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大學辦理學分抵免辦法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另外網站[轉知] 中正大學「運動與休閒教育研究所碩士學分班第1期 ...也說明:一、依據國立中正大學99 年6 月14 日中正清字第0990005104 號函辦理。 ... 與休閒教育學分班,依法取得學籍後,所修學分得依本所研究生修業規定抵免本所應修學分數。

國立陽明大學 衛生福利研究所 周月清所指導 朱貽莊的 臺灣「企業進用」視障按摩師之研究:社會融入觀點 (2015),提出中正大學辦理學分抵免辦法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社會融入、定額進用政策、視障按摩、視障就業、視覺障礙。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學系 楊明恭所指導 賴柔雨的 汽車專業技術人員工作成就認可與學力認證配合之研究 (1999),提出因為有 汽車專業技術人員、工作成就認可、學力認證的重點而找出了 中正大學辦理學分抵免辦法的解答。

最後網站110 學年度新生手冊 - 國立中正大學- 師資培育中心則補充:教育專業科目學分抵免申請表樣本. ... 國立中正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師資生實地學習實施辦法. ... (2) 有需抵免教育專業學分者,得於開學第一週內辦理學分抵免。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中正大學辦理學分抵免辦法,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臺灣「企業進用」視障按摩師之研究:社會融入觀點

為了解決中正大學辦理學分抵免辦法的問題,作者朱貽莊 這樣論述:

目的為增加視障按摩師就業機會,政府鼓勵私人企業僱用視障按摩師為員工提供按摩服務,雇主可以抵免依法必須僱用的身心障礙員工名額,稱為「企業進用」。本研究目的在從「社會融入」觀點,探討視障按摩師、民間團體、企業雇主、政府單位對「企業進用」的看法與經驗,以及對視障按摩師融入企業的影響。方法本研究採取半結構式訪談法,以立意取樣邀請19位視障按摩師、12位民間團體代表、6位勞工主管機關代表及9位企業雇主代表參與。訪談大綱依據「就業機會」、「就業權益」、「工作環境」、「社會關係」、「個人發展」和「歸屬感」等六個不同「社會融入」面向設計。資料蒐集期間自2014年7月到2015年8月,以主題分析法進行資料分析

。結果從「就業機會」來看,「企業進用」雖然增加了就業機會的管道,卻也用來作為「定額進用」執行不力的解套,深化了就業機會向強者傾斜的現象,成為慈善和憐憫交織下的機會;從「就業權益」來看,「企業進用」提供了高額的收入補貼,也弱化了主張平等就業權益的聲音,除了再現傳統按摩的工作型態,擁有權利的視障團體沒有權利意識,造成正式資源與非正式資源的此消彼長,部分工時成為權益差異化的藉口;從「工作環境」來看,公共運輸正義難以實現,以及定向行動能力不足的污名化,使「企業進用」無法跳脫外在環境的限制,阻礙了按摩師的平等參與;從「社會關係」來看,「企業進用」雖然開啟了接觸的機會,卻停留在「顧客關係」,無助於改變視障

按摩師的社會位置;從「個人發展」來看,「企業進用」的安逸環境削弱了按摩師的危機意識,缺乏學習管道導致無從發展;從「歸屬感」來看,「企業進用」獲得按摩師的普遍認同,但除了收入以外,視障按摩師對於融入的其他面向不以為意,寧可選擇當個局外人。整體而言,「企業進用」有待解放,才能帶來改變的契機;障礙者要能「社會融入」,應獲得參與的機會、擁有平等的權益、環境制度的支持、社會關係的建立、持續的學習發展、群體的歸屬認同。建議政府應重新檢討兩家不同企業僱用同一名視障按摩師,卻可以分別計算「定額進用」名額的合理性,使「企業進用」的機會更公平的提供給所有視障按摩師;「企業進用」應改變近乎鐘點排班的受僱模式,朝向長

期、穩定的方向改進,以利視障按摩師融入工作環境;「企業進用」應能跳脫「定額進用」的框架,鼓勵企業直接向視障按摩師購買所需的服務,讓視障按摩師因為自己的專業技術受僱,以提升視障按摩師的社會位置;「企業進用」的服務績效應受到重視,媒合的過程應公開透明,以減少人為因素造成的不公平。

汽車專業技術人員工作成就認可與學力認證配合之研究

為了解決中正大學辦理學分抵免辦法的問題,作者賴柔雨 這樣論述: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汽車專業技術人員工作成就認可與學力認證,並根據研究結果與發現,提出具體建議,以作為實施技職校院車輛回流教育中,汽車「專業能力」與「工作成就認可」配合之參考。為有效達到研究目的,本研究透過文獻探討建立理論基礎,採用問卷調查研究法進行資料之搜集,所使用研究工具包括研究者自編『汽車專業技術人員成就知能認可與在職專班學力認證配合之研究』調查問卷。 本研究係針對回流教育實施「教育合作夥伴關係」,以參與現行技專校院辦理二技及二專在職專班、在職班與十六學分班的之任課教師、學生(包括業界相關技術人員及高級職業學校汽車教師) 為調查母群,採分層立意

抽樣,抽取890人,得有效樣本653人,所得資料以平均數、標準差、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ANOVA), Scheff''e法進行事後考驗等方法進行統計考驗。 本研究根據文獻探討問卷調查及研究發現提出下列之結論: 一、校外學習成就知能配合及認證,相關問題包括課程規劃、師資安排、行政措施與學分認可等四個層面。 二、課程設計師資安排及行政規劃上具實務與彈性,能使教學配合社會變遷。 三、建立證照制度並實施加分制度使汽車技術相關人員對於證照的重視及取得。 四、能力相關性檢核表之分析,可以作為校

外學習成就之學分認證與審查抵免標準。 根據研究發現與所得結論提出下列建議: 一、學校方面:積極規劃彈性務實課程設計與教學安排並鼓勵教師工廠實務進修。 二、教育行政單位方面:對於回流教育的觀念宜多作宣導並落實配套措施。 三、技術訓練及檢定單位方面:推動各項證照制度及能力檢核表,以利學力認證。 四、汽車廠商方面:推動與技專校院結合成為教育合作夥伴,提升研發技術及教學品質。 關鍵字: 汽車專業技術人員,工作成就認可,學力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