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影集排名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netflix影集排名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AndiZeisler寫的 他們用女性主義幹了什麼!:在流行文化中被架空的社會運動 和글김칸비的 Sweet Home 1-12【大全輯套書】含完結篇,共12冊:Netflix冠軍韓劇同名原著漫畫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Netflix推薦》《星期三》只排第六!1月最新收視排行榜TOP 10也說明:... 公佈近百個國家地區的收視排名,最新收視排行榜也總是造成熱烈話題討論,而本週獲得台灣影集收視率冠軍寶座則是宋慧喬主演的復仇暗黑系韓劇《黑暗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時報出版 和高寶所出版 。

國立臺灣大學 商學研究所 陳忠仁、陳玠甫所指導 張育雯的 打造生態圈-臺灣電信產業之經營與發展策略探討: 以臺灣大哥大為例 (2020),提出netflix影集排名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台灣大哥大、電信產業、5G、有線電視、電子商務平台、momo、用戶生態系、資源與能力分析、BCG矩陣。

而第二篇論文輔仁大學 法國語文學系碩士班 黃孟蘭、狄百彥所指導 黃丹茹的 法式喜劇電影幽默橋段之翻譯策略與實例探討 — 以電影《高盧英雄歷險記: 埃及艷后的任務》為例 (2018),提出因為有 電影字幕翻譯策略、法式喜劇翻譯、法文字幕翻譯的重點而找出了 netflix影集排名的解答。

最後網站犢月刊-NO.94 - 第 1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則補充:Netflix影集 《后翼棄兵》近期播畢第一季,這部影集改編自沃爾特.特維斯(Walter Tevis)1983年出版的同名小說,上架不到一週就衝上熱門排行榜,引起熱烈討論。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netflix影集排名,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他們用女性主義幹了什麼!:在流行文化中被架空的社會運動

為了解決netflix影集排名的問題,作者AndiZeisler 這樣論述:

社會運動為何卻成為市場潮語?! 流行時尚、媒體市場究竟用女性主義做了什麼好事! 一段流行文化如何收編女性主義的精采歷史, 敦促我們必須看穿進步表象背後的現實, 內容辛辣、詼諧卻是振聾發聵。   我們正放任一種虛榮、自我感覺良好的「市場女性主義」——   它搶走對沉痾已久之不平等的關注,   性別平等之戰已經澈底從社會運動變成了一種消費品牌。   女性主義一詞曾是讓人聽到就不禁想逃避的話題,性別論戰不絕,但如今卻被塑造成眾多名人和時尚設計師爭相攬上身的閃亮標籤,就連事業版圖廣泛無比的超級巨星碧昂絲也不例外。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社會運動卻成為市場潮語!女性主義被商業化、流行文化侵蝕了社會運動

的內涵。安蒂.柴斯勒在本書中用冷面笑匠的幽默才智向走歪的「市場女性主義」下戰帖,讓讀者理解當代女性主義的變革,在這個奇怪又嶄新的流行文化裡又發展成何種面貌。讓大家看清流行文化如何炫目挪用了女性主義,並讓它空洞而迷失真正的本質。   柴斯勒的論點強而有力又調和了辛辣的幽默……「女性主義是一種義務、使命,而不是迷因。」   本書前半部將回顧過去到現在的女性主義是如何影響呈現以及傳播女性主義的媒體和流行文化,後半部則會正面迎擊未竟的議題。這兩個部分都會以「市場女性主義」的標準檢視這場同為社會、政治且依然基進的運動之演變過程,探討它如何滲透流行文化和媒體,將兩者作為當代的轉譯載體。   柴斯勒試

著闡述女性主義發展至今的路線,藉由展示社會過去可能是如何使它演變至此,號召我們一同加入讓它變得更好的奮鬥行列。若說市場女性主義是一種向掌權者承諾女性主義不會對現狀構成真正威脅的方式,那麼本書所倡導的反市場女性主義就是不畏恫嚇權貴。它以集體困境出發,唯有它能促成變革。——莎拉.賈孚,《新共和》週刊   柴斯勒用冷面笑匠的幽默才智探討古今廣告、電影、電視劇和時尚對女人的描繪……本書對當前女性主義的審視發人深省宛如暮鼓晨鐘,強調社會必須持續為性別平等而奮鬥。對女性研究、流行文化和媒體有興趣的讀者必讀!——《圖書館學刊》〈二○一六年編輯春季書選〉。 誠摯推薦   王曉丹│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副院長

暨法律科際整合研究所所長   李明璁│社會學家、作家   李屏瑤│作家   李信瑩│國立清華大學人社院學士班性別學程講師   周碧娥│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榮譽退休教授   烏烏醫師│禾馨婦產科醫師   陳宜倩│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教授 臺灣女力推薦   在這個搶占話語權的時代,許多人用符號、用圖像、用影片去博得注意,致力於由黑轉白、由白轉紅,快速製造品質與意義。曾幾何時,女性主義已經從人人喊打,或者相濡以沫,成為了流行界與文化界搶占的商品。我們深信,女性主義標誌著全球姊妹的血汗足跡,不能被抹煞、扭曲或架空。這本書帶領我們思考,如何拆解傳媒裡的話術,智慧應對,又如何呈現性別平等議題,從嚴

肅論證轉身。——王曉丹│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暨法律科際整合研究所所長、特聘教授   對我來說女性主義不是請客吃飯、更不是華麗宣言,而是日常生活中的平等實踐,追尋真實自我的方向。作者犀利解構大眾流行文化挪用女性主義的現象。精闢、警世、值得一讀。———烏烏醫師│禾馨婦產科醫師   就女性主義的發展來看,這本書有其時代意義,尤其是對「資深世代」的女性主義者或婦女運動者。   「女性主義商業化」,即作者所說的「市場女性主義」,指涉的是女性主義被大眾媒體或流行文化恣意挪用或收編的現象,並非當前的新現象,而是早在1980年代即已出現。其中最為人知的例子之一,就是香菸廣告「Virginia Slim

s」的煙草公司為了挽救與擴大日漸萎縮的香菸市場,而鼓勵女性加入吸菸行列而引用的一個廣告:「You have come a long way, baby.」   對「女性主義」被商業化的現象,當時不同陣營的女性主義者分持不同看法,最終仍是莫衷一是,各有堅持。然而,這個議題並沒有消失。隨著文化市場化與文化全球化的加劇,同時「性」與「情慾」的多元化也逐漸成為年輕流行文化的元素,「性」與「情慾」論述的市場化於是成為新世代的女性與女性主義者要面對的議題。   作者透過檢視自1990年代以來,美國不同大眾媒體與流行文化的名人,如何挪/引用「女性」、「平等」及「種族」的論述,探討「市場女性主義」現象對「女性

主義」作為以追求性別平等、主體與自由等目標的社會運動的意義,及其如何形塑「女性主義」未來發展的樣態。這是一個值得關心女性主義或社會平等議題的讀者閱讀與深思的書。———周碧娥│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榮譽退休教授 各界推薦   在女人仍得奮力拚搏才能取得平等的世界,檢視社會向女人販賣的女性主義將讓你感到入迷又憤怒,更可能重新定義這場運動對你的意義。——茉莉.勒貝爾,《半身像》雜誌   文筆犀利如鋒。——《衛報》   精明的評析……柴斯勒帶來一系列微妙又細緻的小品文……還有會在《婊子》雜誌文章裡看到的機智諧謔。本書風趣詼諧又淵博,機敏地無法妄下簡單結論。——羅莉.佩妮,《紐約時報書評》

  柴斯勒是敏銳堅毅的作者,用鑽石切割刀般銳利的文字剖析主題。本書趣味十足、精練又大膽。——珍妮佛.席妮爾,《紐約時報》   文字尖銳又機智,本書充滿精明的……分析。——《紐約客》雜誌   以銳利眼光重新檢視女性主義的運用和濫用……題材廣泛、娛樂性十足」——凱特.塔朵,《波士頓環球報》   優美但毫不留情……透過這本刺激的著作,柴斯勒證明了女性主義可以既複雜艱深又有趣。——《華盛頓郵報》   作者研究透澈又記載地十分詳細,文筆令人驚豔且條理分明,本書嫻熟脈絡、令人增廣見聞亦發人深省。非常重要的著作,強力推薦。——《中西部書評》   在這本強而有力的著作中,柴斯勒仔細探索當企業削弱並

延攬女性主義時會發生什麼事。小提示:它再也不具顛覆性了。——艾維特.狄昂,千禧世代女性主義網站Revelist   柴斯勒以對話般的行文和敏銳才智吸引讀者,提出大量明確例證闡述實體如何以無數方法收編女性主義,從莉莉絲音樂節、家樂氏燕麥、共和黨到肉毒桿菌不一而足。——《密西根季評》   本書探索女性主義是如何從一種激進的邊緣運動演化為姿態柔軟、性感的生活風格。然而,本書脈絡認為,光是自稱女性主義者無法產出任何結果。對作者來說,女性主義運動之未來靠的不是「誰為自己貼上女性主義者的標籤」,而是「他們用女性主義做了什麼事」。聚焦在這一點才是明智之舉。——安娜.萊希卡維奇,英國《新政治家》雜誌  

 積極堅定、機智,精準地切中時弊。——《科克斯書評》   柴斯勒對她所謂「市場女性主義」之分析精確無比又引人共鳴,突顯出收編勢力之險惡,並且號召女性主義者將資源投注於正規的政治行動,奪回女性主義者之身分認同,而非可商品化的標籤。——《出版人週刊》   一份令人信服、經過透澈研究的論據,足以抵抗市場友善女性主義的洶湧暗潮。——全球評論網

netflix影集排名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最近Netflix的影集「性/生活」蠻火紅的,在許多國家的收視率都是排名第一,在這個短短一季裡面,說出了許多紅藥丸覺醒的兩性動態。

許多人看覺得這就是個爽片,沒什麼劇情與深度,或是覺得這個影片演得有很誇張...等等。

然而對我來說有趣的點在於同間我看到許多男人的把妹(交女友)方法,抱持著真命天女症的思維送一大堆禮物,用盡了Beta策略,最後被女人拒絕後鬧了一鼻子灰又開始抱怨這個女人怎麼機車利用男人而產生仇恨的心態。

紅藥丸覺醒不是要你去仇女,其實許多還在藍藥丸世界的人反而因為看不清本質,而在追求女人吃土之後產生怨恨。紅藥丸覺醒反而是要你更深刻理解兩性動態與女人擇偶天性的本質之後,你才不會去怨恨女人身為女人的本質。

本次臨時加開直播,我就會來聊聊我對於Netflix新影集「性/生活」的看法以及帶來的影響。

--
加入「紅藥丸覺醒紀元 - 當代男人兩性動態生存法則」請點此
https://abovelight.com/red-pill-era/

加入「選擇你的現實2.0 - 將你的熱情與技能打造成線上事業」請點此
https://abovelight.com/choose-your-reality/

加入「夢想生活全世界都是你的社交圈」
https://abovelight.com/dream-life-social-world/

加入AB的異想世界黃金訂閱
https://abovelight.com/members-home/

「Game出你的社交圈」電子書免費下載
https://abovelight.com/join-ab-community/

AB一對一線上諮詢服務
https://abovelight.com/consult-ab/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AbovelightLife/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abovelightlife/
Telegram: https://t.me/abovelightlife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shang-rung
iTunes podcast: https://itunes.apple.com/us/podcast/id1207576640
官方部落格網站: https://www.abovelight.com

Rollo Tomassi - The Rational Male
https://amzn.to/3wBAjcA

打造生態圈-臺灣電信產業之經營與發展策略探討: 以臺灣大哥大為例

為了解決netflix影集排名的問題,作者張育雯 這樣論述:

台灣大哥大是台灣電信業的領導企業,具有台灣電信三雄的地位,旗下的主要業務包含電信、固網、有線電視、電子商務平台及電視購物。秉持品牌核心精神「Open Possible 能所不能」,透過想像力、科技力、行動力、連結力,與感動力,讓用戶能所不能;同時也預計透過台灣大結合富邦集團的生態系盟友打造「超 5G 應用」,包括智慧球場、智慧倉儲、雲端遊戲,領先業界發展之外也提供符合產業與消費者需求從個人、家庭到城市智慧生活的物聯網應用。台灣大哥大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7年2月25日,分別於2001年7 月收購泛亞電信、2004 年8月收購東信電訊,成為國內前三大電信業者之一。2007年陸續收購台灣固網和

台灣電訊,躍升為國內第二大網路服務業者。2008 年公司推出三大品牌「台灣大哥大」、「台灣大寬頻」、「台灣大電訊」,針對個人、家庭、企業不同族群,提供行動通訊、有線電視、固網等整合性通信服務。台灣大哥大現任董事長為蔡明忠,受到2018年電信業的499之亂影響,台灣大哥大毛利率及營益率近乎腰斬,使其深刻體會未來無法持續以傳統電信商的面貌存在,因此決議讓台灣大哥大轉型為科技公司;也因此在2019年欽點「AppsWork 之初創投」負責人林之晨接任台灣大哥大執行長,期許以創新的方式帶領台灣大哥大突破重圍,駛向藍海。台灣大哥大於2019年陸續投入許多創新市場,包含獨家代理美國 Riot Games 遊

戲開發商旗下三款遊戲,分別是《符文大地傳說》、《VALORANT 特戰英豪》、《英雄聯盟:激鬥峽谷》,也透過旗下加值服務 myVideo 積極投資出品獨立影集,如近期佳評如潮的「天橋上的魔術師」、「做工的人」、「火神的眼淚」正是最佳實例。又截止到 2020 年底台哥大的5G可收訊率為業界第一,基地台密度也是業界最高,可見隨著5G的開打台灣大哥大在基礎建設的佈局也已領先同業。本研究利用VRIO及BCG矩陣分析觀察到台灣大哥大透過創新多元的加值服務逐漸創造出與競爭對手的差異化,利用穩紮穩打的企業精神也讓台灣大哥大在領先市場的同時不忘持續優化在基礎設施的建設,連接與終端消費者的最後一哩路。也利用與富

邦集團的資源整合,發展出以終端消費者為核心的用戶生態系,提供用戶最便利的生活圈,放大自身優勢也建立服務差異化的護城河,成功拉開與同業的差距。最後本研究也建議台哥大在事業體的層面能更加關注有線電視的概況,雖然系統商的利潤高,但未來是否能將聯手頻道商推出更多獨家影集及節目以吸引用戶申辦台哥大的機上盒,利用此基準衡量持續投資在有線電視的效益為關鍵。在策略層面則建議台哥大能持續領先5G建設,確保第一時間提供優質的收訊品質,提升市占率;持續深耕品牌,擴大用戶基數,提升用戶黏著度;並提醒未來在搶占忠端用戶市場時應謹記用戶體驗為王,在整合集團服務應同理用戶需求,避免強硬推銷。

Sweet Home 1-12【大全輯套書】含完結篇,共12冊:Netflix冠軍韓劇同名原著漫畫

為了解決netflix影集排名的問題,作者글김칸비 這樣論述:

Sweet Home 1-12【大全輯套書】 含完結篇,共12冊 2020 Netflix 排名第一韓國神劇 Sweet Home 原創漫畫 比影集更詳細的世界觀設定、 怪物角色更多元、更深刻。 駭人怪物 × 驚悚刺激 × 人性善惡 × 自我省視, 漫畫更完整的世界觀、角色設定、怪物背後的意義一次完補。 網友一致認同──漫畫比影集精彩。 看過的都說:好看得不可思議! 停不下來、睡不著、腎上腺素飆升!   ★播出四週內突破2200萬訂閱者觀看   ★在全球70個國家排名前10   ★韓劇由宋江、李陣郁、李施昤、李到晛領銜主演   ★漫畫點閱量突破12億次     你遇過最糟最爛的事,是

什麼?   被世界遺棄?還是被怪物攻擊?   車賢秀,從小品學兼優、樂心助人,沒想到在同學眼裡,他的善意竟是如此諷刺!長期遭受校園霸凌,導致賢秀將自己鎖在房內繭居。   某一次事故,父母、妹妹全部死亡,沒有朋友,獨自一人居住在破爛的「綠色之家」公寓。但這公寓有點詭異⋯⋯凌亂的走廊、住隔壁的練習生女孩的貓被吃了?!   而且,似乎不只是這間公寓有這個問題,網路上瘋狂流傳、搜索第一名的詞居然是「怪物化」?怪物?人?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第12集】   如果想保護一個人,   有時候就必須犧牲另一個人。   為了替大家爭取時間,智秀打算獨自應付怪物們。   但正打算前往頂樓的賢秀聽

到貝斯聲,   便企圖利用自己體內的怪物力量,與智秀一同作戰。   終於,最終計畫的魚叉順利發射出去了   眾人是否能夠順利逃到後山,並在那裡找到暫時的安全?     而精神逐漸遭到怪物吞噬的人們,又會變得如何?   在破滅的世界裡,最後佔據人心的,   會是希望還是絕望?   ▸漫畫看點——   ✢ 世界觀設定「怪物末日」,一窺人類最原始的慾望與掙扎,看透人際衝突的惡、黑暗時刻相互守護的善交織,人性刻畫更深刻、更具張力。   ✢ 怪物數量更多、型態多元。影集大幅刪減怪物數量,漫畫驚悚絕望感加倍。✢漫畫可以更深度了解怪物變化的原因,怪物畫的外貌表現與他們內心的慾望相關,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

後,對於絕對善惡有更深的省思。   ✢ 角色設定、CP大不同。   ✢漫畫劇情一次完結,與影集不同,不留懸念。  

法式喜劇電影幽默橋段之翻譯策略與實例探討 — 以電影《高盧英雄歷險記: 埃及艷后的任務》為例

為了解決netflix影集排名的問題,作者黃丹茹 這樣論述:

壹、研究背景本論文標題為「法式喜劇電影幽默橋段之翻譯策略與實例探討—以電影《高盧英雄歷險記:阿斯特克斯與埃及艷后的任務》為例」。《高盧英雄歷險記》為兩位法國漫畫家—勒內・戈西尼(René Goscinny)與阿爾伯特・優德佐(Albert Uderzo)—於1959年共同創作的系列作品,至今在全球的累積銷量已超過五億本。然而,《高盧英雄歷險記》不僅是一套家喻戶曉的高人氣漫畫,更是許多學者用來了解法國當代社會文化的研究對象。事實上,許多漫畫中的人物及對白,皆是作者取材自現實中的人、事、物,再以幽默諷刺的方式呈現,其中不乏對當今政治人物、及法國思想文化的嘲諷。就像法國漫畫評論家尼可拉・魯維埃(N

icolas Rouvière)說的:「阿斯特克斯(Astérix)匯集了法國人對自身的刻板印象,而這些刻板印象同時也代表了一部分的法國文化。」也因此,這套漫畫不只受到小朋友的喜愛,也同樣受成人讀者歡迎。除此之外,該作品也曾被改編成數部動畫片及四部真人電影。其中以第二部:《高盧英雄歷險記:阿斯特克斯與埃及艷后的任務》 的票房最為賣座,甚至成為法國影史上國內票房排名第四高的電影。事實上,雖然《高盧英雄歷險記》本身是一部漫畫,兩位作者卻都曾表達電影—特別是滑稽諷刺劇(le burlesque) —對他們所帶來的深遠影響。如同戈西尼本人就說過:「我認為畫漫畫就像是在寫電影劇本一樣…比起康德 和史賓諾

沙 ,勞萊與哈台 才更像我的啟蒙老師!」法國電影館(Cinémathèque française)也曾於2017年舉辦過為期六個月的《戈西尼與電影》展(Goscinny et le cinéma)。由此我們可以輕易看出電影與Astérix間密不可分的關係。筆者曾在大學畢業後於翻譯公司擔任電影字幕的翻譯人員,對於字幕翻譯的原則和限制略有了解。加上本身對於法國喜劇電影深感興趣,決定將此類電影翻譯作為研究對象,在論文中深入探討。本研究將討論什麼是法式喜劇的幽默效果,以及如何將此效果以中文字幕傳遞給台灣的觀眾,使不懂法文的人也能感受到相同的樂趣。為達此目的,筆者於論文中提出假設:首先,何謂法式滑稽諷刺

劇?再者,什麼是目前被廣泛討論及使用在電影翻譯上的認知翻譯理論?最後,什麼樣的翻譯策略最適合使用在法式喜劇對白的中文翻譯?本篇論文的三個章節旨在驗證以上假設。貳、第壹章為了能夠精確呈現出《高盧英雄歷險記》的幽默效果,我們首先必須深入了解其中的喜劇元素。事實上,滑稽諷刺劇在法國文化中已有相當深遠的歷史,甚至可追朔至古希臘時期的劇場。雖然喜劇在這個時期被大部分的文人學者認為是種低俗的娛樂,其藝術及教育的重要性都遠遠低於悲劇,但仍有劇作家對此抱有完全不同的看法。如古希臘喜劇最重要的代表人物—阿里斯多芬(Aristophane)—便經常在作品中表達對當代人物或事件的批判,卻仍不乏幽默的戲劇效果。阿里斯

多芬用喜劇輕鬆的口吻喚醒雅典各階層公民對於政治及社會現象的重視,加上古希臘時期的戲劇比賽是由公民票選出最佳作品,喜劇因此被認為是一門與雅典民主政治有密切關連的藝術。然而,直到文藝復興時期,le burlesque一詞才真正出現在法文中,且當時並不是被用在戲劇,而是用來描述一種新的文學創作風格。此類創作以作家斯卡隆(Paul Scarron)為代表,特色是將古典文學作品,如古羅馬詩人維吉爾(Virgile)的經典作品《埃涅阿斯記》(L’Énéide),改編成通俗滑稽的版本,目的是藉由風格之間的落差,讓讀者在閱讀時感到驚訝,因此覺得幽默有趣。也因為這個特色,使得burlesque從此成為一種打破傳

統思維的新風格代表。從古希臘喜劇到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作品,喜劇及burlesque通常代表一般大眾對政治和菁英文化的批判,也因此不免被許多文人雅士認為是種粗俗的文化。直到十七世紀,法國喜劇作家莫里哀(Molière)成功將這種大眾文化帶入宮廷及上流社會裡,並成功保留其中的批判精神。莫里哀的作品結合當時的法式鬧劇(la farce)及義大利即興喜劇(la commedia dell’arte),開創出一種獨特的莫氏喜劇風格。成名後的莫里哀雖成為國王路易十四的御用劇作家,作品中卻仍不乏對社會問題和道德倫理的批判。十七世紀為法國語言及文化發展的重要時代,莫里哀身為這時期最重要的劇作家之一,對後代的影

響力不容小覷。我們能從當今法文仍被稱為《莫里哀的語言》——這一點上看出。其作品也成為現代滑稽諷刺劇的代表。十九世紀末電影技術的發明提供人類一種新的藝術及娛樂型態,同時也讓burlesque有了新的發展空間。事實上,最早被電影發明人盧米埃兄弟(les frères Lumières)最先播放的影片中的其中一部:《水澆園丁》(L’Arroseur arrosé),便是一部帶有滑稽諷刺劇風格的影片。和文學及戲劇一樣,電影中的burlesque同樣是將喜劇效果建立在落差感之上,並藉此諷刺當代的政治社會現象。因此,無論是好萊塢最出名的演員之一卓别林,或是法國喜劇泰斗路易·德·菲耐斯,都善於利用輕鬆幽默的

方式探討嚴肅的議題,使觀眾能夠在歡笑中反思,進而消弭了因嚴肅而產生的距離感。其中,前者常透過電影表達反戰思想,及對資本主義和社會不公的批判;後者則精於演出欺善怕惡的角色,藉此嘲諷人性中的勢利與貪婪。《高盧英雄歷險記》就是在這樣的影響下誕生的。作為一套兒童讀物,主題雖然不如許多電影作品來的嚴重,卻是教育孩童的良好機會。此外,作者們利用真實事件改編創造出反差感,同樣能引來成人讀者的笑聲。以漫畫作為腳本改編的電影《高盧英雄歷險記:阿斯特克斯與埃及艷后的任務》也因為掌握了這個要素,在法國獲得觀眾極大的歡迎與喜愛。該片上映於2002年,至今仍維持法國電影史上國內票房第四名的電影。影片中充滿影射法國政治及

經典法文歌曲、電影的幽默橋段,許多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不過,為了增加法國地區以外的票房收入,第三部改編電影《高盧英雄歷險記:阿斯特克斯參加奧運》 反而刻意將這類型的隱喻降至最低,並請來各領域中的國際明星擔綱演出,希望能提高海外觀眾的興趣,結果卻在票房及影評上皆獲得負面的成果。由此我們可看出,為了真正得到觀眾的青睞,喜劇電影首先必須建立與觀眾間的默契,否則便難以成為一部令人回味的喜劇片。如同法國哲學家亨利・伯格森曾說過:「『笑』的背後代表人們彼此之間的相互理解,我甚至會說這是一種共同的默契。」參、第貳章 然而,便是因為法式滑稽諷刺劇中強烈的文化特性,使外國觀眾不容易理解片中的幽默橋段,且進而

造成法式喜劇都艱澀難懂的刻板印象。也導致這類影片在外銷至其他國家時,得到的票房往往不盡理想。為了找到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法,我們認為電影字幕譯者的工作不容忽視。作為原版電影及觀眾間的橋樑,譯者能夠將電影中的法文對白轉為較貼近當地社會文化的表達方式,由此拉近觀眾與電影的距離。因此,本章節將著重探討適用於喜劇電影的翻譯理論,並介紹目前台灣影視翻譯工作的概況和技巧。 首先,如同我們在第一章所探討的,喜劇與觀眾間的默契主要建立在彼此間的共同背景上。因此,傳統偏重文筆風格的文學翻譯理論較不適用於此類翻譯。本論文將探討近來被許多翻譯學者使用於文化性質翻譯的「認知論」(L’approche cognitive

),特別是米蘭娜・史波娃(Milena Srpová)的「認知釋意翻譯理論」(L’approche cognitive de la théorie interprétative)。「釋意翻譯理論」是由兩任前巴黎高等翻譯學院院長丹妮卡・賽雷斯斯克維克(Danica Seleskovitch)及瑪莉安・萊德勒(Marianne Léderer)所提出的著名翻譯理論。有別於一般的逐字翻譯,她們注重的是翻譯中的「意」而不是「文字」。她們將翻譯過程分解為三道程序:原文理解(Compréhension)、脫離原文(Déverbalisation)及譯語表達(Réexpression)。史波娃教授將認知論套

用在這套理論中,並將第二步「脫離原文」再分割成兩道步驟。她認為,為了強調原文及譯文之間的文化差異,譯者必須先站在原文的文化角度思考句子本來代表的意義,接著再站在譯文的文化角度思索對等的意義,避免相同的一句話在兩種文化中可能出現不同的解讀。同理,由於法文不論在語言結構或文化背景上,皆與中文有相當大的差異,因此這個過程在幽默語的翻譯中顯得更為重要。透過認知論的研究,我們了解到幽默語中的效果可能建立在三種層面上:語言、文化與認知。也因為這樣,在將幽默語翻譯至另一種語言及文化時,往往顯得特別困難。 如同釋意翻譯理論主張翻譯中需透過Déverbalisation來找出原文中的意涵,我們發現影視翻譯同樣

須經由一道「解碼」(décodage)過程,將字幕中的意涵從影片中的其他元素中獨立出來。而為了做到Réexpression的步驟,翻譯學者甘比爾(Yves Gambier)同樣也利用認知論,提出了《 譯寫 》(Tradaptation)的概念。《 Tradaptation 》一詞為將法文中的「翻譯」(Traduction)與「改寫」(Adaptation)合併而成的新詞。甘比爾認為,傳統的翻譯分類法認為只能採取逐字翻譯或完全改寫兩種策略,已經不足夠譯者使用,特別是在從事影視翻譯時,受到時間和畫面的限制,譯者更必須跳脫這種一分為二的思維。認知論提供譯者一個有利的工具,能在這兩種分類法中找到合適的

平衡點,並根據影片類型、元素、譯語文法結構和目標觀眾群等因素,套用最適合的翻譯策略。 在本論文中,這個意涵即代表該橋段的幽默效果。從認知論的角度來看,字幕翻譯的重點不再局限於文字的表達方式,而是如何重建幽默效果。因此,即使字幕譯文的內容可能和原文有所出入,只要能夠讓觀眾感受到幽默效果,便算是忠於原文的意境。在他的文章《 Le sous-titrage : une traduction sélective 》中,甘比爾也特別針對喜劇翻譯提出六大翻譯策略,分別是:省略(l’omission)、概括(la généralisation)、闡釋(l’explicitation)、改寫(l’adapt

ation)、補償(la compensation)及等同情境化(l’équivalence contextualisé)。在本篇論文的第三章中,筆者即將利用上述策略,提出12個《高盧英雄歷險記:阿斯特克斯與埃及艷后的任務》中幽默橋段的中文字幕翻譯。肆、第參章本論文之第三章旨在選出電影中最具法式幽默諷刺劇特色的對白,透過甘比爾的Tradaptation理論,套用合適的策略,提出最貼近台灣觀眾的中文字幕翻譯。本章節的組成可分為三步驟:(一)電影幽默句研究、(二)分類、(三)中文翻譯。首先,為了挑選影片中最適合用在分析研究的例句,我們必須先篩選片中帶有喜劇效果的對白。此研究階段需要大量的資料搜集及

法文母語人士的溝通討論,以便理解語句中可能含有的雙關語或歐洲當代社會事件及人物的影射。此步驟也對應到我們於第二章中所提到的字幕「解碼」(décodage)過程,使研究者更能清楚了解對白中之喜劇效果係建立於哪一個層面。接著,我們將根據「解碼」後所得的核心效果,挑選出十二個最具代表性的對白作為本論文之研究對象。再將此十二個例子根據甘比爾提出的六大幽默翻譯策略(省略、概括、闡釋、改寫、補償及等同情境化)提出中文字幕翻譯,並各以兩個例子呈現每種策略的不同運用方式。有了Tradaptation的概念,使我們在字幕翻譯過程中有一定程度的自由,不必完全受到文字的限制,卻又能適度的配合影片中的畫面及聲音。從兩

種翻譯方向增加到六種的同時,也讓譯者能更仔細的思考選擇每個句子適用的策略,進而改善翻譯的品質。 最後,本論文之目的不僅為呈現電影翻譯研究的成果,更要反映出從主題背景研究到翻譯的完整過程。筆者希望能透過此研究,提供翻譯的另一種觀點及方法給其他對影視翻譯有興趣的譯者或同學,幫助他們運用在將來的相關研究領域或工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