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醫學中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type醫學中文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AnthonyGiddens寫的 紀登斯的社會學基本概念 和DavidMitcehll的 雲圖(三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關節囊內骨折(intracapsular fracture) - 小小整理網站 ...也說明:依Garden classification可分為四種type: * Type I fracture:不完全骨折(incompletely fracture),就是還沒完全斷掉 * Type II fracture:完全骨折(completely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商業周刊 和商周出版所出版 。

國防醫學院 醫學科學研究所 高啟雯所指導 謝慧玲的 以疾病不確定感理論發展整合性心動健康網路照顧模式提升心房顫動病人因應策略之成效探討 (2021),提出type醫學中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整合性照顧、移動健康醫療、心房顫動、疾病不確定感、因應策略。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護理研究所 李梅琛所指導 余秋菊的 行動裝置教育方案於腦中風患者之成效 (2021),提出因為有 行動裝置、教育方案、腦中風、自我照顧知識、自我效能、憂鬱、滿意度的重點而找出了 type醫學中文的解答。

最後網站兒童專有骨折Salter-Harris Fracture 林國賢蔡斗元蘇詠程黃俊錫則補充:台灣急診醫學會 ; 分類. 縮寫. 記憶法 ; Type I. S · Straight across ; Type II. A. Above ; Type III. L · Lower ; Type IV. TE. Through Everything.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type醫學中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紀登斯的社會學基本概念

為了解決type醫學中文的問題,作者AnthonyGiddens 這樣論述:

★當代最知名社會學家新作,首度引進繁中版★ 紀登斯的社會學大師課,開課了! 解析68個關鍵字》社會學不難,掌握這些概念就夠   /全球化、現代性、理性化……社會學家從哪些角度思考?   /異化、工業化、移民……社會學如何詮釋人的生活?   /資本主義、消費主義、分工……決定我們生活的社會結構有哪些?   /階級、性別、父權、種族……為什麼人生總有不平等?   /文化、身分認同、意識型態、媒體……關於人際互動與溝通的概念又有哪些?   【以上社會學基本概念,你用過哪些?讀懂哪些?】   我們每個人都受社會影響,接收各種資訊、思想,同時透過互動去塑造社會。如果想知道社會究竟如何塑造我們,以

及該如何因應,就不能不讀「社會學」。社會學給我們一副特殊的眼鏡、清晰的視角,能穿透清楚社會現象背後的脈絡,深入社會問題的核心。社會學並不提供標準解答,而是強調批判、反省,指引另一種思索問題的方法。   《紀登斯的社會學基本概念》就為此而生。紀登斯是享譽國際的社會學大師,對當代理論發展及社會政策都有卓越貢獻。在導言他便提出本書的目的:「藉著一些基本概念,提供了提供一份精準且最新的當代社會學概念地圖」,點出了理解當代社會學的核心,就是熟悉這些概念的起源與當代用法,了解社會學議題是如何隨著時代變遷而逐步發展。   全書分為10大主題,精選68個概念,包含如「全球化」、「現代性」、「消費主義」、「

社會流動」、「生命歷程」、「身分認同」……,每個概念以定義破題之後,便依照時序講解,點出歷史上每個思想家的見解,以及概念在當代創造性解讀,更重要的是也著墨於批判、反思之處,以及延伸的探討。一步步帶領讀者將概念融會貫通,形成系統化的思考。   全書有簡潔的文字、透徹的解說,你可以學到:   ■概念的現行定義   明快短句抓出概念的重點。   例如階級(class)是一個群體,依據相關職業、擁有的財產與財富或選擇的生活方式,所界定的相對位置。   ■概念的起源   沿著時間軸依序講解歷來思想家的看法與概念流變。   例如馬克思認為,基本的階級對抗發生在擁有生產工具的資本家和工人(馬克思稱他們為

「無產階級」)之間。   ■概念的意義與詮釋   當代社會學家如何超越原有的理論框架,賦予新的詮釋。   例如當代社會學家大都認為,階級是一大群擁有相同經濟資源的人,資源強烈影響他們的生活形態。「財富」和「職業」是階級差異的主要基礎。   ■概念的批判   這個概念不足之處為何,面臨哪些批評,被哪些概念取代。   例如以階級為基礎的社群和階級認同逐漸淡化,反而以性別、族群、性取向和政治聯盟作為認同來源。     ■延伸相關   這個概念近來的相關研究與發展。   例如「平台資本主義」公司和「零工」經濟部門興起,優步(Uber)等平台仲介的「零工」,是中產階級、工人階級還是一個全新的階級分類

?   培養社會學批判思考的眼光,我們才得以立體地理解、反思自己與他人的處境,社會才有被鬆動、改變的可能。關心社會、了解社會、批判社會,就由紀登斯帶著我們開始。 本書特色   1.當代社會學巨擘,寫給入門者的小書   紀登斯堪稱當代社會學界巨擘:享譽國際多年,學界、政界皆有卓越貢獻;其所提出的「第三條路」政策廣為人知。本書為大師寫給所有人的社會學概念解析,除人文社科系所師生之外,也適合一般喜好社會學的讀者、想提升知識與思考的每個人。   2. 解答你一直想弄清楚、卻不知道問誰的社會學疑問   社會學盤根錯節,讓你霧煞煞?社會學確實不容易,本書梳理繁複理論,從基本概念入手,從定義開始解析

,溯及源頭、相關討論及詮釋,更包含正反觀點,幫入門者打基礎,在快速變化的社會,一步步找到指引前進的地圖。   3. 10大單元,68個概念,社會學知識一網打盡!   全書架構完整,網羅主要基礎概念與新知,無論是想掌握整體視野,或是想深入理解最新詞條的讀者皆適讀。 專業推薦   「這是一本非典型的社會學之作……正因為不是詞典,不會枯燥,使本書更有可讀性;不是法典,才得以刺激讀者開放思考;也因不是經典,方能指引讀者走向經典之路。」—— 陳宗文(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社會多變,社會學的概念自然令人眼花撩亂,站在基礎上以不變應萬變,順著紀登斯的指引,也許可以減少我們在認識大千世界

時的困惑。」—— 許雅淑、李宗義(本書譯者)    

type醫學中文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文組轉職軟體工程師的心路歷程 ft. Badu (GitLab DevRel)

這次邀請到現任GitLab DevRel (開發者行銷) 的Badu來和我們分享轉職的種種!影片中聊到了她如何以半自學的方式學習程式設計,如何加速學習轉職成為前端軟體工程師,轉職過程中的困難艱辛,未來對職涯的規劃。相信對於想嘗試寫程式,有轉職軟體工程念頭的人,一定會非常有幫助!

Overview 💬
🔹為什麼想換到軟體工程 2:50
🔹程式設計自學加速方法 4:30
🔹轉職過程中的汗與淚水 5:48
🔹轉職後出乎意料的事情 7:43
🔹性別比例不平衡的影響 8:55
🔹喜歡CS嗎?後悔想改變? 10:36
🔹推薦大家嘗試寫程式嗎 12:53
🔹轉職後的未來職涯規劃 15:16

Badu 也有經營一個Podcast頻道「冒牌者症候群の下班時間」。頻道中聊到了許多職涯發展的相關議題,非常推薦在職場上常常會有一種覺得自己不適任,很怕自己的能力不夠被拆穿,這些有冒牌者症候群(Imposter Syndrome)的人趕快去訂閱收聽!

快來聽聽凱心琳和Badu一起錄製的👇🏻👇🏻👇🏻
「#7 不念醫學系的那個決定 — 對啊我是工程師」
🔗 Anchor 🔗
https://anchor.fm/anniescript/episodes/7-efv9lo
🔗 Spotify 🔗
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15PN6xq4fSfQ2k4qKkKyqt?si=aGKgdWIETVKf31TzXv386g
🔗 SoundOn 🔗
https://player.soundon.fm/embed?podcast=0f1486df-fd4a-4298-a970-b6049bab710b&episode=6d3b48f6-5334-4c8e-93d8-4ee8cf08ef73

1111人力銀行 邀約合作,提供「職點」專欄文章供大家參考
連結為此:https://www.1111.com.tw/position/software-engineer/ 〈靠這招轉職軟體工程師!百萬年薪不是夢〉

#WomenInTech #轉職工程師 #會寫程式不一定要當軟體工程師
一定要看到影片最後面並且在「YouTube影片下方」按讚留言訂閱分享唷!
-
歡迎留言告訴我你的想法,或是你想認識的程式語言唷!
每(隔週)週四晚上9點更新,請記得開啟YouTube🔔通知!
-

【愛屋及烏】
Facebook 臉書粉專 👉 https://www.facebook.com/untyped/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untypedcoding/
合作邀約 👉 [email protected]
-
Untyped 對啊我是工程師 - There are so many data types in the world of computer science, so are the people who write the code. We aim to UNTYPE the stereotype of engineers and of how coding is only for a certain type of people.
凱心琳: 一個喜歡電腦科學邏輯推理,在科技圈努力為性別平等奮鬥的工程師。
-
圖片影片音效:[giphy.com] [bensound]

以疾病不確定感理論發展整合性心動健康網路照顧模式提升心房顫動病人因應策略之成效探討

為了解決type醫學中文的問題,作者謝慧玲 這樣論述:

正文目錄正文目錄『表』目錄 IV『圖』目錄 V『附錄』目錄 VII中文摘要 VIII英文摘要 X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動機及重要性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7第二章 文獻查證 8 第一節 心房顫動疾病簡介 8 第二節 疾病不確定感理論 15 第三節 疾病不確定感相關研究 22 第四節 整合性健康網路照顧模式的發展及運用 31第三章 研究架構與假設 36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6 第二節 研究假設 37 第三節 名詞界定 38第四章 研究方法與過程 43 第一節 研究設計 43 第二節 研究對象及場所 45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6

第四節 研究工具之信效度檢定 52 第五節 研究過程 59 第六節 研究倫量 63 第七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64第五章 研究結果 66 第一節 心房顫動病人的基本屬性68 第二節 心房顫動病人的症狀困擾、疾病知識、社會支持、疾病不確定感、因應策略及心理困擾之前後測情形 76 第三節 介入「整合性心動健康網路照顧模式」對於心房顫動病人症狀困擾、疾病知識、社會支持、疾病不確定感、因應策略及心理困擾之成效 85第六章 討論 107 第一節 心房顫動病人的基本屬性現況分析 108 第二節 介入「整合性心動健康網路照顧模式」對於改善心房顫動病人症狀困擾之成效 111

第三節 介入「整合性心動健康網路照顧模式」對於改善心房顫動病人疾病知識之成效 113 第四節 介入「整合性心動健康網路照顧模式」對於改善心房顫動病人社會支持之成效 115 第五節 介入「整合性心動健康網路照顧模式」對於改善心房顫動病人疾病不確定感之成效 117 第六節 介入「整合性心動健康網路照顧模式」對於改善心房顫動病人因應策略之成效 119 第七節 介入「整合性心動健康網路照顧模式」對於改善心房顫動病人心理困擾之成效 121 第八節 研究限制 124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125 第一節 結論 125 第二節 建議 127參考文獻 129附錄 141『表』目錄表1. 資料處理

與分析 65表2. 心房顫動病人之人口基本屬性 70表3. 心房顫動病人的疾病特性 74表4. 心房顫動病人症狀困擾、疾病知識、社會支持、疾病不確定感、因應策略及心理困擾之前測與後測結果 83表5. 以 GEE 方法探討整合性心動健康網路照顧模式於心房顫動病人症狀困擾改變之成效 86表6. 以 GEE 方法探討整合性心動健康網路照顧模式於心房顫動病人疾病知識改變之成效 89表7. 以GEE方法探討整合性心動健康網路照顧模式於心房顫動病人社會支持改變之成效 92表8. 以GEE方法探討整合性心動健康網路照顧模式對於心房顫動病人疾病不確定感之改變成效 95表9. 以GEE方法探討整合性心動健康網路

照顧模式對於心房顫動病人因應策略改變之成效 98表10. 以GEE方法探討整合性心動健康網路照顧模式對於心房顫動病人心理困擾改變之成效 103『圖』目錄圖1. 不確定感理論架構 21圖2. 研究架構圖 36圖3. 研究設計 44圖4. 流程圖 67圖5. 兩組在第三版症狀頻率-嚴重程度評估量表之症狀頻率次量表平均分數於前測、後測第一個月、第三個月與第六個月的變化 87圖6. 兩組在心房顫動知識量表平均分數於前測、後測第一個月、第三個月與第六個月的變化 90圖7. 兩組在醫療社會支持量表平均分數於前測、後測第一個月、第三個月與第六個月的變化 93圖8. 兩組在中文版Mishel疾病不確定感量表平

均分數於前測、後測第一個月、第三個月與第六個月的變化 96圖9. 兩組在簡易因應量表之應對因應策略次量表平均分數於前測、後測第一個月、第三個月與第六個月的變化 99圖10. 兩組在簡易因應量表之迴避因應策略次量表平均分數於前測、後測第一個月、第三個月與第六個月的變化 100圖11. 兩組在醫院焦慮憂鬱量表平均分數於前測、後測第一個月、第三個月與第六個月的變化 104圖12. 兩組在醫院焦慮憂鬱量表之焦慮次量表平均分數於前測、後測第一個月、第三個月與第六個月的變化 105圖13. 兩組在醫院焦慮憂鬱量表之憂鬱次量表平均分數於前測、後測第一個月、第三個月與第六個月的變化 106『附錄』目錄附錄一

心房顫動病人基本屬性量表 附錄一附錄二 第三版症狀頻率-嚴重程度評估量表之症狀頻率次量表 附錄二附錄三 心房顫動知識量表 附錄三附錄四 醫療社會支持量表 附錄四附錄五 中文版Mishel疾病不確定感量表 附錄五附錄六 簡易因應量表 附錄六附錄七 醫院憂鬱焦慮量表 附錄七

雲圖(三版)

為了解決type醫學中文的問題,作者DavidMitcehll 這樣論述:

一個穿越古今未來一千年的靈魂,六趟奇異的生命旅程,以及一種不變的宿命 最能挑戰閱讀想像的小說,小說上癮者必讀! 榮獲比爾.蓋茲2020年夏日閱讀書單選書、英國國家圖書獎最佳小說獎、理查與茱蒂讀書俱樂部年度選書 英國利物浦大學科幻碩士林翰昌導讀 臺大社會系助理教授李明璁、文字工作者臥斧、版權經紀人譚光磊、愛書部落客顏九笙 強力推薦 被熱帶寄生蟲啃蝕大腦的太平洋船客、寄生在音樂大師羽翼下的年輕作曲家、 一心揭發建商弊案的八卦專欄記者、出版暢銷書後開始被黑道追殺的出版商、 在餐館努力工作而升等為人類的複製人女孩、後末日時代殘餘文明的小島牧羊男孩 ——在時間的長廊裡,《雲圖》的敘事者可以

聽見彼此回響的跫音,因而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雲圖》是科幻,也是冒險,有壯旅,也有社會議題,有患難與共的愛情,也有盪氣迴腸的情義,有東方的輪迴轉世,也有西方的哲思,談文明與文化,也有快節奏的緊張懸疑情節,時間跨越了過去、現在、未來,地點遍布在世界各角落。作者為串聯故事所設計的伏筆與回響,增加了故事的豐富度,也讓《雲圖》成為一本野心勃勃的小說。大衛.米契爾的想像力與寫作格局,對小說讀者來說是枚驚世駭俗的震撼彈,打破所有人對既有小說的所有認知與想像,讓人大開眼界,為之瘋狂!   大衛.米契爾是位有遠見的後現代作家,也是善於掌握風格與類型的大師,他放膽結合了張力十足的探險故事、熱愛謎題的納博

科夫式風格、對角色的敏銳洞察力,以及傳承自安伯托.艾可與菲立普.狄克對深刻的哲學與科學省思的偏好。他抹去了語言、類型、時間的界限,進而討論「人性冀求權力的企圖心到底有多危險」以及「它最終會將我們帶往何方」,一連串的反思發人深省。這部原創性十足小說的誕生,為二十一世紀的小說模式開啟了新潮流與新風貌。 亞當.尤恩的太平洋日記 時間:1850年 地點:南太平洋 類型:海上冒險 舊金山的法律公證人亞當.尤恩從新南威爾斯(澳洲)搭船回鄉,在旅途中結識了亨利.古斯醫師,亨利是他在船上唯一能交談且學識相當的伙伴,兩人很快結成好友。 一位奴隸藏身在尤恩的包廂內,尤恩替他說情,讓他在船上工作。亨利診斷出尤恩身

染熱帶病,寄生蟲正慢慢嚙食他的腦袋,而尤恩與船長船員格格不入,已經引起了怨恨,因貪婪而暗起的殺機也慢慢浮現。 寄自日德堅莊園的信 時間:1931年 地點:比利時 類型:哥德式莊園故事 年輕音樂家羅伯特.佛比薛爾為怪病纏身的音樂大師維維安.艾爾斯聘用擔任抄寫員,師生間衍生出共生關係。艾爾斯需要年輕的學生替他完成作品,佛比薛爾需要莊園的庇護躲避債務,並利用大師的名氣為未來鋪路。 佛比薛爾陷入莊園夫人設下的愛情陷阱,兩人發生了不倫關係。莊園的女兒夏娃是個嬌生慣養的蛇蠍女,兩人原本水火不容,但佛比薛爾還是抵擋不了年輕夏娃的魅力,雙雙墜入了情網。撲朔迷離的糾葛愛情,在美麗孤獨的歐洲莊園裡繼續延燒。

半衰期——露薏莎.瑞伊秘案首部曲 時間:1970年代 地點:美國加州 類型:懸疑驚悚 女記者露薏莎.瑞伊與科學家希克斯密遇上電梯故障,老科學家透露:布納斯伊爾巴斯城外史灣尼克島上的反應爐設計有嚴重缺陷,建商濱海企業不惜一切手段隱瞞,要讓反應爐順利啟用。 建商聘請殺手謀殺希克斯密。知道自己性命垂危的老科學家將關鍵報告藏在機場保險櫃之後,馬上被暗殺身亡。露薏莎千方百計取得了保險櫃內的報告,但是冷血的殺手不可能放過她,年輕有正義感的露薏莎因此捲入了重重新聞黑幕的漩渦。 提摩西.卡文迪西的恐怖考驗 時間:現代 地點:英國 類型:現代喜劇 名不見經傳的作者因憤恨書評太差,在眾目睽睽之下將評論家丟下樓,

原本乏人問津的作品在一夕之間變成暢銷書,出版商提摩西.卡文迪西也因此解除了財務危機。 作者入監後,他的黑道兄弟上門勒索,卡文迪西的處境立刻從天堂墜入地獄。他求助於兄長潛逃,沒想到兄長提供的安全地點竟然是一家地點偏僻的養老院。就在他逃離杜鵑窩的時候,卡文迪西中風了…… 宋咪 ~ 451的祈錄 時間:近未來 地點:現在的韓國 類型:反烏托邦的未來科幻 女性量產複製人宋咪 ~ 451在餐館工作,每位量產人都篤信被應許的天堂:為雇主工作十二年後,就可以去永恆的樂園享受美好生活。但宋咪並不是一般的量產人,她因緣際會離開地底的餐館,脫離勞動者的命運,進入大學成為實驗體,並且能像人類一樣去學院上課。 宋咪

與研究生尹海株成為好友,但在一次執法人員突襲校園掃蕩聯合黨勢力時,宋咪才得知,原來她的教授與朋友都是支持廢奴運動的異議分子,在逃亡過程中,宋咪越來越清楚自己被賦予的使命…… 史魯沙渡口及之後的一切 時間:遙遠的未來 地點:夏威夷 類型:末日後科幻 地球後末日時代,科技成為失落的遺產,夏威夷群島文明的交易模式是以物易物,科技民族「先見」每年幾次到島上來交易。一位名叫美若寧的先見留在島上做研究,寄居在牧羊人沙奇的家。 少年沙奇不信任美若寧,千方百計想要揭穿她的秘密,但美若寧救了沙奇妹妹的性命,沙奇對她心存感激。沙奇與美若寧去探索禁地,找到浩劫前的殘餘文物,這趟被過往靈魂糾纏的魔幻旅程,差點讓兩人

喪命。 而這時,野蠻民族攻打島上的和平民族。沙奇回家後,只見到殘破的家園,家人與親戚都不知去向。沙奇到底是該復仇,還是該跟著美若寧一起逃亡?在島外還有什麼樣的世界?地球在浩劫後的殘餘文明還能延續下去嗎? 【本書特色】 ◎故事文體的靈感來源:卡爾維諾《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 ◎全書六個故事,時間橫跨一千年,從十九世紀一直到遙遠未來的核子世界末日。 ◎故事順序:一直到第六個故事之前,每個故事的敘述都中斷,從第六個故事結束之後,再以倒順序的方式敘述完畢,敘述順序為:1-2-3-4-5-6-5-4-3-2-1。在前半段中,每個故事都突然中斷,卻會與後面的故事有牽連。 ◎每個故事主角都會獲知前一個故

事主角的遭遇,其結構類似「俄羅斯娃娃」:六個故事結合成一個強大完整的故事,但又各自獨立、與其他故事都有關連的故事。 ◎相同角色、相同遭遇不停轉世重生:每個主角都是同一個人的轉世重生,身上都帶有相同的胎記;都曾經坐監或被奴役、追求自由;都遭遇因種族、文化、社會經濟原因導致的地位不平等;都曾經背叛人,或被人背叛;人類文明在每個故事中都面臨危機。每個主角在得知其他主角的故事時,都有似曾相似之感。 ◎英國衛報:為二十一世紀的小說模式開啟了新格局。 ◎故事架構打破既有格局,結構經倫絕妙。 ◎全新且革命性的小說閱讀,絕對讓人大開眼界、為之瘋狂。 ◎以小說模式詮釋尼采「權力意志」的哲學。 ◎是科幻,也是冒險

,有壯旅,也有社會議題。 【各界好評】 在小說風格上有革命性創新,從保羅‧奧斯特、馬丁‧艾米斯、村上春樹中汲取養分,哺育出全然原創且獨特的風格。——美國《時代》雜誌 這部小說宛如一層套著一層的俄羅斯娃娃或中國寶盒,也像是一本謎題書,不僅眩目、有趣,或巧妙,還令人心碎,充滿感性與熱情。我不曾讀過這樣的作品。這些世界其實是同一個世界,只是米契爾透過他帶有施咒魔力的文字,將它們輪流召喚出來,讓它們成為我們自己的世界。──麥可.謝朋(Michael Chabon),《卡瓦利與克雷的神奇冒險》作者 各種可能性與輕聲細語在你耳中呢喃:仔細去聆聽一個故事,每一個故事,你會聽到在裡面還有另一個故事,急著

想出來與這個世界見面。──《村聲雜誌》 一隻哺育宙斯的豐饒之角,一場如哀歌般淒涼,卻又充滿先見、深思與娛樂的豐盛饗宴。打開米契爾的頭,就會飛揚出一部由創意與點子譜成的狂喜交響樂來,彷彿我們打開的是一個美好、讓人蒙福的潘朵拉寶盒。──《泰晤士報》 為二十一世紀的小說模式開創了新格局。——英國《衛報》 米契爾無疑是個天才。他寫作時,雙手彷彿就握在一部不止息的作夢機器的舵輪上,而且他強烈的企圖心就像岩漿一樣,流過這本書的每一頁。──《紐約時報》 他對文字遊戲情有獨鍾;他對浩大不可知之事物有不凡的見解;以及最重要的,他擁有大師級的說故事功力。──《華盛頓時報》 放膽書寫,版圖往外擴張,雄心完

全不受規範……下次有人告訴你「小說已經走到窮途末路」時,就拿這本書打他。使勁地打!──《聖地牙哥聯合論壇報》 狂野的閱讀樂趣……《雲圖》會讓你失神忘我,既高潮迭起,又冷冽到引人深思。──《時人雜誌》

行動裝置教育方案於腦中風患者之成效

為了解決type醫學中文的問題,作者余秋菊 這樣論述:

背景與目的:衛生福利部統計2019年腦血管疾病是造成臺灣地區民眾十大死因的第4名,腦中風發生的6個月內有超過25%的病患導致嚴重失能,慢性疾病皆是腦中風的致病危險因子,針對這些疾病的治療及控制是可降低腦中風的發生率,故需長時間監控及配合慢性疾病藥物治療,改變飲食習慣及建立良好的健康生活型態,提供病患出院返家後疾病相關知識。護理人員扮演著教育者的角色,傳統護理指導大部份給予紙本單張及口頭教育,然而現今資訊科技的進步及行動網路3C產品的普及化,可提供即時、個別化,是目前臨床照護上最即時及有效率的方式。因此,本研究探討行動裝置教育方案於腦中風病患提升自我照顧知識、自我效能及避免憂鬱之成效。研究方法

:本研究在臺灣北部某醫學中心之神經內科病房及老年醫學病房進行收案,採兩組前、後測,隨機、單盲之實驗性研究設計,收案82位,包括實驗組40位(行動裝置教育方案)及控制組42位(常規護理),分別於住院48小時內進行前測及介入,出院前24小時進行後測之施測。研究問卷包含腦中風自我照顧知識量表(Stroke Self-Care Knowledge)、腦中風自我效能量表(Stroke Self-Efficacy Questionnaire, SSEQ)、貝克憂鬱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 BDI)、健康指導內容滿意度之視覺類比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

e, VAS ),以套裝統計軟體SPSS 20.0版進行統計分析,進行描述性統計及推論性統計。描述性統計以次數分配、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最大值及最小值呈現研究對象之人口學資料及疾病特徵;推論性統計以獨立樣本t檢定、卡方比較兩組在人口學基本屬性、疾病特徵、腦中風自我照顧知識、腦中風自我效能、憂鬱及介入措施滿意度之差異,運用廣義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 GEE)檢定兩組之前、後測腦中風自我照顧知識、腦中風自我效能及憂鬱改善成效,再以獨立樣本t檢定統計比較兩組介入措施滿意度之差異。研究結果: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為老年、男性、已婚、退休、高中職、佛道

教為主,共病指數(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 CCI)平均值為2.28,過去病史以高血壓為主、其次為糖尿病。行動裝置教育方案介入後兩組腦中風自我照顧知識於組別主效果( β = 6.88, SE = .78, p < .001)、時間主效果( β = -6.15, SE = .71, p < .001)、組別與時間交互作用( β = -6.93, SE = .89, p < .001)皆呈統計學上顯著差異;腦中風自我效能(SSEQ)於組別主效果( β = 16.80, SE = 2.46, p < .001)、時間主效果( β = -33.66, SE = 2.78,

p < .001)、組別與時間交互作用( β = -6.46, SE = 4.02, p < .001)皆呈統計學上顯著差異;憂鬱(BDI)改善成效於組別主效果( β = -7.29, SE = 1.50, p < .001)、時間主效果( β = 8.37, SE = 1.77, p < .001)、組別與時間交互作用( β= 5.28, SE = 2.09, p < .001)皆呈統計學上顯著差異;以獨立樣本t檢定統計方式比較實驗組(行動裝置教育方案)與控制組(常規護理)的介入措施滿意度,呈統計學上顯著差異( p < .05),即表示此行動裝置教育方案介入措施的滿意度比常規護理有明顯成

效。結論:本研究結果證實透過行動裝置教育方案於腦中風患者,可以有效提升腦中風自我照顧知識、腦中風自我效能程度成改善憂鬱程度,行動裝置教育方案較傳統口頭健康指導有較高的介入滿意度。臨床與實務應用:在實證依據基礎下,使用行動裝置教育方案於腦中風患者之成效更較傳統口頭健康指導成效佳,且具有統計學上顯著差異。因應3C化數位時代來臨,手機及網路使用普及化,希望能藉由腦中風行動裝置教育方案方便性、健康指導內容生動性,且有具個別性的優點,能促進提升臨床護理人員在病患住院期間提供返家後健康指導內容,更能減少的時間人力成本。對於需要長期復健治療之腦中風患者更能提供持續性的照護內容,藉由操作行動裝置教育方案過程,

更可以促進患者與家人之間的親情互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