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 oled 75吋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光電工程系光電與材料科技碩士在職專班 陳文瑞所指導 李鼎凱的 Mini LED背光模組的光學優化 (2020),提出lg oled 75吋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高亮度、微型化、透鏡、背光模組。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機械工程系研究所 鄭榮偉所指導 鄭陞豪的 適用於捲對捲印刷之位置影像感測系統研發 (2017),提出因為有 影像處理統計分析、統計霍夫轉換、即時作業系統、平行運算影像處理、捲對捲多層印刷、對位印刷圖型設計的重點而找出了 lg oled 75吋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lg oled 75吋,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Mini LED背光模組的光學優化

為了解決lg oled 75吋的問題,作者李鼎凱 這樣論述:

隨著液晶平面顯示器產業的成熟,至關重要的背光源,也與時俱進,朝向節能、環保、安全、低功耗、高亮度(HDR)、薄型化及微型化發展…等趨勢邁進,然而Mini LED 的研究及應用,剛好可滿足3C型態的消費性電子、軍事工業、醫療照護、大型廣告傳媒及戶外顯示器….等,中、高階市場需求,隨之在顯示器相關領域,對傳統LED也逐漸取而代之。研究Mini LED的過程中發現,Mini LED在蘋果公司的力拱之下,已展開一場寧靜革命,消費性電子及顯示器行業,在國際一線品牌大廠,相續投入研發Mini LED後,已開始推出Mini LED相關產品搶佔市場先機。本論文研究,分2部分,首先是Lighttools光學模

擬,建立 Mini LED模組模型,與搭配3D繪圖軟體Solidworks的修改一次光學封裝膠外形,使用邊界曲面的功能,建立曲面,把Mini LED頂面改成凸起的曲面,達到一次光學透鏡的效果。透過Lighttools模擬結果,調整Mini LED曲面曲率,修正Mini LED交界之間的照度值,使畫面中的顆粒感、棋盤格現像淡化,達到最佳化均勻度為80%。第二部分;依模擬結果設定的LED規格、透鏡曲面,透過國內的專業LED廠商,工廠規模化的小批量生產,製作成Mini LED燈板;實際安裝使用於65吋顯示器,從中實現模擬到工廠規模化、量產性的可行性評估,同步使用專業的光學量測儀器,SR-3A進行所有

的光學特性量測,確認成品是否達到市售要求規格,經由實測65吋的Mini LED TFT-LCD模組的81點輝度均勻性達到93.91%、中心輝度:778.5Nits,LCD模組的25點輝度均勻性達到94.87%、中心輝度:777.12Nits,LCD模組的9點輝度均勻性達到93.97%、中心輝度:778Nits,符合輝度均勻性的Min規格 75%及中心輝度620Nits的市售規格要求。透過Lighttools模擬並且實際開發到可量產的Mini LED顯示器,空間厚度設定5mm,已經比市場上大部分的電視還要薄,電視的發展趨勢是薄形化,未來LED的空間厚度可能會再縮小,空間縮小會使畫面更容易看到LE

D顆顆分明的現象,並且更難以設計出畫面均勻的LED一次光學透鏡;希望進一步的研究,能夠再完成更薄的電視的LED一次光學透鏡設計,以符合未來市場對於產品的需求,也期許能夠在未來的Mini LED應用開發上,有效達到縮短開發初期的投入,節省開發初期所耗損的人力、物力及金錢上的損失。

適用於捲對捲印刷之位置影像感測系統研發

為了解決lg oled 75吋的問題,作者鄭陞豪 這樣論述:

現今電子產品逐漸走向輕薄設計,其基材逐漸轉向塑膠等軟性材料。然而市面上製作軟性電子大多以黃光蝕刻製程,其步驟繁複且成本高,故捲對捲 (roll-to-roll, R2R) 印刷為軟性電子未來可能量產的技術之一。而大多軟性電子材料為多層結構,故在印刷控制上必須做到好的對位控制 (Registration control) 以降低對位誤差。然而在捲對捲多層印刷機台架設影像感測器會遇到兩個挑戰─第一,印刷第一層材料時同時印刷對位記號,進一步利用影像處理找出圖型重心以取得參考位置。然而印刷過程中若對位記號有缺陷則影像特徵會出現誤差;第二,影像感測器在FOV (Field of view) 為 2.5

*2.5 〖mm〗^2 的情況下,對於傳輸方向最大速度 v_web=10 m/min 其取樣時間必須小於 10 ms/frame 內。本研究目的為研發一個適用於捲對捲印刷位置影像感測系統;藉由對於拍攝之對位記號進行影像處理統計分析,設計最佳化對位記號,以降低圖案誤差造成之感測誤差。另外藉由即時作業系統 (Real-time Operating System) 及平行運算影像處理方法使得從拍照、影像處理及下控制指令之總時間能落在 10 ms/frame 以下。在對位記號圖型設計的結果上,得知當直線資料點數 n 越多時其特徵估測值 (θ ̂,ρ ̂ ) 之變異量皆會越小,其值越接近實際值。在

影像感測性能方面,其影像處理總執行時間約落在5.6 ms,而最差的時間約為7.7 ms,故此感測系統之取樣時間符合我們的目標 8 ms/frame 以下 (假設下控制指令為 2 ms 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