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為訓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不足為訓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梁啟勳寫的 梁啟勳讀史隨筆 和熊秉真杜震華張登及Woosung Kang蔡振興張君玫廖咸浩黃心雅黃建宏的 超越天啟:疫病、全球化、人類世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法學期刊-法學第43 期(1985.06)-張家訓,不足為訓 - 法源法律網也說明:論著名稱:, 張家訓,不足為訓. 編著譯者:, 文力. 出版日期:, 1985.06. 刊登出處:, 大陸/法學/第43 期/41-42 頁. 頁數:, 2, 點閱次數:, 371.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新銳文創 和國立臺灣大學中心所出版 。

國立中央大學 歷史研究所 齊茂吉所指導 詹綉慧的 中共批判《武訓傳》之研究 (2015),提出不足為訓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武訓傳》、〈武訓歷史調查記〉、武訓、毛澤東、趙丹、孫瑜。

最後網站不足為訓 - 中文百科知識則補充:不足為訓 (bù zú wéi xùn),詞語,其意不足:不值得;訓:準則,教導,規範。解釋為不值得作為效仿的準則。出自明·胡應麟《詩藪》:“君詩如風螭巨鯨,步驟雖奇,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不足為訓,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梁啟勳讀史隨筆

為了解決不足為訓的問題,作者梁啟勳 這樣論述:

  梁啟勳為梁啟超之弟,他深得長兄的信任和關照,是梁啟超在政治文化活動和料理家族事務上的得力助手。從萬木草堂時期開始,一直到梁啟超去世,二人共同進退。   本書根據一九八九年上海書店《民國叢書》的《曼殊室隨筆》版本單獨摘錄出來,為影印自一九四八年上海中正書局的最初排印本,此次出版重新打字標點及校正原書之訛誤。原書每則均無標題,此次為醒眉目及明各則之宗旨,蔡登山主編特於每則加上自擬小標題,《梁啟勳讀史隨筆》堪稱兩岸最完整詳備的整理本。 本書特色   ★梁啟勳讀史心得精華,蔡登山主編點校,命名各篇章!   ★堪稱兩岸最完整詳備的整理本!  

不足為訓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契弟陳維安指立法會秘書處受欺凌滋擾。金正恩不簡單,在越南激怒特朗普,在俄羅斯激怒普京,然後回國放飛彈。貿易戰,習近平渴望盡快達成協議,特朗普不想,普京更不想。《小象傳》說:柔在下也,永遠無咎的秘訣。(完整文字版將會在節目後上載至易經講堂網頁)
#貿易戰 #逃犯條例 #陳維安 #涂謹申 #五四 #習近平#三權合作
==========
如若你喜歡「易經講堂」節目,覺得內容有益世道人心,希望你能繼續收看、讚好、「訂閱及推介」易經講堂YouTube頻道,集腋可以成裘,謝謝支持與鼓勵。

易經講堂有限公司
香港上環郵政局郵政信箱33249號

I Ching Consultancy Limited
Sheung Wan Post Office P.O. Box 33249, 1/F West Exchange Tower, 322-324 Des Voeux Road Central, Sheung Wan, Hong Kong

網頁 Website: https://wmwong730.wordpress.com/gift
電郵 Gmail: IChingConsultancyLtd
==========
Wong Wai Man 2019年5月7日 星期二下午5:00

金正恩放飛彈,特朗普宣布,本周五開始,加徵萬億中國貨關稅25%,中美貿易談判,還談下去嗎?

國際局勢鼎足而立,美國、俄羅斯、中共,互相制衡,中間還加了一個北韓金正恩。

外國傳媒在問一個基本問題,北韓經年被國際社會經濟制裁,糧食不足,為什麼還有條件發展核武,發放飛彈?

習近平渴望盡快達成協議,特朗普不想,普京更不想。

大陸經常帳,長期過剩,但今年將出現歷史性的負值,習近平用盡手段阻止外匯流失資本外逃,但貿易談判一談就超過一年,騎牆商家不能等得太耐,點都要做決定,是否離開大陸。

廠商搬離,經濟下滑,年輕人找不到工作,大陸會亂,所以,習近平再舉上山下鄉的大旗,趁五四運動一百周年,他又呼籲青年「聽黨話,跟黨走」。

1919年,北京學生齊集天安門示威,基於第一次大戰結束的巴黎和會,凡爾賽和約,將戰敗國德國,在山東青島的利益,不交還中國,竟交給日本。所以,青年對當時的執政政府,北洋政府,極度不滿,提出「內除國賊,外抗強權」的口號,火燒曹汝霖的官邸趙家樓,痛打官員章宗祥。

並提出「科學」和「民主」救國的理想。

五四運動的精神,基本就是青年獨立思考,不跟政府走。

注意,當年的北洋政府,沒有拘捕一人,沒有判一人入獄。

為了中港融合,北京對香港的攻勢,愈來愈激烈。現在兵分兩路,要攻陷香港的兩大山頭,醫療和司法。

香港有別於大陸任何城市,基本上就是這兩大因素。亦是這兩大因素,吸引到馬雲、馬化騰、孟晚舟和無數特權大陸人來港做香港人。

開放外地醫生來港執業,愈討論愈離譜,不掩飾動機了,總之,大陸醫生來港執業免試免到公立醫院服務;至於香港的司法獨立。費事逐層牆拆,修訂逃犯條例,凡中共要的人,香港交人,到大陸法庭審訊就好了。

商界如夢初醒,原來逃犯條例修訂後,包括重婚罪的。

你肯定自己不在逃犯條例的範圍之內?

這可能是歷史最公平的惡法,因為香港人人自危!

看看立法會秘書處和建制派的醜陋,這應該是北京的死命令了。

修訂通過,香港過去的成功史,頓變成香港未來的墓誌銘。

這就是《周易》第二十八卦,澤風大過卦。

上卦是兌,兌為澤水;下卦是巽,巽為風為木。澤水淹沒了湖邊的灌木。澤水本來的作用,是滋養樹木,但在過多的情況下,就淹死了叢木,所以是過了。

大過卦六支爻中,初爻和上爻都是陰爻,中間四支陽爻。上下兩支陰爻輕飄飄,包不住中間四支陽爻,所以,卦辭說:「棟橈
」,超了負荷。一個社會,作為棟樑的東西出了問題,沒有辦法承載,滅亡前的徵兆。

二十七卦和二十八卦是一組卦。二十七卦是山雷頤卦,二十八卦是澤風大過卦。頤是養生,大過是送死。頤跟大過,兩卦是相錯的關係。

為什麼社會的棟樑會彎曲呢?《彖傳》說,本末弱也。大局岌岌可危,整個結構都搖搖欲墜,因為本末都是陰爻,都很弱,中間四支陽爻都很強,但強的地方不對,反而增加了全個結構的壓力。

大過這種處境,要克服,一定要重時機,要用非常思維,用非常手段來解決,才能有一線生機。

《大象傳》說:
澤滅木,大過。
君子以獨立不懼,遯世無悶。

《大象傳》是孔子借卦象,看到修德的哲學,教我們自我提升的智慧。

全卦在一個「滅」的範圍內,沒有生機,只有無限勇氣面對滅亡,才逼出一線生機。

遯世,但無悶,沒有絲毫埋怨。

一般人求名利,一生迎合這個世界,迎合權勢,做得醒目仔,否則就覺得失敗,覺得悶,鬱鬱不得志。

大過的另一面,就是訓練出這種價值觀,這便要「獨立不懼」了。不懼,沒有恐懼。為什麼能沒有恐懼,因為沒有妄想,沒有罣礙,遠離顛倒夢想,所以不怕。獨立不懼,就是大過卦的結果。

剛走入大過卦的處境,就是它的初爻。它的爻辭這樣說:
藉用白茅,無咎。

藉,就是找個東西墊著,緩和它的衝擊。

第一支爻,是大過卦危局的開始,危機初現,還有時間空間做準備。用白色茅草,鋪在地上,作為一個軟墊,避免了硬碰硬的痛苦衝擊。

為什麼要「藉用白茅」呢?

《小象傳》說:柔在下也。

因為下面白色的茅草非常柔軟,減輕了衝擊的力度,隔著它,減低了相碰的磨擦。

把一個東西直接放在地上,本來就可以了,為什麼要鋪上一塊白茅呢?

將東西直接放地上,兩件東西的平面有時會格格不入,有不平的感覺,但用白茅墊著,便不會有問題了,無咎了,因為,慎之至也。真心愛護那東西,感動到所有人,所以無咎。

茅草本來是很輕的東西,不值錢的,可是可以產生這樣不可思議的效果。懂得善用小東西,創造大奇蹟,不要小看白茅,用得恰當就有奇效。

用這種謹慎的方法去做事,一生都不會有過失。

在步入大過卦的非常處境來說,白茅,就是一點心思。

其實花不了多少錢,只是用心為對方,便能讓對方感動了,這就是人生中,可以永遠無咎的秘訣啊。

2019年5月7日星期二下午5:00
你的收看、訂閱、讚好便是對「易經講堂」的支持,謝謝。

中共批判《武訓傳》之研究

為了解決不足為訓的問題,作者詹綉慧 這樣論述:

1951年5月20日,毛澤東(1893-1976)在《人民日報》發表社論〈應當重視電影《武訓傳》的討論〉,展開批判電影《武訓傳》。原本是題材受到文藝界大受好評,得到周恩來(1898-1976)、朱德(1886-1976)等人支持的電影,卻被毛澤東打入批判電影。中共官方組織一系列的報刊文章來批判武訓(1838-1896)與電影《武訓傳》的相關人、事、物,歷經3個多月的批判,至8月底結束。 毛澤東在社論中批判武訓的「行乞興學」:是不去觸動封建經濟基礎及上層建築,反而狂熱地宣傳封建文化,對反動的封建統治竭盡奴顏婢膝的能事。《武訓傳》還打著「為人民服務」來歌頌武訓,以農民革命的失敗來歌

頌武訓,是資產階級反動思想。毛澤東認為應當展開批判,以澄清文藝界,甚至是共產黨內的混亂思想。 「文化大革命」時期,《武訓傳》又被拿出來批判,此片的編導孫瑜(1900-1990)、飾演武訓的趙丹(1915-1980)也遭受到迫害,勞改、關「牛棚」以及被迫寫交代材料。直到1985年,胡喬木(1912-1992)指出當年毛澤東批判電影《武訓傳》是非常片面、極端和粗暴,為武訓和《武訓傳》平反,將批判《武訓傳》畫下句點。 《武訓傳》作為中共建政以來第一部被批判的電影,也是第一部禁片,直到2012年才解禁,《武訓傳》具有其特殊性。因此,為何毛澤東要批判它?如何批判?以及《武訓傳》被批判後,開啟

文藝界批判、電影走向一元化等影響,係本論文探討的問題。

超越天啟:疫病、全球化、人類世

為了解決不足為訓的問題,作者熊秉真杜震華張登及Woosung Kang蔡振興張君玫廖咸浩黃心雅黃建宏 這樣論述:

  本書是華語世界第一本回應疫情而產生的跨界反思之書。匯集了包含歷史、經濟、政治、文學、社會、美術等不同學科的重量級學者,從疫情所激發的省思出發,針對兩個相關並相互交涉的議題──「全球化」及「人類世」──進行審視與探索。文章雖各從不同專業角度出發,但論述互有燭照與呼應,為這兩個議題所凸顯的人類命運之危機,做出了最具當代視角及前瞻意義的反思。   作者簡介   (依姓氏筆畫序) Woosung Kang   Woosung Kang is Professor of Department of English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Program at S

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Korea. He was a visiting scholar at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2012-2013) and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2019-2020). His research area includes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culture, politics of aesthetics, critical theories, psychoanalysis, film theory, and Asian cinemas. He i

s the author of Freud Seminar (2019), Painting as the Gaze of Philosophy (2014), Poe Translated (2014), The Birth of a Style: Emerson and the Writing of the Moment in the American Renaissance (2003). 杜震華   臺大農經系,泰國法政大學碩士,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服務於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臺大國家發展研究所。獲曾虛白新聞獎,任商業發展研究院所長、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委員,經濟部

顧問、產諮會委員、外貿協會董事、海基會顧問。 張君玫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研究與教學領域為社會學理論、後殖民論述、女性主義理論、科技研究、生態與動物研究等。主要著作包括《後殖民的陰性情境:語文、翻譯和欲望》、《後殖民的賽伯格:哈洛威和史碧華克的批判書寫》。 張登及   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獲有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與英國雪菲爾大學政治學博士,現任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兼主任、中華民國國際關係學會副會長、中國政治學會(臺北)理事、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副院長。研究興趣主要包括國際關係理論與國際秩序、中國對外關係史與外交政策、中共黨政、中美關係、政治思想史與古典社會

學理論。 黃心雅   國立中山大學外文系特聘教授。曾任中華民國科技部科教發展及國際合作司司長、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教務長。現任中華民國英美文學會理事長、Humanities for the Environment (HfE) Asia Pacific Observatory召集人。研究涵蓋當代北美與太平洋島嶼原住民文學、人類世與生態人文等相關議題。 黃建宏   巴黎第八大學哲學所美學組博士,現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及關渡美術館館長。研究專長關於影像研究、美學理論、當代藝術思潮、哲學、策展研究。譯有《影像的宿命》、《電影I:運動.影像》、《電影II:時間.影像》。

廖咸浩   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外文系特聘教授。史丹福大學文學博士,哈佛大學博士後研究。曾任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理事長、臺北市文化局局長等。2018年獲科技部「傑出研究獎」。著有《愛與解構》、《美麗新世紀》,《紅樓夢的補天之恨》等書。目前正撰寫《台灣電影中主體的僵局與超越》、Deleuze and Taoism等書。 熊秉真   美國布朗大學歷史學博士,哈佛大學理學碩士,現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下屬學術機構國際哲學與人文科學理事會(CIPSH)秘書長。研究領域包括近代中國社會文化史、近世兒童史、中國醫療文化史。專著有A Tender Voyage: Children and C

hildhood in Late Imperial China、《童年憶往:中國孩子的歷史》、《安恙:中國近世兒童的疾病與健康》等。 蔡振興   國立臺灣大學外文所比較文學博士,現任淡江大學英文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生態論述和醫療人文研究。著作包括《生態文學概論》(主編)、Key Readings in Ecocriticism(合編)以及《生態危機與文學研究》(榮獲第八屆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等。 叢書總序 前言:「存在」於疫情蔓延時╱廖咸浩 Part I 疫病與全球化 警訊:橫世而出的疾疫與歷史╱熊秉真 新冠肺炎防治紓困的異同和全球化╱杜震華 新

冠疫情與解組中的自由國際秩序╱張登及 Part II 疫病與人類世 Rhizomatic Thinking and Machinic Ethics: The Task of the Humanities in the Postviral Anthropocene╱Woosung Kang 人類世與疾病:兼論萊特的小說《十月底》╱蔡振興 跨物種繞射╱張君玫 Part III 藝術、文化與人類世 與病毒和解:事件、非人界、負人類世╱廖咸浩 原住民與人類世╱黃心雅 負人類世的可能性:當代藝術展覽中的問題重塑╱黃建宏 作者簡介   前言 「存在」於疫情蔓延時 廖咸浩(臺大人文社會高

等研究院院長)   2020年爆發的新冠疫情,可謂有史以來最慘烈的一次。而疫情正好發生在全球化的動能趨緩,及人類世(the anthropocene)嚴峻度升高的關鍵時刻。在此情況下,人類真的很難不視此為一個重大的天啟。全球化推動最力的美國,在川普就任之後開始快速退卻,但在他之前,歐美各地的右翼早已因為移民造成的恐外症(xenophobia),而興起了對全球化的疑懼。然而其實歐美的左翼早已先一步開始反全球化,雖然動能尚未匯聚。如今左右翼合流,且關注也有重疊,情勢顯然大不利於全球化。「新自由主義全球化」本就是跨國企業的沃土,卻極可能是窮人的末路,但「批判性全球化」則反而有助於全球的弱勢團體及批

判性運動(如環保運動)的結盟。故全球化由新自由主義主導,固然會拉大窮國與富國、窮人與富人之間的差距,但全球化的全面崩壞也可能導致地球更大的災難。   在左右雙重的夾擊下,全球化是毀墜(任各國自生自滅),還是蛻變(邊緣批判性結盟),已在十字路口。如今新冠疫情有如程咬金橫空殺出,讓全球化的情勢變得更為詭譎,幾近危如累卵、玉石俱焚的態勢。   然而,當前疫情的嚴峻,其實與全球化密切相關。當然,這並不意味著當前面貌的全球化是疫病唯一的原因,而只是其終極的版本。自人類從樹上躍下,開始其宰制地球的大業之始,各種病原(pathogen)即因為食物鏈的縮短而如影隨形地緊跟著人類。文明愈細膩發展,疫病愈兇猛

猖獗。然而疫情的規模其實是隨著全球化的程度而逐漸擴大。故人類對地球的拓殖,尤其是帝國主義及殖民主義,以及隨之而來的資本主義全球流動,致使疫情變得一發不可收拾。黑死病讓西方人初嚐全球連結的滋味,但當時的流行仍局限於特定地區,而在當今的全球化局面下,人類面對疫病,可謂已無所逃於天地。   病原體自古如鬼魅般來去無踪,而造成了古人將疫病訴諸神與鬼。有時怪罪自己未能以德為準而激怒上天,更多的時候則怪罪於邪靈惡鬼,以致有各種驅邪逐鬼之儀式,甚至以人為犧牲亦不以為過。近代科學雖釐清了疫病的原因乃是病原體(細菌與病毒),使人類不再「疑神」,以為疫病是上天針對無德的懲罰,卻始終並未改變其「疑鬼」的習慣,而仍

然認為疫病總是「他者」所造成,甚至產生某種與科學結合的疫病「迷信」(比如認為5G相關的設施造成了新冠疫情)。也就是說,就疫病而言,人類的態度其實有退無進。「疑神」容或不足為訓,但尚且傾向於自省,但科學消滅了這種可能性之後,面對疫病,人類似乎只剩下一種可能,即以「驅鬼」(怪罪「他者」)為唯一的處理方式。因此疫情中幾乎不可避免會看到對少數或他者的醜化與攻擊。   然而,疫情所帶來的訊息,一定程度反而是要人類回頭重拾「自我反省」的路徑。因為疫情有如拉岡(Jacques Lacan)理論中的「病徵」(symptom),讓我們看到的是人類自己的心病:背離了厚德之途。人類自現代性(資本主義)成為生活方式

以來,便將非人世界(non-human world)視為「備用資源」(standing reserve),對其進行竭澤而漁的搾取。這種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強力批判的態度,正是當前一切問題根源。而這次的疫病雖然可能只是現代性的諸多問題中的冰山一角,但卻造成了全面性的衝擊。由此可知,人類不能把疫病單純只視為疫病,而應視為一種來自天外的警訊。而這個警訊之所以在此刻出現,或正是因為「人類世」已經走向了即將不可逆轉的臨界點。這意味著人類必須對人與非人世界的關係進行終極性的省思,而不是補破網式的修葺。也就是說,人類與環境之間必須立即找到和解的方式,否則,人類似乎已經被非人世界的反撲逼

到了無法迴身的地步。   其實,病原更顯示出了非人世界的能動性。人類雖有辦法降服與控制所有非人世界中的物種,唯獨病原體總會伺機加倍反撲。細菌總是有辦法發展出抗藥性,而病毒更是來去自如、愈演愈烈。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病菌甚至是改變歷史方向的真正動力。比如工業革命即是一例。黑死病讓歐洲人口大量死亡所造成的人力不足,促成了對機器的需求。反之,當時的中國科技雖然遙遙領先歐洲,工業革命卻沒有發生,原因之一便被認為是人力過於充足。   人類要如何不再被歷史書寫,而掌握主動?弔詭的是反而要藉由擺脫控制的欲望,而此欲望的根柢處便是企圖主控一切的「人類中心主義」(anthropocentricism)。故從根

本處思考疫病的訊息,便是反思人類中心主義的弊病:人類中心的思考不但將人置於萬物的頂端,也賦予人類掌控萬物乃至消耗萬物的特權。   面對新冠疫病時,人類需要的不只是疫苗,更需要就人類深層的病對症下藥。人類不但必須思考疫病所突出的全球化陰暗面,也就是新自由主義經濟全球化(neoliberal globalization)對地球全面而無情的掌控、宰制與消耗。更重要的還是要思考人類與萬物到底應維持一種什麼樣的關係?不再竭澤而漁固然是必須的步驟,但若要能夠從心底根除竭澤而漁的傾向,更必須確認萬物與人的平等關係。這對自亞里斯多德以來便將人視為萬物之最的西方而言,是何等困難的事。然而對中華文化而言,儒家的

天人合一或道家齊物共化的觀念,乃至原住民與環境的親族關係,都可以為人與萬物共生的基礎。不過近年來西方大力追趕,先是德勒茲(Gilles Deleuze)的過程哲學(process philosophy)開啟了萬物皆有能量、能夠互感的全新認知,並因此重新發掘懷海德(Alfred N. Whitehead)等對萬物能感的先知性論述;後復有新物質主義(New Materialism)對「物」(object)及「物質」(matter)的進一步思考,而形成了大規模的「後人文主義」(Posthumanism)浪潮,而後人文主義的核心便是「平面本體論」(flat ontology),將萬物置於平等的地位對待

。   新冠疫情的出現,是沉重的天啟時刻,但也是天賜的反思契機:疫情迫使人類必須針對全球化及人類世這兩個當前至為迫切、且一體兩面的議題,進行根本的反思。全球化一度曾是新自由主義通往地上樂園(paradise on earth)的最後一哩路,如今卻反而成了逼近人類世末日的最後一哩路。在這個關鍵時刻,當海德格所預言的科技災難即將成真之際,我們不免意識到這也是人文的危機。人文理應引領價值,但當今在價值日漸被科技崇拜與功利主義所宰制的情況下,人文的角色何在?故此次的災難也凸顯了一個人文學的重大任務:疫病既揭露了「人文的危機」,更應促使人文學界發展出「危機的人文」,讓人文能夠重新成為價值的塑造者。

  然而,先前提到的後人文主義論述雖然其根本關懷在於人文價值,但並不是一個局限於傳統人文領域的論述;當代人文價值的重塑不能只由人文領域單兵作戰,也不能只倚賴西方偏食的傳統人文主義,而必須進行跨學科領域、跨東西傳統、跨古今思維的整合,使新的價值能夠撐起將人類世如天塌般的危機予以回天的重責大任。這就是本書的重大使命。但此書只是一個嘗試性的發端,未來本院的三大系列(後傳統、後人文、後全球)將更全面的對人文價值進行重審與再造。   本書是本院「複眼體察後全球系列」的第一本書,而契機則是新冠疫情的出現。因應疫情,本院於2020年4月至7月間舉辦了兩次高峰論壇——「新冠啟世錄:從全球化到人類世」及「以病

毒之眼:後新冠時期再審人類世」,分別探討「疫病、全球化與人類世」及「藝術、文化與人類世」兩大相關議題。在論壇的過程中,受邀參與學者之間反覆叩問詰辯,對議題之深入,不下於最近國際上任何對相關議題的探討。今有幸結集成書,深信必是學界與讀者之福。   本書分三部分,各收錄三篇論文。第一部分論「疫病與全球化」。首先是熊秉真審視從黑死病以降的幾次疫病大流行,爬梳其向來受忽略、對人類歷史進程的衝擊,並提出人文學科應有的因應調整。其次,杜震華則以堅實的數據論證,指出疫病對全球經濟的衝擊,同時也瞻望全球化的未來,最後並在政策的規劃與落實方面提供了一些及時的批評與建議。張登及則自冷戰後自由國際秩序(或曰西方秩

序)開始舖陳,並以物質性與理念性兩大因素分析自由國際秩序的演化,從而論及新冠疫情對已在崩解中的秩序帶來的新衝擊,並突出俄國因素在未來的影響。   第二部分論「疫病與人類世」。韓國學者Woosung Kang(姜于聲)從病毒的特質出發,指出當前疫情的禍首乃是人類中心主義所造成的。人類藉由科技對非人世界進行的長期宰制,促成了病毒的蔓延。作者並藉由對《滅絕》(Annihilation)這部電影的分析,提出一種呼應新物質主義的新環境倫理。蔡振興則從人類行為乃疾病之因出發,審視人類世與疫病流行的牽連,並回顧西方歷史上的瘟疫相關作品,最後以小說《十月底》(The End of October)導向最終的

天啟式結論。張君玫首先細數人類與病毒的親密關係,並從中看到一種新的人與非人世界的倫理,最後並以臺灣的山椒魚為例,探討一種人與非人世界共存的可能。   第三部分論「藝術、文化、與人類世」。廖咸浩指出思考疫情必須從「物」的角度,體會病毒面對人類侵擾時的回應,並經此思考人類的根本疾病由—對世界的控制欲—所造成的人類世險境,如何可經由藝術產生「負人類世」(neganthropocene)的逆轉。黃心雅則回溯1492年迄今,殖民主義如何對各地原住民社會造成的各種衝擊,特別聚焦於疾病的傳染及發生,並論及各地原住民如何自其文化傳統中,尋找回應這些衝擊(特別是人類世)的方法。最後,黃建宏則就當代藝術近年(特

別是臺灣)的發展,審視藝術如何掙脫國族的執著而逐漸進入與非人世界的倫理議題,並展開以負人類世直面人類世的激進嘗試。   值此人類世危機時刻,本書九篇論文彼此呼應、互相燭照、分進合擊,提出了對全球化與人類世的諸多洞察,相信必能對後疫情時代略有提點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