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你不懂我的心原唱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其實你不懂我的心原唱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王一(主編)寫的 吉他彈唱總動員(第4季):超新流行金曲大合集(二維碼視頻版) 和阿川佐和子的 阿川流傾聽對話術:日本最深入人心的談話性節目女王教你對話的魅力,如何傾聽、如何引起共鳴、卸下心防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其實你不懂我的心》在線試聽 - Ivwccp也說明:《其實你不懂我的心》是童安格1989年3月由寶麗金唱片發行的一張專輯,高品質無損音樂試聽,其實你不懂我的心歌詞,童安格也因此而成為大紅大紫的歌手。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和野人所出版 。

最後網站童安格-1989《其实你不懂我的心》WAV+CUE整轨 - 仓库則補充:专辑简介: 专辑名称:其实你不懂我的心演唱歌手:童安格专辑风格:国语、流行歌曲发行时间:1989发行公司:宝丽金唱片版本:环球唱片复黑版唱片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其實你不懂我的心原唱,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吉他彈唱總動員(第4季):超新流行金曲大合集(二維碼視頻版)

為了解決其實你不懂我的心原唱的問題,作者王一(主編) 這樣論述:

海量曲目,超多視頻示范,超高性價比。合適的翻頁設計,彈奏使用更方便。專為初學者的編配設計,簡單易上手。《吉他彈唱總動員(第四季):超新流行金曲大合集(二維碼視頻版)》的彈唱總動員系列2016年最新合集。第四季集結了最新的流行歌曲改編為彈唱曲,選題內容新,迎合了廣大吉他愛好者的需求。170首歌曲,133首視頻示范。特別收錄了周傑倫2016年新專輯歌曲,薛之謙,田馥甄,金志文,鄧紫棋,汪蘇瀧,蕭敬騰,徐佳瑩,蘇運瑩,陳奕迅等好歌金曲一網打盡!王一,自由撰稿人,音樂人,新媒體音樂推廣人,與出版社合作出版數十種圖書,對於吉他演奏,指彈吉他提高,流行音樂編曲有獨到見解,深受廣大讀者喜

愛。

其實你不懂我的心原唱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是你怎麼能夠 分開時候 依然溫柔。
演唱:陳華
編曲/混音/錄音:言奕
攝影/影片剪輯:Howard
封面拍攝/設計:李歐
手寫字:呂浩
原唱:鄧紫棋
/
🌟工作邀約:[email protected]
/
還記得我曾經 天真相信 愛能永無止境
永遠不要分離 說得真心 只不過太年輕
原來愛情就像 寫一首歌一樣 需要靈感
感覺變淡 就寫不完 不能勉強

可是 有一種感受
一直 旋繞在心頭
最後我卻開不了口

我的心在顫抖 你一直是最溫柔
鋼琴上的手也在顫抖 其實該不該放手
我在顫抖 最可惜的理由
是你怎麼能夠 分開時候 依然溫柔

你被眼淚淹沒 還對我說 這不是誰的錯
你忍住了難過 放下承諾 保護傷你的我
現在我終於都學懂 讓心最沉重 是你的痛
最痛的痛 竟然由我 一手放縱

其實 有一種感受
一直 旋繞在心頭
最後我卻開不了口

我的心在顫抖 你一直是最溫柔
鋼琴上的手也在顫抖 其實該不該放手
我在顫抖 最可惜的理由
是你怎麼能夠 分開時候

依然溫柔 你最溫柔
回憶裡我們牽著雙手 說以後一起走
你最溫柔 明明溫柔
從前牽我的手 有了陌生的感受 你最溫柔

我的心在顫抖 你一直是最溫柔
鋼琴上的手也在顫抖 其實該不該放手
我在顫抖 最可惜的理由
是你怎麼能夠 分開時候 依然溫柔

■ 更多 我們資訊 消息
我們Facebook:https://reurl.cc/x0OyGL
我們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ours0325
鮪魚肚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thewaywedo2020/
言奕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andy15121234/
陳華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hua0826/
濠兒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h.howard1996/
李歐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chenwen_leo/
Weibo微博:https://www.weibo.com/6633280355/profile?topnav=1&wvr=6&is_all=1

阿川流傾聽對話術:日本最深入人心的談話性節目女王教你對話的魅力,如何傾聽、如何引起共鳴、卸下心防

為了解決其實你不懂我的心原唱的問題,作者阿川佐和子 這樣論述:

  ●日本2012年度銷售總冠軍,150萬人肯定!  ●2秒,改變你的人際關係!   朝日新聞、日經新聞、產經新聞、東洋經濟新聞……專文報導   每個人內心的OS往往比說出來的更真實……  真正的傾聽,是聽見那些說不出口的聲音。  真誠的對話,是回應你內心的猶豫與掙扎。  這,就是「阿川流」傾聽對話術的魅力!   我們終其一生都在與人對話,但為什麼常感嘆聽不見別人的真心話?  為什麼從名作家、名藝人、企業家、日本首相夫人到國際名導北野武,都願意對「她」吐露內心話?  什麼是「阿川式」對話,竟讓每個人卸下心防,侃侃而談?!   日本最深入人心的談話性節目女王,阿川佐和子在本書中首次揭露訪談超過1

000位名人、相親30次,精選35則傾聽與對話最深刻的人性觀察,真實呈現生活中讓人不知所措的溝通難題,教你如何傾聽、如何引起共鳴、卸下心防?如何打開人心最後一道防線,聽見內心話。   ◆你一定要知道阿川流的對話魅力   ◎真誠的對話魅力,教你化解不知所措的溝通難題──   .原本想好的話題,卻被打斷了?  →對話是活的。就算事先想好各種話題,實際對話後,總會出現令人意外的結果。但讓人訝異的談話內容,反而令人期待,這也正是對話有趣的地方。   .有時我們會設想:「他大概是這種人吧。」  →不要主觀地評斷他人:要真正認識一個人,還是得透過對話。在對話後你會發覺,對方和我們想像中的不一樣。這是因為每

個人在和不同的人來往時,往往會呈現出不同的面貌。   .該如何揣摩對方的心情,畢竟我又不是他……  →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如果是我的話,這時會怎麼想?」、「如果是我,一定會哭出來吧!」。用「我」做基準,藉由了解彼此間的差異後,再做深入地詢問。   .離題了,該如何導回主題?  →你可以說:您說得沒錯,但是……在連珠砲似的發言中,只要專心聆聽對方談話,留意他即將停頓的時刻,在換氣瞬間,藉此把發言權轉移到其他人身上。   .該怎麼誘導別人進一步說明?  →採用「鸚鵡式」詢問法。你可以說「然後呢?」或「再來呢?」;在感到驚訝時,則使用「真的嗎?」或「不會吧?」;如果是平輩的話,甚至可以說「你在唬爛

吧?」   .我不太會安慰別人,怎麼辦?  →停二秒,再說安慰的話。該間隔多長的時間,才會確實讓對方感受到安慰?最適當的間隔長度是二秒。無論說什麼,即使是簡短的一句話也沒關係,最重要的是把你的真誠傳達給對方。   .和對方眼神交會時,應該避開嗎?  →不妨認真看著對方。有些人覺得和對方的眼神交會,似乎就得開口說點什麼,因為覺得麻煩,乾脆無視於對方的存在。然而,柔和的目光是讓人感到溫暖與安定的力量。   .如何讓對方放鬆地和你談話?  →配合對方的視線高度。在視線低於對方的狀態下,對方會覺得「這個人看起來很謙虛,應該沒有什麼危險性吧!」這時,他就會感到安心,並且輕鬆的談話。   ◎傾聽的真義是,

聽見別人沒說出口的OS……   .當男人對妳說:為什麼女人總有聊不完的話題?  →內心的OS是:我也想有個人聽我說話。  關於「說話」這件事,男人與女人的處境大不相同。但只要有適當的場所和對象,即使是「沉默」的男人,也會做好說話的準備。   .有人說:我了解你的心情。  →內心的OS是:這樣他會比較好過吧?  其實,外人無法真正了解當事人的心情,除非你曾有相同的體會。這時說出「我了解你的心情」,因為有自身的經驗佐證,也比較有說服力。   .有人對你說:嗯,你今天看起來不一樣喔……  →內心的OS是:我這樣說,會讓人覺得是一種讚美。  這句話,聽在我們耳裡,總會覺得是在讚美我們「看起來更漂亮了」

或者「看起來更年輕了」。這種說話可以輕鬆達到讚美別人的目的,避免讓人感到不舒服。   ◎一個聲稱自己不善於訪談的談話性節目女主持人,何以擄獲百萬讀者的心?   2012年,《阿川流傾聽對話術》席捲日本書市,各大媒體爭相報導,每個人都想知道,一個聲稱自己不善於訪談的談話性節目女主持人,阿川佐和子何以擄獲百萬讀者的心?   綜藝教母張小燕曾說:「傾聽、信任與同理心」是她一貫秉持的訪談原則。阿川佐和子與小燕姐的訪談風格相似,並且在訪談了上千位名人後,寫就此書:她真誠地分享每次談話經驗中的挫敗、感動與心痛,讓讀者不知不覺進入她的「對話人生」。   阿川訪問上千位名人後,發現:每個人都有自己說話的方式,

不論是沉默寡言或能言善道,重要的是在每一次對話中,重新檢視你的內心,而有全新的發現,這就是說話的意義。 本書特色   1.作者訪談過上千位各界名人,如:演藝圈明星(摩根.費里曼、茱莉.安德魯斯、渡部篤郎、AKB48大島優子、章子怡)、作家(遠藤周作、村上龍、渡邊淳一、城山三郎)、導演(北野武、是枝裕和)、音樂家(小澤征爾)及政治人物(安倍晉三、李登輝)……等,以自身豐富的對談經驗出發,書中每個對話情境描述,都能對應生活中的溝通難題,讓讀者從中受益。   2.有別於坊間的溝通對話術,作者毫無保留地寫出訪談準備前的心態、失敗的過程、意外的成功等經驗,十分真實,文中不特別強調:這是對話時的「技巧」、

「要領」,卻讓讀者心領神會。   3.溝通之所以困難,在於每個人「個性」不同,這本書沒有step1到step100的溝通技巧,但阿川用「溫柔的傾聽力」說明「傾聽」的真義,切身實踐「要真正認識一個人,還是要透過對話」。   4.文字流暢,風趣生動,作者與各界名人的對談躍然紙上。   5.作者將對話過程中,人性幽微的心理描述表露無遺,讓人不禁想說「對!我心裡就是這樣想的。」 作者簡介 阿川佐和子 Agawa Sawako   1953年出生於東京都,畢業於慶應義塾大學文學部西洋史學科。1983年起,於TBS的「今日新聞台」節目擔任助理,89年起於時事評論節目「筑紫哲也NEWS23」擔任主播,98年

轉至朝日新聞的時事評論節目「北野武的TV擒抱」,2011年於TBS主持談話節目「佐和子的早晨」。   1999年,阿川與檀文合著《這麼說,那麼吃》,獲得第15屆講談社隨筆賞,2000年出版的《梅子》〔商周出版〕,獲得第15屆坪田讓治文學賞,2008年出版的《訂婚之後》〔新潮社〕,獲得第十五屆島清戀愛文學賞。在《週刊文春》的訪談專欄〈阿川佐和子想見的人〉,連載超過九百次。近期新作包括《沒有血緣的家族》、《不管結不結婚,新娘修業》、《Peeko和佐和子》(與杉浦克昭合著)、《奇妙的體驗》(與福岡伸一合著)。 譯者簡介 楊士堤   淡江日文系畢,譯有《他們都說我殺人》(天培)。    steveya

[email protected] 第一部 何謂談話高手? .不善於訪談我原本以為有能力的訪談者,要不斷提出尖銳的問題,讓對方窮於應付之餘,還要冷靜地質疑對方的回答。因此,我始終認為自己無法成為一個優秀的訪談者。 .興致勃勃地傾聽,是最好的提問我為什麼會形容城山先生善於問話?因為城山先生只在我說話時,簡短的穿插:「然後呢?」、「真有趣」隨即一臉笑容的聽我抱怨。 .寫信與面對面交談的差異我們在說話時,會加上表情和動作,比起只看見電腦上的文字,帶給對方的感受肯定會截然不同。 .每個人都希望有人聽他說話許多人聲稱自己「沉默寡言」或是「不擅長說話」,但是儘管有少數人難以流暢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每個人都希

望有人聽他說話。 .訪談前,準備好三道問題「經過了那件事,我才變得更堅強……。」當對方沉浸在這些思緒時,你突然問他:「你喜歡什麼顏色?」對方肯定會想:這是什麼問題?拜託──,我好不容易回想起我那段「艱辛的過去」。 .坦率地提問「這部小說真精采,我難過到哭了四次!」我一見到作者,便這麼告訴她。關注對方辛苦創作的作品和成就,也是打開對方心房的一種方法。 .細心觀察,附和對方情緒這次能意外訪問到北野武先生發生車禍後的心情,並不是我善於引導,而是我表達了關心,盡可能順著他的情緒附和他的回答。 .訪談時不要一意孤行不要自行決定哪個話題比較有趣,或者哪個話題比較無聊。 .揣摩對方的心情觀察對方就是在揣摩對

方目前的情緒狀態。不管是多麼嚴肅的對話,人與人之間還是應該先考慮對方的心情! .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如果是我的話,這時會怎麼想?」、「如果是我,一定會哭出來吧!」。用「我」做基準,藉由了解彼此間的差異後,做深入地詢問。 .回話時,不要敷衍了事敷衍的回答,對方會很快地察覺。每當我想到,任何人的「一句話」都可能對人產生重大影響,就會提醒自己,即使是簡短回話,也要「用心回答」。 第二部 對話的妙趣 .活的對話對話的確是活的。就算事先想好各種話題,但實際對話後,總會出現令人意外的結果。這也正是對話有趣的地方。 .記憶回溯人與人之間的對話內容,會受到當時的心情、氣氛及燈光所影響,有時,訪談者一些不經意的

詢問,受訪者卻會因此回想起某些往事。 .離題了,該如何導回主題?在連珠砲似的發言中,只要專心聆聽對方談話,留意他即將停頓的時刻,在他換氣瞬間,藉此把發言權轉移到其他人身上。 .融入彼此的對話如果你感覺對方談話無趣,就不要硬擠出笑聲來。如果你覺得對方說話似乎「滿有趣的」,也請不吝在表情或態度上,把你的感覺傳達給對方。 .持續努力,打破僵局初次見面,剛開始對話難免會找不到交集,甚至有冷場的時候。但每個人高興、悲傷和寂寞時的表情都不一樣,因此不要以己度人,持續努力或許會有令人意外的結果。 .重視簡單的問題過去,我總擔心詢問常識問題會遭人白眼。但,大膽詢問,總比許多人「裝出一副無所不知的神態,實際上卻

一竅不通」要好吧。 .談話切忌老套當你從對方口中聽到「公式化的回答」,仍然可以拆解分析他的回答,持續深入的追問,一定可以發掘出不一樣的故事。 .詢問令人尷尬的問題一定得問這麼唐突的問題嗎?可是連總編輯都要我問,怎麼辦呢?「我想一定有很多人問過您同樣的問題,這一定讓您感覺到很不開心,但是……」 .不要主觀地評斷他人有時我們會設想:「他大概是這種人吧。」對話後才發覺,對方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那種人。因此,「要真正認識一個人,還是得透過對話」。 第三部  輕鬆的對話方式 .附和的祕訣如果我們在說話時,對方始終沒有附和,我們會擔心「是不是我哪裡說錯了?」相反的,如果對方用期待的語氣問:「然後呢?」這時,談

話的心情會變得更好,對自己說的話也會更有信心。 .「鸚鵡式」詢問法鼓勵對方進一步說明的有效用語有「然後呢?」或「再來呢?」;而在感到驚訝時,則使用「真的嗎?」或「不會吧?」;如果是平輩的話,甚至可以說「你在唬爛吧?」 .如何和初次見面的人打交道?每個人都有自己表達親切的方法,但在不同人面前要有不同的對應方式。如果自以為親切地親近別人,對方就該對自己表示友好,這不只是一種偏見,更是傲慢的表現。 .停二秒,再說安慰的話究竟該間隔多長的時間,才會確實讓對方感受到安慰?最適當的間隔長度是二秒。無論說什麼,即使是簡短的一句話也沒關係,最重要的是把你的真誠傳達給對方。 .看著對方,讓人感到溫暖和安定有些人

覺得和對方的眼神交會,似乎就得開口說點什麼,因為覺得麻煩,乾脆無視於對方的存在。然而,柔和的目光是讓人感到溫暖與安定的力量。 .配合對方的視線高度如果我在視線低於對方的狀態下,對方應該會覺得「這個人看起來很謙虛,應該沒有什麼危險性吧!」這時,他就會感到安心,並且輕鬆的談話。 .不要輕易說:「我了解你的心情!」外人無法真正了解當事人的心情,除非你曾有相同的體會。這時說出「我了解你的心情」,因為有自身的經驗佐證,也比較有說服力。 .不要不懂裝懂事前努力雖然重要,但還是不能在對方面前不懂裝懂,最好老實承認自己的了解不多,在不失禮的範圍內,坦率的進行訪談。 .找出可以觸動對方的話題我們會選擇性的聽取對

方的談話內容,因此,必須留意「不要漏掉對方的重要談話內」,而這通常夾雜在很尋常的語句裡,比如無意中添加的形容詞,以及隨口說出的短句。 .尊重對方談話的節奏每個人都有自己說話的節奏。我們時常會在對方回答前,便猜測對方的心思,迫不及待的替他回答。與其打斷對方思緒,不如靜下心等待回應。 .不要太多嘴?一直說個不停,對方說話的心情也會受到影響。一旦對方因此感到不高興時,自然不會真心的回答任何問題。 .如何和仰慕的對象對話?我只是想讓原唱者知道,我有多麼喜歡他的歌。看來,如果我打算繼續從事訪談的工作,日後還是得控制一下這種衝動才行。 .配合訪談對象選擇服裝我在選擇穿著時,會先在腦海中回想一下受訪者的形象

,然後搭配他的格調,選擇適合訪談對方的服裝。 .餐會安排在訪談結束以後平常,我們在用餐時,一邊吃飯一邊聊天,一定會覺得口中的食物更加美味。但如果是對話或進行訪問的場合,盡量「不要同時安排用餐」。 .遠藤周作教我的事──代替後記每個人都有自己說話的方式,不論話多或少,即使是毫無重點的廢話連篇,但只要能表現出這個人的個性,這樣的對話就具有足夠的價值。 ﹝摘文一﹞一九九七年,我曾經訪談北野武導演。當時,他所自導自演的電影《花火》榮獲威尼斯國際影展的金獅獎,因此我原本打算從《花火》的獲獎開始談起。當天,我和導演兩人坐到椅子上,互相打聲招呼後,北野先生的年輕助理便在他面前放了一條濕毛巾。我訝異地問:「

你一向隨身攜帶濕毛巾嗎?」結果,這就成了我詢問的第一道問題。一般人或許覺得北野先生不僅成功地返回演藝圈,而且以導演的身分朝氣蓬勃地在更多領域上活躍。但是對他本人來說,不管在身體上或精神上,或許依然存在著車禍所帶來的後遺症。這時,我如果接著說:「恭喜你在這次的威尼斯影展榮獲大獎。」應該可以順利地把話題切回我最初預定的主題。但是,因為我很想知道後遺症的狀況,接著隨口問:「隨身攜帶濕毛巾一定很麻煩吧。」北野先生回答:「周遭的人雖然都認為我康復了,但是我甚至想過北野武完了。我也曾經在廚房裡拿著菜刀猶豫不決,終究還是缺乏勇氣。」這是獨家新聞?還是北野先生周遭的人都曉得這件事?﹝摘文二﹞在我開始《週刊文春

》的訪談工作前,曾經替某個季刊採訪城山三郎先生。當時,城山先生翻譯的《企業家爸爸給兒子的三十封信》﹙新潮文庫﹚,登上暢銷書籍排行榜,因此便預定以此做為訪談主題。我向第一次見面的城山先生打過招呼後,便迫不及待地說:「您翻譯的這本書,內容真有趣。」城山先生聽到我說,書的內容很有趣後,他滿臉笑容地問:「什麼地方讓妳覺得很有趣?」「雖然這本書的形式是一位父親寫給兒子的信,但就算我是女性,也可以了解作者所寫的許多教訓。這本書對於女人和小孩來說,也很有趣。」「嗯,還有呢?」還有?這是要我再多說一點嗎?「還有啊,那章……」我說話時,突然想到自己今天是擔任訪談者的角色,這可不是我可以閒聊的場合。隨後,我繃緊神

經發問:「聽說城山先生也有一個兒子,請問身為一個父親,您對兒子是否也有些建議呢?」「我和我兒子的關係很疏遠,要說到建議的話……那妳家呢?」「我家?我家根本沒有建議可言,我們無論做什麼,都無法獲得父親的認同,父女間總是不斷爭吵。」糟了,我又開始閒聊了。城山先生神態自若的問我:「妳的父親也是很難應付的人吧?」「沒錯,我爸真的很糟糕,他這個人呀……」接著,城山先生又說:「妳家真有趣。然後呢?」然後?既然城山先生鼓勵我繼續往下說,這部足以賺人熱淚的阿川家長篇家庭悲劇,便在我恨不得一吐為快的心情下持續上演。為什麼我在城山先生面前,會忍不住不停地說話呢?因為他只在我說話時,簡短的穿插:「原來如此」、「然後

呢?」、「真有趣」、「為什麼?」、「結果呢?」隨即一臉笑容地聽我不斷抱怨那些微不足道的家庭瑣事。﹝摘文三﹞當別人陷入苦惱,我們好意告訴對方「我了解你的心情」時,對方聽了真的會高興嗎?他或許會懷疑「你怎麼可能了解我的心情?」「最近,我一直感到腰痛。」「我了解你的心情,我也被坐骨神經痛折磨了很多年。」這時的「我了解你的心情」,因為有自身經驗佐證,也比較有說服力。如果想要加強說服力時,可以說:「不過,你的腰痛有可能不是坐骨神經痛,所以還是去醫院做個X光檢驗比較好。」這麼一來,對方就會認同你是互吐苦水的夥伴,也比較會接受你的建議吧。但是,如果有個遺孀說:「我結婚不到一年,我老公就死在戰場上。當我知道他

死訊時所受到的衝擊,即使到了今天,回想起來還是會感覺到心痛不已。」這時,阿川如果告訴她:「嗯,我了解妳的心情。這種事真的會讓人感覺到很心痛!」對方聽到我這麼說時,大概會感到莫名其妙,因為我既沒有結過婚,也沒有經歷過戰爭,怎麼可能了解這種事。類似這種重大事件,我們或許缺乏與對方相同的體驗,但這時可以回想自己人生中是否有類似的經驗,試著去體會對方的心情。但是無論再怎麼類似的經驗,外人都無法真正了解當事人的心情。所以,儘管我們是出於好意告訴對方:「我了解你的心情」。但如果說法稍有差池,或太隨意的說出口,可能會被誤認為傲慢。因此,當我心中浮現「我了解你的心情」的想法時,我就會捫心自問:「妳真的了解對方

的心情嗎?」