知:打開罹癌情緒處理的第一扇門 ☉當家

中長輩罹患癌症 △第一時間知道病情的老人家 △事後才知道自身病情的老人家 ☉兩難的抉擇,兒女該不該對父母說病情? △隱瞞病情,反造成治療的困難 △面對疾病,病人和家屬的心理層次 ☉醫病共享,罹癌後的決策(SDM) △誰來照顧長輩?我該辭職嗎? △照顧人手問題,借鏡國外經驗、產學合作 △尋求幫助,罹癌後的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SDM) △SDM兩大核心──完整知情,資訊共享 △醫師和家屬只是輔助決策,病人才是真正決策者 ■ 醫護現場的情緒關懷 PART2────善戰:癌症治療中情緒紓解的第二扇門 ☉選擇權威名醫?還是就近治療? △當戰爭開打,該如何決定治療

方向? △整合照顧,病人、家屬、醫院三方考量 -情緒案例01》找到治療意義:心中惦念的田地 △破除迷失,打開情緒的出口 ☉罹癌後,家庭角色的改變 △站上前線,到底是誰在打戰? △戰事多變,重點在持續追蹤支援 △找回希望感,繼續積極前進 △重拾興趣,體會生病的好處 ☉治療期間的情緒反應 △積極處理病人的焦慮 △營養門診,透過諮詢專業 △用愛關心,接納病人的情緒 △情緒連結,看見當下快樂 -情緒案例02》找回熟悉感,聽喜歡的歌 ☉預期性的悲傷因應 △兩種預期性的悲傷情境 △長輩的情緒失落課題 △希望感破滅時的情緒展現 △無用老人的自殺問題 -情緒案例03》罹癌長輩的自殺行為 △破除「無用感」,找回

單純的存在意義 △尊嚴感,老人家自我價值的建立 △末期病人無法積極治療的心理準備 ■ 醫護現場的情緒關懷 PART 3────善存:癌症復發情緒應對的第三扇門 ☉ 復發後的情緒衝擊 △復發?轉移?還是第二個癌症? △早期發現,拉長存活期(Surviva) -情緒案例04》六個月就癌症復發的女老師 △失志症候群,復發的打擊 ☉ 復發後的醫療決策 △保有積極治療心態,同時接受安寧療護 △團體支持,引導正向思考 ■ 醫護現場的情緒關懷 PART 4────善生:照顧者和被照顧者情緒舒緩的第四扇門 ☉長期照護的身心負荷 △當兩位老人家互相照顧 -情緒案例05》妻子走出丈夫離世的哀傷情緒 △中年兒女

照顧罹癌父母 -情緒案例06》長子無法接受母親罹癌過世 ☉為彼此的情緒解套 △給照顧者:為自己留一些喘息空間 △給被照顧者:進到創傷後成長的境界 ■ 醫護現場的情緒關懷 PART 5────善別:安寧照護規劃安排的第五扇門 ☉病房中的家庭會議:誠實面對,勇敢接受 △病人最後的生命規劃,由誰主導? △緩和醫療家庭會議的決策重點 △兼顧安寧緩和治療的機制 ☉安寧共照的緩和醫療 △什麼是安寧緩和醫療? △送往安寧病房的契機 △積極作為,改善末期病人的痛苦 △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 ☉ 道別的練習,為善終預做準備 △家屬和長輩如何預做心理規劃 -情緒案例07》唱首情歌給誰聽?老爺爺放下過往的掛念 ■

醫護現場的情緒關懷 PART 6────善終:末期臨終情緒關懷的第六扇門 ☉ 最後的陪伴,讓老人家好好地離去 △好好的活,只求無痛心願 △好好的死,但願心無罣礙 -情緒案例08》道愛,媽媽送給女兒最後的禮物 -情緒案例09》不知道自己為何而走的爺爺 △遺憾的事,錯失情感的傳遞 -情緒案例10》長輩從企圖自殺到了無牽掛的轉變 -情緒案例11》軍人身分,讓爺爺轉而勇敢面對死亡 -情緒案例12》對媽媽放手,說再見! -情緒案例13》預作死亡決策討論,讓病人無憾離去 ☉悲傷輔導,未亡人的哀傷心理 △喪慟因應,家屬的哀傷型態 △病人逝世之後,醫院提供兩面向服務 △覺察撕裂的心情,嘶吼的情緒 △醫院逝

世患者的追思禮拜 -情緒案例14》阿嬤床邊呼喊,臨終阿公無法安心離去 △有所為,有所不為──臨終現場的情感引導 △整理逝者的遺物,找到情緒出口 -情緒案例15》哀傷調適不同調,給彼此一些空間 ■ 醫護現場的情緒關懷 【附錄一】正念(Mindfulness)減壓的操作方法 【附錄二】安寧緩和醫療條例   PART1善知:打開罹癌情緒處理的第一扇門 當疾病發生的時候,並非真的無從準備。 打開「善知」的大門,生命永遠會有一線生機。 ☉當家中長輩罹患癌症…… 「我要告訴你,檢驗報告結果證實是癌症……」 一位朋友曾這麼說,等待醫師宣判的那個時間,一顆忐忑不安的心,好像掛在懸崖邊,醫生的話還沒聽清

楚,已經令他雙腿一軟,彷彿隨時重心不穩,就會跌入深淵一樣。 不管是誰,一旦被宣判罹患癌症的時候,聽起來也許是一個令人沮喪的壞消息,卻也是一個重新檢視生活的時機。 過去可能已經有一些徵兆,只是被忽略了,生病只是剛好提醒了我們,應該好好正視這個問題。 然而,當今天故事中的角色,換成家中長輩時,身為子女的會有些什麼樣的反應?是恐懼、難過、無力,還是理所當然的接受它? 當醫師宣判家中長輩罹患癌症,大抵上可以分為兩種情境假設,一種是老人家第一時間知道自己的病況,一種是孩子們知道答案,陷入是否告訴長輩的兩難。 就目前的醫療現場來看,通常老人家都是由家屬陪同而來,一些比較開明的家庭,長輩可能同時也知道自己的

狀況,有一些則是事後才知道,因此在情緒的反應上就不太一樣。 在這裡,我們先依年齡別,將老人家分為初老期、中老期、老老期來談這些情緒上的差異。 △第一時間知道病情的老人家 第一時間得知自身病情的老人家,以七十歲左右的初老期來說,情緒波動相對來講比較大,內心隱隱的不安,使得他們會伴隨著焦慮、擔心,同時開始規劃接下來還可以做些什麼事、要告訴什麼人。 醫療進步的現代社會,對於疾病的治療和過去十年有著極大的差別,因此需要做同步整體性的調整,「得了癌症之後,接下來很快就會離開人世」已經是過時的想法。 當初診斷發現罹癌,老人家存活期已經相對提高許多,加上健檢、癌症篩檢的便利與廣泛,使得許多人在初期階段就被篩

出,早期發現,就能早期治療,癒後效果也就更好。 更年長一些的中老到老老期,也就是八十至九十幾歲的老人家,臨床上察覺到他們的想法竟是──這天終於到了。 「那不要治療了,這樣就好!」他們似乎在等待生命走向終點的原因,所以當下被宣告的時候,鎮靜許多,彷彿已有心理準備,表情呈現出好像答案終於揭曉的感覺,而鬆了一口氣,並馬上下決定不打算進一步治療。

蛻變與重生:一位準諮商心理師走過焦慮烈焰的故事

為了解決kubler-ross的悲傷的五個階段的問題,作者鄭琬蓉 這樣論述:

本研究緣於我多年未決的焦慮議題,在兼職實習帶領團體時,惡化成難以承受的恐懼,併發乾嘔的身心症狀敲響了存在的警鐘。我下定決心要改變自己,從職場脫身去全職實習。透過書寫實習與督導反思心得,我展開了一場凝視心魔與焦慮自我的對話歷程。因自我敘說研究法具有探究深層經驗的特殊性,且說故事是對生命歷程的回顧,重新排列過去的經驗,並對生活事件和經驗進行反思。在說故事的同時,說故事的人就進入意義範疇。為探究我生命早期焦慮生成之情境脈絡、對我的意義以及深度療癒之可能,我採用自我敘說研究法來描繪我生命早期的情緒經驗以及焦慮烈焰灼身的生命歷程。在這論文中,我回首年少的生命經驗,寫下了關於我的「死亡焦慮」、「生存焦慮

」以及「成就焦慮」以及「言說焦慮」的故事。那些年幼時印象深刻的情緒經驗原本看似與後來發展而出的「言說焦慮」毫無相關的,未料卻是死亡/存在焦慮的再現,成了我所有焦慮的根源。我年幼時,因無以應對「死亡」跟「人生而孤獨、無意義」的存在焦慮,將選擇的自由交託給了父母,以父母的意見與社會集體的價值觀作為對這個虛無世界的應對,卻在歷經家族負債的無底洞的宿命,感到父母辛勞,無以託付後,生成了「生存焦慮」。為了獨立存活下去,在華人文化重視「成就」、「面子」以及跟「好還要更好」的價值觀與德性觀的影響下,我將「生存焦慮」轉化成對自我無止盡追求的「成就焦慮」,未料卻影響了我職業生涯的選擇以及我的身心健康,最終造成了

我對自我價值與生命意義信念的崩塌。梳理過往,我認為我焦慮經驗之生成與轉變是由內外兩股力量以及時間歷程三度空間交織共構而成:內在力量是我內心對死亡跟孤獨的恐懼;外在力量是社會文化價值觀的作用力。於是,我以「存在主義治療理論與文獻」為「經」,以「本土心理研究理論與文獻」為「緯」,以及採用「敘事治療歷程的三重山」為「時間歷程」架構,與我焦慮的生命經驗進行對話與參照,建構而成一幅焦慮生成與轉變的生命圖像,讓我找到擁抱焦慮經驗與超越自身的鉅觀視野。在專業與生活實踐上,我學會了自我照顧,也有了自信,不再畏懼上台說話,因而開展新的專業生涯,重回職場,成為維護性別人權的性別平等事件調查委員,也展望未來的自己能

在取得心理師證照後,能為弱勢族群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