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氣象站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另外網站【新北景點】登高望遠之五分山雷達氣象站 - Ling's 愛說話也說明:五分山氣象雷達站,是一個瑞芳區的置高點從瑞芳往平溪方向,再轉一條叉路上來就會到山路層層疊疊,越往上走,能看到的景色越遼闊~ 登高望遠,景色非常開闊沿路順著山路 ...

中原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 王玉純所指導 謝佳珆的 寶山水庫與入庫溪流之水質關聯性分析 (2018),提出五峰氣象站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入庫溪流、寶山水庫、水質關聯性分析、統計檢定。

而第二篇論文國防大學理工學院 軍事工程碩士班 張又升所指導 陳新法的 降雨量分析於軍事工程及防災應用之研究 (2012),提出因為有 氣象資料、降雨量、枯、豐水期、儲水天數的重點而找出了 五峰氣象站的解答。

最後網站五峰鄉天氣預報 - Playmisty則補充:提供您五峰鄉, 新竹縣最準確的10 天天氣預報,以便預先準備,還包括最高溫、最低溫、降水機率,盡在The Weather Channel 和Weather.com.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五峰氣象站,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寶山水庫與入庫溪流之水質關聯性分析

為了解決五峰氣象站的問題,作者謝佳珆 這樣論述:

臺灣地勢起伏較大導致河川坡陡流急,加上雨量分布不均,水資源貯存不易,因此水庫為最重要的供水來源之一,其中,北部地區的寶山水庫供應新竹地區飲用水及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的工業用水,故寶山水庫之水質問題備受重視。本研究目的為探討新竹縣寶山水庫及其上游入庫溪流兩者水質之關聯性及探討可能導致水庫水質惡化的因子。蒐集並彙整2002年至2018年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所屬上坪溪及寶山水庫之水質監測資料與其集水區環境背景資料,針對上坪溪與寶山水庫共同水質監測項目,包含氣溫、水溫、酸鹼值、溶氧(滴定法)、溶氧(電極法)、溶氧飽和度、化學需氧量、懸浮固體、導電度、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總磷、氨氮與總有機碳;並自交通部中央

氣象局取得每日降雨量以及經濟部水利署所提供每日蓄水量和每日水位資料以進行研究分析。本研究季節設定為枯水期(11月至4月)及豐水期(5月至10月),採用時序分析及敘述統計以概觀上坪溪與寶山水庫水質變化並量化,再納入相關性分析解析上、下游水質品質關聯性。以兩獨立樣本曼恩-惠尼U檢定(two-sample Mann–Whitney U test)剖析各水質測站之水質參數季節差異,另透過克-瓦二氏單因子等級變異數分析(Kruskal-Wallis test, K-W test)及事後檢定之Dunn 檢定(Dunn post hoc test)進一步驗證豐、枯季節入庫溪流與水庫內水質關聯性,此外,應用廣

義線性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odel, GLM)進行單因子變異數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探討每日降雨量、每日水位及每日蓄水量對於水庫水質參數的影響。根據時序分析及敘述統計之結果可觀察到降雨形成地表逕流可能將污染物帶入水體,因此大部分水質參數為豐水期測值大於枯水期測值,如:上坪溪水質測站之懸浮固體測值範圍在枯水期為23.02-25.95 mg/L,豐水期為187.9-208.7 mg/L,此時大腸桿菌群枯、豐季節之測值範圍為819.6-1687.5 CFU/100mL及2235.9-2940.5 CFU/100mL,顯示地表逕流可能納

入生活污水等污染流入水體進而導致水體惡化。由兩獨立樣本曼恩-惠尼U檢定可發現氨氮與總磷沒有豐、枯季節的顯著差異(p> 0.05)可能表示家庭污水與農業廢水持續的入流至上坪溪與寶山水庫水體內,而K-W檢定與Dunn 檢定結果顯示枯水期及豐水期時上坪溪之水質皆較寶山水庫的水質佳。廣義線性模型分析結果可發現每日降雨量與當天之水質參數測值無顯著關聯性,但每日降雨量與葉綠素a (估計值為0.008)為顯著正相關(p< 0.05),而每日降雨量與濁度(估計值為-0.014)為顯著負相關(p< 0.05)。每日水位及每日蓄水量相較每日降雨量與更多項的水質參數具有顯著相關(p< 0.05),包括懸浮固體、濁度

、導電度、總鹼度、氣溫、水溫、化學需氧量,推論是水庫水位及水庫蓄水量大幅增加時為豐水期,此時大量的降雨將水庫集水區地表的營養物沖刷至水庫水庫所導致。研究結果顯示寶山水庫之入庫溪流上坪溪水質較寶山水庫的水質佳,且不是影響寶山水庫水質惡化的主因,並認為相對於管理入庫溪流之集水區土地利用型態,管理水庫集水區的土地利用可能對於水庫水質改善更為可行。而對於影響寶山水庫水質惡化的水質參數主要為總磷與氨氮,因此針對含氮及含磷污染物源進行管制應可有效改善水庫水質。此外,目前分析結果指出監測當天的庫區環境相較氣象因子對於水庫水質影響更為顯著,建議未來研究可考量降雨延時的情形,並就寶山水庫各測站各別評估採樣前數天

之降雨量和水庫水質參數測值之關聯性,以更為貼合研究地區之環境背景特性。

降雨量分析於軍事工程及防災應用之研究

為了解決五峰氣象站的問題,作者陳新法 這樣論述:

由於全球氣候快速的變遷,加上臺灣地理環境特殊,無論是在颱風季或梅雨季,劇烈降雨為導致臺灣天然災害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不同的降雨特性及降雨強度都與災害發生的規模及種類息息相關;依統計資料顯示,臺灣每年平均豪、大雨總次數達11次以上;北部、中部及南部地區因為颱風季節的來臨,統計數據有明顯增多的趨勢,在5月至9月期間就高達8次以上,占全年7成以上。近年來全台總雨量已有逐漸下降的趨勢,這使得雨水再利用顯得更加重要,因此本研究主要運用大氣研究資料庫所提供臺灣在2001年至2011年間各地區所測得之各項資料中,將所有降雨量數據加以整理並分析其變化及未來趨勢,以結合現今降雨型態計算出得以反映各地區枯、豐水期

之建築儲水天數,凸顯枯水期儲水工作的重要性,並提供不同地區國軍建築或民間建築在工程、雨水再利用之參考;另外藉由11年降雨資料,依不同日降雨量及形式統計平均每月降雨日數,可提供國軍工程人員於辦理各項工程規劃設計時訂定施工工期之參考使用,並可實際訂定可辦理停工或工期展延等影響工程施工之雨量標準,以降低因天候因素產生之履約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