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打勾符號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word打勾符號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寇謐將寫的 島嶼無戰事2︰難以迴避的價值抉擇 和施舜翔的 性、高跟鞋與吳爾芙:一部女性主義論戰史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Word文档怎么打勾,教你六种方法,不怕你学不会也說明:在Word文档界面中,按住键盘上的“Alt”键,然后在小键盘上,点击“9745”。然后点击“回车”键就可以了。文档中就会出现一个方框打勾的符号了。 六、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商周出版 和臺灣商務所出版 。

國防大學 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 陳良駒、陳樂惠所指導 吳慶福的 探索智慧物聯網研究:文獻計量分析與主題建模方法 (2021),提出word打勾符號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智慧物聯網、文獻計量分析、主題建模、潛在狄利克雷分佈。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臺灣文學研究所 洪淑苓所指導 涂書瑋的 詩的交涉──兩岸戰後新詩的話語形構與美學生產 (2020),提出因為有 自我、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女性、話語、美學的重點而找出了 word打勾符號的解答。

最後網站Word 框框中如何加入打勾符號?則補充:另外還有一個快捷鍵用法想跟大家分享,輸入數字「2611」,按下快捷鍵「ALT + X」,就能得到一個框框中打勾的符號;同樣,輸入數字「2612」,按下快捷鍵「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word打勾符號,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島嶼無戰事2︰難以迴避的價值抉擇

為了解決word打勾符號的問題,作者寇謐將 這樣論述:

  一座渴望讓世界看見光芒的島嶼,一個始終堅守自由與民主理想的台灣 關於未來,我們可以有什麼樣的期待與新局? -------------------------- 最了解台灣、最愛台灣的外籍資深記者及戰略學者寇謐將 繼《黑色島嶼》、《島嶼無戰事︰不願面對的和平假象》之後, 世界看不見的台灣,由他來發聲。針砭兩岸現況,為2020台灣前途決戰指路! AIT前處長司徒文William Stanton AIT前理事主席卜睿哲Richard C. Bush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比較政治教授羅達菲Dafydd Fell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亞太政策中心副主任黑考特Scott W. Haro

ld 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董事長蕭新煌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何明修   推薦 發生在台灣的事情,將是明日國際社會的寫照。台灣的命運就是世界的命運。 正在台海進行的這場理念與價值的戰鬥,將形塑你我的未來。 眼前台海沒有砲火隆隆的軍事交鋒,但統戰、心理戰、輿論戰、法律戰早已開打。 本書列出台灣生存面臨的各種威脅,並試著為未來發展指路。論述從內部藍綠對立、舊勢力反撲與改革爭議,到外部的區域整合與國際情勢,包括美台與日台關係的進展,以及最重要是中國的戰略。 寇謐將強調,台灣活躍的民主是對抗中國威權模式的防線。 台灣最強勁的時候,是人民一致認同將他們團結在一起的那些基本價值;最脆弱的時候,則是人民被分

裂和對立蒙蔽了眼睛,看不見那些價值。  ☆寇謐將是我認識對於當代台灣議題及其面臨的挑戰最好的分析家。精準與客觀的判斷,加以豐富流暢的寫作,強化了他對台灣的深刻理解與熱情。他的書寫引人入勝。因此我尤其歡迎他的新書出版。想要了解蔡英文總統上任以來兩岸關係的發展,一定要讀寇謐將對於蔡總統維持穩定的台灣與中國關係的評價,此問題攸關亞洲的安全與繁盛,卻遭遇中國日益增加的敵意。寇謐將揭露了國內外對於蔡政府的批判經常忽略的事實。這是一本必讀的重要作品。 ――AIT前處長、台大國際學院教授 司徒文William Stanton ☆在本書中,寇謐將挑戰經常聽到的關於台灣及其與中國關係的敘事――兩岸關係惡化都

是蔡英文總統的錯。他有力地主張,蔡總統採取務實的政策並維護台灣的利益,是北京拒絕接受共存。寇謐將為台灣的政治發展,以及內外受限下政府治理的考驗,提供了詳細闡述。關心台灣未來者的書架上都應該有這本書。 ――AIT前理事主席、布魯金斯學會東北亞研究中心主任 卜睿哲Richard C. Bush ☆我樂於推薦寇謐將的新書。在研究台灣的領域中,寇謐將是我最欣賞的作家之一。他的寫作能夠同時吸引學院人士和一般大眾。其早期著作Convergence or Conflict in the Taiwan Strait、Black Island: Two Years of Activism in Taiwan

,是我任教大學裡台灣相關課程的用書,期待將本書納入我們的閱讀清單。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比較政治教授、台灣研究中心主任羅達菲Dafydd Fell ☆台灣當代政治情勢卓越的英語解說家,再一次傳遞此領域重要且即時的新資訊,探究蔡英文執政下台灣政治演進與台灣的世界地位,關心亞洲安全展望及自由和人類尊嚴進展者必讀。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亞太政策中心副主任 黑考特Scott W. Harold [更正後] RTF 編輯器, description_html編輯器工具列文件 原始碼 預覽剪貼簿/復原 剪下鍵盤快捷鍵 Ctrl+X 複製鍵盤快捷鍵 Ctrl+C 貼

上鍵盤快捷鍵 Ctrl+V 貼成純文字鍵盤快捷鍵 Ctrl+Shift+V 自 Word 貼上 復原鍵盤快捷鍵 Ctrl+Z 取消復原鍵盤快捷鍵 Ctrl+Y編輯選項 尋找 取代 全選基本樣式 粗體鍵盤快捷鍵 Ctrl+B 斜體鍵盤快捷鍵 Ctrl+I 格式化複製鍵盤快捷鍵 Ctrl+Shift+C 移除格式段落 插入/移除編號清單清單 插入/移除項目符號清單 減少縮排 增加縮排 引用段落 靠左對齊 置中 靠右對齊 左右對齊

探索智慧物聯網研究:文獻計量分析與主題建模方法

為了解決word打勾符號的問題,作者吳慶福 這樣論述:

為清楚勾勒出智慧物聯網研究發展樣貌,本研究探索Web of Science 1975年至2021年5,436篇「智慧物聯網」為主題的文獻。經文獻計量分析發現:(1)文獻出版年份為2012-2021年,2012-2016年為生長期,2017-2021年為發展期;(2)《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是AIoT議題最具影響力的期刊;(3)‪中國大陸、美國、印度發表篇數分居前3名,臺灣位居第9名;(4) AIoT文獻可區分「工業4.0管理、智慧城市治理及未來挑戰」等7個集群。以潛在狄利克雷分佈(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 LDA)發現

文獻聚焦在「智慧醫療」等6個主題。綜觀文獻計量分析關鍵字共現聚類,以及LDA潛在主題重點,均關注智慧醫療、工業4.0、資通安全及隱私保護的議題。就AIoT國防應用,提列「智慧物聯網多元軍事應用」等2項建議,並對國軍人事等8個業務工作面向,提供「人才招募客服聊天機器人」等21項AIoT可行方案,藉由導入智慧物聯網,提升智慧國防戰力,帶動全民支持及參與國防。透過上述研究發現,以及文獻計量分析、LDA主題建模的分析過程,可有效探討智慧物聯網研究,迅速掌握領域研究樣貌,並且提供後續相關研究納為參考與指引。

性、高跟鞋與吳爾芙:一部女性主義論戰史

為了解決word打勾符號的問題,作者施舜翔 這樣論述:

  女性主義者最大的紛爭,為何總來自自己?   從性論戰、文學論戰到文化論戰,   重新召喚被遺忘的歷史爭議,   重新挖掘被掩埋的歷史衝突。   綜觀文學經典、社會運動與流行文化,   重新定義二十世紀的女性主義另翼史。   橫跨六〇到九〇年代,重探女性主義理論的發展脈絡,   以論戰串起一部歷史,女性主義者為何而爭,為何而戰?   從珍奧斯汀到吳爾芙,女性主義者的文學詮釋戰爭   被視為女性主義先驅的吳爾芙,如何因為《自己的房間》引發文學界的世紀論戰?   珍奧斯汀如何掀起女性主義的思想之戰?「酷兒珍奧斯汀」又如何成為經典文學的逃逸路線?   從金賽性學到女同志S/M,情慾研究的崛起

引發女性主義性論戰   金賽研究團隊於一九五三年出版的《人類女性性行為》,如何被女性主義者挪用為解構父權的武器?   一九八二年在紐約巴納德學院舉行的一場「性會議」,為何引爆女性主義史上最激烈的「性論戰」?   從時尚到羅曼史,通俗文化開闢女性主義新戰場   時尚為何一度是女性主義者不能提及的F-Word?   羅曼史如何從洗腦女性大眾的「讀/毒物」,一舉翻身為女性主義文化研究的顯學?   所謂的「男性凝視」又如何在七〇年代以後,開啟女性主義電影批評的一系列論爭?   作者簡介 施舜翔 Paris Shih   台灣台北人。畢業於政治大學英國文學研究所。   研究興趣為莎士比亞,珍奧

斯汀,女性主義理論,酷兒理論,性別與情慾史,流行文化政治。   二〇一五年創立學術網站「流行文化學院」,現為「流行文化學院」總編輯。   著有《惡女力:後女性主義的流行電影解剖學》、《少女革命:時尚與文化的百年進化史》。     個人網站|shihparis.com 序/在地雷區舞蹈   第一部:文學論戰 ──誰怕吳爾芙:女性主義文學經典論戰 ──誰的傲慢與偏見:珍奧斯汀與女性主義思想之戰 ──閣樓上的瘋女人:《簡愛》的女性主義論戰史   第二部:性論戰 ──性革命:從金賽性學到女性情慾新浪潮 ──性論戰:反色情與性激進的女性主義戰爭 ──性別惑亂:從女同志連續體到T/婆美

學   第三部:文化論戰 ──壞教慾:羅曼史與女性主義愛恨史 ──千面女郎:電影與女性主義觀看史 ──偷穿高跟鞋:時尚與女性主義爭議史   序 在地雷區舞蹈   一九八〇年,卡拉德尼(Annette Kolodny)在《女性主義研究》(Feminist Studies)上發表〈舞過地雷區〉(“Dancing through the Minefield”)。所謂的「地雷區」,指的是女性主義批評家在學院中面臨的重重危機。男人要不是指控她們扭曲文本,誤讀經典,就是嘲諷女性主義批評前後矛盾,散亂無章。相較於精神分析與馬克思主義理論,女性主義批評似乎難以溯及單一源頭,缺乏中心思想。面對這樣的控訴

,卡拉德尼倒不急著彰顯女性主義理論的共同根基。相反的,她坦承,女性主義批評的「去中心」正是她驕傲擁抱的特色。對卡拉德尼來說,所有的女性主義閱讀都是平等的。相較於中心思想,女性主義者應當擁抱「愉悅的複數主義」(“playful pluralism”),視多元差異為女性主義的可能,而非侷限。   出乎卡拉德尼意料之外,〈舞過地雷區〉一出版便引發爭議。有人說,女性主義批評不像卡拉德尼描述得那麼缺乏體系,至少可以分為自由、基進與社會主義三條路線;有人不滿卡拉德尼只提及白人異性戀批評家,忽略了黑人與女同志;更有人說,卡拉德尼表面上擁抱「複數主義」,實際上卻打算把「好女性主義者」送入學院,建立權威1。 

卡拉德尼原想邀請女性主義夥伴一同拆除地雷,好讓後輩能以輕盈的姿態「舞過地雷區」,最後卻反過來開闢另一片戰場,點燃女性主義學界的熊熊戰火。   當然,學界針對卡拉德尼的批評不盡公平。卡拉德尼自己說了,她在文章開頭提及的女人之中,有超過三分之一是女同志;而黑人與「第三世界」女性主義的貢獻,是她在下一篇文章才要專心處理的主題。之所以不以自由、基進與社會主義來區分女性主義批評,是因為她相信流派的界線曖昧模糊,難以對應文學評論的複雜面向2。  但是,卡拉德尼真正的盲點,或許不在於對流派的迴避,也不在於對黑人與女同志的忽視,而在於她還沒意識到,女性主義閱讀並不總是「平等」的,女性主義者所面對的批評聲浪

也並不總是來自男人。一九八〇年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標示的不只是女性主義理論得來不易的學院認可,更是女性主義運動無從掩飾的內部矛盾。是這樣的內部矛盾粉碎卡拉德尼的烏托邦理想,讓我們明白,談女性主義,我們不可能只談多元,不談衝突;只談流派,不談分裂。一旦迴避衝突與分裂,女性主義的歷史就不可能完整。   《性、高跟鞋與吳爾芙》正是一部由衝突與矛盾組成的女性主義史。書名的靈感來自六〇年代的經典神話:性、藥與搖滾樂。這三個元素分別象徵了女性主義論述的三大戰場。吳爾芙(Virginia Woolf)對應的是女性主義者的「文學論戰」。對很多人來說,珍奧斯汀(Jane Austen)、勃朗特(Charlot

te Brontë)與吳爾芙是無庸置疑的「女性主義作家」,《簡愛》(Jane Eyre)與《自己的房間》(A Room of One’s Own)也是無庸置疑的「女性主義經典」;對八〇年代的女性主義學者來說,這些「經典」卻是開啟論戰的起點。我們將看到《自己的房間》如何在八〇年代掀起文學界的世紀論戰,體現出英美與法國女性主義在大西洋兩岸的激烈衝撞;珍奧斯汀如何點燃女性主義者的「思想之戰」,間接推動酷兒文學批評的發展;《簡愛》又如何引發女性主義學界的「內在革命」,化為新歷史主義與後殖民理論的核心戰場。這些論戰一再告訴我們,沒有永恆的「女性主義經典」,也沒有不變的「女性主義閱讀」,這些文學作品之所以

重要,是因為它們在半個世紀以來,反覆開啟女性主義學界的詮釋戰爭,讓我們得以透過文本的裂縫,一窺情慾、階級與殖民問題的多重矛盾。   性對應的當然是「性論戰」(feminist sex wars)。作為核心爭議,性論戰幾乎貫穿了整部女性主義當代史。一般而言,我們將一九八二年的「巴納德性會議」(the Barnard Sex Conference)視為女性主義性論戰的起點。不過,性論戰有前因,也有後果。我們將回到二次大戰後的美國社會,看看戰後性學如何帶起女人的「性革命」,而女性主義者對「性革命」的矛盾情結,又如何間接導致八〇年代的「性論戰」。我們也將重返巴納德性會議,以及「巴納德」前後的相關戰爭

,看看「反色情」(anti-pornography)與「性激進」(sex radical)的意識形態矛盾,如何從七〇年代下半葉的舊金山灣區一路延續至今。當然,性論戰不只是女性主義的,更是女同志的。從七〇年代起,「女同志女性主義者」與「性激進女同志」對性政治的詮釋歧異,掀起了女同志社群內部的激烈論爭。一如文學論戰,「性論戰」體現了性別、情慾與種族的複雜交織,迫使我們看見黑人、T/婆與愉虐實踐者的地下慾望。這是為什麼,女性主義的性論戰會間接催生「酷兒理論」(queer theory),讓酷兒學者在九〇年代以後,繼承性論戰的思想遺產,開闢屬於自己的全新戰場。   最後,高跟鞋象徵的是女性主義者的「

文化論戰」。如果有什麼與色情同等爭議的話題,那顯然是同樣出自文化工業的時尚、羅曼史與好萊塢電影。在早年女性主義論述中,「反時尚」與「反羅曼史」是普遍的立場;自七〇年代下半葉起,新興的女性主義學者接連翻轉通俗文化的既有定義。羅曼史原先被視為洗腦女性大眾的「讀/毒物」,卻在精神分析與讀者反應理論的重新詮釋之下,化為抵抗婚姻與家庭體制的「雙重文本」;時尚原先也被視為箝制女性身體的工具,卻在後結構女性主義的嶄新視野之中,化為改寫性別與慾望結構的重要媒介。如果七〇年代的女性主義者認為好萊塢電影單單滿足「男性觀者」(the male spectator),八〇年代以降的女性主義者則強調女人進行「跨性認同」

(trans-sex identification)、「同性凝視」(homoerotic gaze)與「酷兒閱讀」(queer reading)的可能。這一系列的辯證不只讓陰性文化產物獲得學界重視,更讓流行文化發展為另一個核心的女性主義論述戰場。   無論是性論戰、文學論戰還是文化論戰,一波又一波的爭議提醒我們,女性主義未必照著「流派」平行發展,也未必循著線性敘事前進。曾有人說,女性主義終有一天會死去,因為我們將會抵達性別平等的未來。但這樣的說法預設的是女性主義的進步史觀,性別政治的齊頭並行。在寫完這本書的當下,我反而深信,女性主義不會有死去的一天。只要還有矛盾的可能,曖昧的空間,女性主義就

會反覆重生,不斷進化,持續伴隨我們在地雷區上無畏地舞蹈。   誰怕吳爾芙:女性主義文學經典論戰 「女人若要寫作,一定要有錢與自己的房間。」 一九二八年十月,當吳爾芙在劍橋大學的紐納姆(Newnham)與格頓(Girton)學院進行系列演講時,她意圖釐清女人與創作之間的歷史關係。這系列演講的原稿因此名為〈女人與創作〉(“Women and Fiction”)。當然,吳爾芙對女人與創作的反思,絕對無法容納於幾場演講之中。因此,她在隔年將原稿擴充改寫。後來我們知道,這篇文章會成為眾人耳熟能詳的女性主義經典,《自己的房間》。 〈女人與創作〉是《自己的房間》的前身,兩者在文學舞台上卻有著迥異的登場

方式。一九二九年三月,當〈女人與創作〉出現於《論壇》(The Forum)雜誌時,《論壇》編輯搭配莎弗(Sappho)、珍奧斯汀與喬治桑(George Sand)的肖像,透過文學史上一系列女作家的並置,將這篇文章打造成高雅的文學評論。同年十一月,在《自己的房間》正式出版一個月之後,吳爾芙卻決定在《時與潮》(Time and Tide)雜誌發表兩篇節錄。這是一個相當有趣的決定。畢竟,《時與潮》雖然以左翼政治著稱,支持女性主義思想,在戰間英國卻佔據了曖昧的文化位階,廣納了通俗的大眾議題。對比《論壇》雜誌對吳爾芙的高雅再現,《自己的房間》在《時與潮》中甚至連同商業廣告一起現身。吳爾芙的意圖很明顯──

她要讓這本書走出文化菁英的藩籬,實際接觸女性大眾1。 吳爾芙成功了。《自己的房間》不只走出文化菁英圈,更以超乎想像的規模,成為席捲全球的女性主義經典。這樣的暢銷與流行,或許是吳爾芙當初意想不到的事情。不過,還有一件事情,可能同樣超乎吳爾芙的想像之外。《自己的房間》雖然批判了父權社會對女性創作的壓抑,勾勒出女性書寫的理想境界,卻在八〇年代引發了女性主義學界最轟動的一場論戰。在《自己的房間》出版半個世紀以後,吳爾芙不只成為女性主義的全球符號,更成為性別研究的爭議人物。從此,當女性主義者提到吳爾芙,她們想像的不再是浪漫的神話,而是激烈的爭戰。 究竟吳爾芙如何因為《自己的房間》,化身二十世紀最受爭議的

女性主義文學象徵?

詩的交涉──兩岸戰後新詩的話語形構與美學生產

為了解決word打勾符號的問題,作者涂書瑋 這樣論述:

本文提出「詩的交涉──」此一概括式的比較研究修辭,指出兩岸當代詩的研究必須跨越交流、對話的層次,而將「兩岸詩」重新放置在一個不斷變動與自我修正的歷史/語言空間裡,重新回到每一個歷史語境與詩歌探索的交會處上,考察兩岸當代詩「道德–審美」姿態在新詩文本內部呈現的「指向性」修辭結構與範疇的共性,也就是──指出兩岸當代詩人及其作品,介入當代新詩書寫場域與權力形構的不同方式,也就是如何透過闡述自我心象與世界的關係、對詩歌「現代性」的不同承接與延續路徑、對「後現代性」的語言及想像實踐,以及女性詩人如特透過特定語言戰略與技術,反抗男性/權威/社會的文化共謀結構。本文試圖從「自我意識」、「現代主義:歷史/時

間」、「後現代主義」、「女性詩學」四個主題,切入兩岸在戰後從「現代主義」到「後現代主義」的新詩景觀,並做出美學特徵上的比較研究。在「自我意識」相對於「現代性」的關係上,右翼法西斯時期的台灣,是個人主體的追求與定位、向外拓殖、「走出去」的現代性,在革命左翼的中國,是人性尊嚴的修復與回歸、向內固守、「走進來」的現代性;而在八〇年代「現代主義:歷史/時間」的美學維度上,兩岸詩人承擔歷史/時間的感覺結構也不同,台灣偏向「抒情傳統」的現代主義,中國偏向「啟蒙」構圖的現代主義。兩岸詩人面對「傳統」的態度,都是將「古典」與「傳統」視為建構民族精神與文化典型的重要資源,問題是如何親近、擷取「傳統」,並以現代主

義的技法重新「發明」「傳統」;「後現代主義」方面,台灣具備「世代/語言」到「主體/理念」的位移軌跡,中國是口語化、反權威、反崇高為美學主導模式;「女性詩學」方面,台灣偏重多元議題,屬於走向社會──女性話語的多元化實踐,中國偏重語言本體,屬於走向自身──女性話語的語言化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